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指导内镜垂体瘤手术在神经外科专培学员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鸿宇 李昉晔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探索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内镜垂体瘤手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内镜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引导下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者设为导航手术组... 目的探索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内镜垂体瘤手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内镜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引导下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者设为导航手术组(20例),行常规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作为常规手术组(20例)。评估专培学员对解剖结果判断准确率,比较两组打开鞍底硬膜手术时间。结果导航手术组肿瘤最大径为(2.32±0.52)cm,常规手术组肿瘤最大径为(2.28±0.52)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0)。导航手术组中,以多模态神经导航为标准,年轻术者对解剖结构判断准确的病例有14例,准确率为70%。导航手术组打开鞍底硬膜的手术时间为(32.6±6.2)min,常规手术组打开鞍底硬膜的手术时间为(39.1±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于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可提高专培学员对解剖结构判断的准确率,缩短肿瘤显露的时间,提高神经外科专培学员临床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神经导航 垂体瘤 内镜 神经外科教学
下载PDF
外视镜在神经外科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彦腾 程岗 张剑宁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5-68,共4页
神经外科手术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术者精湛的手术技艺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另一方面,先进的手术相关设备也给以最小的损伤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提供了保障。近年来,外视镜开始应用于显微手术操作,外视镜系统中的高分辨率3D显示技术,使手术室中... 神经外科手术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术者精湛的手术技艺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另一方面,先进的手术相关设备也给以最小的损伤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提供了保障。近年来,外视镜开始应用于显微手术操作,外视镜系统中的高分辨率3D显示技术,使手术室中的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与主刀相同的术中解剖结构可视化效果,这对神经外科手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外视镜在神经外科手术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文献以及本中心的经验进行综述,阐述其作为一种教学工具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视镜 神经外科 医学教育
下载PDF
5G可视云平台技术在功能神经外科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3
作者 崔志强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3年第2期202-206,共5页
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脑功能探索的快速发展,功能神经外科已经成为研究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创新成果最多的临床学科之一。中国功能神经外科整体水平不高,地域发展也极不平衡,功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诊疗水平有待提高。与常规神经外科相比... 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脑功能探索的快速发展,功能神经外科已经成为研究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创新成果最多的临床学科之一。中国功能神经外科整体水平不高,地域发展也极不平衡,功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诊疗水平有待提高。与常规神经外科相比,功能神经外科疾病有其特征性临床表现,治疗模式相对固定。利用这些特点,笔者通过5G可视云平台技术建设了5G远程教学诊室、教学课堂和教学手术间,实施了门诊实践教学、脑电图判读指导与教学、手术规划指导与教学、远程手术指导教学和手术操作、手术现场演示教学等,实现了对学员进行长期的、周期性的、专业化的培养,开辟了功能神经外科继续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流动不便的情况下,切实提高了学员的功能神经外科专业技能和地方医院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5G可视云平台 功能神经外科 新冠肺炎疫情
下载PDF
岛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辉 崔萌 +1 位作者 张猛 马晓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5-118,122,共5页
岛叶位于外侧沟底,借其周围的环状沟与额、颞、顶叶分界。岛叶的尖部称岛阈,藏于大脑外侧沟深部的脑叶被顶、额、颞叶覆盖,其深面分别为最外囊、屏状核、壳核、外囊、内囊前后肢等,是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之一。由于位置深在、毗邻重要功能... 岛叶位于外侧沟底,借其周围的环状沟与额、颞、顶叶分界。岛叶的尖部称岛阈,藏于大脑外侧沟深部的脑叶被顶、额、颞叶覆盖,其深面分别为最外囊、屏状核、壳核、外囊、内囊前后肢等,是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之一。由于位置深在、毗邻重要功能区和血管,而且术中难以准确判断边界,因此,岛叶胶质瘤的手术治疗难度大。Yasargil于1992年首次报道边缘系统和旁边缘系统肿瘤的手术治疗,开启了岛叶肿瘤手术治疗的新篇章。近年来,随着术中辅助技术的进步,岛叶胶质瘤外科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取得了较大的提升。本文就岛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手段、术中辅助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胶质母 显微手术 手术入路 术中辅助技术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协作机器人系统应用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熊若楚 陈晓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前常用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定位移动依靠传统光学导航,体积较大且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逐渐向协作机器人系统方向发展,协作机器人系统可配合术者操作,提高手术效率,确保手术操作更准确、... 