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倩 孙超峰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4-229,共6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与衰老、遗传突变、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钙稳态异常、代谢异常等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上述机制在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塑的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与衰老、遗传突变、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钙稳态异常、代谢异常等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上述机制在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塑的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房颤发生发展可能的分子机制,其中涉及多个典型的炎症途径,以及抗炎治疗、纠正代谢异常等方法对房颤的防治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衰老 遗传突变 炎症 氧化应激 钙稳态异常 代谢异常
下载PDF
传承学科特色,创新学科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团队
2
作者 牟建军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497,共3页
1历史沿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学科创建于1951年,自学科创建初期即重视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防治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在刘治全、杨鼎颐等教授带领下率先于国内开展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少年儿... 1历史沿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学科创建于1951年,自学科创建初期即重视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防治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在刘治全、杨鼎颐等教授带领下率先于国内开展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少年儿童高血压易患因素识别与防治措施研究,取得一系列瞩目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关注。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高血压专业已形成集研究、临床以及社区防治于一体,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学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医科大学 盐敏感性高血压 第一附属医院 易患因素 社区防治 学科特色 西安交通大学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
3
作者 于婷 肖娟 +1 位作者 刘美丽 胡经文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744,共7页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108例在某医院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3月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5月的5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108例在某医院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3月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5月的5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进行沟通和健康教育,干预组使用CICARE沟通模式进行沟通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施CICARE沟通模式后,干预组患者术前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30±4.30)Vs.(15.41±2.35),P<0.01];干预组对手术目的与流程[(4.70±0.54)Vs.(3.66±0.67),P<0.001]、手术前准备(P<0.001)、手术中体位与沟通[(3.89±0.32)Vs.(3.03±0.57),P<0.001]、手术后注意事项[(5.26±0.71)Vs.(4.17±0.71),P<0.001]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干预组对护理工作评价满意的人数(χ^(2)=23.923,P<0.001)和总体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8.48±6.42)Vs.(45.79±12.56),P<0.001]。结论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患者教育可有效提高沟通效率,改善机体应激反应,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ARE沟通模式 心脏介入 术前告知 术后宣教 医患沟通
下载PDF
血清lncRNA LOXL1-AS1、miR-3614-5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马姣 刘萍 +3 位作者 李红梅 李翀 王璞 肖懿慧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19,3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赖氨酰氧化酶样1-反义RNA1(LOXL1-AS1)、微小RNA(miR)-3614-5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对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急...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赖氨酰氧化酶样1-反义RNA1(LOXL1-AS1)、微小RNA(miR)-3614-5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对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急性心肌梗死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分为非心律失常亚组(n=96)和心律失常亚组(n=52),另选取同期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48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lncRNA LOXL1-AS1、miR-3614-5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lncRNA LOXL1-AS1、miR-3614-5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lncRNA LOXL1-AS1水平升高,miR-3614-5p水平降低(t/P=16.248/<0.001、8.397/<0.001);心律失常亚组病变血管支数、lncRNA LOXL1-AS1水平高于非心律失常亚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iR-3614-5p水平低于非心律失常亚组[χ^(2)(t)/P=14.315/<0.001、7.312/<0.001、3.706/<0.001、7.656/<0.001];Target Scan Human网站预测结果显示,lncRNA LOXL1-AS1与miR-3614-5p有结合位点,可能存在靶向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LOXL1-AS1高、病变血管支数多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miR-3614-5p、LVEF高是保护因素[OR(95%CI)=3.542(1.589~7.896)、1.527(1.081~2.156)、0.721(0.601~0.865)、0.789(0.664~0.938)];lncRNA LOXL1-AS1、miR-3614-5p及二者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AUC为0.820、0.890、0.932,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P=3.470/0.001、2.293/0.02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血清lncRNA LOXL1-AS1水平显著升高,miR-3614-5p水平显著降低,两者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长链非编码RNA 赖氨酰氧化酶样1-反义RNA1 微小RNA-3614-5p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单个核细胞微小RNAs差异表达与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5
