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1
作者 田田 杨军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对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2019年10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包括微血管病因8例,非特异性炎症5例,外伤4例,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对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2019年10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包括微血管病因8例,非特异性炎症5例,外伤4例,缺血性脑卒中2例,脑微出血灶1例,颅内占位、特发性和先天性各1例。除1例失访外,剩余22例患者发病6个月内完全恢复率达82%。微血管病因和非微血管病因患者的完全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的病因种类和分布具有多样性,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可能是脑卒中的信号,经保守治疗整体预后良好,可至少随访6个月再决定是否手术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品管圈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英 马明逸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3期4374-4375,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6例住院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入院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和观察组(入院时间为2015...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6例住院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入院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和观察组(入院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各103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品管圈活动,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事件发生率(0. 44‰)低于对照组(2. 21‰),护理满意度(88. 34%)高于对照组(74. 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神经内科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风险,有助于保证患者安全,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跌倒 品管圈
下载PDF
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特征(附2例报告)
3
作者 杨军霞 田田 马兴荣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内地Val30Met和Ala117Ser突变致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TTR-FA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Val30Met突变和Ala117Ser突变所致TTR-FAP患者的临床资料各1例,并对中国内地这两类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归纳。... 目的探讨我国内地Val30Met和Ala117Ser突变致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TTR-FA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Val30Met突变和Ala117Ser突变所致TTR-FAP患者的临床资料各1例,并对中国内地这两类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归纳。。结果病例1为Val30Met突变,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病例2为Ala117Ser突变,周围神经、心脏循环和眼部症状均明显。服用氯苯唑酸8个月后随访病例1症状无加重,病例2有加重。回顾47例中国内地Val30Met和Ala117Ser突变TTR-FAP,Val30Met突变集中于我国北方,Ala117Ser突变主要位于南方。Ala117Ser突变累及心脏、呼吸系统和听力的比例明显高于Val30Met突变。结论中国内地TTR-FAP具有遗传异质性,分布有地域特点,确诊病程可能与治疗效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 Val30Met突变 Ala117Ser突变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Aβ损伤的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思 张博爱 +4 位作者 史静宇 孙岩 田田 付振强 李俊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对β样淀粉蛋白25~35(Aβ2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活力改变、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脑皮层组织建立不同浓度的Ato干预的AD细胞模型.通过MTS法测定神经元细胞活力,通过硫代巴比妥法和WST-1法分...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对β样淀粉蛋白25~35(Aβ2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活力改变、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脑皮层组织建立不同浓度的Ato干预的AD细胞模型.通过MTS法测定神经元细胞活力,通过硫代巴比妥法和WST-1法分别测定神经元细胞培养基的丙二醛(MDA)含量和SOD活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Ato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Ato组比较,Aβ组、Aβ+不同浓度Ato组细胞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组比较,Aβ+不同浓度Ato组神经元细胞活力上升,MDA含量下降,SOD活性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β+1μmol /L、5μmol/L、10 μmol/L Ato 3组间比较,Aβ+10μmol/LAto组神经元细胞活力最高,MDA含量最低,SOD活性最高,Aβ+5μmol/L Ato组次之,Aβ+1μmol/L Ato组最低.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轻Aβ25 ~35造成的细胞氧化损伤,保护神经元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阿托伐他汀 MTS法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对Aβ25-35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志红 张博爱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ESC)对β-淀粉样肽片段(β-amyloid peptide,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以Aβ25-35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ESC)对β-淀粉样肽片段(β-amyloid peptide,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以Aβ25-35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β组、不同ESC组(0.5、1.0、1.5μmol·L-1)、Aβ+不同ESC(0.5、1.0、1.5μmol·L-1)组。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腺病毒(adenoviruses-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d-EGFP)转染的神经元细胞形态,MTS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β组及Aβ+不同浓度艾司西酞普兰组神经元细胞分支及长度均减少,细胞活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释放减少;与Aβ组比较,Aβ+不同ESC组神经元细胞分支数目及长度均增加,细胞活力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释放增多。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能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神经元的存活率,发挥细胞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DNF、减缓神经元退行性变以促进神经元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神经元 腺病毒转染 β-淀粉样肽片段25-35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以急性脊髓炎为首发表现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与多发性硬化的脊髓影像特点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娟 周晨光 +3 位作者 李谦 赵凯 卢宏 王建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6期2886-2889,共4页
