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引入临床相关性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涂增 邹晓毅 +5 位作者 刘佳 张静 杨春 叶彬 郭亚楠 陆合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病原生物学实验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全面改变病原生物学实验,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改进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验改革有助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临床思维,培养学生沟通... 病原生物学实验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全面改变病原生物学实验,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改进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验改革有助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临床思维,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病原生物学实验 临床相关性
下载PDF
病原生物学学科整合新思路的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春 何永林 徐蕾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第12期1494-1495,共2页
探讨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病原生物学学科的整合。通过重组、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反映最新研究进展,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综合性、探索性实验课教学体系,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及病原生物学教材等优化整合方案,使病原生物学的学... 探讨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病原生物学学科的整合。通过重组、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反映最新研究进展,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综合性、探索性实验课教学体系,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及病原生物学教材等优化整合方案,使病原生物学的学科整合和学科建设能够更加完善、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学科整合 病原生物学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对四个不同专业微生物学课程体系“专业化”的改革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春 何永林 +1 位作者 徐蕾 杨致邦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第6期619-621,共3页
针对药学专业、预防医学、生殖医学及口腔医学的专业特点,优化其微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调整实验课的内容,制定适合不同专业的新教学大纲,充分体现微生物学课程的"专业化"特色。为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医学人才打下... 针对药学专业、预防医学、生殖医学及口腔医学的专业特点,优化其微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调整实验课的内容,制定适合不同专业的新教学大纲,充分体现微生物学课程的"专业化"特色。为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医学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课程体系 专业特色
下载PDF
整合课程给病原生物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1
4
作者 涂增 刘佳 +4 位作者 张静 邹晓毅 叶彬 郭亚楠 陆合 《医学争鸣》 CAS 2020年第1期33-36,共4页
病原生物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本文就当前整合课程期间给病原生物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课程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基于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提出一系列改革设计。希望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 病原生物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本文就当前整合课程期间给病原生物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课程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基于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提出一系列改革设计。希望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等医学教育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课程 病原生物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青年教师如何上好留学生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探索 被引量:11
5
作者 何永林 蒋仁举 徐蕾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6期1178-1179,共2页
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使我国同其它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日益普遍,大量的国外学生进入我国高校。作为高校教学主力军的青年教师,如何上好留学生教学课,是教师面临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就青年教师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 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使我国同其它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日益普遍,大量的国外学生进入我国高校。作为高校教学主力军的青年教师,如何上好留学生教学课,是教师面临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就青年教师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留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教材、作好教学准备、保证教学实施和课后辅导与反馈进行思考,并就青年教师如何上好实验课进行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留学生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下载PDF
网络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何永林 杨春 +4 位作者 杨致邦 秦思栋 蒋仁举 田一玲 徐蕾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已渗透到医学微生物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网络不但使教学管理高效快捷,使教师知识结构更新加速,而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突破时空限制,促进师生...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已渗透到医学微生物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网络不但使教学管理高效快捷,使教师知识结构更新加速,而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突破时空限制,促进师生间的及时交流,促进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方法 网络
下载PDF
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重组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春 徐蕾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年第4期387-388,共2页
