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开通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留置后失功中心静脉及再置管的意义
1
作者 卜泉东 栾弘 +3 位作者 牛立园 徐岩 张岩 王曰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1-966,共6页
目的 探讨DSA造影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开通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 TCC)留置后失功中心静脉和再置管的意义。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 目的 探讨DSA造影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开通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 TCC)留置后失功中心静脉和再置管的意义。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TCC留置相关中心静脉病变患者13例。TCC留置中位时间35.2个月(6~70个月)。在加硬导丝支撑下拔除失功导管并造影显示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PTA开通中心静脉并原位或异位置入新TCC。结果 13例患者中有12例原TCC顺利拔除,1例因导管粘连严重,拔除失败。中心静脉狭窄包括右颈静脉、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和右髂静脉,行PTA后均成功置入新TCC,未行支架植入。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3.1个月(6~48个月),通路功能正常。结论 DSA下PTA开通TCC相关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置入新TCC导管,能够为TCC后失功患者重新建立透析通路,延长通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中心静脉狭窄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血液透析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基因编辑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孝琛 许鼎 +5 位作者 张恒 刘鹏 马鹏程 冯睿 景在平 冯家烜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326-330,共5页
基因编辑是一种对生物体基因进行目标序列改变的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对特定序列的精确改变,达到对目的基因定点编辑和DNA修饰。目前基因编辑的类型以DNA编辑为主,其方法主要是基于成簇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及其相关蛋白(Cas)系... 基因编辑是一种对生物体基因进行目标序列改变的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对特定序列的精确改变,达到对目的基因定点编辑和DNA修饰。目前基因编辑的类型以DNA编辑为主,其方法主要是基于成簇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及其相关蛋白(Cas)系统的碱基编辑,近年来新发现的Prime编辑方法由于其较好的特性也备受青睐。但是DNA编辑由于涉及DNA序列的改变,在临床试验中面临复杂的安全问题和伦理问题,所以在疾病的治疗和临床应用方面仍需谨慎。而另一种基因编辑类型——RNA编辑以其良好的编辑效果、较好的安全性和乐观的临床应用前景,正在逐渐成为新的基因编辑研究热点。本综述主要对基因编辑进行简单的总结并对其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提出初步设想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DNA编辑 RNA编辑
下载PDF
利伐沙班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曲泓宇 李永欣 郭明金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术后口服拜阿司匹灵(100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联合利伐沙班(5 mg/d)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峰值)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MD、FMD、NO、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NMD、FMD、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E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血流速度峰值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支架植入可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支架植入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内皮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相关生长因子在腹主动脉瘤血浆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聂皓 梁越 +4 位作者 任华亮 王曰伟 田翠 李汇华 郑月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患者血浆中血管生成素相关生长因子(AGF)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析5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及5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AGF水平。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AGF、脂联素水平...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患者血浆中血管生成素相关生长因子(AGF)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析5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及5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AGF水平。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AGF、脂联素水平。结果腹主动脉瘤患者血浆AG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87.91±96.87)μg/L比(56.89±41.32)μg/L,P=0.040];脂联素水平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径在3和5 cm之间的腹主动脉瘤和直径超过5 cm的腹主动脉瘤血浆AGF水平分别为(75.27±46.05)μg/L和(96.08±68.61)μg/L。结论腹主动脉瘤患者的血浆AGF水平升高,且升高的程度可以反映腹主动脉瘤的大小,可以作为潜在的腹主动脉瘤血清学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血管生成素相关生长因子 直径 诊断 破裂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青岛地区儿童血液源性疾病病人EB病毒感染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中军 任立晟 +3 位作者 张海平 李永欣 戚慧阳 徐龙强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85-87,91,共4页