目前常用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定位移动依靠传统光学导航,体积较大且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逐渐向协作机器人系统方向发展,协作机器人系统可配合术者操作,提高手术效率,确保手术操作更准确、更安全。相比监视控制系统和主从系统,协作机器人系统构造和操作更简单,成本更低,与人类感知觉的联合更紧密,可直接整合入手术场景。本文综述Evolution 1、ROVOT-m、RoboticScope、iArmS、Craniostar原型机和基于3D机器视觉的新型手术协作机器人共6种用于稳定操作和辅助术野观察的手术协作机器人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促进其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综述
下载PDF
海马-杏仁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长期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苏乐 王健 +3 位作者 赵虎林 凌至培 王湘庆 崔志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0-546,共7页
目的 探讨海马-杏仁核脑深部电刺激术(AH-DBS)治疗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的长期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7例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患者,均行AH-DBS,对比手术前后癫痫发作... 目的 探讨海马-杏仁核脑深部电刺激术(AH-DBS)治疗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的长期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7例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患者,均行AH-DBS,对比手术前后癫痫发作形式、发作频率和抗癫痫发作药物应用情况,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AIS-R)评估认知功能;术后记录刺激参数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共7例患者行双侧AH-DBS 4例,左侧AH-DBS 2例,左侧AH-DBS联合右侧颞前叶切除术1例;经枕部入路6例,经额部入路1例;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皮切口愈合不良,经局部植皮后痊愈。术后平均随访(73.00±8.98)个月,随访期间复杂部分性发作频率[1.00(0.00,31.00)次/月对2.00(1.50,60.00)次/月;Z=-2.207,P=0.027]、继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频率[0.00(0.00,1.00)次/月对2.00(1.00,3.00)次/月;Z=-2.428,P=0.015]和总发作频率[1.00(0.50,31.00)次/月对5.00(2.50,64.00)次/月;Z=-2.366,P=0.018]均较术前减少,而手术前后抗癫痫发作药物种类[1.00(1.00,2.00)种对1.00(1.00,3.00)种;Z=-1.633,P=0.102]和WAIS-R评分[(85.50±7.09)分对(89.00±9.47)分;t=-1.761,P=0.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H-DBS作为一种新型抗癫痫治疗方法,可以减少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发作频率,无严重不良事件,且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深部脑刺激法 海马 杏仁核 认知
下载PDF
早发型帕金森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后长期随访一例
7
作者 何平 徐欣 凌至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5-558,共4页
患者男性,51岁,因肢体僵硬、运动减少8年,加重伴静止性震颤2年,于2016年3月13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患者于2008年(36岁)发病,表现为左上肢活动减少,以手部动作不灵活为主,后逐渐进展至左下肢,出现行走困难,2010年外院诊断为... 患者男性,51岁,因肢体僵硬、运动减少8年,加重伴静止性震颤2年,于2016年3月13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患者于2008年(36岁)发病,表现为左上肢活动减少,以手部动作不灵活为主,后逐渐进展至左下肢,出现行走困难,2010年外院诊断为帕金森病,予以多巴丝肼187.50 mg/次(2次/d)和吡贝地尔50 mg/次(2次/d)口服,运动迟缓明显改善,四肢活动基本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深部脑刺激法 丘脑底核 苍白球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皮质神经元中Lnx1表达及参与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
8
作者 马艳霞 杨严伟 +4 位作者 马宇航 李迪 王晓燕 邹明明 韦善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
背景:细胞凋亡在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创伤性脑损伤后促进神经细胞存活的病理生理机制,将为防治创伤性脑损伤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目的:探究Lnx1分子在哺乳动物脑损伤后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及参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可... 背景:细胞凋亡在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创伤性脑损伤后促进神经细胞存活的病理生理机制,将为防治创伤性脑损伤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目的:探究Lnx1分子在哺乳动物脑损伤后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及参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80只成年SD大鼠平均分成假手术组和创伤性脑损伤组,每组雌雄各20只。采用重物坠落方法建立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分别在脑损伤后6,12,24,48,72 h,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分析相关分子在受损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创伤性脑损伤组大鼠损伤部位脑组织出血,可观察到明显的组织损伤,脑组织含水量升高;(2)与假手术组相比,创伤性脑损伤组皮质神经元中Lnx1表达在损伤24 h开始显著升高;(3)创伤性脑损伤后与Lnx1相结合的PBK和BCR蛋白表达降低,促存活因子ctgf的表达升高;(4)结果表明:脑损伤后神经元中Lnx1表达上调,其通过降低靶分子PBK和BCR的表达,进一步上调促成活因子ctgf的表达,对受损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神经元 SD大鼠 Lnx1 PBK BCR CTGF