面对我校扩生规模的扩大,新设专业增多,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优化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制定适合不同专业的新教学大纲势在必行,充分体现微生物学教学课程的“专业化”特色,为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医学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微生物学 教学方法 专业特色
下载PDF
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6
8
作者 何永林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3期468-469,共2页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与国外的文化教育交流也不断深入。大量的海外学子进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使留学生教育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这给改革发展中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留学...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与国外的文化教育交流也不断深入。大量的海外学子进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使留学生教育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这给改革发展中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留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必修课.与多门临床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如何上好这门课,为临床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是微生物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留学生教育 教学体会 高等医学院校 临床学习 文化教育 综合国力 教学任务
下载PDF
病原生物学教学在成人教育的改革尝试
9
作者 陆合 陈清凤 涂增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8期1272-1274,共3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正确处理好能力培养与传授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以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明显提高。改革后的病原生物学教学更符合培养高素质实用性医学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改革 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重庆地区幽门螺杆菌临床株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吕琳 罗红春 +2 位作者 杨致邦 曾瀚庆 梅浙川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幽门螺杆菌(HP)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的体外敏感性及耐药性,为临床根除治疗HP感染提供依据,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HP菌株取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镜室,分离培养...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幽门螺杆菌(HP)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的体外敏感性及耐药性,为临床根除治疗HP感染提供依据,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HP菌株取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镜室,分离培养后,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抗生素敏感性实验,检测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替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的敏感性,各种抗生素的MIC范围均为0.125~256μg/mL。结果从887例患者胃黏膜中培养出HP96株,其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替硝唑、四环素及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分别为91.67%、29.17%、4.17%、4.17%、0%和8.33%。结论重庆地区HP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替硝唑有较好的敏感性;而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1.67%和29.17%;未发现对四环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琼脂稀释法 药敏实验 耐药率
下载PDF
喷气燃料中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郭玲玲 陈国需 +3 位作者 杨致邦 李华峰 毛健 陶传福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7-70,92,共5页
用14种培养基通过倾注平板计数法、液体培养法和四管培养法对喷气燃料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探讨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的状况,并为探讨纳米抗菌剂对喷气燃料中微生物的杀菌效果提供现场菌种,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喷气燃料... 用14种培养基通过倾注平板计数法、液体培养法和四管培养法对喷气燃料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探讨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的状况,并为探讨纳米抗菌剂对喷气燃料中微生物的杀菌效果提供现场菌种,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喷气燃料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结果发现,每毫升储存罐底油样本在琼脂培养基上共检测出3688个菌落,沉淀罐底油样本共检测出4957个菌落。样本中分离出的细菌主要有法式柠檬酸杆菌、棒状杆菌、麦芽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真菌主要有青霉菌、木霉菌、曲霉菌和枝孢霉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微生物 分离培养 鉴定
下载PDF
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gyrA与rrs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彦 杨春 +5 位作者 逄宇 卢楠 刘洁 沈静 朱大冕 冯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gyrA、rrs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卡那霉素耐药(kanamycin,Km)的关系。方法对89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Ofx耐药相关基因gyrA和Km耐药相关基因rrs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基因突变特... 目的分析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gyrA、rrs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卡那霉素耐药(kanamycin,Km)的关系。方法对89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Ofx耐药相关基因gyrA和Km耐药相关基因rrs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基因突变特征。结果 89株MDR结核分枝杆菌中有50株对Ofx耐药,其中46株(92.00%,46/50)gyrA基因发生突变,突变位点包括74、89、90、91和94位密码子;22株耐Km菌株中,19株(86.36%,19/22)发生rrs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均为A1401G。Ofx、Km耐药株的gyrA、rrs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相应敏感株的基因突变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37,P<0.001;Fisher双侧P<0.001)。结论 gyrA基因90、91、94位密码子突变是重庆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Ofx耐药的主要机制;rrs基因A1401G突变则是Km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耐多药 突变 GYRA基因 rrs基因
