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在中文放射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陈龙飞 高鑫 +3 位作者 侯皓天 叶初阳 刘亚欧 张美慧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7-2348,共12页
在中文放射医学领域中,影像学报告是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来理解和学习影像学报告的文本内容,并以此辅助完成放射科临床工作,已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在使用传统方法处理基于中文影像学报告的... 在中文放射医学领域中,影像学报告是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来理解和学习影像学报告的文本内容,并以此辅助完成放射科临床工作,已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在使用传统方法处理基于中文影像学报告的自然语言分类与生成任务时,仍然面临训练语料匮乏且涉及隐私、模型泛化能力较差等限制导致的综合性能不足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地高效微调大语言模型的中文放射医学领域自然语言任务解决方案。通过收集并构建大规模高质量中文影像学报告自然语言任务数据集,采用LoRA高效微调方法对开源大语言模型Baichuan2进行有监督微调训练,提出了能够同时解决四种中文放射医学领域临床任务的“龙影大模型”。提出了一套中文放射医学领域自然语言分类与生成任务评价体系。在来自两家中心的三个医学影像种类的报告数据集上进行了多组实验,并与几种典型现有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在分类性能、文本总结与扩充能力和模型泛化性上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影像学报告 文本分类 文本生成 高效微调策略
下载PDF
论现今医学影像设备环境下的放射科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培训 被引量:2
2
作者 艾林 戴建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10年第12期38-40,共3页
医学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培训在我国的教育和卫生事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今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非常迅速,对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进行医学影像设备方面的培训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改善培训状况在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医学影像设备 研究生 住院医师 培训
下载PDF
脊髓H3K27M突变型与野生型星形细胞分化弥漫性中线胶质瘤MRI特征
3
作者 王海阔 张杰 +4 位作者 张耀武 郑广浩 李俊杰 王永志 贾文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5-819,共5页
目的观察脊髓H3K27M突变型与野生型星形细胞分化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经病理确诊脊髓星形细胞分化DMG患者,根据H3K27M状态分为突变组(n=44)和野生组(n=47);观察组间临床和MRI表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 目的观察脊髓H3K27M突变型与野生型星形细胞分化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经病理确诊脊髓星形细胞分化DMG患者,根据H3K27M状态分为突变组(n=44)和野生组(n=47);观察组间临床和MRI表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3K27M突变的影响因素。结果突变组瘤周水肿和脊髓空洞发生率均小于野生组(P均<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所有临床及MRI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均非H3K27M突变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脊髓H3K27M突变型星形细胞分化DMG瘤周水肿和脊髓空洞发生率均低于野生型,但尚不足以作为预测DMG发生H3K27M突变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胶质瘤 突变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重建技术的头部增强T1WI序列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变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慧芳 陈绪珠 +4 位作者 张明宇 郑凤莲 汪晓鹏 范亦龙 丁金立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3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 Recon)技术的头部T1WI增强序列与常规T1WI增强序列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变的成像质量。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行头部MRI增强扫描的50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在注...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 Recon)技术的头部T1WI增强序列与常规T1WI增强序列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变的成像质量。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行头部MRI增强扫描的50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在注射对比剂后行定制的T1WI(试验组)及常规T1WI(对照组)轴位扫描,其中试验组出两组图像,经DL Recon处理的图像记作A组,未经DL处理的原始图像记作B组,对照组记作C组,对比分析各组图像在灰质、白质和病灶区域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并由两位诊断医师分析图像总体质量和诊断置信度。