下载PDF
听力监测下前庭神经鞘瘤听力保留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9
作者 张鼎 王秀英 +2 位作者 徐兴华 李翀 张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2-637,共6页
目的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耳蜗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chlear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技术的多模态听力监测辅助下,对前庭神经鞘瘤手术中可能的听力保留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探... 目的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耳蜗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chlear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技术的多模态听力监测辅助下,对前庭神经鞘瘤手术中可能的听力保留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多模态听力监测辅助的临床应用经验以及听力保留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前庭神经鞘瘤患者24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根据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AAO-HNS)分级标准分为听力保留组(AAO-HNS分级C级及以上)11例和听力未保留组(AAO-HNS分级D级)13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前庭神经鞘瘤切除术,总结术中监测情况,结合患者术后听力保留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4例患者中,20例患者肿瘤达到全切,4例患者肿瘤近全切除。有11例患者(45.8%)在术后4周的随访中保存了可测听力,8例患者(38.1%)在术后4周的随访中保留了可用听力。听力保留组与听力未保留组患者肿瘤直径、术中肿瘤与神经粘连紧密与否紧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力保留情况与患者的肿瘤直径大小、术中肿瘤与神经粘连紧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鞘瘤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耳蜗神经动作复合电位 听力保留
下载PDF
额眶部骨纤维结构不良30例:三球法定位视神经管及临床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卜博 陈利锋 +4 位作者 李翀 朱儒远 张远征 余新光 张剑宁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35-540,共6页
目的研究额眶部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视神经管减压的适应证,以及术中视神经管定位和减压的方法。方法收集我科骨纤维异常增殖病例共30例,术前进行充分的影像学评估,有症状者进行手术,包括眶部成型术和视神经管减压术。手术采用额颞硬膜外... 目的研究额眶部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视神经管减压的适应证,以及术中视神经管定位和减压的方法。方法收集我科骨纤维异常增殖病例共30例,术前进行充分的影像学评估,有症状者进行手术,包括眶部成型术和视神经管减压术。手术采用额颞硬膜外入路,如有凸眼则行经眶上缘入路。术中有6例进行了CT和MRI融合导航,协助寻找视神经的眶口或者颅口。术中使用三球法行视神经管减压,确认视神经位置。结果视神经管减压30例,其中1例失明。患者视力和视野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后凸眼消失或者改善。眶顶采用正常内板重建13例,钛板重建5例,未重建9例,2例用增生的碎骨铺于眶顶,但其中复发1例,表现为5年后再次出现眼球突出,而视力无下降。结论额眶部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视力下降应选择视神经管减压,合并面部畸形的同时做颅面部成型手术和眶减压术;硬膜外入路从眶口或者颅口定位视神经,结合三球法,可以做到安全且彻底的视神经管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结构不良 视力 视神经管减压 导航 硬膜外入路
下载PDF
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术后残留或复发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多中心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时斌 刘晓民 +2 位作者 刘东 孙君昭 童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11-217,共7页
目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分析伽玛刀治疗术后残留或复发无功能型垂体腺瘤(NFPA)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方法收集4家医院的伽玛刀中心2000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51例,其中男219例(49%),女232例(51%),年龄13~7... 目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分析伽玛刀治疗术后残留或复发无功能型垂体腺瘤(NFPA)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方法收集4家医院的伽玛刀中心2000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51例,其中男219例(49%),女232例(51%),年龄13~79岁,中位年龄50岁。中位肿瘤体积为4.0 cm3(0.79~55.3 cm3),中位周边处方剂量14Gy(8~21Gy),中位中心处方剂量30Gy(16~42Gy)。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定期随访,随访6~21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0个月。肿瘤控制率94%(424/451),3、5、8、10年和15年的累积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5%(431/451)、93%(419/451)、92%(415/451)、88%(397/451)和80%(361/451)。垂体功能减退率22%(99/451)。视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8%(36/451),外展神经功能障碍1.3%(6/451),动眼神经功能障碍1%(5/451)。结论临床多中心研究显示,伽玛刀治疗外科术后残留或复发的NFPA安全有效,可以被作为一线治疗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能型垂体腺瘤 伽玛刀放射外科 多中心 随访研究
下载PDF
临床神经解剖教学结合5G技术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利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20期176-179,共4页
