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朋辈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科学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鹤 唐圣华 +2 位作者 刘青 齐路晶 黄骥超 《科技视界》 2019年第20期158-159,135,共3页
"朋辈教育"是基于朋辈群体的一种自我教育模式.高校学风建设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将朋辈教育作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的新途径,首先论述朋辈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将朋辈教育在实... "朋辈教育"是基于朋辈群体的一种自我教育模式.高校学风建设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将朋辈教育作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的新途径,首先论述朋辈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将朋辈教育在实践中应用于所在学院的学风建设中来,最后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分析了朋辈教育的实施要点与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朋辈教育 学风建设 新时代
下载PDF
以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为目标的改革探索——以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为例
2
作者 谭萍 姜纪沂 孙珍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14期101-104,共4页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专业是本科教育的基本单元,一流专业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质量本科生培养工作成为必然趋势。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拥有47年的办学历史,在秉承传统专业办学...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专业是本科教育的基本单元,一流专业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质量本科生培养工作成为必然趋势。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拥有47年的办学历史,在秉承传统专业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防震减灾行业特色。近年来,地球物理学专业以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为目标,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于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分别探讨了地球物理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保障、师资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并提出了推进下一步专业建设和改革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专业 地球物理学 专业建设
下载PDF
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3
作者 唐彦东 刘京会 任云生 《中国地质教育》 2020年第1期5-8,共4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新要求。防灾科技学院是最早开展应急管理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长期以来,学校秉承成果导向教...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新要求。防灾科技学院是最早开展应急管理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长期以来,学校秉承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建立了特色鲜明、目标明确、体系完善、过程合理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该成果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为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提出防灾科技学院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人才培养 防灾科技学院
下载PDF
东天山白石渡银矿床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4
作者 贺昕宇 方同辉 +9 位作者 胡龙华 李斯 张驰 薄贺天 陈筱艳 王宏伟 付昱 刘铁成 肖文进 马欢 《黄金》 CAS 2024年第11期18-26,共9页
东天山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但以银作为主矿种的矿床报道较少。白石渡银矿床是东天山首次报道的热液脉型银矿床,也是该地区发现的独立银矿床。该矿床主要赋矿围岩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肉红色斑状二长花岗岩及灰绿色闪长质岩脉,主... 东天山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但以银作为主矿种的矿床报道较少。白石渡银矿床是东天山首次报道的热液脉型银矿床,也是该地区发现的独立银矿床。该矿床主要赋矿围岩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肉红色斑状二长花岗岩及灰绿色闪长质岩脉,主矿体呈透镜状,走向北东,长约250 m,Ag品位48.5×10^(-6)~60.3×10^(-6),Pb品位5.24%~9.90%。矿床中方铅矿δ^(34) S值为3.8‰~6.3‰,平均值为5.01‰。石英δ^(18) O值为-8.3‰~-5.0‰,平均值为-6.30‰。研究表明,白石渡银矿床为热液脉型银矿床,不同于该区其他沉积改造型(或层控热液型)银矿床。该矿床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成矿物质为壳幔混源。在该矿床的底部或附近,具有属于同一成矿系统的斑岩型钼矿床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球化学 白石渡 硫同位素 氧同位素 热液脉型银矿床 东天山 斑岩型
