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化学法制备PMW-PNN-PT粉体的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崔斌 高秀华 +1 位作者 高武 史启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0-904,F010,共6页
The mechanism of perovskite 0.1Pb(Mg1/2W1/2)O3-0.6Pb(Ni1/3Nb2/3)O3-0.3PbTiO3 (abbreviated PMW-PNN-PT) phase formation by Semichemical Method has been studied. The precursors were prepared by adding aqueous solu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perovskite 0.1Pb(Mg1/2W1/2)O3-0.6Pb(Ni1/3Nb2/3)O3-0.3PbTiO3 (abbreviated PMW-PNN-PT) phase formation by Semichemical Method has been studied. The precursors were prepared by adding aqueous solution of Mg(Ac)2 and Ni(AC)2 rather than solid MgO and NiO to the alcoholic slurry of PbO, WO3, Nb2O5 and TiO2. The TG-DTG and DSC of the precursors and XRD analysis of the powders at various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show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this method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mixed oxide method. The aqueous Mg(Ac)2 and Ni(Ac)2 reacted with PbO to form basic lead acetate, basic magnesium acetate and basic nickel acetate and so on. With the increase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se basic salt decomposed to form nascent PbO, MgO and NiO, which improved the reactivity and distribution of PbO, MgO and NiO. In addition, the formation of PbWO4 and pyrochlore phase Pb3Nb2O8 in the process was in favor of the pervoskite PMW-PNN-PT phase formation. At the calcining temperature of 850 ℃, the perovskite phase reached 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化学法 反应机理 焦绿石相 钙钛矿相 铅系弛豫铁电陶瓷 相组成
下载PDF
半化学法制备Pb(Fe_(2/3)W_(1/3))O_3陶瓷粉体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崔斌 侯育冬 +1 位作者 田长生 史启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59-962,共4页
The mechanisms of Pb(Fe2/3W1/3)O3(PFW) powders with pure perovskite phase prep ared by semichemical method was proposed. The precursors were prepared by adding an aqueous Fe(NO3)3 solution rather than Fe2O3 to the alc... The mechanisms of Pb(Fe2/3W1/3)O3(PFW) powders with pure perovskite phase prep ared by semichemical method was proposed. The precursors were prepared by adding an aqueous Fe(NO3)3 solution rather than Fe2O3 to the alcoholic slurry of PbO a nd WO3. The TG-DTG-DTA and XRD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echanism in this meth od wa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known columbite precursor method or conventio nal mixed oxide method. Fe(NO3)3 reacted with PbO to form a intermediate of Pb2( NO3)2(OH)2 and Fe(OH)3 and/or Fe2O3 at milling and calcinations process. The act ivated PbO and Pb3O4 by the intermediate reacted with WO3 to form PbWO4, which r eacted directly with nascent-state Fe2O3 to transform into a pyrochlore structu re of Pb2FeWO6.5 at low calcining temperature. And then the pyrochlore phase pro gressively reacted with Fe2O3 to form perovskite PFW phase. Additionally, the ef fects of excess Fe2O3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erovskite PFW phase have been dis 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铁酸铅 陶瓷粉体 半化学法 制备 反应机理 介电材料
