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临床输注血小板前后相应指标的测定,观察其输注效果,分析输注血小板前的临床指征对血小板增值的影响。方法对64例各类患者输注前后24 h用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计算血小板的校正增值计数(CCI),观察64例患者101例次输注血小...目的通过对临床输注血小板前后相应指标的测定,观察其输注效果,分析输注血小板前的临床指征对血小板增值的影响。方法对64例各类患者输注前后24 h用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计算血小板的校正增值计数(CCI),观察64例患者101例次输注血小板的疗效。结果按输注后24 h CCI计算,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36.63%,血小板相关抗体检出率37.84%。在回归分析中是否反复输注血小板(X1)、是否有出血表现(X2)、血小板相关抗体(X3)成为血小板输注前主要的临床指征。结论临床输注血小板前血小板基数变异较大,存在滥用的情况;输注血小板的治疗效果与输注次数呈正相关,而且随着输注次数的增加,血小板抗体产生的概率增加;X1、X2、X3是影响临床输注疗效的主要因素,要提高治疗效果最好的办法是制定出统一的临床血小板输注指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对临床输注血小板前后相应指标的测定,观察其输注效果,分析输注血小板前的临床指征对血小板增值的影响。方法对64例各类患者输注前后24 h用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计算血小板的校正增值计数(CCI),观察64例患者101例次输注血小板的疗效。结果按输注后24 h CCI计算,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36.63%,血小板相关抗体检出率37.84%。在回归分析中是否反复输注血小板(X1)、是否有出血表现(X2)、血小板相关抗体(X3)成为血小板输注前主要的临床指征。结论临床输注血小板前血小板基数变异较大,存在滥用的情况;输注血小板的治疗效果与输注次数呈正相关,而且随着输注次数的增加,血小板抗体产生的概率增加;X1、X2、X3是影响临床输注疗效的主要因素,要提高治疗效果最好的办法是制定出统一的临床血小板输注指征。
文摘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reuginosa,PA)感染的临床表现、易感因素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ICU连续分离的89株PA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为医院感染,多伴有其他致病菌检出;抗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敏感率>50.0%的仅有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易感因素有:高龄35例(39.33%),多次静脉穿刺89例(100.0%),合并基础疾病69例(77.53%),应用广谱抗菌药物89例(100%),机械通气89例(100%),一次连续住院时间>14 d 89例(100.0%)。结论 PA肺部感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一种,对多种抗生素呈现很高的耐药性,要引起广泛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