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审思--以贵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改实践为例
1
作者 毛燕妮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4年第4期45-49,共5页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是我党领导下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一贯要求。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提升...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是我党领导下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一贯要求。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成效是培养合格新闻人才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与方法、教学改革的重点等方面总结贵州大学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尝试给出地方院校在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融合实践结合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教学改革 教学成效 融合实践
下载PDF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022年文献计量学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波 叶思博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8-124,共7页
以《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022年刊发的论文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刊物载文、栏目设置、发文作者、高被引论文、论文基金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全面考察、回顾2018—2022年《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刊文特... 以《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022年刊发的论文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刊物载文、栏目设置、发文作者、高被引论文、论文基金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全面考察、回顾2018—2022年《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刊文特点及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为刊物的下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计量学 现状 建议与思考
下载PDF
新闻意境的生成及其艺术化呈现--以贵州卫视《“口”述贵州这一年》栏目为例
3
作者 李效文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4年第4期92-96,共5页
阶段性总结式成就报道可谓是主流媒体在综合性报道中的必备“大菜”。本文以贵州卫视《“口”述贵州这一年》栏目为例,阐明形式、视角、内容、时效不仅仅是阶段性总结式成就报道所要面对和考量的重点,而且也是阶段性总结式成就报道能否... 阶段性总结式成就报道可谓是主流媒体在综合性报道中的必备“大菜”。本文以贵州卫视《“口”述贵州这一年》栏目为例,阐明形式、视角、内容、时效不仅仅是阶段性总结式成就报道所要面对和考量的重点,而且也是阶段性总结式成就报道能否出新并形成新闻意境及其艺术化呈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总结式成就报道 新闻意境 艺术化呈现
下载PDF
共情传播:贵州“村超”出圈的策略及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波 张焕焕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贵州“村超”出圈,成为现象级的乡村嘉年华文化盛事,其出圈的过程是一个交流、沟通、传播的过程,是共同或相似的情绪、情感、态度、认知、思想等的形成、表达、传递、分享、扩散的过程,即是共情传播的过程。贵州“村超”之所以火爆出圈... 贵州“村超”出圈,成为现象级的乡村嘉年华文化盛事,其出圈的过程是一个交流、沟通、传播的过程,是共同或相似的情绪、情感、态度、认知、思想等的形成、表达、传递、分享、扩散的过程,即是共情传播的过程。贵州“村超”之所以火爆出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卓有成效的共情传播。共情传播视角下,“村超”出圈的策略包括四个方面:整合多元的共情传播主体,选取激发共情的传播内容,选择合适的共情传播媒介,选用引发共情的传播话语。“村超”的共情传播引发了受众由知到情再到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共情过程,催生了足球运动热潮,促进了民族团结,带动了榕江“超经济”。但是“村超”共情传播仍需进一步优化,需进一步将共情融入“村超”传播平台建设,用精准共情营造有利于“村超”的舆论环境,以共情议题提升“村超”品牌的议程设置能力,确保传播内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从而进一步助力“村超”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村超” 共情 共情传播 策略 足球文化 民族文化
下载PDF
乡村体育微纪录片《村BA“全民心”》中的贵州叙事与贵州形象
5
作者 杨波 叶思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5,共6页
由快手体育发布的《村BA“全民心”》在短视频平台走红,作为当前国内鲜有的乡村体育题材微纪录片,该片在形式上更加贴合新媒体语境的传播特点。从叙事上看,该片在意象符号的选择上偏向具有贵州的本土风情,从叙事视角、语言及策略的维度... 由快手体育发布的《村BA“全民心”》在短视频平台走红,作为当前国内鲜有的乡村体育题材微纪录片,该片在形式上更加贴合新媒体语境的传播特点。从叙事上看,该片在意象符号的选择上偏向具有贵州的本土风情,从叙事视角、语言及策略的维度展现了贵州叙事。同时,该片从贵州人、贵州经济及贵州景观的角度,重塑了网络空间中的贵州形象,为乡村振兴和更为广泛的文化传播开辟了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纪录片 村BA 叙事 贵州形象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新主流电视剧集体记忆的建构——以贵州乡村题材系列电视剧为例
6
作者 李开祯祉 杨逐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7,共7页
