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高校电镜实验室5S管理模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晓华 李可 +1 位作者 刘斌 郭付振 《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 2019年第4期83-85,共3页
针对高等院校电镜实验室的管理,提出将源于日本的5S管理模式应用到高校电镜实验室管理中。这一管理模式的引入既可以培养实验人员的实验素养,也能提高高校电镜实验室的使用效率,为高校营造一个有序、规范、安全、高效的电镜实验平台。
关键词 高校 电镜实验室 5S管理模式
下载PDF
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增效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时春喜 李恩才 +2 位作者 祁志军 马小锋 张书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1-134,共4页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5种不同比例的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制剂对 2种病原菌均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多菌灵∶代森锰锌为 1∶ 1~ 1∶ 4的混配...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5种不同比例的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制剂对 2种病原菌均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多菌灵∶代森锰锌为 1∶ 1~ 1∶ 4的混配组合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SR值均 >1.5 ,仅 1∶ 5的混配组合 SR值 <1.5 ,表现为相加作用。研究结果初步还表明 ,病原菌抗药性水平愈高 ,混剂增效比率值越大 ,增效作用越显著。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克服病菌的抗药性方面考虑 ,应以 1∶ 1~ 1∶ 3的配比组合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代森锰锌 黑星病菌 苹果 斑点落叶病菌
下载PDF
危害陕西茶区茶树的小绿叶蝉种类订正及对我国茶树小绿叶蝉的再认识 被引量:24
3
作者 秦道正 肖强 +2 位作者 王玉春 乔利 张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4-134,140,共12页
【目的】通过对危害陕西茶区茶树的小绿叶蝉进行鉴定,明确陕西茶区该类害虫的学名和特征,并对危害我国茶树的小绿叶蝉种类进行了探讨。【方法】运用网捕法采集小绿叶蝉成虫,用显微照相机(CCD)拍摄成虫照片,在解剖镜下观察其一般形态和... 【目的】通过对危害陕西茶区茶树的小绿叶蝉进行鉴定,明确陕西茶区该类害虫的学名和特征,并对危害我国茶树的小绿叶蝉种类进行了探讨。【方法】运用网捕法采集小绿叶蝉成虫,用显微照相机(CCD)拍摄成虫照片,在解剖镜下观察其一般形态和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并对小绿叶蝉种类进行鉴定。【结果】采自陕西茶区茶园的小绿叶蝉的外部形态和雄性外生殖器特征与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相同,而与该地已有报道的小绿叶蝉的特征不同。【结论】危害陕西茶区茶树的小绿叶蝉应为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我国茶树小绿叶蝉的种名有待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绿叶蝉 小贯小绿叶蝉 茶树 陕西省
下载PDF
重寄生菌——白粉寄生孢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高立强 杨家荣 +3 位作者 商鸿生 李随院 苟建军 俞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44,49,共5页
在陕西等地二年调查研究中发现了17株自然寄生白粉菌的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quisqualis,AQ)菌株,于室内对部分菌株分离物培养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测定,不同分离菌株特性差异显著,可能属于不同类群,在温室中用白粉寄生孢不同菌株分生孢子... 在陕西等地二年调查研究中发现了17株自然寄生白粉菌的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quisqualis,AQ)菌株,于室内对部分菌株分离物培养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测定,不同分离菌株特性差异显著,可能属于不同类群,在温室中用白粉寄生孢不同菌株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fuliginea)结果表明,在选择压较大时,其均能显著寄生黄瓜白粉,但未能有效控制其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寄生菌 白粉寄生孢 白粉菌 黄瓜 白粉病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斑蝥素对粘虫几种代谢酶及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燕 刘瑞瑞 +1 位作者 马志卿 张雅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70-875,共6页
