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事理论》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
1
作者 杨明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0期80-82,共3页
《军事理论》是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承担着普及国防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意识、提高国防行为能力、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促进大学生人格素养提升等重要使命。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军事思想深奥难懂... 《军事理论》是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承担着普及国防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意识、提高国防行为能力、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促进大学生人格素养提升等重要使命。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军事思想深奥难懂、信息化武器装备枯燥乏味、书本上的战例难以理解”等问题。教学团队以学生综合国防素质提升为导向重构适合地方医学院校的培养方案,通过“线上+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策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突出“以学生发展、学习成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提升学生探究式学习和养成军事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的育人功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国防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理论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医学人文课程思政建设与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探究——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游游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5期82-84,共3页
以医学人文课程思政教学与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为研究主题,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厘清“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下医学人文课程思政育人实施过程中对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所蕴含的积极元素,挖掘潜藏于医学人文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 以医学人文课程思政教学与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为研究主题,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厘清“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下医学人文课程思政育人实施过程中对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所蕴含的积极元素,挖掘潜藏于医学人文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医学生的精神洗礼和思想浸润,探索在医学人文课程中引导医学生正确理解重视提升职业素养的价值观引领路径,引导医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践行医学精神,助力医学人文课程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课程 医学生职业素养 课程思政路径
下载PDF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正念水平与就寝拖延的关系:无聊倾向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马靖 黄列玉 +3 位作者 白霞 刘蓉 王婷 张吉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正念水平与就寝拖延间的关系,分析无聊倾向在二者之间的作用,为制定防治与干预就寝拖延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年3—5月选取某医学院校763名在校大学生,使用儿童青少年正念量表、单维短式无聊倾向量表、...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正念水平与就寝拖延间的关系,分析无聊倾向在二者之间的作用,为制定防治与干预就寝拖延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年3—5月选取某医学院校763名在校大学生,使用儿童青少年正念量表、单维短式无聊倾向量表、就寝拖延量表施测。结果正念水平与无聊倾向、就寝拖延均呈负相关(r 1=-0.55,r 2=-0.25,P<0.001),无聊倾向与就寝拖延呈正相关(r=0.36,P<0.001);在控制性别、年龄后,无聊倾向在正念水平与就寝拖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0.158。结论无聊倾向是正念水平影响就寝拖延的重要因素,在尝试正念干预就寝拖延的过程中,要注重拓宽学生视野,确立学习生活目标,减轻无聊感,进而减少不良睡眠卫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大学生 就寝拖延 正念 无聊倾向
下载PDF
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及实践路径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丹丹 杨元勇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1-97,共7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系统论三大定律为“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逻辑基础。通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的系统特征,归纳总结组成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系统的各个层次、部分和元素,把握系统...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系统论三大定律为“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逻辑基础。通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的系统特征,归纳总结组成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系统的各个层次、部分和元素,把握系统、子系统、层次、部分、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机制,构建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框架,并基于该框架进行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探索,从而为高等医学院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系统论三大定律 课程思政体系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睡眠拖延与母亲情感温暖、正念及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
