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市三级甲等医院剖宫产术麻醉管理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井柱 王明山 +3 位作者 时飞 赵圣钧 李晓征 冯伟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85-487,490,共4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三级甲等医院剖宫产术麻醉管理现状,分析其不足之处,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调查青岛市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1月麻醉记录单,分析麻醉方式及急症饱胃剖宫产术麻醉选择,术前镇静措施,处理术中低血压、宫缩乏力及恶心呕吐... 目的了解青岛市三级甲等医院剖宫产术麻醉管理现状,分析其不足之处,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调查青岛市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1月麻醉记录单,分析麻醉方式及急症饱胃剖宫产术麻醉选择,术前镇静措施,处理术中低血压、宫缩乏力及恶心呕吐的措施等。结果 2011年11月,青岛市三级甲等医院共实施剖宫产术麻醉956例,其中椎管内麻醉948例(99.2%);急症饱胃剖宫产术多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均未采用术前镇静措施;均采用麻黄碱及静脉快速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控制剖宫产术中的低血压;均使用较大剂量缩宫素(10~40U)处理宫缩乏力;防治术中恶心呕吐争议较大且无有效措施。结论青岛市三级甲等医院剖宫产术的主要麻醉方式是椎管内麻醉,目前尚无处理剖宫产术前镇静及防治术中恶心呕吐的有效措施,急症饱胃产妇的麻醉选择、缩宫素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等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麻醉 数据收集 青岛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等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志林 邹鑫 +1 位作者 王彬 陈怀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麻醉诱导方案相同,观察组行丙泊酚1.0~2...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麻醉诱导方案相同,观察组行丙泊酚1.0~2.0μg/mL输注、1.0MAC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对照组以丙泊酚2.0~4.0μg/mL输注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血管内皮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及POCD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cU入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诱导前(T0)比较,两组体外循环(CPB)开始后30min(T1)、CPB结束时(T2)、术后6h(T3)时血浆一氧化氮(NO)显著较低,cTnI、CK—MB、NSE、S-100β蛋白水平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T2、T3时NO水平显著高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h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POCD发生率为15.09%(8/53),明显低于对照组34.62%(18/52)(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丙泊酚麻醉均会损伤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引发心肌再灌注损伤,影响患者认知功能,但前者程度更轻,术后POCD发生率显著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药理学 醚类/药理学 麻醉 心脏外科手术 内皮 血管 心肌/病理学
下载PDF
不同带教模式在非麻醉专业实习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徐永灵 陈娟 +5 位作者 袁昌政 张兰兰 张高峰 高迪 葛梦霞 曹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通过对非麻醉专业麻醉实习同学实施不同的带教模式,比较不同带教模式下学生所产生的学习效果,探索一种较佳的非麻醉专业麻醉实习教学方法,为临床带教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象... 目的:通过对非麻醉专业麻醉实习同学实施不同的带教模式,比较不同带教模式下学生所产生的学习效果,探索一种较佳的非麻醉专业麻醉实习教学方法,为临床带教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象山医院麻醉科非麻醉专业实习的同学48人分为导师带教组和混合带教组,每组24人,导师带教组同学入科后安排固定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混合带教组同学入科第一周安排一对一带教老师,之后随机安排带教老师带教,实习结束由教研室统一安排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及病例考核。两组再进行组间统计分析,以对不同实习带教模式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混合带教组的实习同学入科前理论成绩(63.92±4.03)分,出科理论考成绩(85.96±8.65)分,出科技能考成绩:气管插管(84.33±3.31)分、椎管内穿刺(81.67±2.60)分,出病例考成绩(84.13±10.27)分;导师带教组的实习同学入科前理论成绩(64.50±4.03)分,出科理论考成绩(84.42±10.31)分,出科技能考成绩:气管插管(83.75±3.03)分,椎管内穿刺(81.25±3.29)分,出病例考成绩(72.42±10.85)分;其中入科理论考核、出科理论考、出科技能考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考核混合带教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导师带教组学生,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混合带教模式在非麻醉专业同学麻醉实习带教中存在优势,有利于学生多维度思考临床问题,提升麻醉实习带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实习 导师制 混合带教 非麻醉专业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 被引量:59
4
