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急诊患者长时间滞留的因素分析:以三亚某医院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褚志祥 全小姣 +1 位作者 陈威 王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患者长时间滞留的因素,启示解决急诊拥挤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5日—4月5日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急诊科抢救间留观患者的资料,计算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WIC),并...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患者长时间滞留的因素,启示解决急诊拥挤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5日—4月5日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急诊科抢救间留观患者的资料,计算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WIC),并分析相关因素对于急诊滞留时间的影响。结果3个月时间内,共有798名患者在急诊抢救间滞留,外地患者(候鸟患者)占82.6%,133例(16.7%)在急诊滞留超过3 d时间。心血管疾病149例(18.7%)、呼吸134例(16.8%)、消化116例(14.5%)以及神经内科107例(13.4%)等是急诊就诊的主要疾病类型。与海南本地相比,外地患者年龄偏大,基础疾病更多,呼吸道疾病患者更多。所有患者在急诊平均滞留时间为41.1(75.6)h,与年龄,基础疾病和SOFA评分明显相关(r=0.163,P<0.001;r=0.192,P<0.001;r=0.200,P<0.001)。呼吸、消化、神经内科等内科疾病患者在留观时间较长,需要急诊PCI手术者能够很快收入院。COX生存分析提示,CWIC评分、SOFA评分以及呼吸、PCI和神经内科疾病是影响患者滞留时间长短的独立因素。结论候鸟人群是急诊滞留患者的主要来源,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病情重的患者滞留急诊时间长,尤其是因呼吸、神经内科等疾病就诊的患者容易长时间滞留急诊抢救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滞留时间 候鸟患者 查尔森合并症指数
下载PDF
综合医院急诊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预防和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静 赵秋莉 +5 位作者 汪茜 马立芝 赖斌 李梦乔 陆杨杨 刘亚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急诊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和对策。方法通过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小组、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应急工作预案、开展接诊疑似患者流程演练、不断学习和更新诊疗知识、实施防控知识和方法培训与...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急诊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和对策。方法通过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小组、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应急工作预案、开展接诊疑似患者流程演练、不断学习和更新诊疗知识、实施防控知识和方法培训与考核、加强预检分诊、实时医患心理干预、医疗安全沟通管理、专家组会诊、相关科室防控一体联动、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感染控制相互监督机制、优化工作流程等方法,防止出现院内患者交叉感染、医护人员感染以及已感染患者因漏诊入住普通病房,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果2020年1月22日—2月22日,医院急诊和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总量2654人,疑似病例34人,确诊病例4人,交叉感染0例,医务人员感染0例,医务人员严重心理应激反应0例,医疗投诉和纠纷及安全事故0例。结论急诊科实施的各项预防和控制措施,促进了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实现了“感染患者零漏诊、医务人员零感染、院内感染无交叉”的目标,保证了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状态,确保了医疗安全,为综合医院急诊科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急诊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卫生专业力量在军地两类医学救援训练的能力测评思考启示
3
作者 刘亚华 洪顺明 +2 位作者 孙莹 陈金宏 郑然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通过卫生专业力量在军地两类应急救援能力测评的实践,对比这两种测评体系在任务特点、人员构成、能力要求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就卫生专业力量在具备执行国际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战创伤批量伤员阶梯救治时,在专业储... 通过卫生专业力量在军地两类应急救援能力测评的实践,对比这两种测评体系在任务特点、人员构成、能力要求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就卫生专业力量在具备执行国际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战创伤批量伤员阶梯救治时,在专业储备和能力转换等方面的提升点,探讨卫生专业力量平战转化的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专业力量 测评系统 应急救援 伤员救治
下载PDF
不同延迟降温时间对劳力型热射病大鼠病理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赵金宝 贾亿卿 +8 位作者 毛汉丁 王世娇 徐凡 李鑫 陶冶 薛蕾 刘树元 宋青 周必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8-1865,共8页