神经外科由于临床神经解剖复杂、手术风险高等特性,使得神经外科医师学习成长比较困难。临床神经解剖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基础,临床神经解剖培训对于神经外科医师成长至关重要。传统临床神经解剖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操作训练主要... 神经外科由于临床神经解剖复杂、手术风险高等特性,使得神经外科医师学习成长比较困难。临床神经解剖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基础,临床神经解剖培训对于神经外科医师成长至关重要。传统临床神经解剖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操作训练主要是在解剖实验室进行尸头临床神经解剖培训。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即5G(the fifth generation network)具有高带宽、低时延和大网络容量特性。2019年以来全国5G网络规模建设迅飞猛进,紧跟5G及相关技术发展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带教质量,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加强软硬件建设,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引入5G远程教学模式。在5G远程手术带教的全过程中贯穿临床神经解剖知识,通过互联网实时互动教学优势有效解决临床神经解剖教学实践中实践病例少、实践操作不足、理解困难、互动性差、教学资源缺乏、学习枯燥等问题。使手术带教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得到广大神经外科学员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临床神经解剖 5G技术 手术带教 教学方法 教育改革
下载PDF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及关联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其嘉 孔东生 +3 位作者 魏利琴 张宇 晋薇 冯世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1-638,共8页
背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组织学常表现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目前预后相关因素仍不明确。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 背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组织学常表现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目前预后相关因素仍不明确。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4年7月-2021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新诊断为PCNSL-DLBCL的57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随访截至2022年7月。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及关联因素。结果57例PCNSL患者中位年龄为55岁(范围:16~86岁),其中男性34例,女性23例。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3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57个月,2年PFS率和OS率分别达到49%和65%;5年PFS和OS分别达到35%和48%。PFS的Cox回归结果显示,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升高(HR=4.678,95%CI:1.572~13.925)、病变多发(HR=3.369,95%CI:1.578~7.190)的患者PFS较差;联合利妥昔单抗化疗(HR=0.477,95%CI:0.207~0.926)、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HR=0.102,95%CI:0.013~0.794)的患者PFS较长;与单独进行手术相比,接受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PFS更长(穿刺活检+大剂量氨甲蝶呤vs单纯手术切除:HR=0.178,95%CI:0.058~0.544;手术+大剂量氨甲蝶呤vs单纯手术切除:HR=0.153,95%CI:0.050~0.467)。OS的Cox回归结果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2分(HR=3.121,95%CI:1.192~8.170)、病变多发(HR=2.714,95%CI:1.076~6.846)的患者OS较差;与单独进行手术相比,接受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OS更长[穿刺活检+大剂量氨甲蝶呤vs单纯手术切除:HR=0.127,95%CI:0.034~0.471;手术+大剂量氨甲蝶呤vs单纯手术切除:HR=0.070,95%CI:0.018~0.269];接受ASCT(HR=0.138,95%CI:0.017~0.941)的患者OS较长。但进行穿刺活检后综合治疗与手术切除后综合治疗患者的生存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NSL-DLBCL治疗前血清LDH水平异常升高、ECOG评分≥2分、多发病变的患者预后较差,治疗时应首选穿刺活检后以大剂量氨甲蝶呤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诱导治疗阶段加用利妥昔单抗能够显著提高生存期,巩固治疗阶段ASCT应被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因素 生存分析 综合治疗
下载PDF
影像后处理技术在神经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海龙 饶维 +1 位作者 李彦腾 张剑宁 《医学教育管理》 2021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在神经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典型病例,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布置课前预习内容,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在教学查房中以导向问题为... 目的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在神经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典型病例,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布置课前预习内容,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在教学查房中以导向问题为主线实施教学培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评价教学效果。结果PBL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教学查房模式和传统讲授教学查房模式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92.53±2.17分、81.40±6.17分,临床诊疗考核成绩分别为91.10±1.97分、79.60±3.27分,P值分别为<0.001、<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PBL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教学模式的学员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度、增加学习兴趣、利于神经科思维,P值分别为0.013、0.024、0.035。结论PBL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教学查房效果,帮助学员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抓住神经外科疾病的关键点加速神经外科诊疗思维能力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影像后处理 神经外科 教学模式 临床教学查房