作者 张高峰 马志爽 +4 位作者 王彬 尹曾 杨佩 孙立新 王明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方法选择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男35例,女55例,年龄65~90岁,体重48~78kg,ASAⅡ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股神经阻滞组(FNB组)、髂筋膜腔隙...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方法选择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男35例,女55例,年龄65~90岁,体重48~78kg,ASAⅡ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股神经阻滞组(FNB组)、髂筋膜腔隙阻滞组(FIC组)和静脉注射芬太尼镇痛组(IV组),每组30例。硬膜外穿刺前30min,FNB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FIC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腔隙阻滞,两组按患者体重给予相应容量的罗哌卡因(<50kg,20ml;50~70kg,25ml;>70kg,30ml);IV组于穿刺前3 min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三组穿刺期间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25μg/kg,VAS评分<4分后摆放体位。采取患侧在上、L1~2硬膜外穿刺,硬膜外导管置入完成后改平卧位。记录入室后(T0)、硬膜外麻醉前(T1,FNB组和FIC组阻滞30min后,IV组静脉注射首剂芬太尼3min后)、硬膜外穿刺前变换体位时(患侧在上,T2)、麻醉穿刺成功改为平卧位即刻(T3)和改为平卧位后3 min(T4)的VAS评分;记录硬膜外穿刺时间、穿刺期间芬太尼用量和心血管事件、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IV组比较,T1、T2时FNB组和FIC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38±9)μg、(38±11)μg vs.(110±18)μg],硬膜外穿刺时间明显缩短[(9±4)min、(9±4)min vs.(17±5)min],心血管事件和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0%、7%vs.37%)(P<0.05或0.01);FNB组和FIC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神经阻滞和髂筋膜腔隙阻滞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期间有明显的芬太尼节俭效应,并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和低氧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 股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体位 股骨颈骨折 老年
下载PDF
异氟烷麻醉后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与脑海马CA1区谷氨酸水平及受体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曲向东 徐诚实 +2 位作者 曲智俊 周海滨 张丽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384-3387,共4页
目的探讨异氟烷麻醉后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中海马CA1区谷氨酸浓度的动态变化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机制。方法将111只老年大鼠(≥18月龄)随机分为微透析组(n=38)和Western印迹组(n=73)。将两组大鼠都进一步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异氟烷麻醉后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中海马CA1区谷氨酸浓度的动态变化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机制。方法将111只老年大鼠(≥18月龄)随机分为微透析组(n=38)和Western印迹组(n=73)。将两组大鼠都进一步分为对照组(n=6、10,不接受迷宫训练,吸入空气但不接受异氟烷麻醉),空气吸入组(n=7、15,接受迷宫训练,吸入空气但不接受麻醉)以及异氟烷麻醉组(n=25、48,接受迷宫训练和异氟烷麻醉)。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接受异氟烷麻醉的大鼠麻醉前后的迷宫成绩,并以此为依据将异氟烷麻醉组大鼠进一步分为认知功能明显受损亚组(MIS)和认知功能无明显受损亚组(NMIS)。应用大鼠脑微透析系统收集不同时间点微透析组大鼠脑海马CA1区的脑脊液。脑脊液中的谷氨酸浓度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而兴奋性谷氨酸受体转运体(EAAT)1、EAAT2、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1、NMDAR2A/B、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受体(AMPAR)以及tau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Western印迹测定。结果接受异氟烷麻醉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受损的发生率为12.0%。异氟烷麻醉组大鼠麻醉过程中的谷氨酸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气吸入组(P=0.015和0.011)。麻醉后24 h时,MIS亚组谷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MIS亚组(P=0.029,P<0.01)。麻醉后首次水迷宫训练时,MIS组谷氨酸浓度明显高于NMIS组(P=0.032)。麻醉48 h以后各个时间点,MIS亚组谷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Western印迹组认知功能明显受损的大鼠EAAT1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3个亚组(P=0.026,0.02,0.032),而该组各亚组GLT-1、NMDAR1、NMDAR2A/B、AMPAR以及tau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异氟烷麻醉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大鼠模型中海马CA1区谷氨酸水平呈持久性升高,可能与麻醉药引发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而这可能进一步引起EAAT1的表达增加,但EAAT2、NMDAR1、NMDAR2A/B、AMPAR和tau蛋白等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异氟烷 学习/记忆功能受损 Morris水迷宫 谷氨酸转运体 谷氨酸受体
下载PDF
全身麻醉复合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立新 王彬 +1 位作者 王明山 时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 探讨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应用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OPCABG患者60例,年龄50~75岁,体重56~85 kg,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P组... 目的 探讨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应用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OPCABG患者60例,年龄50~75岁,体重56~85 kg,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P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P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经T3~4间隙行双侧胸椎旁间隙穿刺置管,两侧分别注射试验剂量0.375%罗哌卡因5 ml,5 min后分别给予首次量0.375%罗哌卡因15ml,然后分别持续泵入0.375%罗哌卡因5 ml/h.P组测定阻滞平面后,两组患者均置入漂浮导管后行全麻诱导.