下载PDF
北山造山带尖山子新元古代早期似斑状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5
作者 王必任 滕超 +4 位作者 白相东 关成尧 袁四化 张晓飞 杨欣杰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7,共14页
笔者报道了北山造山带东缘尖山子地区新元古代早期似斑状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已发表的同期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讨论其源区性质及北山南部前寒武纪基底与塔里木克拉通的亲缘性。似斑状花岗岩两件样品锆石U-Pb年龄分别为(... 笔者报道了北山造山带东缘尖山子地区新元古代早期似斑状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已发表的同期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讨论其源区性质及北山南部前寒武纪基底与塔里木克拉通的亲缘性。似斑状花岗岩两件样品锆石U-Pb年龄分别为(901±5)Ma,(935±3)Ma,表明其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似斑状花岗岩样品发育钾长石斑晶,显示高的SiO2含量(70.41%~76.05%)和过铝质特征(A/CNK=1.01~1.21);具有相似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并显示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δEu=0.30~0.46)和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多元素图解上显示Rb、Th、U和K正异常,Ba、Nb、Ta、Sr、P和Ti负异常;具有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其ε_(Hf)(t)值为-5.0~-1.4和相应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为2.08~1.86 Ga。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共同反应似斑状花岗岩为壳源花岗岩,并指示早期地壳的再造事件。结合前人发表的地球化学数据,北山造山带南部前寒武纪基底经历了中元古代地壳新生事件和新元古代早期地壳再造事件,花岗质岩石锆石ε_(Hf)(t)值主要落在2.2~1.3 Ga地壳物质Hf同位素演化区内,指示北山南部不存在太古代基底,因此与具有太古代结晶基底的塔里木克拉通可能不具有构造亲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花岗质岩石 地壳再造 北山造山带
下载PDF
胶东招远-平度断裂地球物理异常特征及其控矿条件研究
6
作者 许志河 丁正江 +2 位作者 朱成 庞森瑞 范潍箐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6-784,共9页
招远-平度断裂是胶东金矿集区三条超大型控矿断裂(三山岛、焦家及招远-平度断裂)之一。受地表第四系覆盖影响,金矿体空间赋存位置与主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地表出露位置的耦合关系尚存问题。通过开展精细化处理区域重力和航空磁测数据,如空... 招远-平度断裂是胶东金矿集区三条超大型控矿断裂(三山岛、焦家及招远-平度断裂)之一。受地表第四系覆盖影响,金矿体空间赋存位置与主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地表出露位置的耦合关系尚存问题。通过开展精细化处理区域重力和航空磁测数据,如空间域不同高度延拓(100 m、200 m和500 m)及垂向一阶导数等方法,发现招远-平度断裂地表出露位置与深部地球物理梯度带存在位移差,且位移差向断裂倾向方向南东侧移动趋势愈发明显,进一步证明招远-平度断裂深部倾向南东,倾角由浅至深逐渐变缓,局部变化剧烈的地质推论。同时,开展地表高精度1/10000比例尺的重力结果显示,重力异常曲线自西向东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局部存在凹陷区,表明花岗质碎裂岩及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密度(2.63 g/cm^(3))介于玲珑二长花岗岩(2.57 g/cm^(3))和古元古界(2.82 g/cm^(3))之间,含矿层位与围岩存在较大密度差,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质碎裂岩及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层位的倾角由陡变缓或由缓变陡的转折部位,可分别发现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2.5维反演 布格重力异常 剩余重力异常 控矿构造识别 招远-平度断裂 胶东金矿集区
下载PDF
胶-辽-吉带北段集安群中古元古代变质辉长岩侵入体成因研究及其地球动力学演化意义
7
作者 辛未 丁正江 +2 位作者 许志河 毛光周 薄军委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2-1942,共21页
胶-辽-吉造山带北段辽河群和集安群中的古元古代镁铁质侵入体成因及其指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原因之一在于研究资料多集中于辽河群中出露的镁铁质侵入体,而对集安群中的镁铁质侵入体报道较少,制约了对胶-辽-吉造山带地... 胶-辽-吉造山带北段辽河群和集安群中的古元古代镁铁质侵入体成因及其指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原因之一在于研究资料多集中于辽河群中出露的镁铁质侵入体,而对集安群中的镁铁质侵入体报道较少,制约了对胶-辽-吉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演化的整体性认识。因此,本文对集安群中镁铁质侵入体进行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地球化学、年代学和同位素研究,讨论这些岩石成因,揭示地幔源区性质并制约地球动力学背景。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这些变质辉长岩侵入体变质时代介于1866~1871Ma,为古元古代晚期的产物;一粒锆石核部207 Pb/206 Pb年龄为2139±14Ma,可能代表了原岩的结晶时代。样品属于亚碱性系列,并具有向富铁成分演化的拉斑系列特征。