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DIC技术颌面外科导航的体外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尧 刘筱菁 +1 位作者 王学玖 张益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头颅模型试验,测量基于三维图像关联技术(3D-DIC)搭建的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及跟踪精度。方法通过3D-DIC导航系统在3D打印头颅模型上选取不同分布模式的标记点进行注册,测量定位误差,比较注册点分布不同对于注册精度的影响,于3... 目的通过体外头颅模型试验,测量基于三维图像关联技术(3D-DIC)搭建的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及跟踪精度。方法通过3D-DIC导航系统在3D打印头颅模型上选取不同分布模式的标记点进行注册,测量定位误差,比较注册点分布不同对于注册精度的影响,于3D打印头颅模型上模拟Lefort I型截骨线进行截骨,机械臂把持牙槽突骨段在三维空间内作任意移动,3D-DIC系统测量其运动轨迹,并与机械臂末端记录相对比,测量跟踪精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运动方向的跟踪精度。结果3D-DIC导航精度为(0.694±0.017)mm。3D-DIC跟踪精度为(0.174±0.089)mm,跟踪精确性良好。结论 3D-DIC导航系统拥有良好的定位精度及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导航技术 导航精度 三维图像关联技术 3D-DIC
下载PDF
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鑫涛 张文婧 陈仁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3-144,共2页
腭裂患者经手术治疗获得良好腭咽闭合功能后,仍可能存在发音错误与发音障碍等问题。过去认为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由长期腭咽闭合不全形成的异常发音习惯所致,其内在神经机制尚不明确。磁共振等脑功能研究发现,腭裂患者缘上回、梭状回、海... 腭裂患者经手术治疗获得良好腭咽闭合功能后,仍可能存在发音错误与发音障碍等问题。过去认为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由长期腭咽闭合不全形成的异常发音习惯所致,其内在神经机制尚不明确。磁共振等脑功能研究发现,腭裂患者缘上回、梭状回、海马及海马旁回等脑区存在异常,这些脑区与语音存储以及语音管控相关。本文围绕腭裂患者脑部结构、功能连接变化及其相关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语音障碍 发音 腭咽闭合
下载PDF
负载BMP-2和VEGF的3D打印多孔钛支架修复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凯月 王琳 +3 位作者 王萌 李怀学 陈仁吉 张凯宇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负载细胞因子的三维打印多孔钛合金支架的成骨能力。方法利用CT数据设计颌骨缺损形态及大小并建模。使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对Ti6Al4V粉末进行加工制作出多孔支架。检测其孔隙率及不同处理状态下的塑形性。通过负载不同比例的... 目的初步探讨负载细胞因子的三维打印多孔钛合金支架的成骨能力。方法利用CT数据设计颌骨缺损形态及大小并建模。使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对Ti6Al4V粉末进行加工制作出多孔支架。检测其孔隙率及不同处理状态下的塑形性。通过负载不同比例的BMP-2/VEGF修复兔颌骨缺损。标本硬组织切片后,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评估成骨效果。结果经800℃/2 h热处理后塑形性增加。一定浓度的BMP-2及VEGF能够加速新生骨在三维打印多孔钛合金支架上的形成。但呈现出非线性剂量依赖性。结论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作的Ti6Al4V多孔支架作为骨缺损替代材料是初步可行的,负载一定浓度的BMP-2及VEGF有加速成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多孔支架 BMP-2 VEGF 颌骨缺损
下载PDF
数字化设计矫治伴面部不对称的髁突骨软骨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凯宇 周祚 +2 位作者 马晓辉 郭思远 田凯月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 评价数字化设计在矫治伴有面部不对称的髁突骨软骨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至2021年因髁突骨软骨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数字化设计,术前确定手术方案,术中切除患侧髁突骨软骨瘤,同期行正颌手术矫治颌骨畸... 目的 评价数字化设计在矫治伴有面部不对称的髁突骨软骨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至2021年因髁突骨软骨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数字化设计,术前确定手术方案,术中切除患侧髁突骨软骨瘤,同期行正颌手术矫治颌骨畸形,术后1周行CT检查。选择上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UI)、下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LI)、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U6-R、U6-L)以及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L6-R、L6-L)作为标志点,选择眶耳平面(FHP)、面中平面(与FHP垂直并通过鼻根点的矢状面)和冠状面(与FHP垂直且通过蝶鞍点)作为参考平面。在Mimics 21.0中测量比较术前设计与术后1周内复查颅颌模型中测量标志点至参考平面距离,并计算两模型间线性差异。测量咬合平面和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和面中平面所成角度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照术前计划完成髁突骨软骨瘤切除术及正颌手术,切除骨软骨瘤的同时矫治了面部不对称。数字化设计模型与术后1周重建模型间线性差异与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间线性测量指标差异均小于2 mm,角度测量指标差异小于4°。