记录芬太尼用量、P组患者痛觉阻滞平面;记录置入漂浮导管后(Ta)、开胸骨后(Tb)、血管桥吻合完毕(Tc)和术毕(Td)的HR、MAP、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脏指数(CI)、肺动脉阻塞压(PAO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记录术中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压和高血压的发生率以评价循环的稳定性;记录患者术后ICU滞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P组患者痛觉阻滞平面T(5.2±0.8)节段,P组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G组(P<0.05);Tc、Td时P组患者CVP、SVRI和PVRI明显低于G组,Td时CI明显高于G组(P<0.05);P组患者窦性心动过速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组(P<0.05);P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和ICU滞留时间明显短于G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侧胸椎旁阻滞复合全麻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OPCABG,镇痛完善,循环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文荣 丁泽君 +1 位作者 杨洪光 艾登斌 《中国医药》 2016年第6期861-864,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择期行胸科手术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组(联合组),各30例。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择期行胸科手术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组(联合组),各30例。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舒芬太尼组采用舒芬太尼1.0μg/(kg·d),联合组采用舒芬太尼1.0μg/(kg·d)±右美托咪定1.0μg/(kg·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2组患者术毕(T1)及术后2h(T2)、4h(T4)、6h(T4)、12h(T5)、24h(T5)与48h(T7)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4分,T,~B时点舒芬太尼组VAS评分明显高于联合组[(2.10±1.55)分比(0.86±0.80)分、(1.89±1.36)分比(0.75±0.48)分、(1.65±1.27)分比(0.68±0.57)分、(1.62±1.18)分比(0.50±0.39)分、(1.60±1.06)分比(0.47±0.31)分、(0.60±0.18)分比(0.00±0.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舒芬太尼组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明显高于联合组[(16.0±2.8)次比(6.8±2.7)次,(86±10)Ixg比(68±7)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舒芬太尼组恶心呕吐10例,未发生嗜睡和心动过缓;联合组嗜睡2例,心动过缓3例,未发生恶心呕吐。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手术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术后镇痛
下载PDF
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在全身麻醉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一项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明华 薛富善 +8 位作者 冯艺 罗爱林 郭曲练 王亚平 艾登斌 刘功俭 段开明 欧阳文 汪赛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04-1510,共7页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共筛选受试者352名,分层随机分配至芬太尼组(A组,n=176)和阿芬太尼组(B组,n=176)。麻醉诱导: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共筛选受试者352名,分层随机分配至芬太尼组(A组,n=176)和阿芬太尼组(B组,n=176)。麻醉诱导: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尼25μg·kg^(-1)(A组)或阿芬太尼4μg·kg^(-1)(B组)+丙泊酚2 mg·kg^(-1)+罗库溴铵0.8 mg·kg^(-1)。术中麻醉维持以七氟烷+芬太尼(A组)或阿芬太尼(B组)+罗库溴铵。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间生命体征的变化,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和相关补救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可以同样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以及手术刺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阿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及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抑制效应明显优于芬太尼(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发生率的比较及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可以同样有效地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但阿芬太尼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期血压、心率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芬太尼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心率 血压
下载PDF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方法改进 被引量:15
9
作者 艾登斌 殷玉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支撑喉镜 声带息肉 摘除术 麻醉方法
下载PDF
咪达唑仑滴鼻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小儿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奕皓 帅训军 +3 位作者 程绍波 李会 范金鑫 艾登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5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滴鼻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小儿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9月于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择期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滴鼻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小儿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9月于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择期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M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前30 min,M组给予咪达唑仑0.2 mg/kg滴鼻,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前10 min,M组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5 