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的神经眼科特征
1
作者 刘佩 储昭节 +6 位作者 李波 蔺雪梅 刘燕 宋沉生 索琰 赵隽 吴松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173-1178,共6页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相关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AMN)的神经眼科特征。方法:纳入2022-12-27/2023-02-01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眼科并经相关检查确诊为AMN的患者8例(6例女性,2例男性)共1...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相关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AMN)的神经眼科特征。方法:纳入2022-12-27/2023-02-01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眼科并经相关检查确诊为AMN的患者8例(6例女性,2例男性)共14眼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病前均有SARS-CoV-2感染史。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最佳矫正视力(BCVA)、非接触间接眼压测定、眼底彩色照相、近红外成像(IR)、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OCT血流成像(OCTA)、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结果。对纳入患者的神经眼科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纳入的8例患者年龄20-43(平均30±6.63)岁。病前3-11(平均5±3.51)d有SARS-CoV-2感染史,8例患者中有6例在感染SARS-CoV-2的5 d内出现视觉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或视物遮挡感;纳入患者的视力0.08-1.0;视野缺损表现为中心、旁中心暗点或合并周边暗点。VEP可见P100或P2峰时延迟;ERG提示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受损。在疾病早期,SARS-CoV-2感染相关AMN患者可能存在视力、视野和视网膜外层病变大小及形状可能不匹配的情况,并发现视力越低,VEP峰时越迟。结论:除眼底多模影像,SARS-CoV-2感染相关AMN的神经眼科特征需要临床医师关注,视功能及电生理可以辅助临床更加全面评估患者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多模式影像 神经眼科
下载PDF
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综合治疗后疗效评价
2
作者 张懿 杨晓钊 +3 位作者 杨华 郑璇 卢海青 刘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836-1841,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通过泪道激光成型并置管术及术后联合睑板腺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21-03/2022-12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128例,均行泪道激光成型联合置管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A组64例(无睑...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通过泪道激光成型并置管术及术后联合睑板腺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21-03/2022-12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128例,均行泪道激光成型联合置管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A组64例(无睑板腺治疗)、B组64例(睑板腺治疗),术后3 mo取出泪道置管后评价两组泪道冲洗通畅率;并对比两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非侵袭性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眼红分析、睑板腺分析、泪液脂质层厚度、泪液蕨类试验、结膜印记细胞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与B组泪道冲洗通畅率分别为78.1%、81.2%,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与A组比较,术后3 mo B组患者非侵袭性泪膜破裂时间延长,OSDI评分、眼红分析、泪液蕨类试验及结膜印记细胞学分级降低(均P<0.05),而泪河高度、泪液脂质层厚度、睑板腺缺失评分两者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综合治疗后其舒适度、泪膜稳定性、局部炎症反应有所好转,这类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应同步重视眼表微环境异常的改善,以期达到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睑板腺功能障碍 眼表微环境 泪器病
下载PDF
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miR-144、miR-145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郑博 杜蕊 +2 位作者 郝咪 陈丽丽 吴惠琴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组织微小RNA(miR-)144、miR-145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40例(140眼)UM患者(观察组)、100例(100眼)因外伤行眼球摘除术的患者(对照组)。取两组手术切除的葡萄膜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 目的探讨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组织微小RNA(miR-)144、miR-145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40例(140眼)UM患者(观察组)、100例(100眼)因外伤行眼球摘除术的患者(对照组)。取两组手术切除的葡萄膜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44、miR-145。比较两组miR-144、miR-145表达情况,以均数为界值将UM患者分为miR-144低表达、高表达以及miR-145低表达、高表达者,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UM患者miR-144、miR-145高表达和低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miR-144、miR-145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预后,COX回归模型分析UM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病变组织miR-144、miR-145表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miR-144低表达69例、高表达71例,miR-145低表达73例、高表达67例。与无虹膜新生血管、肿瘤厚度≤8 mm、无眼外生长、T分期T1~T2期的UM患者比较,有虹膜新生血管、肿瘤厚度>8 mm、有眼外生长、T分期T3~T4的UM患者miR-144、miR-145低表达者占比增加,miR-144、miR-145高表达者占比减少(P均<0.05)。miR-144、miR-145低表达UM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miR-144、miR-145高表达患者(P均<0.01)。肿瘤厚度>8 mm及miR-144、miR-145低表达是UA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UM组织中miR-144、miR-145表达降低,miR-144、miR-145低表达与UM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miR-144 MIR-145 总体生存率
