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1~2010年辽宁省气候变化区划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涛 王乙舒 +4 位作者 侯依玲 沈力都 赵连伟 顾正强 张海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86-93,共8页
根据辽宁省61个站1981~2010年日气象观测数据,连续两次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年干燥度以及7月平均气温时空分布特征。在年际变化上,3种气候区划指标总体呈缓慢上升(减小、上升)趋势,波动强度呈缓慢减弱... 根据辽宁省61个站1981~2010年日气象观测数据,连续两次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年干燥度以及7月平均气温时空分布特征。在年际变化上,3种气候区划指标总体呈缓慢上升(减小、上升)趋势,波动强度呈缓慢减弱(减弱、上升)趋势;但亦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辽南、辽西地区≥10℃积温日数变化趋势(波动强度)呈缓慢下降(减弱)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呈缓慢上升(加强)趋势。辽西、辽南地区干燥度(波动强度)呈缓慢减小(减弱)趋势,其他地区变化趋势(波动强度)呈交错分布特征。7月平均气温全区呈缓慢增加趋势,南部地区波动强度呈缓慢增强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呈缓慢减弱趋势。参照郑景云的气候区划三级指标体系,对辽宁省1981~2010年气候状况进行区划,将辽宁省分为2个温度带、3个干湿区、10个气候区。辽宁中西部大部地区属暖温带,东部地区属中温带;西北部属半干旱区,中部属半湿润区,东部属湿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区划 辽宁省 变化趋势 波动特征
下载PDF
1951—2011年辽宁省气候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林蓉 李菲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226-228,234,共4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按照气候季节划分四季的方法,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1951—2011年辽宁省四季开始时间及持续期的变化特征进行趋势分析;采用Mann-Kendall法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辽宁省春、夏、秋季节开始期存在不...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按照气候季节划分四季的方法,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1951—2011年辽宁省四季开始时间及持续期的变化特征进行趋势分析;采用Mann-Kendall法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辽宁省春、夏、秋季节开始期存在不同程度提前,而冬季明显推后。相应的春、夏季在增长,尤其是夏季,而冬季明显缩短,秋季的长短变化不是很明显。除秋季持续期变化较平缓外,其他季节均存在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季节 持续期 突变 辽宁省 1951—2011年
下载PDF
辽宁省近48年气象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晶 吕志红 +1 位作者 林蓉 刘晓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566-3568,共3页
利用辽宁省50个观测站1961-2008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作为干旱划分标准,对历年干旱的强度、发生频率、持续日数及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旱、夏旱、秋旱3类干旱均存在影响范围扩大、强度增加趋势... 利用辽宁省50个观测站1961-2008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作为干旱划分标准,对历年干旱的强度、发生频率、持续日数及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旱、夏旱、秋旱3类干旱均存在影响范围扩大、强度增加趋势,春旱影响范围、强度变化最明显;春旱日数变化以减少趋势为主,夏旱、秋旱日数变化以增加趋势为主;西部春旱发生频率较高,东部各种干旱发生频率相对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干旱强度 干旱范围 变化趋势
下载PDF
辽宁省气温序列均一性检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智鑫 王大钧 高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149-15151,共3页
采用SNHT、累加距平法、秩检验法,对辽宁省48个代表站1961~2008年的年平均气温序列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并结合台站历史沿革资料对非均一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地对台站的非均一性做出检测,秩检验法和SNHT... 采用SNHT、累加距平法、秩检验法,对辽宁省48个代表站1961~2008年的年平均气温序列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并结合台站历史沿革资料对非均一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地对台站的非均一性做出检测,秩检验法和SNHT检验法有一定的互补性。气温非均一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台站迁移,并且非均一性断点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非均一性 检验方法
下载PDF
辽宁省降水自记纸数字化成果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杰 王慧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672-16675,共4页
降水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对于研究降水特征,尤其是对暴雨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防灾减灾策略的制定也有重要作用。利用降水强度数据查询系统,将辽宁省地方气象台站的降水自记纸数字化产品转化成为气象业务服务的信息,并根据... 降水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对于研究降水特征,尤其是对暴雨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防灾减灾策略的制定也有重要作用。利用降水强度数据查询系统,将辽宁省地方气象台站的降水自记纸数字化产品转化成为气象业务服务的信息,并根据转化出的信息分析辽宁省短历时降水的强度分布特征,为辽宁省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方便可靠的数据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强度 查询系统 分布特征 辽宁省
下载PDF
2010年4月辽宁省气温异常偏低成因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春丽 王大钧 +1 位作者 沈玉敏 林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152-15154,共3页
利用辽宁省53个台站1961~2010年4月气温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500hPa高度场及海温资料,分析了2010年4月气温与同期海温及500hPa高度场的特点。结果表明,2010年4月辽宁省气温异常偏低,主要是北极涛动异常引起,从而为短期气候预测提... 利用辽宁省53个台站1961~2010年4月气温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500hPa高度场及海温资料,分析了2010年4月气温与同期海温及500hPa高度场的特点。结果表明,2010年4月辽宁省气温异常偏低,主要是北极涛动异常引起,从而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 北极涛动 短期气候预测
下载PDF
辽宁省近48年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娜 高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102-9103,共2页
[目的]研究辽宁省近48年降水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08年辽宁气象观测站的月降水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5年滑动平均和小波变换法对辽宁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61~2008年辽宁年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各季节变化幅度... [目的]研究辽宁省近48年降水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08年辽宁气象观测站的月降水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5年滑动平均和小波变换法对辽宁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61~2008年辽宁年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各季节变化幅度差异较大;60、70、90年代为多雨期,80年代为少雨期;春季降水年季变幅很大,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他季节呈减少趋势;降水主要波动周期为7~9年,在7~9年的振荡周期中还包含2~3年的更小震荡周期。[结论]该研究为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变化趋势 特征分析
下载PDF
2014年辽宁省汛期旱涝预测评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菲 沈玉敏 +2 位作者 王小桃 赵连伟 房一禾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1期209-210,212,共3页
利用东北三省53个站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及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14年夏季(6-8月)辽宁地区降水及气温趋势进行预测。预测意见:2014年汛期辽宁降水接近常年,气温偏高0.2-0.9℃。
关键词 气候趋势预测 夏季 汛期 辽宁省 2014年