目的调查青岛地区儿童血液源性疾病病人EB病毒(EBV)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456例≤16岁血液系统源性疾病病人(血液病组)外周全血EBV DNA检测资料,同时随机选取48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两组检测结果及... 目的调查青岛地区儿童血液源性疾病病人EB病毒(EBV)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456例≤16岁血液系统源性疾病病人(血液病组)外周全血EBV DNA检测资料,同时随机选取48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两组检测结果及相关疾病进行分析。结果血液病组EBV DNA检出率为19.7%(90/45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3.4%,65/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P<0.05);血液病组5~7岁年龄段EBV的检出率最高,为28.8%。血液病组各疾病EBV DNA检出率依次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0.0%(3/6)和霍奇金淋巴瘤50.0%(4/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4.3%(24/70)以及组织细胞增生症26.7%(4/1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6~19.81,P<0.05)。结论青岛地区儿童血液源性疾病病人EBV感染普遍,而且EBV感染与病儿年龄有关。与EBV感染相关的疾病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霍奇金淋巴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型 儿童 血液病
下载PDF
山东某医院肝移植受者术后弓形虫感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白文叶 薛宝梅 +3 位作者 王中军 张翔雁 李永欣 田润华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分析山东某医院近3年肝移植受者移植后血清弓形虫抗体含量及常见感染接触史,了解本地区肝移植受者术后弓形虫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术前弓形虫抗体检测阴性且术后自愿接... 目的分析山东某医院近3年肝移植受者移植后血清弓形虫抗体含量及常见感染接触史,了解本地区肝移植受者术后弓形虫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术前弓形虫抗体检测阴性且术后自愿接受弓形虫抗体检测的210例病人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选取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本院健康查体成人2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所有受试者血清弓形虫抗体(IgG和IgM)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5%和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3,P<0.01)。肝移植受者术后弓形虫感染与养猫、生吃蔬菜、接触动物粪便及化疗史、接受抗肿瘤靶向治疗史有关(χ^(2)=4.23~30.10,P<0.05)。结论山东青岛地区肝移植受者术后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成人,这可能与移植者免疫力下降及某些生活习惯有关。临床应定期监测肝移植病人血清弓形虫抗体含量,加强宣讲,以预防和控制移植后弓形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弓形虫病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管腔内同期治疗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刘欢欢 刘兵 +3 位作者 焦学飞 吴江 郭明金 闫军伟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9期4236-4241,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同期治疗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5年确诊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对肺动脉和下肢深静脉行球囊扩张建立血流通道,留置溶栓导管对残留的血栓继续溶栓...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同期治疗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5年确诊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对肺动脉和下肢深静脉行球囊扩张建立血流通道,留置溶栓导管对残留的血栓继续溶栓治疗。记录患者治疗结束后生命体征和肺动脉压变化,血管开通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结果: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患者肺动脉压、Miller评分以及下肢血栓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术后随访1年可见2例血栓后综合症以及1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结论:血管腔内同期治疗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管腔内治疗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刘欢欢 闫丽红 +5 位作者 曲泓宇 李永欣 刘军军 闫军伟 李玮 郭明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1174-1177,118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行血管腔内治疗的70例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及溶栓结束后1 d的临床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行血管腔内治疗的70例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及溶栓结束后1 d的临床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右心功能[右心室/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LV)、肺动脉压力(PAS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脑钠肽(BNP)],记录溶栓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7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溶栓结束后1 d,70例患者心率和呼吸频率低于治疗前,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RV/LV、PASP、BNP、cTnI均低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过程中出现轻度出血3例,中度出血1例,未发生严重出血,无死亡事件发生。随访期间未出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无血栓复发患者。结论血管腔内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腔内治疗 置管溶栓 经皮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
下载PDF
SOCS3、IL6、PTGS2、FOS在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9