为进一步探讨斑蝥素的杀虫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叶碟饲喂法处理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5龄幼虫,测定了饲喂处理后6,12,24,36和48h试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L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细胞色... 为进一步探讨斑蝥素的杀虫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叶碟饲喂法处理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5龄幼虫,测定了饲喂处理后6,12,24,36和48h试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L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细胞色素P450Ο-脱甲基酶及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果表明:斑蝥素可显著激活羧酸酯酶,处理后48h酶比活力最大,为同期对照的1.68倍;酸性磷酸酯酶在处理后6和12h活性变化不明显,处理24h后逐渐被激活,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明显抑制碱性磷酸酯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对Ο-脱甲基酶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的趋势;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现出先激活后抑制的影响;离体活体条件下均可显著抑制PPO活性。可见,斑蝥素可明显影响昆虫的代谢酶系,且其对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毒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斑蝥素 代谢酶 多酚氧化酶 杀虫作用机理
下载PDF
苹果黑星病菌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董艳玲 胡小平 +1 位作者 杨家荣 苟建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48-1152,共5页
通过对苹果黑星病菌基因组DNA的SSR反应中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反应体系为:2 5μL体系中,10×Buffer Mg Cl2 2 0 mm ol/ L 2 .5μL ,d NTP 10 0μmol·L- 1 、引物0 .5μmol·L- 1 、Taq DNA聚合酶1.5 U ,DN... 通过对苹果黑星病菌基因组DNA的SSR反应中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反应体系为:2 5μL体系中,10×Buffer Mg Cl2 2 0 mm ol/ L 2 .5μL ,d NTP 10 0μmol·L- 1 、引物0 .5μmol·L- 1 、Taq DNA聚合酶1.5 U ,DNA模板2 m g·L- 1 ,dd H2 O 19.5μL .PCR扩增程序为93℃,2 min,5 7℃,30 s,1个循环;72℃,1m in,93℃,30 s,5 7℃,30 s,4 0个循环;72℃,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体系 黑星病菌 SSR 优化 苹果 基因组DNA DNA聚合酶 DNA模板 扩增程序 MOL TAQ PCR 循环 引物
下载PDF
苹果黑星病潜育期及其病原菌产孢量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世保 胡小平 +3 位作者 杨家荣 梁振宇 张吉光 董艳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2002至2004年间,对苹果黑星病潜育期及其病原菌产孢量研究结果表明,苹果黑星病在嘎啦、富士、秦冠3个品种上的潜育期分别为11.1 d、13.2 d、15.7 d;温度对潜育期有很大影响,日平均温度为18℃时,最适宜发病;病菌在3个品种叶片上的产孢量... 2002至2004年间,对苹果黑星病潜育期及其病原菌产孢量研究结果表明,苹果黑星病在嘎啦、富士、秦冠3个品种上的潜育期分别为11.1 d、13.2 d、15.7 d;温度对潜育期有很大影响,日平均温度为18℃时,最适宜发病;病菌在3个品种叶片上的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产孢量分别为2.8263×104、7.4168×103和1.1465×103孢子/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黑星病 潜育期 产孢量
下载PDF
蛋白酶抑制剂对梨小食心虫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赵爱平 孙聪 +2 位作者 展恩玲 仵均祥 李怡萍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9-1078,共10页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果树害虫。中肠蛋白酶在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测定梨小食心虫幼虫中肠内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 H、蛋白酶抑制剂和激活剂对蛋白酶活性的作用,为利用蛋...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果树害虫。中肠蛋白酶在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测定梨小食心虫幼虫中肠内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 H、蛋白酶抑制剂和激活剂对蛋白酶活性的作用,为利用蛋白酶抑制剂防治该害虫提供新思路。【方法】提取梨小食心虫3龄幼虫中肠液,利用酶专性底物测定各蛋白酶在3种不同缓冲溶液中的最适p H(dd H2O为对照)、蛋白酶抑制剂和激活剂对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测定饲喂蛋白酶抑制剂(PMSF,TLCK,TPCL和STI)后梨小食心虫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梨小食心虫幼虫中肠总蛋白酶在Tris-HCl,KH2PO4/Na OH和Glycine/Na OH 3种缓冲液中最适p H分别为10.5,11.0和11.0,强碱性胰蛋白酶的最适p H分别为10.5,11.0和11.0,弱碱性胰蛋白酶的最适p H分别为8.5,9.0和9.0,胰凝乳蛋白酶的最适p H分别为8.5,9.0和9.5。5种蛋白酶抑制剂(DTT,PMSF,TLCK,TPCL和STI)中,除TLCK对凝乳蛋白酶激活外,其他蛋白酶抑制剂对4种蛋白酶均表现为抑制,且浓度越大抑制效应越明显。抑制剂DTT对总蛋白酶和弱碱性胰蛋白酶的抑制效果高于其他抑制剂。4种蛋白酶激活剂(Mg Cl2,Ca Cl2,EDTA和EGTA)中,Mg Cl2抑制总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活性,而激活胰蛋白酶活性;Ca Cl2激活总蛋白酶和弱碱性胰蛋白酶活性,而抑制强碱性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EDTA对4种蛋白酶均表现为抑制,EGTA除对强碱性胰蛋白酶表现为激活外,对另外3种蛋白酶表现抑制。用蛋白酶抑制剂PMSF,TLCK,TPCL和STI饲喂梨小食心虫幼虫,各抑制剂均可抑制4种蛋白酶活性,且在不同取样时间抑制水平不同。其中STI(50μg/m L)对4种蛋白酶的抑制效果高于其他抑制剂,且浓度越大抑制效应越明显。10,20和50μg/m L STI 3种浓度处理组,在取食后4 h时,4种蛋白酶活性升高,且上升程度与STI浓度有关;酶活性在20μg/m L STI处理后48 h,50μg/m L STI处理后60 h时最低,抑制剂STI表现出持效性。【结论】蛋白酶抑制剂对梨小食心虫幼虫中肠蛋白消化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在害虫防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蛋白酶 最适PH 蛋白酶抑制剂 酶活性
