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农家小麦品种主要加工品质特性及其聚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军礼 赵会贤 +3 位作者 吉万全 胡胜武 唐国顺 吴小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3-55,共3页
研究测定了陕西省131个主要农家小麦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籽粒硬度和全麦粉SDS-沉淀值,并根据这3个品质性状,利用离差平方和法对供试品种进行了总聚类和分区聚类分析。总聚类分析中,供试品种被聚为4类。第Ⅰ类品种粗蛋白含量... 研究测定了陕西省131个主要农家小麦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籽粒硬度和全麦粉SDS-沉淀值,并根据这3个品质性状,利用离差平方和法对供试品种进行了总聚类和分区聚类分析。总聚类分析中,供试品种被聚为4类。第Ⅰ类品种粗蛋白含量和沉淀值均较高,但其籽粒硬度最小;第Ⅱ类品种粗蛋白含量和沉淀值最小,籽粒硬度却很高;第Ⅲ类品种籽粒硬度、粗蛋白含量和沉淀值均较高,3个品质指标综合平衡较好;第Ⅳ类品种籽粒硬度、粗蛋白含量均较高,沉淀值居中。在分区聚类分析中,陕北和陕南品种分别被聚为两类。陕北的两类品种间沉淀值相似,籽粒硬度差异较大。陕南的两类品种间籽粒硬度和淀淀值均差异较大。关中品种品质性状变异较大,被聚为3类,第Ⅰ类各品质指标与陕南品种第Ⅰ类相似,第Ⅲ类各品质指标与陕北第Ⅱ类及陕南第Ⅱ类相似,且这3类中绝大部分品种在总聚类分析中都被聚在第Ⅲ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籽粒硬度 粗蛋白含量 聚类分析 品质
下载PDF
陕西省小麦资源主要加工品质特性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军礼 赵会贤 +1 位作者 吴小平 唐国顺 《麦类作物》 CSCD 1997年第4期33-35,共3页
本研究对陕西省131个农家小麦品种和148个育成品种的三个重要加工品质性状即籽粒硬度、粗蛋白质含量和全麦粉SDS沉淀值进行了测定。发现陕西省农家品种硬度较大而沉淀值偏低;育成品种硬度较小而沉淀值偏高。对这三个品质性状... 本研究对陕西省131个农家小麦品种和148个育成品种的三个重要加工品质性状即籽粒硬度、粗蛋白质含量和全麦粉SDS沉淀值进行了测定。发现陕西省农家品种硬度较大而沉淀值偏低;育成品种硬度较小而沉淀值偏高。对这三个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硬度与粗蛋白质含量、SDS沉淀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SDS沉淀值与粗蛋白质含量之间不相关。综合三个品质性状,在系统聚类的基础上精选出两类典型的加工品质好的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资源 硬度 精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冬小麦陕229在旱地不同施肥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怡 高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39,共5页
1992 年~1995 年,在渭北旱塬对冬小麦陕 229 进行了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干物质累积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肥范围内,小麦陕229 对土壤储水的利用程度和干物质累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通过合理... 1992 年~1995 年,在渭北旱塬对冬小麦陕 229 进行了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干物质累积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肥范围内,小麦陕229 对土壤储水的利用程度和干物质累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通过合理施肥可提高旱地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陕229 施肥水平 干物质累积 水分利用效率 旱地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陕354高产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宁锟 裴阿卫 +1 位作者 李硕碧 董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30-934,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密度试验和高产示范试验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陕354小麦新品种具有9000kg/hm^2以上的产量潜力;获得9000kg/hm^2以上产量较合适的产量结构为:亩穗数40万(600万/hm^2)、穗粒数40粒、千粒重40g;产量因素中,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密度试验和高产示范试验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陕354小麦新品种具有9000kg/hm^2以上的产量潜力;获得9000kg/hm^2以上产量较合适的产量结构为:亩穗数40万(600万/hm^2)、穗粒数40粒、千粒重40g;产量因素中,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最大,穗粒数次之,要夺得高产必须发挥其大穗大粒的优势。其较合适群体动态是基本苗数120~180万/hm^2、冬前总茎数在750~900万/hm^2、最高总茎数1200~1350万/hm^2、有效穗数525~600万/hm^2;应着重把冬前群体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增加冬前群体中大蘖的比例,减少无效分蘖数,提高成穗率,改善中、后期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中的转化和分配,达到“穗足、穗大、粒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陕354 高产性状