下载PDF
辽宁省盛夏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菲 林蓉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1期173-176,共4页
利用辽宁省52个测站,1961—2014年7月20日至8月30日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EOF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盛夏辽宁降水的空间异常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进行诊断研究,并对造成辽宁盛夏降水空间分布异常的影响因子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 利用辽宁省52个测站,1961—2014年7月20日至8月30日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EOF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盛夏辽宁降水的空间异常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进行诊断研究,并对造成辽宁盛夏降水空间分布异常的影响因子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从气候平均角度看,辽宁盛夏降水存在3次变化过程,这3次过程较好地对应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第2次北跳及南撤的过程;辽宁盛夏降水的空间异常分布既有全区一致的分布,也存在着东西反向变化的特点;极涡的位置、不同的水汽输送路径及不同的海温关键区是造成不同降水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夏降水 时空分布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极涡 海温 辽宁省
下载PDF
1961—2010年辽宁省初霜日期变化规律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蓉 胡春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222-223,共2页
利用1961—2010年辽宁省52个代表站逐日地面气温资料,采用周期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揭示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辽宁省初霜日期的周期性、趋势性、突变性等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平均初霜日期地域性明显,大部分初霜日期是在10月的第2候,北... 利用1961—2010年辽宁省52个代表站逐日地面气温资料,采用周期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揭示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辽宁省初霜日期的周期性、趋势性、突变性等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平均初霜日期地域性明显,大部分初霜日期是在10月的第2候,北部和西部地区出现较早,大连地区出现较晚。初霜日期出现最早的是朝阳地区的建平站,日期为9月18日,出现最晚的是大连地区的长海站,平均出现日期是10月29日。辽宁省初霜日期呈现显著的推迟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霜日期 趋势 突变 辽宁省 1961—2010年
下载PDF
辽宁人工增雨试验区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旭 高杰 +3 位作者 杨青 房彬 赵姝慧 李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095-17096,17151,共3页
利用辽宁省1961~2008年5~9月人工增雨作业季节的日降水资料,从48年的降水资料中选出5~9月各月中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作为基础,以人工增雨试验区平均值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人工增雨试验区48年的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各月的平均变化趋势率... 利用辽宁省1961~2008年5~9月人工增雨作业季节的日降水资料,从48年的降水资料中选出5~9月各月中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作为基础,以人工增雨试验区平均值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人工增雨试验区48年的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各月的平均变化趋势率5、6月呈上升趋势,增幅分别为0.120和0.123d/10年;7、8、9月的趋势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0.236、-0.034和-0.079d/10年。由此体现出辽宁省在5月的人工增雨作业对于试验区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试验区 最长连续降水日数 变化分析
下载PDF
2012年辽宁夏季一次人工增雨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翟晴飞 袁健 +3 位作者 敖雪 王斌飞 孙宝利 张建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94-99,共6页
2012年6月1~3日,辽宁省气象局在辽宁部分地区实施了飞机、火箭联合增雨作业,此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明显,有效地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本文从需水情况、天气形势、降水预报、增雨潜力及作业条件、作业方案设计、实时指挥、增... 2012年6月1~3日,辽宁省气象局在辽宁部分地区实施了飞机、火箭联合增雨作业,此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明显,有效地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本文从需水情况、天气形势、降水预报、增雨潜力及作业条件、作业方案设计、实时指挥、增雨作业情况及效果等方面分析了这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人工增雨 降水预报 增雨潜力
下载PDF
中国气候变化温度指数的空间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大钧 胡春丽 徐智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601-12603,12613,共4页
运用气候变化检测、监测和指数专家小组制定的与温度相关的气候变化指数,对1961~2008年我国278个气象站温度指数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点日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较少,全国范围内绝大部分地区冰点日数呈减少趋势;夏季日数普遍... 运用气候变化检测、监测和指数专家小组制定的与温度相关的气候变化指数,对1961~2008年我国278个气象站温度指数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点日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较少,全国范围内绝大部分地区冰点日数呈减少趋势;夏季日数普遍在50d以上,整个东部地区,除了东北大部分地区外,夏季日数都在100d以上,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夏季日数呈增多趋势;我国的生长期普遍在150d以上,自北而南随着纬度的降低生长期逐渐增加,研究的278个站点中,有236个站点生长期的趋势系数为正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指数 冰点日数 夏季日数 生长期
下载PDF
辽宁人工增雨试验区最大连续降水量变化分析
14
作者 杨旭 高杰 +3 位作者 杨青 田广元 陈刚 胡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581-19581,19693,共2页
利用辽宁1961~2008年5~9月人工增雨作业季节的日降水资料,选出5~9各月中最大连续降水量作为基础,对人工增雨试验区最大连续降水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人工增雨试验区最大连续降水量各月周期不尽相同,但5、7、8、9月最大... 利用辽宁1961~2008年5~9月人工增雨作业季节的日降水资料,选出5~9各月中最大连续降水量作为基础,对人工增雨试验区最大连续降水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人工增雨试验区最大连续降水量各月周期不尽相同,但5、7、8、9月最大连续降水量的变化呈减少趋势,而6月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试验区 最大连续降水量 变化分析
下载PDF
CMIP5模式对东北地区气温模拟能力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敖雪 翟晴飞 +4 位作者 崔妍 赵春雨 王涛 周晓宇 王颖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105-110,共6页
利用CMIP5的多模式集合资料和中国东北地区162个站点逐月平均气温实测资料,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两方面评估了CMIP5模式对1961~2005年中国东北地区气温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全球气候模式能够较好地再现东北地区气温显著增高趋势和年... 利用CMIP5的多模式集合资料和中国东北地区162个站点逐月平均气温实测资料,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两方面评估了CMIP5模式对1961~2005年中国东北地区气温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全球气候模式能够较好地再现东北地区气温显著增高趋势和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的纬向分布特征以及冷暖中心。EOF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前增温较慢,90年代之后增温较快,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呈现南北反位相的时空变化特征。模拟结果和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 东北地区 气温 评估
下载PDF
人工增雨作业过程个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旭 陈宇 方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812-17813,共2页