目的通过建立劳力型热射病(EHS)大鼠模型,探索不同降温时间对器官病理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建立劳力型热射病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12只/组:正常对照组(CON);模型组(EHS)(建模后不进行主... 目的通过建立劳力型热射病(EHS)大鼠模型,探索不同降温时间对器官病理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建立劳力型热射病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12只/组:正常对照组(CON);模型组(EHS)(建模后不进行主动降温);即刻降温组(建模后立即进行冷水浴降温);延迟降温A组(建模后延迟5 min进行冷水浴降温);延迟降温B组(建模后延迟15 min进行冷水浴降温);延迟降温C组(建模后延迟30 min进行冷水浴降温)。记录各组大鼠核心体温变化,计算降温速率。所有实验大鼠观察24 h后,解剖留取血液样本检测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并进行脏器(肾脏、肺脏、大脑和回肠)病理学检查;若24 h内发生死亡,则立即解剖留取血液样本化验并进行病理取材。结果模型大鼠24 h内死亡例数随着降温治疗的延迟而增加,各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温延迟时间与死亡率呈正相关(r=0.996,P=0.004)。降温速率与死亡率呈负相关(r=-0.961,P=0.009)。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各因子在不同降温干预组的浓度变化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所有模型动物均有明显器官损伤,病理以上皮脱落、水肿、渗出和炎细胞浸润为主;脑组织和肾组织在发病24 h内受损最明显。结论EHS大鼠模型肾脏、肺脏、大脑和小肠存在显著的非特异性病理损伤,但受损程度并不一致;随着降温的延迟,病理损伤逐渐加重。炎症因子在不同降温时间干预的血浆浓度变化存在显著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劳力型 动物模型 降温 病死率
下载PDF
基层卫生人员关于肌骨关节训练伤的超声快速诊断技术的培训探讨
5
作者 孙灏 刘鹏飞 +6 位作者 寇海燕 陈颖颖 张云 张璇 豆梦杰 吕发勤 陈威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人员关于肌骨关节训练伤的超声快速诊断技术教学培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培训人员均来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共计55名,专业包括康复医学、影像医学、急救医学和骨科,其中超声专业学员20名(占36.36%),非超声医学专业学员3...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人员关于肌骨关节训练伤的超声快速诊断技术教学培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培训人员均来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共计55名,专业包括康复医学、影像医学、急救医学和骨科,其中超声专业学员20名(占36.36%),非超声医学专业学员35名(占63.64%)。培训内容包括常见肌骨关节损伤(积液、急性肌腱和韧带撕裂)超声诊断技术的理论授课和实际操作手把手教学[1]。理论课程由超声医学专家授课,技能培训由上述专家和超声专业医师实施一对一教学。培训时长20学时。所有学员在培训前填写线上调查问卷,并在培训结束后参加理论考核(百分制)、实际操作考核(等级制)及满意度调查。结果35名非超声专业学员和20名超声专业学员的理论平均成绩分别为(93.11±1.02)分和(93.15±1.30)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6,P=0.800)。表明通过短期培训后,非超声专业的学员与超声专业学员同样可以准确掌握肌骨关节超声快速诊断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方面,35名非超声专业学员中,优秀24名(占68.57%),良好11名(占31.43%);20名超声专业学员中,优秀15名(占75.00%),良好5名(占25.00%)。两组学员均完成了操作考核,在优秀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常见肌骨关节训练伤的超声快速诊断技术教学培训具有可行性,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伤 肌骨关节 超声诊断技术 教学培训
下载PDF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亚华 王惠民 +2 位作者 田晓星 吕志强 刘静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法在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名规培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1人,分别接受传统教学法(对照组)及CBL联合PBL教学法(试验组)。效果评估采用理论知识考试、临床病例分析、临床诊疗技能... 目的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法在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名规培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1人,分别接受传统教学法(对照组)及CBL联合PBL教学法(试验组)。效果评估采用理论知识考试、临床病例分析、临床诊疗技能、急救操作技能考试及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基础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诊疗技能成绩、急救操作技能成绩及学生自我评价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急诊科规培生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LBL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急诊医学
下载PDF
新型炎症标志物评分与STEMI患者预后及风险模型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星 张加廷 +1 位作者 李鑫 汪茜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6期124-130,共7页
目的开发和评估新型炎症标志物综合评分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 目的开发和评估新型炎症标志物综合评分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风险。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256例STEMI患者。入院时收集其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to-platelet ratio,RP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to-high-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和球蛋白与白蛋白比值(globulin-to-albumin ratio,GAR)]。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确定MACE风险炎症标志物并基于回归系数构建新型炎症标志物综合评分,利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该评分与STEMI患者MACE风险间的关系。使用相关R包构建定量MACE风险的Nomogram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临床决策分析(clinical decision analysis,DCA)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性能和临床净收益。