下载PDF
胃饥饿素对高糖下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李蓉 张敏 燕洁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1-996,共6页
目的研究胃饥饿素对高糖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10 nmol/L胃饥... 目的研究胃饥饿素对高糖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10 nmol/L胃饥饿素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生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浓度、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Fe^(2+)浓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RMEC中铁死亡关键分子谷胱甘肽过氧化合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增生率分别为(100.62±3.40)%、(63.74±4.25)%和(88.19±4.65)%,ROS荧光强度分别为15512.20±1347.53、46457.00±1072.65和22220.87±1669.20,GSH浓度分别为(68.52±7.61)、(21.45±1.57)和(55.68±5.15)μmol/L,MDA浓度分别为(0.79±0.10)、(2.47±0.27)和(1.08±0.15)μmol/L,SOD活性分别为(111.67±10.32)、(37.75±5.92)和(97.45±9.12)U/ml,Fe^(2+)浓度分别为(3.02±0.30)、(9.45±0.71)和(4.63±0.32)mmol/mgprot。各组间细胞增生率、ROS荧光强度、GSH浓度、MDA浓度、SOD活性及Fe^(2+)浓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82、414.59、61.28、67.24、61.64,146.14,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生率、GSH浓度和SOD活性均明显降低,ROS荧光强度、MDA浓度和Fe^(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增生率、GSH浓度和SOD活性明显升高,ROS荧光强度、MDA浓度和Fe^(2+)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内线粒体铁死亡现象明显;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线粒体状态明显改善。各组间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94、182.84,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和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2种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胃饥饿素可促进高糖下的HRMEC增生,抑制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和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饥饿素 铁死亡 氧化应激 高糖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生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清FABP4,VWF和LCN-2水平表达与继发黄斑水肿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郑博 杜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68-172,178,共6页
目的 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bstruction,RVO)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水平表达与继发... 目的 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bstruction,RVO)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水平表达与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来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98例确诊的RVO继发ME患者为观察组,根据黄斑水肿程度分为重度组(n=46)、中度组(n=32)和轻度组(n=20),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36)和预后良好组(n=62);另选取98例单纯RVO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FABP4,VWF,LCN-2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VO继发ME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FABP4,VWF和LCN-2水平对RVO继发ME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FABP4(35.24±4.43 ng/ml vs 23.19±3.69 ng/ml),VWF(2.67±0.67 ng/ml vs1.48±0.38 ng/ml),LCN-2(112.53±12.74 mg/L vs 85.49±9.86 mg/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690,15.294,16.616,均P<0.05);随病情逐渐发展,轻、中、重度组血清FABP4(33.38±4.29 ng/ml,35.79±4.49 ng/ml,38.64±4.65 ng/ml),VWF(2.36±0.59 ng/ml,2.72±0.66 ng/ml,3.29±0.87 ng/ml),LCN-2(105.84±12.24 mg/L,114.61±12.88 mg/L,124.59±13.69 mg/L)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194,13.294,15.703,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FABP4(39.64±4.59 ng/ml vs 32.69±4.34 ng/ml),VWF(3.26±0.87ng/ml vs 2.33±0.55 ng/ml),LCN-2(124.56±13.42 mg/L vs 105.54±12.34 mg/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82,6.487,7.122,均P<0.05));血清FABP4(OR=2.236,95%CI:1.109~4.510),VWF(OR=2.069,95%CI:1.044~4.100),LCN-2(OR=1.875,95%CI:1.015~3.463)为RVO继发ME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FABP4,VWF,LCN-2水平预测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AUC(95%CI)分别为0.817(0.726~0.888),0.791(0.697~0.867)和0.798(0.705~0.872),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32(0.863~0.973),三者联合预测优于各因子单独预测(Z=2.034,2.375,2.385,P=0.042,0.018,0.017)。结论 RVO继发ME患者血清FABP4,VWF和LCN-2水平均上调,且均为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对RVO继发ME患者发生预后不良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脂质运载蛋白2 黄斑水肿
