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综述人工智能在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中的应用。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人工智能与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相关文献,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来自美国、中...目的系统综述人工智能在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中的应用。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人工智能与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相关文献,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来自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和法国,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神经科学、康复等领域的期刊,涉及6项横断面研究、3项纵向研究和1项访谈研究,包括10880例参与者,年龄3~18岁。数据类型主要包括问卷/量表、访谈数据和脑成像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与焦虑、抑郁相关的特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模型,以识别或预测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结论人工智能在识别或预测儿童和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和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为弥补传统的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方法的不足,并探索模式识别在运动脑科学当中的应用价值。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式识别算法,以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为弥补传统的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方法的不足,并探索模式识别在运动脑科学当中的应用价值。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式识别算法,以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作为学习特征,对射击运动组和滑冰运动组(分类1)、射击运动组和对照组(分类2)以及速滑运动组和对照组(分类3)之间进行二分类,并计算每一个脑区在分类算法当中的权重。使用留一交叉验证法计算分类正确率,使用总的准确率、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及预测准确率来衡量机器分类算法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分类1中SVM算法的正确率较高且分类效果更稳定,总的准确率(total accuracy,tACC)可以维持在96.67%以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为1,说明SVM算法对区分不同项目运动员脑静息态功能特征时更有优势;在分类2和分类3中,SVM算法效果取决于使用的指标。其中,使用fALFF或者综合使用三个静息态指标的分类效果较稳定(tACC均在80%以上,AUC均在0.88以上);小脑在分类1算法中占较多的权重,提示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脑功能活动之间差异最明显的部位主要在小脑上。而分类2和3中,除了小脑,还有一些与运动执行和控制及其他功能活动相关的脑区参与了算法的构成。通过SVM分类算法的应用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展示了模式识别方法在运动科学领域的应用价值。研究成果有助于体育科学研究者从新的角度更加全面地理解运动与脑的关系。展开更多
目的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身体活动的范畴和结构,系统评价长期身体活动对ASD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目的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身体活动的范畴和结构,系统评价长期身体活动对ASD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和ProQuest等数据库,收集2014年至2023年公开发表的身体活动与ASD儿童执行功能相关的文献,根据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文献,采用PRISMA指南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综述,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9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共351例ASD儿童,年龄3~18岁;来自意大利、加拿大、韩国、中国、美国5个国家;发表时间集中在2016年之后。ASD儿童的身体活动主要包括运动项目类活动(如棒球、篮球、乒乓球、马术辅助活动)、技能类活动(如自行车、认知运动训练、运动式游戏)、体能类活动(SPARK),以及格斗类项目(格斗和空手道)。干预频率每次30~70 min,以每次45 min居多;每周1~5次,以每周2次居多;持续2~24周,以12周居多。长期身体活动可以改善ASD儿童的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对工作记忆的改善效果存在不一致现象。结论长期身体活动对ASD儿童执行功能的改善具有选择性影响,可以改善ASD儿童的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对工作记忆的改善还存在一定分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综述人工智能在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中的应用。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人工智能与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相关文献,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来自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和法国,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神经科学、康复等领域的期刊,涉及6项横断面研究、3项纵向研究和1项访谈研究,包括10880例参与者,年龄3~18岁。数据类型主要包括问卷/量表、访谈数据和脑成像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与焦虑、抑郁相关的特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模型,以识别或预测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结论人工智能在识别或预测儿童和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文摘目的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身体活动的范畴和结构,系统评价长期身体活动对ASD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和ProQuest等数据库,收集2014年至2023年公开发表的身体活动与ASD儿童执行功能相关的文献,根据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文献,采用PRISMA指南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综述,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9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共351例ASD儿童,年龄3~18岁;来自意大利、加拿大、韩国、中国、美国5个国家;发表时间集中在2016年之后。ASD儿童的身体活动主要包括运动项目类活动(如棒球、篮球、乒乓球、马术辅助活动)、技能类活动(如自行车、认知运动训练、运动式游戏)、体能类活动(SPARK),以及格斗类项目(格斗和空手道)。干预频率每次30~70 min,以每次45 min居多;每周1~5次,以每周2次居多;持续2~24周,以12周居多。长期身体活动可以改善ASD儿童的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对工作记忆的改善效果存在不一致现象。结论长期身体活动对ASD儿童执行功能的改善具有选择性影响,可以改善ASD儿童的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对工作记忆的改善还存在一定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