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S-100B蛋白、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检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耿淑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HIE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9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一...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HIE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9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一般资料,并检测两组患儿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分析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低于观察组(均P<0.05)。重度组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和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疾病严重程度与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呈正相关(均P<0.001)。随访预后良好患儿59例,预后不良21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程异常、病情重度、S-100B蛋白、sLOX-1、GFAP为影响HIE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与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有关,监测其水平变化有利于临床早期完善干预方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B蛋白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相关性 预后
下载PDF
孕母妊娠高血压对新生儿多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5
2
作者 张焕改 郭玮 +5 位作者 谷惠芳 王敬群 耿淑霞 刘鹏 刘香 杨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42-1047,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原发性高血压对新生儿多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母亲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新生儿100例,根据母亲妊娠期血压,分为子痫前期组53例、妊娠高血压组47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母亲新生儿100例... 目的探讨妊娠原发性高血压对新生儿多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母亲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新生儿100例,根据母亲妊娠期血压,分为子痫前期组53例、妊娠高血压组47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母亲新生儿100例为对照组(足月儿12例,无诱因早产儿88例)。比较各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身长、头围、Apgar评分、羊水污染、胎盘早剥、宫内窘迫情况、神经发育评分、血清肌酸激酶、肺动脉压力、甲状腺功能、血糖、血常规、头颅磁共振(MRI)等资料。结果三组新生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头围、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以及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5项指标均以子痫前期组最低,且子痫前期组的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最高。三组新生儿产前异常(羊水III度污染、胎盘早剥、宫内窘迫)以及并发症(重症感染、心肌损伤、红细胞增多症、肝肾功能损伤、低血糖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呼吸衰竭等)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均以子痫前期组的发生概率最高。子痫前期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HCT)、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其他两组升高,而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痫前期组的被动肌张力评分低于妊娠高血压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新生儿头颅MRI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子痫前期组异常率最高。结论母亲妊娠原发性高血压可造成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内分泌系统紊乱、心功能减退、血液黏滞度增加、神经发育迟缓;母病情愈重,对新生儿各系统影响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子痫前期 并发症 新生儿
下载PDF
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50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玮 张焕改 +2 位作者 谷惠芳 王敬群 杨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618,共3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肺动脉高压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儿均常规保持气道通畅、氧疗、抗感染、保暖、静脉营养、纠正酸中毒等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枸橼酸西... 目的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肺动脉高压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儿均常规保持气道通畅、氧疗、抗感染、保暖、静脉营养、纠正酸中毒等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1 mg·kg-1,q6 h,鼻饲或口服,服药期间检测血气分析、血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每次20μg·kg-1+0.9%氯化钠溶液3 mL雾化吸入,每次持续20~30 min,qd。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吸氧浓度分数(FiO2)、pH、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动脉压(PAP)。结果治疗组FiO2、pH、PaO2、PAP治疗前分别为(52.13±12.16)%,(7.14±1.03),(6.95±1.76)kPa和(7.15±1.28)kPa,治疗后分别为(21.05±2.35)%,(7.35±1.67),(12.35±3.12)kPa,(3.73±0.31)kP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FiO2、pH、PaO2、PAP分别为(25.03±3.67)%,(7.34±2.03),(16.73±3.29)kPa,(4.08±0.85)kPa,治疗组治疗后FiO2、P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机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平均肺动脉压,改善患儿氧饱和度,提高危重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枸橼酸 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以及血清Tau蛋白对其评价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耿淑霞 朱君丽 +4 位作者 田婷 谷惠芳 王敬群 刘鹏 郭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13-141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Tau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的过程中Tau水平监测对于疗效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HIE 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Tau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的过程中Tau水平监测对于疗效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HIE 