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改革重组后的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包含八个医学中心的派驻科室,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法对眼科医学部研究论文产出的基础能力进行评价,为今后的科研发展方向和科研评价提供参考。目的对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所属人员发表论文情况...背景改革重组后的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包含八个医学中心的派驻科室,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法对眼科医学部研究论文产出的基础能力进行评价,为今后的科研发展方向和科研评价提供参考。目的对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所属人员发表论文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和统计分析,为今后科研发展和科研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5-2019年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人员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的科技论文(论著、综述、病例报告),按照刊载期刊SCI、中华系列、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非核心期刊分类计量,对其数量、影响因子、研究方向及项目资助等情况进行统计,采用文献计量法、描述法和对比法进行文献分析。结果2015-2019年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人员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文及SCI论文共474篇,各年度发文量分别为130篇、122篇、110篇、61篇和51篇;157篇SCI论文单篇影响因子0.166~5.546,平均2.31;研究类型以基础研究为主,主要研究方向为眼底病、神经眼科和角膜病;发表论文资助项目标注频次352次,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和“国家863计划”。结论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所属人员发表论文数量在2015-2017年较稳定,2018年、2019年发表数量明显下降;高影响力论文数量有待提升;发表论文得到多渠道基金项目资助;论文产出能力与同领域重点研究单位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展开更多
背景面中部骨折导致的慢性泪囊炎病情复杂,普通泪道CT造影检查难以清晰准确地显示双侧鼻泪管全程。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泪道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three-plane reconstruction of CT dacryocystography based on the trend of nasolacr...背景面中部骨折导致的慢性泪囊炎病情复杂,普通泪道CT造影检查难以清晰准确地显示双侧鼻泪管全程。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泪道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three-plane reconstruction of CT dacryocystography based on the trend of nasolacrimal canal,CT-DCG-TPR-BTNC)可更清晰地显示泪道组织结构细节。目的探讨CT-DCG-TPR-BTNC技术在面中部骨折致外伤性慢性泪囊炎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的22例外伤性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患者均经过CT-DCG-TPR-BTNC检查,分析面中部骨折对泪道阻塞的影响,并在术中验证CT-DCG-TPR-BTNC检查结果的一致情况。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10例(45.5%),女性12例(54.5%)。年龄6~53(30.86±12.02)岁。22例患者均患有外伤性慢性泪囊炎。病史3~180(37.32±52.95)个月。所有患者经CT-DCG-TPR-BTNC检查发现均有面中部骨折及其导致的鼻泪管骨折。面中部骨折包括鼻骨骨折(21/22,95.5%)、眶壁骨折(19/22,86.4%)、颌面骨折(12/22,54.5%)、泪囊萎缩(2/22,9.1%),并有1例颅底骨折。所有患者均行外路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所见与CT-DCG-TPR-BTNC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100%。患者均术中置入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术后3~6个月取出人工泪管,随诊3~6个月后无复发。结论应用CT-DCG-TPR-BTNC技术术前可充分评估临近组织的损伤,尤其是骨性鼻泪管损伤和解剖变异情况,可评估泪囊窝及鼻泪管损伤程度,对于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有重要临床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改革重组后的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包含八个医学中心的派驻科室,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法对眼科医学部研究论文产出的基础能力进行评价,为今后的科研发展方向和科研评价提供参考。目的对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所属人员发表论文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和统计分析,为今后科研发展和科研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5-2019年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人员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的科技论文(论著、综述、病例报告),按照刊载期刊SCI、中华系列、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非核心期刊分类计量,对其数量、影响因子、研究方向及项目资助等情况进行统计,采用文献计量法、描述法和对比法进行文献分析。结果2015-2019年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人员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文及SCI论文共474篇,各年度发文量分别为130篇、122篇、110篇、61篇和51篇;157篇SCI论文单篇影响因子0.166~5.546,平均2.31;研究类型以基础研究为主,主要研究方向为眼底病、神经眼科和角膜病;发表论文资助项目标注频次352次,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和“国家863计划”。结论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所属人员发表论文数量在2015-2017年较稳定,2018年、2019年发表数量明显下降;高影响力论文数量有待提升;发表论文得到多渠道基金项目资助;论文产出能力与同领域重点研究单位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
文摘背景面中部骨折导致的慢性泪囊炎病情复杂,普通泪道CT造影检查难以清晰准确地显示双侧鼻泪管全程。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泪道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three-plane reconstruction of CT dacryocystography based on the trend of nasolacrimal canal,CT-DCG-TPR-BTNC)可更清晰地显示泪道组织结构细节。目的探讨CT-DCG-TPR-BTNC技术在面中部骨折致外伤性慢性泪囊炎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的22例外伤性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患者均经过CT-DCG-TPR-BTNC检查,分析面中部骨折对泪道阻塞的影响,并在术中验证CT-DCG-TPR-BTNC检查结果的一致情况。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10例(45.5%),女性12例(54.5%)。年龄6~53(30.86±12.02)岁。22例患者均患有外伤性慢性泪囊炎。病史3~180(37.32±52.95)个月。所有患者经CT-DCG-TPR-BTNC检查发现均有面中部骨折及其导致的鼻泪管骨折。面中部骨折包括鼻骨骨折(21/22,95.5%)、眶壁骨折(19/22,86.4%)、颌面骨折(12/22,54.5%)、泪囊萎缩(2/22,9.1%),并有1例颅底骨折。所有患者均行外路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所见与CT-DCG-TPR-BTNC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100%。患者均术中置入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术后3~6个月取出人工泪管,随诊3~6个月后无复发。结论应用CT-DCG-TPR-BTNC技术术前可充分评估临近组织的损伤,尤其是骨性鼻泪管损伤和解剖变异情况,可评估泪囊窝及鼻泪管损伤程度,对于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有重要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