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低温条件下局部脑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封亚平 章翔 +2 位作者 武弋 费舟 封雨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0期1870-1871,共2页
目的:研究颅脑枪弹伤常温下及全身亚低温治疗后脑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1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常温组(正常犬温为38.5~39.5℃),亚低温组(31.5~32.5℃)。以德国小口径步枪子弹致伤犬颅脑贯通伤(penetratingcraniocerebralinju... 目的:研究颅脑枪弹伤常温下及全身亚低温治疗后脑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1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常温组(正常犬温为38.5~39.5℃),亚低温组(31.5~32.5℃)。以德国小口径步枪子弹致伤犬颅脑贯通伤(penetratingcraniocerebralinjury,PCI)模型为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脑组织伤后30min,2,3h弹道挫伤区,震荡区及脑干神经元中fos蛋白的表达。结果:全身亚低温治疗3h组弹道挫伤区、震荡区及脑干神经元中fos蛋白阳性数分别为(15.5±1.6),(21.6±2.1),(6.7±1.8)个,较常温对应组弹道挫伤区,震荡区及脑干神经元中fos蛋白阳性数分别为(21.6±5.4),(32.2±1.7),(11.2±1.8)个显著减少(P<0.01)。结论:颅脑枪弹伤后全身亚低温治疗能够抑制脑神经元c-fos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脑神经元 C-FOS蛋白 颅脑枪弹伤 常温 治疗
下载PDF
DCG-Ⅳ在大鼠脑损伤及二次脑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公方和 费舟 +3 位作者 章翔 白红民 刘恩愈 梁景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Ⅱ组mGluRs激动剂DCG-Ⅳ对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BrainInjury,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SecondaryBrainInsult,SBI)后损伤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单纯DBI及合并SBI后,脑室注射DCG-Ⅳ(100μmol/L,10μl)或生理盐水(10μl),... 目的:探讨Ⅱ组mGluRs激动剂DCG-Ⅳ对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BrainInjury,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SecondaryBrainInsult,SBI)后损伤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单纯DBI及合并SBI后,脑室注射DCG-Ⅳ(100μmol/L,10μl)或生理盐水(10μl),观察大鼠行为、脑组织含水量及皮层损伤神经元数变化。结果:DCG-Ⅳ对DBI后大鼠死亡率(生理盐水组死亡10只,DCG-Ⅳ组死亡9只;P>0.05)、皮层损伤神经元数量及脑组织含水量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降低合并SBI组大鼠死亡率(生理盐水组死亡20只,DCG-Ⅳ组死亡11只;P<0.05)、减轻合并SBI后的脑水肿程度,减少神经元损伤数量(P<0.05)。结论:DCG-Ⅳ对DBI合并SBI后损伤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G-Ⅳ 大鼠 脑损伤 神经保护作用
下载PDF
雌激素对帕金森病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田学文 章翔 +1 位作者 张剑宁 王西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93-195,共3页
背景:雌激素对中脑黑质多巴胺含量的影响在国内外已有报道,雌激素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还正处于研究中。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探讨雌激素对帕金森病防治的可能性。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 背景:雌激素对中脑黑质多巴胺含量的影响在国内外已有报道,雌激素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还正处于研究中。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探讨雌激素对帕金森病防治的可能性。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10/2004-0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试验,选择一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50只。干预: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组为假手术组,第3,4,5组为去卵巢组:第3组术后给予10μg(2次/d)的苯甲酸雌二醇,第4组给予雌激素的同时给予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5μg(2次/d)。第5组不给药物。每组10只。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注射6-羟基多巴胺于大鼠中脑黑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黑质TH阳性神经元进行标记、记数。同时,对大鼠的行为学进行观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在阿朴吗啡诱导下的旋转圈数。②各组大鼠手术后30d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与应用雌激素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后苯甲酸雌二醇组与无药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应用雌激素同时应用三苯氧胺组与苯甲酸雌二醇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雌激素类 多巴胺 神经元
