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涂抹剂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佳 王垚 +4 位作者 陈学堂 王炳策 李文志 王为镇 龙友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8-688,共11页
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 (Psa)引起的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产业上的毁灭性病害,生产中常施用水基型制剂进行防治,但因其附着性低且不易成膜保护树体,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为研制可有效防治猕猴... 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 (Psa)引起的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产业上的毁灭性病害,生产中常施用水基型制剂进行防治,但因其附着性低且不易成膜保护树体,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为研制可有效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新技术措施,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填料和增稠剂进行筛选,并将两者混合后得到成膜助剂,再加入优化后的渗透剂制备得到基础涂抹剂(涂抹剂基^(#)),对其成膜性、在树体上的附着性及耐雨水冲刷能力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价;向涂抹剂基^(#)中分别加入复配杀菌剂组合1^(#)(四霉素与戊唑醇质量比2:1)和组合2^(#)(四霉素与噻霉酮质量比5:1),制得涂抹剂1^(#)与涂抹剂2^(#);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涂抹剂基^(#)、涂抹剂1^(#)、涂抹剂2^(#)及所对应的杀菌剂组合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室内抑制活性,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其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配方筛选所得最适填料为纳米膨润土,最适增稠剂为聚乙烯醇2488,将两者分别按质量分数3.00%与10.00%混合得到成膜助剂,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60%的最适渗透剂奇功后制得涂抹剂基^(#),该涂抹剂基^(#)为乳白色粘稠液体,呈弱酸性,具有高黏度、高延展性、高拉丝度及强树体附着性,在玻璃板上涂抹123 min后可形成有韧性的薄膜,所得膜的固含量流失率为6.77%,耐雨水冲刷能力强。室内抑菌活性测定表明,涂抹剂基^(#)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无抑制活性,涂抹剂1^(#)与涂抹剂2^(#)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其所对应的杀菌剂组合单独使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涂抹剂基^(#)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效在30%以上,而涂抹剂1^(#)与涂抹剂2^(#)的防效均可达65%以上,且显著高于所对应的杀菌剂组合单独使用。本研究所制备的涂抹剂对猕猴桃溃疡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同时可为田间病虫害防治提供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溃疡病 涂抹剂 配方筛选 杀菌剂组合 抑菌活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环剥对贵长猕猴桃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国立 尹显慧 +2 位作者 吴素芳 杨敬之 谭永元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环剥处理对贵长猕猴桃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贵长猕猴桃提质增效配套栽培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方法】以生长势强、主干胸径4 cm以上的7年生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谢花后20 d环剥主干+谢花后8... 【目的】探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环剥处理对贵长猕猴桃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贵长猕猴桃提质增效配套栽培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方法】以生长势强、主干胸径4 cm以上的7年生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谢花后20 d环剥主干+谢花后80 d环剥主干(处理1)、谢花后20 d环剥主干+谢花后80 d环剥结果母枝(处理2)、谢花后20 d环剥结果母枝+谢花后80 d环剥主干(处理3)、谢花后20 d环剥结果母枝+谢花后80 d环剥结果母枝(处理4)处理,以不环剥为对照(CK),对比不同环剥处理贵长猕猴桃的果实品质、产量性状和经济效益。【结果】环剥处理能提升猕猴桃果实品质,其中,单果质量、纵径和横径均较CK分别高7.12%~8.50%、5.96%~7.39%和4.28%~5.23%,果形指数相差不大;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分别提高3.97%~7.86%和10.79%~20.61%,可滴定酸含量降低3.76%~6.77%,固酸比和糖酸比分别提高8.25%~13.23%、15.30%~27.52%,V 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6.72%~14.99%和15.38%~46.15%;经灰色关联度分析,不同处理猕猴桃果实品质以处理1较佳,灰色关联度值达0.78。各处理产量较CK增加7.13%~8.51%,增幅显著;除处理4因环剥劳务费用较高而纯收益比CK低161.59元/667m^(2)外,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纯收益分别增加564.18元/667m^(2)、100.99元/667m^(2)和162.60元/667m^(2)。【结论】环剥处理能较好地促进果实的纵向和横向生长,明显提高果实的单果质量,显著增加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固酸比和糖酸比,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增强猕猴桃口感和营养品质。以谢花后20 d环剥主干+谢花后80 d环剥主干处理猕猴桃果实的品质提升幅度最大,产量增幅较高,经济效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贵长猕猴桃 环剥 产量 果实品质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猕猴桃花腐病的防治效果
3
作者 陈佳 石金巧 +2 位作者 冉飞 陈听听 龙友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13-119,共7页
