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7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检索系统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洪峰 刘楚光 +1 位作者 权清转 陈弘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5-8,共4页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现有馆藏标本50 000余号,为秦岭野生动物的重要档案资料.随着网络数据和资料传递技术的发展,对标本的管理和检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检索系统》是一款标本数字化管理及查询软件,该软件以SQL Server...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现有馆藏标本50 000余号,为秦岭野生动物的重要档案资料.随着网络数据和资料传递技术的发展,对标本的管理和检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检索系统》是一款标本数字化管理及查询软件,该软件以SQL Server2000数据库为运行平台,可以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访问数据库,具有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用户界面友好等特点.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与特色、运行基本条件、系统的流程、数据库的主页面及检索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 物种 数据库
下载PDF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静 张洪峰 +2 位作者 封托 孔飞 吴晓民 《野生动物》 2010年第3期150-153,共4页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现有馆藏标本5万余份,是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及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加强标本管理,提高标本使用效率,我们在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对所内馆藏标本进行了系统分类整理,分析总结了馆藏标本的现实状况并就存在的问题进...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现有馆藏标本5万余份,是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及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加强标本管理,提高标本使用效率,我们在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对所内馆藏标本进行了系统分类整理,分析总结了馆藏标本的现实状况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标本数字化共享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并为今后科研院校在动物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标本 陈列室 管理
下载PDF
陕西野生动物保护机构论文统计与现状分析——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宁 孙珊珊 王静 《林业科技情报》 2019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SCI-E)数据库,对1978年至2018年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正式发表的科技论文进行指标统计与分析。以定量的角度统计论文发表数量、论文作者、基金来源、文献来源、研究内容与层次等分布,结合近年陕西地区... 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SCI-E)数据库,对1978年至2018年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正式发表的科技论文进行指标统计与分析。以定量的角度统计论文发表数量、论文作者、基金来源、文献来源、研究内容与层次等分布,结合近年陕西地区在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发展和研究进行分析,为陕西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动物保护 论文
下载PDF
陕西省夏播玉米田叶螨发生及抗性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志杰 张淑莲 +1 位作者 张锋 雷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01-104,共4页
陕西夏播玉米田叶螨有 3种 ,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Ehara为优势种 ,年发生 12~ 13代 ,以雌成螨越冬 ,6月下~ 7月初迁入夏播玉米田 ,7月中— 8月下是为害高峰及防治的关键时期 .发生为害面积约 2 5万hm2 ,减产 10 %~ 2 0 % .... 陕西夏播玉米田叶螨有 3种 ,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Ehara为优势种 ,年发生 12~ 13代 ,以雌成螨越冬 ,6月下~ 7月初迁入夏播玉米田 ,7月中— 8月下是为害高峰及防治的关键时期 .发生为害面积约 2 5万hm2 ,减产 10 %~ 2 0 % .繁殖力强、食料条件优越是叶螨暴发的根本原因 ;整体防治不重视 ,抗药性强 ,自然天敌控制弱等是大面积暴发的主要因素 .清除田间杂草 ,区域联片种植、培肥地力、促进玉米发育、结合追肥根施药剂及轮换用药等是综合治理抗性叶螨的重要技术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夏播玉米田 叶螨 发生规律 抗性治理
下载PDF
陕西省黄河湿地水禽迁徙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晓平 钟凌 +1 位作者 王晓卫 王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27-131,共5页
1998— 2 0 0 3年冬季 ,作者相继在关中平原东部的黄河湿地、陕北榆林淡水湖泊区以及汉江流域对水禽迁徙状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迁来黄河湿地越冬的水禽有 3 7种 ,其中辟鸟目 2种 ,鹈形目 1种 ,鹳形目 7种 ,雁形目 18种 ,鹤形目 4... 1998— 2 0 0 3年冬季 ,作者相继在关中平原东部的黄河湿地、陕北榆林淡水湖泊区以及汉江流域对水禽迁徙状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迁来黄河湿地越冬的水禽有 3 7种 ,其中辟鸟目 2种 ,鹈形目 1种 ,鹳形目 7种 ,雁形目 18种 ,鹤形目 4种 ,鸥形目 4种 .10月下旬以后各种水禽陆续到达 ,11月下旬以后水禽种类稳步上升 ,12月下旬水禽种类基本稳定 ,2月中旬之后各种鸟类分批离开 ,4月中旬区内基本无越冬个体停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水禽 迁徙 陕西
下载PDF
陕西省家养林麝资源现状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文华 岳乃鱼 张洪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83-187,共5页