5
作者 庄礼润 李兵 庹安写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148-1153,共6页
目的探讨医学本科生睡眠拖延与母亲情感温暖、正念及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医学在读本科生1051名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信息调查表、睡眠拖延量表(BPS)、父母教养方式简式量表(S-EMBU)中的母亲情感温... 目的探讨医学本科生睡眠拖延与母亲情感温暖、正念及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医学在读本科生1051名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信息调查表、睡眠拖延量表(BPS)、父母教养方式简式量表(S-EMBU)中的母亲情感温暖分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及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FTPS)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对上述心理量表评分进行相关分析,采用Bootstrap方法检验MAAS和FTPS在BPS与母亲情感温暖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医学生的母亲情感温暖与MAAS和FTPS均呈正相关(r=0.505、0.573,P<0.001),与BPS呈负相关(r=-0.319,P<0.001);医学生的MAAS与FTPS呈正相关(r=0.591,P<0.001),与BPS呈负相关(r=-0.348;P<0.001);医学生的FTPS与BPS呈负相关(r=-0.423,P<0.001);医学生的母亲情感温暖对BPS的直接效应有统计学意义(β=0.1295%CI为-0.22~-0.02),MAAS和FTPS在母亲情感温暖与BPS间的3条中介路径均有统计学意义(95%CI为-0.10~-0.03、-0.15~-0.08及-0.08~-0.04)。结论MAAS和FTPS分别在医学生BPS和母亲情感温暖之间呈部分中介作用,且存在医学生BPS、母亲情感温暖、MAAS及FTPS的链式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正念 睡眠拖延 父母教养方式 未来时间洞察力 医学生
下载PDF
贵州老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6
作者 兰懿川 黄列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 比较贵州老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心理健康状况,为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34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积极老化、社会网络及抑郁等相关测评,比较贵州老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心理健康状况。结... 目的 比较贵州老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心理健康状况,为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34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积极老化、社会网络及抑郁等相关测评,比较贵州老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本次心理测评的342人中有75人抑郁症状阳性,占21.9%,其中流动人口为36人(24.8%);常住人口39人(19.8%),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老人与常住老人在积极老化、抑郁症状上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会网络总分及其两个分维度得分上低于常住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贵州老年常住人口社会网络管理优于流动人口,可考虑加强流动老人的社会网络管理,以促进其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口 流动 社会网络 积极老化 抑郁
下载PDF
正念训练干预对手机成瘾医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
7
作者 杜美杰 李毅 张宛筑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5-241,共7页
目的 探究正念训练干预对手机成瘾医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某医科高校手机成瘾大学生59人,随机分为正念干预组28人和对照组31人;对正念干预组进行每周1次共计8周的正念训练干预,对照组不参加任何心理干预的相关活动;干预组于干预前... 目的 探究正念训练干预对手机成瘾医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某医科高校手机成瘾大学生59人,随机分为正念干预组28人和对照组31人;对正念干预组进行每周1次共计8周的正念训练干预,对照组不参加任何心理干预的相关活动;干预组于干预前后、对照组于入组即时和入组8周结束时,采用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简明心境量表(BPOMS)、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各项指标进行测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正念水平变化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正念干预组正念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正念干预组得分和8周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3, 4.199;P<0.001);干预后正念干预组负性情绪得分、MPATS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正念干预组得分和8周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0、-6.376、9.381、8.259;P<0.001);干预后正念水平变化量能预测负性情绪变化(F=7.141,P<0.05)。结论 正念训练可以提升手机成瘾医学生正念水平,改善其手机成瘾行为与负性情绪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训练 手机成瘾 负性情绪 医学生
下载PDF
“三全育人”理念下医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8
作者 刘雪梅 彭丹 +6 位作者 桂晓玲 李莉 韩康 周霁 王晓玲 张婷 陈圆圆 《浙江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204-211,共8页
在调查了解医学生就业思想状况和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基础上,本研究针对贵州省某医科大学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元素融入不足、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方法不完善的问题,探讨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学改... 在调查了解医学生就业思想状况和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基础上,本研究针对贵州省某医科大学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元素融入不足、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方法不完善的问题,探讨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多维协同的课程教学体系,改进教学内容设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评价方式。课程教学结束后对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明显,提升了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和实效,实现了综合育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医学生 就业指导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短视频使用对大学生身体意象失调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9