【目的】明确6种药剂对猕猴桃花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筛选高效、安全的药剂用于指导猕猴桃的田间生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田间试验,测定喷施6种药剂后猕猴桃花腐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通过计算防治前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变... 【目的】明确6种药剂对猕猴桃花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筛选高效、安全的药剂用于指导猕猴桃的田间生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田间试验,测定喷施6种药剂后猕猴桃花腐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通过计算防治前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变化值来判断防治效果,并记录猕猴桃植株生长情况和花果发育性状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6种药剂对猕猴桃花腐病呈不同水平的防治效果,且均对猕猴桃植株安全。防治前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连续两次施药防治后,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发病率较防治前均呈增加趋势,且发病情况变化值差异显著,其中对照组的发病情况变化值最大,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增幅分别达13.29%和6.84;春雷·溴菌腈与四霉素·丙硫唑处理组的变化值最小,发病率增幅均小于1.50%,病情指数增幅均小于1.00。田间防治效果与发病情况相对应,连续两次施药后,春雷·溴菌腈处理表现出最高的防治效果,四霉素·丙硫唑次之,均达75%以上。各药剂施用后对猕猴桃植株均无药害症状和其他不良影响,且较对照组呈不同水平的保花保果增产作用。6种药剂中,春雷·溴菌腈、四霉素·丙硫唑最能有效延缓猕猴桃花腐病病原菌的传播与扩散,减轻发病程度,可以高效安全地防治猕猴桃花腐病。【结论】针对猕猴桃花腐病,筛选出春雷·溴菌腈、四霉素·丙硫唑两种高效安全的药剂,可在猕猴桃田间生产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 猕猴桃花腐病 发病情况 生长情况 发育性状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猕猴桃桑盾蚧的发生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楠楠 李明 +1 位作者 李荣玉 张国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3-126,共4页
为明确贵州省修文县猕猴桃桑盾蚧的发生规律与空间分布,从而为控制桑盾蚧的为害提供依据。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调查桑盾蚧在修文县的分布、发生规律以及在猕猴桃树上不同方位的分布。结果表明:桑盾蚧在修文县"贵长&qu... 为明确贵州省修文县猕猴桃桑盾蚧的发生规律与空间分布,从而为控制桑盾蚧的为害提供依据。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调查桑盾蚧在修文县的分布、发生规律以及在猕猴桃树上不同方位的分布。结果表明:桑盾蚧在修文县"贵长"猕猴桃园中1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5月上旬和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桑盾蚧对"贵长"猕猴桃树的不同方位侵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南、东、北、西,其为害对猕猴桃树上的方位有一定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盾蚧 空间分布 发生规律 选择性
下载PDF
猕猴桃园套种蕺菜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磊 龙友华 +4 位作者 尹显慧 吴小毛 杨再福 张竹竹 舒然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8-137,共10页
为了提高猕猴桃果实产量与品质,在猕猴桃园以套种蕺菜、清耕和对照作为试验处理,测定不同时期猕猴桃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果实产量及品质,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套种蕺菜后猕猴桃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 为了提高猕猴桃果实产量与品质,在猕猴桃园以套种蕺菜、清耕和对照作为试验处理,测定不同时期猕猴桃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果实产量及品质,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套种蕺菜后猕猴桃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13.95%、7.92%和3.94%,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提高19.01%、28.89%和16.32%,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17.02%、12.63%、17.57%和7.98%,单果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提高7.14%和7.68%,维生素C、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提高7.97%、18.29%、2.09%、12.37%和14.1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套种蕺菜后猕猴桃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中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细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磷酸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放线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磷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与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负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维生素C含量显著负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干物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土壤蔗糖酶活性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磷酸酶活性显著负相关。套种蕺菜有利于提高猕猴桃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增加猕猴桃果实产量,改善猕猴桃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套种 蕺菜 土壤酶活性 品质
下载PDF
氯吡脲对贵长猕猴桃果实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承 王秋萍 +4 位作者 吴小毛 龙友华 吴沿友 黄亚欣 唐靖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86-2194,共9页