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3、7、10、14、21、28天分别进行NBNA评分及血清Tau蛋白水平检测,对比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不同治疗时期Tau检测结果,并分析不同治疗时期Tau检测结果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在症状缓解、惊厥消失、住院病程等方面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第3天两组患儿的Tau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治疗第3天起至疗程结束日,观察组的Tau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au浓度与NBNA评分呈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Tau水平测定可作为协助判断HIE患儿的脑损伤程度及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效果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TAU蛋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
下载PDF
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君丽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7期2688-269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新生儿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经上肢静脉置管,观察组经大隐静脉置管,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新生儿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经上肢静脉置管,观察组经大隐静脉置管,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上(下)腔静脉一次到位率明显提高,送管困难发生率明显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操作耗时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液体外渗导致导管脱出、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明显好于经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 大隐静脉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与炎症因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耿淑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688-1691,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与炎症因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HIE患儿86例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出生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64...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与炎症因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HIE患儿86例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出生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64例)。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172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HMGB1、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NBNA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HMGB1、炎症因子水平和NBNA评分。比较不同HMGB1水平患儿炎症因子和NBNA评分。采用Pearson法分析HMGB1水平与炎症因子、NBN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MGB1、IL-6、TNF-α水平及NBNA评分对HIE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HMGB1、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组血清HMGB1、IL-6、TNF-α水平高于存活组,NBNA评分低于存活组(均P<0.05)。HMGB1高水平组血清IL-6、TNF-α水平高于HMGB1低水平组,NBNA评分低于HMGB1低水平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与IL-6、TNF-α呈正相关(r=0.551、0.506,均P<0.05),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57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MGB1、IL-6、TNF-α水平及NBNA评分对HIE患儿出生后28 d死亡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HIE患儿血清HMGB1水平与IL-6、TNF-α以及NBNA评分具有相关性,其水平变化可作为预测HIE患儿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高迁移率蛋白-1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
下载PDF
白蛋白与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张焕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60-63,共4页
对白蛋白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新生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80例我院出生即确诊的新生儿黄疸,按照计算机表法划分成对照组(白蛋白)和观察组(白蛋白+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各40,比较不同方案所产生的疗效差异。结果 联合治疗... 对白蛋白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新生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80例我院出生即确诊的新生儿黄疸,按照计算机表法划分成对照组(白蛋白)和观察组(白蛋白+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各40,比较不同方案所产生的疗效差异。结果 联合治疗的观察一组疗效率更高,患儿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免疫功能增强显著,且对患儿血清神经损伤的影响小,与对照组有差异,但在不良反应上统计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差不大,说明联合方案安全性可以保障。结论 新生儿黄疸进行白蛋白与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的联合治疗效果理想,患儿血清胆红素可快速降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白蛋白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血清胆红素
下载PDF
新生儿阑尾炎的发病特点及误诊原因 被引量:3
8