下载PDF
2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前庭神经鞘瘤肿瘤微环境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宇晨 陶丙岩 张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7-903,共7页
2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NF2基因定位于22q12.2染色体的抑癌基因,由于该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全身性多发肿瘤综合征。双侧前庭神经鞘瘤(bilateral vestibular schwannoma,BVS)是... 2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NF2基因定位于22q12.2染色体的抑癌基因,由于该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全身性多发肿瘤综合征。双侧前庭神经鞘瘤(bilateral vestibular schwannoma,BVS)是NF2的最显著特征。较散发性的前庭神经鞘瘤(vestibule schwannoma,VS)相比,术中观察NF2-BVS血供比较丰富,并且NF2肿瘤易复发,类似于低度恶性肿瘤。所以NF2-BVS与散发的VS是否是相同肿瘤有待进一步探索。NF2-BVS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大多要面临多次手术的情况,并且术后多伴有听力减退等并发症,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远不及散发性VS。随着对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促进肿瘤生长方面研究的深入。基于TME的针对NF2-BVS的新型治疗方法探索十分有必要。文章概述NF2-BVS疾病的特点及目前治疗手段的不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于肿瘤生长的促进与抑制作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对于肿瘤生长的作用,VS细胞外基质的探索,基于ECN相关NF2-BVS治疗方法可行性的探索,结合对VS与BVS临床表现的差异,提出针对TME相关的VS创新疗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神经纤维瘤病 双侧前庭神经鞘瘤 肿瘤微环境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嵌入桥接式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华伟 薛哲 +3 位作者 孙彩红 孔东生 武琛 孙正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5-631,共7页
研究背景复杂颅内动脉瘤是最难治疗的脑血管病之一,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脑血管病外科医师也面临巨大挑战。嵌入桥接式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具有独特的手术适应证和技术要点,但目前国内外文献缺乏报道。方法 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 研究背景复杂颅内动脉瘤是最难治疗的脑血管病之一,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脑血管病外科医师也面临巨大挑战。嵌入桥接式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具有独特的手术适应证和技术要点,但目前国内外文献缺乏报道。方法 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嵌入桥接式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治疗的6例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脑血管造影评估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和动脉瘤显影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预后,记录病程中有无脑梗死、颅内出血、头皮不愈合、前臂神经功能障碍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桥血管采用颞浅动脉者5例,桡动脉者1例;2例桥血管嵌入载瘤动脉近端与远端之间,2例桥血管桥接于远端供体动脉与受体动脉之间,1例以“Y”形再造分叉,1例近端再接于供体动脉,远端与分支端端吻合。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均消失,桥血管均通畅;术后平均随访23.67个月,未见动脉瘤复发和桥血管闭塞,末次随访时平均mRS评分为0.33分。术后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嵌入桥接式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丰富的变型式和广泛的适应证等技术优势,可以为脑血管病外科医师提供更丰富、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重建术 显微外科手术 颞动脉 桡动脉
下载PDF
新式医疗帮带教学模式对基层医院医师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研究
17
作者 高铭 罗布占堆 +5 位作者 巴桑卓玛 杨辉 次仁顿珠 邓声敏 赵浩 常洪波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7期546-550,共5页
目的 研究新式医疗帮带教学模式在基层医院医师综合能力培养中的教学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墨脱县人民医院工作的临床(急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医师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 研究新式医疗帮带教学模式在基层医院医师综合能力培养中的教学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墨脱县人民医院工作的临床(急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医师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进行综合能力培养,观察组采用新式医疗帮带教学模式进行综合能力培养。1学年培训后,比较两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评估情况,同时分析比较两组对教学模式的主观评价及反馈情况。结果 经过1学年培训,两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ini-CEX评估量表总评分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思维、治疗决策、预后指导、人文关怀、整体完成度等7项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新式医疗帮带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沟通互动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急救技能、增加知识掌握程度、加强临床思维培养、提高科研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医学人文素质水平(均P<0.05),并具有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似的接受度(P> 0.05)。结论 新式医疗帮带教学模式在基层医院医师综合能力培养中教学效果显著、满意度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帮带 教学模式 基层医院 基层医师 综合能力