为探讨未浸果和浸果处理(氯吡脲10 mg·L-1)对贵长猕猴桃果实产量品质、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的影响,本试验测定了采收期果实产量参数和可食期营养品质,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固相微萃取-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分别分析了... 为探讨未浸果和浸果处理(氯吡脲10 mg·L-1)对贵长猕猴桃果实产量品质、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的影响,本试验测定了采收期果实产量参数和可食期营养品质,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固相微萃取-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分别分析了可食期果实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10mg·L-1氯吡脲浸果处理可有效促进贵长猕猴桃果实产量形成及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显著降低果实果形指数和硬度以及维生素C、可滴定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0.05),影响果实的外观和耐贮性。此外,10 mg·L-1氯吡脲浸果极显著增加果实脯氨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P<0.01),而果实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贵长猕猴桃果实香气成分主要为酯类、醇类、醛类、烯烃和烷烃,共70种成分。其中,未浸果果实香气成分主要为丁酸乙酯、丁酸甲酯、苯甲酸甲酯和苯甲酸乙酯等,浸果果实主要为丁酸乙酯、苯甲酸甲酯、丁酸甲酯和(E)-2-己烯醛等。10mg·L-1氯吡脲浸果增加了醛类、醇类、烯烃和烷烃在果实香气成分中的占比,提高了香气的多样性。本研究为贵长猕猴桃的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氯吡脲 贵长 氨基酸 香气物质
下载PDF
修文猕猴桃准透翅蛾、柳蝙蛾发生情况与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磊 尹显慧 +6 位作者 龙友华 黄亚欣 唐靖文 高亚星 吴素芳 杨森 张竹竹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2,共5页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在2016—2017年调查修文地区柳蝙蛾、猕猴桃准透翅蛾的生活史和为害特点,同时记录其在猕猴桃不同树龄上的为害情况,并研究了5种药剂对猕猴桃准透翅蛾、柳蝙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柳蝙蛾、猕猴桃准透...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在2016—2017年调查修文地区柳蝙蛾、猕猴桃准透翅蛾的生活史和为害特点,同时记录其在猕猴桃不同树龄上的为害情况,并研究了5种药剂对猕猴桃准透翅蛾、柳蝙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柳蝙蛾、猕猴桃准透翅蛾在修文地区猕猴桃上一年发生1代,5—8月为柳蝙蛾幼虫为害盛期;4—6月是猕猴桃准透翅蛾幼虫为害盛期。柳蝙蛾幼虫在3~6年生猕猴桃上为害较重,猕猴桃准透翅蛾对大于6年生猕猴桃为害较重。幼虫期采用喷雾法施用77.5%敌敌畏乳油对柳蝙蛾防治效果较好,药后5d校正防效达92.36%。480g·L-1毒死蜱乳油在药后5d对猕猴桃准透翅蛾的校正防效为93.30%。选择合适药剂可以有效防控柳蝙蛾与猕猴桃准透翅蛾虫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蝙蛾 猕猴桃准透翅蛾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冉飞 张荣全 +6 位作者 袁腾 马继玲 尹显慧 李文志 樊荣 吴小毛 龙友华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2,I0004,共7页
为有效防控‘红阳’猕猴桃受褐斑病的危害,采用传统的组织块分离方法对发病叶片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纯化,并对病原菌开展了致病性测试、形态特征观察、多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明确分离获得的菌株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 为有效防控‘红阳’猕猴桃受褐斑病的危害,采用传统的组织块分离方法对发病叶片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纯化,并对病原菌开展了致病性测试、形态特征观察、多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明确分离获得的菌株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药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抑菌活性最强,EC50分别为0.0084、0.0553 mg/L,可用于田间防治由链格孢菌引起的褐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红阳’ 褐斑病 病原菌分离鉴定 药剂筛选
下载PDF
猕猴桃花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竹竹 龙友华 +2 位作者 杨森 李磊 尹显慧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猕猴桃花腐病是猕猴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该病具有发病早、蔓延快、防治难等特点,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阻碍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猕猴桃花腐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其分布与为害、病原种类、发生流行... 猕猴桃花腐病是猕猴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该病具有发病早、蔓延快、防治难等特点,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阻碍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猕猴桃花腐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其分布与为害、病原种类、发生流行规律、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治措施,并探讨了该病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猕猴桃花腐病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花腐病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套袋时间对猕猴桃品质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贵琴 莫飞旭 +5 位作者 高强 龙友华 吴小毛 樊荣 卢俊 黄亚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8期97-102,共6页