下载PDF
塞奈吉明滴眼液治疗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效果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郝咪 程燕 +2 位作者 程钰 王竞 吴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塞奈吉明滴眼液治疗神经营养性角膜炎(NK)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21年6—11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确诊为中度及重度NK的患者22例26眼,给予塞奈吉明滴眼液点眼治疗,患眼角膜上皮愈合后结束治疗。患者在治... 目的探讨应用塞奈吉明滴眼液治疗神经营养性角膜炎(NK)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21年6—11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确诊为中度及重度NK的患者22例26眼,给予塞奈吉明滴眼液点眼治疗,患眼角膜上皮愈合后结束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眼部检查获取相关指标数据,其中主要指标包括经Cochet-Bonnet角膜知觉计测得的角膜知觉纤维长度、通过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对角膜神经进行的形态学检查及定量检查指标(如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和神经分叉点数量)以及使用Keratograph眼表分析仪测得的泪河高度,次要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接受塞奈吉明滴眼液的平均治疗时间为(4.42±1.86)周,中重度患者角膜上皮完全愈合。治疗后角膜上皮缺损区及缺损区上方角膜知觉纤维长度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5、-3.22,均P<0.05)。缺损区下方、鼻侧、颞侧角膜知觉纤维长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89、-0.31、-1.86,均P>0.05)。治疗后患眼平均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及角膜神经纤维分叉点数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95、-3.48,均P<0.01)。治疗后泪河高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8,P=0.11)。治疗后患眼BCVA(LogMAR)为0.22(0.10,0.40),较治疗前的0.52(0.30,0.70)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3,P<0.01)。在接受塞奈吉明滴眼液治疗期间,3眼用药后出现短暂性疼痛,1眼眼压升高,给予对症处理,均恢复正常。结论塞奈吉明滴眼液点眼治疗可修复NK患者角膜神经的形态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神经生长因子 塞奈吉明 神经纤维 角膜知觉
下载PDF
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术后1年屈光回退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仲佶 韦伟 段宇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54-959,共6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术后1 a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18-11于西安高新医院行FS-LASIK手术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400例800眼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3...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术后1 a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18-11于西安高新医院行FS-LASIK手术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400例800眼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300例)和验证组(n=100例),依照患者术后1 a屈光回退发生情况将建模组分为回退组与未回退组两个亚组,观察其角膜曲率和角膜厚度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 a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基于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区分度。结果:建模组44眼、验证组15眼于术后1 a发生屈光回退。建模组中未回退组术后6、12 mo时角膜前表面曲率低于回退组(均P<0.05);术后1、3、6、12 mo时回退组角膜增生程度大于未回退组(均P<0.05);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 a屈光回退发生概率值回归方程为:P=1/[1+e^(-(-5.989+0.127×年龄+2.019×术前屈光度-0.022×术前角膜中央厚度+0.043×切削深度-1.569×切削光学区直径))],Hosmer-Lemeshow检测回归方程拟合优度(P=0.818),利用建模组数据进行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 0.843-0.937),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84.71%;利用验证组数据进行外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 0.717-0.959),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7.57%。结论:构建的风险模型判别效度良好,可用于识别中高度近视患者行FS-LASIK术后1 a屈光回退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中高度近视 屈光回退 角膜地形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在眼底病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8
作者 王昞 陈佩 +1 位作者 雍红芳 张红兵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86-193,共8页
眼科手术具有精密性高、操作空间小、学习曲线长等特点,对手术机器人操作系统要求较高。随着机械学、生物力学及计算机学等多学科的发展,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在眼科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可以解决人手生理性震颤、心理因素波动、长时间... 眼科手术具有精密性高、操作空间小、学习曲线长等特点,对手术机器人操作系统要求较高。随着机械学、生物力学及计算机学等多学科的发展,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在眼科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可以解决人手生理性震颤、心理因素波动、长时间手术身体疲劳等生理局限,未来将大大提高眼科手术的成功率。本文就国内外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在眼底病手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做以综述,并对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手术机器人 眼底病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纤布拉格光栅微触觉感受器 人工智能