下载PDF
小麦花培苗化学越夏技术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成社 邹淑芳 +2 位作者 李景琦 庞红喜 纪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53-55,共3页
采用L25(56) 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多效唑( 简称MET) 和矮壮素( 简称CCC) 对小麦花培苗在常温下安全越夏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小麦花培苗的壮苗培养基中加入2 ~3 mg/LMET和2 ~3 mg/LCCC ... 采用L25(56) 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多效唑( 简称MET) 和矮壮素( 简称CCC) 对小麦花培苗在常温下安全越夏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小麦花培苗的壮苗培养基中加入2 ~3 mg/LMET和2 ~3 mg/LCCC 均可使小麦花培苗安全越夏。MET的效果比较明显,CCC 的效果比较平稳。MET用药量比较严格,超过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培苗 化学越夏技术 越夏技术
下载PDF
小麦组织氮的积累与分配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赵万春 DAVIDGB OBRIENL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8-43,共6页
对17 个澳大利亚小麦品种的组织氮研究表明:品种间组织氮含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叶片、茎秆和植株氮积累峰值分别出现在抽穗初期、灌浆初期和灌浆末期;花期前氮素主要积累在叶片中,花期后籽粒成为氮素最主要的贮藏器官。植株氮积... 对17 个澳大利亚小麦品种的组织氮研究表明:品种间组织氮含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叶片、茎秆和植株氮积累峰值分别出现在抽穗初期、灌浆初期和灌浆末期;花期前氮素主要积累在叶片中,花期后籽粒成为氮素最主要的贮藏器官。植株氮积累(g/m 2)与干物质积累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果糖积累、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产量及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植株氮含量(g·kg- 1)与其干物质积累、果糖含量和籽粒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组织氮 果糖 籽粒产量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小麦覆膜增产机理研究 Ⅰ.不同品种生育期及产量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睿 刘党校 李素绵 《麦类作物》 CSCD 1999年第2期45-48,共4页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覆膜后,各主要生育时期生长发育进程发生显著变化,整个生育期持续天数较露地小麦缩短 4~24 d,成穗数增加 62.70~98.25 万/hm 2,穗粒数增加 2.1~4.1 粒,千粒重降低2.0~3.1 g,...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覆膜后,各主要生育时期生长发育进程发生显著变化,整个生育期持续天数较露地小麦缩短 4~24 d,成穗数增加 62.70~98.25 万/hm 2,穗粒数增加 2.1~4.1 粒,千粒重降低2.0~3.1 g,增产 248.4~1 913.4 kg/hm 2,增产幅度为 4.1% ~40.8% 。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是地膜小麦超常增产的主要原因,粒重的高低是决定地膜小麦增产潜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小麦 生育期 产量 品种 结构变化 小麦
下载PDF
小麦沉淀值测定方法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硕碧 郭俊伟 +1 位作者 王小红 王文勃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6年第5期40-41,共2页
小麦沉淀值是最常用的小麦胚乳蛋白质质量评价指标之一。本研究采用国内外通用的三种沉淀值测定方法,对54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Zeleny法(ICC标准)系统误差小,结果可靠;SDS法实用性强,测定结... 小麦沉淀值是最常用的小麦胚乳蛋白质质量评价指标之一。本研究采用国内外通用的三种沉淀值测定方法,对54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Zeleny法(ICC标准)系统误差小,结果可靠;SDS法实用性强,测定结果和Zeleny法具有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尤其微量SDS法,速度快,使用方便,试剂用量少,很适合小麦品质改良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沉淀值 蛋白质 质量 评价