在2002-2004年,作者对陕西家养林麝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截止到2004年8 月底,陕西家养林麝存栏量约800余只,主要集中在宝鸡、安康和汉中,约占全省家养林麝资源 80%以上.针对目前养殖现状,按照国家林业局麝工程保护规划和国... 在2002-2004年,作者对陕西家养林麝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截止到2004年8 月底,陕西家养林麝存栏量约800余只,主要集中在宝鸡、安康和汉中,约占全省家养林麝资源 80%以上.针对目前养殖现状,按照国家林业局麝工程保护规划和国家中药现代化GAP基地建设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陕西林麝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饲养管理 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陕西省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兽类)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开锋 郑生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78-182,共5页
阐述了陕西省分布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7种野生兽类的历史变迁.由于人口猛增,经济活动加剧,森林等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致使金丝猴、大熊猫、虎、云豹、豹、羚牛等的栖息环境不断地恶化,分布地区逐渐缩小,特别是明清以来尤为明显.加之... 阐述了陕西省分布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7种野生兽类的历史变迁.由于人口猛增,经济活动加剧,森林等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致使金丝猴、大熊猫、虎、云豹、豹、羚牛等的栖息环境不断地恶化,分布地区逐渐缩小,特别是明清以来尤为明显.加之一段时间的乱捕滥猎,虎、豹、林麝的数量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Ⅰ级保护动物 历史变迁
下载PDF
陕西省鹿类动物的数量估计和资源保护与利用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江廷安 郭方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19-126,共8页
通过74个样方共55.17km2,分别对陕西分布的4种鹿类动物中的3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借助数理统计学方法,对其资源贮存量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林麝(Muschusberezovski)1985年的密度是2.49&... 通过74个样方共55.17km2,分别对陕西分布的4种鹿类动物中的3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借助数理统计学方法,对其资源贮存量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林麝(Muschusberezovski)1985年的密度是2.49±0.37只/km2,秦巴山区的资源估计贮存量为85200±10400只;1983~1984年黄麂(Muntiacusrevesi)的密度为9.80±0.75只/km2,安康地区10县黄麂资源存量为64700±4900只,年种群自然增长率为35%,适宜猎取量为13000~14000只;陕北黄土高原狍(Capreoluscapre-olus)1976年的密度为6.02±0.83只/km2,资源贮存量为81200±11200只.1981年狍的密度为5.09±0.61只/km2,资源存量为68700±8200只,狍的年种群自然增长率为38%,适宜猎取量为12000~15000只.文中对陕西省鹿类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黄麂 毛冠鹿 分布 种群 密度
下载PDF
陕西省爬行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 被引量:17
9
作者 宋鸣涛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3期146-148,共3页
关键词 爬行动物 动物区系 地理区划 陕西
下载PDF
陕西省非法贸易动物分布及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成利 冯慧 王艳 《陕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179-184,共6页
分析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在陕西省的分布及非法贸易状况,陕西省境内分布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共96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有95种。2009年至2011年盗猎数量呈下降趋势,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份期间,盗猎以斑羚、小麂、毛... 分析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在陕西省的分布及非法贸易状况,陕西省境内分布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共96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有95种。2009年至2011年盗猎数量呈下降趋势,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份期间,盗猎以斑羚、小麂、毛冠鹿等大型兽类为主;4月到10月期间,盗猎以水生动物和鸟类为主。针对陕西境内非法贸易野生动物现状与分布格局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非法贸易 分布 物种保护
下载PDF
陕西省猬亚科(Erinaceinae)动物的分类分布
11
作者 孔飞 吴家炎 +1 位作者 郭健民 吴晓民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102,共5页
基于标本统计和文献查阅,对陕西省猬亚科动物的分类和分布进行了整理.查明陕西省猬亚科动物有3属5种,即刺猬属的东北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大耳猬属的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林猬属的达乌尔猬(Mesechinus dauuricus)、林猬... 基于标本统计和文献查阅,对陕西省猬亚科动物的分类和分布进行了整理.查明陕西省猬亚科动物有3属5种,即刺猬属的东北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大耳猬属的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林猬属的达乌尔猬(Mesechinus dauuricus)、林猬(Mesechinus hughi)和小齿猬(Mesechinus miodon).从分布地、气候带及自然区的特征看,大耳猬、达乌尔猬及小齿猬为中温带干旱地区的分布种;东北刺猬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黄土高原地区及平原的分布种;林猬则是暖温带至北亚热带湿润或半湿润山地森林地区的分布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猬亚科 分类 分布 陕西省
下载PDF
陕西省爬行动物新记录——纹尾斜鳞蛇
12
作者 靳铁治 苟妮娜 +2 位作者 缪涛 王启军 王开锋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0-650,共1页
2022年6月18日,在陕西省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坟林坝(105.548286°E,32.876916°N,海拔803 m)科学考察时发现1号蛇类,小生境为河床岩石丛,周边植被以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