下载PDF
鼻中隔偏曲对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懿 杨华 +2 位作者 杨晓钊 郑璇 王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对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06/2019-05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84例84眼,依据术前鼻内窥镜检查是否有鼻中隔偏曲分组,A组42例42眼无鼻中隔偏曲,B组42例42眼伴有轻、中度鼻...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对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06/2019-05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84例84眼,依据术前鼻内窥镜检查是否有鼻中隔偏曲分组,A组42例42眼无鼻中隔偏曲,B组42例42眼伴有轻、中度鼻中隔偏曲。两组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行EES-DCR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治疗指标,术后随访6mo评价疗效及鼻腔黏连情况。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69.9±13.1min、51.8±16.4mL)均较A组(53.4±11.7min、24.9±12.0mL)多(P<0.05),而住院时间两组无差异(P>0.05)。随访6mo,A组有效率86%,B组有效率71%,两组有效率无差异(P>0.05);A组患者均未发生鼻腔黏连,B组鼻腔黏连发生率为12%,但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合并轻、中度鼻中隔偏曲者,若不伴有鼻腔功能障碍可不在Ⅰ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单行EES-DCR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中隔偏曲 慢性泪囊炎 疗效 泪器 外科学
下载PDF
警惕冠状病毒经眼传播 被引量:9
10
作者 宋金鑫 邢咏新 +1 位作者 吴洁 张红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6-728,共3页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中国湖北武汉快速传播,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有线索认为结膜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入口之一。但目前缺乏SARS-CoV-2眼部感染的临床观察资料,因此了解冠状病毒经眼传播...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中国湖北武汉快速传播,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有线索认为结膜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入口之一。但目前缺乏SARS-CoV-2眼部感染的临床观察资料,因此了解冠状病毒经眼传播的机制和细胞受体,了解其他同源病毒感染眼部的传播特征,有助于眼科医生在COVID-19防控工作中采取合理防护措施并及时识别与眼部体征并存的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眼表 经眼传播
下载PDF
单眼一退一缩术式矫正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宋金鑫 马卫平 +2 位作者 尹妮 陈丽丽 邢咏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观察一退一缩术式对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和术后回退程度。方法:对45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由同一术者进行单眼一退一缩术式后,检查术后1d,2wk的斜视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45例进行... 目的:观察一退一缩术式对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和术后回退程度。方法:对45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由同一术者进行单眼一退一缩术式后,检查术后1d,2wk的斜视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45例进行单眼一退一缩术式后,术后1d,视远平均过矫8.27±7.17PD,视近平均过矫2.40±8.86PD,术后2wk视远平均欠矫1.18±6.98PD,视近平均欠矫4.36±7.83PD。术后2wk内,视远平均回退9.45±6.40PD,视近平均回退6.77±7.92PD。视远及视近回退呈正相关。术后2wk视远视近斜视度差异(3.18±5.60PD)较术前(7.65±6.55PD)明显减小,两者呈正相关。结论: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适合一退一缩术式,适当加大内直肌手术量可减少术后远近斜视度的差异,且不改变患者内外直肌的张力状态。术后视远视近回退呈同步状态,视远约回退10PD,术后近期过矫10PD可有利于远期正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集合不足 术后回退 一退一缩 过矫
下载PDF
儿童与成人干眼临床表现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黎彦宏 宋金鑫 +1 位作者 杨建刚 程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19-1622,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与成人干眼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06/2019-02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具有干眼主观症状的儿童患者52例52眼(儿童组)和成人患者55例55眼(成人组),进行主观症状问诊,并采用Keratograph 5M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 目的:探讨儿童与成人干眼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06/2019-02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具有干眼主观症状的儿童患者52例52眼(儿童组)和成人患者55例55眼(成人组),进行主观症状问诊,并采用Keratograph 5M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下睑泪河高度(TMH)、首次泪膜破裂时间(BUTf)、平均泪膜破裂时间(BUTave)、泪膜脂质层厚度(LLT)、睑板腺缺失率测量。结果:儿童组患者TMH(0.15±0.04mm)、BUTf(3.22±1.24s)、BUTave(4.27±1.67s)、睑板腺缺失率[0.00%(0.00%,5.03%)]均明显低于成人组[0.20±0.05mm、4.36±1.93s、5.15±1.49s、9.90%(5.30%,18.40%),均P<0.01],但两组患者LLT无差异(72.31±22.20nm vs 68.58±21.05nm,P>0.05)。两组患者BUTf与BUTave均呈正相关,儿童组患者LLT和睑板腺缺失率无相关性(r_s=-0.23,P=0.10),而成人组患者LLT和睑板腺缺失率呈负相关(r_s=-0.28,P<0.05)。结论:儿童与成人干眼在症状、临床表现、检查方面均不同,症状主要为瞬目次数增加,检查主要表现为短BUT,伴随TMH降低,而睑板腺缺失率相对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干眼 Keratograph 5M 差异 泪膜破裂时间 睑板腺
