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3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高校二级学院资料的管理与思考——以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资料管理为例
1
作者 李淮 《甘肃科技》 2014年第20期84-85,106,共3页
以生命科学学院资料管理为例,论述了高校二级学院资料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对学院资料室资料(以下简称资料)管理工作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管理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和全新的设想;同时,从管理员自身出发,对提高服务水平... 以生命科学学院资料管理为例,论述了高校二级学院资料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对学院资料室资料(以下简称资料)管理工作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管理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和全新的设想;同时,从管理员自身出发,对提高服务水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旨在根据当前图书信息及学科发展的需求,使二级学院(系)资料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更好的服务于教职工和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二级学院 资料 管理
下载PDF
中小学科学课堂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利用策略
2
作者 王璇 王飞 龚大洁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科学课堂生成性学习资源是在课堂教与学双边互动活动和过程中随机、即时产生的各种资源,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课堂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具体利用策略应重点关注课堂生成性学习资源... 科学课堂生成性学习资源是在课堂教与学双边互动活动和过程中随机、即时产生的各种资源,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课堂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具体利用策略应重点关注课堂生成性学习资源的激发与产生、发现与捕捉、分析与判断、选择与利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程标准 科学课堂 课堂生成性学习资源 利用策略
下载PDF
教材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内涵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3
作者 王娜 令利军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9期89-91,共3页
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和品质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可依托课程教学内容这一重要载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涵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教材内涵 科学思维 能力培养 生物学教学
下载PDF
黄河兰州段一株优势藻的分离鉴定及光照、pH、温度对其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葸玉琴 雷赟 +2 位作者 赖金霞 孔维宝 张爱梅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为探究黄河兰州段水域的优势绿藻,从金牛街码头和中山桥水域采集水样,分离得到4株微藻,初步鉴定为小球藻属(Chlorella)、链带藻属(Desmodesmus)、近头状尖胞藻属(Raphidocelis)和空星藻属(Coelastrum),依次命名为Chlorella sp.HH13,Desm... 为探究黄河兰州段水域的优势绿藻,从金牛街码头和中山桥水域采集水样,分离得到4株微藻,初步鉴定为小球藻属(Chlorella)、链带藻属(Desmodesmus)、近头状尖胞藻属(Raphidocelis)和空星藻属(Coelastrum),依次命名为Chlorella sp.HH13,Desmodesmus sp.HH2C,Raphidocelis sp.HHTXZ和Coelastrum sp.HH4.4株藻培养9 d后生物量水平表现为HH13>HH2C>HHTXZ>HH4,选取HH13作为目标藻种探究其在最佳光照、pH和温度条件下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以及可溶性糖的积累.在BG11培养基中培养HH13,确定最佳光照强度为6000 Lux,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29和6.929 mg·g^(-1),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最高,分别为0.285%和7.661 mg·g^(-1);最佳pH值为7,生物量最高可达0.297 g·L^(-1),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753和9.711 mg·g^(-1),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最高,分别为0.484%和5.674 mg·g^(-1);最佳温度为28℃,生物量最高为0.289 g·L^(-1),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1.796和6.073 mg·g^(-1),可溶性糖含量为0.288%,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为5.898 mg·g^(-1).最终得到HH13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为6000 Lux、pH值为7、温度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分离鉴定 生物量 光合色素 可溶性蛋白 可溶性糖
下载PDF
金钗石斛AP2/ERF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5
