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课程案例教学改革探索
1
作者 王耀 曹力 +4 位作者 裴亚峰 任广跃 胡骁飞 古绍彬 康怀彬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6期95-97,共3页
以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核心课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为例,在案例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框架、案例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精品教学案例建设提供基础,服务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 专业学位 案例教学
下载PDF
地方高校实验中心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耀 焦昆鹏 +2 位作者 裴亚峰 康怀彬 古绍彬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21期56-58,共3页
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通过建立网络实验教学与管理信息平台、丰富网络实验教学资源、探索校校与校企合作开发虚拟互动教学资源等路径构建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机制,深化信息... 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通过建立网络实验教学与管理信息平台、丰富网络实验教学资源、探索校校与校企合作开发虚拟互动教学资源等路径构建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机制,深化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助推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其他地方高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中心 信息化 教学体系
下载PDF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耀 任广跃 +6 位作者 郭金英 徐宝成 韩四海 马红燕 李琳琳 康怀彬 古绍彬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2年第3期172-174,185,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亟需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从量到质”转变。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例,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亟需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从量到质”转变。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例,介绍了在培养方案、双导师制、专业实践改革等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以期为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参考,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与安全 专业学位 综合改革 探索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4
作者 王耀 高红丽 +3 位作者 裴亚峰 万宁波 曹力 康怀彬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0期136-137,141,共3页
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工作的纲领,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关键。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为例,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对教学大纲进行设计重构,以期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非... 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工作的纲领,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关键。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为例,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对教学大纲进行设计重构,以期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非工程类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 教学大纲 设计
下载PDF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耀 康怀彬 +5 位作者 陈秀金 郭金英 韩四海 徐宝成 马红燕 古绍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3期255-256,共2页
我国正处于研究生教育数量大国向质量大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建立长效质量保证体系是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探讨学院在培养方案、主体责任、专业实践、招生方式、监督淘汰机制等方... 我国正处于研究生教育数量大国向质量大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建立长效质量保证体系是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探讨学院在培养方案、主体责任、专业实践、招生方式、监督淘汰机制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以期形成清晰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思路,为培养符合食品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与安全 研究生培养 保证体系
下载PDF
高等学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宝成 罗登林 +2 位作者 任国艳 崔国庭 马红燕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0期92-95,共4页
针对"食品化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围绕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团队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系列改革和实践... 针对"食品化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围绕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团队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系列改革和实践,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实验、实践的主动性均得到显著增强。另外,学生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为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食品化学 教学改革 创新思维 实践能力
下载PDF
仿生印迹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江晗 李兆周 +10 位作者 陈秀金 王耀 李芳 李佩艳 高红丽 牛华伟 于慧春 袁云霞 殷勇 李道敏 吕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27-336,共10页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建立高效检测危害物的分析方法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分子印迹是一种模拟生物大分子特异性识别的仿生技术,结合高灵敏传感检测方法所构建的仿生印迹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耐受性强、专一性...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建立高效检测危害物的分析方法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分子印迹是一种模拟生物大分子特异性识别的仿生技术,结合高灵敏传感检测方法所构建的仿生印迹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耐受性强、专一性好以及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食品安全快检领域的研究热点。仿生印迹传感器已广泛用于肉品、蛋品、乳品、果蔬及饮水中危害物的定性定量监测。该文介绍了仿生印迹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包括涂覆法、原位聚合法、溶胶-凝胶法、电聚合法和表面印迹法等,总结了电化学、光学、质量和纳米酶仿生印迹传感器在农兽药残留、违禁添加物、重金属、微生物及其毒素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样品对仿生印迹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仿生印迹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仿生印迹传感器作为一种亲和仿生识别技术,融合多学科和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方面的研究和进展将进一步充实食品安全快检的基础理论,拓展其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印迹传感器 食品安全 危害物 快速检测 应用进展