下载PDF
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16
13
作者 黎彦宏 田华 杨建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方法:纳入2018-05/11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住院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33例35眼,对术前和术后6mo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方法:纳入2018-05/11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住院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33例35眼,对术前和术后6mo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关闭或粘连的范围进行比较。结果:患者34眼(97%)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27眼(77%)术后不需给予任何降眼压药物,眼压维持在21mmHg以下;术前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小梁虹膜夹角平均值分别为2.04±0.31mm、0.132±0.033μm、15.44°±3.10°,显著小于术后的平均值(3.26±0.29mm、0.407±0.038μm、34.26°±3.60°,均P<0.01);术后房角关闭或粘连范围较术前减少(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房角分离术 超声乳化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置管术治疗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懿 杨华 +1 位作者 杨晓钊 郑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泪囊大小的比例分布情况及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置管术治疗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01/2019-11于我院眼科就诊的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患者73...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泪囊大小的比例分布情况及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置管术治疗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01/2019-11于我院眼科就诊的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患者73例73眼,收住院后均行泪囊造影测量泪囊大小,并于全身麻醉下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置管术,分析术后2wk,1、3、6mo造瘘口面积及有效率。结果:纳入患者中大泪囊(横径>5mm)者13眼(18%),中泪囊(横径2~5mm)者26眼(36%),小泪囊(横径<2mm)者34眼(47%)。术后2wk,1、3、6mo泪囊造瘘口面积有差异(P<0.05);术后6mo造瘘口面积较术后2wk,1、3mo分别显著减少了14.08±0.68、10.49±0.75、0.31±0.23mm2(均P<0.05);术后2wk,1、3、6mo有效率分别为100%、93%、88%、85%。结论: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泪囊大小以中、小泪囊为多,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置管术治疗人工鼻泪管取出后复发性泪囊炎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吻合术 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 复发性泪囊炎
下载PDF
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临床及免疫病理观察:附5例报告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燕 吴洁 +2 位作者 朱海峰 惠玲 郝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对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患者进行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病理研究,初步探究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8-09/2020-12我院收治的感染性角膜炎行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发生... 目的:对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患者进行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病理研究,初步探究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8-09/2020-12我院收治的感染性角膜炎行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患者5例5眼。裂隙灯检查角膜透明度、角膜新生血管;激光共焦显微镜对角膜进行动态观察,记录免疫排斥反应后角膜上皮下朗格罕氏细胞和基质炎症细胞密度,并以对侧眼作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时取下生物工程角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对CD4^(+)细胞和CD8^(+)细胞及炎症细胞的浸润和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激光共焦显微镜显示,术眼角膜上皮下可见大量活化郎格罕氏细胞,其活化比例与对侧眼比较有差异(χ^(2)=38.29,P<0.001)。基质层大量炎症细胞,与对侧眼比较具有差异(t=32.5,P<0.05)。对生物工程角膜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角膜基质层均可见CD4^(+)细胞和CD8^(+)细胞,仅1眼角膜基质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结论: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经免疫病理证实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异种抗原的超敏反应可能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角膜 免疫排斥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激光共焦显微镜
下载PDF