下载PDF
人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条件下对胶质瘤细胞的趋向性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姬西团 章翔 +6 位作者 费舟 张剑宁 刘卫平 蒋晓帆 宋少军 宋蕾 梁景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4690-4692,共3页
目的:以Hs683、3T3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探讨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对SHG44、C6胶质瘤细胞的趋向性。方法:①来源于怀孕子宫肌瘤切除术或流产的10~14周胚胎(西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西安交大二院妇产科、北方医院妇产科提供),产... 目的:以Hs683、3T3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探讨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对SHG44、C6胶质瘤细胞的趋向性。方法:①来源于怀孕子宫肌瘤切除术或流产的10~14周胚胎(西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西安交大二院妇产科、北方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Hs683成纤维细胞系由田晓峰博士馈赠,SHG44胶质瘤细胞系、C6胶质瘤细胞系、3T3成纤维细胞系均为本研究所冻藏。②将原代培养8d的人胚胎神经干细胞悬液离心、收集备用,最终神经球浓度达8×104 L-1。③将预先消毒的盖玻片(24mm×24mm)放置于培养皿内,将SHG44胶质瘤细胞系、C6胶质瘤细胞系、Hs683成纤维细胞系、3T3成纤维细胞系的4组细胞复苏后,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当各组细胞爬片上的细胞贴壁达75%~85%时,取出盖玻片,与上述制备的人胚神经球悬浮液共同培养。④将预先制备好的SHG44胶质瘤细胞、C6胶质瘤细胞、Hs683成纤维细胞、3T3成纤维细胞爬片(各10张)从培养瓶取出,置于新的培养皿,分别与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在含体积分数为0.01~0.02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共培养72h,观察并统计各细胞系每张爬片的克隆球数。上述4种细胞爬片周边3mm以外相同面积、无胶质瘤/成纤维细胞区域作为其各自空白对照。⑤分别将神经干细胞克隆球+C6胶质瘤细胞+3T3成纤维细胞、神经干细胞克隆球+SHG44胶质瘤细胞+Hs683成纤维细胞同法共培养72h,观察人胚神经干细胞在SHG44、Hs683、C6、3T3细胞爬片上的分布情况。结果:①人胚神经干细胞对SHG44、C6胶质瘤细胞的趋向作用:SHG44/C6胶质瘤细胞+人胚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共培养72h后,胶质瘤细胞爬片上的神经克隆球体积均有所增大,且数量均明显高于外周无胶质瘤细胞的空白对照区(P均<0.05)。②人胚神经干细胞对Hs683、3T3成纤维细胞的趋向作用:Hs683/3T3成纤维细胞+人胚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共培养72h后,成纤维细胞爬片上的神经克隆球数量与周围无成纤维细胞区基本相似(P均>0.05)。③人胚神经干细胞+SHG44/C6胶质瘤细胞+Hs683/3T3成纤维细胞共培养下的体外趋向作用:SHG44胶质瘤细胞+Hs683成纤维细胞+人胚神经干细胞共培养72h后,SHG44胶质瘤细胞爬片上的神经球数量明显多于Hs683成纤维细胞爬片(P<0.05)。C6胶质瘤细胞+3T3成纤维细胞+人胚神经干细胞共培养72h后,C6胶质瘤细胞爬片上的神经球数量明显多于3T3成纤维细胞爬片(P<0.05)。结论:人胚胎神经干细胞与胶质瘤细胞体外共培养后,神经球出现向胶质瘤细胞周围集聚的趋势,提示胶质瘤细胞可能分泌某种对神经干细胞有一定作用的活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向性 SHG44细胞 C6细胞 神经干细胞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实验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林绿标 章翔 +3 位作者 林旭妍 李侠 宋蕾 梁景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5期27-30,i0002,共5页
目的:建立一个方便、有效的动物实验模型以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10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健康家猫12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10只)和假手术组(2只),参照四血管阻塞法制作... 目的:建立一个方便、有效的动物实验模型以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10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健康家猫12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10只)和假手术组(2只),参照四血管阻塞法制作猫全脑缺血模型。先用显微手术的方法分离家猫双侧椎动脉并电凝,永久性闭塞双侧椎动脉。24h后再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用动脉夹阻断血流。用含表皮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原代分离培养小鼠神经干细胞。将原代培养的小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一侧大脑皮层中,假手术组猫大脑皮层注射同量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移植1个月后的小鼠神经干细胞。