作者 史晓端 张立霄 段春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4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阑尾炎的发病特点及误诊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病初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新生儿阑尾炎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儿均有呕吐、哭闹、拒乳表现,其中发热10例,嗜睡9例,停止排气... 目的分析新生儿阑尾炎的发病特点及误诊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病初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新生儿阑尾炎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儿均有呕吐、哭闹、拒乳表现,其中发热10例,嗜睡9例,停止排气排便或大便减少7例。查体腹壁发红3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1例,右下腹触及包块2例。查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右下腹腹腔穿刺抽出淡黄色脓液8例。腹部立位X线片示10例不同程度肠腔胀气,2例见膈下游离气体;B超示10例右下腹肠管局限性扩张,8例腹腔积液,2例右下腹炎性液性包块。初步诊断为肠梗阻10例和消化道穿孔2例。误诊时间为8 h~1 d。术前诊断肠梗阻者,剖腹探查发现肠间脓苔引起粘连,局部肠管明显扩张,形成梗阻,术中及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拟诊消化道穿孔者,剖腹探查术中见阑尾穿孔,术中及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术后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随访1年未见异常。结论新生儿阑尾炎临床罕见,且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加之难以获得可靠的病史及查体资料,故临床易误诊。加强对新生儿阑尾炎相关知识的学习,熟知其发病特点,尽可能获取详细的病史及查体资料,及时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行腹腔穿刺和(或)手术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婴儿 新生 误诊 肠梗阻 消化道穿孔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刘雪 张焕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以头颅共振多序列联合(MRI)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全部早产儿分为脑损伤组...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以头颅共振多序列联合(MRI)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全部早产儿分为脑损伤组(n=40)和无损伤组(n=60)。全部早产儿于出生第7天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于出生第2、7天进行血清NSE检查。运用ROC曲线分析视频脑电图、NSE及其联合预测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视频脑电图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准确率为85.00%(85/100),灵敏度为77.78%(35/45),特异度为90.91%(50/55),一致性度量(Kappa)为0.694。在出生第2、7天,脑损伤组的NSE明显高于无损伤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SE的最佳截断值为20.35 ng/mL,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85.00%,AUC值为0.827。视频脑电图联合NSE的诊断效能更佳,AUC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91.70%、0.917,较两者单独诊断效能更好(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联合NSE预测早产儿脑损伤具有更佳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脑电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早产儿 脑损伤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耿淑霞 朱君丽 +4 位作者 田婷 郭玮 谷惠芳 王敬群 刘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5期3542-3546,共5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HIE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降颅压、抗惊厥等...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HIE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降颅压、抗惊厥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肉注射,1次/d,连续应用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行为神经评分(NBNA)、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氧化应激指标、炎性细胞因子及神经相关因子水平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意识、反射、肌张力、惊厥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2周,两组患儿NBNA评分、MDI指数及P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SOD和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和N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2周,两组患儿各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神经营养因子(NT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NTF水平较治疗前略增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HIE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神经炎性损伤,优于单纯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鼠神经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TLR-4、TNF-α、IL-6与早产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谷惠芳 戎小平 +6 位作者 张焕改 成春苹 刘雪 耿淑霞 刘香 刘鹏 郭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39-1041,104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Toll样受体(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与早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新生儿120例分为足月新生儿4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40例,特发性早产儿40例。均在出生30 min内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Toll样受体(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与早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新生儿120例分为足月新生儿4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40例,特发性早产儿40例。均在出生30 min内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新生儿血清TLR-4、TNF-α和IL-6水平。结果胎膜早破早产儿、特发性早产儿的血清TLR-4、TNF-α、IL-6水平均高于足月儿(P均<0.05)。两组早产儿的TLR-4均分别与该组TNF-α和IL-6水平呈正相关性;而TNF-α和IL-6水平之间也呈正相关性(P均<0.01)。结论 TLR-4、TNF-α、IL-6水平的改变可能与早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细胞因子 早产儿
下载PDF
微创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慧强 童笑梅 +19 位作者 韩彤妍 张慧 郭明 张雪峰 刘新建 张翔 张铭涛 刘芳 暴丽莎 郑军 田秀英 高琦 张婉娴 段洋 孙夫强 郭玮 李玲 肖敏 刘伟力 姜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1-237,共7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方式(MISA)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失败的高危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京津冀地区8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应用MISA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PS)...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方式(MISA)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失败的高危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京津冀地区8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应用MISA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胎龄≤32周,且临床考虑为RDS早产儿(n=148)的基本信息、围产期情况、用药情况、合并症、临床转归等病例资料.