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RNA-509-3p/干扰素刺激基因15轴对喉癌细胞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鞠叶 秦世成 +3 位作者 孙月 石小红 迟文韬 董金叶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93-1598,I0002,共7页
目的探究微RNA(miR)-509-3p/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轴对喉癌细胞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022年1―9月,将喉癌M4E细胞分为Con组、miR-NC组、miR-509-3p组、pcDNA-ISG15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目的探究微RNA(miR)-509-3p/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轴对喉癌细胞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022年1―9月,将喉癌M4E细胞分为Con组、miR-NC组、miR-509-3p组、pcDNA-ISG15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miR-509-3p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Matrigel体外成管实验检测血管生成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ISG15、VEGF蛋白表达;萤光素酶活性报告检测miR-509-3p和ISG15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喉上皮细胞NP69中miR-509-3p表达(1.01±0.13)μg/L相比,喉癌细胞SCC-40、SCC-2、M4E中miR-509-3p表达[(0.61±0.08)、(0.45±0.07)、(0.18±0.07)μg/L]均降低,且M4E细胞中miR-509-3p表达低于SCC-40、SCC-2细胞(P<0.05)。与Con组相比,miR-509-3p组细胞中miR-509-3p表达增加[(1.17±0.05)μg/L比(118±0.03)μg/L];Con组细胞中miR-509-3p表达与miR-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相比,miR-509-3p组细胞增殖(1.71±0.02比3.09±0.07)、侵袭(55.33±2.52比150.67±2.52)、迁移(30.58±2.08比98.33±1.53)、形成小管数量(61.28±2.15比135.62±2.54)及细胞中ISG15(0.24±0.03比1.11±0.13)、VEGF(0.35±0.02比0.99±0.04)蛋白表达均降低,细胞凋亡率[(18.76±0.18)%比(5.61±0.08)%]增加(P<0.05);Con组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形成小管数量、凋亡率及细胞中ISG15、VEGF蛋白表达和miR-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509-3p组相比,pcDNA-ISG15组细胞增殖(3.25±0.06)、侵袭(144.00±2.65)、迁移(89.34±5.13)、形成小管数量(131.56±2.08)及细胞中ISG15(0.83±0.05)、VEGF蛋白(0.89±0.03)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6.85±0.06)%(P<0.05)。结论过表达miR-509-3p可抑制喉癌细胞血管生成及VEGF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微RNA-509-3p 干扰素刺激基因15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槲皮苷对小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金叶 孙月 +2 位作者 秦红 朱琳 鞠叶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6期700-703,707,共5页
目的:探索槲皮苷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小鼠的缓解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卵蛋白)和治疗组(卵蛋白+槲皮苷),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卵蛋白注射及其鼻黏膜刺激法”构建AR模型,即卵蛋白0.3 mg、Al(OH)_(3)30 m... 目的:探索槲皮苷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小鼠的缓解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卵蛋白)和治疗组(卵蛋白+槲皮苷),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卵蛋白注射及其鼻黏膜刺激法”构建AR模型,即卵蛋白0.3 mg、Al(OH)_(3)30 mg及0.9%氯化钠溶液1 mL混合后于小鼠腹腔注射初次免疫,第15—21日每侧鼻孔给予4%卵蛋白溶液(20μL/只)刺激小鼠鼻孔;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Al(OH)_(3),然后在第15—21日用0.9%氯化钠溶液刺激小鼠鼻孔;治疗组小鼠在模型组基础上,于第15—21日刺激鼻孔的同时加用槲皮苷50 mg/kg灌胃。记录各组小鼠最后一次卵蛋白激发后的鼻摩擦次数和喷嚏次数;对各组小鼠鼻中隔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高碘酸-希夫染色;检测各组小鼠鼻腔灌洗液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10和IL-17水平;对鼻腔灌洗液中细胞进行Diff-Quik染色;对各组小鼠鼻黏膜上皮细胞中嗅觉标记蛋白(OMP)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治疗组小鼠平均喷嚏次数及鼻摩擦次数明显少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鼻中隔组织中有明显的杯状细胞增生,且黏液分泌活跃;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鼻中隔组织中杯状细胞增生减轻,黏液分泌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鼻腔灌洗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4、IL-10和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小鼠鼻腔灌洗液中总细胞数和分化细胞(包括上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鼻腔灌洗液中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模型组小鼠嗅觉上皮细胞中的OMP表达明显减少;而治疗组小鼠嗅觉上皮细胞中的OMP表达减少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OMP表达增加。结论:槲皮苷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增加鼻黏膜上皮细胞OMP表达,进而改善AR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苷 变应性鼻炎 炎症反应 嗅觉标记蛋白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消融并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系统行先天性双侧后鼻孔闭锁成形术1例