作者 于相丽 刘雅银 +1 位作者 李勇慧 周晓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7-57,共11页
对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全基因组上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阐明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BLASTP比对金钗石斛蛋白,并通过在线网站NCBI CDD、InterPro和SMART进一步鉴定,共获得97个... 对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全基因组上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阐明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BLASTP比对金钗石斛蛋白,并通过在线网站NCBI CDD、InterPro和SMART进一步鉴定,共获得97个金钗石斛AP2/ERF基因,然后通过ProtParam分析金钗石斛AP2/ERF家族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使用MEGA11.0软件构建进化树,利用Map Gene Chrome、GSDS、MEME、PlantCARE在线工具分析AP2/ERF转录因子的基因定位、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并预测基因上游的顺式作用元件,利用TBTools分析并可视化AP2/ERF基因在各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大部分定位在细胞核中,相对分子质量介于2726.88~71682.81 u之间,氨基酸数量介于94~659个之间,等电点介于4.45~10.44之间。进化树分析显示,AP2/ERF家族成员分为AP2、RAV、ERF及DREB 4个亚家族。97条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9条染色体上,各个亚族都有独特基序,AP2/ERF基因启动子上游区域光响应作用元件种类最多,数量也最多。大多数DnAP2s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最大,不同的居群DnAP2s基因表达有较大不同。鉴定得到97个金钗石斛AP2/ERF蛋白,DnAP2s基因在根茎叶花中表达具有差异性,地理分布导致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AP2/ERF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纤毛虫原生动物对戈壁土壤团聚体变化的生态响应——以河西走廊中部为例
6
作者 陈凌云 孙雪 +3 位作者 申啸天 刘继亮 金丽琼 杜海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434-8445,共12页
选择河西走廊中部戈壁土壤样品并进行过筛处理,旨在探究荒漠生态系统中土壤纤毛虫原生动物蕴藏量以及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和纤毛虫种类/类群与丰度间的相关关系,同时分析比较完全培养计数法与Foissner计数法统计原生动物的效率,探讨纤毛... 选择河西走廊中部戈壁土壤样品并进行过筛处理,旨在探究荒漠生态系统中土壤纤毛虫原生动物蕴藏量以及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和纤毛虫种类/类群与丰度间的相关关系,同时分析比较完全培养计数法与Foissner计数法统计原生动物的效率,探讨纤毛虫原生动物在不同土壤粒径中的分布和演替规律。结果表明:①完全培养计数法获取的纤毛虫总丰度为Foissner计数法的16.5倍,培养第10天纤毛虫总类群数为Foissner计数法的2倍;②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中纤毛虫总丰度随着土壤粒径的减小而增大,100目土样纤毛虫丰度是原位土样的3.4倍,原位和10目土样获得的纤毛虫总种类/类群数均高于颗粒和100目土样;③土壤pH和水分扰动是导致纤毛虫丰度变化的主导因素;④在“非淹没培养皿法”过程中,土壤纤毛虫群落呈现“低等-高等-低等”的演替规律。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最重要的结构体,对维持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今后对荒漠生境土壤进行纤毛虫分类学研究时,针对不同类群或目标种尝试进行土壤样品的过筛处理或复检日期的匹配化选择。完全培养计数法不仅能够记录“非淹没培养皿法”实验过程中各种类/类群的数量和丰度,还可追踪土壤纤毛虫群落演替,得出物种蕴藏量的“理论丰度峰值”,同时分析各种类/类群与理化因子间的相关关系,为抑纤毛虫作用“Ciliatostasis”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纤毛虫 土壤团聚体 蕴藏量 戈壁
下载PDF
亲吻素在青藏高原牦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研究
7
作者 丁艳平 赵越 +1 位作者 张晋平 马佳乐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亲吻素(Kisspeptin)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动物繁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探讨亲吻素在牦牛精子发生中的生理功能及其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机制,文中对比研究了牦牛和黄牛睾丸的组织学特征及其亲吻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黄牛相比,牦... 亲吻素(Kisspeptin)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动物繁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探讨亲吻素在牦牛精子发生中的生理功能及其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机制,文中对比研究了牦牛和黄牛睾丸的组织学特征及其亲吻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黄牛相比,牦牛的曲细精管不饱满,除精原细胞外,牦牛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早期/晚期精子细胞以及精子的数量都显著少于黄牛(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牦牛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早期精细胞及基质细胞中都可见Kisspeptin免疫阳性产物的表达,这与黄牛表达位置一致,但是牦牛睾丸中阳性产物光密度值(IOD)却显著高于黄牛;牦牛睾丸组织中Kisspeptin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黄牛(P<0.01).该结果暗示Kisspeptin可能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维持牦牛精子发生和精子成熟过程中的正常组织结构及其微环境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睾丸 亲吻素 Kiss-1阳性产物 精子发生