一部新主流电视剧往往是一个时代的印记。2020年贵州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根本性胜利,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如今又马不停蹄地迈向乡村振兴道路。回望过去,以示将来,贵州也期望通过多部新主流影视作品展现乡村振兴道路中的诸多振奋人心... 一部新主流电视剧往往是一个时代的印记。2020年贵州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根本性胜利,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如今又马不停蹄地迈向乡村振兴道路。回望过去,以示将来,贵州也期望通过多部新主流影视作品展现乡村振兴道路中的诸多振奋人心的事迹。多部新主流电视剧立体化地呈现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本文以贵州乡村振兴系列电视剧——《高山清渠》(楼健,2022)、《花繁叶茂》(尚大庆,2020)、《约定之向往》(王为,2021)等为研究对象,讨析新主流电视剧中集体记忆建构的独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绝对贫困 电视剧 影视作品 集体记忆 脱贫攻坚战 立体化 记忆建构
下载PDF
地方广电媒体全域化布局的融合创新探索——以贵州广播电视台《百姓关注》为例
7
作者 姚靓靓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4年第5期52-56,共5页
媒体深度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为地方媒体发展提供了巨大契机,新闻空间拓宽,区域壁垒减小,新闻受众数量大幅提升,并促使地方媒体加快自身全国化布局。创设于2005年的《百姓关注》栏目,是贵州省经久不衰的民生新闻直播栏目,在19年来的媒... 媒体深度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为地方媒体发展提供了巨大契机,新闻空间拓宽,区域壁垒减小,新闻受众数量大幅提升,并促使地方媒体加快自身全国化布局。创设于2005年的《百姓关注》栏目,是贵州省经久不衰的民生新闻直播栏目,在19年来的媒体融合发展中,从一档传统电视栏目,逐渐打破时间和地域界限走向全国,不仅延续民生新闻栏目的高收视率,还打造多媒体矩阵,成为全国知名的民生新闻融合平台。本文以贵州广播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为例,挖掘其从地方走向全国的媒体深度融合过程,探究地方主流媒体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融合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深度融合 融合创新 地方媒体全国化 《百姓关注》栏目
下载PDF
“以赛为媒”:文旅融合视域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促进策略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的“村BA”赛事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杨逐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3年第6期90-97,155,共9页
以体育赛事为媒介,促进文旅融合,从而架起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渠道。对乡村来说,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融入体育赛事之中,让传统之美融入现代生活、让体育赛事成为“共享共乐”的民族交往交流... 以体育赛事为媒介,促进文旅融合,从而架起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渠道。对乡村来说,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融入体育赛事之中,让传统之美融入现代生活、让体育赛事成为“共享共乐”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进而绘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样板”,是实现自身振兴的重要源泉。当前,以“村BA”为代表的乡村体育赛事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平台。但要形成长效机制,需要从坚持以体育赛事助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念、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引领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阵地、确保社会大众的参与感、持续打造文化品牌等方面入手,不断拓展体育赛事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为媒 文旅融合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村BA
下载PDF
地市级媒体融合:研究定位、内容聚焦及其议题拓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波 孔祥乔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地市级主流媒体作为“中央—省—市—县”四级传播架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整个融媒体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连接作用。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地市级媒体融合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后,发现既有研究无论是应然式解读还是实然式探索,对这一... 地市级主流媒体作为“中央—省—市—县”四级传播架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整个融媒体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连接作用。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地市级媒体融合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后,发现既有研究无论是应然式解读还是实然式探索,对这一议题都给予了一定的关注。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地市级媒体融合的背景意义、功能定位、路径构建、发展现状、运营机制、效应发挥等层面。这一议题未来应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结论等方面做进一步拓展,以期能推动地市级媒体融合研究成果与传媒实践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级媒体 媒体融合 媒体转型
下载PDF
电影解说类短视频的兴起、传播与规范化发展
10
作者 张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79,共6页
