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1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互嵌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长德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8,共11页
推动经济互嵌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经济上看,互嵌式发展是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经济交易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且经济互嵌发展对于各类... 推动经济互嵌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经济上看,互嵌式发展是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经济交易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且经济互嵌发展对于各类资本积累、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民族八省区在经济发展、贫困减缓、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就业结构、空间分布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经济互嵌程度,而且各地区经济互嵌程度已有了显著提升,但互嵌程度和水平也受到一些因素的约束。因此,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互嵌式发展,还要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经济互嵌水平,持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各种成本,持续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深度对接和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协调发展中推进经济互嵌式发展,利用动态比较优势的变化,提升产业的嵌入性和融合发展水平,互嵌导向型的对口支援与合作政策,着力提高民族地区互嵌式发展的内生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经济互嵌式发展 现代化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劳动经济学课程内在要求与质量提升分析
2
作者 盛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57-060,共4页
本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具体的劳动经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提升劳动经济学教学质量,使得教育教学全方位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高等院校特别是民族类高校劳动经济学科的发展,需要全方位融入和服务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局,以“... 本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具体的劳动经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提升劳动经济学教学质量,使得教育教学全方位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高等院校特别是民族类高校劳动经济学科的发展,需要全方位融入和服务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局,以“高等院校所长”对接“民族地区所需”,通过深度扎根地方完善劳动经济学科建设与民族地区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生态。高等院校要全面了解地区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特点,紧扣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确立劳动经济学科建设方向和内容,动态调整课程体系,为行业、企业发展的培养和输送高水平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劳动经济学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对四川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陈莹 李治惠 杨天戈 《山西农经》 2024年第16期64-66,共3页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下简称为西部计划)是我国实施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运用规范分析法、重置成本法等方法,梳理四川省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志愿者到农村服务的典型案例和数据...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下简称为西部计划)是我国实施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运用规范分析法、重置成本法等方法,梳理四川省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志愿者到农村服务的典型案例和数据,探析西部计划对四川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西部计划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通过参加西部计划更好地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为各地如何借助西部计划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计划 农村经济发展 志愿服务 四川省
下载PDF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视角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永莉 旦增遵珠 《民族学刊》 2013年第1期17-23,100-102,共10页
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大多属粗放型,其转变的关键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从民族地区政府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看,既面临特殊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又要完成中央政府的经济增长考核目标和其他重点任务,还要应付民族地区复杂的群体性事件... 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大多属粗放型,其转变的关键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从民族地区政府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看,既面临特殊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又要完成中央政府的经济增长考核目标和其他重点任务,还要应付民族地区复杂的群体性事件等。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必须加快中央和民族地区政府职能的转变,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完善对民族地区政府的绩效考核,创新民族地区政府管理体制,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区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型 民族地区 政府管理体制 绩效考核
下载PDF
民族地区城镇贫困动态演化与经济增长益贫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单德朋 郑长德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1期79-85,91,共8页
本文利用FGT贫困指数对2000—2011年民族地区城镇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进行了测度,分析了民族地区城镇贫困的动态演化特征。并利用减贫的收入、分配弹性以及贫困指数的Shapley分解,研究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益贫性问题。结果表明,民族地区... 本文利用FGT贫困指数对2000—2011年民族地区城镇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进行了测度,分析了民族地区城镇贫困的动态演化特征。并利用减贫的收入、分配弹性以及贫困指数的Shapley分解,研究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益贫性问题。结果表明,民族地区城镇绝对贫困持续缓解,但受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影响,相对贫困问题开始凸显。经济增长的减贫效率体现出较为显著的阶段性和外部冲击敏感性。在制定和实施同质性减贫政策的同时,应该凸显贫困人口内部的异质性。同时,构建对本地城镇贫困人口更为包容和稳健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未来民族地区实现城镇减贫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城镇贫困 贫困测度 益贫性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郑长德 《民族学刊》 2011年第1期1-11,83,共11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十二五"及以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下简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有高速持续的...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十二五"及以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下简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有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同样重要的是在发展质量上的增长。本文从发展质量的界定开始,认为发展质量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卫生保健、教育、居住条件、安全保证、人口发展、环境质量、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然后,主要从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稳定性、社会公平、卫生保健、教育发展、环境质量等方面讨论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征。最后,基于这些分析,探讨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质量 民族经济
下载PDF
伟大的跨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70年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长德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106-108,共11页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作为全国宏观区域经济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民族八省区70年来在经济增长、结构变迁、对外开放、成果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民族地区经济发...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作为全国宏观区域经济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民族八省区70年来在经济增长、结构变迁、对外开放、成果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伟大跨越,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下实现的。民族地区70年的经济发展表明:我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民族工作的第一要务;不断加大力度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始终坚持发展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坚持绿色发展,守好民族地区发展的底色和价值,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70年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年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结构变迁 成果共享
下载PDF
资源诅咒、后发优势与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雄浪 刘芝芝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6,98-100,共7页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体的发展,更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在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要求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由于产业产品同质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体的发展,更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在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要求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由于产业产品同质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资源诅咒"效应。然而作为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民族地区在技术性、制度性、产业结构、市场敏感度、政策等方面又具有后发优势。因此,民族地区应抓住"一带一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契机,充分挖掘自己所具有的独特的后发优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真正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服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培育民族地区的新增长点;始终坚持走绿色经济的发展道路,通过智力扶贫或科教扶贫的理念引领民族地区绿色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交流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资源诅咒 后发优势 跨越式发展
下载PDF
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兼论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继红 许宁 唐勇智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9,共4页