结果256例STEMI患者随访中位数为11个月,52例患者出现MACE,发生率为20.3%。基于NLR、MHR和PLR构建N.M.P评分[N.M.P评分=(0.900×NLR_(水平))+(0.102×MHR_(水平))+(0.039×PLR_(水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M.P评分不受年龄和SYNTAX评分影响,与MACE风险独立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omogram模型预测半年、1年和1年半MACE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05、0.920和0.897。DCA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omogram模型能提供显著意义的临床净收益。结论整合NLR、MHR和PLR开发的N.M.P评分能有效预测STEMI患者MACE风险。基于N.M.P评分结合年龄和SYNTAX评分构建的定量STEMI患者MACE风险的Nomogram模型有助于风险分层和制定二级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死亡 预后
下载PDF
军队急诊聘用人员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田二云 孙莹 赵楠 《空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军队急诊聘用人员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2021年1—12月急诊医学科100名护士,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心理健康,以职业倦怠问卷-通用版(MBI-GS)评价职业倦怠感,以社会支... 目的探讨军队急诊聘用人员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2021年1—12月急诊医学科100名护士,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心理健康,以职业倦怠问卷-通用版(MBI-GS)评价职业倦怠感,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社会支持程度。对比军队聘用人员的SCL-90评分、MBI-GS评分、SSRS评分与全国常模评分,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CL-90评分与MBI-GS评分、PS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称、婚姻状况组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军队聘用人员SCL-90、MBI-GS各维度评分、总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军队聘用人员SSRS各维度评分、总评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评分与MBI-GS评分呈正相关性,SCL-90评分与SSRS评分呈负相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军队聘用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 聘用人员 心理健康 职业倦怠 社会支持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超重男性青年心肺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
9
作者 刘静 刘亚华 +1 位作者 陈迪 万琼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930-934,共5页
目的比较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超重成年人心肺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电话、现场招募等方式选取2022年5-8月北京市某社区64名无规律运动习惯的超重男性青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HIIT组、MICT组... 目的比较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超重成年人心肺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电话、现场招募等方式选取2022年5-8月北京市某社区64名无规律运动习惯的超重男性青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HIIT组、MICT组和对照组(C组),12周干预前后分别利用递增负荷试验测定最大摄氧量(VO2_(max)),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身体成分。结果试验后,HIIT组和MICT组VO2_(max)均升高(P<0.05),MICT组全身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android区域脂肪含量与百分比下降(P<0.05),去脂体重增加(P<0.05),而HIIT组身体成分的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所有参数的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重男性青年采用不同运动方式进行体力活动时,HIIT在提升心肺适能方面具有时效性,MICT则是改善身体成分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超重 心肺适能 身体成分
下载PDF
热应激负载降温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10
作者 孙莹 程艳爽 +1 位作者 高天赐 汪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103-1106,共4页
热应激(HS)负载多因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在高强度及长时间训练中而导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功能性失调,若未及时逆转会引发脏器功能障碍,如中暑、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快速且科学有效的降温措施是缓解HS负载、降低... 热应激(HS)负载多因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在高强度及长时间训练中而导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功能性失调,若未及时逆转会引发脏器功能障碍,如中暑、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快速且科学有效的降温措施是缓解HS负载、降低热相关疾病的发生、减少热损伤后遗症和避免死亡的关键。因此探究如何科学合理的借助外部降温措施一直是逆转HS负载的研究目标。文章简要综述了目前机体在应对HS负载时主要的降温处理,以期对热相关疾病降温研究提供进一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降温 中暑 热射病 热相关疾病
下载PDF
军事训练防治中暑/热射病降温方法专家共识 被引量:6
11
作者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宋青 +4 位作者 宁波 汪茜 赖斌 刘树元 李鑫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1-878,共8页