目的比较以急性脊髓炎为首发表现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与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特征,侧重比较脊髓影像特点。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确诊并治疗的83例NMOSD患者(NMOSD组... 目的比较以急性脊髓炎为首发表现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与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特征,侧重比较脊髓影像特点。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确诊并治疗的83例NMOSD患者(NMOSD组)和34例MS患者(MS组)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以急性脊髓炎为首发表现。NMOSD组患者的特异性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均为阳性。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脑脊液(CSF)检测结果、急性期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以及脊髓磁共振成像(MRI)平扫与增强特点等。结果与MS组比较,NMOSD组女性占比、EDSS评分和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较高,CSF压力和寡克隆区带阳性率较低(P<0.05)。与MS组比较,NMOSD组联合病变、长节段脊髓受累、广泛损害、亮斑信号的占比较高,病变长度较长,病灶数量较少,多病灶损害、偏心损害、边界清晰的占比较低(P<0.05)。NMOSD组有69例患者在急性期接受增强扫描,MS组有32例患者在急性期接受增强扫描。NMOSD组增强后强化率[81.2%(56/69)]与MS组[75.0%(24/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S组比较,NMOSD组斑片状强化和脊膜强化的占比较高,结节状强化占比较低(P<0.05)。结论NMOSD患者多见于女性,多合并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急性期MS与AQP4-IgG阳性的NMOSD患者在脊髓影像学上可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MRI脊髓扫描显示长节段横贯性脊髓损伤、亮斑信号,增强扫描出现斑片状不均匀强化或脊膜强化可能提示NMO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多发性硬化 脊髓炎 急性期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丙戊酸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中对Oct-4的影响
7
作者 靳久增 刘宇 +1 位作者 白霜 黄鑫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神经样细胞分化中对Oct-4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不加丙戊酸,细胞加入预诱导液(含1μmol/Lβ-ME,10%FBS的DMEM/F12)培养24 h,然后换诱导液(含200... 目的探讨丙戊酸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神经样细胞分化中对Oct-4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不加丙戊酸,细胞加入预诱导液(含1μmol/Lβ-ME,10%FBS的DMEM/F12)培养24 h,然后换诱导液(含200μmol/L BHA,2%DMSO的DMEM/F 12)诱导5 h。实验组,诱导前12 h,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丙戊酸。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SE、GFAP、Oct-4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SE及GFAP蛋白Oct-4的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骨髓间质干细胞呈纺锤状,诱导后出现突出,向周围伸出明显突起,呈现神经细胞样形态,且实验组的细胞突起数量和长度多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的NSE、GFAP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Oct-4的表达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丙戊酸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神经样细胞,同时其增强了Oct-4在BMSCs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OCT-4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误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8
作者 王智军 屈雪萍 +1 位作者 王淑 白蓉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分析POEMS综合征的诊治要点及误诊原因,避免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POEMS综合征误诊病例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四肢无力、麻木3个月入院。曾在外院多次就诊,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相应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 目的分析POEMS综合征的诊治要点及误诊原因,避免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POEMS综合征误诊病例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四肢无力、麻木3个月入院。曾在外院多次就诊,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相应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行走困难。入我院后详细追问病史,查血清免疫球蛋白λ轻链异常,尿本周蛋白电泳阳性(λ型);Ig G和24 h脑脊液Ig G合成率显著升高,寡克隆带阳性;肌电图示四肢神经源性损害;影像学检查提示:胸椎多发性硬化,多发淋巴结增大。综合分析病情,确诊POEMS综合征。结论临床接诊多发性周围神经损伤尤其是合并皮肤、肝脾、内分泌、淋巴结等多器官、系统损害患者,应想到POEMS综合征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误诊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9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博 陈立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确诊为NIID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6例,主要表现为认知... 目的探讨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确诊为NIID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6例,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肢体无力、排尿障碍、发作性意识障碍等。头颅MRI均显示大脑半球皮髓交界区DWI高信号,皮肤活检示嗜酸性核内包涵体,部分患者电生理学及基因检测异常。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症状部分缓解,平均随访14个月,患者总体病情发展缓慢。结论NIID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可同时累及中枢、周围及自主神经系统。头部MRI、皮肤活检以及基因检测可协助明确诊断。NIID无特异性疗法,病程缓慢,长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减少意识障碍频繁发作可能有效,感染等刺激因素可能诱发并加重意识障碍,影响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皮肤活检 NOTCH2NLC基因 发作性意识障碍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荆林林 吴晓昀 安逸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77-378,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118例A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8.98%(46/118);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合并糖尿病、有脑血管疾病史、NIHSS评分≥15分、脑梗死位置在左半球是导致ACI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A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其年龄≥7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合并糖尿病、有脑血管疾病史、NIHSS评分≥15分、脑梗死位置在左半球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吴晓昀 荆林林 齐夏丽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79-380,共2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O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9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并发OP情况,并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并发OP的相关因素。