下载PDF
基于形成性评价导向的药剂学理论课考核体系的构建
8
作者 马君义 张娟红 +2 位作者 杨洪芹 王风霞 安君霞 《药学教育》 2024年第5期52-55,共4页
客观评价学生药剂学课程的学习情况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药剂学理论课考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形成性评价引入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药剂学课程的考核中,构... 客观评价学生药剂学课程的学习情况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药剂学理论课考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形成性评价引入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药剂学课程的考核中,构建基于形成性评价导向的药剂学理论课考核体系的指标和权重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该评价体系客观、公正且有效,可为相关课程的考核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形成性评价 制药工程专业 考核体系
下载PDF
二萜化合物Leukamenin E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闵建平 张亚楠 +2 位作者 张丽 马趣环 刘国安 《甘肃医药》 2024年第8期673-679,共7页
目的:分析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Leukamenin E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毒性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Hoechst 33258对细胞核染色结果,Annexin V/PI双染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膜... 目的:分析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Leukamenin E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毒性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Hoechst 33258对细胞核染色结果,Annexin V/PI双染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膜与细胞核改变,PI染色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结果:Leukamenin E对星形胶质细胞有较强毒性,半抑制浓度(IC50)为(1.83±0.23)μM;5μM和10μM的Leukamenin E可通过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3激活的线粒体途径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凋亡;该凋亡进程中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与细胞核DNA片段化表现为同步化现象。结论:Leukamenin E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具有较强毒性,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通过线粒体途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菜二萜 Leukamenin E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土培和水培条件下两种党参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10
作者 张辉 石少明 +2 位作者 王志奇 杨璐洁 张欣欣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86-92,共7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了室内土培和水培条件下渭党和纹党中紫丁香苷、党参炔苷和苍术内酯Ⅲ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以期比较室内不同栽养方式对2种党参有效成分积累水平的影响.色谱流动相采用乙腈(A)-0.3%磷酸水溶液(B),体...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了室内土培和水培条件下渭党和纹党中紫丁香苷、党参炔苷和苍术内酯Ⅲ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以期比较室内不同栽养方式对2种党参有效成分积累水平的影响.色谱流动相采用乙腈(A)-0.3%磷酸水溶液(B),体积流量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3种受测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8),土培纹党中紫丁香苷、苍术内酯Ⅲ含量较高,分别为0.025,0.020 mg·g^(-1);水培渭党中党参炔苷含量较高,为3.944 mg·g^(-1).实验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精密度和准确性可靠.2种栽养条件下,纹党和渭党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党参栽培方式的选择和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培 水培 纹党 渭党 HPLC 有效成分
下载PDF
玉米镰孢茎腐病致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令利军 范阳楷 +2 位作者 李瑶 蒋宜娟 孔繁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0,共8页
