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综合干预联合呵护式抚触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经口摄入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杨涓 邵银进 +2 位作者 邱瑞娟 付小琴 刘琴琴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63-67,71,共6页
目的依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理论架构,将早产儿的经口进食能力分类描述为经口摄入功能,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经口摄入功能障碍的康复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赣州市人民医... 目的依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理论架构,将早产儿的经口进食能力分类描述为经口摄入功能,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经口摄入功能障碍的康复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60例29周≤出生胎龄≤33周,1500 g≤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腔综合干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行口腔综合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呵护式抚触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表现、喂养进程和体重增长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及摄入奶量比高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及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PMA)和过渡时间短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时的体重及平均体重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7.47±6.81)d,短于对照组(37.25±6.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综合干预联合呵护式抚触治疗能加速NICU早产儿经口摄入功能的康复,使NICU早产儿尽早尽快出离NICU、回归家庭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口摄入功能障碍 口腔综合干预 呵护式抚触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视角下中西医综合护理对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患者妊娠结局、负性情绪、病耻感的影响
2
作者 杨柳 何莹华 +2 位作者 李丽 刘志红 陈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2期172-176,共5页
目的研究探讨多学科诊疗视角下中西医综合护理对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患者妊娠结局、负性情绪、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探讨多学科诊疗视角下中西医综合护理对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患者妊娠结局、负性情绪、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多学科诊疗视角下的中西医综合护理技术干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负性情绪评分、病耻感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不孕症女性病耻感评分量表(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诊疗视角下的中西医综合护理技术在慢性子宫内膜炎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病耻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子宫内膜炎 辅助生殖助孕 多学科诊疗 中西医综合护理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高依赖病房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3
作者 肖萃 邵银进 +2 位作者 袁礼洪 吴桂华 陈喜旺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高依赖病房(high dependency unit,HDUs)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SHSAS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高依赖病房(high dependency unit,HDUs)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SHSAS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HDUs康复护理,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肩部疼痛、手部肿胀、临床干预效果、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干预前肩部疼痛、手部肿胀、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患手肿胀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4/25),高于对照组的76%(19/25,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肢简化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HDUs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高依赖病房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人工膨肺技术对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戴文娟 邵银进 +2 位作者 魏丽珠 康良鸣 申芳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人工膨肺技术(MHI)对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进行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研究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人工膨肺技术(MHI)对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进行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予以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EDP、MHI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7、14、21、28 d的肺部感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8 d的膈肌移动度、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EDP联合MHI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风险,整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膈肌起搏器 人工膨肺技术 颈髓损伤 气管切开 肺功能康复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弗伦克尔训练法在脑干卒中上肢协调障碍中的应用
5
作者 康良鸣 郭峰 戴文娟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弗伦克尔(Frenkel)训练法在脑干卒中上肢协调障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9月—2023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脑干卒中后上肢协调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4例。对...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弗伦克尔(Frenkel)训练法在脑干卒中上肢协调障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9月—2023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脑干卒中后上肢协调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Frenkel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肱二头肌,三角肌前、中束,肱三头肌表面肌电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干预前、干预1个月和干预3个月后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ICARS)、上田氏协调试验及改良Barthel指数得分变化,统计两组患者干预过程中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Upper Extremity,FMA-UE)变化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治疗组肱二头肌,三角肌前、中束,肱三头肌表面肌电RMS值分别为(165.8±21.4)、(253.3±33.6)、(266.7±32.2)、(133.5±16.5)uV·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0、8.792、10.432、40.354,P均<0.05);治疗组ICARS、上田氏协调试验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治疗组及干预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干卒中后上肢协调障碍患者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Frenkel训练法,对改善患者共济失调能力,提高上肢协调与运动能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机器人 Frenkel训练法 脑干卒中 上肢协调障碍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邵银进 李志欣 +2 位作者 吴桂华 许志雄 曾康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3-614,共2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各种致病因素(外伤、肿瘤、炎症等)引起的脊髓横贯性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及括约肌)不同程度的障碍[1]。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早期综合康复可改善SCI...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各种致病因素(外伤、肿瘤、炎症等)引起的脊髓横贯性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及括约肌)不同程度的障碍[1]。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早期综合康复可改善SCI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尽早重返社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1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接受康复介入的时间进行分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SCI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综合康复 脊髓损伤 脊髓横贯性损害 康复介入 脊髓神经功能 损伤平面 生活自理能力 重返社会 早期康复组 临床资料