近年来,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兴起,促进了电影解说类短视频的大量涌现并给电影产业带来了深远影响。电影解说类短视频的兴起,具有文化、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其传播逻辑在于以精准化定位吸引用户、以强情节内容留存用户以及以多维... 近年来,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兴起,促进了电影解说类短视频的大量涌现并给电影产业带来了深远影响。电影解说类短视频的兴起,具有文化、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其传播逻辑在于以精准化定位吸引用户、以强情节内容留存用户以及以多维度互动维系用户。针对电影解说类短视频的长远发展,未来应解决版权争议,构建产业共赢机制;提升作品质量,营造良好创作导向;加强算法优化,避免形成信息茧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解说 短视频 混剪视频 二次创作视频 传播逻辑
下载PDF
剧集解说类短视频的叙事逻辑及其批判
11
作者 张波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4期10-16,共7页
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相继成为国民级应用,剧集解说类短视频成为了一种新型追剧方式。剧集解说类短视频的叙事逻辑主要体现为碎片化叙事、奇观性叙事和沉浸式叙事,它的出现是对技术革命和用户时间压力的回应,也是对视觉文化生产... 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相继成为国民级应用,剧集解说类短视频成为了一种新型追剧方式。剧集解说类短视频的叙事逻辑主要体现为碎片化叙事、奇观性叙事和沉浸式叙事,它的出现是对技术革命和用户时间压力的回应,也是对视觉文化生产逻辑的顺应,更是对数字平台氛围的主动融入。在剧集解说类短视频蓬勃发展的当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它可能带来艺术作品整体性丧失、现实遮蔽和意义消解等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集解说 短视频 碎片化叙事 奇观性叙事 沉浸式叙事
下载PDF
俄罗斯国家认同中的“战争记忆”策略探究
12
作者 翁泽仁 《西伯利亚研究》 2024年第2期29-37,共9页
“战争记忆”策略体系在当今俄罗斯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俄经济不景气、社会思潮多元化及外交受挫等不利形势下,俄政府采取有关“战争记忆”的策略及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俄罗斯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英雄时代... “战争记忆”策略体系在当今俄罗斯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俄经济不景气、社会思潮多元化及外交受挫等不利形势下,俄政府采取有关“战争记忆”的策略及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俄罗斯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英雄时代的回顾,激发起他们的斗志与爱国主义情怀。“战争记忆”的作用具有特殊性,因为它连接了历史与现实、政府与民众、先辈与后辈,使彼此间的联系和互动得以稳固、持久地延续下去而不被时空阻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记忆” 俄罗斯 民族认同 对外传播
下载PDF
虚拟偶像类综艺节目的出圈启示:以江苏卫视《2060》为例
13
作者 张波 《影视制作》 202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随着虚拟制作技术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逐步应用,虚拟偶像类综艺节目作为一种全新的节目类型受到瞩目。本文以江苏卫视出品的虚拟偶像类综艺节目《2060》为例,从营造极致视听体验、打破虚拟偶像常规人设和创造性转化二次元文化三个方面分... 随着虚拟制作技术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逐步应用,虚拟偶像类综艺节目作为一种全新的节目类型受到瞩目。本文以江苏卫视出品的虚拟偶像类综艺节目《2060》为例,从营造极致视听体验、打破虚拟偶像常规人设和创造性转化二次元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出圈原因,并指出重视技术、贴近用户和尊重市场是其给虚拟偶像类综艺节目的重要创作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 虚拟人物 动漫形象 综艺节目 出圈
下载PDF
短视频网红助力国际传播的内在机理、现实局限与优化路径
14
作者 张波 娄金芬 《武汉广播影视》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近年来随着李子柒、办公室小野、滇西小哥等知名博主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走红,这些短视频网红在国际传播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影响力得到了广泛聚焦。短视频网红助力国际传播的内在机理在于:它内在蕴含着网红个体扩大影响力的冲动... 近年来随着李子柒、办公室小野、滇西小哥等知名博主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走红,这些短视频网红在国际传播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影响力得到了广泛聚焦。短视频网红助力国际传播的内在机理在于:它内在蕴含着网红个体扩大影响力的冲动,同时也符合海外短视频平台丰富自身内容资源的需要,还满足了国家打造立体化国际传播体系的期待。尽管短视频网红在国际传播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不足等一系列现实局限;未来,短视频网红可从主体多元化、题材多样化、内容多维化等层面进一步助力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网红 国际传播
下载PDF
科学把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着力点
15
作者 唐娟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98,共3页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全面推进国际传播工作。通过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鲜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能力 文化强国 国家软实力
下载PDF
从管控危机到强化趋势:媒介化治理的逻辑悖论与突破路径
16
作者 冉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107,共9页