下载PDF
三元配合物La(Et_2dtc)_3(phen)的热化学性质 被引量:3
3
作者 朱丽 焦宝娟 +3 位作者 杨旭武 陈三平 高胜利 史启祯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目的研究三元配合物La(Et2dtc)3(phen)的热化学性质。方法采用了微量热法和燃烧法。结果铜试剂(NaEt2dtc·3H2O)和邻菲咯啉(phen·H2O)与水合氯化镧(LaCl3·3.94H2O)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制得三元固态配合物La(Et2dtc)3(phen)... 目的研究三元配合物La(Et2dtc)3(phen)的热化学性质。方法采用了微量热法和燃烧法。结果铜试剂(NaEt2dtc·3H2O)和邻菲咯啉(phen·H2O)与水合氯化镧(LaCl3·3.94H2O)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制得三元固态配合物La(Et2dtc)3(phen)。在298.15K下测得了该配合物的液相生成反应的焓变△rHmθ(l),为(-8.801±0.043)kJ/mol,计算了固相生成反应的焓变△rHmθ(s),为(70.428±0.293)kJ/mol;配合物的恒容燃烧能△cU为(-17455.98±7.98)kJ/mol,其标准燃烧焓△cHmθ和标准生成焓△fHmθ经计算分别为(-17475.19±7.98)kJ/mol,(-1257.78±8.84)kJ/mol。结论IR光谱表明该配合物中La3+与3个NaEt2dtc中的6个硫原子双齿配位,同时与邻菲咯啉中的2个氮原子双齿配位,配位数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Et2dtc)3(phen) 微量热法 热动力学 恒容燃烧能 标准摩尔生成焓
下载PDF
配合物RE(HSal)_3·H_2O(RE=Eu,Gd,Tb)的热化学性质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妩娟 高学祥 +3 位作者 王小燕 刘瑞平 师姚妮 杨旭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目的研究配合物RE(HSal)3.H2O(HSal=C7H5O3;RE=Eu,Gd,Tb)的热化学性质。方法采用燃烧量热法。结果合成了3种稀土水杨酸配合物RE(HSal)3.H2O(RE=Eu,Gd,Tb)。在298.15 K下,用精密转动弹热量计测定出配合物的恒容燃烧能ΔcU,分别计算出它... 目的研究配合物RE(HSal)3.H2O(HSal=C7H5O3;RE=Eu,Gd,Tb)的热化学性质。方法采用燃烧量热法。结果合成了3种稀土水杨酸配合物RE(HSal)3.H2O(RE=Eu,Gd,Tb)。在298.15 K下,用精密转动弹热量计测定出配合物的恒容燃烧能ΔcU,分别计算出它们的标准摩尔燃烧焓ΔcH m和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 m。结论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得到的热力学数据为扩大应用范围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水杨酸 恒容燃烧能 标准摩尔燃烧焓 标准摩尔生成焓
下载PDF
半化学法制备0.80Pb(Mg_(1/3)Nb_(2/3))O_3-0.20PbTiO_3 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斌 田长生 史启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13-1321,共9页
研究了制备纯钙钛矿相0.80Pb(Mg1/3Nb2/3)O3-0.20PbTiO3(缩写为PMNT)陶瓷的半化学法新工艺.详细讨论了除Nb2O5外,其它反应物以其非氧化物形态分别代替PbO、MgO和TiO2,以及PbTiO3或同成分的0.80PMN-0.20PT等钙钛矿相子晶对PMNT预烧粉体... 研究了制备纯钙钛矿相0.80Pb(Mg1/3Nb2/3)O3-0.20PbTiO3(缩写为PMNT)陶瓷的半化学法新工艺.详细讨论了除Nb2O5外,其它反应物以其非氧化物形态分别代替PbO、MgO和TiO2,以及PbTiO3或同成分的0.80PMN-0.20PT等钙钛矿相子晶对PMNT预烧粉体中钙钛矿相含量的影响;探讨了烧结温度对半化学法制备的PMN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并对PMNT陶瓷的相组成、显微组织及介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提高镁组分的反应活性对提高预烧粉体中钙钛矿相含量的效果较好,同时以钛酸四丁酯取代TiO2的效果最好;半化学法工艺简单,能在850℃/2h预烧条件下制得几乎纯钙钛矿相的PMNT粉体,经过较低的烧结温度(950℃/2h)可制得致密的、介电性能优异的PMNT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化学法 弛豫铁电陶瓷 钙钛矿相 介电性能
下载PDF
HL的Cu(Ⅰ),Zn(Ⅱ),Fe(Ⅱ)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
6
作者 刘建宁 顾爱萍 +1 位作者 张荣兰 赵建社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1-264,共4页