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Ba、Rb、Sr和K),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和Ti);这些特征与典型岛弧玄武岩相似,指示了它们来自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源区。结合样品2.07~2.45Ga的一阶段Hf同位素模式年龄,认为交代作用发生在古元古代早期。本次研究的集安群中变质辉长岩侵入体与前人研究的辽河群中镁铁质岩石在结晶变质时代和地球化学特点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1)同属于亚碱性系列并具有向富铁成分演化的趋势;(2)相似的微量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3)具有高场强元素亏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这一“俯冲流体交代信号”;(4)轻度富集的Sr-Nd-Hf同位素和古元古代早期的一阶段Hf同位素模式年龄;(5)一致的结晶年龄(2139~2099Ma)与变质时代(1879~1852Ma)。这些相似性指示了集安群和辽河群在古元古代早期可能经历了相同的岩浆-构造-变质事件。镁铁质岩石应来源于古元古代早期经历了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源区。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集安群和辽河群中镁铁质岩石大部分样品都落入弧后盆地环境中。结合同期火成岩组合和演化特点,认为胶-辽-吉造山带东北段在古元古代早期处于弧后盆地背景中,古元古代晚期则处于造山后伸展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辽-吉带 变质辉长岩侵入体 古元古代 集安群 岩石成因
下载PDF
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需求下的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实践及改革
8
作者 朱红 孟健 +2 位作者 刘小阳 孙广通 钱安 《科技风》 2024年第1期93-95,共3页
推进防灾减灾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导向性、创新性和专业性高校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鉴于现有遥感科学发展与防灾减灾人才需求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 推进防灾减灾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导向性、创新性和专业性高校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鉴于现有遥感科学发展与防灾减灾人才需求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防灾减灾需求导向的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建设及改革思路。从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入手,对遥感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强化,实时融合防灾减灾相关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防灾减灾技术能力的提高。通过改革措施的实践,为防灾减灾领域培养更多具备遥感素养及遥感灾害数据分析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原理与应用 防灾减灾 教学实践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大厂凹陷MIS3阶段以来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9
作者 刘晓燕 戴训也 袁四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91-2299,共9页
深海氧同位素3-1阶段是指深海沉积物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的第四纪末次冰期至冰后期的一个时期,期间气候表现为间冰阶、极端寒冷、多次千年尺度气候事件至最后转暖多个变化特征,相关气候变化沉积响应及影响因素等科学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 深海氧同位素3-1阶段是指深海沉积物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的第四纪末次冰期至冰后期的一个时期,期间气候表现为间冰阶、极端寒冷、多次千年尺度气候事件至最后转暖多个变化特征,相关气候变化沉积响应及影响因素等科学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然而,该时期相关千年尺度气候事件的记录及讨论在华北平原地区仍有争议,为探讨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在该阶段的气候特征,大厂凹陷区天然剖面进行高密度碳14断代样品测试,并开展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含量分析,获得地球化学数据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该剖面年代从32.5 ka至8.2 ka,处于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末期至深海氧同位素1阶段早期。在该时段,主量元素氧化物TFe_(2)O_(3)、Al_(2)O_(3)、SiO_(2)、MgO、CaO、Na_(2)O与K_(2)O与微量元素Sr、V、Ni、Co、Ga、Cu、Ba、Cr和Zn均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在MIS2末次冰盛期和MIS1早期中的BФlling-AllerФd暖期和新仙女木冷期,K/Na、Al/Na、化学蚀变指数、化学风化指数和古温度等指标与东亚季风区气候呈现一致的变化,同时与全球尺度的事件具有同步性,因此认为晚更新世晚期华北平原的气候变化可归因于全球气候系统下东亚季风区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球化学指标 大厂凹陷 华北平原
下载PDF
基于GPS数据分析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强震活动特征
10
作者 李宁 季灵运 +2 位作者 蒋锋云 朱良玉 刘传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18,共14页
