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白诗歌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永恒丰碑——访西华大学人文学院潘殊闲教授
1
作者 潘殊闲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16年第1期293-295,共3页
问:请问您对江油召开此次李白文化高端论坛有何感想和看法?潘:江油是李白的桑梓之地,理应高举李白文化研究的大旗,为建设好、维护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此次论坛恰逢中秋佳节,李白一生都有浓郁的明月情怀,其众多脍炙... 问:请问您对江油召开此次李白文化高端论坛有何感想和看法?潘:江油是李白的桑梓之地,理应高举李白文化研究的大旗,为建设好、维护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此次论坛恰逢中秋佳节,李白一生都有浓郁的明月情怀,其众多脍炙人口的明月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不朽的经典,滋养了并将继续滋养着天下一切热爱和平、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人们。因此,本次高端论坛学术精神、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高度重合,定将在李白研究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问:“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是您主要的研究方向,请问您认为李白在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中处于什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 家园 诗歌 传统文化 学院 人文 大学
下载PDF
通识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与策略 被引量:9
2
作者 谢应光 王方 +1 位作者 冯永泰 黄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0,共4页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坚持教化人格、传承文化、培养治事治学能力的教育理念。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彰显自身特色。在公共必修课程等占有较大学分比例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采取"...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坚持教化人格、传承文化、培养治事治学能力的教育理念。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彰显自身特色。在公共必修课程等占有较大学分比例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采取"精"、"渗"、"深"的构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设置 理念 策略
下载PDF
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看文化软实力 被引量:8
3
作者 曹顺庆 王庆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9-123,共5页
比较文学实质上是当代文学国际软实力较量的舞台。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从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到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到中国学派的跨文明研究,都蕴含着软实力的较量。发展当代文化软实力,应当成为我国的文化战略目标。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 比较文学实质上是当代文学国际软实力较量的舞台。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从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到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到中国学派的跨文明研究,都蕴含着软实力的较量。发展当代文化软实力,应当成为我国的文化战略目标。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加强比较文学研究,提倡"送去主义",增强国际间的交往和对话。中国比较文学树立起"跨文明研究"的"中国学派",在国际学术界取得影响和承认,为形成"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当代世界文学与文化格局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学派 美国学派 中国学派 跨文明研究
下载PDF
论1978年以来的文学评奖与文学场逻辑的衍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范国英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3-202,共10页
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的建立是新时期文学制度现代化探索的重要面向。在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下建立的针对各种体裁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体现了文学场与权力场之间共同的逻辑规范。80年代中后期,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下建立的各种全国性文学评奖... 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的建立是新时期文学制度现代化探索的重要面向。在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下建立的针对各种体裁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体现了文学场与权力场之间共同的逻辑规范。80年代中后期,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下建立的各种全国性文学评奖的沉寂,喻示了形式的审美性成为文学场中占支配地位的逻辑。自90年代以来,经济资本成为社会场和文学场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本类型,并改变了80年代建立的文学场等级秩序及已建立的文学场逻辑,文学评奖成为体现不同位置的文学活动博弈的重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奖 文学场 权力场 市场
下载PDF
制度·文学制度·文学评奖 被引量:3
5
作者 范国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117-120,共4页
从文学制度的角度,对文学评奖这一范畴做出了一种历史性的研究。论文提出,文学评奖作为文学制度的一个面向,它本身也是社会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产物。一方面"制度"与"文学"的关系,以及"评... 从文学制度的角度,对文学评奖这一范畴做出了一种历史性的研究。论文提出,文学评奖作为文学制度的一个面向,它本身也是社会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产物。一方面"制度"与"文学"的关系,以及"评奖"与"文学"的关系必然会投射于文学评奖之上。同时,作为具有某种独特性的文学评奖的出现是与社会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特定因素紧密相联,而这些特定因素在相当程度上界定了文学评奖。在这两个方面的制约下相应地形成了文学评奖及评奖策略上的某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文学制度 文学评奖
下载PDF
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评奖及评奖机制的形成 被引量:4
6
作者 范国英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4-57,98,共5页