合成了新的含硫希夫碱配体二苯甲酮双缩硫代氨基脲 (HL) ,在以此化合物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 Cu,Zn,Fe金属作阳极 ,首次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二苯甲酮双缩硫代氨基脲(HL )与 Cu( ) ,Zn( ) ,Fe(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 合成了新的含硫希夫碱配体二苯甲酮双缩硫代氨基脲 (HL) ,在以此化合物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 Cu,Zn,Fe金属作阳极 ,首次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二苯甲酮双缩硫代氨基脲(HL )与 Cu( ) ,Zn( ) ,Fe(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方法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电化学合成 二苯甲酮双缩硫代氨酸基脲 CU ZN FE 含硫希夫碱配体 结构表征
下载PDF
无机纳米氧化物的表面修饰与改性
7
作者 刘晶晶 张逢星 李珺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0-44,共5页
总结了无机纳米氧化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的目的和主要方法,其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较为成熟的化学方法的运用,包括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和微乳液法等,探讨了表面改性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实验效果的要素,并对表面改性技术的重要意义和应用... 总结了无机纳米氧化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的目的和主要方法,其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较为成熟的化学方法的运用,包括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和微乳液法等,探讨了表面改性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实验效果的要素,并对表面改性技术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纳米材料 表面改性 纳米氧化物
下载PDF
Fe_2O_3掺杂TiO_2薄膜对甲基紫溶液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19
8
作者 崔斌 韩欢牛 +2 位作者 李淑妮 唐宗薰 史启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58-961,共4页
甲基紫是一种相当稳定的有机物 ,能被 Ti O2 光催化降解 .本文采用 sol-gel工艺在玻璃表面制得了均匀透明的 Ti O2 薄膜 ,研究了热处理温度、涂覆层数、掺杂 Fe2 O3 等制备工艺 ,以及溶液 p H值和助催化剂H2 O2 等因素对 Ti O2 薄膜的... 甲基紫是一种相当稳定的有机物 ,能被 Ti O2 光催化降解 .本文采用 sol-gel工艺在玻璃表面制得了均匀透明的 Ti O2 薄膜 ,研究了热处理温度、涂覆层数、掺杂 Fe2 O3 等制备工艺 ,以及溶液 p H值和助催化剂H2 O2 等因素对 Ti O2 薄膜的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掺 Fe2 O3 的 Ti O2 薄膜对甲基紫的降解率明显优于未掺 Fe2 O3 的 Ti O2 薄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紫 光降解 TIO2薄膜 FE2O3 掺杂 污水处理 二氧化钛薄膜 有机污染物 光催化 光催化剂
下载PDF
稀土水杨酸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被引量:18
9
作者 孙妩娟 杨旭武 +2 位作者 张航国 朱丽 高胜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93-1596,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稀土水杨酸配合物.分别研究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IR),紫外(UV)及荧光光谱(FS)性质.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稀土和水杨酸主要通过羧基进行配位,而紫外光谱显示配合物中水杨酸和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是主要过程;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合成了一系列稀土水杨酸配合物.分别研究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IR),紫外(UV)及荧光光谱(FS)性质.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稀土和水杨酸主要通过羧基进行配位,而紫外光谱显示配合物中水杨酸和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是主要过程;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发现水杨酸钆,水杨酸铽,水杨酸镝分子内能量传递效率高,具有很强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水杨酸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荧光
下载PDF
[Eu(C_(10)H_9N_2O_4)(C_(10)H_8N_2O_4)(H_2O)_3]_2·phen·4H_2O超分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荧光性质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锐 何水样 +2 位作者 武望婷 史启祯 王大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1-406,共6页