下载PDF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生物工程设备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孙建瑞 马金亮 +2 位作者 张杰 赵丽娜 古绍彬 《河南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52-54,共3页
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导向,针对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优化生物工程设备的教学内容、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并采用全过程评价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改革。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学生... 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导向,针对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优化生物工程设备的教学内容、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并采用全过程评价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改革。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明显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生物工程相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设备 一流课程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光谱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的猪血红蛋白与儿茶素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丽莉 陈卉 +3 位作者 郭净芳 张潇丹 苏克楠 于影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7-1124,共8页
为增强猪血红蛋白(PHb)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其应用价值,将天然抗氧化剂儿茶素(C)与PHb进行互作,以期稳定PHb的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C与PHb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分子模拟对接技术表征儿茶素-猪血... 为增强猪血红蛋白(PHb)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其应用价值,将天然抗氧化剂儿茶素(C)与PHb进行互作,以期稳定PHb的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C与PHb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分子模拟对接技术表征儿茶素-猪血红蛋白复合物(C-PHb)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添加C前后,PHb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明显变化;荧光光谱结果表明,C能有效猝灭PHb内源荧光且为自由发生的静态猝灭,猝灭常数(Kq)为7.5×10^(10)L·mol^(-1)·s^(-1),作用力主要为范德华力、氢键和疏水作用力。同时,相较于PHb,C-PHb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表现为β-折叠含量增高,α-螺旋、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降低。此外,分子对接模型进一步验证了C可与PHb进行相互作用。综上,C可与PHb互作以稳定其结构。本研究可为制备具有抗氧化性质的PHb复合物提供理论支持和可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红蛋白 儿茶素 相互作用 光谱法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药物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兆周 郭津瑞 +14 位作者 王耀 陈秀金 牛华伟 古绍彬 康怀彬 刘建学 罗磊 刘丽莉 郭金英 徐宝成 孙晓菲 段续 陈俊亮 任国艳 唐浩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51-360,共10页
氨基糖苷类药物(aminoglycosides,AGs)残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昂,光学和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该文介绍了食品中AGs光学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方法与研究进展,涉... 氨基糖苷类药物(aminoglycosides,AGs)残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昂,光学和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该文介绍了食品中AGs光学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方法与研究进展,涉及荧光法、化学发光法、比色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致发光及电化学方法。最后总结了不同类别传感器的优势与挑战,为新型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该类药物的安全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药物 光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 适配体 分子印迹
下载PDF
蜂蜜中链霉素仿生印迹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
11
作者 李兆周 赵明辉 +10 位作者 张冉 陈秀金 王耀 万宁波 牛华伟 高红丽 李芳 于慧春 袁云霞 吴影 李佩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85-292,共8页
动物源食品中链霉素残留危害严重,建立高性能分析方法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必要手段。仿生印迹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具有高效、特异和灵敏等优点,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该研究以链霉素为模板分子,氧化石墨烯和壳... 动物源食品中链霉素残留危害严重,建立高性能分析方法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必要手段。仿生印迹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具有高效、特异和灵敏等优点,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该研究以链霉素为模板分子,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为增敏材料,3-氨基苯基硼酸和邻苯二胺为复合功能单体,采用电聚合法构建了仿生印迹聚合物传感界面,建立了蜂蜜中链霉素的仿生印迹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通过扫描电镜对印迹传感界面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仿生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该传感器的检测限为2.59×10^(-12) mol/L,线性范围为1.0×10^(-10)~1.0×10^(-6) mol/L,洋槐蜜、枣花蜜和桂花蜜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78%~106.24%、93.65%~103.81%和97.19%~106.18%,相对标准偏差≤4.28%。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重现性,能够满足蜂蜜中链霉素残留分析的需要。相关研究为复杂基质中痕量靶标的高特异性和超灵敏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于蜂蜜中链霉素的快速筛查和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链霉素 仿生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鲜肉中马波沙星的检测