关键词 爬行动物 斜鳞蛇 小生境 科学考察 常绿落叶阔叶林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核心区 蛇类
下载PDF
陕西省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生武 曾均彩 《资源开发与保护》 1989年第3期24-27,共4页
一、陕西省自然概况陕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偏北。东经105°29′~110°15′,北纬31°42′~39°35′,南北长约870km,东西宽200~500km,面积20.6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秦巴山区、关中盆地、黄土高原的土地面积分别... 一、陕西省自然概况陕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偏北。东经105°29′~110°15′,北纬31°42′~39°35′,南北长约870km,东西宽200~500km,面积20.6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秦巴山区、关中盆地、黄土高原的土地面积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6%、19%、45%;海拔高度分别为1000~3000m、300~8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资源 陕西
全文增补中
非编码DNA调控元件在动物适应性性状演化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吴秀红 汪亚军 +1 位作者 车利锋 王晓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95-1016,共22页
在适应性演化的推动下,动物发展出了多种适应性特征,这些特征对它们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揭示适应性演化的分子机制对理解物种多样化、表型趋同等重要生物学现象具有关键意义。随着多组学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基因组非编码DNA调控元件已... 在适应性演化的推动下,动物发展出了多种适应性特征,这些特征对它们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揭示适应性演化的分子机制对理解物种多样化、表型趋同等重要生物学现象具有关键意义。随着多组学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基因组非编码DNA调控元件已被证明在动物适应性性状演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本文概述了非编码DNA调控元件的特征及其作用机制,并从动物附肢适应性状、动物极端环境适应性状以及动物其他特殊表型适应性状这3个方面综述了其在动物适应性性状演化中的分子机制,为理解动物适应性性状演化分子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DNA 调控元件 动物 适应性性状
下载PDF
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增减变化商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巩会生 曾治高 高学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5,共9页
本文探讨了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了3个筛选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原则:1)、极危、濒危、易危或接近受胁的物种;2)、中国特有且稀有的物种;3)、省内种群数量少或分布地区狭窄的物种。把符合某一原则的且还不属于国家重点保... 本文探讨了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了3个筛选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原则:1)、极危、濒危、易危或接近受胁的物种;2)、中国特有且稀有的物种;3)、省内种群数量少或分布地区狭窄的物种。把符合某一原则的且还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物种筛选为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从当地分布的非鱼类脊椎动物中共筛选出73个物种拟作为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16种兽类、45种鸟类、6种爬行类和6种两栖类动物,其中有45种是当前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物种。对比此当前名录,本文建议从中删除1种鸟类,并增加4种兽类、23种鸟类和1种两栖类到名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脊椎动物
下载PDF
对《陕西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商榷 被引量:7
16
作者 曹庆 王程亮 高泉健 《陕西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83-91,共9页
查阅陕西省内2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文献和陕西省内动物分布文献,对《在陕西省内分布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了对照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将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 查阅陕西省内2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文献和陕西省内动物分布文献,对《在陕西省内分布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了对照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将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藏酋猴(Macaca mulatta)和三尾褐凤蝶(Bhutanitis thaidina)等物种增加列入《名录》;2.将虎(Panthera tigris)、小熊猫(Ailurus fulgens)、猞猁(Lynx lynx)和雪鸮(Nyctea scandiaca)等物种移出《名录》;3.对《名录》中的部分物种和暂未列入《名录》的物种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有待调查求证。针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资源现状与分布格局提出了相应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野生动物 陕西省 物种名录
下载PDF
陕西核桃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瞿佳 门欣 +3 位作者 孙晓宇 赵玲侠 宁硕瀛 陈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2-461,共10页