下载PDF
麦草覆盖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睿 李景琦 刘党校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3期7-8,共2页
麦草覆盖小麦较常规露地小麦0~5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地上部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叶面积增大,分蘖数量增多,分蘖叶龄降低,质量下降,群体变化幅度加大,成穗数增加27万/hm2,穗粒数增加525粒,千粒重... 麦草覆盖小麦较常规露地小麦0~5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地上部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叶面积增大,分蘖数量增多,分蘖叶龄降低,质量下降,群体变化幅度加大,成穗数增加27万/hm2,穗粒数增加525粒,千粒重提高11g,增产927kg/hm2,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草覆盖 生长发育 产量 效应
下载PDF
小麦覆膜增产机理研究(Ⅱ)——不同品种穗粒重变化规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睿 刘党校 《麦类作物》 CSCD 1999年第5期61-63,共3页
不同小 麦品种覆 膜后,穗粒重 与灌浆时 间呈显著 正相关,相 关系数 大于 0.88,穗 粒重变 化规 律符合 Logistic 方程, 灌浆 速度 明显 变慢,灌 浆持 续时 间比 露地 播种 延长 2.7 ~3. 0 d,穗 粒重 增 加... 不同小 麦品种覆 膜后,穗粒重 与灌浆时 间呈显著 正相关,相 关系数 大于 0.88,穗 粒重变 化规 律符合 Logistic 方程, 灌浆 速度 明显 变慢,灌 浆持 续时 间比 露地 播种 延长 2.7 ~3. 0 d,穗 粒重 增 加5.5% ~8.9% ,穗粒重潜力可达 4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冬小麦 穗粒重 变化规律
下载PDF
MS增抗剂对旱地冬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景琦 刘党校 蒋代章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6年第4期18-20,共3页
用MS增抗剂拌种,对旱地冬小麦具有抗旱保苗、促根增蘖、增穗增粒、增加粒重等多种效应。使用MS增抗剂拌种后,单株次生根条数较对照增加20%;0-20cm土层根量较对照增加57.2%;20-40cm土层根量增加263.6... 用MS增抗剂拌种,对旱地冬小麦具有抗旱保苗、促根增蘖、增穗增粒、增加粒重等多种效应。使用MS增抗剂拌种后,单株次生根条数较对照增加20%;0-20cm土层根量较对照增加57.2%;20-40cm土层根量增加263.6%;株高、单株叶面积、单株干重分别较对照增加4.6%、7.2%、16.9%;成穗大分蘖数、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较对照增加18.5%、9.6%、5.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冬小麦 MS增抗剂 拌种 增产效应
下载PDF
MS增抗剂拌种小麦最佳用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党校 张睿 蒋代章 《陕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4期19-20,共2页
MS增抗剂拌种小麦,具有促蘖增穗,促粒增重等多重功效。不同用量拌种研究表明,公顷用量11.25kg即可达到最佳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6.4%。
关键词 小麦 MS增抗剂 拌种 最佳用量
下载PDF
小麦品种HMW谷蛋白亚基组成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津立 李硕碧 《麦类作物》 CSCD 1998年第6期21-24,共4页
对45个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HMW)谷蛋白亚基组成的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多元统计分析中的数量化理论可用来确定HMW谷蛋白的亚基组成(定性因子)与品种面包烘烤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真实的线性定量关系,其复相关... 对45个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HMW)谷蛋白亚基组成的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多元统计分析中的数量化理论可用来确定HMW谷蛋白的亚基组成(定性因子)与品种面包烘烤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真实的线性定量关系,其复相关系数达到1%的显著水平,说明依此进行烘烤品质的预测是可行的,并可对面包体积的预测值进行评价定级,从而确定品种的烘烤品质等级。不同的HMW谷蛋白亚基编码位点或不同亚基对面包体积的效应差异显著,其大小依次分别为:Glu—B1>Glu—D1>Glu—A1;1A位点1>2*>N;1B位点13+16>17+18>7+8>7+9;1D位点5+10>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HMW 谷蛋白亚基 数量分析 小麦