作者 石媛媛 李娟利 +2 位作者 肖玲 蔡荟芝 郜珊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96-403,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差异表达与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对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院的274例...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差异表达与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对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院的274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观察性研究。对患者进行随访,直到2023年1月,观察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情况。miRNA微阵列用于分析基线循环miRNAs水平。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miRNA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候选miRNAs对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在随访期间[422(184~939)d],有24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与未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患者相比,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患者服用抗凝剂、维生素K拮抗剂的患者比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基线PBMCs样本中分析了2549个miRNA的表达,并鉴定了20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定义为FC>1.3和P<0.05)。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与非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相比,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的PBMCs样本中hsa-miR-1273g-3p、hsa-miR-286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hsa-miR-483-5p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表明,hsa-miR-1273g-3p[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45]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6%,hsa-miR-2861(AUC=0.614)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62%,hsa-miR-483-5p(AUC=0.821)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80%。3种候选miRNAs联合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一种miRNA,其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41、90%、98%。结论PBMCs中hsa-miR-1273g-3p、hsa-miR-2861表达水平上调和hsa-miR-483-5p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与心力衰竭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功能不全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微小RNA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及体重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王馨笛 张元鹍 胡经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1-14,共4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分析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对肥胖的影响,以期提高其对不良生活方式危害性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保障身体健康。方法于2022年7月至9月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电子问卷,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的在... 目的调查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分析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对肥胖的影响,以期提高其对不良生活方式危害性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保障身体健康。方法于2022年7月至9月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电子问卷,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对其身体肥胖程度、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大学生体重指数(BMI)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收回问卷163份,有效问卷156份(95.71%)。受调查的156份问卷中,大学生的平均BMI(23.10±8.10)kg/m^(2),其中肥胖22名(14.10%),超重13名(8.33%),正常87名(55.77%),偏瘦34名(21.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24 kg/m^(2)大学生的饮食不规律、每周摄入高糖高热量食物次数≥3次、每日步数<5000步、每周锻炼次数≤2次、每周累计锻炼时长<2.5 h、未制定和调整运动计划、家庭成员肥胖占比高于BMI<24 kg/m^(2)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不规律、每周锻炼次数≤2次、每周累计锻炼时长<2.5 h、未制定和调整运动计划是影响大学生BM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学生肥胖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的膳食结构、规律用餐、适度运动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措施。改善食堂膳食搭配、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能更好地保障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大学生 体重指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RR散点图低密度分布区占比Hcy FAR对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钱华 谭茗月 +2 位作者 陈姝萍 李博涵 刘艳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分析RR散点图低密度分布区占比(L)、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对心肌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2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入院时的Fillip分级标准... 目的:分析RR散点图低密度分布区占比(L)、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对心肌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2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入院时的Fillip分级标准将其分为低级组(Ⅰ~Ⅱ级,n=135)和高级组(Ⅲ~Ⅳ级,n=85),同时以出院预后为终点将其分为存活组(n=184)及死亡组(n=36)。入院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L、Hcy及FAR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以L、Hcy、FAR为变量的预测模型,以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分析L、Hcy及FAR对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高级组的L、Hcy及FAR水平高于低级组(P<0.05);死亡组的L、Hcy及FAR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Hcy、FAR为心肌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预测模型分别为Y=-12.864+0.065×L+0.250×Hcy+0.892×FAR;Y=-13.367+0.435×Hcy+0.914×FAR。