作者 王琨 辛海 +2 位作者 官笑梅 邱德强 李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743-4753,共11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是一种主动脉疾病,通常无症状,但可导致主动脉进行性扩张和突然破裂。因此,死亡率很高。腹主动脉瘤受到许多与遗传和环境有关的因素影响,炎症和免疫系统的反应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是一种主动脉疾病,通常无症状,但可导致主动脉进行性扩张和突然破裂。因此,死亡率很高。腹主动脉瘤受到许多与遗传和环境有关的因素影响,炎症和免疫系统的反应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除了手术干预,目前还没有专门有效的药物来治疗腹主动脉瘤的进展和破裂。可以通过对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的大规模评估来确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以便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的复杂分子途径和机制,并促进开发管理腹主动脉瘤的个性化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分析 腹主动脉瘤 关键基因 信号通路 诊断生物标志物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不同自膨式金属支架混合置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生物相容性及保肢率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彬 刘军军 +5 位作者 赵宗刚 李君 李永欣 辛海 刘兵 王豪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33-1238,共6页
背景:支架置入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TASCⅡC/D型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TASCⅡC/D型股腘动脉病变较长,需要多个支架串联置入才能完全覆盖病变血管。目的:评价不同种类自膨式金属裸支架混合置入治疗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 背景:支架置入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TASCⅡC/D型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TASCⅡC/D型股腘动脉病变较长,需要多个支架串联置入才能完全覆盖病变血管。目的:评价不同种类自膨式金属裸支架混合置入治疗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纳入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患者39例(40条患肢),其中男34例,女5例,年龄44-87岁,每条患肢均为1枚LifeS tent金属裸支架与其他不同种金属裸支架串联置入硬化闭塞段动脉,随访39个月,评价支架置入成功率,以及支架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保肢率、一期与二期血管通畅率。结果与结论:40条患肢成功放置93枚支架,其中27条患肢放置了2枚支架,13条患肢放置了3枚支架;置入Life Stent支架40枚、Luminexx支架45枚、Smart支架1枚、Aurora支架2枚、Pulsar18支架2枚、Invatec支架3枚,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2%。支架置入后12个月保肢率为95%,置入后24个月血管一期通畅率与二期通畅率分别为(42.0±0.1)%,(59.0±3.7)%,未发生因支架置入导致的血管严重损伤及组织病变。表明自彭式LifeS tent金属裸支架与其他不同种自彭式金属裸支架混合置入治疗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与保肢率,近中期临床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自彭式裸支架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成形 股腘动脉
下载PDF
祛腐清筋联合皮肤牵张闭合系统治疗糖尿病足坏疽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晋军 张娟子 +2 位作者 王兆伟 李林 陈啸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04-606,共3页
目的:探讨祛腐清筋联合皮肤牵张闭合系统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效果。方法:糖尿病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在稳定糖尿病足患者基础疾病同时,应用祛腐清筋去除坏死组织并开放创面,应用皮肤牵张闭合系统渐进性封闭创面。结果:60例患者治疗1~... 目的:探讨祛腐清筋联合皮肤牵张闭合系统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效果。方法:糖尿病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在稳定糖尿病足患者基础疾病同时,应用祛腐清筋去除坏死组织并开放创面,应用皮肤牵张闭合系统渐进性封闭创面。结果:60例患者治疗1~4个月,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伤口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1.2 d,保肢率96.7%。结论:祛腐清筋联合皮肤牵张闭合系统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可代替张力缝合、植皮术或皮瓣术,减少了手术次数,术后患者活动不受限制,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和高位截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腐清筋法 皮肤牵张闭合系统 糖尿病足 坏疽
下载PDF
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国内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俊伟 李勇辉 +5 位作者 李永欣 崔进 李文 汪洋 王深明 王劲松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34-151,共18页
目的探讨国内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治疗效果,技术可行性及临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科学网(Web of Science,WOS)和Cochrane图书馆中的来源于国内英文医学文献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 目的探讨国内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治疗效果,技术可行性及临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科学网(Web of Science,WOS)和Cochrane图书馆中的来源于国内英文医学文献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Database,CBMdisc),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的中文医学文献。本系统评价是基于所有评估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中国Stanford B型AD的治疗效果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共有153篇回顾性研究,8 415例B型夹层患者纳入本研究。技术成功率为(99.7±0.1)%。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9.1±0.6)%。术后内漏发生率为(7.2±0.3)%。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2±0.2)%,其中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3±0.1)%。围手术期中风率比截瘫率高(0.8%±0.1%vs0.1%±0.04%)。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第1代覆膜支架比第2代覆膜支架高(25.1%±1.2%vs 9.5%±0.9%,P<0.001)。住院死亡率为(1.6±0.1)%。此外,平均随访时间为(29.4±13.5)个月,随访期间晚期死亡率为(1.8±0.2)%。30 d,6个月,1年,2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的Kaplan-Meier估计分别是(99.0±0.1)%,(98.5±0.2)%,(98.4±0.2)%,(98.1±0.2)%和(97.9±0.2)%。结论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AD切实可行,技术成功率较高,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生存率较高。第2代覆膜支架住院和随访期的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 覆膜支架 STANFORD B型 主动脉夹层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共培养方法诱导3种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丽丽 王洪元 +3 位作者 李学达 刘兵 郑方芳 杨乃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714-2721,共8页