优化脉冲技术在白内障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建强 赵俊宏 +1 位作者 张分队 王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探究优化脉冲技术在白内障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2例(102患眼)白内障合并MG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51眼),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照组在术前1周予以... 目的:探究优化脉冲技术在白内障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2例(102患眼)白内障合并MG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51眼),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照组在术前1周予以睑板腺清洁、按摩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分别在白内障术前1周、术前、术后3周进行1次优化脉冲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1周、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泪液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 2(PGE 2)]水平及国际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月睑缘形态、分泌物形状、睑脂排出得分均显著低于术前1周、术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SIT值均显著高于术前1周(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术后1周、术后1月BU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泪液IL-6、TNF-α、PGE 2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1周及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术后1周OSDI评分显著高于术前1周、术前,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术后1月,观察组OSDI评分较术后1周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优化脉冲技术用于白内障合并MGD患者围术期治疗,较常规术前睑板腺按摩等处理,能更好改善患者术前泪液炎症水平及眼表症状,并减轻白内障手术对患者睑板腺功能、泪膜稳定性、炎症反应及眼表症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睑板腺功能障碍 治疗 优化脉冲技术 泪液炎症因子 眼表疾病指数
下载PDF
角膜绷带镜在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黎彦宏 桑可欣 王小东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108-2111,共4页
目的研究角膜绷带镜在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行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共42例42眼,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21眼。两组患者术... 目的研究角膜绷带镜在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行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共42例42眼,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21眼。两组患者术后持续包眼至角膜植片完全上皮化,观察组在角膜上皮化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对照组在上皮化后开放点眼。分别于角膜上皮化后0 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评估所有患者眼表刺激症状评分、结膜充血情况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统计植片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角膜上皮化后的0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表刺激症状评分分别为(4.76±1.23)分、(4.38±1.20)分、(4.42±1.22)分、(4.53±1.18)分、(4.73±0.88)分,对照组分别为(11.48±2.80)分、(5.76±1.87)分、(5.11±1.37)分、(5.27±1.34)分、(5.20±0.94)分,两组患者在0 d和1周时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结膜充血程度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均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角膜上皮化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皮化后0 d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UT在0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分别为(6.52±1.75)s、(7.90±1.22)s、(8.00±1.00)s、(8.18±0.64)s、(8.27±0.88)s,对照组分别分别为(6.76±1.41)s、(7.10±0.83)s、(7.32±0.82)s、(7.56±0.73)s、(8.07±0.80)s,上皮化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BU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0 d和6个月时的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上皮化后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植片成活率分别为71.43%、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可以缓解术后早期的眼表刺激症状,增加泪膜稳定性,有利于保护角膜上皮完整,并且不增加感染和炎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角膜 角膜绷带镜 角膜上皮 感染复发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溃疡
下载PDF
脑视觉功能训练联合遮盖方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桑可欣 郅瑛 +1 位作者 杜蕊 蔡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探讨脑视觉功能训练联合遮盖方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96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根据信封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遮盖疗法联合精细化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遮盖疗法联合脑视觉功能训... 