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文理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娟辉 《新西部》 2019年第34期76-77,共2页
在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中,西安文理学院积极实施学校办好、马院管好、教师教好、学生学好的“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精心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院积极推进,迅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思政“大练兵”和“课程... 在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中,西安文理学院积极实施学校办好、马院管好、教师教好、学生学好的“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精心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院积极推进,迅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思政“大练兵”和“课程思政”教学展示活动。为了进一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会议精神,西安文理学院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校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生动实践。希望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优势,加强校政合作,资源共享,让思政课创新改革更有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课 全校范围 思政教育 校政合作 西安文理学院 一体化建设 资源共享
下载PDF
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能力优化对策分析——以西安文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
2
作者 范雪峰 折文仪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74-77,93,共5页
教师资格国考改革政策的变化对于高校师范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丰富相关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优化专业素养并顺利取得教师资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分析现状、找到问题、提出相应... 教师资格国考改革政策的变化对于高校师范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丰富相关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优化专业素养并顺利取得教师资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分析现状、找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资格国考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学生能力 优化对策
下载PDF
纪检监察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探究——以西安文理学院纪检监察人才培养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姚嘉 王舵 《今传媒》 2019年第3期142-144,共3页
2013年西安文理学院与西安市纪委联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进行纪检监察人才培养的本科招生,实属全国首创。经过六年的探索,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基本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本文从纪检监察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就和... 2013年西安文理学院与西安市纪委联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进行纪检监察人才培养的本科招生,实属全国首创。经过六年的探索,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基本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本文从纪检监察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出发,提出发挥校政共建机制优势、建设高素质学科队伍、破解学生就业难题等对策设想,以完善纪检监察人才方向培养路径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检监察专业 人才培养 路径与模式 探究
下载PDF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社团建设实践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范雪峰 彭雪君 《新西部》 2019年第35期151-152,共2页
文章阐明了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社团建设的实践步骤,分析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社团建设的保障条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网络课程体系及宣传平台,学院提供社团建设的客观条件,形成课程建设和社团发展的指导团队。... 文章阐明了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社团建设的实践步骤,分析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社团建设的保障条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网络课程体系及宣传平台,学院提供社团建设的客观条件,形成课程建设和社团发展的指导团队。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社团建设的意义:有利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水平;推动校园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社团 实践意义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以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为依托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丽芬 宋晋玲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2年第2期16-18,共3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和新时代中国的时代主题,高校夯实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有裨益。当前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多元化、功利化、非理性化、迷茫甚至丧失等问题。培育大学生的科学信...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和新时代中国的时代主题,高校夯实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有裨益。当前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多元化、功利化、非理性化、迷茫甚至丧失等问题。培育大学生的科学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建设,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下载PDF
阶层分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时代进路
6
作者 陈丽芬 宋晋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第6期9-10,共2页
阶层分化背景下,各阶层利益诉求不同、政治参与差异、思想政治意识多元化、阶层矛盾冲突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挑战,从协调利益关系、深化政治改革、缩小社会底层、以社会主义... 阶层分化背景下,各阶层利益诉求不同、政治参与差异、思想政治意识多元化、阶层矛盾冲突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挑战,从协调利益关系、深化政治改革、缩小社会底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阶层思想与行为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层分化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下载PDF
纪检监察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
7
作者 魏娟辉 《才智》 2018年第23期36-37,共2页
西安文理学院纪检监察专业是为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纪检监察后备干部和人才的需要而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的专业。经过五年的发展,该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和智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一定的影... 西安文理学院纪检监察专业是为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纪检监察后备干部和人才的需要而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的专业。经过五年的发展,该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和智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因无可借鉴的经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政校共建、多措并举,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检监察专业 专业建设 发展