结果:实验家猫12只,进入结果分析9只。①缺血再灌注组10只家猫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死亡2只,1只夹闭血管后始终未出现静息脑电波,模型制作成功7只,成功率70%。假手术组家猫全部存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家猫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及平衡失调表现。饲养1周后,肢体瘫痪及平衡失调表现均逐渐有所改善。②原代培养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生长2~3d后,大部分细胞死亡,只有少数以单细胞形式悬浮生长。部分细胞分裂形成几个到几十个细胞的细胞团。到7~10d时可生长成有数十个到数百个细胞的细胞团,也呈悬浮生长。这些悬浮生长的细胞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能够贴壁生长并部份分化成神经微丝抗原阳性的神经元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原阳性的神经胶质细胞。③细胞移植后,家猫症状有所改善,但移植侧与对侧肢体瘫痪及平衡失调表现改善无明显差别。④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猫前脑后1个月仍有大量存活,部份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部份细胞向猫脑组织中迁移。迁移深度0.1~0.2mm。呈弥散性分布。沿针道侧壁贴附的细胞呈圆形,迁移到脑组织深部的细胞大多呈梭形。海马及对侧脑皮层等远隔部位未检测到阳性细胞存在。不同个体间未发现明显差异。⑤缺血再灌注组脑皮层及海马CA1区苏木精-伊红染色示典型的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结论:小鼠神经干细胞在猫全脑缺血模型中能够存活、迁移并分化;成功建立一个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模型 动物 移植 荧光
下载PDF
大黄提取物对犬肢体枪弹伤后脑神经元c-Jun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6
作者 封亚平 章翔 +3 位作者 刘艳生 朱辉 封雨 王典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治疗后肢体高能量枪弹伤犬脑神经元c-Jun蛋白表达的变化,从分子生物水平上探讨中药大黄治疗肢体火器伤后远达效应的脑保护途径。方法:实验于2001-07/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验外科完成。18只杂种犬,以M-193,...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治疗后肢体高能量枪弹伤犬脑神经元c-Jun蛋白表达的变化,从分子生物水平上探讨中药大黄治疗肢体火器伤后远达效应的脑保护途径。方法:实验于2001-07/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验外科完成。18只杂种犬,以M-193,5.56mm制式弹射击犬双后肢肌肉丰满处,随机分为对照组、大黄治疗组,每组分伤后2,6,10h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3只。对照组伤后应用无菌注射用水鼻饲,大黄治疗组应用中药大黄的乙醇及水提液鼻饲,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组伤后2,6,10h远隔部位脑组织脑神经元中c-Ju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8只杂种犬均进入结果分析。伤后2,6,10h大黄治疗组脑神经元中c-Jun蛋白显著少于对照组[(8.7±1.2),(14.2±1.7)个/单位面积;(3.7±2.5),(21.6±2.1)个/单位面积;(11.6±1.4),(19.2±1.9)个/单位面积,P<0.01]。结论:中药大黄提取液能够抑制肢体枪弹伤后脑神经元c-Jun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火器 原癌基因蛋白质c-jun 大黄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雌激素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
7
作者 童秀甜 田学文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组织块法培养SD大鼠的成骨细胞及鉴定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娟 申广浩 +5 位作者 程光 罗二平 李飞江 景达 费舟 陈晓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6期8571-8574,共4页
背景:获得足够量高纯度的成骨细胞比较困难,因此掌握简单而快速提取成骨细胞并进行培养鉴定势在必行。目的:应用组织块法对SD大鼠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方法:取新生(<24h)SD大鼠颅骨,去除周围多余的组织,将剔净颅骨剪成1mm3大... 背景:获得足够量高纯度的成骨细胞比较困难,因此掌握简单而快速提取成骨细胞并进行培养鉴定势在必行。目的:应用组织块法对SD大鼠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方法:取新生(<24h)SD大鼠颅骨,去除周围多余的组织,将剔净颅骨剪成1mm3大小的碎块,分别用常规方法和组织块法(改良)方法进行成骨细胞培养,从形态学、碱性磷酸酶和茜苏红染色等方法鉴定。结果与结论:利用改良方法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特征,碱性磷酸酶呈阳性染色,茜素红染色后有矿化结节的形成。组织块法培养的成骨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成分单一、细胞培养时间短、数量、纯度、密度均一致,从而的得到稳定的成骨细胞系,为进行体外实验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 鉴定 SD大鼠 形态学
下载PDF
二次脑损伤后大鼠脑皮层第Ⅲ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白红民 王伟民 +2 位作者 费舟 李天栋 李建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6期928-929,T003,共3页
