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IMS技术分析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风味的差异 被引量:3
1
作者 夏纯凤 吴苏喜 +2 位作者 王彦心 张科红 袁成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145,共5页
为探究不同工艺对油茶籽油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中均鉴定出32种风味物质;醛类是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主要的风味成分,其在湿提和热榨油茶... 为探究不同工艺对油茶籽油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中均鉴定出32种风味物质;醛类是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主要的风味成分,其在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含量分别为62.62%和70.52%;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风味成分差异主要在于醛类和醇类物质含量,湿提油茶籽油的醇类和酯类物质含量高于热榨油茶籽油,糠醛含量(1.96%)远低于热榨茶籽油(11.18%);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样品间相似度分析比较,两种工艺油茶籽油整体风味差异明显。湿提油茶籽油可能具有比热榨油茶籽油更柔和的风味和更安全的食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提 热榨 油茶籽油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风味差异
下载PDF
油脂精炼节能减排新技术及装备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科红 李春宝 +1 位作者 郭立 高芳梅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3年第6期13-15,20,共4页
食用油精炼技术已趋成熟,可是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引进高端设备虽然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针对上述问题,主要从油脂精炼生产工艺的选择、高度自动化控制及生产装备等方面对油脂精炼车间节能减... 食用油精炼技术已趋成熟,可是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引进高端设备虽然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针对上述问题,主要从油脂精炼生产工艺的选择、高度自动化控制及生产装备等方面对油脂精炼车间节能减排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精炼 节能减排 技术
下载PDF
Lipozyme TL100L催化米糠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3
作者 窦伟国 陈明霞 +3 位作者 孟晓鹏 吴安石 毕艳兰 陈竞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7,共8页
旨在为米糠酸化油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以米糠酸化油为原料,经丙酮提取预处理后,采用酶法催化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脂肪酶种类、酶添加量、醇油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温度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合正交实验对生物柴油制备的工... 旨在为米糠酸化油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以米糠酸化油为原料,经丙酮提取预处理后,采用酶法催化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脂肪酶种类、酶添加量、醇油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温度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合正交实验对生物柴油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分子蒸馏对生物柴油进行精制,同时对精制生物柴油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米糠酸化油经预处理后,过氧化值、谷维素及不皂化物含量无显著变化,酸值、皂化值显著升高,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磷脂含量、灰分和皂含量显著降低;生物柴油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3∶1、液体脂肪酶LipozymeTL100L添加量4%、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4h,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达(86.77±0.54)%,经分子蒸馏纯化后脂肪酸甲酯含量达(97.00±0.04)%;精制生物柴油理化指标均符合GB25199—2017要求;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产物中含脂肪酸甲酯,热重分析表明精制生物柴油在178.0~293.2℃区间内失重最快,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37.5~-47.2℃的峰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晶体有关,-7.9~-3.7℃的峰与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晶体相关,生物柴油的结晶起始温度为-8.87℃。综上,以米糠酸化油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生物柴油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酸化油 脂肪酶 酯化反应 生物柴油