12
作者 陈秀金 王雪晴 +5 位作者 李兆周 王耀 张敏 牛华伟 刘恒言 安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79-285,共7页
该文构建了一种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鲜肉中马波沙星残留的检测。用电沉积法在电极表面合成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然后通过电化学法还原复合膜中的氧化石墨烯,固载抗体。采用循环伏... 该文构建了一种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鲜肉中马波沙星残留的检测。用电沉积法在电极表面合成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然后通过电化学法还原复合膜中的氧化石墨烯,固载抗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的修饰过程进行表征。用差分脉冲伏安法优化传感器的电化学检测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对马波沙星进行定量检测。响应峰值电流变化量与马波沙星在0.5~4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5 ng/mL。传感器对猪肉、鸡肉和牛肉样品的检测限分别为0.09、0.10、0.09μg/kg,添加回收率为82.81%~101.99%,检测结果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马波沙星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波沙星 金纳米粒子 氧化石墨烯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鲜肉
下载PDF
洛阳传统绿豆酸浆工艺优化及发酵特性分析
13
作者 李璇 李中雨 +2 位作者 舒林焱 吴影 古绍彬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5,共10页
用绿豆酸浆制成的浆面条是洛阳的传统特色小吃,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绿豆酸浆的最佳加工工艺,并对其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有机酸等物质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5,微生物接种量3.2×10^(5) CFU/mL,25℃发酵24 h... 用绿豆酸浆制成的浆面条是洛阳的传统特色小吃,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绿豆酸浆的最佳加工工艺,并对其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有机酸等物质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5,微生物接种量3.2×10^(5) CFU/mL,25℃发酵24 h的条件下,得到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分别为36.7 g/L和1.21%,感官评分为83.9的绿豆酸浆产品。在发酵过程中,淀粉含量在发酵9 h后逐渐下降,还原糖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先上升后下降,蛋白质含量降低幅度较小。发酵24 h时,绿豆酸浆pH下降到4.3,总酸含量为13.62 g/L,乳酸是绿豆酸浆中主要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至1718.56 mg/100 mL,甘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含量较高。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出,富马酸、琥珀酸和酒石酸3种有机酸,谷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等氨基酸对绿豆酸浆品质影响较大,发酵24 h时游离氨基酸综合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酸浆 加工工艺 发酵 氨基酸 有机酸
下载PDF
不同产地及品种牡丹籽油脂肪酸和角鲨烯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灵芝 徐宝成 +1 位作者 陈树兴 刘丽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5,共6页
旨在为油用牡丹的品种选育、牡丹籽油的营养评价和产地溯源提供参考信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4个油用牡丹主产地(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亳州和甘肃兰州)的凤丹牡丹籽油和紫斑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牡丹籽... 旨在为油用牡丹的品种选育、牡丹籽油的营养评价和产地溯源提供参考信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4个油用牡丹主产地(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亳州和甘肃兰州)的凤丹牡丹籽油和紫斑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及角鲨烯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含有11种脂肪酸,以α-亚麻酸、油酸和亚油酸为主;8个牡丹籽油样品中的脂肪酸相对含量及角鲨烯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相同产地的凤丹牡丹籽油中的油酸相对含量均显著低于紫斑牡丹籽油的(p<0.05),亚油酸相对含量除河南洛阳产地外均显著高于紫斑牡丹籽油的(p<0.05);甘肃兰州牡丹籽油的亚油酸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产地的(p<0.05),可作为对兰州牡丹籽油进行鉴别的指标之一;牡丹籽油中角鲨烯含量、油酸和α-亚麻酸相对含量,均随着年降雨量的增加、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减少,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加,且牡丹籽油中的角鲨烯含量随着油酸、α-亚麻酸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亚油酸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综上,品种、产地及环境因子的不同均会造成牡丹籽油脂肪酸及角鲨烯含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品种 产地 脂肪酸 角鲨烯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褪黑素处理对金针菇贮藏品质和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鑫鑫 李佩艳 +2 位作者 苏娇 马金金 罗登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2-249,共8页
为探究褪黑素处理对采后金针菇低温贮藏品质和褐变的影响,该研究以金针菇为原料,分别采用50、100、200 mmol/L褪黑素溶液浸泡处理(以清水浸泡为对照),于4℃下贮藏12 d,每3 d取样并测定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褪... 为探究褪黑素处理对采后金针菇低温贮藏品质和褐变的影响,该研究以金针菇为原料,分别采用50、100、200 mmol/L褪黑素溶液浸泡处理(以清水浸泡为对照),于4℃下贮藏12 d,每3 d取样并测定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处理均能显著降低金针菇褐变度和失重率,显著抑制呼吸强度的升高,显著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维持较高的总酚含量,增强金针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降低·O_(2)^(-)、H_(2)O_(2)的产生和积累,显著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减轻褐变的发生,从而维持金针菇较好的贮藏品质。其中,以200 mmol/L褪黑素处理金针菇的效果最优,该研究可为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褪黑素 贮藏 品质 褐变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高速剪切均质和高压均质对红景天复合饮料的影响
16
作者 张倩 刘建学 +3 位作者 韩四海 李佩艳 郭金英 罗登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5-81,共7页