在水 -乙醇混合体系中 ,以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 (C1 0 H1 0 N2 O4 ,简作 H3L)、 1 ,1 0 -菲啉 C1 2 H8N2 ,简作phen)与 Eu(NO3) 3· 4H2 O反应 ,首次培养出黄色单晶 [Eu(C1 0 H9N2 O4 ) (C1 0 H8N2 O4 ) (H2 O) 3]2 · phen&... 在水 -乙醇混合体系中 ,以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 (C1 0 H1 0 N2 O4 ,简作 H3L)、 1 ,1 0 -菲啉 C1 2 H8N2 ,简作phen)与 Eu(NO3) 3· 4H2 O反应 ,首次培养出黄色单晶 [Eu(C1 0 H9N2 O4 ) (C1 0 H8N2 O4 ) (H2 O) 3]2 · phen·4H2 O.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 .3 786(1 2 ) nm,b=1 .3 988(1 2 ) nm,c=1 .75 97(1 6)nm,α=73 .977(1 1 )°,β=68.5 98(1 2 )°,γ=71 .2 2 4(1 2 )°,V=2 9.42 (4 ) nm3,Z=2 ,μ=2 .2 0 8mm- 1 ,Dc=1 .746Mg/m3,F(0 0 0 ) =1 5 5 6,R=0 .0 3 77,ωR=0 .0 744,GOF=0 .91 6.每个配合物晶体中均有两个相似的结构单元 ,每个结构单元中铕 ( )配位数为 9,分别与两个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和 3个水分子配位 ;每个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中的羧基氧、酰胺基中的羰基氧和 C N中的氮与 Eu3+ 配位 ,形成两个共边的稳定的五元环 ,另 3个配位原子则分别来自 3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 ,该结构单元在空间呈扭曲的单帽四方反棱柱 ,而在每两个铕的九配位单元周围还有一个游离的 1 ,1 0 -菲啉分子和 4个水分子 .IR,1 H NMR及热分解结果佐证了配合物的组成 .该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 1 10-菲哕啉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热分解
下载PDF
二维网状结构双核配合物[Ca_2(C_(10)H_8N_2O_4)_2(DMSO)_2(H_2O)_4]·2DMSO的合成、热分解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曹文凯 何水样 +4 位作者 赵建社 杨锐 史启祯 王大奇 窦建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612-1617,共6页
以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 (C10 H10 N2 O4)作为配体与碳酸钙在水中反应 ,在DMF (N ,N 二甲基甲酰胺 )和DMSO (二甲基亚砜 )的混合溶剂中培养了单晶 ,其组成为 [Ca2 (C10 H8N2 O4) 2 (DMSO) 2 (H2 O) 4 ]·2DMSO [C10 H8N2 O2 -4为 2 ... 以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 (C10 H10 N2 O4)作为配体与碳酸钙在水中反应 ,在DMF (N ,N 二甲基甲酰胺 )和DMSO (二甲基亚砜 )的混合溶剂中培养了单晶 ,其组成为 [Ca2 (C10 H8N2 O4) 2 (DMSO) 2 (H2 O) 4 ]·2DMSO [C10 H8N2 O2 -4为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 ] .测定了单晶的结构 ,该单晶为黄色 ,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 (1) /c,晶胞参数a =1 0 63 4 (3 )nm ,b =1 70 3 5(5)nm ,c =1 2 183 (3 )nm ,β=10 6 180 (5)° ,V =2 1192 (10 )nm3,Dc=1 412Mg·m- 3 ,Z =2 ,F(0 0 0 ) =944,μ =0 53 4mm- 1,GOF =0 867.所测单晶是以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羧基上的一个氧原子作为桥联的双核钙 (II)配合物 ,两个Ca2 + 均处于五角双锥的七配位环境中 ,锥底为配体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中的三个配位原子 ,以及另一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羧基上的桥联氧原子和一个水分子的配位氧原子 ,锥顶为一配位水和一配位的DMSO分子 ,即溶剂DMSO也参与了配位 ,从晶胞结构看 ,晶体中除配位的DMSO分子外 ,还有自由的DMSO溶剂分子 ,它们与配位水以氢键连接存在于晶格之中 ,在空间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 .通过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网状结构 双核配合物 [Ca2(C10H8N2O4)2(DMSO)2(H2O)4] 2DMSO 合成 热分解 晶体结构 二维网状结构双核配合物[Ca2(C10H8N2O4)2(DMSO)2(H2O)4]·2DMSO的合成、热分解及晶体结构
下载PDF
含能材料放热分解反应体系热爆炸的临界温升速率估算式 被引量:16
12
作者 胡荣祖 张海 +5 位作者 夏志明 郭鹏江 高胜利 史启祯 路桂娥 江劲勇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0-133,137,共5页
从反应进度和反应体系能量变化的关系、热分解过渡到热爆炸的充分必要条件和非等温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导出了绝热、近似绝热、一级自催化和表观经验级数自催化分解反应体系热爆炸的临界温升速率 (dT/dt) Tb估算式。提出了估算 (dT/dt)