玉米作为主要的农作物,它的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茎腐病多年来都是严重威胁世界玉米安全生产的主要病害。本文将针对玉米镰孢茎腐病侵染机制和致病机制进行总结,进一步阐述玉米致病后的抗性遗传机制和免疫机制,同时,结合... 玉米作为主要的农作物,它的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茎腐病多年来都是严重威胁世界玉米安全生产的主要病害。本文将针对玉米镰孢茎腐病侵染机制和致病机制进行总结,进一步阐述玉米致病后的抗性遗传机制和免疫机制,同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概述玉米镰孢茎腐病的科学防治措施,旨在为玉米镰孢茎腐病的有关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发病机理 防治
下载PDF
我国湿地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分布研究进展
12
作者 申海香 蔡海 +3 位作者 马尚盛 龚建军 赵晓丽 马正学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土壤动物是湿地系统的重要成分,能改善土壤的性质、调节物质的分解、促进养分的循环、指示环境的变化等。目前,针对湿地土壤动物的生态地理分布、不同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差异的研究较少,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湿地土壤动物生... 土壤动物是湿地系统的重要成分,能改善土壤的性质、调节物质的分解、促进养分的循环、指示环境的变化等。目前,针对湿地土壤动物的生态地理分布、不同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差异的研究较少,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湿地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分布、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差异,梳理了1979-2023年我国关于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分布和不同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差异研究的相关文献。研究表明:目前对湿地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分布、生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湿地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不同,在土层中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以腐食性动物为主,蜱螨类(A)和弹尾类(C)数量比具有典型的地带性,不同湿地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变化,呈现出典型的湿地特征。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土壤动物分类和多样性研究中,深入研究土壤动物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筛选出不同湿地环境中的指示类群,加强土壤动物在湿地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土壤动物 生态地理分布 群落特征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HS-GC-IMS分析陇南主栽品种初榨橄榄油的风味特征成分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万明 王菊花 +4 位作者 马赛买 白小勇 孔维宝 马君义 张继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旨在为我国甘肃陇南产区初榨橄榄油(VOO)的快速鉴别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风味品质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采用HS-GC-IMS技术对甘肃陇南主栽品种莱星(LX)、佛奥(FO)、科拉蒂(KLD)、皮削利(PXL)、鄂植8号(EZ8)以及LX与KLD的混合品种(... 旨在为我国甘肃陇南产区初榨橄榄油(VOO)的快速鉴别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风味品质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采用HS-GC-IMS技术对甘肃陇南主栽品种莱星(LX)、佛奥(FO)、科拉蒂(KLD)、皮削利(PXL)、鄂植8号(EZ8)以及LX与KLD的混合品种(HH)6种VOO中的风味特征成分进行定性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6种VOO中共检测出39种风味特征物质,定性出22种,其中醛类(9种)、酮类(5种)化合物为主要的风味特征成分,此外还包括酯类(3种)、醇类(3种)、萜烯类(1种)和呋喃类(1种)等物质;6种VOO中含有的风味特征物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LX、KLD和HH中的风味特征物质较为相似,其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E)-2-戊烯醛、辛醛和2-正戊基呋喃含量较高,FO中的正戊醇、正己醛和3-戊酮含量较高,PXL中的(Z)-3-己烯乙酸酯、α-松油烯、2-己酮的含量较高,EZ8中的乙酸乙酯含量最高,HH中的2-丁酮、丙酮、(E)-2-庚烯醛的含量较高。综上,采用HS-GC-IMS可以有效检测VOO中的风味特征物质,定性出的风味特征物质可作为区分6种VOO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榨橄榄油 风味特征成分 HS-GC-IMS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刺槐豆胶多糖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帅 孔博洋 +5 位作者 李婷 贾小艳 肖红 位张坤 张继 王俊龙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87-98,共12页