伴随深度媒介化的社会进程,媒介化治理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选项。基于“关系性—过程性”的分析表明,媒介化治理概念纠缠于多重现实逻辑,面临着自我消解的难题,因此不能算作成熟的治理模式。媒介化治理只应被看成一种理论思维,但不影... 伴随深度媒介化的社会进程,媒介化治理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选项。基于“关系性—过程性”的分析表明,媒介化治理概念纠缠于多重现实逻辑,面临着自我消解的难题,因此不能算作成熟的治理模式。媒介化治理只应被看成一种理论思维,但不影响其作为社会治理的考量。聚焦近期那些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舆情通报,可以进一步明确媒介化危机治理的实践逻辑:要以管控危机为逻辑起点,以风险可见为逻辑进路,以协同共治为逻辑旨归。同时,媒介化危机治理要站在总体意识形态高度,保持希望哲学,突出事理逻辑,强化趋势结果,以求善治的现实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治理 管控危机 实践现象学 趋势结果 社会动能
下载PDF
小说的“入史”想象——评张炜《去老万玉家》
17
作者 张亚玲 冉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31,共6页
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据守齐鲁大地,追寻古齐文化的奥秘,构成张炜《去老万玉家》的叙事背景。屠龙少年代仆还愿、去异域的青春历险、“圣女贞德-万玉”颂歌等则是小说闪耀在前的图形。“图形—背景”之间交互辉映,推动神秘的“乌托邦-岛... 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据守齐鲁大地,追寻古齐文化的奥秘,构成张炜《去老万玉家》的叙事背景。屠龙少年代仆还愿、去异域的青春历险、“圣女贞德-万玉”颂歌等则是小说闪耀在前的图形。“图形—背景”之间交互辉映,推动神秘的“乌托邦-岛”、纠缠杂合的情爱逻辑、南北军事势力争夺构筑起强大的政治文化隐喻,小说的内涵和意蕴经此变得深刻。《去老万玉家》同样触发小说“入史”的话题,其直接的回应是强化青春叙事,突破历史文化的空心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去老万玉家》 “入史”想象 空心隐喻
下载PDF
戒除诱惑与重申信任:数字交往情境下的网络暴力治理
18
作者 冉华 郑东和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3,共9页
数字时代的网络暴力因具有生存性质、高显著性以及强力的道德约束而被视作一种新型的网络暴力。基于数字交往中的危机传播视角分析,新型网络暴力主要有失真环境中的“不良信息型”、群体传播中的“冒险搭车型”、“偶发危机事件型”等... 数字时代的网络暴力因具有生存性质、高显著性以及强力的道德约束而被视作一种新型的网络暴力。基于数字交往中的危机传播视角分析,新型网络暴力主要有失真环境中的“不良信息型”、群体传播中的“冒险搭车型”、“偶发危机事件型”等类型。社会理性“缺损”触发情绪暴力、事实“松动”引发伦理相对主义、媒介观念力量化引爆身体危机,是网络暴力的深层社会成因。面对网络暴力,群体传播应戒除对暴力的诱惑,媒体平台当充分发挥“标记”功能,网民个体要重塑数字社交健康,数字交往必须重申社会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危机传播 社交健康 社会信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19
作者 王嘉昀 黄靖棉 余清楚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5-29,共5页
围绕“何为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新质生产力何以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等三个问题,从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内涵和多维意蕴切入,结合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出版国际... 围绕“何为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新质生产力何以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等三个问题,从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内涵和多维意蕴切入,结合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的三点内在逻辑,并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可从内容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产业升级着手,切实推进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大局” 出版国际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 创新
下载PDF
电视新闻报道的视角转换及受众参与空间的形成研究
20
作者 席石 杨逐原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9期7-9,共3页
视角是电视新闻报道中能够选择的新闻事实观审方式,也是记者组织素材进行采访报道的基本路径。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和运用对叙事策略、报道方式以及报道者角色定位至关重要。当下,如何在保持与党的路线方针... 视角是电视新闻报道中能够选择的新闻事实观审方式,也是记者组织素材进行采访报道的基本路径。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和运用对叙事策略、报道方式以及报道者角色定位至关重要。当下,如何在保持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致的前提下,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媒介“看点”和“卖点”,是新闻媒体面临的一大挑战。基于此,文章针对电视新闻报道的视角转换及受众参与空间的形成展开研究,认为媒体无论何时都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时关注报道质量和传播效率。文章还指出,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挖掘新闻报道的新“看点”与“卖点”,意味着强调新闻报道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赋予新闻报道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外,新闻报道质量与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密切相关,而报道视角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决定新闻能否正确反映现实并有效传达给受众,因而新闻采编人员要提升专业素养,使新闻报道具有故事讲述的“情趣”“理趣”和时代叙事的“韵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 视角 观众参与体验 数字化传播挑战 多平台新闻再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