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引领高校思政“金课”打造的实践路径
1
作者 张梦珅 《党史文苑》 2024年第6期70-72,共3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日新月异,高校思政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为引领的“金课”打造,探索一条贴...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日新月异,高校思政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为引领的“金课”打造,探索一条贴近学生需求、符合时代发展的现实路径。通过理论解读、教学体系构建、多媒体与互动手段的引入以及实践性项目的设计,我们将探讨如何使思政课程更具深度、实用性和吸引力,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体系构建 思政课程 高校思政 理解和应用 实践路径 多媒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
下载PDF
校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研究
2
作者 黄蓉 《新西部》 2023年第5期145-147,共3页
高校校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存在诸多契合点,将校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以高校校史为切入点,分析校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意义、校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高校校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存在诸多契合点,将校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以高校校史为切入点,分析校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意义、校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困境,进而探究校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校史 实践路径 思政课改革 课程教学 教学的意义 亲和力 契合点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娟丽 《福建茶叶》 2020年第2期160-161,共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涉及概念多、范畴广,理论性深,抽象性强,内容不易于学生识记和理解,而思维导图的引入不失为有益的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中改革创新,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既有助于把概念、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涉及概念多、范畴广,理论性深,抽象性强,内容不易于学生识记和理解,而思维导图的引入不失为有益的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中改革创新,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既有助于把概念、范畴串成一体,予以框架化、直观化,形成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马克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结构体系,以方便学生对众多知识点的全面把握和深化理解,提高课程学习实效,还有助于形成丰富的思维触发点,促使学生多视角思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画中学,学中画,逐步培养起科学思维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校思政课教学 学习兴趣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念解析:哲学的视角
4
作者 杨永庚 陈欢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念作为一个全新理论体系,是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事”进行探索而“求”出来的“是”。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思想”等四个要素组成,当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念作为一个全新理论体系,是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事”进行探索而“求”出来的“是”。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思想”等四个要素组成,当代中国国情(内在性平面)是它的一系列理论生发的本体和基础。由于实践的绝对运动决定了国情的变化发展性,这个概念的“所指”和“能指”也呈现出辩证运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国情 构成要素 实践创新 哲学释角
下载PDF
开放教育模式下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5
作者 霍艾湘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0期90-91,97,共3页
立德树人培养的提出,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针对性。开放教育应依托高等教育发展,进一步探索立德树人培养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以提升教师教育能力为基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培养新体系,有效利... 立德树人培养的提出,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针对性。开放教育应依托高等教育发展,进一步探索立德树人培养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以提升教师教育能力为基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培养新体系,有效利用强化教育亲和力、提升教育适应性及教育合作能力的培养等基础策略,为思政课教师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帮助思政课教师更好地掌握开放教育课程教学的主动权,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性的育人培养教育能力,为思政课教师发挥自身专业教学优势提供教育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思政课 教师能力 提升路径
下载PDF
系统论视域下“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6
作者 霍艾湘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4-85,106,共3页
依托大思政课的教育布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各类不同教学内容、教学要素及教育资源的运用,要基于系统化机制做好教育融合。充分利用系统论的逻辑概念,提升大思政课建设发展的育人质量,强化各个阶段... 依托大思政课的教育布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各类不同教学内容、教学要素及教育资源的运用,要基于系统化机制做好教育融合。充分利用系统论的逻辑概念,提升大思政课建设发展的育人质量,强化各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时效性。并利用强化内容关联性、加强动态平衡设计及深化基于自组织性教育布局等系统论概念制定科学的教育策略,为系统论视域下大思政课的建设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教育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大思政课 教学实践 育人培养
下载PDF
榆林市生态领域风险的潜在矛盾防范化解之道
7
作者 杨永庚 李娜 +1 位作者 王光明 胡倩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71-75,共5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可喜的“榆林速度”,但在新时代加快推进能源城市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生态领域仍存在着以水土流失为首的潜在性风险。通过分析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风险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可喜的“榆林速度”,但在新时代加快推进能源城市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生态领域仍存在着以水土流失为首的潜在性风险。通过分析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风险的表现及其成因,提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风险治理对策,即以严密的制度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构建榆林市生态防范化解机制、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新格局、建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使得生态防范化解机制真正能够为榆林市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 水土流失 防范 化解 榆林市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8
8
作者 田沛 张小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0,共6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数字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文章基于2013—2021年我国25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劳动收入份额与共同富裕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共同富裕水平,且上述结论在...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数字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文章基于2013—2021年我国25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劳动收入份额与共同富裕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共同富裕水平,且上述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城市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较强,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城市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较弱。机制分析表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是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呈现非线性递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劳动收入份额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粮食安全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雅雯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粮食安全战略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保障粮食安全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降低农林资源损耗,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是我国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粮食安全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地”“财”资源得... 粮食安全战略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保障粮食安全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降低农林资源损耗,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是我国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粮食安全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地”“财”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粮食不断增产增收,粮食供给与需求日渐平衡,我国农业也由此走向长远健康发展。该文在阐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粮食安全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业强国
下载PDF
乡村振兴过程中青年人才短缺的挑战与化解对策——以陕西汉阴县为例
