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贵州师范大学通识选修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
作者 黄娟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第5期89-89,共1页
贵州师范大学开设公选课已有多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生通过对公选课的学习,知识体系得到了拓宽,知识结构得到了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得到了增强。然而,在贵州师范大学公选课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贵州师范大学开设公选课已有多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生通过对公选课的学习,知识体系得到了拓宽,知识结构得到了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得到了增强。然而,在贵州师范大学公选课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公选课的质量。本文针对贵州师范大学公选课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选课 教学改革 问题 探索
下载PDF
贵州省荞麦蚜虫种类调查及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晓娜 周飘 +7 位作者 李斌 李洪有 邓娇 孟子烨 黄娟 石桃雄 黄凯丰 陈庆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8,共7页
选择2016-2017年春秋2季贵州省荞麦4主产区的6个点进行蚜虫种类调查和消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荞麦蚜虫的种类为桃蚜、棉蚜和豆蚜3种,优势害虫为桃蚜.桃蚜的消长规律与荞麦品种、发育期、海拔有直接关系,蚜虫对甜荞的危害最大,其次是苦... 选择2016-2017年春秋2季贵州省荞麦4主产区的6个点进行蚜虫种类调查和消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荞麦蚜虫的种类为桃蚜、棉蚜和豆蚜3种,优势害虫为桃蚜.桃蚜的消长规律与荞麦品种、发育期、海拔有直接关系,蚜虫对甜荞的危害最大,其次是苦荞和米苦荞,多年生苦荞和矮金荞危害最小;虫口数量随着荞麦发育期逐渐增加到开花期达到最大,直到荞麦收获期下降至最低;海拔越高虫口数相对越少,反之则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桃蚜 数量 种类 消长规律
下载PDF
贵州省荞麦害螨种类调查及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晓娜 吴煜 +7 位作者 邓娇 蔡芳 李洪有 黄娟 朱丽伟 黄凯丰 孟子烨 陈庆富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8-763,共6页
为补充荞麦生产种植区所缺乏的害螨基础资料,累积害螨预测预报的经验,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增加荞麦的产量,本研究在2016~2017年2年的春秋两季选择贵州省荞麦生产的4个主产区的6个地点,根据荞麦生长规律对荞麦害螨的种类、分布、危害状... 为补充荞麦生产种植区所缺乏的害螨基础资料,累积害螨预测预报的经验,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增加荞麦的产量,本研究在2016~2017年2年的春秋两季选择贵州省荞麦生产的4个主产区的6个地点,根据荞麦生长规律对荞麦害螨的种类、分布、危害状况等进行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害螨的消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荞麦害螨主要为叶螨科叶螨属的3个种,分别是二斑叶螨、皮氏叶蟎和截形叶螨,其中二斑叶螨是优势种。同一地点,春季和秋季二斑叶螨的发生规律均呈“倒V”型,分别在6月份、9月份左右螨口数达到最高,后下降至荞麦收获;多年生荞麦较一年生荞麦上二斑叶螨的虫口数量显著不同,平均多20~70头螨。不同地点,二斑叶螨的螨口数量随着海拔越高数量越少,反之则越多。因此,贵州省3种荞麦害螨中二斑叶螨危害最严重;其消长规律与品种无关,而与荞麦的是否可再生、季节及海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害螨 种类 发生规律 调查
下载PDF
贵州省荞麦地上节肢动物种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晓娜 吴煜 +4 位作者 李斌 邓娇 孟子烨 黄凯丰 陈庆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45-52,共8页
于2017—2018年对贵州省4个荞麦主产区进行了地上节肢动物的种类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贵州荞麦地上节肢动物有2纲12目45科75种,其中害虫种类为2纲8目27科48种,天敌为2纲7目13科20种,访花昆虫为1纲6目14科20种;危害严重的害虫种类为黑唇十... 于2017—2018年对贵州省4个荞麦主产区进行了地上节肢动物的种类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贵州荞麦地上节肢动物有2纲12目45科75种,其中害虫种类为2纲8目27科48种,天敌为2纲7目13科20种,访花昆虫为1纲6目14科20种;危害严重的害虫种类为黑唇十脉叶蜂、西花蓟马、桃蚜、红边黄小灰蝶、二斑叶螨;优势天敌种类为异色瓢虫、三突伊氏蛛、印度细腹食蚜蝇、尼氏真绥螨;访花昆虫较多的种类为印度细腹食蚜蝇和中华蜜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肢动物 荞麦 害虫 天敌 访花昆虫
下载PDF
金荞麦叶发酵茶抗小鼠H22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小燕 黄莎 陈庆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4-859,共6页