作者 石相孜 苟双玉 +3 位作者 杜美杰 刘晓容 潘婵 张宛筑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59-364,共6页
目的探讨短视频使用对身体意象失调的影响,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和外貌焦虑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贵州省某医科类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短视频使用量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外貌焦虑量表中文版和简版负面身体自我量表测量被试... 目的探讨短视频使用对身体意象失调的影响,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和外貌焦虑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贵州省某医科类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短视频使用量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外貌焦虑量表中文版和简版负面身体自我量表测量被试的短视频使用、外貌焦虑、上行社会比较及身体意象失调水平,获得有效问卷943份。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短视频使用、上行社会比较、外貌焦虑和身体意象失调,各变量两两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20~0.70,均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短视频使用显著正向预测身体意象失调;在短视频使用与身体意象失调之间,上行社会比较和外貌焦虑具有独立的中介作用,且两者还通过“短视频使用→上行社会比较→外貌焦虑→身体意象失调”路径发挥链式中介效应。结论短视频使用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失调。上行社会比较和外貌焦虑不仅各自独立地在短视频使用与身体意象失调之间起中介作用,还形成链式中介效应共同影响短视频使用与身体意象失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使用 身体意象失调 上行社会比较 外貌焦虑
下载PDF
短视频使用情绪启动对大学新生体像烦恼的影响
10
作者 王婷 王加好 《校园心理》 2024年第3期213-220,共8页
目的探讨短视频使用、情绪启动对大学新生体像烦恼的影响。方法采用短视频使用量表、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调查380名某医科大学大一学生,同时采用情绪启动法探究情绪对体像烦恼的影响。结果①短视频使用与体像烦恼呈负相关(r=-0.25,P&... 目的探讨短视频使用、情绪启动对大学新生体像烦恼的影响。方法采用短视频使用量表、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调查380名某医科大学大一学生,同时采用情绪启动法探究情绪对体像烦恼的影响。结果①短视频使用与体像烦恼呈负相关(r=-0.25,P<0.05);②体像烦恼组消极情绪启动更明显(t=2.147,P<0.05);③组别与词性交互作用显著(F=4.079,P<0.05),情绪启动与注意偏向成分交互作用显著(F=4.427,P<0.05),词性、情绪启动和注意偏向成分交互作用显著(F=4.910,P<0.05),组别、词性、情绪启动和注意偏向成分交互作用显著(F=5.552,P<0.05)。结论短视频使用与体像烦恼得分存在负相关;体像烦恼者消极情绪启动更明显;在注意早期,体像烦恼者对消极体像信息表现为注意解除困难;在注意晚期,积极情绪下体像烦恼者对积极体像信息表现为注意解除困难,在消极情绪下对消极体像信息表现为注意解除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体像烦恼 情绪 注意偏向
下载PDF
贵州省某高校大学新生身体形态发育指标及差异研究
11
作者 彭丹 邓冰 肖德卫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800-805,共6页
目的:探讨近年来大学新生体质健康有关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贵州省某高校2010年至2013年入学新生共5 915名,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手册》进行身体形态指标及营养状况的检测;将2010年身高、体重数据与《2010年中国学生体... 目的:探讨近年来大学新生体质健康有关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贵州省某高校2010年至2013年入学新生共5 915名,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手册》进行身体形态指标及营养状况的检测;将2010年身高、体重数据与《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的常模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身高4年来各个年龄组有所增长,但增长趋势平缓,2010年汉族乡村男生、汉族城市女生、乡村女生身高均值都显著低于全国同类人群身高水平(P<0.01);男生的体重4年总体呈小幅增加的趋势,女生的体重增长趋势不明显,2010年该校汉族乡村男生、乡村女生体重均值显著低于全国汉族乡村男生、乡村女生体重均值(P<0.01);营养状况有明显的城乡差异(P<0.01),2013年城市男生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最高分别为25.0%和6.3%,2010年城市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为33.3%,2012年的城市女生肥胖检出率最高为2.8%。结论:贵州省某高校4年新生的身体形态和营养状况男女、城乡差异明显,与全国常模有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身高 体重 营养状况 营养调查
下载PDF
某医科高校大学生的幸福感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萌萌 卢昭静 +1 位作者 郑丹慧 严万森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了解医科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贵阳某高校722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医科高校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及两者在不同性别、年级及生源地等... 目的了解医科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贵阳某高校722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医科高校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及两者在不同性别、年级及生源地等变量上的分布差异,并运用多元线性分层回归法对大学生幸福感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总体得分为(10.29±2.12)分,男生幸福感指数高于女生(t=3.60,P<0.01),医学类学生高于非医学类学生(t=2.49,P<0.05),大五年级学生低于其他年级学生(F=19.52,P<0.01);大学生的生活事件总体得分为(21.76±17.30)分,大五年级学生高于其他年级学生(F=5.91,P<0.01),城镇学生低于农村学生(t=-4.80,P<0.01),医学类学生低于非医学类学生(t=-2.84,P<0.01);幸福感指数与生活事件呈负相关(r=-0.20~-0.51,P<0.05),与专业认同、专业兴趣均呈正相关(r=0.20~0.43,P<0.05);回归分析显示,生活事件负向预测幸福感指数(t=-30.710,P<0.05),专业认同和专业兴趣正向预测幸福感指数(t=25.949,t=17.460,P<0.05)。结论在校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与生活事件、专业认同和专业兴趣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分析 幸福感 生活事件 生活满意度 专业认同 专业兴趣 大学生