为猕猴桃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不同套袋时间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提高猕猴桃单果重,各套袋时间的单果重较对照高0.67%~20.76%;适时套袋能提高后熟果实... 为猕猴桃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不同套袋时间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提高猕猴桃单果重,各套袋时间的单果重较对照高0.67%~20.76%;适时套袋能提高后熟果实的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套袋可降低维生素C的损失率,对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变化影响程度不一,但总体加快了可滴定酸的损失;在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各处理S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除7月30日套袋外,其余套袋时间的CAT活性总体变化趋势与SOD相似。适时套袋可改善猕猴桃果实品质,提高防御酶活性,延缓果实衰老,提高贮藏性,其中6月下旬套袋可提高猕猴桃部分贮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套袋 品质 防御酶 活性
下载PDF
猕猴桃根结线虫形态观察与病原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舒然 李磊 +3 位作者 龙友华 顾桂飞 张竹竹 尹显慧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71-2977,共7页
【目的】明确贵州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种类,为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贵州省修文、息烽和大方县采集感染根结线虫的猕猴桃植株,利用改良的贝曼漏斗法分离根结线虫,采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猕猴桃根结线虫进行形态... 【目的】明确贵州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种类,为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贵州省修文、息烽和大方县采集感染根结线虫的猕猴桃植株,利用改良的贝曼漏斗法分离根结线虫,采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猕猴桃根结线虫进行形态观察与测量,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线虫进行鉴定。【结果】猕猴桃根系被根结线虫侵染后产生根结或瘤状物,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直径为0.5~1.0 cm;直径1.5~2.0 mm的须根受害较重,被侵染的须根产生单个或串生结节状肿瘤,瘤状物呈椭圆或近球形。猕猴桃根结线虫雌虫的排泄孔至头端的距离是口针的1倍左右,口针微微向背部弯曲,唇盘呈哑铃状,侧唇与中唇和唇盘分开,分界明显;雄虫唇盘大而圆,比中唇高,中唇外围圆滑,与唇盘分界明显。猕猴桃根结线虫种群与GenBank的南方根结线虫MK784570、KP234265和KF041336等线虫的序列相似度达99%。【结论】侵染贵州省修文、息烽和大方县猕猴桃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南方根结线虫 形态观察 鉴定 贵州省
下载PDF
一种猕猴桃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石金巧 张荣全 +3 位作者 龙友华 胡安龙 莫飞旭 李文志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49,共6页
以猕猴桃叶斑病典型症状叶片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结合回接试验确定病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通过不同培养条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探究,以期为该病害发生规律的探究和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 以猕猴桃叶斑病典型症状叶片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结合回接试验确定病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通过不同培养条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探究,以期为该病害发生规律的探究和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引起猕猴桃叶斑病致病病原为可可毛色二孢菌(L.theobromae);该病原菌在1035℃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5,光照条件为连续光照,适宜的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酵母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叶斑病 可可毛色二孢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贵长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植物源杀菌剂室内筛选 被引量:7
13
作者 石金巧 龙友华 +3 位作者 黎晓茜 莫飞旭 冉飞 黄亚欣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1-337,共7页
【目的】明确贵长猕猴桃软腐病致病病原菌,筛选具有防控作用的绿色植物源杀菌剂,为猕猴桃软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结合回接试验确定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进行鉴定,并采用菌... 【目的】明确贵长猕猴桃软腐病致病病原菌,筛选具有防控作用的绿色植物源杀菌剂,为猕猴桃软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结合回接试验确定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植物源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结果】分离获得的8株有效菌株中RF2和RF2-4可引发软腐病,将该菌株的rDNA-ITS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菌株RF2和RF2-4分别与葡萄座腔菌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拟茎点霉菌 Phomopsis sp.同源性达100%和99%,结合RF2和RF2-4病原菌形态特征分析,明确两株致病菌为葡萄座腔菌 B. dothidea 、拟茎点霉菌 Phomopsis sp.。0.5%苦参碱AS对葡萄座腔菌 B. dothidea 和拟茎点霉菌 Phomopsis sp.的 EC 50 分别为0.442 mg·L^-1 和0.322 mg·L^-1 ,0.3%丁子香酚SL的 EC 50 则分别为0.680 mg·L^-1 和0.301 mg·L^-1 ,两者毒力均高于其他植物源杀菌剂。【结论】引起贵长猕猴桃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 B. dothidea 和拟茎点霉菌 Phomopsis sp.;0.5%苦参碱AS和0.3%丁子香酚SL对葡萄座腔菌 B. dothidea 和拟茎点霉菌 Phomopsis sp.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贵长猕猴桃软腐病的田间药剂防治提供筛选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软腐病 植物源杀菌剂 毒力测定 绿色防控
下载PDF
叶面施钾、钠对猕猴桃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文志 龙友华 +3 位作者 莫飞旭 何立楠 石金巧 冉飞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12-1320,共9页