基于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及结合实际情况下复合饮料极易产生沉淀问题,该研究发现高速剪切均质和高压均质均能降低饮料的沉淀,但不同的均质方式对饮料的影响不同。以粒径、沉淀率、稳定系数、色差值、L^(*)和感官评分为指标,在不同... 基于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及结合实际情况下复合饮料极易产生沉淀问题,该研究发现高速剪切均质和高压均质均能降低饮料的沉淀,但不同的均质方式对饮料的影响不同。以粒径、沉淀率、稳定系数、色差值、L^(*)和感官评分为指标,在不同参数条件下采用高压均质和高速剪切均质对复合饮料进行均质,选取最优的均质方法。结果表明,虽然高压均质和高速剪切均质均能明显提高饮料的稳定性,但经高压均质后的饮料色泽过于暗沉。而采用均质转速为12500 r/min,均质次数为2次的高速剪切均质的方式对复合饮料进行均质后,饮料的稳定性升高的同时,色泽鲜艳明亮,呈鲜艳的暖橙色,使人食欲感增强,感官评分也较高。故均质转速为12500 r/min,均质次数为2次的高速剪切均质的方式更适用于复合饮料,其作用效果也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饮料均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饮料 高压均质 高速剪切均质 沉淀率 稳定系数 色差 粒径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雪晴 陈秀金 +5 位作者 李兆周 王耀 安彪 白玉冰 代明慧 陈佳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382,共9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的优点,现已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氟喹诺酮类药物长期大量的滥用,在食品中的残留超标,导致体内耐药病原菌的产生,引起人类的耐药性问题。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的优点,现已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氟喹诺酮类药物长期大量的滥用,在食品中的残留超标,导致体内耐药病原菌的产生,引起人类的耐药性问题。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和低成本的优势,故受到食品安全领域的广泛关注。因此,该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体制备、各种免疫分析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层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和免疫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层析法 荧光免疫分析法 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牡丹籽油凝胶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评估
18
作者 刘茜茜 徐宝成 +3 位作者 丁玥 赵晶晶 陈树兴 刘丽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150,共11页
以辛烯基琥珀酸(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淀粉为乳化剂,植物甾醇-卵磷脂-牡丹籽油凝胶为芯材,制备了4种水包油型牡丹籽油凝胶乳液,其分散相平均粒径在1~4μm,Zeta电位在-31 mV左右。以粒径、Zeta电位为指标,研究了pH值(3~9)、... 以辛烯基琥珀酸(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淀粉为乳化剂,植物甾醇-卵磷脂-牡丹籽油凝胶为芯材,制备了4种水包油型牡丹籽油凝胶乳液,其分散相平均粒径在1~4μm,Zeta电位在-31 mV左右。以粒径、Zeta电位为指标,研究了pH值(3~9)、热处理(40~100℃)、盐离子种类(Na^(+)、Ca^(2+)、Al^(3+))及离子强度(100、200、300、400、500 mmol/L)对凝胶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酸处理后,油凝胶乳液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显著增大(电位绝对值减小),而弱碱条件对乳液粒径无显著影响,Zeta电位则逐渐减小(绝对值增加);在pH 3~9,4种凝胶乳液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Na^(+)、Ca^(2+)、Al^(3+))及其添加浓度的增加会导致凝胶乳液分散相粒径和Zeta电位增大,其中Al^(3+)的影响最为显著,Ca^(2+)次之,而Na^(+)的影响较弱;金属离子对凝胶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是Zeta电位和分散相粒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条件下,乳液未发生明显的破乳现象。低温(4~40℃)处理对凝胶乳液分散相粒径和Zeta电位无显著影响;60℃处理30 min,会使乳液粒径增大,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但乳液仍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未发生破乳现象;高温区(80~100℃)处理30 min,凝胶乳液发生破乳现象。此外,油相中凝胶剂的比例对凝胶乳液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当m(甾醇)∶m(卵磷脂)=8∶2时,油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最紧密,凝胶乳液的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盐离子 热处理 牡丹籽油凝胶 凝胶乳液 乳液稳定性
下载PDF
水酶法提油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梦杰 徐宝成 +2 位作者 赵东坤 刘丽莉 陈树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81-387,共7页
水酶法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新型油脂提取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不同研究中所使用的水酶法提油工艺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后期研究人员无法从已有研究中获取提高出油率的关键技术要点和参数,导致实际应用效果不佳。因... 水酶法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新型油脂提取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不同研究中所使用的水酶法提油工艺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后期研究人员无法从已有研究中获取提高出油率的关键技术要点和参数,导致实际应用效果不佳。因此,该文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酶法提油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从原料预处理、酶解和破乳3个层面对水酶法提油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后续研究人员了解水酶法及水酶法提油的关键技术要点,并为其在实际应用时选择合适的粉碎粒径、原料预处理方法、酶种类、酶解时间和温度及破乳方法等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原料预处理 酶解技术 破乳技术
下载PDF
植物甾醇生理功能及安全性评估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周路 徐宝成 +3 位作者 尤思聪 连琦 康怀彬 罗登林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6-202,共7页
植物甾醇属于三萜烯家族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尤其在谷物和油料作物的种子中含量最为丰富。近年来,植物甾醇生理活性功能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相关成果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对植物甾醇在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抗高血脂症... 植物甾醇属于三萜烯家族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尤其在谷物和油料作物的种子中含量最为丰富。近年来,植物甾醇生理活性功能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相关成果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对植物甾醇在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抗高血脂症、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抗炎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深入总结和分析,并对其安全剂量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作深入探讨,以期为植物甾醇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生理功能 安全性评估 副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