下载PDF
正念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消极注意偏向与就寝拖延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雨葳 张吉 +4 位作者 马靖 白霞 刘蓉 王婷 黄列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6-800,共5页
目的:探讨正念水平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路径。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正念量表、消极注意偏向量表、就寝拖延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9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正念与消极注意偏向、就寝拖延、睡眠质量两两之... 目的:探讨正念水平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路径。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正念量表、消极注意偏向量表、就寝拖延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9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正念与消极注意偏向、就寝拖延、睡眠质量两两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3,-0.28,-0.39;P<0.01);消极注意偏向、就寝拖延、睡眠质量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5,0.34,0.40;P<0.01);(2)中介分析表明,在控制性别、年龄后,正念对睡眠质量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就寝拖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显著,且消极注意偏向及就寝拖延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结论:正念水平既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睡眠质量,又可以通过降低消极注意偏向、减少就寝拖延行为提高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正念 睡眠质量 注意偏向 拖延
下载PDF
贵州省某高校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情绪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虎 刘小琳 +1 位作者 杨虎成 张冉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年第19期61-63,共3页
目的:考察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情绪健康的关系以及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公共事件心理健康量表》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面临外界环境压力下大学生群体中男生的心理问题显著高于女生;... 目的:考察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情绪健康的关系以及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公共事件心理健康量表》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面临外界环境压力下大学生群体中男生的心理问题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年级显著高于其他年级;领悟社会支持与情绪健康的各个维度有显著负相关,且能负向预测情绪反应。结论:领悟社会支持是缓冲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领悟社会支持 情绪问题 人口学变量
下载PDF
贵州省医学生非理性信念与社交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彭彪 李红 李国秀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03-109,共7页
本次研究以《非理性信念问卷》、《交往焦虑量表》等为工具,以922名贵州省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非理性信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表明:(1)贵州省医学生社交焦虑的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家庭关系差异,社交焦虑与非理性信念的相关显著;(2... 本次研究以《非理性信念问卷》、《交往焦虑量表》等为工具,以922名贵州省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非理性信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表明:(1)贵州省医学生社交焦虑的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家庭关系差异,社交焦虑与非理性信念的相关显著;(2)非理性信念的四个维度都可以显著的预测社交焦虑,其中欲求绝对性可以负向预测社交焦虑,而感知歪曲性、思维消极性、应付非理性均可以正向显著的预测社交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非理性信念 社交焦虑
下载PDF
贵州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与社会网络、积极老化的关系研究
16
作者 李金潞 冯倩 +2 位作者 林杰 刘平 黄列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调查贵州地区老年人的抑郁现状,探究社会网络和积极老化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年龄、性别、户口所在地、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婚姻状况、收入情况)、社会网络量表简表(LSNS-6)、老年人积极老化状况评定量表(EA... 目的调查贵州地区老年人的抑郁现状,探究社会网络和积极老化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年龄、性别、户口所在地、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婚姻状况、收入情况)、社会网络量表简表(LSNS-6)、老年人积极老化状况评定量表(EAAQ)及老年人抑郁状况评定量表量表(DIA-S),对贵州省多地共241名老年人采用简单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将收集的241份有效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相关检验及回归分析。结果社会网络、积极老化、与老年人抑郁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或P<0.001),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比较上发现,农业户口、无固定收入老人的抑郁得分高于非农业户口、有固定收入的老人,非农业户口、有固定收入老人、中学文化水平、与老伴和子女同住的老人比农业户口、无固定收入、文盲或半文盲老人、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在积极老化上得分更高(P<0.05或P<0.01);分层回归显示,社会网络对抑郁有显著影响,解释了抑郁的12.9%方差,积极老化对抑郁有显著影响,并且额外解释了抑郁19.6%的方差;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会网络和积极老化对抑郁均有负向预测作用(P<0.01或P<0.001)。结论社会网络和积极老化均可以负向预测老年人的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积极老化 社会网络 抑郁状况