mg),C组静脉滴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记录患儿入室镇静情绪评分、面罩接受程度、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分别于入室时(T0)、拔除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拔管后10 min(T3)、拔管后30 min(T4)和拔管后1 h(T5)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T1~T5时FLACC评分、PAED评分和Ramsay评分,并观察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比较,C组在T1~T5时MAP升高;与C组比较,M组术前镇静满意率和诱导面罩接受率升高,在T1~T5时HR和FLACC评分降低,在T1~T4时MAP和PAED评分降低,Ramsay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麻醉诱导前咪达唑仑0.2 mg/kg滴鼻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超前镇痛可获得良好的镇静作用和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且能显著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酮咯酸氨丁三醇 超前镇痛 苏醒期躁动
下载PDF
七氟烷与丙泊酚对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围麻醉期应激反应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丛丽 王玲 +1 位作者 孙立新 毕燕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1期1-2,共2页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中七氟烷与丙泊酚对围麻醉期应激反应抑制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瑞芬太尼(SR组,n=20)和丙泊酚+瑞芬太尼(PR组,n=20)组。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术前...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中七氟烷与丙泊酚对围麻醉期应激反应抑制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瑞芬太尼(SR组,n=20)和丙泊酚+瑞芬太尼(PR组,n=20)组。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12,24h抽取颈内静脉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和AtⅡ浓度。结果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RP,AtⅡ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即刻,术后6,12,24h数据显示SR组低于PR组。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具有更好的应激反应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应激反应 皮质醇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穴位注射芬氟合剂复合颈浅丛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文荣 杨洪光 曹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7期827-830,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复合颈浅丛麻醉用于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甲状腺腺瘤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颈浅丛阻滞麻醉+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B组30例,颈浅丛阻滞麻醉+静脉注射芬氟合剂组;C组30例,穴位注射芬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复合颈浅丛麻醉用于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甲状腺腺瘤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颈浅丛阻滞麻醉+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B组30例,颈浅丛阻滞麻醉+静脉注射芬氟合剂组;C组30例,穴位注射芬氟合剂复合颈浅丛阻滞麻醉组。结果:患者疼痛情况比较,A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C组(P<0.01);B组与C组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C组比较,脉搏血氧饱和度B组低于A组和C组(P<0.05)。A组与B组、C组比较,A组血压、心率高于其它组(P<0.05)。3组比较,术后追踪观察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及膈神经麻痹病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B组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芬氟合剂复合颈浅丛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麻醉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浅丛阻滞麻醉 针刺麻醉 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胃镜检查病人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帅训军 彭霄艳 艾登斌 《齐鲁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在SNAP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的条件下,观察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胃镜检查病人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自愿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观察组(A组)两组。C组首次给药时单独给予丙泊酚1.5mg/kg,A组于丙泊酚... 目的在SNAP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的条件下,观察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胃镜检查病人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自愿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观察组(A组)两组。C组首次给药时单独给予丙泊酚1.5mg/kg,A组于丙泊酚给药前1min注射阿芬太尼3μg/kg。观察并记录两组给药前、胃镜通过咽喉部时、胃镜抵达十二指肠降部时、检查结束时的SNAP指数(S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丙泊酚总用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胃镜抵达十二指肠降部时,C组SI、MAP、HR、SpO2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15~3.67,P<0.05)。检查结束时,C组SI、MAP、HR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9~5.32,P<0.05)。与C组比较,A组病人丙泊酚总用量显著减少(t=5.48,P<0.05),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t=2.89~7.82,P<0.05)。术中胃镜通过咽喉部时,C组8例病人发生体动,A组仅1例发生体动(χ2=6.89,P<0.05)。结论推荐使用小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丙泊酚 麻醉 全身 胃镜检查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氯胺酮硬膜外麻醉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岚 吕奎荣 宫倩红 《齐鲁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68-169,共2页