核桃黑斑病是危害核桃生产的重要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在陕西严重发生。为探究陕西省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制定核桃黑斑病的田间防治策略。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陕西省内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物,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 核桃黑斑病是危害核桃生产的重要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在陕西严重发生。为探究陕西省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制定核桃黑斑病的田间防治策略。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陕西省内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物,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获得2种病原株系HTX和HTP,分别鉴定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通过对21种药剂进行室内抑菌试验,筛选出7种药剂对2种病原菌株系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噻霉酮、琥胶肥酸铜和噻唑锌对核桃黑斑病危害的叶片、果实的防治效果均在67.67%、61.53%以上,防治效果好,可用于核桃黑斑病的田间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黑斑病 病原鉴定 杀菌剂 田间防治
下载PDF
陕西省林麝mtDNA D-loop区序列结构和种群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慧 黄原 +2 位作者 任轶 冯成利 刘晓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887-5895,共9页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由于盗猎和栖息地缩小,秦岭地区野生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圈养繁殖种群已成立了几十年,但大多数圈养种群的遗传背景不清,种群规模增长非常缓慢。为了给这一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调...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由于盗猎和栖息地缩小,秦岭地区野生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圈养繁殖种群已成立了几十年,但大多数圈养种群的遗传背景不清,种群规模增长非常缓慢。为了给这一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调查了陕西省林麝1个圈养种群3个野生种群线粒体DNA(mt DNA)D-Loop 632 bp片段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在69个个体中其碱基组成为A+T的平均含量63.2%高于G+C含量36.8%,共检测到变异位点171个(约占总位点数的27.05%)。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4424,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19.908。69个个体分属32个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P)为0.070。32个单倍型构建的NJ系统树聚为3个分支,4个林麝群体中的单倍型是随机分布的。4个群体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43(标准误SE为0.005),凤县养殖场群体与留坝和陇县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43,可见其遗传分化尚未达到种群分化的水平。结果表明,陕西省林麝群体mt DNA D-loop区序列存在着较丰富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凤县野生群体和凤县养殖场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较高,养殖场种群没有出现近亲繁殖及遗传多样性下降的情况。凤县野生群体和凤县养殖场群体两者遗传分化较小,存在着较高的基因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D-LOOP区
下载PDF
陕西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 被引量:24
19
作者 蔡娟 乔继英 +4 位作者 张旭 金学林 任建设 马清义 吴晓民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9,共7页
2007年11~12月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中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种类、形态的观察。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碘液染色法对18种75头/只野生动物的粪便进行检查,对检出的寄生虫进行数码显微摄片。结果共检出1... 2007年11~12月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中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种类、形态的观察。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碘液染色法对18种75头/只野生动物的粪便进行检查,对检出的寄生虫进行数码显微摄片。结果共检出11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8.9%,以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sp.)、阿米巴原虫感染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野生动物 肠道寄生虫 形态
下载PDF
陕西省羚牛mtDNA控制区序列结构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冯慧 黄原 +2 位作者 任轶 冯成利 刘晓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为给羚牛(Budorcas taxicolor)秦岭亚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调查陕西省秦岭羚牛3个野生种群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357bp片段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显示,67个羚牛个体碱基组成为A+T的平均含量(56.3%)高于G+C含量(43.7%),... 为给羚牛(Budorcas taxicolor)秦岭亚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调查陕西省秦岭羚牛3个野生种群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357bp片段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显示,67个羚牛个体碱基组成为A+T的平均含量(56.3%)高于G+C含量(43.7%),3个群体mtDNA控制区的变异位点为60个(约占总位点数的17.29%)。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7 48,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052。67个个体分属4个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P)为0.127。说明秦岭羚牛群体mtDNA控制区序列遗传多样性较低,群体间的基因交流较少,有可能出现近亲繁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控制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