下载PDF
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干预研究
17
作者 孟肖路 郑宇 +1 位作者 宫羽 苑崇鑫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11期51-53,共3页
以人际交往团体辅导为手段,从干预社交焦虑的角度来减少网络依赖,以期为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用测验及访谈法,筛选网络依赖水平较高的2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分组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和简单聚集后重测问卷并追踪长... 以人际交往团体辅导为手段,从干预社交焦虑的角度来减少网络依赖,以期为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用测验及访谈法,筛选网络依赖水平较高的2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分组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和简单聚集后重测问卷并追踪长期效果。研究发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大学生的网络依赖水平且具有长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团体辅导 网络依赖
下载PDF
社交技能在12月龄儿童运动和理解性语言之间的中介作用
18
作者 简兰英 骆艳 +6 位作者 朱焱 沈成威 涂可心 张琼 梅馨洁 覃会玲 金骊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究12月龄儿童运动与理解性语言之间的关系,并考察社交技能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择出生队列中2022年1月—2023年5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定期随访的12月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使用年龄发... 目的探究12月龄儿童运动与理解性语言之间的关系,并考察社交技能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择出生队列中2022年1月—2023年5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定期随访的12月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使用年龄发育进程问卷-第三版(ASQ-3)评估儿童的运动和社交技能,采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普通话版(PCDI)评估儿童的理解性语言。结果在12月龄儿童中,大运动、精细运动、社交与理解性语言均呈正相关;调整协变量后,社交技能在12月龄儿童的大运动[β=0.27,95%CI(0.17~0.39)]、精细运动[β=0.45,95%CI(0.30~0.62)]和理解性语言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在12月龄儿童中,运动可以通过社交技能间接促进理解性语言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动 精细运动 社交技能 理解性语言 中介作用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孤独和人际信任与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冉冉 严万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8-480,共3页
孤独感是个体的人际关系不能满足社交需要时所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其影响个体的幸福感,但目前集中在对儿童和老年群体的研究。人际信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心理契约,个体对他人的信任程度越低,生活满意度越低,低人际信任也更易导致... 孤独感是个体的人际关系不能满足社交需要时所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其影响个体的幸福感,但目前集中在对儿童和老年群体的研究。人际信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心理契约,个体对他人的信任程度越低,生活满意度越低,低人际信任也更易导致社会孤独感。本研究探讨大学生社会孤独、人际信任与幸福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孤独 人际信任 幸福感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下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20
作者 冯游游 黄旭东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1,共9页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作为全球文明倡议中的第一个“共同倡导”,其所涉及的是对文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以及对待这一规律所应采取的态度。超越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各种版本的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话语,在百年未有之大...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作为全球文明倡议中的第一个“共同倡导”,其所涉及的是对文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以及对待这一规律所应采取的态度。超越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各种版本的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话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格局中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世界文明新秩序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出场逻辑与时代语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全新交往范式。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不仅是对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积极回应,更是为破解当代世界文明格局所面临的矛盾冲突,回应“人类文明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所提出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文明观 全球文明倡议 世界文明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