目的:为提高弥漫性脑损伤(DBI)及其合并缺血性二次脑损伤(SBI)的临床救治水平,研究DBI及其合并SBI后大鼠脑皮层第Ⅲ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各亚型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1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假手术、单纯脑缺血、单纯DBI及DB... 目的:为提高弥漫性脑损伤(DBI)及其合并缺血性二次脑损伤(SBI)的临床救治水平,研究DBI及其合并SBI后大鼠脑皮层第Ⅲ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各亚型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1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假手术、单纯脑缺血、单纯DBI及DBI合并SBI组。在MarmarouDBI模型基础上,制成缺血性SBI模型,伤后1,6,12,24,72和168h进行皮层mGluR4,6~8mRNA原位杂交。结果:脑损伤后mGluR6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单纯DBI及合并缺血性SBI组mGluR4、mGluR7和mGluR8mRNA转录在损伤1h后即有明显增加(P<0.05);单纯DBI组伤后6h达到高峰,7d后恢复正常;DBI合并SBI组伤后6h还在增加,12h达到高峰,单纯DBI组和合并缺血性SBI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GluR4、mGluR7和mGluR8参与脑损伤及缺血性SBI脑损害过程,可利用第Ⅲ组mGluRs特异性激动剂治疗DBI及其合并S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脑损伤 大鼠 脑皮层 谷氨酸 受体
下载PDF
损伤大鼠脑皮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的表达改变 被引量:8
10
作者 苏军 章翔 吴景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078-1079,T002,共3页
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已被证实具有神经营养和保护功能,然而对其在弥漫性脑损伤(DBI)中的作用还知之甚少,该研究探讨DBI后大鼠脑皮层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Marmarou方法制作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用... 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已被证实具有神经营养和保护功能,然而对其在弥漫性脑损伤(DBI)中的作用还知之甚少,该研究探讨DBI后大鼠脑皮层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Marmarou方法制作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皮层IGF-1及IGF-1R的表达。结果致伤后皮层IGF-1阳性细胞数3d后开始增加,7d后达到高峰,14d后恢复正常水平IGF-1R表达在实验过程中无显著变化。结论IGF-1参与了DBI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为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皮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 受体 颅脑损伤 免疫组织化学 弥漫性脑损伤
下载PDF
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田学文 童秀甜 +2 位作者 董曼丽 潘灏 王西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24-26,共3页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观察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认知功能的干预效应,并了解其安全性。方法:实验于2004-03/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高血压脑出血脑内...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观察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认知功能的干预效应,并了解其安全性。方法:实验于2004-03/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高血压脑出血脑内血肿清除术后7d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159例,随机分为奥拉西坦组82例和安慰剂组77例。服用奥拉西坦(400mg/粒)或安慰剂每日6粒,共服3个月。每个月随诊1次,以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水平,以长谷川痴呆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结果:148例最终完成了3个月随访,其中奥拉西坦组76例,安慰剂组72例。①Barthel指数在治疗后1,2,3个月奥拉西坦组分别为(89.2±14.3,93.3±14.2,97.3±12.3),均优于安慰剂组的(75.8±29.3,81.3±27,79.8±2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6,P<0.05)。②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在治疗第1个月奥拉西坦组(6.7±4.7)优于安慰剂组(9.6±6.8),第2,3个月差异两组有显著性意义。③长谷川痴呆量表分在治疗1,2,3个月奥拉西坦组为29.4±4.6,30.4±4.7,31.4±3.6,安慰剂组为27.6±6.4,27.9±5.1,28.6±5.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15,P<0.05)。