结果试验组T1WI扫描时间(42 s)比传统T1WI扫描时间短(76 s)。A组的SNR灰质、SNR白质和SNR病灶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01);A组的CNR灰质/白质以及CNR病灶/白质均高于B组和C组(P<0.001);A组的图像总体质量评分(5 vs.3和4)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01),但是诊断置信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像时,基于DL重建技术的头部T1WI增强序列相比于常规T1WI增强序列在缩短了扫描时间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图像质量和同等的诊断置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重建 T1加权增强成像
下载PDF
多层菊形样胚胎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5
作者 陈灵旭 王晓晨 +2 位作者 王思慧 赵雪宁 孙胜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观察多层菊形样胚胎性肿瘤(ETMR)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ETMR患儿的MRI(n=8)和CT(n=6)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MRI中,8例ETMR最大径32~96 mm,边缘清晰,5例位于幕上、3例位于幕下;幕上ETMR均为巨大囊实性肿块,... 目的观察多层菊形样胚胎性肿瘤(ETMR)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ETMR患儿的MRI(n=8)和CT(n=6)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MRI中,8例ETMR最大径32~96 mm,边缘清晰,5例位于幕上、3例位于幕下;幕上ETMR均为巨大囊实性肿块,幕下ETMR体积较小,均未见瘤周水肿。6例ETMR为囊实性,囊性部分呈低T1WI、高T2WI信号且均位于肿瘤边缘,增强后5例实性部分轻度局灶性不均匀强化、1例未见明显强化;其中5例见瘤内出血,5例瘤内见流空血管影,3例侵犯邻近硬脑膜。2例ETMR为实性,增强扫描可见局灶性结节状不均匀强化,且强化部分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上的低信号区对应;其中1例胆碱(Cho)/肌酸(Cr)升高,N-乙酰天冬氨酸(NAA)降低。弥散加权成像(DWI)中,8例ETMR均显示弥散受限。6例接受CT扫描的患儿中,4例见条片状或点状钙化,与MRI低信号区对应。结论ETMR多为幕上较大囊实性肿块,边缘清楚,囊变常位于肿瘤边缘,可见特征性血管流空影,常伴瘤内出血,可见钙化,无瘤周水肿,DWI明显弥散受限;增强后实性部分轻度不均匀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肿瘤 胚胎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RI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预测弥漫性胶质瘤分子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亚欧 段云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1-804,共4页
分子病理指标对于诊断和治疗弥漫性胶质瘤(DG)具有关键作用。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技术为预测DG分子病理和评估预后提供了客观、无创的工具。本文围绕MRI结合AI技术预测DG重要分子病理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常规MRI表现及影像组学鉴别颅脑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与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
7
作者 张海莲 李洋洋 +2 位作者 程丹 李俊杰 王润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1-1475,共5页
目的观察颅脑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GBM)和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XA)常规MRI表现差异,评估影像组学模型鉴别二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颅脑eGBM(eGBM组)及79例PXA(PXA组),比较组间常规MRI特征差异。以73比例... 目的观察颅脑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GBM)和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XA)常规MRI表现差异,评估影像组学模型鉴别二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颅脑eGBM(eGBM组)及79例PXA(PXA组),比较组间常规MRI特征差异。以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85例,包括30例eGBM和55例PXA)及测试集(37例,包括13例eGBM和24例PXA),基于T2WI和增强T1WI构建影像组学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鉴别eGBM与PXA的价值。结果eGBM组患者年龄大于PXA组,未成年人占比低于PXA组(P均<0.05)。与PXA组相比,eGBM组多发病灶、T1WI高信号及瘤周水肿占比更高,病灶边界更不清楚、信号更不均匀(P均<0.05)。增强后GBM组环形强化占比相对较高,而PXA组壁结节强化占比相对较高(P均<0.05)。基于19个特征所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训练集eGBM与PXA的敏感度为88.91%,特异度为79.94%,准确率为86.75%,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测试集中敏感度为84.58%,特异度为79.20%,准确率为81.12%,AUC为0.824。结论eGBM与PXA常规MRI表现存在差异;影像组学模型鉴别eGBM与PX具有较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用于垂体腺瘤研究进展