为探究金荞麦叶发酵茶抑制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以移植H22荷瘤小鼠为模型,设置空白组、金荞麦叶发酵茶低中高剂量组(1.25、2.50和5.00 g·kg-1·d-1)灌胃,阳性药5-FU组,检测其抑瘤效果及对H22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以荷瘤小鼠血清... 为探究金荞麦叶发酵茶抑制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以移植H22荷瘤小鼠为模型,设置空白组、金荞麦叶发酵茶低中高剂量组(1.25、2.50和5.00 g·kg-1·d-1)灌胃,阳性药5-FU组,检测其抑瘤效果及对H22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以荷瘤小鼠血清中SOD和MDA含量检测评价金荞麦叶发酵茶的抗氧化能力,以耳肿胀度、鸡红细胞(CRBC)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碳廓清能力及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评价免疫功能的调节能力。结果发现,金荞麦叶发酵茶高剂量能够明显抑制小鼠H22实体瘤生长(P<0.05),其抑瘤率为36.3%;SOD活力与模型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DA含量较模型组均下降,但与模型组比无明显差异。发酵茶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DTH反应所致的耳廓肿胀度(P<0.01);可提高CRBC致敏小鼠的血清溶血素含量,且显著加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快碳粒的清除,而对正常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比较复杂。可见,金荞麦叶发酵茶通过显著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减轻活性氧带来的损伤,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叶发酵茶 H22肿瘤小鼠 抗肿瘤 迟发型变态反应 溶血素 碳粒廓清 SOD MDA
下载PDF
荞麦综合评价及其部分功能性成分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胡丽雪 胡静洁 +2 位作者 葛培娟 赵钢 黄凯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8,共5页
从形态学、化学成分、营养学、安全性方面论述了荞麦的综合评价现状,并对现阶段与荞麦及其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黄酮、D-CI等指标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荞麦的品质评价及质量指标测定方法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荞麦 评价 质量指标 功能性成分
下载PDF
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郭肖 孔德章 +7 位作者 黄本婷 唐元椿 杨林 王明珠 王舒婷 向达兵 赵钢 黄凯丰 《作物研究》 2016年第2期214-219,共6页
连作障碍是作物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各种作物或轻或重都会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阐明连作障碍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危害,本文简述了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原因,论述其调控技术,并对农作物连作障碍进行研究展望,旨在为今后... 连作障碍是作物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各种作物或轻或重都会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阐明连作障碍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危害,本文简述了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原因,论述其调控技术,并对农作物连作障碍进行研究展望,旨在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部分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连作障碍 机理 调控
下载PDF
荞麦属种间13S球蛋白基因序列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梁成刚 陈晴晴 +3 位作者 石桃雄 陈其皎 孟子烨 陈庆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1-546,共6页
荞麦13S球蛋白是荞麦种子中的一类主要贮藏蛋白。本研究选用荞麦属植物甜荞栽培种及其野生类型、苦荞栽培种及其野生类型、毛野荞、左贡野荞、细柄野荞和硬枝万年荞6个种共44份材料,进行PCR特异性扩增、测序得到荞麦13S球蛋白基因的保... 荞麦13S球蛋白是荞麦种子中的一类主要贮藏蛋白。本研究选用荞麦属植物甜荞栽培种及其野生类型、苦荞栽培种及其野生类型、毛野荞、左贡野荞、细柄野荞和硬枝万年荞6个种共44份材料,进行PCR特异性扩增、测序得到荞麦13S球蛋白基因的保守片段序列。对序列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发现44份供试材料13S球蛋白基因片段的285个排列位点中不变位点为24个,多态性位点S为261个(含简约信息位点数198个和单型可变位点63个),序列总突变位点Eta为503个。野生甜荞种内13S球蛋白基因序列差异明显高于栽培甜荞,但野生苦荞种内13S球蛋白基因序列差异仅稍高于栽培苦荞。推测其一方面可能与繁殖方式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荞麦驯化过程中通常只有少数野生型群体被驯化有关。系统聚类分析发现栽培甜荞与野甜荞亲缘关系近,与左贡野荞亲缘关系次之;栽培苦荞与野苦荞亲缘关系近,与毛野荞亲缘关系次之;细柄野荞和硬枝万年荞的13S蛋白基因片段序列差异较小,说明其亲缘关系较近。上述结果为荞麦属种间遗传多样性与进化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13S球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系统关系
下载PDF
无公害药用金荞麦种植技术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梁成刚 喻武鹃 +3 位作者 汪燕 廖凯 陈庆富 孙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2期1526-1532,共7页