下载PDF
旱地地膜杂交小麦栽培生理特性探索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保军 朱芬萌 +2 位作者 杨会侠 冯佰利 将纪芸 《麦类作物》 CSCD 1999年第2期49-52,共4页
对杂交小麦 X Z1 和 X Z2 和对照小麦 M B 和 157 在覆盖地膜和露地条件下进行观测分析表明:①覆膜使小麦苗期生长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主要表现在分蘖数目上,因而群体茎数较高;②覆膜后基部节间增长,而上部节间缩短... 对杂交小麦 X Z1 和 X Z2 和对照小麦 M B 和 157 在覆盖地膜和露地条件下进行观测分析表明:①覆膜使小麦苗期生长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主要表现在分蘖数目上,因而群体茎数较高;②覆膜后基部节间增长,而上部节间缩短;③覆膜后灌浆期旗叶、旗叶鞘和穗下节干重平均值降低,而灌浆速率增大,粒重增加;④覆膜后小麦抽穗前生长势加强,易形成较多的有效分蘖和小穗小花数,为多穗大穗奠定基础,抽穗后灌浆强度增大,易形成大粒,从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小麦 地膜 栽培 生理
下载PDF
天然复合面条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必运 李硕碧 张蜀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20,共3页
本文研究了天然复合添加剂HLA对不同面条品质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 ,HLA能够显著改善面团的流变学特性、面条的强度和烹煮品质 ,是一种改良效果明显。
关键词 面条 天然添加剂 流变学特性 烹煮品质 HLA
下载PDF
一些优质小麦及其杂种后代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与面包品质之关系 被引量:55
16
作者 王瑞 宁锟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25-30,共6页
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陕优225等16个品种及3个组合杂种后代分离材料高分子量谷蛋白(HMWg)亚基组成及与面包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普通小麦中罕见的Glu-B_1编码亚基14+15象Glu-D_1编码亚基5... 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陕优225等16个品种及3个组合杂种后代分离材料高分子量谷蛋白(HMWg)亚基组成及与面包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普通小麦中罕见的Glu-B_1编码亚基14+15象Glu-D_1编码亚基5+10一样,对面包品质有重要贡献,存在于陕优225、小偃6号等优质品种中。国内大3数品种Glu-1品质得分与SDS沉淀值显著正相关,HMwg亚基组成遗传F_1呈共显性,F_2、F_3异质位点呈亲本1:混合型:亲本2=1:2:1分离比例。F_1沉淀值呈中亲偏低值,F_3品系沉淀值为:HMWg亚基组成优质纯合型>混合型>劣质纯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亚基 杂种 谷蛋白 面包品质
下载PDF
麦谷蛋白亚基Clu-1和Glu-3位点基因等位变异对小麦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7
作者 赵会贤 薛秀庄 +1 位作者 DarylMares 冯军礼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46-654,共9页
甲单向一步SDS-PAGE方法分析表明亲本品种Suneca和Cook在麦谷蛋白亚基的5个位点(Glu-B1,Glu-D1,Glu-A3,Glu-B3和Glu-D3)均含不同等位基因。本研究重点对Suneca×Cook的F_4代群体中在麦谷蛋白亚基位点均为纯合基因的60个系的出粉率(F... 甲单向一步SDS-PAGE方法分析表明亲本品种Suneca和Cook在麦谷蛋白亚基的5个位点(Glu-B1,Glu-D1,Glu-A3,Glu-B3和Glu-D3)均含不同等位基因。本研究重点对Suneca×Cook的F_4代群体中在麦谷蛋白亚基位点均为纯合基因的60个系的出粉率(FY),面粉蛋白质含量(FP)及和面时间(PTM)进行了分析,以研究麦谷蛋白各亚基位点等位基因变异及位点间互作对小麦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出粉率无显著差异,Glu-D1位点等位基因d和a对FP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Glu-Dld基因(编码5+10亚基)的正效应显著高于Glu-Dla基因(编码2+12亚基);Glu-D1、Glu-A3和Glu-B3位点上基因的等位变异对PTM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含Glu-Dld、Glu-A3b和Glu-B3b基因的系分别比含Glu-Dla,Glu-A3d和Glu-B3h基因的系有较长的和面时间;Glu-B1位点上等位变异i和u以及Glu-D3位点等位基因b和e分别对PTM无明显影响。在这种遗传背景下,麦谷蛋白亚基位点对PTM的效应大小依次排列为Glu-D1>Glu-B3>Glu-A3>GIu-B1=Glu-D3。Glu-1位点和Glu-3位点间对和面特性的影响存在累加效应和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1位点 Glu-3位点 基因等位变异 小麦品质