下载PDF
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小园 邵银进 +2 位作者 刘志红 吴桂华 黄裕斌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0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均接受康复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采用标准化视频... 目的探讨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均接受康复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采用标准化视频宣教。比较两组的宣教效果、康复效果和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评分是(90.38±4.16)分,高于对照组的(85.74±6.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康复治疗依从性评分是(10.29±1.32)分,高于对照组的(8.64±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是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是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瘫患儿康复中应用标准化视频宣教有助于提高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患儿康复治疗依从性,提升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视频宣教 脑瘫 康复 依从性 满意度
下载PDF
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手痉挛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邵银进 谢水平 +2 位作者 王晓春 吴桂华 戴文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手痉挛、手运动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手痉挛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对照... 目的:观察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手痉挛、手运动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手痉挛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基础上,另联合火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手痉挛、手运动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手痉挛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幅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手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增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手痉挛程度、改善手运动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痉挛 火针 经筋结点 血液流变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延伸康复干预在脑瘫出院患儿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小园 杜传策 +2 位作者 翁莉萍 吴桂华 朱振兴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延伸康复干预在脑瘫出院患儿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常规治疗的200例脑瘫疾病患儿,根据出院后康复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 目的探讨延伸康复干预在脑瘫出院患儿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常规治疗的200例脑瘫疾病患儿,根据出院后康复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出院后以传统方法进行康复干预,观察组出院后以延伸康复干预模式进行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智力相关评分、病情控制总有效率、家属对出院后康复干预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运动功能和智力相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出院后康复干预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在出院后家庭康复期间接受延伸康复干预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大幅度改善运动能力和智力水平,使康复干预效果及家属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家庭康复 延伸康复干预 运动 智力
下载PDF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0
作者 钟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7期121-121,共1页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及婴儿期内发生的脑的非进行性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继发于脑功能障碍,患儿常出现肌张力障碍、运动失调,手足徐动和肢体痉挛状态,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及婴儿期内发生的脑的非进行性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继发于脑功能障碍,患儿常出现肌张力障碍、运动失调,手足徐动和肢体痉挛状态,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及视觉、听觉、行为和感知异常等多种障碍.本文将对脑瘫的病因、康复评估及其主要的康复治疗疗法做简单介绍,对脑瘫患儿的心理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饮食护理和皮肤护理、安全护理、语言训练和智力训练以及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等方面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的康复训练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小园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2期123-123,共1页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缺氧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脑卒中发病后如能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和护理,患者可安全渡过急性期进入恢复期。
关键词 卒中 麻痹 康复护理
下载PDF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配合悬吊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文娟 康良鸣 谢水平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2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配合悬吊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悬吊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配合悬吊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悬吊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肌电图情况及上肢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肢综合肌电图(IEM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EMG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和上肢机能检查表(ST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及STEF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生物反馈疗法配合悬吊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 悬吊康复训练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上肢功能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1例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银进 吴桂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29-430,共2页