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Trev.) Meisn.为廖科荞麦属多年生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材。金荞麦人工种植历史较短,栽培管理措施粗放,药材产量和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无公害种植是中药材种植产业未来发展的基础,也是金荞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 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Trev.) Meisn.为廖科荞麦属多年生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材。金荞麦人工种植历史较短,栽培管理措施粗放,药材产量和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无公害种植是中药材种植产业未来发展的基础,也是金荞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金荞麦药材的研究与生产现状,利用GMPGIS-II提取采样点生态因子,提出了金荞麦栽培区域主要以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一带为宜;未来须加强原产地优质野生金荞麦驯化与优良品种选育工作,逐步扩大无公害金荞麦生产面积;生产上须注意土壤修复,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土壤病原菌,建立以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减少农残及重金属污染;并建立科学采收的无公害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本文为金荞麦药材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无公害种植 育种 土壤改良 综合防治 采收
下载PDF
荞麦属植物RLKs基因序列分析与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燕 喻武鹃 +6 位作者 廖凯 黄娟 邓娇 石桃雄 霍冬敖 李洪有 梁成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0-35,共6页
从8个荞麦野生种中选取23份荞麦种质资源提取DNA,并根据类蛋白激酶基因(RLKs unigene)序列设计特征引物,进行PCR扩增,对获得的扩增片段进行基因测序与序列分析。结果发现:23份荞麦种质间RLKs基因片段的多态位点数占21.53%,11份野苦荞间R... 从8个荞麦野生种中选取23份荞麦种质资源提取DNA,并根据类蛋白激酶基因(RLKs unigene)序列设计特征引物,进行PCR扩增,对获得的扩增片段进行基因测序与序列分析。结果发现:23份荞麦种质间RLKs基因片段的多态位点数占21.53%,11份野苦荞间RLKs基因片段多态位点数占3.42%,4份野甜荞间多态位点数占1.66%,说明荞麦属植物种内RLKs基因序列高度保守;对扩增序列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发现,左贡野甜荞与野甜荞种间遗传距离最小,野甜荞与金荞麦种间遗传距离最大;聚类分析发现,野甜荞与左贡野荞亲缘关系近,与毛野荞和大野荞次之,野苦荞与金荞麦、硬枝野荞和细柄野荞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类蛋白激酶基因 序列分析 亲缘关系
下载PDF
荞麦生产状况及新类型栽培荞麦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82
11
作者 陈庆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1-7,共7页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栽培荞麦生产状况、荞麦育种现状、新类型荞麦育种及远缘杂交突破等方面的综述,提出:从野生甜荞中导入花柱同长自交可育基因,可提高甜荞的结实率;将地方苦荞特殊种质薄壳基因导入常规苦荞,可提高苦荞的加工性能和品质...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栽培荞麦生产状况、荞麦育种现状、新类型荞麦育种及远缘杂交突破等方面的综述,提出:从野生甜荞中导入花柱同长自交可育基因,可提高甜荞的结实率;将地方苦荞特殊种质薄壳基因导入常规苦荞,可提高苦荞的加工性能和品质。由于栽培种品种间的变异有限,故通过栽培和野生荞麦的种间远缘杂交,可培育出双二倍体杂种并用于生产。另外,笔者将不同于花柱异长自交不亲和甜荞、不同于常规厚果壳苦荞的栽培荞麦类型称为新类型栽培荞麦,并指出新类型栽培荞麦将代表着荞麦产业的未来。此外,笔者还详细介绍了新类型荞麦育种的突破和应用,以便为荞麦品种更新、新类型荞麦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生产状况 育种 远缘杂交 新类型栽培荞麦
下载PDF
银染法对荞麦等6种粮食作物种子蛋白亚基指纹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明凤 陈庆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2-25,共4页
利用SDS-PAGE和银染检测技术,对我国苦荞、甜荞、小麦、玉米、糯稻米、籼稻米等6种常见粮食粉的种子蛋白亚基进行比较研究,为其鉴别提供经济、快捷、有效的方法。结果发现:甜荞品种间种子蛋白亚基丰富,并显示高度变异性;苦荞种子蛋白质... 利用SDS-PAGE和银染检测技术,对我国苦荞、甜荞、小麦、玉米、糯稻米、籼稻米等6种常见粮食粉的种子蛋白亚基进行比较研究,为其鉴别提供经济、快捷、有效的方法。结果发现:甜荞品种间种子蛋白亚基丰富,并显示高度变异性;苦荞种子蛋白质亚基不如甜荞丰富,各品种蛋白亚基变异性不高;荞麦在种子蛋白亚基指纹上与小麦、玉米、糯稻米、籼稻米等粮食粉均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不同粮食作物种子粉鉴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PAGE 银染 种子蛋白亚基 粮食作物
下载PDF
荞麦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黎瑞源 石桃雄 +1 位作者 刘筱嘉 陈庆富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151-156,共6页