【目的】探明钾、钠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方法】以8年生贵长猕猴桃为试材,在常规栽培管理模式下,共设置9个不同的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钠处理,并在室内测定采收后猕猴桃果实品质和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变化。【结果】猕猴桃果实... 【目的】探明钾、钠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方法】以8年生贵长猕猴桃为试材,在常规栽培管理模式下,共设置9个不同的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钠处理,并在室内测定采收后猕猴桃果实品质和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变化。【结果】猕猴桃果实品质随钾、钠肥处理随质量浓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钾肥和钠肥混施处理对果实品质改善效果优于单一施用处理,其中0.2mg·mL^(-1)磷酸二氢钾和0.1mg·mL^(-1)氯化钠混合施用对猕猴桃果实品质改善最显著,其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为14.54、128.13 mg·hg^(-1),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最大,分别为1.65、76.07 g;0.2%磷酸二氢钾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贮藏过程中的软果率、坏果率,延长猕猴桃的贮藏时间;【结论】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钠能改善猕猴桃果实品质、延缓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营养物质下降速度,推迟可溶性糖含量到达峰值的时间;在施钾情况下,适量施钠对提高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贮藏性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品质 贮藏性
下载PDF
根施沼肥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龙进 侯再忠 +4 位作者 姜春芽 李文志 王国立 吴素芳 龙友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27-31,共5页
【目的】探明根施沼肥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为优质猕猴桃生产上合理施用沼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等量清水为对照(CK),研究根施沼液为25%、50%、75%和100%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 【目的】探明根施沼肥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为优质猕猴桃生产上合理施用沼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等量清水为对照(CK),研究根施沼液为25%、50%、75%和100%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猕猴桃的单果重、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分别为81.4~92.6 g、987.28~1135.54 mg/kg、12.38%~14.10%、14.45%~16.58%和8.72~11.95,分别较较CK显著提高9.95%~13.76%、2.56%~15.02%、4.12%~13.89%、4.64%~14.74%和9.52%~37.04%;各处理可滴定酸为1.18~1.42,较CK降低4.93%~16.90%,除25%沼液处理外,其余处理较CK差异均显著。【结论】根施沼肥可改善猕猴桃果实的外观及内在品质,且随着沼液浓度的升高而提高,以施用100%沼液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根施沼肥 外观品质 内在品质
下载PDF
贵长猕猴桃花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控药剂筛选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听听 莫飞旭 +3 位作者 张荣全 袁腾 赵志博 龙友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5-985,共11页
【目的】明确猕猴桃花腐病的致病病原及其防控药剂。【方法】从贵长猕猴桃发病花蕾中分离获得病原菌,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物学特性测定,以及16S r DNA、rpo D、gyr B、glt A和dna A基因联合分析鉴定,同时测定11种杀菌剂和组... 【目的】明确猕猴桃花腐病的致病病原及其防控药剂。【方法】从贵长猕猴桃发病花蕾中分离获得病原菌,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物学特性测定,以及16S r DNA、rpo D、gyr B、glt A和dna A基因联合分析鉴定,同时测定11种杀菌剂和组合药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从病样中分离获得的菌株G-2为猕猴桃花腐病病原,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及分子鉴定将其鉴定为绿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供试11种药剂中四霉素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最高,EC50为1.24 mg·kg^(-1),其次为丙硫唑,EC50为9.62 mg·kg^(-1);四霉素与丙硫唑以有效质量比4∶1、3∶1时,共毒系数(co-toxicity coefficient,CTC)分别为272.70、129.86,具有增效作用。【结论】猕猴桃花腐病的病原菌为绿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对四霉素和丙硫唑及组合药剂均有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花腐病 绿黄假单胞菌 病原鉴定 药剂筛选
下载PDF
贵州李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尹显慧 顾桂飞 +3 位作者 龙海江 龙友华 舒然 吴琼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第4期58-63,共6页
李是助力贵州扶贫攻坚的主要水果产业之一,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为害逐年加重。通过多次实地调查贵州李主产区病虫害发生现状,结合目前李病虫害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李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红点病、蚧壳虫、蚜虫、李小食心... 李是助力贵州扶贫攻坚的主要水果产业之一,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为害逐年加重。通过多次实地调查贵州李主产区病虫害发生现状,结合目前李病虫害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李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红点病、蚧壳虫、蚜虫、李小食心虫等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旨在为优质李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树 病虫害 症状 发生特点 防治