①目的 探讨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理想的镇痛方法。②方法 将 78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儿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6例。氯胺酮组术中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 1 .0 0~ 1 .50mg/kg维持和加深麻醉 ;罗哌卡因组骶部硬膜外注入罗哌卡因 1mL/kg(2... ①目的 探讨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理想的镇痛方法。②方法 将 78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儿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6例。氯胺酮组术中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 1 .0 0~ 1 .50mg/kg维持和加深麻醉 ;罗哌卡因组骶部硬膜外注入罗哌卡因 1mL/kg(2 .5~ 3 .0g/L) ;罗哌卡因加氯胺酮组骶部硬膜外注入罗哌卡因 1mL/kg(2 .5~3 .0 g/L) ,氯胺酮 0 .2 5mg/kg。采用修改的客观疼痛评分法 (OPS)评定术后的镇痛效果 ,Ramsay法评定术后镇静效果。③结果 罗哌卡因加氯胺酮组术后 1、4、1 2、2 4hOPS评分明显低于氯胺酮组 ,差异有显著性 (F =5 .960~31 .555 ,q=4.72 6~ 1 0 .0 95 ,P <0 .0 1 ) ;罗哌卡因加氯胺酮组术后 1 2、2 4hOPS评分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 ,差异有显著性 (q =6 .699、3 .42 5 ,P <0 .0 5、0 .0 1 )。氯胺酮组术后 1 2、2 4hRamsay评分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罗哌卡因加氯胺酮组 ,差异有显著性 (F =2 0 .41 1、2 7.845 ,q =7.657~ 9.699,P <0 .0 1 )。 ④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氯胺酮骶部硬膜外注入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好 ,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腹部手术 术后镇痛 罗哌卡因 氯胺酮 硬膜外麻醉 小儿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术期血清NO、SOD、MDA的影响
15
作者 艾登斌 孙立新 +3 位作者 王云英 葛倩 程岚 于建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61-562,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前列腺增生症 围术期 血清 NO SOD MDA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检测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无痛结肠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邹鑫 刘志林 +1 位作者 范文杰 马志爽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794-796,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小儿无痛结肠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院在结肠镜下行结肠息肉摘除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行单纯丙泊...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小儿无痛结肠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院在结肠镜下行结肠息肉摘除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行单纯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100%(80/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35/40)(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为(92.83±4.27)m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62±5.05)mg(P〈0.05);两组苏醒时间和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不同时间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波动较大(P〈0.05),血氧饱和度(SpO-2)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在睫毛反射消失时(T-1)、术后5 min(T-2)时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抑制率为5.00%(2/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P〈0.05)。【结论】小儿无痛结肠镜手术中,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效果显著,不仅可减少丙泊酚用量,而且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同时可减少患儿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麻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治疗应用 舒芬太尼/治疗应用 麻醉 静脉 结肠镜检查
下载PDF
全身麻醉和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患者截趾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兆俊 仲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6期2897-2900,共4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患者截趾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并接受择期截趾术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将术中接受全身麻醉的30例患者纳入GA组。将术中接受神经阻滞的30例患者纳...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患者截趾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并接受择期截趾术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将术中接受全身麻醉的30例患者纳入GA组。将术中接受神经阻滞的30例患者纳入NB组。对GA组患者行常规诱导。在B超引导下,对NB组患者行腓总神经、胫神经和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手术开始前5 min(T_(0))、切皮时(T_(1))、手术刚结束时(T_(2))、术后3 h(T_(3))、术后6 h(T_(4))和术后12 h(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于术后3、6、12 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外科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T_(3)、T_(4),NB组MAP和VAS评分低于GA组,NB组HR慢于GA组(P<0.05)。两组外科医生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GA组,住院费用低于GA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患者截趾术中,神经阻滞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趾术 全身麻醉 神经阻滞 腓总神经 胫神经 股神经 满意度