根据MISA治疗是否失败(MISA失败定义为MISA后72 h内需要机械通气)分为MISA失败组(n=16)和MISA成功组(n=132).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ISA失败的高危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的影响.结果MISA失败率为10.8%(16/14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前RDS>Ⅱ级发生率高、用药前平均动脉压低、用药前脉压差大、首次给药剂量低、注药时间及总操作时间长是MISA失败的危险因素(分别OR=5.983、1.210、1.183、1.055、1.036、1.058,P<0.05).控制上述高危因素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SA失败组BPD的发生率高(OR=8.537,P<0.05).结论给药前RDS程度重、血压监测平均动脉压低、脉压差大是MISA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首次PS给药剂量低、注药时间及总操作时间长可能增加MISA失败的风险;MISA失败可能导致早产儿BPD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给药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晓红 张焕改 +5 位作者 倪丽艳 俞晨艺 宣妙燕 李秀翠 曹顺顺 林剑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157例OSAHS患儿,据PSG结果,分为轻、中、重度3组,对其临床症状、PSG结果、上气道影像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轻度94例,中度38例,...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157例OSAHS患儿,据PSG结果,分为轻、中、重度3组,对其临床症状、PSG结果、上气道影像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轻度94例,中度38例,重度25例。夜间打鼾、张口呼吸、喉头哽咽、睡眠不安三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暂停发生率以重度组最高(P<0.05)。REM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睡眠时间百分比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暂停总次数三组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组最多(P<0.01);最长呼吸暂停时间轻度组与中度组无显著性差异,重度组比其他两组明显延长(P<0.05);低通气次数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组最多;最长低通气时间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组最长;鼾声事件次数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与轻度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呼吸紊乱指数AHI、氧减指数OD I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组最高;三组俯卧位、右侧位睡眠时间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组多采取俯卧位及右侧卧位睡眠。三组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程度和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腺样体咽腔比值A/N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组最大(P<0.01)。结论不同程度OSAHS患儿临床表现、睡眠呼吸事件、睡眠体位有不同特点,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程度不能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气道绝对狭窄是OSAHS病情轻重的关键,PSG结合影像能更好地评估OSAHS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儿童 上气道影像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早产儿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谷惠芳 郭玮 +2 位作者 张焕改 刘香 杨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3期153-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对早产儿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妊高征母亲所生早产儿141例(妊高征早产儿组)及特发性早产儿89例(对照组),于出生6 h内、7日龄取静脉血,测定皮质醇水平,进行临床研究。结果生后6 ...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对早产儿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妊高征母亲所生早产儿141例(妊高征早产儿组)及特发性早产儿89例(对照组),于出生6 h内、7日龄取静脉血,测定皮质醇水平,进行临床研究。结果生后6 h内妊高征早产儿组血清皮质醇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日龄妊高征早产儿组血清皮质醇含量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征对早产儿内分泌有影响,可引起早产儿皮质醇水平早期明显增高,提示其为妊高征早产儿较其他同胎龄早产儿较少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妊高征早产儿皮质醇水平后期下降明显,影响围生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早产儿 皮质醇
下载PDF
细胞因子Toll-4、TNF-α、IL-6在胎膜早破早产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谷惠芳 郭玮 +4 位作者 戎小平 张焕改 刘香 杨柳 李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年第2期171-172,184,共3页
目的探讨Toll受体4(Toll-4)、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6(IL-6)在胎膜早破早产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脐血Toll-4、TNF-仪、IL-6水平,比较胎膜早破早产儿组与无胎膜早破早产儿组和正常新生儿脐血Toll-4、TN... 目的探讨Toll受体4(Toll-4)、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6(IL-6)在胎膜早破早产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脐血Toll-4、TNF-仪、IL-6水平,比较胎膜早破早产儿组与无胎膜早破早产儿组和正常新生儿脐血Toll-4、TNF—a、IL-6之间的差异。结果T011_4在胎膜早破早产儿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F=45.06,P〈0.05),无胎膜早破早产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膜早破早产儿组TNF—a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F=27.26,P〈0.05),无胎膜早破早产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膜早破早产儿组和无胎膜早破早产儿组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组(F=89.06.P〈0.05)。结论炎性介质Toll-4、TNF-a、IL-6在胎膜早破早产的启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A 白介素-6 胎膜早破 早产儿
下载PDF