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政治约束,政府对国有经济的内生偏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行政审批制度等,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由此,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制度变... 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政治约束,政府对国有经济的内生偏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行政审批制度等,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由此,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制度变迁创新思路,民族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制度环境 变迁创新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郑长德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2,103,共15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聚焦于缩小差距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文章认为,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文章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是增强“五个认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和共赢的;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来,民族地区经济总体上实现了高速、持续和包容的增长,虽然绝对差距还在扩大,但相对差距在缩小,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覆盖面大,供给质量在有效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显著提升,这些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章认为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长德 《民族学刊》 2010年第1期63-71,164,共10页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进,但是,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当前和今后一...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进,但是,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继续全面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处理好经济追赶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与其他发展机会,特别强调发展机会的平等,实现和谐发展和共享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和谐发展 共享型发展
下载PDF
城镇化、工业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海燕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4-141,共8页
民族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首先进行了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然后采用2000-2010年民族八省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Eviews进行民族地区城镇化... 民族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首先进行了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然后采用2000-2010年民族八省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Eviews进行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经济发展之间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步于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近10年来民族地区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工业化推动经济发展到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转折迹象。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时期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互动,努力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下载PDF
“五个发展”理念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长德 《民族学刊》 CSSCI 2017年第1期1-21,94-97,共25页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在发展中,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展理念。在"十三五"时期,民族地区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在发展中,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展理念。在"十三五"时期,民族地区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个发展"理念。给出了"五个发展"理念的分析评价框架,然后按此框架对民族地区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估,基于对现状的评估,提出了民族地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开放发展 共享发展
下载PDF
推动经济互嵌式发展促进各民族同步现代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长德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39,154,共9页
推动经济互嵌式发展,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经济上看,互嵌发展是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经济交易形成的渗透关系,通过经济互嵌式发展,不仅... 推动经济互嵌式发展,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经济上看,互嵌发展是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经济交易形成的渗透关系,通过经济互嵌式发展,不仅扩大了各民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选择空间和技能、偏好的匹配空间,而且还展现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自由、相互包容的精神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利用人口普查资料,从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就业结构、空间分布等方面综合评估各民族经济互嵌程度,发现各民族经济互嵌程度已有显著提升,但族际差异显著。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各民族经济互嵌发展、促进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经济互嵌发展 经济互嵌指数 现代化
下载PDF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西部民族8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永莉 梁城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24-131,共8页
基于区域自我发展主体的视角,通过构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并使用1994年—2012年西部民族8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政府自我发展能力、企业的自我发展... 基于区域自我发展主体的视角,通过构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并使用1994年—2012年西部民族8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政府自我发展能力、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区域学习与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区域学习与创新能力不如政府自我发展能力、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经济增长 西部民族地区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四川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研究——以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风 李继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53-156,共4页
从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水平、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分析四川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认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从以下方面入手:积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强交通网络建设、积极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实施倾斜性的扶持政策,以及形成区域协调... 从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水平、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分析四川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认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从以下方面入手:积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强交通网络建设、积极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实施倾斜性的扶持政策,以及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民族地区 区域经济差异 协调发展
下载PDF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来自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毅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44,共3页
四川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全省、全国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本文将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经济发展与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两者间呈现较强的相关性,由此认为:要... 四川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全省、全国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本文将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经济发展与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两者间呈现较强的相关性,由此认为: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民营经济 相关性
下载PDF
新经济地理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长德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65,共9页
文章应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重新解释了民族地区空间结构的经济学含义,认为民族地区的空间结构不利于其经济发展。由于民族地区市场范围小,分工程度低,规模报酬递增程度弱,同时运输成本高,不利于产业集聚,从而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文章应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重新解释了民族地区空间结构的经济学含义,认为民族地区的空间结构不利于其经济发展。由于民族地区市场范围小,分工程度低,规模报酬递增程度弱,同时运输成本高,不利于产业集聚,从而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核心-边缘模型 规模报酬递增 民族地区
下载PDF
资源环境约束下民族地区资源优势与低碳经济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小兰 肖韵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8-54,共7页
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但由于保护不足、开发过度,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其中有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和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因,也有污染产业转移和考核机制不合理的原因。为了实现民族地区可... 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但由于保护不足、开发过度,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其中有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和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因,也有污染产业转移和考核机制不合理的原因。为了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民族地区应结合自己的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低碳产业,发展具有优势的农畜产品加工产业、矿产品加工产业、旅游产业、中医药产业和水电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资源优势 低碳经济 环境破坏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县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石 余喆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7-91,共5页
文章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县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供需机理,资源环境随人口和经济增长演化的特征与规律,首次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县域的可... 文章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县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供需机理,资源环境随人口和经济增长演化的特征与规律,首次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县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原则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县城 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