【目的】探讨脑视觉功能训练联合遮盖方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96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根据信封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遮盖疗法联合精细化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遮盖疗法联合脑视觉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立体视锐度SA≤60"情况、矫正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及调节滞后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49/54),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9.64%(39/56)(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立体视锐度SA≤60"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立体视锐度SA≤60"的发生率为75.51%(37/49),高于对照组的38.30%(18/47)(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矫正视力及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12个月后,两组矫正视力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12个月后,两组屈光度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及调节滞后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调节滞后量比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视觉功能训练联合遮盖方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可显著提高患儿视力,有效改善患眼调节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治疗 弱视/治疗 儿童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联合0.1 g·L^(-1)阿托品延缓儿童近视进展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笛 周堃 +4 位作者 孙西宇 马晓欢 才俊 吴娟娟 韦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2-886,共5页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联合0.1 g·L^(-1)阿托品(AOK)控制儿童近视进展效果,并分析影响控制近视进展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激光近视治疗中心就诊的近视儿童60例(112眼)作为研究对...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联合0.1 g·L^(-1)阿托品(AOK)控制儿童近视进展效果,并分析影响控制近视进展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激光近视治疗中心就诊的近视儿童60例(112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仅接受OK镜治疗的OK镜组31例(55眼)和同时接受OK镜和0.1 g·L^(-1)阿托品治疗的AOK组29例(57眼)。根据基线年龄[年龄较小组(8~<10岁)和年龄较大组(10~14岁)]和基线眼轴长度(AL)[AL较短组(22.00~24.50 mm)与AL较长组(>24.50~27.00 mm)]对患儿进行分层比较。分析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儿AL变化,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数据,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影响控制近视进展疗效的因素。结果 AOK组患儿在治疗后12个月累积AL增长(0.14±0.20)mm,显著小于OK镜组的(0.20±0.20)mm(P=0.01),AOK组比OK镜组患儿AL增长减少约30%。根据基线年龄和基线AL分层比较结果显示,AOK组患儿在年龄较小组、AL较长组等亚分组时AL变化显著小于OK镜组(均为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OK组患儿的年龄、初始AL缩短、放松时长与AL变化均呈负相关(β=-0.20,P=0.04;β=-0.59,P<0.01;β=-0.22,P=0.02)。结论 AOK控制儿童近视疗效优于单纯使用OK镜,联合治疗在控制基线年龄较小、基线AL较长儿童的AL增长方面更有效,治疗效果受到患儿年龄、初始AL长度、放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塑形镜 阿托品 眼轴长度
下载PDF
ER22/23EK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视神经炎甲泼尼龙玻璃酸钠应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博 杜蕊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965-969,共5页
目的探讨ER22/23EK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视神经炎甲泼尼龙玻璃酸钠应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6例视神经炎患儿,采用SNaPsho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基因分型... 目的探讨ER22/23EK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视神经炎甲泼尼龙玻璃酸钠应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6例视神经炎患儿,采用SNaPsho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基因分型技术对糖皮质激素受体ER22/23EK基因进行分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GG基因型(GG组)、AG基因型(AG组)和AA基因型(AA组)3组。3组均接受甲泼尼龙玻璃酸钠治疗,连续6周。对比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底检查和患眼视力变化情况,记录和比较3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R22/23EK基因多态性与甲泼尼龙玻璃酸钠应答的相关性。结果 GG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G组(95.7%比88.8%)和AA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视力评分、视野评分和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评分均明显提高,其中GG组3项评分[(2.68±0.23)分、(2.45±0.27)分、(2.58±0.25)分]均明显高于AG组[(2.55±0.22)分、(2.36±0.23)分、(2.45±0.21)分]和AA组[(2.48±0.24)分,(2.28±0.25)分、(2.36±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视盘炎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和苍白萎缩,治疗后视盘正常占比明显提高,其中GG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G组和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ER22/23EK基因型的AA型(OR=0.516,95%CI:0.262~0.846,P<0.001)、AG型(OR=0.422,95%CI:0.212~0.723,P<0.001)治疗应答有效率明显降低。3组患儿治疗期间轻度体质量增加、胃肠道反应及轻度眼压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受体ER22/23EK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视神经炎甲泼尼龙玻璃酸钠应答存在相关性,其中A等位基因可能削弱糖皮质激素敏感性,降低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ER22/23EK基因多态性 视神经炎 甲泼尼龙玻璃酸钠 应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