近年来生物技术使荞麦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对荞麦分子遗传学进行研究,从种间亲缘关系、种质资源遗传多性性、遗传图谱构建、农艺性状及相关基因定位、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基因组测序等6个方面对荞麦分子遗传学... 近年来生物技术使荞麦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对荞麦分子遗传学进行研究,从种间亲缘关系、种质资源遗传多性性、遗传图谱构建、农艺性状及相关基因定位、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基因组测序等6个方面对荞麦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荞麦分子遗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分子标记 遗传图谱 基因克隆
下载PDF
PEG-6000引发对荞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子烨 石桃雄 +3 位作者 陈其皎 梁成刚 汪燕 陈庆富 《乡村科技》 2017年第26期72-75,共4页
本文对PEG-6000溶液对荞麦种子引发影响进行研究,设置10%、20%、30%的PEG-6000溶液浓度,对定甜1号、黔苦5号2个品种的荞麦种子进行12、24、36 h的引发处理,测定2种荞麦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结果表明,采用浓度10%的PEG-6000溶液引发处... 本文对PEG-6000溶液对荞麦种子引发影响进行研究,设置10%、20%、30%的PEG-6000溶液浓度,对定甜1号、黔苦5号2个品种的荞麦种子进行12、24、36 h的引发处理,测定2种荞麦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结果表明,采用浓度10%的PEG-6000溶液引发处理12 h,是定甜1号、黔苦5号的最佳引发条件;随着PEG溶液浓度的升高和引发时间的延长,定甜1号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0%浓度引发12 h处理组的甜荞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但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黔苦5号在10%浓度PEG溶液引发12 h处理组种子发芽率最高,20%浓度PEG溶液引发24 h处理组发芽势最高,但发芽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结果支持PEG-6000溶液可以作为荞麦的种子引发剂,能够加快荞麦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种子 PEG-6000 引发 发芽率
下载PDF
贵州省苦荞产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霜 李光 陈庆富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4期27-29,共3页
将SWOT和PEST两种战略分析工具进行组合,作为开展研究的主要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分析贵州省苦荞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从优势-机会、劣势-机会、优势-威胁、劣势-威胁4个方面提出应对的策略... 将SWOT和PEST两种战略分析工具进行组合,作为开展研究的主要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分析贵州省苦荞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从优势-机会、劣势-机会、优势-威胁、劣势-威胁4个方面提出应对的策略:把握外部机会,发挥内部优势;规避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遇;发挥内部优势,迎接外部挑战;规避内部劣势,减轻外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产业 SWOT-PEST分析 贵州省
下载PDF
荞麦属植物脱落酸不敏感基因序列比较与亲缘关系研究
16
作者 汪燕 梁成刚 +6 位作者 陈晴晴 石桃雄 陈其皎 孟子烨 邓娇 黄娟 陈庆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6-542,共7页
为了研究荞麦属不同种间植物脱落酸不敏感基因(ABA-insensitive,ABI)序列变异差异与亲缘关系,试验选用7个荞麦野生种,包括野甜荞、野苦荞、左贡野荞、毛野荞、大野荞、金荞麦、硬枝万年荞共30份种质材料,提取苗期幼嫩叶片的DNA,通过聚... 为了研究荞麦属不同种间植物脱落酸不敏感基因(ABA-insensitive,ABI)序列变异差异与亲缘关系,试验选用7个荞麦野生种,包括野甜荞、野苦荞、左贡野荞、毛野荞、大野荞、金荞麦、硬枝万年荞共30份种质材料,提取苗期幼嫩叶片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获得荞麦ABI基因,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基因测序与序列分析。结果发现,7个野生种共30份种质间ABI基因片段的多态位点数占20.28%,其中,14份野苦荞间ABI基因片段多态位点数占1.86%,5份野甜荞间多态位点数占1.81%,说明荞麦属植物种内ABI基因序列高度保守。对扩增序列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发现,左贡野荞与毛野荞种间遗传距离最大,硬枝万年荞与金荞麦种间遗传距离最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苦荞与大野荞、金荞麦和硬枝万年荞亲缘关系较近,与毛野荞亲缘关系次之;左贡野荞与野甜荞亲缘关系近;不同地区野苦荞和左贡野荞分别被单独聚为一类,说明生长环境对荞麦ABI基因序列变异具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脱落酸不敏感基因 序列分析 亲缘关系
下载PDF
金荞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璐瑗 黄娟 +2 位作者 陈庆富 章洁琼 夏忠敏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06-2208,共3页