背景:尝试创建更加类似于人体的微环境,从而可以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目的:观察与神经细胞共培养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 背景:尝试创建更加类似于人体的微环境,从而可以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目的:观察与神经细胞共培养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采用Transwell共培养装置建立与神经细胞共培养体系,观察3种细胞的形态变化,在共培养四五天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3种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以单纯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1)3种间充质干细胞生长伸展,形成突起,并可互相形成连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率: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对照组中3种间充质干细胞均没有神经样形态结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阴性;(3)结果表明,神经细胞提供的共培养微环境对3种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均具有诱导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分化 共培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神经细胞
下载PDF
超声评价东营地区45岁及以上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现状 被引量:5
14
作者 商静 李玮 +2 位作者 徐付印 陈启才 张靖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了解东营地区≥45岁城乡居民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现状。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东营5个县区各选出一个居委会和自然村,共选取10 182位≥45岁的居民进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IMT)厚度、斑块...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了解东营地区≥45岁城乡居民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现状。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东营5个县区各选出一个居委会和自然村,共选取10 182位≥45岁的居民进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IMT)厚度、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程度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出率为74.8%。其中单纯IMT增厚、斑块形成、存在单发斑块、存在多发斑块、单条颈动脉受累、多条颈动脉受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及术后再狭窄的检出率分别为20.3%、55.9%、20.8%、33.5%、21.6%、53.1%、0.12%和0.03%。东营地区居民颈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检出率分别为73.6%、1.0%、0.2%。城市居民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斑块形成、多发斑块、多条颈动脉受累检出率均高于乡村居民(P<0.05)。城市和乡村居民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总体构成比有差别(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单纯IMT增厚、斑块形成、存在多发斑块、多条颈动脉受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东营地区居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城市较乡村居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和病变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 东营地区
下载PDF
高流体静力压下脾静脉和大隐静脉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抑制物失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坤 李宏 +3 位作者 李源 徐永波 褚海波 王豪夫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高流体静力压下脾静脉和大隐静脉管壁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抑制物的差异。方法:收集病脾静脉(DSVs)、正常脾静脉(NSVs)、曲张大隐静脉(VGSVs)、正常大隐静脉(NGSVs)标本72份。观察4组静脉管壁MMP-2、MMP-9、TIMP-1、TIMP-2蛋白表... 目的:探讨高流体静力压下脾静脉和大隐静脉管壁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抑制物的差异。方法:收集病脾静脉(DSVs)、正常脾静脉(NSVs)、曲张大隐静脉(VGSVs)、正常大隐静脉(NGSVs)标本72份。观察4组静脉管壁MMP-2、MMP-9、TIMP-1、TIMP-2蛋白表达。检测4组静脉管壁MMP-2、MMP-9、TIMP-1、TIMP-2蛋白阳性表达比率和m RNA表达。结果:在DSVs和VGSVs管壁中,MMP-2、MMP-9、TIMP-1、TIMP-2蛋白呈簇状强阳性表达。DSVs组管壁MMP-2、MMP-9、TIMP-1、TIMP-2蛋白阳性表达比率和m RNA表达与NSVs相比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GSVs组与NGSVs组相比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GSVs/NGSVs比值与DSVs/NSVs比值相比显著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体静力压下,脾静脉和大隐静脉管壁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抑制物平衡失调,这可能是静脉管壁重塑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高压性脾静脉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下载PDF
腔内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白介素-35、核因子Kappa B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晋军 王兆伟 +2 位作者 李林 陈啸 姜桂喜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75-80,共6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应用腔内手术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35(IL-35)和核因子-Kappa 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腔内治疗组(PTA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应用腔内手术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35(IL-35)和核因子-Kappa 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腔内治疗组(PTA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控制血糖、改善循环、抗血小板及营养神经等治疗。PTA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腔内手术的方法,遵循足部血管区域Angiosome理念及足背-底弓(plantar-pedal loop,PPL)技术开通闭塞的膝下主干动脉。以上患者均持续用药4周。结果 PTA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组治疗后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ABPI及TBPI、TcPO_2明显提高(P<0.01)。PTA组相比于常规组新生侧支血管量明显增加(P<0.05);PTA组治疗后IL-35和NF-κB水平均有显著降低。结论腔内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其提高ABI及TcPO_2,改善局部血运、增加侧支循环的机制可能与调节IL-35和NF-κB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手术 糖尿病足 临床疗效 白介素-35 核因子KAPPAB