下载PDF
花生蛋白的高静压联合酶法改性及其性质
4
作者 刘加艳 任宇鹏 郭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2,共6页
为促进花生蛋白的深加工和更广泛的应用,采用高静压联合碱性蛋白酶酶法改性花生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静压力、pH、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花生蛋白溶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花生蛋白联合改性工艺条件,并... 为促进花生蛋白的深加工和更广泛的应用,采用高静压联合碱性蛋白酶酶法改性花生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静压力、pH、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花生蛋白溶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花生蛋白联合改性工艺条件,并测定了联合改性花生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巯基和二硫键含量以及总还原能力。结果表明:花生蛋白联合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为静压力300MPa、1g/100mL碱性蛋白酶(20万U/g)添加量3.0mL(100mL质量分数5%的花生蛋白溶液)、酶解时间60min、pH10、酶解温度50℃,在此条件下联合改性花生蛋白溶解度为(82.87±0.51)%;联合改性花生蛋白的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巯基含量、总还原能力显著提高,二硫键含量显著下降。综上,高静压联合酶法改性改善了花生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有利于其深加工及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蛋白 蛋白改性 高静压 碱性蛋白酶 功能特性
下载PDF
油茶蒲醇提纯化物的组分鉴别及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董熠辉 吴苏喜 +1 位作者 李彪 李普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8-131,152,共5页
利用S-8大孔树脂对油茶蒲醇提物进行纯化,再采用HPLC对油茶蒲醇提纯化物(POSE)中的功能组分进行鉴定,然后研究油茶蒲醇提纯化物对3种不同类型植物油的抗氧化作用,并与TBHQ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油茶蒲醇提物经过S-8大孔树脂纯化后,总黄酮... 利用S-8大孔树脂对油茶蒲醇提物进行纯化,再采用HPLC对油茶蒲醇提纯化物(POSE)中的功能组分进行鉴定,然后研究油茶蒲醇提纯化物对3种不同类型植物油的抗氧化作用,并与TBHQ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油茶蒲醇提物经过S-8大孔树脂纯化后,总黄酮含量由22.41%提高到66.86%,总黄酮回收率达89.14%,总黄酮得率达4.68%;油茶蒲醇提纯化物中初步鉴定出5种功能成分,其中没食子酸含量为18.83 mg/g,儿茶素含量为26.12 mg/g,表儿茶素含量为27.64 mg/g,芦丁含量为16.13 mg/g,槲皮素含量为0.52 mg/g;油茶蒲醇提纯化物能有效抑制油脂的氧化酸败,与对油茶籽油和菜籽油的抗氧化作用相比,油茶蒲醇提纯化物对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核桃油抗氧化作用较好。因此,油茶蒲醇提纯化物具有作为高不饱和脂肪酸型油脂的抗氧化剂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蒲 醇提取物 黄酮 抗氧化剂 核桃油 油茶籽油 菜籽油
下载PDF
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芳 吴苏喜 +2 位作者 蒋明芳 谭传波 李普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1,共6页
为了了解不同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油茶果为原料,采取鲜榨法、浸提法、新水法、冷榨法和热榨法5种制油工艺分别制取油茶籽油,研究对比了5种制油工艺的提油率,所制取的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生物活... 为了了解不同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油茶果为原料,采取鲜榨法、浸提法、新水法、冷榨法和热榨法5种制油工艺分别制取油茶籽油,研究对比了5种制油工艺的提油率,所制取的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生物活性成分(生育酚、角鲨烯及多酚)含量及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5种制油工艺的提油率均在73%以上,其中浸提法((96.45±3.02)%)最高,冷榨法((73.72±2.76)%)最低,鲜榨法((82.36±2.24)%)、新水法((81.91±3.21)%)和热榨法((80.34±2.09)%)没有显著差异;5种工艺所制取的油茶籽油具有相似的脂肪酸组成;在α-生育酚和总生育酚含量方面,新水法制取的油茶籽油含量最高(α-生育酚含量(263.77±1.58)mg/kg,总生育酚含量(280.55±1.64)mg/kg),鲜榨法、冷榨法和热榨法制取的油茶籽油中总生育酚含量接近,在233~244 mg/kg之间,浸提法制取的油茶籽油中总生育酚含量只有(17.10±0.76)mg/kg;在角鲨烯和多酚含量方面,鲜榨法制取的油茶籽油明显高于其他工艺的,分别为(350.56±7.60)mg/kg和(45.04±4.50)mg/kg,新水法制取的油茶籽油角鲨烯含量最低,为(249.99±3.73)mg/kg,浸提法制取的油茶籽油多酚含量最低,为(7.06±0.03)mg/kg;在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方面,鲜榨法制取的油茶籽油的清除能力最强,浸提法的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鲜榨法 新水法 生物活性成分 DPPH自由基 ABTS自由基
下载PDF
醇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生产实践