下载PDF
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流行因子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胡小平 杨家荣 +3 位作者 田雪亮 李随院 高立强 苟建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利用渭北旱塬7年(1997~2003年)的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和苹果黑星病流行程度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影响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流行的因子,求得最优回归子集,包括4月和8月份的降水量、前1年12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1月和7月份的平均温... 利用渭北旱塬7年(1997~2003年)的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和苹果黑星病流行程度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影响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流行的因子,求得最优回归子集,包括4月和8月份的降水量、前1年12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1月和7月份的平均温度,建立苹果黑星病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以残差绝对值<0.5为统计标准,对1997~2003年苹果黑星病的流行程度进行回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回测准确率高,可用于指导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黑星病 流行因子 预测 渭北旱塬
下载PDF
套袋苹果黑点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郭云忠 孙广宇 +3 位作者 高保卫 李春游 张沛力 雷新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通过对陕西苹果产区套袋红富士、秦冠10批次200个斑点类病果635个病斑的分离鉴定表明:套袋苹果黑点病是由粉红聚端孢(Trictothecum roseum Link)和点枝顶孢(Acremonium stictum Link)共同引起的真菌病害.这二种半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 通过对陕西苹果产区套袋红富士、秦冠10批次200个斑点类病果635个病斑的分离鉴定表明:套袋苹果黑点病是由粉红聚端孢(Trictothecum roseum Link)和点枝顶孢(Acremonium stictum Link)共同引起的真菌病害.这二种半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长适宜温度,粉红聚端孢菌为25℃,点枝顶孢菌为27℃;分生孢子适宜萌发温度,二者均为25~30℃;在pH4~8范围内,菌丝生长良好,生长适宜pH值,粉红聚端孢菌为5~6,点枝顶孢菌为4~5;二种病菌对单糖、双糖和多糖都能利用,粉红聚端孢菌对碳素的利用以可溶性淀粉为佳,而点枝顶孢菌则以蔗糖为佳;对氮素的利用,二者均以蛋白胨为佳,NaNO3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苹果 黑点病害 症状 病原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中国迁粉蝶属分类研究(鳞翅目:粉蝶科)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天涛 尚素琴 +1 位作者 张雅林 周尧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44,共11页
首次基于外生殖器构造特征对中国迁粉蝶属Catopsilia Hübner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3种4个亚种,绘制了外生殖器特征图,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同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优势分布地主要集中在西南区、华中区和华南区;所有研究标本均... 首次基于外生殖器构造特征对中国迁粉蝶属Catopsilia Hübner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3种4个亚种,绘制了外生殖器特征图,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同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优势分布地主要集中在西南区、华中区和华南区;所有研究标本均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粉蝶科 迁粉蝶属 外生殖器 分类 中国
下载PDF
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流行程度预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小平 田雪亮 +4 位作者 李随院 高立强 苟建军 俞征 杨家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1-154,158,共5页