结果89例T...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O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9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并发OP情况,并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并发OP的相关因素。结果89例T2DM患者中有23例患者并发OP,OP发生率为25.84%;进一步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病程≥10年、BMI<24 kg/m^(2)、HbA1c≥9%、TC≥5.2 mmol/L、Ca<2.2 mmol/L是导致T2DM患者并发O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患者并发OP与其年龄、病程、BMI、HbA1c、TC及Ca水平关系密切,临床上需对上述影响因素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20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崔红卫 张博爱 +4 位作者 刘荣利 姬亚杰 李星 贾贺 张晓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498-3501,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POEMS综合征临床特征,以提高医师认识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0例患者均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和皮肤改... 目的分析总结POEMS综合征临床特征,以提高医师认识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0例患者均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和皮肤改变;单克隆浆细胞增生18例,血清M蛋白阳性率为90.0%,免疫固定电泳阳性率高达100.0%(17/17),12例行骨髓穿刺,骨髓细胞涂片浆细胞平均比例为3.2%;脏器肿大16例,内分泌异常19例;水负荷增多19例。本组肾功能受累较常见,其中β2微球蛋白增高12例、肌酐增高4例。其他特征肺动脉压增高8例、贫血10例、血小板增多5例、多发骨骼异常2例及顽固性腹痛1例。本组误诊率为95.0%,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例,其他内科疾病7例。病死率为5.0%(1/20)。结论 POEMS综合征以各种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极高,导致病情发展,临床医师应加深认识,对疑诊患者应进行细致的检查以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临床特点 误诊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_1区EphB2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晓晓 张博爱 +3 位作者 李俊敏 刘宇 于晓云 崔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EphB2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2VO模型+MSCs干预),选8、10、12w 3个时间点,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EphB2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2VO模型+MSCs干预),选8、10、12w 3个时间点,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2VO)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CA1区EphB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同一时间点实验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海马CA1区EphB2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多(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明显改善大鼠慢性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EphB2的表达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慢性脑缺血 EPHB2 海马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岩 张博爱 +3 位作者 田田 李俊敏 陈思 史静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ESC)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CA1区树突长度、分支及树突棘密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2VO模型+30mg/(kg·d)ESC干预],采...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ESC)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CA1区树突长度、分支及树突棘密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2VO模型+30mg/(kg·d)ESC干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2VO)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选给药满1、2、4、8周4个时间点,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区BDNF的表达,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树突长度、分支及树突棘密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实验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海马CA1区大锥体细胞树突长度、分支及树突棘密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海马CA1区大锥体细胞树突分支及长度、树突棘密度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实验组和模型组海马区BDNF含量较假手术组减少(P<0.05),实验组海马区BDNF含量较模型组增多(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能明显延缓大鼠慢性脑缺血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BDNF表达从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慢性脑缺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Cdc42表达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星 张博爱 +4 位作者 姬亚杰 刘荣丽 贾贺 张小敏 刘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4-956,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慢性脑缺血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8、10、12 w组,每组各10只。应用Morris水...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慢性脑缺血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8、10、12 w组,每组各10只。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印迹两种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Cdc42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显示手术组大鼠较假手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均显示手术组大鼠海马区Cdc42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Cdc42表达量的降低可能参与了慢性脑缺血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42 慢性脑缺血 海马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脑缺血大鼠VEGF、IL-10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白蓉 王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1-416,共6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VEGF、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多酚酸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组)、丹参多酚酸治疗组(治疗组),按缺血...