3
作者 丁赞 杨柳 +3 位作者 刘玉欣 崔鑫 李达 董金叶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9-882,共4页
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配合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系统在膜性闭锁为主的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治疗中的应用。分析2023年4月收治的1例膜性双侧后鼻孔闭锁患儿,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手术方式切除闭锁板,术后放置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 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配合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系统在膜性闭锁为主的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治疗中的应用。分析2023年4月收治的1例膜性双侧后鼻孔闭锁患儿,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手术方式切除闭锁板,术后放置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患儿术后鼻通气明显改善,后鼻孔成形良好,未见手术并发症,随访8个月,成形的后鼻孔未见再狭窄或闭锁,术中放置的药物支架已完全降解消失。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膜性闭锁为主的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具有减少手术创伤、保护正常组织结构、避免手术并发症的优势,同时合并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的应用,可减轻术区黏膜水肿,减少肉芽组织增生,加快术后创面黏膜化,从而有效降低鼻腔粘连、后鼻孔再狭窄,甚至闭锁的发生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膜性 射频消融术 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
原文传递
腺样体肥大儿童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于海玲 张莉 +1 位作者 宋惠芸 李达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5期3518-3520,共3页
目的调查腺样体肥大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 34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术前均常规进行256Hz声导抗检查,记录鼓室导抗图类... 目的调查腺样体肥大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 34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术前均常规进行256Hz声导抗检查,记录鼓室导抗图类型,同时进行鼻咽镜或硬管鼻内镜检查,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s回归分析儿童SOM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 348例腺样体肥大患者中,合并SOM 587例,SOM发生率为43.55%,其中主诉听力下降159例,占11.79%。随着年龄减少,SOM发生率增高,3~5岁患儿发病率最高为69.81%;随着腺样体增生程度增加,SOM发生率增高,腺样体Ⅲ度肥大发生率最高为61.17%;多因素分析显示,3~5岁(OR=3.722,P<0.001)及腺样体Ⅲ度肥大(OR=2.246,P<0.05)是SOM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不同性别和不同病程儿童SOM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患儿SOM的发生率较高,腺样体肥大与儿童SOM显著相关,低龄儿童以及腺样体增生程度越高,SOM的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影响 因素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桦树花粉过敏原致敏蛋白组分研究
5
作者 王晓艳 丁佳琪 +2 位作者 陈力嘉 王洪田 王学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桦树花粉过敏的主要致敏蛋白组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将58例桦树花粉过敏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组。采用ImmunoCAP...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桦树花粉过敏的主要致敏蛋白组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将58例桦树花粉过敏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组。采用ImmunoCAP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桦树花粉sIgE浓度,以及桦树花粉主要致敏蛋白组分Bet v 1,Bet v 2,Bet v 4,Bet v 6 sIgE浓度并分级。分析桦树花粉和各组分蛋白sIgE在AR和AA中的差异。结果入组患者中,AR为44例(75.9%),AA为14例(24.1%)。单独春季花粉过敏的18例患者全部为AR患者,无AA患者。春秋季花粉过敏的患者共计40例,其中AR为26例(65%);AA为14例(35%)。58例纳入研究的患者均为桦树花粉sIgE 2级及以上阳性。4种桦树花粉的致敏蛋白组分中,对任意一种桦树花粉蛋白组分阳性占94.8%。单一组分致敏占77.6%;2种组分致敏占17.2%。Bet v 1和(或)Bet v 2阳性率为93.1%。4种蛋白组分的阳性率依次为:Bet v 1(82.8%)、Bet v 2(29.3%)、Bet v 6(1.7%)、Bet v 4(0)。桦树花粉sIgE和Bet v 1的sIgE级别呈显著正相关性(r=0.898,P<0.001)。Bet v 2的sIgE浓度在AA组显著高于AR组[(4.34±14.35)kUA/L vs(1.56±3.26)kUA/L,P<0.05],其他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北京地区桦树花粉的主要致敏蛋白组分为Bet v 1,桦树花粉组分蛋白以单一致敏为主,Bet v 1联合Bet v 2检测可诊断90%以上的桦树花粉过敏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过敏 桦树花粉 致敏组分蛋白 Bet v 1 Bet v 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