先天性关节挛缩症(arthrogryposis multiplex congenita,AMC)是因肌肉、关节囊及韧带纤维化,引起以全身多个关节僵直为特征的综合症。本病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疾病,新生儿的发病率是0.03‰,目前临床治疗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其治疗目... 先天性关节挛缩症(arthrogryposis multiplex congenita,AMC)是因肌肉、关节囊及韧带纤维化,引起以全身多个关节僵直为特征的综合症。本病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疾病,新生儿的发病率是0.03‰,目前临床治疗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其治疗目标是增加受累关节运动范围,提高局部肌力,使患儿能独立或辅助行走,最大可能改善患儿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笔者收治1例双下肢多发性关节挛缩症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挛缩症 先天性 多发性 康复治疗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配合系统化康复治疗对肩手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文娟 邵银进 +3 位作者 康良鸣 黎玉婷 郭峰 黄中惠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809-811,共3页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配合系统化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入选的47例脑卒中患者应用功能性电刺激,同时配合轻柔的肌肉运动、降温、加压、抬高等系统化康复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量表法(...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配合系统化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入选的47例脑卒中患者应用功能性电刺激,同时配合轻柔的肌肉运动、降温、加压、抬高等系统化康复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量表法(VAS)、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偏瘫上肢功能评分(MFS)。结果:47例患者经过为期8周的FES配合系统化康复治疗后,其病情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显效29例(61.7%),有效17例(36.1%),治疗后肩、腕、手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偏瘫上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上肢疼痛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功能性电刺激配合系统化康复治疗对肩手综合征患者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功能性电刺激 康复治疗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运动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烽 《医疗装备》 2020年第8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运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运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两组训练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与精细运动发育(视觉运动、抓握)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视觉运动、抓握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运动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儿童 康复运动 核心稳定性训练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可视化注射技术在肌痉挛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燕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6期250-25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可视化注射技术对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肌痉挛患者的康复及护理的影响,为提高肌痉挛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1月—2019年4月采用超声引导可视化注射肉毒毒素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可视化注射技术对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肌痉挛患者的康复及护理的影响,为提高肌痉挛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1月—2019年4月采用超声引导可视化注射肉毒毒素治疗护理的45例肌痉挛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的43例肌痉挛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肌痉挛患者采用不同康复护理技术前后的肌张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肌张力MA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治疗后肌张力MAS评分<2分的占82.2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 50分的占86.67%,对照组治疗后肌张力MAS评分<2分的占55.8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 50分的占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可视化注射技术能有效的恢复肌痉挛患者的肌张力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注射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脑梗死康复的护理体会
17
作者 钟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4期129-129,共1页
脑梗死恢复期的护理是指患者的体力、智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逐渐恢复的过程。由于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而使其在认知、交流、运动、感觉等方面的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出现失认、失用、失语、瘫痪。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康复辅具对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李烽 郭华云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4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辅具对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 目的探讨康复辅具对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辅具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Barthel指数量表(BI)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粗大运动发育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GMFM-88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GMFM-88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瘫患儿康复辅具治疗可明显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康复辅具 运动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护士自制健康宣教二维码在脊髓损伤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刘志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84-188,共5页
观察护士自制二维码在脊髓损伤(SCI)康复患者健康宣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60例SCI康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床边口头宣教并发放纸质版健康教育处方;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自制健康教育二维码,在口头宣教的基础上,让患... 观察护士自制二维码在脊髓损伤(SCI)康复患者健康宣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60例SCI康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床边口头宣教并发放纸质版健康教育处方;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自制健康教育二维码,在口头宣教的基础上,让患者扫健康教育二维码,观察两组健康教育满意度及掌握情况。结果 对照组男构成比70.00%,女构成比30.00%;其中年龄≤14岁构成比23.33 %,年龄14~60岁构成比60.00 %,年龄>60岁构成比16.67 %;其中完全性SCI构成比20.00%,不完全性SCI构成比80.00%;观察组男构成比76.67%,女构成比23.33%;其中年龄≤14岁构成比23.33 %,年龄14~60岁构成比66.67%,年龄>60岁构成比13.33 %;其中完全性SCI构成比26.67%,不完全性SCI、构成比73.33%,对照组和观察组年龄、性别、SCI类型情况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具有临床研究的可比性。对照组满意率为36.67%、较满意率为46.67%、总满意率83.33%、不满意率为16.67%,观察组满意率为66.67%、较满意率为30.00%、总满意率96.67%、不满意率为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完全掌握率为43.33%、基本掌握率为26.67%、总掌握率70.00%、未掌握率为30.00%,观察组完全掌握率为80.00%、基本掌握率为16.67 %、总掌握率96.67%、未掌握率为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二维码健康宣教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和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二维码 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临床应用 满意率 掌握率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
20
作者 吴小园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3期115-115,共1页
目的:康复护理方法将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脑梗死患者,给予偏瘫康复护理方法,并在入院和出院时给予强度试验,对比变化之前和之后的肌肉强度。结果肌力测验提高,出院较入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 目的:康复护理方法将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脑梗死患者,给予偏瘫康复护理方法,并在入院和出院时给予强度试验,对比变化之前和之后的肌肉强度。结果肌力测验提高,出院较入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的实施,对肌力恢复的更好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康复 偏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