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VEGF、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多酚酸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组)、丹参多酚酸治疗组(治疗组),按缺血时间分为4个亚组(6 h、12 h、24 h、48 h),采用Longa法评估大鼠神经行为学,ELISA法测定血清VEGF、IL-10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形态,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VEGF、IL-10的表达。结果 (1)Sham组神经行为学评分为0;治疗组与MCAO组相比,丹参多酚酸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P<0.05)。(2)与Sham组相比,MCAO组与治疗组血清VEGF、IL-10含量均升高(P<0.05),但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3)MCAO组、治疗组缺血半暗区皮质神经元均较Sham组少,治疗组较MCAO组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Sham组可见少量VEGF、IL-10表达,治疗组在各个时间点VEGF、IL-10的表达均较MCAO组增多(P均<0.05)。结论丹参多酚酸增强大鼠脑缺血后VEGF、IL-10的表达,可能是其保护脑细胞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 脑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树突形态在慢性脑缺血大鼠内侧前额叶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小敏 张博爱 +4 位作者 贾贺 刘宇 刘荣丽 姬亚杰 李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64-96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内侧前额叶锥体细胞树突长度及树突棘密度的改变。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组将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用高尔基染色法观察大鼠前额皮质区锥体细胞树突长度及树突棘密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内侧前... 目的探讨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内侧前额叶锥体细胞树突长度及树突棘密度的改变。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组将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用高尔基染色法观察大鼠前额皮质区锥体细胞树突长度及树突棘密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内侧前额叶区树突棘密度较对照组低,树突长度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脑缺血大鼠内侧前额叶区树突棘密度减低可能是导致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认知障碍 前额皮质区 树突棘 高尔基染色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林 张博爱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6期517-520,共4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性神经变性病,主要表现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临床中随着抗帕金森药物的应用,运动症状得到有效改善,非运动症状逐渐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在非运动症状中,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如流涎、吞咽困难...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性神经变性病,主要表现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临床中随着抗帕金森药物的应用,运动症状得到有效改善,非运动症状逐渐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在非运动症状中,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如流涎、吞咽困难、胃排空延迟、便秘等最常见,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药物治疗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效果差。本文就国内外对帕金森病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流涎 吞咽困难 便秘 肠神经变性
下载PDF
鸢尾素对抑郁小鼠行为学、外周血CD4^+细胞Th17分化和糖酵解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明逸 余列 秦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鸢尾素是否能够改善小鼠的抑郁症状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鸢尾素组,每组6只。模型组及鸢尾素组用皮质醇诱导小鼠抑郁模型。鸢尾素组造模成功后连续腹腔注射鸢尾素(100μg/kg)6 d。采用糖水偏好... 目的:探讨鸢尾素是否能够改善小鼠的抑郁症状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鸢尾素组,每组6只。模型组及鸢尾素组用皮质醇诱导小鼠抑郁模型。鸢尾素组造模成功后连续腹腔注射鸢尾素(100μg/kg)6 d。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小鼠抑郁行为的变化,检测小鼠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7A含量。分选正常小鼠初始CD4^+T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鸢尾素组,给予Th17细胞分化条件刺激3 d后,鸢尾素组再用鸢尾素(500μg/L)培养3 d;检测Th17细胞分化率,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丙酮酸、乳酸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丙酮酸激酶2(PKM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鸢尾素组小鼠旷场中心区运动时间及进入次数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糖水偏好度增加,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及IL-17A含量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鸢尾素组Th17细胞分化率,细胞内丙酮酸、乳酸含量及PKM2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鸢尾素可能通过调控初始CD4^+T细胞的糖酵解程度,抑制其向Th17细胞分化,从而减少Th17细胞形成,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抑郁 TH17细胞 糖酵解 小鼠
下载PDF
成人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12例临床特征分析
20
作者 张颖 卢宏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 分析成人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细胞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5月确诊的12例成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 目的 分析成人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细胞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5月确诊的12例成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肢体无力、肢体麻木等。头颅MRI提示多发点状或斑片状T2WI、Flair高信号,可累及侧脑室旁、额叶、基底节区等。部分患者脊髓受累,脊髓MRI显示条片状T2WI高信号。CSF GFAP抗体均为阳性,CSF白细胞、淋巴细胞、蛋白含量、白蛋白商值及24 h IgG鞘内合成率多升高,部分患者寡克隆区带阳性。5例患者合并其他自身抗体,6例合并低钠血症,8例血尿酸下降,4例血清IL-6下降,3例EMG存在异常。给予经验性免疫治疗,大多患者预后良好,部分留有功能障碍。结论 成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重症患者进展较快。头颅MRI和(或)脊髓MRI及CSF检查可辅助诊断,免疫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自身免疫性星形细胞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