下载PDF
贵州省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世江 丁怡 +4 位作者 赵琪君 李明 文小东 宋星陈 李荣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4-1301,共8页
【目的】明确贵州省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为水稻纹枯病的科学防治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从贵州省4个地区采集分离的52株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药剂间的相关性... 【目的】明确贵州省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为水稻纹枯病的科学防治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从贵州省4个地区采集分离的52株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药剂间的相关性。【结果】供试菌株对丙环唑的EC50值为0.058~2.381μg·mL-1,均值为0.422μg·mL-1;供试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EC50值范围从0.077~0.936μg·mL-1,均值为0.313μg·mL-1。抗性水平分析表明,湄潭地区的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出现了低抗水平的菌株,抗性频率分别为16.7%、13.3%。聚类分析表明,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差异与菌株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且这两种药剂的敏感性之间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供试菌株中多数菌株对丙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较高。药剂间未产生交互抗性,生产上可以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枯病菌 丙环唑 吡唑醚菌酯 敏感性 交互抗性
下载PDF
丁香菌酯与咪鲜胺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雪 张昕淳 +4 位作者 欧菊 胡珂 李荣玉 李明 廖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0-918,共9页
【目的】研究丁香菌酯和咪鲜胺及其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作用效果及对该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田间防控水稻纹枯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离体条件下,以水稻纹枯病菌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丁香菌酯和咪鲜胺原药及其组合... 【目的】研究丁香菌酯和咪鲜胺及其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作用效果及对该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田间防控水稻纹枯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离体条件下,以水稻纹枯病菌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丁香菌酯和咪鲜胺原药及其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生物活性,筛选出最佳配比,初步分析该组合对纹枯病菌的增效机制;根据最佳配比,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丁香菌酯和咪鲜胺原药单剂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1.47和0.61μg/mL。丁香菌酯与咪鲜胺原药以质量比1∶4、1∶2、1∶1、2∶1、4∶1进行组合时对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EC_(50)在0.12~0.24μg/mL;其中,丁香菌酯与咪鲜胺以质量比4∶1组合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其EC_(50)为0.12μg/mL,共毒系数(CTC)为955.81。田间试验结果显示,20%丁香菌酯SC与25%咪鲜胺EC以有效成分用量比4∶1组合(48 g/ha+12 g/ha),药后21 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高达84.85%,极显著高于20%丁香菌酯SC(73.58%)和25%咪鲜胺EC(72.79%)单剂的防治效果(P<0.01)。丁香菌酯与咪鲜胺以质量比4∶1组合能提高纹枯病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结论】丁香菌酯与咪鲜胺以有效成分用量比4∶1组合的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协同防治作用,且明显减少药剂的使用量,有开发成水稻纹枯病增效制剂组合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丁香菌酯 咪鲜胺 生理生化特性 田间防效
下载PDF
三氟苯嘧啶和啶虫脒对褐飞虱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帅 石宇 +3 位作者 廖逊 李明 宋梅 李荣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为明确三氟苯嘧啶和啶虫脒复配对褐飞虱的联合作用,筛选出对褐飞虱具有增效作用的药剂组合。【方法】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三氟苯嘧啶和啶虫脒及其复配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并采用田间喷雾法在贵州惠水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 【目的】为明确三氟苯嘧啶和啶虫脒复配对褐飞虱的联合作用,筛选出对褐飞虱具有增效作用的药剂组合。【方法】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三氟苯嘧啶和啶虫脒及其复配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并采用田间喷雾法在贵州惠水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与敏感基线相比,贵州3地(黄平、湄潭、惠水)褐飞虱种群对三氟苯嘧啶和啶虫脒的抗性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44~8.00和3.87~9.84。三氟苯嘧啶和啶虫脒复配对褐飞虱3龄若虫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三氟苯嘧啶与啶虫脒有效成分比为1∶2、1∶5、1∶9、2∶1、5∶1、9∶1时,共毒系数都大于120,2∶1为最佳配比,其CTC为191.30,LC_(50)值为0.39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三氟苯嘧啶+啶虫脒(2∶1)]组合施药3 d后对褐飞虱具显著增效作用,防效为96.11%,显著高于三氟苯嘧啶(88.01%)和啶虫脒(65.03%)单剂。【结论】三氟苯嘧啶和啶虫脒按有效成分比为2∶1(三氟苯嘧啶∶啶虫脒)时对褐飞虱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三氟苯嘧啶 啶虫脒 敏感性测定 增效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