关键词 含能材料 放热分解反应体系 热爆炸 临界温升速率 反应进度
下载PDF
丙氨酸咪唑钐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一心 赵天成 +3 位作者 白晋涛 张秀成 陈慰宗 李绍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65-1168,共4页
测量了新制丙氨酸咪唑钐水溶液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分析了在不同波长激发光作用下的荧光特征 ,与配体咪唑、α 丙氨酸及氯化钐的荧光谱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模型化合物上转换荧光中的双光子和多光子加合现象并发现在 1 0 - 2 - 1 0... 测量了新制丙氨酸咪唑钐水溶液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分析了在不同波长激发光作用下的荧光特征 ,与配体咪唑、α 丙氨酸及氯化钐的荧光谱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模型化合物上转换荧光中的双光子和多光子加合现象并发现在 1 0 - 2 - 1 0 -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咪唑钐 三维荧光激发 发射光谱 升频转换荧光 发光性能 稀土有机络合物
下载PDF
快速液相沉积法碳/碳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工艺 被引量:8
14
作者 史启桢 王惠 +1 位作者 冉新权 文振翼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5-328,共4页
概述了最近几年课题组在低成本快速液相沉积 ( rapid liquid- phase deposition)碳 /碳复合材料致密化工艺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内容包括 :快速液相沉积致密化工艺原理、致密化工艺过程的设计、工艺参数的计算化学理论确定方法 ,以及用... 概述了最近几年课题组在低成本快速液相沉积 ( rapid liquid- phase deposition)碳 /碳复合材料致密化工艺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内容包括 :快速液相沉积致密化工艺原理、致密化工艺过程的设计、工艺参数的计算化学理论确定方法 ,以及用该工艺制备的碳 /碳复合材料及其微观结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液相沉积致密化工艺 工艺参数 微观结构 工艺过程 致密化原理
下载PDF
苯并咪唑的三维荧光光谱与三维室温磷光光谱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一心 杨宜康 +3 位作者 赵天成 黄岳元 王党辉 陈慰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73-1276,共4页
测量了浓度为 1× 1 0 - 4 mol/L苯并咪唑水溶液的三维荧光光谱 ,三维室温磷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还测量了苯并咪唑固体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对化合物的荧光和室温磷光进行了分析、比较 ,发现苯并咪唑在 2 90nm、5 80nm和 8... 测量了浓度为 1× 1 0 - 4 mol/L苯并咪唑水溶液的三维荧光光谱 ,三维室温磷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还测量了苯并咪唑固体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对化合物的荧光和室温磷光进行了分析、比较 ,发现苯并咪唑在 2 90nm、5 80nm和 870nm区域均有强而丰富的荧光谱线 ,而室温磷光谱线 (RTP)单一地出现在 2 90nm区域 ,且强度很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三维室温磷光光谱 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苯并咪唑
下载PDF
掺硅钛酸钡纳米粉体及其陶瓷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花蕾 崔斌 +2 位作者 田靓 俞鹏飞 畅柱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6,70,共5页
目的制备均匀的掺硅BaTiO_3纳米粉体及其高介电常数和高介电温度稳定性的钛酸钡基陶瓷。方法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掺硅钛酸钡基纳米粉体及其陶瓷样品,通过XRD,TEM和SEM对它们进行表征,并测试陶瓷的介电性能。结果采用sol-gel制... 目的制备均匀的掺硅BaTiO_3纳米粉体及其高介电常数和高介电温度稳定性的钛酸钡基陶瓷。方法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掺硅钛酸钡基纳米粉体及其陶瓷样品,通过XRD,TEM和SEM对它们进行表征,并测试陶瓷的介电性能。结果采用sol-gel制得纳米级(~50 nm)掺硅BaTiO_3粉体,主要相组成为立方相,当掺硅摩尔分数增加到0.10时,有Ba_2TiSi_2O_8新相生成;烧结后的掺硅钛酸钡陶瓷主要相组成为四方结构;当掺硅摩尔分数为0.003,陶瓷的室温介电常数为4 081,介电损耗为0.004,而且ε-TT曲线比较平坦,介电温度稳定性较好。结论采用sol-gel可制得掺硅的钛酸钡纳米粉体和具有高介电常数和高介电温度稳定性的钛酸钡基陶瓷,温度稳定性满足Z5U(E)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硅钛酸钡 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法 介电性能
下载PDF