结论 数字化设计有助于髁突骨软骨瘤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增加手术治疗中骨软骨瘤切除及正颌手术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计 髁突骨软骨瘤 面部不对称 正颌手术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型猪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清 郑宗梅 +3 位作者 胡颖 王学玖 张凯宇 张春梅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316-320,共5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静脉输注移植是否对小型猪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有预防作用。方法照射前1个月分离培养扩增BMMSCs,在照射后不同时点实验组进行自... 目的观察和分析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静脉输注移植是否对小型猪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有预防作用。方法照射前1个月分离培养扩增BMMSCs,在照射后不同时点实验组进行自体BMMSCs静脉输注移植,对照组静脉输注同体积不含细胞的细胞培养液。照射2个月后拔除左侧下颌第一恒磨牙,通过肉眼、CT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小型猪动物模型下颌骨是否发生ORN。结果照射2个月拔牙创伤后,两组动物均出现了组织水肿、皮肤溃烂、骨质破坏等。5个月后实验组动物皮肤愈合,随后CT显示破坏骨质修复,组织病理学显示为接近正常的骨组织,而对照组动物下颌骨仍呈典型ORN表现。结论自体BMMSCs移植对下颌骨ORN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预防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预防 小型猪
下载PDF
单颗种植修复体咬合预留间隙和咬合力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茹 张凯宇 +1 位作者 郝筱雨 曾剑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后牙单颗种植修复体咬合预留间隙的临床评估方法。方法选择50例第一磨牙种植修复患者,通过种植专用咬合试验纸抽出法建立修复体咬合预留间隙,T-scan咬合分析仪分别记录种植修复体及其对侧同名天然牙的咬合接触时间和咬合力百分... 目的探讨后牙单颗种植修复体咬合预留间隙的临床评估方法。方法选择50例第一磨牙种植修复患者,通过种植专用咬合试验纸抽出法建立修复体咬合预留间隙,T-scan咬合分析仪分别记录种植修复体及其对侧同名天然牙的咬合接触时间和咬合力百分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修复体的咬合接触时间晚于天然牙0.03 s,咬合力百分比为天然牙的52.54%(P<0.001);种植修复体与天然牙的咬合接触时间差值与咬合力百分比差值存在相关性(P<0.001)。结论种植专用咬合试验纸抽出法可以实现种植修复体晚接触轻咬合的咬合特征;单颗种植修复体存在咬合接触时间越晚,咬合力越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保护牙合 咬合接触时间 咬合力
下载PDF
腭裂伴发分泌性中耳炎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祚 陈仁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238-240,共3页
腭裂患者常伴发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等中耳疾病,导致听力损失,从而影响语音发育,需及时治疗。尽管目前已对腭裂患者伴发分泌性中耳炎越来越重视,但在腭裂患者伴发OME的治疗方式及时机方面仍无法达成共识。本... 腭裂患者常伴发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等中耳疾病,导致听力损失,从而影响语音发育,需及时治疗。尽管目前已对腭裂患者伴发分泌性中耳炎越来越重视,但在腭裂患者伴发OME的治疗方式及时机方面仍无法达成共识。本文主要对腭裂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病因及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患者 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疾病 听力损失 及时治疗 病因及治疗 OME
下载PDF
牙型低磷酸酯酶症一例
8
作者 郭晶 段北北 +3 位作者 孙培音 冯春 陈玉涵 陈仁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57-359,共3页
低磷酸酯酶症(hypophosphatasia,HPP)是一种罕见遗传代谢疾病,以骨骼异常和/或牙齿矿化障碍、血清中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issue non-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TNSALP)活性降低为主要特征[1],轻度患者可仅有血清碱性磷酸酶降... 低磷酸酯酶症(hypophosphatasia,HPP)是一种罕见遗传代谢疾病,以骨骼异常和/或牙齿矿化障碍、血清中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issue non-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TNSALP)活性降低为主要特征[1],轻度患者可仅有血清碱性磷酸酶降低和口腔病变,表现为牙齿早失、牙髓腔变大[2],重度患者可出现严重骨骼病变、癫痫等。HPP患者常以乳牙过早脱落或骨骼疼痛为主诉就诊,及时完善检查、确诊HPP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病变 牙髓腔 低磷酸酯酶症 血清碱性磷酸酶 遗传代谢疾病 口腔病变 矿化障碍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语言障碍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新丽 陈仁吉 张文婧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50-152,共3页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常常伴有特征性的言语障碍。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不仅存在言语障碍,同时还有语言问题,然而国内对于非综合型唇腭裂患者语言障碍的报道较少。本文对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语言障碍发病情况、分类...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常常伴有特征性的言语障碍。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不仅存在言语障碍,同时还有语言问题,然而国内对于非综合型唇腭裂患者语言障碍的报道较少。本文对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语言障碍发病情况、分类、评估、治疗等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及未来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言语障碍 语言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