利用渭北旱塬1997-2003年的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和苹果黑星病流行程度等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影响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流行的气象因子,求得了最优回归子集,并用前5年资料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该模型对2002和2003年苹果... 利用渭北旱塬1997-2003年的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和苹果黑星病流行程度等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影响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流行的气象因子,求得了最优回归子集,并用前5年资料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该模型对2002和2003年苹果黑星病的流行程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4月份和8月份的降雨量、前一年12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及1月份和7月份的平均温度是影响苹果黑星病流行的主要因子。研究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测准确率高,对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的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苹果黑星病 因子分析 流行病预测
下载PDF
我国主要苹果种质抗黑星病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小平 梁振宇 +1 位作者 杨家荣 杨之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92-1196,共5页
采用涂抹法、浸蘸法、菌饼覆盖法和注射法接种苹果黑星菌分生孢子,确定了适于苹果黑星病菌的涂抹接种法。收集了"秦冠"、"陕富6号"、"嘎啦(丽嘎)"、"红星"、"乔纳金"、"粉红女... 采用涂抹法、浸蘸法、菌饼覆盖法和注射法接种苹果黑星菌分生孢子,确定了适于苹果黑星病菌的涂抹接种法。收集了"秦冠"、"陕富6号"、"嘎啦(丽嘎)"、"红星"、"乔纳金"、"粉红女士"、"金世纪"、"萌"、"太平洋玫瑰"、"澳洲青苹"、"4-1"、"M26"、"MM106"、"八棱海棠"、"新疆野苹果"等15种苹果种质资源,并对其抗苹果黑星病特性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15种苹果种质可被划分为高度抗病品种"新疆野苹果"和"秦冠",中度抗病品种"八棱海棠",中度感病品种"MM106"、"M26"、"乔纳金"、"红星"、"陕富6号"和"丽嘎",高度感病品种"澳洲青苹"、"4-1"、"萌"、"太平洋玫瑰"、"粉红女士"和"金世纪"4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黑星病 种质资源 抗病性 接种方法
下载PDF
99种植物提取物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志卿 张小泉 +2 位作者 李雪娇 何军 张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3-108,共6页
为发现新的植物源储粮害虫防控剂,以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为试虫,采用饲料混药法,对50科99种植物样品进行了室内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在0.013 g DW/g小麦的剂量处理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等24种植物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毒... 为发现新的植物源储粮害虫防控剂,以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为试虫,采用饲料混药法,对50科99种植物样品进行了室内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在0.013 g DW/g小麦的剂量处理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等24种植物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毒杀活性和种群抑制作用,15 d的死亡率或64 d的种群抑制率高于80%,其中栓翅卫矛(Euonymus phellomanus)、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和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的种群抑制率均高达100%;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百部、狼毒、使君子和栓翅卫矛等5种植物提取物对玉米象还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测定结果初步表明,天名精、使君子、百部、狼毒、射干、黄芩和栓翅卫矛等7种植物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玉米象 种群抑制作用 储粮害虫
下载PDF
渭北西部苹果白粉病发病特点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随院 高立强 +4 位作者 杨家荣 胡小平 苟建军 俞征 樊雅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40,共4页
陕西渭北西部春季苹果白粉病发病始期为4月中旬,5月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期,6月上旬逐渐下降,而后维持低水平延续,田间病情消长与温度密切相关,湿度次之。病害流行适宜温度在日平均12℃左右,比前人报道低6~8℃,日均温度21℃以上则对病害流... 陕西渭北西部春季苹果白粉病发病始期为4月中旬,5月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期,6月上旬逐渐下降,而后维持低水平延续,田间病情消长与温度密切相关,湿度次之。病害流行适宜温度在日平均12℃左右,比前人报道低6~8℃,日均温度21℃以上则对病害流行有抑制;同一棵树不同方位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明显,树冠中间发病最轻,南部较重,东、西、北方位最重。不同叶龄(日龄)的叶片抗病性差异显著,30日龄叶片抗性较强,3~9日龄叶片抗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西部地区 苹果 白粉病 发病特点
下载PDF
陕西省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时春喜 成卫宁 +2 位作者 李恩才 袁军儒 王湘芹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3-45,共3页