下载PDF
异丙酚全身麻醉维持140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孟丹阳 徐美霞 时飞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59-360,共2页
异丙酚全身麻醉维持140例临床分析孟丹阳徐美霞时飞异丙酚是新的较理想的静脉麻醉药,自从1989年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独特的药物作用,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全身麻醉维持。异丙酚维持全身麻醉循环平稳,苏醒迅速,术后恶心、呕吐并... 异丙酚全身麻醉维持140例临床分析孟丹阳徐美霞时飞异丙酚是新的较理想的静脉麻醉药,自从1989年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独特的药物作用,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全身麻醉维持。异丙酚维持全身麻醉循环平稳,苏醒迅速,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少。我院用异丙酚全身麻醉(全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麻醉 异丙酚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纳布啡用于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9
作者 李晓征 王雪梅 +3 位作者 李井柱 于文刚 毕燕琳 陶红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44-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用于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阴试产的足月单胎初产妇319例,按使用药物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A组)160例,纳布啡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B组)159例。两组均采用硬脊... 目的探讨纳布啡用于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阴试产的足月单胎初产妇319例,按使用药物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A组)160例,纳布啡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B组)159例。两组均采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法,置入硬膜外导管后,注入1.5%利多卡因3 mL试验量,然后A组注入0.5 mg/L舒芬太尼复合1 mg/L罗哌卡因混合液,B组注入0.3 g/L纳布啡复合1 mg/L罗哌卡因混合液,均6~15 mL为首次量,30 min后两组均连接电子镇痛泵,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和纳布啡进行自控硬膜外镇痛。收集两组患者的如下指标:镇痛起效时间、首次自控按压镇痛(PCA)时间、PCA有效按压次数、罗哌卡因用量;镇痛前(T0)、镇痛后30 min(T1)、宫口开全(T2)与用力分娩(T3)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产妇发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术后头痛发生等不良反应情况以及胎儿胎心减速发生率、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发生率、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神经与适应能力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胎心减速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显著降低(χ^(2)=4.159~5.628,P<0.05),PCA有效按压次数、罗哌卡因用量显著增加(χ^(2)=8.594、6.363,P<0.05),T2及T3产妇VAS评分明显升高(F=45.314、26.717,P<0.05),其他观察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用于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与舒芬太尼相比第一产程镇痛效果类似,第二产程效果较差,但可降低产妇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新生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舒芬太尼 镇痛 产科 镇痛 硬膜外 脊椎穿刺 麻醉 产科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香香 陶倩云 +3 位作者 刘浩飞 袁阳 王明山 张高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以及与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IR组采用线栓法...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以及与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IR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IR损伤模型,电针组造模前连续5 d行电针刺激百会穴,假手术组仅暴露颈部血管。再灌注后24 h,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经典激活型(M1)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替代激活型(M2)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磷酸化JAK2、JAK2、磷酸化STAT3及STAT3蛋白表达,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1标志物iNOS mRNA和M2标志物Arg-1 mRNA表达,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和电针组mNSS、脑梗死体积、磷酸化JAK2/JAK2、磷酸化STAT3/STAT3、iNOS蛋白、iNOS mRNA、Arg-1蛋白、Arg-1 mRNA、TNF-α和IL-10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比较,电针组mNSS、脑梗死体积、磷酸化JAK2/JAK2、磷酸化STAT3/STAT3、iNOS蛋白、iNOS mRNA、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1),Arg-1蛋白、Arg-1 mRNA、IL-10表达明显升高[2.0±0.2 vs 1.5±0.1,4.2±0.8 vs 3.1±0.3,(49.1±7.1)pg/mg vs(27.9±5.9)pg/mg,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促进脑IR后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抑制向M1极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电针 小神经胶质细胞 百会 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