在军事训练中,当生理热应激负载过度不能被及时纠正时,可发生中暑,严重者可发生劳力型热射病,这将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快速、有效、持续地降温是缓解过度热应激反应,防治中暑及热射病的关键措施。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基于近十几年来... 在军事训练中,当生理热应激负载过度不能被及时纠正时,可发生中暑,严重者可发生劳力型热射病,这将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快速、有效、持续地降温是缓解过度热应激反应,防治中暑及热射病的关键措施。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基于近十几年来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在中暑防治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最新证据,对军事训练全过程中的体温监测、预防性降温策略、治疗性降温策略等进行总结,并广泛征求了军内急诊及危重症专家意见,形成本共识,以期为军事训练中实施切实有效的温度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 中暑 热射病 降温 共识
下载PDF
劳力型热射病早期凝血及纤溶紊乱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邢令 李鑫 +4 位作者 辛天宇 刘树元 毛汉丁 宋青 李庆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8期2244-2248,共5页
目的 探讨劳力型热射病患者发病早期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紊乱与其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28 d的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及存活组的临床特征及凝血、纤溶生物学... 目的 探讨劳力型热射病患者发病早期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紊乱与其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28 d的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及存活组的临床特征及凝血、纤溶生物学标志物差异,进行Cox回归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 156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中有28例死亡。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具有更高的核心体温、更低的收缩压(SBP)(P<0.05)。死亡组及存活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例(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显示PT-INR、APTT、PLT和SBP为影响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T-INR、APTT、PLT预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28 d死亡的诊断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70、44.75 s和85.0×10^(9)/L。以最佳截断值分组,PT-INR≥1.70者与PT-INR<1.70者比较,APTT≥44.75 s者与APTT<44.75 s者比较,PLT<85×10^(9)/L者与PLT≥85×10^(9)/L者比较,其预估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尽管凝血和纤溶功能紊乱均与劳力型热射病严重程度有关,但严重的凝血活化(而不是纤溶亢进)可能最终导致了患者的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型热射病 凝血 纤溶 预后
下载PDF
机动卫勤分队战伤救护一体化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思悦 孙莹 +2 位作者 孔令辉 勇琴歌 高远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12期14-19,共6页
目的:设计一种机动卫勤分队战伤救护一体化模拟训练系统,以实现战时批量伤员救治能力的训练。方法:该系统采用UE4虚幻引擎结合Vue.js框架开发可视化界面场景,通过3D建模搭建战争模拟场景,采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后台逻辑代码,通过MySQL数... 目的:设计一种机动卫勤分队战伤救护一体化模拟训练系统,以实现战时批量伤员救治能力的训练。方法:该系统采用UE4虚幻引擎结合Vue.js框架开发可视化界面场景,通过3D建模搭建战争模拟场景,采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后台逻辑代码,通过MySQL数据库实现数据记录。整个系统主要包括微课堂、自我评测、游戏模拟和记录查询4个功能模块。结果:采用该系统可实现“上课—实操—测试—复习”一体化集成培训,能提升战伤救治训练效果。结论:该系统为机动卫勤分队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有利于提升机动卫勤分队的战伤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卫勤分队 战伤救护 模拟训练 卫勤保障 虚拟仿真 军事训练
下载PDF
沉浸式模块化训练在野战医疗队批量伤员救治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莹 吕月 +3 位作者 梁伟林 汪茜 赵诺 王藏建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研究沉浸式模块化训练在野战医疗队批量伤员救治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完善野战医疗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野战医疗队参加批量伤员战救技能及专项技能培训的60名护理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传统培... 目的研究沉浸式模块化训练在野战医疗队批量伤员救治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完善野战医疗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野战医疗队参加批量伤员战救技能及专项技能培训的60名护理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传统培训和沉浸式模块化训练方法进行培训。完成所有培训后对两组人员的理论水平、专项技能、案例分析进行相关考核,评价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两组队员在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一般情况方面较一致;两组队员在理论与专科技能培训上成绩均能达到合格,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900±5.117)vs(90.150±4.279),(92.000±3.758)vs(93.083±3.622)];在案例分析考核中,从整体看成绩均合格,研究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4.500±5.283) vs(80.183±5.080),(73.5±5.639)vs(83.3±5.399),(67.377±5.015)vs(80.733±3.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沉浸式模块化训练应用于批量伤员救治培训在野战医疗队护士中的培训效果优于传统对照组培训,能够快速提升医疗队员的救治能力,为野战医疗队参加实战演练增加信心,提高战斗力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模块化训练 野战医疗队 批量伤员 战伤救治