原文传递
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研究——以西安文理学院关学精神为例
8
作者 李佳淇 《新丝路(下旬)》 2021年第12期0172-0173,共2页
地方优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思政课和地方文化资源的有效融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与文化自... 地方优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思政课和地方文化资源的有效融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与文化自信。文章以陕西关学精神为例,探讨关学精神在陕西地方高校西安文理学院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意义,为其他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政课的有效融合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精神 思政课教学 高校 大学生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念解析:哲学的视角
9
作者 杨永庚 陈欢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念作为一个全新理论体系,是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事”进行探索而“求”出来的“是”。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思想”等四个要素组成,当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念作为一个全新理论体系,是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事”进行探索而“求”出来的“是”。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思想”等四个要素组成,当代中国国情(内在性平面)是它的一系列理论生发的本体和基础。由于实践的绝对运动决定了国情的变化发展性,这个概念的“所指”和“能指”也呈现出辩证运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国情 构成要素 实践创新 哲学释角
下载PDF
西安市城乡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建议
10
作者 南芬 申晓玲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第9期69-71,共3页
对陕西省西安市区县城乡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研究表明,城乡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中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兼职思政教师,尤其小学阶段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极低;在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城乡均普遍存在党员人数偏少,男女教师性别... 对陕西省西安市区县城乡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研究表明,城乡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中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兼职思政教师,尤其小学阶段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极低;在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城乡均普遍存在党员人数偏少,男女教师性别比例失调,高职称、高专业水准的学科带头人数量较少等问题;城乡思政课教师队伍之间还存在不小差距。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配齐高质专职思政课教师,加强乡村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城乡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整个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促进城乡思政课教师队伍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专职思政课教师 城市 乡村
下载PDF
“纪检监察学”界域指认的偏误与匡正
11
作者 杨永庚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当前“纪检监察学科建构”在学术界和理论界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出现了建构界域的泛化和偏误。因此,对其界域的指认要以“事实生成”和“学科自身规定”为依据,以其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以具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专业语境和领域的生... 当前“纪检监察学科建构”在学术界和理论界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出现了建构界域的泛化和偏误。因此,对其界域的指认要以“事实生成”和“学科自身规定”为依据,以其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以具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专业语境和领域的生成、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等匡正纪检监察学界域。目前在学科建设上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廉洁思想的概括,提炼纪检监察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对纪检监察案件自身构成要件以及和法律案件构成要件的区别研究,实现不同视域和维度的纪检监察学科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检监察学 界域 界标 偏误 匡正
下载PDF
批判实在论对结构—能动问题的反思与重解
12
作者 赵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9-243,255,共6页
结构—能动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理论界争论的棘手议题之一。批判实在论克服了整体主义方法论、个体主义方法论及结构化理论在处理结构—能动问题时单一化的局限性,将结构—能动理解为时空演进下的因果转换进程,重解了这一议题。批... 结构—能动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理论界争论的棘手议题之一。批判实在论克服了整体主义方法论、个体主义方法论及结构化理论在处理结构—能动问题时单一化的局限性,将结构—能动理解为时空演进下的因果转换进程,重解了这一议题。批判实在论的解释,在本体论整合、历史时间性、分层与涌现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优越性,结构—能动是历时层面(时间)与共时层面(因果力)的生成与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能动 批判实在论 历史时间性 分层 涌现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的实践探索、基本蕴涵与赓续发展
13
作者 杨永庚 《唐都学刊》 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中国共产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充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奋斗是共产党的优良作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把“勤俭建国”和“勤俭美德”相统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厉行节约,反... 中国共产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充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奋斗是共产党的优良作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把“勤俭建国”和“勤俭美德”相统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践行执政新风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更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其核心要义是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资源的节约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起点上,赓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优良传统,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注重制度建设和倡导简约适度的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实践探索 基本蕴涵 赓续发展
下载PDF
榆林市生态领域风险的潜在矛盾防范化解之道
14