孕期打鼾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美丽 蔡晓红 +5 位作者 倪丽艳 张焕改 俞晨艺 宣妙燕 谢于鹏 吕杰强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3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孕期打鼾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2月在笔者医院产科门诊建卡登记并分娩的孕妇601例,在妊娠第13周、28周及分娩前调查孕妇睡眠打鼾情况、测量孕妇生理生化指标、监测各孕期胎儿生长发育,并追踪至... 目的探讨孕期打鼾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2月在笔者医院产科门诊建卡登记并分娩的孕妇601例,在妊娠第13周、28周及分娩前调查孕妇睡眠打鼾情况、测量孕妇生理生化指标、监测各孕期胎儿生长发育,并追踪至产后记录新生儿资料。根据孕妇打鼾情况,分为孕早期打鼾组、孕中期打鼾组、孕晚期打鼾组和非打鼾组。结果与非打鼾组比较,打鼾组孕妇BMI、腹围在孕早、中、晚期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收缩压在孕早期无变化,孕中、晚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在孕早、中期无变化(P>0.05)。孕晚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打鼾组间孕妇不同孕期BMI、腹围、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早、中期打鼾组早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打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打鼾组与非打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打鼾组间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中期打鼾组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打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打鼾组和非打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和孕中期打鼾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均高于孕晚期打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R分析,孕早期、中期打鼾是早产和剖宫产的危险因素。胎儿生长发育及新生儿相关疾病发生率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打鼾使孕妇BMI、腹围增加,血压升高,增加胎儿早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应加强打鼾孕妇的围生期保健,早期干预、预防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鼾 妊娠 胎儿生长发育
下载PDF
脐静脉置管术36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婷婷 李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8期156-157,共2页
受人口增长、女性育龄推迟、辅助生育技术的滥用、环境压力和孕期并发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20年来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率持续攀升,他们发育极度不成熟、皮肤屏障功能差、感染发生率高,生后1周内常喂养困难,为了保证患儿所需的能... 受人口增长、女性育龄推迟、辅助生育技术的滥用、环境压力和孕期并发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20年来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率持续攀升,他们发育极度不成熟、皮肤屏障功能差、感染发生率高,生后1周内常喂养困难,为了保证患儿所需的能量和热量,每天必须输入足够的静脉营养,同时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也需静脉给药,因此建立静脉通道十分重要,而传统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很难长时间保留,反复穿刺可增加患儿很多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置管 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新生儿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玮 张焕改 李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23-224,共2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罕见的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为血栓-出血综合症,起病急骤,病情严重,累及多个系统与器官,预后极差,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内科急重症,其中遗传性和特发性TTP...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罕见的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为血栓-出血综合症,起病急骤,病情严重,累及多个系统与器官,预后极差,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内科急重症,其中遗传性和特发性TTP均与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ADAMTSl3)活性明显降低有关。儿童及新生儿发病率极低,易误诊为溶血性尿毒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新生儿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小儿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君丽 刘振波 金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1期165-165,共1页
目的分析小儿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手段,为降低小儿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率及感染后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记录21例小儿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颅内感染率与开放性颅脑损伤、... 目的分析小儿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手段,为降低小儿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率及感染后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记录21例小儿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颅内感染率与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是否伴发糖尿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外感染等因素具有相关性(P<0.05),与性别、气管切开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结论小儿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颅脑术 颅内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体会
下载PDF
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20
作者 李玲 郭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244-245,共2页
探讨和分析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不同病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展开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分别实施予间断、持续蓝光照射,同时均服用枯草... 探讨和分析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不同病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展开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分别实施予间断、持续蓝光照射,同时均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围产因素与母乳性黄疸为占比最高的发病原因,二者总占比为62.5%。研究组与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与95.0%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方式治疗都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血清胆红素与粪胆素水平(P>0.05),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胆红素变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参考组。结论:在治疗各类病因新生儿黄疸的过程中,为患儿提供间断蓝光照射,同时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疗效显著且安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 持续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