基于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大地震序列,运用多弹簧滑块系统理论分析未来各边界断裂发生强震的可能时间;基于1991—2016年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均匀弹性块体模型计算了巴颜喀拉块体各边界断裂带的长期活动特征,并以此作为参考背景,... 基于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大地震序列,运用多弹簧滑块系统理论分析未来各边界断裂发生强震的可能时间;基于1991—2016年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均匀弹性块体模型计算了巴颜喀拉块体各边界断裂带的长期活动特征,并以此作为参考背景,计算了1999—2007、2009—2013、2013—2015、2015—2017、2017—2020年各边界断裂带的活动性质及时空演化特征,同时结合1995年以来发生在各边界断裂带上的M≥7.0地震震源机制解综合分析强震活动与块体运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发生在块体各边界断裂带上的M≥7.0地震震源机制与块体边界的运动特征一致,这一系列地震可能是由巴颜喀拉块体向E—SE向运动增强所致。综合块体边界大震序列与块体相对运动结果认为,未来十年,甘孜—玉树断裂、龙门山断裂南段、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存在发生M≥7.0地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颜喀拉块体 大地震序列 块体运动 均匀弹性模型 强震活动
下载PDF
新疆努尔加水库周边区域地震活动性特征
11
作者 张博 王宝善 +2 位作者 李璐 魏斌 苏金波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3-516,共14页
水库库区附近的地震活动性对水库的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理解构造活跃区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的关系,以新疆努尔加水库为例,采用模版匹配滤波方法对2014—2018年库区附近的地震事件进行了检测,完备震级(M_(C))由检测前的1.1降低... 水库库区附近的地震活动性对水库的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理解构造活跃区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的关系,以新疆努尔加水库为例,采用模版匹配滤波方法对2014—2018年库区附近的地震事件进行了检测,完备震级(M_(C))由检测前的1.1降低至0.5,b值为0.86。利用双差定位法对检测事件中的1064个事件进行了重定位,地震定位结果及波形相似性分析显示,水库蓄水后在库区下游形成的两个地震丛集分属于不同的发震构造。受库区东西两侧昌吉背斜和喀拉扎背斜的控制,两丛集地震活动分别位于积累了大量形变的反冲断层上盘和背斜生长行成的膝折带中。地震活动在时间上还与蓄水水位的周期性变化相关。根据地震活动时空演化特征推断,库水沿着砂砾岩层向下渗流,改变了介质强度或断层的摩擦阻力,促使构造应力的释放,这是地震活动增加的主要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加水库 微震检测 波形互相关 地震定位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福建仙游震群的应力场及其成因分析
12
作者 余海琳 万永革 +2 位作者 崔华伟 王晓山 黄少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0-619,共20页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10年8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福建仙游地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记录到的地震群进行重定位,并采用P波初动的方法求解出该震群的159个震源机制解,显示该震群的震源机制解结果与背景构造应力场表现明显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探...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10年8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福建仙游地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记录到的地震群进行重定位,并采用P波初动的方法求解出该震群的159个震源机制解,显示该震群的震源机制解结果与背景构造应力场表现明显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探究差异性存在的原因,将得到的震群震源机制解结果分区域和分深度求解应力场,结果显示:金钟水库的东南部附近应力方向更远离背景构造应力方向,并且应力形因子小于0.5,中间轴呈现为拉张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应力场的方向也更接近背景构造应力场的方向。此外,根据前人研究推断该区域应力方向发生偏转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在深部的低角度俯冲挤压导致浅部张开,应力呈现为东西向拉张所致。在上述两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经震源机制解反演出的应力场结果与背景应力场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 断层面拟合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下载PDF
磷铍钙石中铍元素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
13
作者 刘泽 陈振宇 +6 位作者 陈小丹 徐文坦 刘春花 诸泽颖 牛之建 赵晨辉 赵云彪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3-712,共10页