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Hcy、FAR联合评估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7,灵敏度为95.29%,特异性为78.52%,三者联合评估的AUC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P<0.05);L、Hcy、FAR联合评估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AUC为0.859,灵敏度为80.56%,特异性为81.52%,Hcy、FAR联合评估的AUC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P<0.05)。结论:L、Hcy、FAR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且三指标联合的效能较各指标单独评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RR散点图低密度分布区占比 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 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胡经文 阮慧琴 +1 位作者 郭燕 刘美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4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4月入科实习的75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入科实习的9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4月入科实习的75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入科实习的9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和医德教学,实验组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及实习生受表扬次数。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和受表扬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能明显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护理实习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其医学人文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护理实习生 临床教学 医德教育
下载PDF
微课堂结合体验式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生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经文 刘美丽 郭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9期137-140,148,共5页
目的探讨微课堂结合体验式教学在心内科护生外周静脉留置针临床操作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生临床实习入科时间分组,选择2017年7~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实习的37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选择9~10月实习的40名护生作为... 目的探讨微课堂结合体验式教学在心内科护生外周静脉留置针临床操作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生临床实习入科时间分组,选择2017年7~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实习的37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选择9~10月实习的4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留置针操作带教方式进行临床带教,观察组实施微课堂结合体验式教学;观察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情况和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效果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微课堂结合体验式教学能够激发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学习效果;护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接受和认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堂 体验式教学 护生 外周静脉留置针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第一个24小时的护理 被引量:8
10
作者 闵会娥 袁武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2期117-118,共2页
本文观察了 5 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死亡 7例 ,第一个 2 4小时死亡 5例 ,占死亡例数 71 4 %。急性心肌梗死第一个 2 4小时的治疗和护理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第一个24小时 护理 预后 治疗
下载PDF
南阳地区某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时长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建步 杨晓青 +8 位作者 刘扬帆 柴志勇 李慧 杨春源 袁冰 李婷 陈振辉 李蕊 李纲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索影响南阳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时长的因素。方法应用南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参加的中国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简称China PEACE)回顾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注册登记研究的数据,从中随机抽取2001年... 目的探索影响南阳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时长的因素。方法应用南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参加的中国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简称China PEACE)回顾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注册登记研究的数据,从中随机抽取2001年、2006年、2011年及2016年四个年份STEMI的病例共计462例。按照患者住院时长进行排序,分为高住院时长组147例(n=147),中住院时长组166例(n=166)及低住院时长组149例(n=149)。分析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低住院时长组相比,高住院时长组中女性、心率>100次/min、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kPa)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住院时长组相比,中、高住院时长组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住院时长组相比,中、高住院时长组中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住院时长组相比,中住院时长组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STEMI患者的住院时长受性别、糖尿病病史、血压、心率、择期PCI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能力来减少影响因素,从而缩短住院时长是改善该院STEMI患者诊疗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时长 医疗质量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无复流发生的影响
12
作者 马晨 张祎 +2 位作者 张晶 刘亚东 余航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219-1225,共7页