分析了2008年4月20~23日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进行的人工增雨作业,包括气象条件、天气条件分析,及指挥预警和作业过程等。
关键词 人工增雨 跨区作业 效果分析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Liaoning Province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震 王颖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10期39-42,共4页
Daily precipitation amounts from 1961 to 2005 in 35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were select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By dint of EOF,REOF,m... Daily precipitation amounts from 1961 to 2005 in 35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were select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By dint of EOF,REOF,mean-square-error and other ways,the change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and distribution were reflected.The analysis showed that,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areas,which were western Liaoning mountains and parts of northern areas,eastern Liaoning mountainous,near-coastal areas of Liaohe River Plain.In the relatively large precipitation areas,extreme precipitation threshold was also higher,and vice versa.The lower frequency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had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otal precipitation;extreme precipitation,total precipitation and total rain days had the greatest changes in the summer,and the least changes in the winter;number of day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changes in each season were not great;the change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was not obvious in the long t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 Twiddle factor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 Liaoning Province between 1961 and 2008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晶 吕志红 +1 位作者 林蓉 刘晓梅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strength,drought frequency,drought days and drought coverage were analyzed with the dai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of 50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betwee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strength,drought frequency,drought days and drought coverage were analyzed with the dai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of 50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between 1961 and 2008.The comprehensiv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dex was considered as the standard of drought divis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ring drought,summer drought and autumn drought had enlarged coverage and increasing drought strength.The coverage and strength of spring drought had the most obvious variation.The days of spring drought mainly decreased,while the days of summer and autumn drought mainly increased.The frequency of spring drought was higher in western Liaoning,while that of the three types of drought was low in eastern Lia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AONING Drought strength Drought coverage Variation China
下载PDF
Homogeneity Test on Temperature Ser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智鑫 王大钧 高杰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8期17-20,共4页
By means of SNHT,cumulative-departure and rank test,the homogeneity test of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series from 48 st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from 1961 to 2008 was carried out,and the reasons for heterogencity form... By means of SNHT,cumulative-departure and rank test,the homogeneity test of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series from 48 st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from 1961 to 2008 was carried out,and the reasons for heterogencity formation were analyzed combining with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data of these sta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of the three methods were valid for the heterogencity test of temperature series,and there was certain complement between rank test and SNHT test.Station relocation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emperature heterogencity,and heterogencity breakpoint mainly appeared in 197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 Heterogencity Testing methods China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the Formation of Anomalously Lower Temperature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April,2010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春丽 王大钧 +1 位作者 沈玉敏 林蓉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8期49-51,共3页
Making use of the temperature data from 53 st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April from 1961 to 2010 and the data of 500 hPa height field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ssued by National Climate Center,the characteristic... Making use of the temperature data from 53 st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April from 1961 to 2010 and the data of 500 hPa height field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ssued by National Climate Center,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nd 500 hPa height field in April in 2010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omalously lower temperature in April in 2010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anomalous Arctic Oscillation(AO),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malously Arctic Oscillation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