前人使用配有LDEB或LDE3H的电子探针,建立了针对铍硅酸盐、铍氧化物以及铍硼酸盐中Be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然而,缺乏对铍磷酸盐矿物中Be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目前,使用配备LSA300分光晶体的电子探针对铍磷酸盐矿物进行分析时,P元素的高... 前人使用配有LDEB或LDE3H的电子探针,建立了针对铍硅酸盐、铍氧化物以及铍硼酸盐中Be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然而,缺乏对铍磷酸盐矿物中Be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目前,使用配备LSA300分光晶体的电子探针对铍磷酸盐矿物进行分析时,P元素的高级次阶峰会抬高Be Kα峰的上背景值,从而导致Be含量的测量结果不准确。本文使用配备LDE3H分光晶体的电子探针,对江西狮子岭花岗岩中的磷铍钙石,采用不同的加速电压和分析束流,进行最佳定量分析条件的探索。实验结果表明:磷铍钙石的最佳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条件为:加速电压10kV,分析束流20nA。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磷铍钙石P_(2)O_(5)平均含量为43.23%,BeO平均含量为15.39%,CaO平均含量为33.89%,F平均含量为7.94%,BeO标准误差为0.3%。本研究发现配有LDE3H分光晶体的电子探针,可以设置合适的Be背景来消除P的高级次阶峰的干扰。此外,含Be矿物的测量难点与Be特征X射线本身的特征、含Be矿物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均有关。磷铍钙石定量分析方法的探索,解决了电子探针对铍磷酸盐矿物Be元素进行准确定量时,P元素产生的干扰难题,进一步提升电子探针对铍含量测量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Be 磷铍钙石 铍磷酸盐矿物 江西狮子岭花岗岩
下载PDF
不同供电方向激励对多极距组合中梯装置三维激电探测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顾观文 王顺吉 +2 位作者 李桐林 武晔 许志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2-309,共18页
本文基于直流点电源三维非结构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和不完全高斯-牛顿三维反演方法,讨论近些年兴起的多极距组合中梯装置三维激电法不同供电方向激励对探测效果的影响,为中梯装置三维激电测量供电方向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首先,设计了多... 本文基于直流点电源三维非结构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和不完全高斯-牛顿三维反演方法,讨论近些年兴起的多极距组合中梯装置三维激电法不同供电方向激励对探测效果的影响,为中梯装置三维激电测量供电方向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首先,设计了多个不同的三维地电模型,在横向供电(供电方向垂直于构造走向或目标体延伸方向)、纵向供电(供电方向平行于构造走向或目标体延伸方向)、横向和纵向双方向组合供电3种方式下,开展理论模型的三维正反演试算。然后,选取某矿区在这三种方式下获取的三维激电实测数据进行三维反演。最后,对理论模型合成数据和实测数据的三维反演结果及矿区已有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横向供电、纵向供电、横向和纵向双方向组合供电三种方式激电数据的三维反演结果均能有效反映研究区的岩性分布和构造展布特征;但在揭示研究区的局部异常信息方面,横向和纵向双方向组合供电方式激电数据的三维反演结果展示的异常信息更为丰富、完整,而横向供电或纵向供电单方向供电方式激电数据的三维反演结果揭示的异常信息不完整,有可能漏掉部分有效异常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电法 中梯装置 三维 供电方向 反演
下载PDF
时移电阻率法三维反演研究
15
作者 陶涛 韩鹏 +1 位作者 马欢 谭捍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73-3988,共16页
时移电阻率法是监测浅地表物性参数动态变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观测噪声随时间变化,基于不同时刻观测数据单独反演所得的电性结构变化可能存在虚假信息.这些时变噪声引起的虚假信息增加了时移电阻率法解释的难度.本文通... 时移电阻率法是监测浅地表物性参数动态变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观测噪声随时间变化,基于不同时刻观测数据单独反演所得的电性结构变化可能存在虚假信息.这些时变噪声引起的虚假信息增加了时移电阻率法解释的难度.本文通过在传统的正则化反演目标函数中增加时移约束来调控相邻时刻同一位置的电性差异,以抑制时变噪声产生的虚假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内存拟牛顿法实现了时移电阻率法三维反演.合成数据反演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同时刻监测数据单独反演的结果,时移反演可更好的抑制噪声影响,获取更准确的电性结构及其动态变化.野外实验数据反演结果表明,时移反演能更真实刻画实验区域的电性结构变化.上述结果表明,时移反演可以更好的压制由背景噪声引起的假异常,提高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和解释的可靠性.本研究为时移电阻率法监测浅地表电性结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电阻率法 三维反演 时移约束 有限内存拟牛顿法 电性结构监测
下载PDF
川滇地区重力异常与断裂分布研究
16
作者 范潍箐 许志河 +5 位作者 邓淼 杨耀 顾观文 万永魁 王顺吉 王英杰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0-58,共9页
为提高地震预警能力以及为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卫星重力对川滇地区开展大尺度的重力异常特征、地震断层和地震机制研究。通过对卫星重力数据精细化处理,揭示川滇地区地震断裂性质和地震机制。布格重力异常研究结果显示,龙门山断... 为提高地震预警能力以及为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卫星重力对川滇地区开展大尺度的重力异常特征、地震断层和地震机制研究。通过对卫星重力数据精细化处理,揭示川滇地区地震断裂性质和地震机制。布格重力异常研究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异常范围为-50~200mGal,鲜水河断裂带为-350~-500mGal,则木河断裂带为-200~50mGal,安宁河断裂带为-300~-50mGal。重力异常显示龙门山断裂向北西移动,安宁河为东西倾向,则木河为北西倾向。不同解析方法显示哈克法可明确地块边界,罗森巴赫法能更好地描绘断裂空间分布。4条断裂带的重力异常变化源于地块挤压作用形成的“Y”字型交汇,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卫星重力获取的布格重力值,能较好地反映该区不同块体的重力异常特征;(2)川滇地区四阶趋势分析求取的剩余重力异常,可较好地反映该区地质体异常形态;(3)龙门山、安宁河、则木河和鲜水河断裂重力梯度异常带由松潘-甘孜地块及地壳高密度物质向东南和北东方向的挤压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龙门山断裂 卫星重力 重力异常