7
作者 杜长安 张科红 +1 位作者 王卫良 王旭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38,共2页
以低温脱脂花生粕为原料,结合醇法花生浓缩蛋白生产实践,介绍了醇法花生浓缩蛋白生产工艺及设备。醇法花生浓缩蛋白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花生粕浸出系统、稀糖浆蒸发系统、湿粕脱溶干燥系统及蒸气冷凝、尾气回收系统。关键设备主要有浸出器... 以低温脱脂花生粕为原料,结合醇法花生浓缩蛋白生产实践,介绍了醇法花生浓缩蛋白生产工艺及设备。醇法花生浓缩蛋白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花生粕浸出系统、稀糖浆蒸发系统、湿粕脱溶干燥系统及蒸气冷凝、尾气回收系统。关键设备主要有浸出器、螺旋挤压机以及真空脱溶干燥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脂花生粕 醇法 浓缩蛋白
下载PDF
棉籽油干法分提工艺实践及分提产品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谢志军 王会 张科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20,共3页
对棉籽油干法分提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对棉籽油结晶养晶及过滤过程的工艺参数及设备性能进行了介绍。该棉籽干法分提工艺无废水及溶剂污染,采用PLC系统控制实现了自动化及信息化,产品质量较高。并对棉籽油分提产品——棉籽液油及固体... 对棉籽油干法分提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对棉籽油结晶养晶及过滤过程的工艺参数及设备性能进行了介绍。该棉籽干法分提工艺无废水及溶剂污染,采用PLC系统控制实现了自动化及信息化,产品质量较高。并对棉籽油分提产品——棉籽液油及固体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分提 棉籽油 液体油 固体脂
下载PDF
高品质油茶籽油的湿法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吴苏喜 周东蓉 +3 位作者 王彦心 黄艳慧 李普选 李昌珠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23,共5页
为了获得富含生物活性成分的高品质油茶籽油,采用湿法提取油茶籽仁中油脂,并采用响应面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12%、提油助剂添加量1%、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5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油茶籽仁的提油效率达... 为了获得富含生物活性成分的高品质油茶籽油,采用湿法提取油茶籽仁中油脂,并采用响应面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12%、提油助剂添加量1%、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5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油茶籽仁的提油效率达86%以上,所得油脂基本不含固杂,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维生素E、角鲨烯和谷甾醇含量分别高达189.0、221.9 mg/kg和385.2 mg/kg,高于T/LYCY 001—2020《特、优级油茶籽油》中优级油茶籽油的相应指标值,为高品质油茶籽油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油茶籽油 湿法提取 生物活性成分
下载PDF
溶剂体系中玉米酒糟浸出高酸值玉米油碱炼工艺的研究
10
作者 杜芳芳 毕艳兰 +1 位作者 赵仁勇 李普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共4页
摘要:对溶剂体系(正己烷)中玉米酒糟浸出高酸值玉米油(酸值(KOH)26.6mg/g)的碱炼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油量为70%的溶剂体系中碱炼至玉米油酸值(KOH)为1.9—5.2mg/g时碱炼效果较优,此时碱炼玉米油中甘二酯含量为... 摘要:对溶剂体系(正己烷)中玉米酒糟浸出高酸值玉米油(酸值(KOH)26.6mg/g)的碱炼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油量为70%的溶剂体系中碱炼至玉米油酸值(KOH)为1.9—5.2mg/g时碱炼效果较优,此时碱炼玉米油中甘二酯含量为5.0%~6.1%(保留率可达73.5%~89.7%),磷脂含量低至118.1~133.4mg/kg,精炼率可达78.0%左右,色泽也有明显的改善。因此,正己烷体系中的高酸值玉米油脱酸工艺具有独特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酸值玉米油 碱炼 溶剂体系 甘二酯
下载PDF
棉籽油的深度分提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左青 李普选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0-152,共3页
新疆棉籽油含有700 mg/kg的蜡质和26%~28%的固体脂,由于新疆气温多在零度以下,棉籽油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易产生固化、沉淀、发朦,影响棉籽油的外观、食用和销售。为了保持包装棉籽油透明,提高棉籽油的质量和附加值,对棉籽油进行... 新疆棉籽油含有700 mg/kg的蜡质和26%~28%的固体脂,由于新疆气温多在零度以下,棉籽油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易产生固化、沉淀、发朦,影响棉籽油的外观、食用和销售。为了保持包装棉籽油透明,提高棉籽油的质量和附加值,对棉籽油进行深度分提以脱蜡脱脂。介绍了棉籽油深度分提工艺,即在15℃脱除蜡质,在7℃分提出棕榈酸甘三酯,继续降温至-10℃分提出棕榈酸甘二酯、棕榈酸甘一酯及其他硬脂,最终得到在低温下保持透明的棉籽液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脱蜡 脱脂 深度分提
下载PDF
棉籽混合油连续精炼工艺设计及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国强 王会 张建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112,共2页