④奥拉西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失眠,并不影响患者继续治疗,发生率为4.9%(3/76),安慰剂组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脑膜瘤患者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步星耀 栗超跃 +2 位作者 赵跃武 章翔 张永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表达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实验于1996-10/1999-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表达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实验于1996-10/1999-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脑膜瘤组织中ER和PR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结果:56例脑膜瘤组织中ER表达均为阴性,PR表达阳性率为61%(34/56),其中良性脑膜瘤组织中PR表达阳性率为70%(32/46),非良性脑膜瘤组织中PR表达阳性率为20%(2/1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χ2=8.4,P<0.01)。脑膜瘤PR表达与患者性别、组织亚型、肿瘤部位、切除程度无显著相关性,而与肿瘤复发关系密切;复发脑膜瘤PR表达阳性率为18%(3/17),无复发脑膜瘤为80%(31/39),前者显著低于后者(χ2=18.9,P<0.01)。结论:脑膜瘤与ER表达无关,而PR阳性表达率与脑膜瘤病理性质及复发有显著相关性,可为脑膜瘤预后判定及治疗和康复干预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酮 预后
下载PDF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封亚平 章翔 +1 位作者 柏秀松 刘艳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关键词 颅内蛛网膜囊肿 影像学检查 手术治疗 适应证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脑伤泰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血管构筑和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华 王宪荣 +3 位作者 陈志 吴国材 章翔 易声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4期7868-7871,共4页
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引起SAH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要十分清楚。既往临床及实验研究均提示中药在某种程度上可改变SAH后脑血流变性质,改善脑功能。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HXHY)脑伤泰对大鼠... 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引起SAH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要十分清楚。既往临床及实验研究均提示中药在某种程度上可改变SAH后脑血流变性质,改善脑功能。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HXHY)脑伤泰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后脑血流量(rCBF)及脑微血管构筑等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的试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材料:实验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和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288只雄性Wistar大鼠。方法:通过大鼠枕大池自体血注入法制备SAH和CVS模型,并在1,4,12,24h,3,7,14d及21d等不同时相点,观测各组大鼠局部rCBF、病理变化、脑微血管构筑和BBB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大鼠皮质rCBF变化。②脑光镜下病理改变。③脑皮质微血管构筑。④BBB的超微变化。结果:SAH后大鼠的rCBF、病理变化、脑微血管构筑和BBB超微结构变化的动态变化符合CVS的发展规律,HXHY和尼莫地平(Nim)对上述改变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SAH后局部rCBF的变化可可以反映该时期CVS的状态,HXHY和Nim可通过多种机制对CVS发挥作用,其中“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中药 脑伤泰 大鼠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微血管构筑 血脑屏障 超微结构 发病机制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犬颅脑损伤后早期细胞内钙离子与c-Fos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封亚平 章翔 +2 位作者 刘艳生 封雨 王典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犬颅脑枪弹伤后细胞内Ca2+与c-Fos表达变化的规律。方法:实验于2002-03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验外科地下靶道进行。以德国小口径步枪子弹致伤犬颅脑贯通伤模型为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及伤后不同时间弹道挫伤区... 目的:探讨犬颅脑枪弹伤后细胞内Ca2+与c-Fos表达变化的规律。方法:实验于2002-03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验外科地下靶道进行。以德国小口径步枪子弹致伤犬颅脑贯通伤模型为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及伤后不同时间弹道挫伤区中c-fos基因的表达。制备脑组织的活细胞悬液进行原代培养;应用特异性Ca2+荧光指示剂Fluo-3/AM标记,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伤后不同时间弹道挫伤区细胞内Ca2+分布情况。