对叶片上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发病从5月上旬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其中6月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初为两个发病高峰期。化学防治的田间试验表明: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在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防效均可达80%左右。化学... 对叶片上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发病从5月上旬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其中6月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初为两个发病高峰期。化学防治的田间试验表明: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在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防效均可达80%左右。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补充防治时期,化学防治期应持续到8月中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苹果 斑点落叶病 发生规律 化学防治 药效试验
下载PDF
毛壳属(Chaetomium Kunze)真菌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郭云忠 孙广宇 +1 位作者 李振岐 高保卫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135,139,共5页
综述了毛壳属(Chaetomiumkunze)真菌自建立以来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研究现状,论述了该属的分类特征,分析了当前毛壳菌分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毛壳属 形态分类 系统发育分类
下载PDF
缘脊叶蝉亚科生物地理学研究(同翅目,叶蝉科) 被引量:7
18
作者 袁忠林 沈林 +1 位作者 尚素琴 张雅林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共10页
对缘脊叶蝉亚科的组成,族、属和种的地理分布,以及起源与扩散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缘脊叶蝉亚科由7族57属323种组成,只分布于旧世界(OldWorld)。7个族在非洲区均有分布,古北区有4个族、东洋区3个族、澳洲区2个族。依种类分布情况对... 对缘脊叶蝉亚科的组成,族、属和种的地理分布,以及起源与扩散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缘脊叶蝉亚科由7族57属323种组成,只分布于旧世界(OldWorld)。7个族在非洲区均有分布,古北区有4个族、东洋区3个族、澳洲区2个族。依种类分布情况对4大动物区的相似性分析表明,东洋区与古北区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澳洲区,与非洲区的相关性较小,这与地球演化历史是相吻合的。通过对各族地理分布及起源时间分析,它们的起源时间依次是:Drabescini、Paraboloponini、Selenocephalini、Ianeirini、Adamini、Dwightiini和Hypacostemmini。文中给出了各族的地理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脊叶蝉亚科 地理分布 起源 扩散途径.
下载PDF
斑蝥素对11种害虫的杀虫活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瑞瑞 马燕 +1 位作者 马志卿 张雅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1-185,共5页
【目的】明确天然产物斑蝥素的杀虫谱和作用方式。【方法】采用不同生测方法,测定斑蝥素及1.0%斑蝥素乳油对11种害虫的室内毒力,观察了家蝇成虫的中毒症状。【结果】斑蝥素对家蝇成虫具有一定的胃毒作用,其48,72h的胃毒LC50分别为781.90... 【目的】明确天然产物斑蝥素的杀虫谱和作用方式。【方法】采用不同生测方法,测定斑蝥素及1.0%斑蝥素乳油对11种害虫的室内毒力,观察了家蝇成虫的中毒症状。【结果】斑蝥素对家蝇成虫具有一定的胃毒作用,其48,72h的胃毒LC50分别为781.90,397.23mg/L,无触杀、熏蒸作用,其中胃毒作用较缓慢,处理约18h后才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对玉米象成虫的48h胃毒LC50和触杀LD50分别为373.17mg/L和0.36μg/虫,无熏蒸活性;对大叶黄杨斑蛾4龄幼虫的24,48h触杀LD50分别为0.084,0.049μg/虫;1.0%斑蝥素乳油对烟蚜、菊姬长管蚜、桃粉蚜、萝卜蚜和月季长管蚜5种蚜虫无翅成蚜的12h触杀LC50分别为19.52,15.84,16.63,25.94,26.20mg/L;1.0%斑蝥素乳油对朱砂叶螨、麦圆蜘蛛和山楂叶螨成螨的12h触杀LC50分别为8.26,13.38,8.46mg/L。【结论】斑蝥素对多种害虫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其主要作用方式为触杀和胃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杀虫活性 作用方式 杀虫谱
下载PDF
苹果黑星病菌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小平 杨家荣 +1 位作者 梅娜 杨之为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1-52,55,共3页
分析了苹果黑星病菌在12种固定配方培养基和3种自配方改良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量,结果表明,苹果叶汁培养基、苹果果汁培养基、麦芽浸渍物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马铃薯麦芽糖洋菜培养基及马铃薯蔗糖肉汤培养基... 分析了苹果黑星病菌在12种固定配方培养基和3种自配方改良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量,结果表明,苹果叶汁培养基、苹果果汁培养基、麦芽浸渍物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马铃薯麦芽糖洋菜培养基及马铃薯蔗糖肉汤培养基的培养效果均较好,其中,苹果叶汁培养基和苹果果汁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最好,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与之无显著差异,且易配制,是比较理想的苹果黑星病菌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黑星病 病原菌 培养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