下载PDF
相变材料控温毯在军事训练热应激后的降温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莹 汪茜 +1 位作者 高天赐 程艳爽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69-773,共5页
背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会造成机体核心体温升高,当机体核心体温持续升高超过机体散热能力时会造成机体损伤,严重时会发生热射病。快速降温可以减缓甚至逆转热损伤的发生。目的探索相变材料控温毯在高强度训练热应激... 背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会造成机体核心体温升高,当机体核心体温持续升高超过机体散热能力时会造成机体损伤,严重时会发生热射病。快速降温可以减缓甚至逆转热损伤的发生。目的探索相变材料控温毯在高强度训练热应激后的降温效果,为预防劳力性热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5-10月在某训练基地招募18~20岁男性参训人员18名,随机分为自然降温组、冰袋降温组、控温毯降温组,每组6人,口服测温胶囊后均按训练大纲负重10 kg在40 min内完成7 km跑步,自然降温组跑步完成后立即躺在地上,解开上衣扣,自然降温;冰袋降温组跑步完成后在颈部、腋窝、腹股沟各放置冰袋1个;控温毯降温组跑步完成后,立即躺在相变材料控温毯上降温;利用测温胶囊收集每名志愿者的核心温度,比较3种降温方式将体温降至37.5℃所需的时间;跑步完成1 h后对志愿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降温方式舒适度。结果三组志愿者跑步前基础体温在正常范围,完成训练后达到的核心最高体温均在39.4℃左右,冰袋降温组和控温毯降温组较自然降温组体温下降明显,在多个时间点控温毯降温组与自然降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志愿者体温降至37.5℃所用的时间,自然降温组(42.0±7.7)min,冰袋降温组(35.5±5.3)min,控温毯降温组(26.1±5.8)min,三组降温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舒适度评分比较受训者高强度训练后降温舒适度,自然降温组(4.5±2.3)分,冰袋降温组(5.4±1.6)分,控温毯降温组(7.6±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温毯能够快速降低核心体温,在预防劳力性热应激损伤和降温舒适度方面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控温毯 军事训练热应激 降体温 热损伤
下载PDF
不同靶目标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大鼠循环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杰 苗慧 +1 位作者 董静 陈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77-1084,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靶目标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大鼠循环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44只,电刺激诱导大鼠室颤8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复苏8 min后给予电除颤。共有28只大鼠心肺复苏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后,将大鼠随机分入4... 目的研究不同靶目标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大鼠循环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44只,电刺激诱导大鼠室颤8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复苏8 min后给予电除颤。共有28只大鼠心肺复苏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后,将大鼠随机分入4组:37℃常温组、35℃低温组、33℃低温组及28℃低温组,每组7只。立即采用物理降温方式降温至靶目标温度,低温治疗4 h后开始复温至(37.0±0.2)℃,继续观察72 h。低温治疗期间及复温后监测心肺复苏大鼠平均主动脉压(MAP)、心率、射血分数(EF),颊黏膜微循环血流(MBF)、血乳酸(Lac)、生存时间、生存率及神经系统缺陷评分(NDS)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复苏过程中,大鼠冠脉灌注压、电除颤次数、室颤-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治疗期间,28℃组大鼠心率最低,37℃组心率最高;低温组MAP及EF值高于常温组,其中33℃组及28℃组EF值(%)明显高于35℃组(63.8±6.1,67.8±8.4 vs.54.0±5.2,P<0.05);33℃组及35℃组Lac值明显低于37℃组及28℃组(P<0.05);低温组MBF值低于常温组,3个低温组间M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后,35℃组大鼠EF值(%)明显高于其他组(52.9±3.3 vs.46.9±6.2,38.5±7.5,35.8±7.3,P<0.05);33℃组及35℃组MBF值与28℃组比较明显恢复(2.8±0.4,2.4±0.5 vs.1.6±0.6,P<0.05),33℃组与35℃组MBF值无明显差异(P>0.05)。35℃组及33℃组生存时间、生存率、NDS评分明显优于37℃组及28℃组(P<0.05),35℃组与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目标温度为33℃及35℃的低温治疗可以保护心肺复苏后大鼠循环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35℃低温治疗可能是临床心跳骤停患者复苏后治疗的一个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低温 微循环 预后
下载PDF