下载PDF
RseA基因影响耻垢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初步验证
13
作者 熊雨菡 李智颖 +5 位作者 卢楠 陈俊伊 唐佳玲 徐蕾 杨春 何永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21,127,共8页
目的筛选RseA在耻垢分枝杆菌中可能调控药物敏感性的基因或通路,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RseA基因过表达耻垢分枝杆菌组和空质粒对照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2组细菌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其... 目的筛选RseA在耻垢分枝杆菌中可能调控药物敏感性的基因或通路,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RseA基因过表达耻垢分枝杆菌组和空质粒对照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2组细菌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其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情况;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结核分枝杆菌复苏促进因子E(RpfE)促使非复制持留菌复苏,测定复苏指数(RI)对筛选出的关键靶向基因或通路进行初步验证。结果RseA基因过表达后,筛选出2403个DEGs,其中2335个表达上调,68个表达下调。GO分析结果表明,DEGs主要参与氮化合物代谢过程的调控、RNA代谢过程的调控、转录因子活性和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过程调控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参与萜类骨架的生物合成、果糖和甘露糖代谢和同源重组等通路。从PPI网络MCODE模块中筛选出前8个hub基因rpsG、rplM、rpsO、rpsT、rpmH、rplS、rpsJ、rplT,并从这些基因的分析结果得知,其主要参与了核糖体通路。使用RpfE促进复苏后,RseA组复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RseA调控了多个靶向基因,参与核糖体的结构组成和核糖体通路,增强耻垢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为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eA 转录组测序 耻垢分枝杆菌 生物信息学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NO、NOS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政 彭惠民 +1 位作者 张素华 郭风劲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045-1046,共2页
目的 通过对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配套测定 ,深入探讨其在 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设糖尿病不伴蛋白尿组 (SDM)、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组 (IDN)、糖尿病伴大量蛋白尿组 (ODN)和对照组 (CON)四组 ,配... 目的 通过对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配套测定 ,深入探讨其在 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设糖尿病不伴蛋白尿组 (SDM)、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组 (IDN)、糖尿病伴大量蛋白尿组 (ODN)和对照组 (CON)四组 ,配套测定血清NO及NOS ,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 ,NOS采用分光光度法 ,尿白蛋白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IDN组NOS显著高于CON及SDM组 ,ODN组NOS显著高于其它 3组。NO在IDN组较其它组高 ,而在ODN组较其它组低。SDM组及IDN组NO与NOS呈直线正相关 ;ODN组NO与NOS无直线相关关系 ;NO与病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均呈直线负相关。结论  (1 ) 2型糖尿病DN早期NO和NOS增加 ,参与DN的发生发展 ;(2 )DN晚期NO减少 ,与NOS的变化无关 ;(3)NO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自然流产病例的绒毛与蜕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玉萍 张静 袁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 从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 对 30例正常早孕吸宫流产病例和 30例自然流产病例的绒毛与蜕膜组织进行研究。常规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细胞中的表... 目的 从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 对 30例正常早孕吸宫流产病例和 30例自然流产病例的绒毛与蜕膜组织进行研究。常规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细胞中的表达 ;用DNA缺口原位未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S P法检测bcl 2 bax基因蛋白表达率比值。结果 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形态学结构均出现程度不同的退行性改变 ,绒毛的细胞滋养细胞及蜕膜中增殖指数 (PI)较正常早孕时明显减少 (P <0 0 1) ,而合体滋养细胞中从未发生过增殖 ,PI为 0 ;与此相反自然流产绒毛的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及蜕膜中凋亡指数 (AI)较正常早孕时明显增多 (P <0 0 5 ,P <0 0 1) ,同时 ,早孕流产的绒毛及蜕膜中促 /抑凋亡基因bcl 2 bax表达率的比值也较正常早孕时下降 (P <0 0 5 ,P <0 0 1) ,结果与细胞凋亡的发生一致。结论 细胞增殖和凋亡可能在孕卵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绒毛和蜕膜组织中大量的细胞凋亡是其形态学退变的根本 ,并进而阻碍了孕卵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 流产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绒毛 蜕膜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邹晓毅 叶彬 +1 位作者 王俊安 龚晓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对体外分离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酶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用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剂量照射原头节,行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酸性磷酸酶(ACP)、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对体外分离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酶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用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剂量照射原头节,行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酸性磷酸酶(ACP)、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体外培养的原头节3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作用。结果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具有酸性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作用后,辐照组原头节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而酸性磷酸酶反应产物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阴性对照组无酶反应产物产生。