油酸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俞鹏飞 崔斌 史启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2-797,共6页
油酸作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在制备单分散纳米晶材料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其合成的纳米材料已日益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综述一些重要单分散纳米晶金属材料和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合成原理及其应用,着重介绍了油酸在制备单分散... 油酸作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在制备单分散纳米晶材料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其合成的纳米材料已日益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综述一些重要单分散纳米晶金属材料和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合成原理及其应用,着重介绍了油酸在制备单分散纳米晶材料方面的作用机制。最后展望了单分散纳米晶材料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表面活性剂 纳米材料 单分散
下载PDF
稀土均苯四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小燕 刘瑞平 +2 位作者 王丽君 刘飞 杨旭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合成4种稀土均苯四甲酸配合物RE(Hbtec).nH2O(RE=Eu,Gd,Tb,Dy),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方法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及热重等分析方法。结果合成了4种配合物,并通过性质表征对其进行了验证。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的组... 目的合成4种稀土均苯四甲酸配合物RE(Hbtec).nH2O(RE=Eu,Gd,Tb,Dy),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方法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及热重等分析方法。结果合成了4种配合物,并通过性质表征对其进行了验证。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荧光分析结果发现了均苯四甲酸铕和铽的良好荧光性;热重分析在进一步验证组成更了解了它的热分解机理。结论为探索新材料,新能源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均苯四甲酸酐 荧光性 热分解 配合物
下载PDF
三元体系YCl_3-CdCl_2-H_2O和四元体系YCl_3-CdCl_2-HCl(~8.8%)-H_2O(25℃)的相平衡及其固相新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乔占平 卓立宏 王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29-934,共6页
研究发现稀土卤化物与一些金属卤化物所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11捌。为了寻找这类新化合物及其它们的形成机理,文献研究了稀土卤化物与碱金属卤化物在盐酸介质中的相化学关系,且发现了新物相化合物Cs5EuCl8·14H2O和Cs2E... 研究发现稀土卤化物与一些金属卤化物所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11捌。为了寻找这类新化合物及其它们的形成机理,文献研究了稀土卤化物与碱金属卤化物在盐酸介质中的相化学关系,且发现了新物相化合物Cs5EuCl8·14H2O和Cs2EuCl5·4H2O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体系 四元体系 相平衡 盐酸介质 氯化镉 氯化钇 化合物 形成机理 上转换发光性能
下载PDF
呋喃甲醛缩二乙撑三胺希夫碱铜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桂香 王伟 +1 位作者 李珺 张逢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8-940,F012,共4页
A novel copper(Ⅱ) complex CuL(NO3)2 (where L=N,N′-bis(furaldehyde)-diethylenetriamin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ce... A novel copper(Ⅱ) complex CuL(NO3)2 (where L=N,N′-bis(furaldehyde)-diethylenetriamin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cell parameters a=1.924 0(6) nm, b=0.792 8(3) nm, c=2.504 1(8) nm, β=111.163(5)°, and Z=8. The coordination geometry around Cu(Ⅱ) is a distorted trigonal-bipyramid, and one-dimensional chain is formed through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CCDC: 255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呋喃甲醛缩二乙撑三胺希夫碱 铜配合物 合成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