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秀满 王卫民 +1 位作者 周宪 刘亚华 《武警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933-936,941,共5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妊高症)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顺产条件的妊高症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硬膜外组),记录产妇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妊高症)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顺产条件的妊高症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硬膜外组),记录产妇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测定各个时点产妇的VAS评分,分析产妇的满意度评分;记录各个产程时间及母婴不良反应;测定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血血气。结果两组在T_(0)(处理前10 min)时MAP、HR、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处理后10 min(T_(1))、处理后60 min(T_(2))、分娩后10 min(T_(3))、分娩后2 h(T_(4))这四个时间点的比较中,观察组的MA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_(0)(处理前10 min)时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镇痛后各个时点(T_(1)-T_(2))的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低血压和下肢麻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头晕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结果和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应用于妊高症产妇时循环稳定,依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瑞芬太尼 分娩镇痛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中暑降温策略与降温技术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树元 汪茜 +6 位作者 陶冶 毛汉丁 冯智娟 赵金宝 辛天宇 宁波 宋青 《空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531-534,共4页
中暑是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热损伤因素不仅可以直接损伤组织细胞,还可进一步诱发复杂的级联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及其他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引起广泛的器官损伤。由于临床上缺乏针对高热损伤的特异性干预措施,及... 中暑是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热损伤因素不仅可以直接损伤组织细胞,还可进一步诱发复杂的级联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及其他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引起广泛的器官损伤。由于临床上缺乏针对高热损伤的特异性干预措施,及时、有效、快速、持续的降温仍是目前减少重度中暑患者病理损伤和死亡的关键。笔者旨在对中暑的降温策略、降温技术与降温目标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核心温度 降温 治疗
下载PDF
灾害护理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云娥 刘亚华 +4 位作者 朱艳秋 汤海燕 梁婧婧 孙方贞 祝成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63-265,274,共4页
目的灾害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提高人员救治效果及圆满完成任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总结灾害救援演练中的护理工作实践,为进一步提高急救技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灾害救援演练任务中的护理实践,包括快速展开、防护到位、优化流程... 目的灾害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提高人员救治效果及圆满完成任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总结灾害救援演练中的护理工作实践,为进一步提高急救技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灾害救援演练任务中的护理实践,包括快速展开、防护到位、优化流程、注重细节等。结果灾害护理救援演练成功实施,护理人员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救援任务。同时存在以下问题:人员编制少、护理救治流程未标准化、救治经验少、装备信息化水平不高。结论为提高护理人员灾害救援能力,应积极培养“全科人才”,标准化护理救治流程,采取平战结合多形式培训方式,及研发新型救援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应急医学救援 护理实践 思考
下载PDF
急诊科与感染疾病科资源调配在呼吸道传染病就诊量激增时的救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柳石磊 刘婷 +3 位作者 陈威 朱战涛 王紫云 刘亚华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医疗数据,对比北京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急诊科与感染疾病科独立运行的常规模式与联合开诊特殊模式的救治能力变化,为再次发生类似重大传染病疫情导致医疗资源供需失衡时,整合并优化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信息系统调... 目的通过分析医疗数据,对比北京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急诊科与感染疾病科独立运行的常规模式与联合开诊特殊模式的救治能力变化,为再次发生类似重大传染病疫情导致医疗资源供需失衡时,整合并优化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信息系统调取三个时段的总接诊量、总输液量、重症救治量,以急诊和感染疾病科联合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且接诊高峰时段2022年12月20日至2023年1月18日共30d医疗数据为合并组,上一年度急诊和感染疾病科分区开诊时期为同比组,以及同一年度前30天医疗数据为环比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科和感染疾病科统筹联合开诊同比、环比急诊科和感染疾病科分区单独开诊在总接诊量、总输液量及重症救治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疫情全面暴发出现早期医疗资源供需失衡的情况下,急诊和感染疾病科在人力和区域进行统筹安排、合并开诊可优化医疗资源,提高接诊能力、重症抢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急诊科 感染疾病科 传染病防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