结果:弹道挫伤区神经元中c-fos基因表达于伤后30min开始增加(P<0.05),2h达到高峰(32.4±2.4,P<0.01),6h逐渐下降。培养得到了贴壁的犬颅脑火器伤后的脑组织活细胞。并观察到伤后30min细胞内Ca2+开始升高(P<0.05),持续升高到伤后6h以上(269.9±2.5)。结论:神经元中Fos表达是由Leao播散性抑制所致。播散性抑制可将细胞外Ca2+转移至细胞内,造成细胞外Ca2+浓度下降,引起皮质神经元去极化,Ca2+内流及神经元去极化均可引起c-Fos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 枪弹伤 原代培养 细胞内钙离子 c-Fo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胰岛素对大鼠脑缺血后记忆力损害的保护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戈 章翔 +2 位作者 秦尚振 李兵 马廉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6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大鼠脑缺血后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1/2003-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完成。①选用纯种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6只、缺血对照组24只、...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大鼠脑缺血后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1/2003-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完成。①选用纯种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6只、缺血对照组24只、胰岛素治疗组24只。Y型迷宫箱(张家港生物医学仪器厂制造,MGM-2型)。②缺血对照组、胰岛素治疗组采用改良四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双侧翼孔及颈动脉,各血管不行闭塞。③各组大鼠在麻醉状态下钻开颅骨,于前囟后1.2mm、左旁1.5mm处用微量加样器进针3.5mm穿刺脑室。成功后胰岛素治疗组于开放动脉夹行再灌注后立即注入1×105U/L的速效基因合成人胰岛素10μL,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④分别于全脑缺血再灌注1,3,5d,假手术组(1只/时相点)、缺血对照组(6只/时相点)、胰岛素治疗组(6只/时相点)大鼠断头取脑,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的变化。⑤全脑缺血再灌注8周后,用Y型迷宫箱对假手术组(3只)、缺血对照组(6只)、胰岛素治疗组(6只)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以其测试时达到连续10次中9次正确反应所需的电击次数表示。并计数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结果:实验选用纯种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各组脑海马CA1区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的表达: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呈阴性表达。缺血对照组于缺血再灌注1d海马CA1区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阴性;3,5d时均呈阳性表达。而胰岛素治疗组于缺血再灌注1,3,5d海马CA1区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均呈阴性。②全脑缺血再灌注8周后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胰岛素治疗组记忆力损害较轻,达到9/10正确反应所需电击次数明显少于缺血对照组[(9.4±1.8),(18.6±2.7)次,P<0.01]。③全脑缺血再灌注8周后各组大鼠脑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计数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元形态正常,细胞核无固缩或溶解,正常神经元计数为(174.6±10.7)个/mm。缺血对照组神经元大部分死亡,正常神经元计数为(10.6±0.6)个/mm。胰岛素治疗组可见部分神经元死亡,死亡神经元胞体缩小或脱失,正常神经元计数为(113.4±9.1)个/mm,明显高于缺血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可通过调节儿茶酚胺合成与分解酶系的活性及含量来影响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成分,纠正其代谢紊乱,减少神经元的凋亡,减轻脑缺血造成的学习记忆能力损害,从而发挥中枢的直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酪氨酸单氧化酶 多巴胺Β羟化酶 记忆
下载PDF
弥漫性脑损伤大鼠Homer 1蛋白的表达规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铁钧 费舟 +3 位作者 章翔 黄卫东 王西玲 王映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88-89,i004,共3页