目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无复流的发生率高,同时无复流又与炎症密切相关。本研究探索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对STEMI患者无复流发生的影响... 目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无复流的发生率高,同时无复流又与炎症密切相关。本研究探索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对STEMI患者无复流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STEMI患者546例。根据SII的四分位数分为四组:组1(SII<518.8)、组2(518.8≤SII<1096.2),组3(1096.2≤SII<2217.6),组4(SII≥2217.6)。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复流的发生。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II对无复流的影响,结果使用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使用亚组分析探究在不同亚组中SII对无复流结局的影响。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RCS)直观反映SII与无复流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SII的增高,患者无复流发生率显著增高[组1 vs.组2 vs.组3 vs.组4:14(10.2%)vs.20(14.7%)vs.26(19.1%)vs.36(26.3%),P=0.004]。整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随着SII的增加,患者无复流(组1作为参考;组2 OR=1.79,95%CI:0.79~4.19,P=0.169;组3 OR=2.40,95%CI:1.09~5.52,P=0.033;组4 OR=4.15,95%CI:1.97~9.28,P<0.001)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RCS结果表明SII与无复流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无复流风险随着SII的上升而增加。亚组分析表明,所有亚组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SII作为临床易获取的指标,可预测STEMI患者无复流的发生风险,可能有助于及时识别STEMI术后无复流发生的高危患者,指导积极治疗,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无复流 冠心病
下载PDF
降糖药对冠心病PCI患者的二级预防作用研究
13
作者 方媛 曹瑜梦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40-43,共4页
目的 比较并评估不同降糖药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重复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筛选了952名在2015年至2021年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统计重复PCI的发生率,分析4类降糖药物(... 目的 比较并评估不同降糖药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重复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筛选了952名在2015年至2021年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统计重复PCI的发生率,分析4类降糖药物(胰岛素、磺酰脲、二甲双胍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重复PCI的影响。并根据体重指数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重复PCI手术患者的男性比例高于未重复手术治疗的患者。重复PCI治疗者的胰岛素治疗率更高,BMI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重复PCI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均低于重复PCI者。二甲双胍显著降低了研究人群重复PCI治疗的风险。在肥胖个体中,本研究没有观察到口服降糖药的数量与重复PCI风险之间的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接受PCI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治疗与重复血运重建的风险降低有关,应选择适当的降糖药物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介入治疗 糖尿病 二级预防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方媛 杜宣运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原性心脏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β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等抗心衰药物...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原性心脏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β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等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行血液NT-proBNP化验检查、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运动耐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肺动脉压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压、左室直径。观察两组人群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NT-proBNP较基线时期均有下降,但治疗组(457ng/L)较对照组(823 ng/L)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DV和ESV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也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的纽约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和缬沙坦都可改善高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但沙库巴曲缬沙坦纠正心衰的效果更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缬沙坦 运动耐量
下载PDF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牛泽家馨 王丹 +6 位作者 胡桂霖 常鸣珂 郭统帅 严瑜 甘宝玉 刘辉 牟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其冠脉造影结果的Gensini评分,分为Gensini≤20组,2040组,比较组间各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其冠脉造影结果的Gensini评分,分为Gensini≤20组,2040组,比较组间各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组间有差异的指标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根据MHR四分位数分组,比较组间的差异性。按LDL-C高低分亚组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MHR在低度、中度及高度病变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LDL-C不高组的Gensini评分与MHR呈正相关(P<0.05),LDL-C偏高组的Gensini评分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不高组中,Gensini评分高度病变组的MHR水平是低度病变组的102.375倍(P<0.05);LDL-C偏高组中,Gensini评分低度病变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高度病变组的1.431倍、是中度病变组的1.218倍(均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尤其LDL-C水平不高时,高MHR与低白蛋白均为冠脉狭窄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狭窄程度 单核细胞 高密度胆固醇 白蛋白 GENSINI评分
下载PDF
智能模拟人在团队协作心肺复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海荣 郭利涛 +5 位作者 何宗钊 陈方圆 刘昱 石秦东 梁欢 刘晓琴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3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急诊医学实践教学中实践对象缺乏、教学效果差等问题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探索智能模拟人在团队协作心肺复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2019年—2021年在本科生急诊医学教学中利用智能模拟人进行团队协作心肺复苏实践... 目的针对目前急诊医学实践教学中实践对象缺乏、教学效果差等问题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探索智能模拟人在团队协作心肺复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2019年—2021年在本科生急诊医学教学中利用智能模拟人进行团队协作心肺复苏实践教学的情况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431名本科学生参与团队协作心肺复苏智能模拟实践教学及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71人,女性260人。调查结果显示,99.30%的学生对于团队协作心肺复苏和智能模拟教学方法接受度高,认为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手段新颖(72.62%),能够充分模拟临床场景(91.18%),教学效果好(79.81%);有利于其整体技能的提高及实践技能的掌握,锻炼其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等。结论在急诊医学教学中利用智能模拟人进行团队协作心肺复苏实践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在急诊医学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模拟 心肺复苏 急诊医学 教学方法 医学生 教育
