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196例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婷 刘侠 +1 位作者 张佩君 刘艳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101-1102,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治疗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川崎病患儿高凝状态的疗效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小青 周南 +1 位作者 宋旸 苏德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川崎病(KD)急性期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KD的46例住院患儿,对血小板(PLT)〉600×10^9/L、纤维蛋白原(FIB)〉4g/L及彩色多普勒显示有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22例患儿。予LMWH注射...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川崎病(KD)急性期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KD的46例住院患儿,对血小板(PLT)〉600×10^9/L、纤维蛋白原(FIB)〉4g/L及彩色多普勒显示有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22例患儿。予LMWH注射液50~100IU/(kg·次),皮下注射,1次/d,连用7~10d。患儿按是否接受LMWH治疗分为应用LMWH组(H组)和未用LMWH组(NH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FIB水平、血浆黏度、血沉(ESR)、红细胞比容(HCT)等变化,并全程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情况。结果 1.治疗前H组PLT与FIB显著高于NH组(Pα〈0.05);2.治疗后两组比较,H组ESR、血浆黏度、FIB均较NH组显著降低(Pα〈0.05);3.两组治疗前后比较,H组治疗后PLT、ESR、血浆黏度及FIB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α〈0、05);NH组治疗后ES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α〈0.05),PLT、血浆黏度及FIB变化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治疗前后PT、APTT、INR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5.H组皮下注射局部出现皮下瘀斑1例,经局部热敷4d后基本吸收消失,余无严重出血及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 LMWH能有效控制亚急性期KD患儿血液高凝状态,并因其生物利用度高、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改善KD高凝状态、预防微血栓形成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高凝 疗效
下载PDF
经导管应用双盘状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56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垒 张玉顺 +2 位作者 刘建平 李军 张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应用双盘状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 ( VSD)及其疗效。方法 :对 5 6例 VSD直径为 3.0~ 1 0 .0 mm2~ 1 5岁患儿 ,经导管置入双盘状封堵器 ,封堵后即刻行左心室造影 ,术后 1 d、3d、7d及 1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 目的 :探讨经导管应用双盘状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 ( VSD)及其疗效。方法 :对 5 6例 VSD直径为 3.0~ 1 0 .0 mm2~ 1 5岁患儿 ,经导管置入双盘状封堵器 ,封堵后即刻行左心室造影 ,术后 1 d、3d、7d及 1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封堵器位置。结果 :全组 5 6例封堵器植入成功 ,技术成功率 1 0 0 %。术后即刻左心室造影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 6例 ( 1 0 .7% ) ,5 0例 ( 89.2 % )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术后 2 4~ 48h超声心动图示分流完全消失 5 4例 ( 96.4% )、微少量残余分流 2例 ( 3.6% )。 1例封堵术后 2 4 h发生溶血 ,经过7d内科保守治疗治愈。2例封堵术后 3d发生 °房室传导阻滞 ,经过 4~ 1 0 d内科保守治疗痊愈。 1月超声心动图未见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 :应用双盘状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双盘状封堵器 膜部室间隔缺损 左心室造影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小青 周南 +1 位作者 苏德成 靳雪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TIMP-1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伤(CAL)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确诊KD患儿43例(分为CAL组与NCAL组),过敏性紫癜患儿(HSP)及正常健康体健儿童(HC)各30例血...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TIMP-1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伤(CAL)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确诊KD患儿43例(分为CAL组与NCAL组),过敏性紫癜患儿(HSP)及正常健康体健儿童(HC)各30例血清MMP-9、TIMP-1水平。结果:KD急性期:1 CAL组MMP-9、TIMP-1浓度及两者比值较NCAL组均明显升高;2 CAL组、NCAL组MMP-9、TIMP-1浓度均较HC组增高;CAL组MMP-9/TIMP-1值较NCAL急性期、HSP组、HC组均升高,而NCAL组MMP-9/TIMP-1值与HSP组、H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KD恢复期:CAL、NCAL组MMP-9、TIMP-1浓度及两者比值较急性期显著降低;但CAL组MMP-9、TIMP-1浓度仍明显高于HC组;NCAL组MMP-9、TIMP-1浓度与H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KD急性期血清MMP-9、TIMP-1浓度及两者比值升高有助于预示KD并发CAL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血液 明胶酶B/代谢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代谢 儿童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术后心电图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垒 张玉顺 刘建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53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后心电图(ECG)改变。方法:对53例室间隔缺损行封堵术患儿,于术前及术后第3、7天用12导联ECG各描记1次。结果:术后即刻出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其中1例度房... 目的:探讨53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后心电图(ECG)改变。方法:对53例室间隔缺损行封堵术患儿,于术前及术后第3、7天用12导联ECG各描记1次。结果:术后即刻出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其中1例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观察15min后ECG无改善而终止手术,其余患者在观察15min后都有好转趋势而释放封堵器;3d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7d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所有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室缺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外科学 心脏导管插入术 心电描记术 @封堵术
下载PDF