主要叙述了在浸出车间对第一蒸发器出来的棉籽混合油进行脱胶、脱酸,在低温下脱除混合油中的胶溶性杂质和脂溶性杂质,避免混合油中所含的杂质经过蒸发、汽提过程中的高温作用,导致色素固化的连续精炼原理;并对工艺流程作了详细描述。经... 主要叙述了在浸出车间对第一蒸发器出来的棉籽混合油进行脱胶、脱酸,在低温下脱除混合油中的胶溶性杂质和脂溶性杂质,避免混合油中所含的杂质经过蒸发、汽提过程中的高温作用,导致色素固化的连续精炼原理;并对工艺流程作了详细描述。经混合油连续精炼后棉籽油质量指标为:酸值(KOH)0.12 mg/g,杂质0.04%,水分0.05%,色泽(25.4 mm槽)Y35 R3.8(国标三级棉籽油色泽为Y35 R8),优于国标三级棉籽油指标;皂脚干基含油28.43%,优于常规精炼中离心机分离的皂脚干基含油(38.50%);同时对工艺设计、生产操作和要求作了详细介绍,对今后混合油精炼生产及推广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混合油连续精炼 静态混合器 中和反应罐 碟式防爆自清式离心机 皂脚脱溶干燥器
下载PDF
必须重视油脂工程的工艺装备质量问题
13
作者 谢志军 李红军 张浩杰 《农业机械》 2011年第12期74-77,共4页
我国油脂加工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工艺装备还存在不少质量方面的问题。提高工艺装备质量的根本问题在于贯彻国家关于机械设备产品的设计标准,加强粮油机械产品质量的认识,制定质量管理制度,要把质量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关键词 粮油加工 装备质量 技术法规
原文传递
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理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40
14
作者 毛程鑫 李桂华 +2 位作者 李普选 祝品 康雪梅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146,共5页
实验在分析测定牡丹籽油的理化特性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了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含量,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00%。这些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以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为主,含量分别为23.92%、27.58%、40.50%;采用棒状薄层色谱... 实验在分析测定牡丹籽油的理化特性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了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含量,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00%。这些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以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为主,含量分别为23.92%、27.58%、40.50%;采用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得牡丹籽油中除游离脂肪酸外,含有95.89%的甘三酯和4.11%的甘二酯;猪胰脂酶水解分析牡丹籽油的Sn-2脂肪酸组成,结合1,3-随机-2-随机分布学说计算出牡丹籽油甘三酯组成。牡丹籽油中主要是以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的甘三酯,其中三不饱和脂肪酸甘三酯的含量达到71.00%以上,一饱和二不饱和脂肪酸甘三酯含量大于15.00%;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籽油中维生素E总含量为0.56 mg/g;Rancimat法测定的氧化稳定性结果为110℃,2.85 h。为牡丹籽油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理化特性 脂肪酸组成 维生素E 氧化稳定性
原文传递
油莎豆品质分析及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盈希 吴苏喜 +2 位作者 周利平 张科红 李普选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3-276,共4页
油莎豆是块茎含油20%~30%(干基)的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通过比较油莎豆油和9种常见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发现油莎豆油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茶籽油接近,是一种油酸含量75%~77%的天然高油酸食用油;通过比较氨基酸组成,结果发现油莎豆... 油莎豆是块茎含油20%~30%(干基)的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通过比较油莎豆油和9种常见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发现油莎豆油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茶籽油接近,是一种油酸含量75%~77%的天然高油酸食用油;通过比较氨基酸组成,结果发现油莎豆蛋白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WHO/FAO推荐蛋白质模式中的必需氨基酸组成相似;通过比较油莎豆蛋白与其他几种优质蛋白(鸡蛋蛋白、大米蛋白、马铃薯蛋白和牛乳蛋白)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结果发现油莎豆蛋白与鸡蛋蛋白接近,也是一种天然高营养蛋白。该文就油莎豆脱皮、制油、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油莎豆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油莎豆油 油莎豆蛋白 利用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