下载PDF
复杂TASC D级髂股动脉病变的杂交手术治疗
17
作者 王曰伟 李永欣 +3 位作者 李长风 张中旺 李君 王豪夫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734-739,共6页
目的研究杂交手术治疗复杂泛大西洋学会共识(TASC)D级髂股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复杂D级髂股动脉病变患者27例,根据CT血管成像(CTA)和TASC病变分级原则,C级主髂动脉... 目的研究杂交手术治疗复杂泛大西洋学会共识(TASC)D级髂股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复杂D级髂股动脉病变患者27例,根据CT血管成像(CTA)和TASC病变分级原则,C级主髂动脉病变合并D级股胭动脉病变14例,D级主髂动脉病变合并C级股腘动脉病变7例,D级主髂动脉病变合并D级股腘动脉病变6例;所有患者行杂交手术同期处理主髂和股腘动脉病变。记录患者术前、术后6、12、24和36个月的踝肱指数(ABI),并分析术前、术后12、24和36个月的通畅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通畅率采用Kaplan-Meiei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对于主髂动脉病变,术中分别或联合行主股动脉旁路、髂动脉支架植入、股股动脉旁路及内膜剥脱或取栓术;对于股胭动脉病变,术中分别或联合行股胭动脉旁路、动脉内膜剥脱、股深动脉成形、取栓、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大并发症发生。术后6、12、24和36个月的患者ABI(0.91±0.16、0.85±0.14、0.82±0.17、0.77±0.13)比术前(0.47±0.4)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24和36个月通畅率分别为95.7%、80.2%和72.9%。结论杂交手术治疗复杂TASC D级髂股动脉病变安全,中期效果好,尤其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性 TASCD级 杂交手术
下载PDF
复合支架在髂股静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18
作者 焦学飞 闫军伟 +5 位作者 刘兵 李玮 杨雪娇 樊华 孙晓智 郭明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1140-1142,1149,共4页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CVI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为静脉反流、静脉回流障碍或者两者同时存在[1-2]。CVI的治疗方式仍以压力治疗为主,但对于临床表现-病因...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CVI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为静脉反流、静脉回流障碍或者两者同时存在[1-2]。CVI的治疗方式仍以压力治疗为主,但对于临床表现-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clinical etiology anatomy pathophysiology,CEAP)分级为C3级以上的病变[3],特别是存在髂股静脉闭塞的病变,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已成为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4-5]。目前,国内获批的静脉专用支架有Zilver Vena支架和Venovo支架,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暂时无此两款支架,因此,对于髂股静脉全程闭塞性病变,基于静脉的特殊病理生理学特点及解剖位置,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尝试组合应用另外两种支架进行治疗。本研究对复合支架在髂股静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支架 髂股静脉 闭塞 腔内修复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合并肺动脉瘤1例
19
作者 焦学飞 郭明金 +3 位作者 吴江 刘兵 闫军伟 李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639-640,共2页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78岁,因"发现左肺椭圆形肿块1周"入院。既往无胸闷、憋气,无活动后气促,无咳嗽、咳血,无胸痛,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3年前行直肠癌根治术,年轻时吸烟,已戒烟10年。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78岁,因"发现左肺椭圆形肿块1周"入院。既往无胸闷、憋气,无活动后气促,无咳嗽、咳血,无胸痛,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3年前行直肠癌根治术,年轻时吸烟,已戒烟10年。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下腹见陈旧性手术切痕,左腹见结肠造瘘口,腹肌软,脐周可扪及搏动性肿块,大小约6 cm×6 cm,触痛,双股动脉搏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下载PDF
腹主动脉支架术后覆膜破裂1例
20
作者 焦学飞 刘兵 +5 位作者 吴江 闫军伟 李玮 孙晓智 肖顺 郭明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80-182,共3页
腹主动脉瘤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疾病,危害性极大,一旦破裂病死率极高。目前主要治疗方式有腔内修复和外科开放手术。近年来,腔内修复因其微创、高效等特点迅速发展及被推广,已经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主要手段。然而,腔内修复术后会出现一... 腹主动脉瘤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疾病,危害性极大,一旦破裂病死率极高。目前主要治疗方式有腔内修复和外科开放手术。近年来,腔内修复因其微创、高效等特点迅速发展及被推广,已经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主要手段。然而,腔内修复术后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内漏、支架移位、支架感染等,继发瘤体破裂是腔内修复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鲜有支架置入后覆膜破裂的相关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对1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覆膜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腹主动脉瘤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及紧急处置总结经验,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CT血管造影 腔内修复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