下载PDF
普通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瑞 宁锟 +1 位作者 王怡 杜连盟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7-22,共6页
选用穗部性状典型的小麦品种资源,采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穗部性状的遗传特点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穗长、结实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和主穗粒重均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且显性基因增效,隐性基因减效。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的性状... 选用穗部性状典型的小麦品种资源,采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穗部性状的遗传特点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穗长、结实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和主穗粒重均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且显性基因增效,隐性基因减效。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的性状穗长与结实小穗数,亲本性状的遗传传递力与亲本性状表现一致;以显性效应为主的千粒重,亲本性状传递力与亲本含显性增效基因多少一致;在加性、显性效应各占一定比例的穗粒数、主穗粒重和具有一定互作效应小穗粒数等性状的遗传中,亲本性状遗传传递力是加性、显性效应共同作用结果。提高穗粒数、小穗粒数较结实小穗数作用更大;提高单穗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中性状 遗传
下载PDF
面包专用粉小麦新品种陕麦150的选育与产业化开发 被引量:24
19
作者 任志龙 吉万全 +1 位作者 赵会贤 薛秀庄 《麦类作物》 CSCD 2000年第1期74-77,共4页
陕麦150 是以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采用八倍体小偃麦中4、中5 与普通小麦复合杂交的方法,以水、旱地交替种植为生态选择条件,优质、高产、多抗型和广适性为选择目标,分子标记为检测手段,将中间偃麦草的优异抗病基因... 陕麦150 是以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采用八倍体小偃麦中4、中5 与普通小麦复合杂交的方法,以水、旱地交替种植为生态选择条件,优质、高产、多抗型和广适性为选择目标,分子标记为检测手段,将中间偃麦草的优异抗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育成的适合黄淮麦区种植的优质、抗病、早熟、适应性广的面包专用小麦新品种。经澳大利亚著名品质育种专家OBrien 博士及中国农业部小麦品质检测中心测定,该品种的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农业部一级面包小麦指标。其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也都超过了陕优225,更受广大农户的欢迎。陕麦150 已于1999 年9 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 年秋播面积6 万hm 2 ,其中建立优质原粮基地2 万hm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面包专用粉 选育 陕麦150 开发利用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新型不育材料Shaan-GMS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胜武 于澄宇 +1 位作者 赵会贤 柯桂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63-67,共5页
Shaan- GMS是 1 994年在一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2 8个品种的1 42个高代自交系与 Shaan- GMS测交 F1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呈 1∶ 1分离 ,利用兄妹交、自交、回交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该不育性状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不育对... Shaan- GMS是 1 994年在一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2 8个品种的1 42个高代自交系与 Shaan- GMS测交 F1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呈 1∶ 1分离 ,利用兄妹交、自交、回交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该不育性状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不育对可育为显性。本研究还就其在轮回选择、杂交、回交、复交育种中利用潜力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核不育 甘蓝型油菜 新型不育材料 Shaan-GMS 遗传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