采用微波辅助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和热水浸提法(hot water extraction,HWE)处理刺槐豆胶,并对得到的刺槐豆胶多糖(locust bean gum polysaccharide,LBGP)进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糖链构象、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等... 采用微波辅助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和热水浸提法(hot water extraction,HWE)处理刺槐豆胶,并对得到的刺槐豆胶多糖(locust bean gum polysaccharide,LBGP)进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糖链构象、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等一系列表征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发现,MAE-LBGP的分子量(2.744〜3.777×10^(6) g/mol)显著高于HWE-LBGP(1.222〜1.593×10^(6) g/mol),且具有更宽的分子量分布,不均一性的增强使得糖链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及更为紧密的构象特征,而HWE-LBGP的构象则表现得相对单一和松散。经由两种提取方式得到的LBGP具有相同的单糖组成种类(甘露糖和半乳糖)和糖苷键类型(1→4与1→6位连接键)。以上结果归因于在微波效应的作用下,溶剂的极化作用增强,提取能力增加,并通过增强溶剂的传质能力,获得了高分子量和更宽分布的多糖所致。本研究为微波技术在多糖提取应用方面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豆胶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热水浸提 微波效应 糖链构象
下载PDF
低剂量放疗缓解骨关节炎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国榕 杨永泽 +4 位作者 孟欣 高玉婷 李树直 郭洪章 金晓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2-1392,共11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关节炎类型,几乎涉及任何关节,可导致患者慢性疼痛和残疾。19世纪末期伦琴发现了X射线,到20世纪80年代Luckey认为低水平辐射(LDRT)对生物可能有益,逐步应用于一些疾...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关节炎类型,几乎涉及任何关节,可导致患者慢性疼痛和残疾。19世纪末期伦琴发现了X射线,到20世纪80年代Luckey认为低水平辐射(LDRT)对生物可能有益,逐步应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但目前LDRT的运用并未得到普及。本文介绍了OA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发病机制,重点讨论了LDRT缓解OA的可能机制以及临床研究进展,还探讨了LDRT治疗OA引起的不良反应(急性反应和致癌风险)。在临床上,LDRT本身具有非侵入性、不良反应较小等优势,在治疗OA展现出疼痛缓解、运动改善等疗效,因此LDRT在治疗OA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放疗 骨关节炎 炎症抑制 临床研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绿洲灌区增密对水氮减量玉米产量的补偿机制
16
作者 王菲儿 郭瑶 +7 位作者 李盼 韦金贵 樊志龙 胡发龙 范虹 何蔚 殷文 陈桂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6-1627,共12页
针对河西绿洲灌区水资源短缺、玉米田氮肥施用量高等生产生态问题,在节水减氮条件下,分析增加种植密度补偿水氮减量导致玉米减产的效应,为水氮节约型玉米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基于2016年布设的裂裂区田间试验,主区为2种灌... 针对河西绿洲灌区水资源短缺、玉米田氮肥施用量高等生产生态问题,在节水减氮条件下,分析增加种植密度补偿水氮减量导致玉米减产的效应,为水氮节约型玉米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基于2016年布设的裂裂区田间试验,主区为2种灌水定额:灌水减量20%(W1,3240 m^(3) hm^(–2))和传统灌水(W2,4050 m^(3) hm^(–2)),裂区为2种施氮量:减量施氮25%(N1,270 kg hm^(–2))和传统施氮(N2,360 kg hm^(–2)),裂裂区为3种玉米密度:传统种植密度(D1,7.50万株hm^(–2))、增密30%(D2,9.75万株hm^(–2))和增密60%(D3,12.00万株hm^(–2)),通过测定2020—2021年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分析干物质积累及其分配、转运特征,量化产量构成因素,明确增密对水氮减量玉米产量的补偿效应及机制。研究表明,减水、减氮降低了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而增密30%能够补偿因水氮同步减量造成的产量负效应,且维持较高的施氮量有利于玉米增产节水。W1N1D1(减量灌水减量施氮及传统密度)较W2N2D1(对照:传统灌水传统施氮及传统密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降低9.1%~15.0%与10.0%~11.0%,但W1N1D2(减量灌水减量施氮及增密30%)与W2N2D1差异不显著。W1N2D2(减量灌水传统施氮及增密30%)较W2N2D1籽粒和生物产量分别提高12.9%~15.4%与6.4%~12.0%。增密30%能够补偿水氮同步减量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是W1N1D2能增加玉米穗数,进而提高玉米灌浆初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苗期到大喇叭口期群体生长速率及花前转运率。增密30%在灌水减量和传统施氮条件下促进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是W1N2D2可增加玉米穗数,提高玉米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群体生长速率,促进穗部干物质分配,提高花前转运量、转运率及转运贡献率。因此,增密30%是绿洲灌区水氮同步减量玉米稳产高产的可行措施,是氮肥不减但减水20%玉米节水增产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减量 密植 玉米 产量构成 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分配与转运