下载PDF
经髁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
18
作者 陈利锋 赵博 +2 位作者 李翀 张军 卜博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评价枕大孔(FM)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手术入路及治疗策略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22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72例枕大孔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所有患者均经一侧远外... 目的评价枕大孔(FM)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手术入路及治疗策略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22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72例枕大孔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所有患者均经一侧远外侧髁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全切除65例(90%),次全切除7例(10%)。次全切除的患者行赛博刀放射外科治疗。12例(17%)发生舌下神经功能障碍,8例术后3个月内好转。18例(25%)出现声音嘶哑和(或)吞咽困难,15例在术后3个月内好转,1例患者因后组颅神经麻痹而行气管切开。1例因脊髓前动脉损伤偏瘫。无手术死亡。随访12~60个月,无患者出现肿瘤复发。结论经髁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或腹外脑膜瘤既能满足手术显露需要,又避免了磨除过多的骨质,可取得很好的全切率、较低的并发症和长期满意疗效。术后偏瘫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术中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大孔 脑膜瘤 显微手术 髁后入路
下载PDF
CD44表达量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张宇 马茜 +3 位作者 田少辉 方川 孔东生 冯世宇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0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探讨CD44表达量对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02例GB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中切除肿瘤组织CD44积分光密度(IOD)的平均值为分界线,将研究对象分为CD44高... 目的探讨CD44表达量对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02例GB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中切除肿瘤组织CD44积分光密度(IOD)的平均值为分界线,将研究对象分为CD44高表达组(IOD≥699023,51例)和CD44低表达组(IOD<699023,5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存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及Cox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GBM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随访时间2.6~27.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0个月,10例患者存活,其中CD44高表达组有3例患者存活,CD44低表达组有7例患者存活,CD44低表达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8.3个月,CD44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3.6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D44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CD44高表达组(χ^(2)=22.233,P<0.001)。术后放化疗、手术切除程度、肿瘤性质、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CD44表达量与GBM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GEM、术后放化疗、完全切除、MGMT启动子甲基化、CD44低表达均为GBM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CD44表达量与GBM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且CD44低表达为GBM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CD44表达量 总生存期
下载PDF
复发性库欣病的最佳治疗选择:再次手术还是放疗
20
作者 许军鹏 张艳阳 +3 位作者 刘斌 陈芋含 毛之奇 余新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36-540,共5页
目的比较经蝶切除术(TSS)和放疗(RT)治疗复发性库欣病(CD)的缓解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患者诊疗选择提供临床证据学的支持。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8例复发性CD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 目的比较经蝶切除术(TSS)和放疗(RT)治疗复发性库欣病(CD)的缓解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患者诊疗选择提供临床证据学的支持。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8例复发性CD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TSS组(26例)与RT组(22例),其中TSS组患者接受TSS,RT组患者接受RT,在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缓解率、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TSS组与RT组患者缓解率分别为57.7%(37.3%~78.0%)和50.0%(27.3%~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4);两组患者1年后复发率分别为7.7%(3.3%~18.7%)和9.1%(4.0%~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3.3%~18.7%)和4.5%(-4.9%~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4)。结论本研究比较了目前在临床常用的治疗复发性CD的手术和RT两种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缓解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库欣病 经蝶切除术 放疗 并发症 缓解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