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种客观的和历史的分析,以此来探索影响和制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评奖及评奖机制上的某些必然的和历史的因素。提出文学评奖绝非单纯的价值判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在国内文坛的不同类型的文学评奖及评奖... 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种客观的和历史的分析,以此来探索影响和制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评奖及评奖机制上的某些必然的和历史的因素。提出文学评奖绝非单纯的价值判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在国内文坛的不同类型的文学评奖及评奖机制上相应的某种特点,是文学场逻辑和文学评奖在文学场中所占位置的张力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奖 评奖机制 文学场
下载PDF
文学制度与文学的边界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国英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9期132-134,共3页
文学制度的建立是现代性所带来的制度性分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因而,自现代以来,文学必然是寄寓于一定的制度场域。并且,作为文学现代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面向——文学制度,就成为界定文学或确定文学边界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现代性 制度 文学制度
下载PDF
《万象》与1940年代文学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厉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71,150,共10页
作为40年代上海的一本通俗文化刊物,"抗日战争"与"孤岛"、"沦陷区"等关键词成为《万象》文学书写的时代镜像;日伪文艺政策、编辑理念与市场运作机制等要素决定了前后期《万象》复杂的文化生态和文学发展... 作为40年代上海的一本通俗文化刊物,"抗日战争"与"孤岛"、"沦陷区"等关键词成为《万象》文学书写的时代镜像;日伪文艺政策、编辑理念与市场运作机制等要素决定了前后期《万象》复杂的文化生态和文学发展,使之呈现出三个典型特点:一是对战争的言说采取"隐性写作"的叙事策略,隐含着民族国家的隐性叙事与对殖民现代性的审思;二是文学创作主题转向市民日常生活,但日常生活叙事都呈现出"肯定"与"批判"的焦虑情绪;三是倡导融通新旧、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学运动",而"正确的意识"、"高尚的趣味"、"大众的生活"成为界定通俗文学合法身份的标签。由此,《万象》既彰显出沦陷区文学发展的复杂命运,更丰富了40年代文学图景,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曲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象》 1940年代文学 殖民现代性 日常生活 “通俗文学运动”
下载PDF
寻找古代文学与现实人生的契合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7
9
作者 喻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38-140,共3页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典型的"厚积薄发"的学科,由于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缺乏立竿见影的功利性而日益"门庭冷落",在高校教学中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如何使这门课程与时俱进,焕发新的活力,已经成为我们在古代...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典型的"厚积薄发"的学科,由于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缺乏立竿见影的功利性而日益"门庭冷落",在高校教学中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如何使这门课程与时俱进,焕发新的活力,已经成为我们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迫切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欲从古代文学课程如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角度来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改革
下载PDF
继承与创新:改革开放中国文学三十年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应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9-1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改革开放 继承与创新 历史事件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文化基础 现代社会
下载PDF
1990年代以来市场对文学制度的介入——以“纯文学”期刊的评奖为视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国英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124,共3页
伴随着1990年代以来文化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成为影响和介入文学制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纯文学"期刊的评奖鲜明地彰显了经济资本怎样改变了过去文学场中各个结点的位置,以及各个位置的占据者根据这种变化怎样调整自... 伴随着1990年代以来文化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成为影响和介入文学制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纯文学"期刊的评奖鲜明地彰显了经济资本怎样改变了过去文学场中各个结点的位置,以及各个位置的占据者根据这种变化怎样调整自己的策略,使其在文学场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资本或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 文学制度 文学评奖
下载PDF
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被引量:30
12
作者 徐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分析当今大学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弊端,论述在大学教育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指出在大学生的素质形成中,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人文 人文素质 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下载PDF
政治资本的弱化:新时期文学场初步建立的标志——以茅盾文学奖和“民间奖”的对立为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国英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1-175,共5页
通过对体现权力场逻辑的茅盾文学奖与体现文学场逻辑的"民间奖"的考察,来管窥新时期文学场建立过程中的复杂样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与"民间奖"相对,茅盾文学奖颁发的象征资本与其他资本的转化能力减弱,这表... 通过对体现权力场逻辑的茅盾文学奖与体现文学场逻辑的"民间奖"的考察,来管窥新时期文学场建立过程中的复杂样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与"民间奖"相对,茅盾文学奖颁发的象征资本与其他资本的转化能力减弱,这表明,随着新时期以来文学场自主性原则的增强,政治资本在文学场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具有的与其他资本的转换能力被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资本 茅盾文学奖 “民间奖”
下载PDF
对新时期文学的一种历史性反思——以1978年文学评奖的运作机制为视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国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141-145,共5页