下载PDF
成人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特征及亚型分析
17
作者 冯云飞 宁莉莉 +6 位作者 王怀根 张瀚昭 邓峥荣 倪雅娟 叶玉兰 马爱群 王亭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的临床特征及不同亚型的分布情况,分析致密化不全程度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年龄≥18岁且符合Jenni标准和/或Petersen标准的患者,收集其基线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成人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的临床特征及不同亚型的分布情况,分析致密化不全程度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年龄≥18岁且符合Jenni标准和/或Petersen标准的患者,收集其基线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244例患者,患者确诊的中位年龄为48岁(35~59岁),其中70.6%为男性。中位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46%(35%~64%),其中LVEF<50%的患者131例(53.7%)。在163例完成心脏磁共振的患者中,中位致密层厚度为3.60 mm(2.95~5.00 mm),中位非致密层厚度为12.50 mm(9.97~16.22 mm),中位NC/C值为2.80(2.40~3.60)。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室性早搏,共86例(35.2%)。最常见的LVNC亚型为扩张型,共118例(48.4%)。致密化不全累及部位与左室舒张末内径无明显相关(rs=-0.078,P=0.337),与LVEF无明显相关(rs=0.177,P=0.028);非致密层厚度/致密层厚度(NC/C)比值与左室舒末内径(LVEDD)无明显相关(rs=-0.04,P=0.645),与LVEF无明显相关(rs=-0.051,P=0.557)。结论成人LVNC确诊的中位年龄为48岁,多数为男性,超过半数的患者LVEF降低;扩张型LVNC是最常见的临床亚型;而致密化不全程度与心脏的结构及功能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 临床特征 扩张型
下载PDF
扩张型左室致密化不全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对比研究
18
作者 宁莉莉 冯云飞 +3 位作者 王海强 杨巧妮 马爱群 王亭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982-985,989,共5页
目的 对比扩张型左室致密化不全心肌病(Dilated LVNC)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寻找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Dilated LVNC患者与35例DCM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 目的 对比扩张型左室致密化不全心肌病(Dilated LVNC)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寻找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Dilated LVNC患者与35例DCM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血液指标检查结果,随访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DCM组相比,Dilated LVNC组患者心律失常(P=0.004)、ST-T改变(P=0.000)、非心肌梗死性Q波(P=0.001)、胸部导联递增不良(P=0.004)、左室壁收缩期增厚率减低(P=0.002)的发生率更高,而肺动脉高压(P=0.016)、左房扩大(P=0.000)、右房扩大(P=0.012)、右室扩大(P=0.029)、全心扩大(P=0.003)的发生率更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心血管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ilated LVNC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更高,主要为左心室扩大,而DCM组患者主要为左心扩大和全心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左室致密化不全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临床特点 预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缘对缘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明俊 韩克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276-283,共8页
急性缺血性二尖瓣反流(AIMR)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常常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二尖瓣腱索或乳头肌断裂或室壁运动异常导致二尖瓣瓣叶栓系引起。其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心悸和肺水肿、心原性休克等,治疗极具挑战性,传统的治疗方法... 急性缺血性二尖瓣反流(AIMR)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常常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二尖瓣腱索或乳头肌断裂或室壁运动异常导致二尖瓣瓣叶栓系引起。其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心悸和肺水肿、心原性休克等,治疗极具挑战性,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干预,但药物治疗对部分患者效果不佳,而外科手术干预对部分患者风险较高而无法实施。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进步,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TEER)对慢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治疗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在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很大获益。TEER为AIMR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本综述将深入探讨TEER在治疗AIMR中的手术策略、器械选择、临床探索以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缘对缘修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原性休克
下载PDF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治疗二尖瓣脱垂伴裂隙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云龙 何明俊 +4 位作者 郝翔 王顺 卓小桢 袁祖贻 韩克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284-287,共4页
二尖瓣脱垂是引起二尖瓣反流的常见原因之一,对于解剖条件合适的病例可通过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手术治疗。二尖瓣脱垂合并裂隙的患者较少见,通常需要进行外科二尖瓣修复或者二尖瓣置换。本文报道1例通过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脱垂是引起二尖瓣反流的常见原因之一,对于解剖条件合适的病例可通过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手术治疗。二尖瓣脱垂合并裂隙的患者较少见,通常需要进行外科二尖瓣修复或者二尖瓣置换。本文报道1例通过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二尖瓣脱垂伴后叶裂隙病例,以期为类似的病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裂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