目的:观察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基础上Homer1蛋白分子的表达规律。方法:实验于2004-06/10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损伤组各35只,每组据标本采集时间又划分为30min... 目的:观察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基础上Homer1蛋白分子的表达规律。方法:实验于2004-06/10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损伤组各35只,每组据标本采集时间又划分为30min和1,6,12,24,72,168h等7个亚组,每组5只。正常组不干预,损伤组制造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不予以自由落体打击,其余处理同损伤组。分别在相应时间点取大鼠主要脑区及核团进行Homer1蛋白分子的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结果:10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损伤组神经元Homer1a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自伤后30min起持续至伤后72h,阳性染色出现于神经元胞膜、胞质及突起处,正常及假手术组于神经元各部均未见阳性染色;而Homer1b/c于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损伤组均可见阳性染色结果。结论: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Homer1a蛋白的表达于损伤前后有显著变化,而Homer1b/c于损伤前后无明显变化,提示Homer1a蛋白分子参与了神经元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神经元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犬颅脑枪伤后早期呼吸暂停时间对生存期的影响
18
作者 封亚平 章翔 +3 位作者 李栋平 武弋 费舟 封雨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4期652-653,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枪弹伤后病理生理变化。方法:采用德国小口径步枪子弹随机致犬颅脑贯通伤(penetratingcran-iocerebralinjury,PCI)组及脑切线伤(tangentbraininjury,TBI)组模型。记录致伤前后呼吸、心率、心电图、平均动脉压、脑血流、脑... 目的:探讨颅脑枪弹伤后病理生理变化。方法:采用德国小口径步枪子弹随机致犬颅脑贯通伤(penetratingcran-iocerebralinjury,PCI)组及脑切线伤(tangentbraininjury,TBI)组模型。记录致伤前后呼吸、心率、心电图、平均动脉压、脑血流、脑电图等病理生理改变。结果:动物伤后均出现呼吸暂停,伤后动物平均呼吸暂停时间PCI组5.3min明显长于TBI组1.7min(P=0.0118),出现心率减慢、平均动脉压降低、动脉血流量减少等脑干抑制现象;颅内压逐渐升高;脑电活动消失,脑电图呈一直线;动物伤后平均存活时间,TBI组568min明显长于PCI组106min(P=0.0013)。结论:①伤后动物出现呼吸抑制、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等短暂性抑制,积极有效的辅助呼吸能减少颅脑枪弹伤动物的死亡率。②颅内高压出现早且明显。③该模型伤后动物存活时间长,尤以TBI组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颅 脑枪伤 呼吸暂停时间 生存期 颅脑火器伤 心电图 脑血流
下载PDF
SD大鼠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皮质Shank1a蛋白的改变及意义
19
作者 张磊 李兵 +1 位作者 潘伟生 费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SD)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皮质组织中Shank1a蛋白的表达改变及其意义。方法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颅脑损伤后1h、6h、24h、48h及72h共6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Western blo...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SD)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皮质组织中Shank1a蛋白的表达改变及其意义。方法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颅脑损伤后1h、6h、24h、48h及72h共6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行蛋白测定,RT-PCR法行mRNA测定。观察各颅脑损伤组及对照组大鼠Shank1a蛋白及mRNA梯度灰度值,并进行免疫组化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严重颅脑损伤后,Shank1a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增加,从伤后1h持续到伤后72h(P<0.05),伤后24h表达量最高(P<0.01)。结论在严重颅脑损伤后,Shank1a出现1个表达高峰,在不同机制的影响下可能对脑损伤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突触后致密物质 受体 谷氨酸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6
20
作者 苏军 章翔 吴景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6期2314-2315,F003,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braininjury,DBI)皮层神经元死亡的影响,探讨应用IGF-1治疗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用Marmarou方法制成大鼠DBI模型并分2d和5d组,伤后10min经侧...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braininjury,DBI)皮层神经元死亡的影响,探讨应用IGF-1治疗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用Marmarou方法制成大鼠DBI模型并分2d和5d组,伤后10min经侧脑室注入单剂2μgIGF-1,分别于2d和5d后观察室上区皮层神经元损伤变化。结果与对照组2d时(35±9)%和5d时(51±13)%相比,IGF-1治疗组的皮层神经元缺失显著减少犤2d组(24±6)%,F=5.19,P<0.05,5d组(30±7)%,F=13.47,P<0.01)。结论DBI后经侧脑室注入IGF-1可明显减少皮层神经元缺失,提示对DBI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大鼠 弥漫性脑损伤 保护作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