小儿川崎病急性期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青 周南 +1 位作者 安媛 苏德成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急性期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KD的40例住院患儿,按冠状动脉受累程度分无冠脉病变组(A组);有冠脉病变组(B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KD患儿病程第7、21天血清vwF含量,同时检测血小板(PC)...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急性期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KD的40例住院患儿,按冠状动脉受累程度分无冠脉病变组(A组);有冠脉病变组(B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KD患儿病程第7、21天血清vwF含量,同时检测血小板(PC)及血沉(ESR)。并随机选择健康体检小儿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KD组病程第7天及病程第21天血清vwF含量、PC、ESR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病程第21天与第7天相比PC增高,血清vwF含量、ESR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两组在病程第7天时,其血清vwF含量、PC、ESR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病程第21天时血清vwF含量、ESR较第7天时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病程第21天时PC较第7天时增高,血清vwF含量仍较正常对照组高,ESR较第7天时降低,但仍较正常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检测血清vwF可以反映KD血管受累的严重程度并为临床提供客观的实验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舍征/血液 Von Willebrand因子/代谢 儿童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紫癜性肾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娟莉 黄燕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紫癜性肾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严重地威胁着儿童健康。在对该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中,细胞因子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其中既包括对血清、尿液因子及其受体水平的研究,也涉及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一般认为白细胞介素... 紫癜性肾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严重地威胁着儿童健康。在对该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中,细胞因子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其中既包括对血清、尿液因子及其受体水平的研究,也涉及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一般认为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与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密切关系。临床进行细胞因子检测,可作为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指标,而等位基因多态性研究,为根据基因型进行治疗奠定了基础。但各细胞因子与紫癜性肾炎的定量关系及某些因子的作用机制等至今仍不甚清楚。因此,细胞因子可称目前研究热点并成为紫癜性肾炎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对部分细胞因子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紫癜性肾炎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川崎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雪婷 齐爱华 《护理学报》 2009年第10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对川崎病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确诊的120例川崎病患儿被随机分为路径组、对照组,制定川崎病临床路径表,根据临床路径表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出院前患儿及家长对川崎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掌握情况...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对川崎病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确诊的120例川崎病患儿被随机分为路径组、对照组,制定川崎病临床路径表,根据临床路径表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出院前患儿及家长对川崎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路径组川崎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患儿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川崎病患儿家长对川崎病相关知识及健康技能的理解和认知,也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系统规范地进行健康教育,促进了整体护理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川崎病 健康教育 儿童
下载PDF
川崎病并发胆囊积液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旸 李小青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26,F0003,共3页
关键词 胆囊积液 川崎病 并发 颈部肿块 颈部疼痛 活动障碍 体温波动 P100 min 普外科
下载PDF
右室双出口合并双腔右心室术后并发降结肠穿孔一例
10
作者 孙利群 谢卫科 +1 位作者 田丹秋 朱晓琳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55-155,共1页
关键词 双腔右心室 右室双出口 结肠穿孔 术后并发 右心室流出道狭窄 肺动脉瓣下 动脉血氧饱和度 彩色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小儿室间隔缺损67例封堵术与外科手术治疗对比分析
11
作者 周南 郭亚利 +3 位作者 谢卫科 王垒 孙利群 王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154-1155,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封堵术治疗VSD33例患儿,和同一时期采用外科手术的34例VSD患儿,进行年龄、体重、室间隔缺损大小、手术及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费用等对比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封堵术治疗VSD33例患儿,和同一时期采用外科手术的34例VSD患儿,进行年龄、体重、室间隔缺损大小、手术及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费用等对比分析。结果:封堵组与外科手术组的年龄分别为10.54±8.00岁,5.90±4.17岁;体重分别为32.79±13.79kg,18.99±10.07kg;VSD大小分别为6.28±1.99mm,11.77±5.56mm;手术时间分别为0.97±0.15h,3.18±0.73h;住院天数分别为6.24±1.84d,19.38±5.03d。两组VSD患儿的年龄、体重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封堵术组的VSD较手术组的小,而且以单纯VSD为主,但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封堵组封堵VSD的成功率为94.3%;外科手术组中14例单纯VSD,合并其他畸形20例,手术成功率为100%,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封堵组术后出现左前分支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较外科手术组多见。结论:外科手术和介入封堵各有优缺点,临床进行VSD治疗方案的选择时,要进行个体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损/外科学 心脏外科学手术 对比研究 @介入治疗 儿童
下载PDF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8例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丽 王垒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3-615,共3页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高频通气 足月新生儿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心源性休克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小青 安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川崎病 心源性休克 小儿 病例报告 阿司匹林 丙种球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