作者 杨永庚 李娜 +1 位作者 王光明 胡倩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71-75,共5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可喜的“榆林速度”,但在新时代加快推进能源城市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生态领域仍存在着以水土流失为首的潜在性风险。通过分析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风险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可喜的“榆林速度”,但在新时代加快推进能源城市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生态领域仍存在着以水土流失为首的潜在性风险。通过分析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风险的表现及其成因,提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风险治理对策,即以严密的制度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构建榆林市生态防范化解机制、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新格局、建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使得生态防范化解机制真正能够为榆林市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 水土流失 防范 化解 榆林市
下载PDF
从百年党史中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15
作者 南芬 申晓玲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百年党史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重要路径,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理论阐释和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及新时代各个不同时期,始终坚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 百年党史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重要路径,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理论阐释和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及新时代各个不同时期,始终坚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百年党史中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形成的一系列历史成就、理论成果及实践智慧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是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百年党史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下南路”移民运动的三维探赜
16
作者 薛浩 朱新屋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清末民初,由于战乱、灾荒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分布差异,一条从陕北北部向南部迁移的路线即“下南路”逐渐形成,这种自发而又零散的移民活动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应对财政危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下的边... 清末民初,由于战乱、灾荒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分布差异,一条从陕北北部向南部迁移的路线即“下南路”逐渐形成,这种自发而又零散的移民活动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应对财政危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下的边区政府因应时势,逐步完善移民政策,将自发、零散的“下南路”移民活动变为有组织、有计划的政府行为,并同群众密切结合而发展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就此而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下南路”移民运动的兴起是历史传统、现实矛盾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在合理调配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下南路” 移民
下载PDF
试析“新帝国主义”论与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维春 《唐都学刊》 2022年第3期34-37,共4页
“新帝国主义”论并非完全继承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更没有超越,而是在部分否定中拓宽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新帝国主义”论作为二战之后的新理论,拓宽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空间,注重从历史、经济、国家等视角认识发达... “新帝国主义”论并非完全继承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更没有超越,而是在部分否定中拓宽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新帝国主义”论作为二战之后的新理论,拓宽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空间,注重从历史、经济、国家等视角认识发达与不发达的关系以及帝国主义霸权的根源,从而试图回答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当代实证性难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帝国主义”论 列宁 帝国主义论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彰显的“责任意识”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迎 《领导科学论坛》 2018年第15期13-14,共2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彰显出的责任意识与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一脉相承,它突出地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基本方略中,彰显了中国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彰显出的责任意识与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一脉相承,它突出地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基本方略中,彰显了中国人特有的历史使命感、深切的时代忧患意识以及"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大国担当。责任意识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精神特质与民族基因,也必将化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责任意识 传统文化价值观
下载PDF
党员身份认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体意识的自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永庚 《唐都学刊》 2021年第3期25-31,共7页
党员身份是党员内化党章、准则、政治信念和价值系统等为自我思想体系并进行自我认知和确认的独特标识,是新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主体的事实或理论概括,身份管理是其力量生成和团结的思想和观念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 党员身份是党员内化党章、准则、政治信念和价值系统等为自我思想体系并进行自我认知和确认的独特标识,是新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主体的事实或理论概括,身份管理是其力量生成和团结的思想和观念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员身份从起初的信念约束状态到阶级属性再到政治身份管理过程,呈现出不同阶段自我管理的具体形式。从主体意识、现实经验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体沿着“我是共产党员、真正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产党员、正确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共产党员”的路径形成和发展身份认同,是团结一切力量和保证“党的在场”的关键所在,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员 身份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经验基础 主体意识的自觉
下载PDF
全球化3.0时代需要列宁吗?——再谈《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维春 冯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9,13,共5页
全球化2.0时代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普世的福祉,当前世界正在兴起的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即全球化3.0时代又会怎样呢?在全球化3.0时代重提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一方面在于3.0时代所呈现的时代特征没有超越帝国主义的范畴,另一方面则在... 全球化2.0时代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普世的福祉,当前世界正在兴起的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即全球化3.0时代又会怎样呢?在全球化3.0时代重提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一方面在于3.0时代所呈现的时代特征没有超越帝国主义的范畴,另一方面则在于列宁的唯物史观、批判逻辑和价值观是认识和把握3.0时代的需要。在全球化3.0时代,中国必将占据重要的国际地位,发挥影响全球的大国作用,而建立善治、活力与创新的中国则是成为强大领导力的全球大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列宁 帝国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