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对原头节酸性磷酸酶活性无影响,而对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这可能是影响原头节的代谢功能,最终抑制其增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节 酸性磷酸酶 葡萄糖6-磷酸酶 琥珀酸脱氢酶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后细粒棘球蚴囊壁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俊安 邹晓毅 +2 位作者 叶彬 张成武 赵发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壁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后的病理改变。方法采集感染细粒棘球蚴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的细粒棘球蚴30个。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等分为3组,每组10个包囊。对照组,用普通诊断超声照射2min。处理组...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壁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后的病理改变。方法采集感染细粒棘球蚴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的细粒棘球蚴30个。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等分为3组,每组10个包囊。对照组,用普通诊断超声照射2min。处理组1和处理组2分别用150W和250W声功率对细粒棘球蚴包囊进行沿囊壁多层面的环形扫描,层面间距为5mm,扫描速度为3mm/s,照射时间2~10min(根据包囊大小)。取出照射后先肉眼观察细粒棘球蚴包囊大体改变,后取囊壁组织分别制作病理切片和透射电镜切片,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HIFU(250W)辐照后,细粒棘球蚴包囊剪开处内囊壁立即发生卷曲,剥离出的内囊颜色变白、变硬、透光度降低。病理切片显示,HIFU辐照后细粒棘球蚴的内囊壁上角皮层与生发层大部分发生分离。电镜观察结果显示,HIFU辐照后细粒棘球蚴的角皮层纤维纹理明显改变,生发层细胞发生裂解性破坏。结论HIFU沿细粒棘球蚴囊壁的多层面的环形照射可明显损害细粒棘球蚴囊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病理学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型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一玲 蒋任举 +1 位作者 李华平 杨致邦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649-1651,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VacA基因型在各种胃肠疾病中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黏膜标本中分离培养H.pylori,用PCR测定VacA基因型,并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3种抗生素...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VacA基因型在各种胃肠疾病中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黏膜标本中分离培养H.pylori,用PCR测定VacA基因型,并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3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08株H.pylori菌株,VacAs1a阳性85株(78.7%),VacA s1b阳性22株(20.4%),VacA m1阳性29株(26.9%),VacA m2阳性77株(71.3%),VacAs1a/m2阳性66株(61.1%),未发现s2型菌株。其中,慢性胃炎患者VacAs1a阳性率为65.4%(34/52),消化性溃疡患者VacAs1a阳性率为90.0%(36/40),胃癌患者VacAs1a阳性率为93.8%(15/16)。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8.5%、5.6%、65.7%,对阿莫西林耐药的20株菌株中,19株为VacAs1a型。结论 H.pylori菌株VacA基因型绝大多数为s1a/m2型,该型菌株存在于各种胃肠疾病中。本地区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较高,而对阿莫西林耐药的菌株多数为VacAs1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空泡毒素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耐药性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剑 叶彬 +1 位作者 武卫华 孔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研究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建立弓形虫与ct26复合感染度(moi)分别为1∶1、2∶1、4∶1、8∶1、16∶1的共培养试验模型... 目的研究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建立弓形虫与ct26复合感染度(moi)分别为1∶1、2∶1、4∶1、8∶1、16∶1的共培养试验模型,台盼兰排斥试验连续7d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8∶1共培养模型组6h、12h、24h、48h细胞周期改变;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ct26细胞cyclinB1、cdc2基因转录水平变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台盼兰排斥试验发现各比例组弓形虫均能有效抑制小鼠ct26细胞的体外增殖,且呈现前4d缓慢抑制,4d后细胞大量死亡的现象,以8∶1模型组的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感染7d后细胞抑制率达80.77%(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8∶1模型组弓形虫可在各作用时间明显改变ct26细胞周期分布,使G0/G1期细胞百分比下降,G2/M期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24h达到作用高峰,使G2/M期百分比升高12.77%,48h则细胞G2/M期百分比下降;弓形虫感染ct26细胞3~24h,细胞cdc2转录水平在各个时间点未见明显变化,细胞cyclinB1从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呈现为感染3h时表达增强,随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的现象,cyclinB1基因转录水平在感染后24h只达到对照组的16.55%。结论弓形虫RH株速殖子可明显抑制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体外增殖,感染前期以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为主要机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活性下降在G2/M期阻滞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 周期阻滞 细胞周期蛋白
下载PDF
主动外排机制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敏 王跃 刘明方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菌主动外排机制在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测定经外排泵抑制剂碳酰氰基-对-氯苯腙(CCCP)处理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 目的探讨细菌主动外排机制在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测定经外排泵抑制剂碳酰氰基-对-氯苯腙(CCCP)处理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以聚合酶链反应(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多重耐药主动外排基因adeB及其表达水平。结果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具有多重耐药性,并存在药物的主动外排。所有临床分离的菌株均能检测到adeB基因,但多重耐药株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株(P<0.01)。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与外排泵介导的耐药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主动外排 adeB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