下载PDF
专业基础课信息化资源建设——以普通地质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照阳 白相东 +1 位作者 关成尧 王必任 《科技风》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是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普通地质学是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文打破普通地质学课程原有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建设理论与实践相并重的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了实景三... 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是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普通地质学是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文打破普通地质学课程原有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建设理论与实践相并重的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了实景三维地质剖面,丰富了课程数字标本实验室,完善了课程线上授课内容,拓展了专业课外辅助教学手段,并设计了信息化综合教学环节。这些措施将理论课程、实验课程、野外实习实践课程多维度教学信息化资源进行整合,改善了教学过程中信息化资源缺乏的状况,提升了教学质量,使信息化成为学生掌握地学基础知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专业基础课 普通地质学 实景模型
下载PDF
北京地铁沿线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变及灾害风险分析
18
作者 吕明苑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8-1458,共1页
地面沉降是指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松散岩层固结压缩,导致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地质灾害。不均匀地面沉降影响城市地铁的安全运营,危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北京是全国地铁数量最多的城市,在南水北调、新城建设等背景下,地铁沿线... 地面沉降是指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松散岩层固结压缩,导致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地质灾害。不均匀地面沉降影响城市地铁的安全运营,危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北京是全国地铁数量最多的城市,在南水北调、新城建设等背景下,地铁沿线区的地面沉降呈现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开展地铁沿线区地面沉降高时空分辨率的监测、演化特征、互馈模式及沉降预测等研究对地面沉降科学防治、城市规划建设及地铁施工和运营都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以北京地铁沿线区(地铁线两侧各2 km范围)为研究区,从地面沉降的监测及高时空分辨率重建、演化模式及预测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质灾害 演化模式 时空演变 地铁沿线 高时空分辨率 地铁线 南水北调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为例
19
作者 武晔 万永革 +1 位作者 顾观文 孙守才 《科技风》 2024年第15期135-137,共3页
为培养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人才,结合地球物理学专业特点,在深入分析“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特点和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面向行业的“仿真实验微平台+雨课堂+SPOC”的“多维一体”应用型高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教学... 为培养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人才,结合地球物理学专业特点,在深入分析“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特点和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面向行业的“仿真实验微平台+雨课堂+SPOC”的“多维一体”应用型高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拓展专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教学模式 专业基础课 数字信号处理
下载PDF
基于科教融合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综合实验设计
20
作者 武晔 顾观文 +1 位作者 万永革 孙守才 《科技风》 2024年第16期42-44,共3页
将地震数值模拟科学研究转化为地球物理学综合实验,对比研究低速层和水层地质模型情况下地震响应特征的差异。通过“引导—启发—设计—指导”逐层递进式实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科学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模型加以对比,并得出结... 将地震数值模拟科学研究转化为地球物理学综合实验,对比研究低速层和水层地质模型情况下地震响应特征的差异。通过“引导—启发—设计—指导”逐层递进式实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科学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模型加以对比,并得出结论。教学实践表明,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设“科教融合”综合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后续开展毕业设计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综合实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