下载PDF
病原菌侵染下细胞外ATP对光系统Ⅱ光化学反应的调节作用
17
作者 曹璐璐 金昱杉 +6 位作者 张悦婧 王涵琦 邓雅欣 孙坤 张继 贾凌云 冯汉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3-598,共6页
以野生型Col-0和细胞外ATP(e ATP)受体突变型dorn1-3拟南芥为实验材料,探究e ATP在两种丁香假单胞菌(毒性Pst DC3000和非毒性Pstavr B)侵染下的水平变化以及对其光化学反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Pst DC3000和Pstavr B侵染均导致拟南芥叶... 以野生型Col-0和细胞外ATP(e ATP)受体突变型dorn1-3拟南芥为实验材料,探究e ATP在两种丁香假单胞菌(毒性Pst DC3000和非毒性Pstavr B)侵染下的水平变化以及对其光化学反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Pst DC3000和Pstavr B侵染均导致拟南芥叶片中e ATP水平、光适应下叶片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率(F_(v)′/F_(m)′)、光适应下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O)升高.Pst DC3000侵染下,dorn1-3拟南芥植株F_(v)′/F_(m)′、Y(Ⅱ)、ETR略低于野生型,Y(NO)略高于野生型,但均未达显著性差异;在Pstavr B侵染下,dorn1-3拟南芥植株F_(v)′/F_(m)′、Y(Ⅱ)、ETR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Y(NO)显著高于野生型.在病原菌侵染下,e ATP受体的突变会增强病原菌对PSⅡ的抑制作用,且在非毒性病原菌侵染下该效应更为明显.在非毒性病原菌侵染对植物光化学反应影响的过程中e ATP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丁香假单胞菌 胞外ATP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根系分泌物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研究概述
18
作者 黄雨轩 游欣 +3 位作者 张林平 吴斐 张扬 黄绍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3,共11页
磷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尽管大多数土壤具有足够的总磷储量,但土壤中的有机磷与无机磷大多表现出了低溶解度和低有效性,导致土壤可利用磷含量极低。植物根系分泌物是土壤界面能量、物... 磷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尽管大多数土壤具有足够的总磷储量,但土壤中的有机磷与无机磷大多表现出了低溶解度和低有效性,导致土壤可利用磷含量极低。植物根系分泌物是土壤界面能量、物质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可以直接活化土壤无效态磷,也可以通过招募根际微生物间接提高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阐明不同根系分泌物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潜在作用机制,论述根系分泌物如何招募根际微生物促进土壤磷活化,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解析植物磷高效利用机理和培育磷高效利用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 根系分泌物 有机酸 根际微生物
下载PDF
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2
19
作者 龚大洁 严峰 俞诗源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5年第3期19-22,30,共5页
科学教育专业是高师院校为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及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而新设置的专业.本文以西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构建与实践为例,对高校科学教育专业设置的背景、理念、课程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并对科学教... 科学教育专业是高师院校为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及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而新设置的专业.本文以西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构建与实践为例,对高校科学教育专业设置的背景、理念、课程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并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专业 本科 课程设置
下载PDF
基于UbD模式的“双碳”议题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0
作者 白玉洁 郝雪 宁应之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27,共4页
以“双碳”这一社会议题为情境,综合运用教材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为教学内容,基于UbD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建立碳循环模型、分析气候问题的形成与危害,提出应对策略,形成生态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了解... 以“双碳”这一社会议题为情境,综合运用教材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为教学内容,基于UbD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建立碳循环模型、分析气候问题的形成与危害,提出应对策略,形成生态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就业前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UbD模式 生态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