金荞麦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行业。本文对金荞麦栽培、遗传育种、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及其不同部位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金荞麦的品种开发、新型金荞麦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荞麦 栽培 育种 产品开发利用
下载PDF
荞麦属植物遗传育种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丽娟 陈庆富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58,共7页
荞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我国是世界荞麦的主产区之一,荞麦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但荞麦遗传育种起步较晚,技术也相对落后。近年来,在原有系统育种、诱变育种为主的基础上,开展了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研究,... 荞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我国是世界荞麦的主产区之一,荞麦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但荞麦遗传育种起步较晚,技术也相对落后。近年来,在原有系统育种、诱变育种为主的基础上,开展了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研究,荞麦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研究从荞麦的遗传育种、育种成就、育种方法、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荞麦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育种 杂种优势 遗传育种
下载PDF
荞麦属植物花梗关节解剖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链 陈庆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9-53,共5页
以荞麦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应用石蜡切片、解剖观察等方法对花梗关节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分析,为研究荞麦属植物花梗关节的解剖结构与落粒性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开花期,荞麦属植物花梗薄壁细胞中有丰富的淀粉粒,维管束的分化... 以荞麦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应用石蜡切片、解剖观察等方法对花梗关节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分析,为研究荞麦属植物花梗关节的解剖结构与落粒性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开花期,荞麦属植物花梗薄壁细胞中有丰富的淀粉粒,维管束的分化不明显。花梗关节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其细胞体积较小、排列紧密等特征与离层结构相似。7个荞麦属植物材料花梗关节在花梗上分布的位置不同,关节形态与落粒性关系较为密切,通常花梗关节缢缩表现出落粒。关节的作用如同离层,花从关节处脱落,避免营养流失,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属 花梗 关节 离层 淀粉粒 解剖学 落粒性
下载PDF
贵州秋季栽培不同荞麦品种成熟期果实中黄曲霉及其毒素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飘 张晓娜 +2 位作者 陈庆富 夏忠敏 章洁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80-86,共7页
本研究以贵阳秋季栽培的2个米苦荞(F.tataricum,贵米苦荞18-1号和贵黑米苦荞12号)、2个多苦荞(F.tatari-cymosum,贵多苦荞003C和贵多苦荞60)、2个甜荞(F.esculentum,贵红花甜荞2号和1412-1)、2个常规苦荞(F.tataricum,定苦荞1号和六苦20... 本研究以贵阳秋季栽培的2个米苦荞(F.tataricum,贵米苦荞18-1号和贵黑米苦荞12号)、2个多苦荞(F.tatari-cymosum,贵多苦荞003C和贵多苦荞60)、2个甜荞(F.esculentum,贵红花甜荞2号和1412-1)、2个常规苦荞(F.tataricum,定苦荞1号和六苦2017)为材料。对其成熟期种子果壳和籽粒进行了黄曲霉分离鉴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有品种果壳和籽粒中分离出的黄曲霉菌株进行AFB1、AFB2、AFG1和AFG2毒素的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品种果壳中均没有分离出黄曲霉菌落;4类荞麦籽粒中仅米苦荞分离出了黄曲霉菌落,共分离出4株黄曲霉菌株。其中贵米苦荞18-1号黄曲霉带菌率为1.56%,贵黑米苦荞12号黄曲霉带菌率为0.78%。分离菌株形态学和ITS序列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已知黄曲霉菌序列完全一致。毒素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产毒素差异显著,所有品种籽粒中只有米苦荞中检出4种毒素,贵米苦荞18-1号产AFB1最高为(5.861±0.055)μg/kg、AFB2最少为(1.605±0.052)μg/kg,贵黑米苦荞12号产AFB1最高为(14.475±0.533)μg/kg、AFG2最少为(3.393±0.151)μg/kg;籽粒产毒量远大于分离菌株产毒量;各分离出菌株之间产毒素能力差异显著,最大产AFT为(11.102±0.095)μg/kg、最小产AFT为(1.794±0.024)μg/kg。上述结果显示供试米苦荞籽粒带菌来源可能是由于果壳开裂籽粒外露后部分籽粒被直接侵染所致。所得结果可为米苦荞中黄曲霉抗性育种研究及荞麦种子的保存、运输、储藏等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黄曲霉 黄曲霉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贵州 秋季栽培 品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