通过1978年文学评奖的运作机制———群众推荐基础上的专家评选,来探讨何种力量以何种方式参与了对新时期文学的建构。提出1978年文学评奖的运作机制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之间具有某种深层互动关系:一方面范围极广的群众推荐本身体现了新... 通过1978年文学评奖的运作机制———群众推荐基础上的专家评选,来探讨何种力量以何种方式参与了对新时期文学的建构。提出1978年文学评奖的运作机制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之间具有某种深层互动关系:一方面范围极广的群众推荐本身体现了新时期文学的民主化诉求,另一方面专家评选体现了新时期文学对专业化的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因而实际上,1978年文学评奖的运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对社会主义文学规范的重新阐释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8年文学评奖 评奖机制 新时期文学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李劼人文学思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学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3-87,共5页
关于巴蜀地域文化与四川现代作家的小说创作,已有诸多的研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巴蜀文化视野之下,四川现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形成,则是一个相对缺少的研究领域。我们知道,区域文学有其独特的地方性,指导作家进行创作的文学思想又... 关于巴蜀地域文化与四川现代作家的小说创作,已有诸多的研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巴蜀文化视野之下,四川现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形成,则是一个相对缺少的研究领域。我们知道,区域文学有其独特的地方性,指导作家进行创作的文学思想又怎么不带有区域色彩呢?这里从"文学地理学"的视野来思考李劼人的创作,特别是探讨区域文化之下李劼人的文学思想,以及这种文学思想所蕴含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李劼人 文学思想
下载PDF
四川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三十年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殊闲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8,共3页
关键词 语言文学研究 中国 四川 改革开放 个人
下载PDF
现实题材的获奖作品与茅盾文学奖的生产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国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通过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现实题材作品来考察茅盾文学奖的生产机制。论文提出:茅盾文学奖与获奖作品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价值判断关系。一方面受茅盾文学奖在文学场中的位置的制约,现实题材的作品必然会在历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占有一... 通过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现实题材作品来考察茅盾文学奖的生产机制。论文提出:茅盾文学奖与获奖作品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价值判断关系。一方面受茅盾文学奖在文学场中的位置的制约,现实题材的作品必然会在历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在文学场逻辑的作用下,这种比例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和大小必然又受到茅盾文学奖在文学场中的位置以及与此位置相匹配的配置的规范和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现实题材 文学场
下载PDF
新型文学史的开创,文学世家研究的力作——评李朝军著《家族文学史的建构——宋代晁氏家族文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殊闲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构成国家的基础。对文学而言,“家”既是描写对象,更是描写者的归宿。由“家”而汇成“族”是中国基层社会最稳定、最坚固、最完善的组织。千百年来,绚烂的家族文化点缀了中华文化... “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构成国家的基础。对文学而言,“家”既是描写对象,更是描写者的归宿。由“家”而汇成“族”是中国基层社会最稳定、最坚固、最完善的组织。千百年来,绚烂的家族文化点缀了中华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文化 文学 宋代 文化语境 中华文化 中国 文化史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心雕龙》研究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万洪 《临沂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31-42,共12页
作为世界性显学的《文心雕龙》研究,在文学地理学这一全新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一是学术群体尚不壮大,二是还没有出现对《文心雕龙》全书进行文学地理因素的整体、综合研究的成果。综述文学地理学视野下《文心雕龙》... 作为世界性显学的《文心雕龙》研究,在文学地理学这一全新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一是学术群体尚不壮大,二是还没有出现对《文心雕龙》全书进行文学地理因素的整体、综合研究的成果。综述文学地理学视野下《文心雕龙》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心雕龙》文学地理构成要素,关注地理与区域,关注空间与历史,将是《文心雕龙》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学地理学 新方法
下载PDF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刍议 被引量:4
20
作者 潘殊闲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3-96,共4页
为培养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浓厚的专业素养、专业品味、专业特色、专业方法、专业能力,现行的古代文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即一方面实施"教"的"3+1工程",也就是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加一批... 为培养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浓厚的专业素养、专业品味、专业特色、专业方法、专业能力,现行的古代文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即一方面实施"教"的"3+1工程",也就是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加一批古代文学教学名师与学术大师打造;另一方面是实施"学"的"4+1工程",也就是进行语言、文学、文献、文化四大板块的熏陶和综合技能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改革,可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传统文化修养,夯实国学基础,实现真善美的结合、文学与文化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教与学的结合、古典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适应能力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素质提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