10
作者 胡倩 陈倩 《新西部》 2024年第3期115-117,共3页
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青年人在整个社会中是最富有新思维、最与时代接轨的一代人。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中作为要素资源的驱动作用,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汉阴县青年人才存在流失现象,同时培养和引进方面也有所... 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青年人在整个社会中是最富有新思维、最与时代接轨的一代人。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中作为要素资源的驱动作用,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汉阴县青年人才存在流失现象,同时培养和引进方面也有所不足。为化解汉阴县青年人才短缺问题,需要在党的领导下,结合汉阴县自身发展特色,进一步完善青年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机制体系,实现青年人才自愿、自主、自觉扎根乡村,助力汉阴县乡村振兴及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要素资源 机制体系 化解对策 党的领导 驱动作用 汉阴县 流失现象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娟丽 《福建茶叶》 2020年第3期264-265,共2页
新时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高速发展,同时导致传统观念和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冲击,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发展。本文结合社会发展和... 新时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高速发展,同时导致传统观念和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冲击,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发展。本文结合社会发展和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创新研究的路径,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五维策略
12
作者 魏战刚 《山西农经》 2024年第20期168-170,共3页
职业教育在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乡村人才的质量,同时还能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乡村发展。分析了职业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五维策略,旨在更好地发... 职业教育在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乡村人才的质量,同时还能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乡村发展。分析了职业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五维策略,旨在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人才振兴 五维策略
下载PDF
汉阴县文化产业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路径优化
13
作者 陈倩 胡倩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13期23-25,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引领中国农村发展迈向现代化新征程。文化建设对于民族的兴衰成败、国家发展的全局具有关键性作用,乡村振兴必须注重提升乡村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深深扎根于千村万户。繁荣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和必要前提...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引领中国农村发展迈向现代化新征程。文化建设对于民族的兴衰成败、国家发展的全局具有关键性作用,乡村振兴必须注重提升乡村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深深扎根于千村万户。繁荣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和必要前提,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了牢固的根基。文化振兴的成功,将为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文化支撑,使乡村振兴战略更加顺利、持续和稳定实施。本研究针对陕西省汉阴县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从而推动乡村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乡土文化 数字化
下载PDF
西安市科技型特色小镇和科学城发展建设研究
14
作者 赵艳 《文化产业》 2020年第15期112-113,共2页
分析科技型特色小镇与科学城的关系,研究西安市科技型特色小镇建设和西安科学城建设的现状,提出要加快强科学装置集聚区建设,打造西部大科学装置合作平台;加快创新实验室建设,建设若干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中心;为科研机构建立一... 分析科技型特色小镇与科学城的关系,研究西安市科技型特色小镇建设和西安科学城建设的现状,提出要加快强科学装置集聚区建设,打造西部大科学装置合作平台;加快创新实验室建设,建设若干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中心;为科研机构建立一个聚集区,形成国际一流科研机构聚集区;开展教育基地建设,建设大学、小学等教育基地,形成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增长点;建设现代科普教育基地,发挥科普教育优势,提升园区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安战略 科技型特色小镇 综合科技中心 科学城
下载PDF
党员身份认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体意识的自觉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永庚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0-75,共6页
党员身份是党员内化党章、准则、政治信念和价值系统等为自我思想体系并进行自我认知和确认的独特标识,是新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主体的事实或理论概括,身份管理是其力量生成和团结的思想和观念基础。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党员身份是党员内化党章、准则、政治信念和价值系统等为自我思想体系并进行自我认知和确认的独特标识,是新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主体的事实或理论概括,身份管理是其力量生成和团结的思想和观念基础。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员身份从起初的信念约束状态到阶级属性再到政治身份管理过程,呈现出不同阶段自我管理的具体形式。从主体意识、现实经验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体沿着"我是共产党员、真正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产党员、正确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共产党员"等路径形成和发展身份认同,是团结一切力量和保证"党的在场"的关键所在,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身份认同 经验基础 主体意识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中国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霍艾湘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48,共7页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绿色技术创新 交易成本 融资约束
下载PDF
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
17
作者 黄蓉 《新西部》 2023年第9期92-93,108,共3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就业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不断丰富和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夯实共同富裕根基。
关键词 就业优先 中国式现代化 民生之本 共同富裕 保障和改善民生 更高质量就业 高质量充分就业 夯实
下载PDF
新时代维护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路径探赜
18
作者 杨钊 李娇娇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1期96-99,共4页
新时代维护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有助于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防安全;有助于开创我国向西开放新格局,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新时代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还面临着网络监管难度大... 新时代维护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有助于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防安全;有助于开创我国向西开放新格局,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新时代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还面临着网络监管难度大、其斗争趋向隐蔽化复杂化等挑战。对此,我们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推动文化自信自强,坚决维护好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新疆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修身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赜
19
作者 张梦珅 《品位·经典》 2023年第18期84-87,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因此,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自觉地坚持“两个结合”的应有之义。新时代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因此,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自觉地坚持“两个结合”的应有之义。新时代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工作的过程中,要全方位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教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发挥修身教育思想的价值,创新高校思政,为青年大学生做出正确的思想指引。本文从修身教育入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修身教育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高校思政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修身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现状、理论体系与教学质量提升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永庚 陈欢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67-70,104,共5页
作为学校育人的价值导向和运行机制,独立与融合是教育发展的两种状态。过度独立的状况会造成以邻为壑、缺乏连贯、知识断点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协同育人的内在理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具有“课程、体制、师资、信息、设施”等五个方面... 作为学校育人的价值导向和运行机制,独立与融合是教育发展的两种状态。过度独立的状况会造成以邻为壑、缺乏连贯、知识断点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协同育人的内在理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具有“课程、体制、师资、信息、设施”等五个方面和“组织、内容、环节、目标和价值”等五个层次的理论结构。只有多措融合,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才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 “五个方面” “五个层次” 理论体系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