8
作者 赵雪宁 王晓晨 +3 位作者 王思慧 陈灵旭 袁梦媛 孙胜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9-1622,共4页
垂体腺瘤是成人第三常见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影像组学可于医学影像中挖掘海量的定量特征并进行分析,现已用于精准诊疗垂体腺瘤。本文就MRI影像组学用于垂体腺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腺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下载PDF
7 T与3 T MRI对健康人脑内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定量比较
9
作者 裴迅 张雪 +4 位作者 白晓燕 李雨桉 陈通 赵元宾 隋滨滨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18-424,共7页
目的比较在7 T与3 T场强下应用定量磁化率成像(QSM)分析正常人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差异。方法前瞻性招募无神经系统疾病的健康青年志愿者10例,平均年龄(22±3)岁;均行7 T及3 T MRI扫描采集QSM数据。应用STI-suite算法进行QSM后处... 目的比较在7 T与3 T场强下应用定量磁化率成像(QSM)分析正常人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差异。方法前瞻性招募无神经系统疾病的健康青年志愿者10例,平均年龄(22±3)岁;均行7 T及3 T MRI扫描采集QSM数据。应用STI-suite算法进行QSM后处理,手动勾画12个感兴趣区(包括双侧的红核、黑质、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及丘脑),并测量脑灰质核团内的磁化率值。以7 T QSM上总体核团的平均磁化率值为参考,将核团分为高磁化率组和低磁化率组。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同一核团在2种场强下QSM的磁化率差异。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和Bland-Altman图分析2种不同场强下各核团定量磁化率的拟合度及一致性。结果3 T上测得的脑内灰质核团总体磁化率值高于7 T(P<0.05)。高磁化率组(红核、黑质、苍白球)各个核团以及总体结果均在3 T上测得的磁化率值高于7 T(P<0.05),低磁化率组(尾状核、壳核、丘脑)各个核团以及总体结果在2种场强下测得的磁化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2种场强下,核团总体磁化率值(R^(2)为0.954)及各核团的磁化率值的拟合度(R^(2)为0.803~0.936)均较好;Bland-Altman图分析显示2种场强下低磁化率组中各核团的磁化率值的一致性均较高,高于高磁化率组各核团。低磁化率组在2种场强下测得的磁化率拟合度(R2=0.995)高于高磁化率组(R^(2)=0.862);且低磁化率组在2种场强下磁化率的一致性高于高磁化率组。结论7 T与3 T场强下测得的低磁化率核团的磁化率值一致性较高,而在高磁化率核团中两者的差异较大,进行QSM评估时应注意场强对定量不同磁化率组织铁沉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化率成像 铁沉积 灰质核团 超高场强
下载PDF
7 T MR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评估的进展
10
作者 白晓燕 隋滨滨(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5-430,共6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ICAD)是亚洲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原因。MR血管成像(MRA)对ICAD的诊断与评估起着重要作用。7 T超高场强MR可提供超高分辨力及信噪比,能够较好地显示和评估脑血管病变,并可直接进行小血管在...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ICAD)是亚洲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原因。MR血管成像(MRA)对ICAD的诊断与评估起着重要作用。7 T超高场强MR可提供超高分辨力及信噪比,能够较好地显示和评估脑血管病变,并可直接进行小血管在体成像,为ICAD的研究提供新方向。就7 T MR颅内血管成像技术在ICAD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粥样硬化斑块 穿支动脉
下载PDF
CT 与MR 诊断膀胱憩室癌的临床案例分析
11
作者 高明子 闫城 +3 位作者 张靓雯 韩婧 张明鑫 赵丽琴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5期641-646,共6页
膀胱憩室癌是生长在膀胱憩室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常见于老年男性,临床症状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膀胱憩室癌多发生于获得性膀胱憩室中,相对于其他膀胱腔内肿瘤更易向周围浸润。本文报告1例膀胱憩室癌,临床表现为左下腹肿物伴肉... 膀胱憩室癌是生长在膀胱憩室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常见于老年男性,临床症状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膀胱憩室癌多发生于获得性膀胱憩室中,相对于其他膀胱腔内肿瘤更易向周围浸润。本文报告1例膀胱憩室癌,临床表现为左下腹肿物伴肉眼血尿,CT及MR检查示盆腔左侧占位,局部与膀胱壁相连,考虑来源于膀胱,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膀胱憩室癌。CT及MR增强检查可以作为膀胱憩室癌推荐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膀胱憩室癌的部位及肿瘤分期情况,CT尿路造影对该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旨在总结膀胱憩室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知,从而有助于通过影像检查手段对该病做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特征 膀胱 憩室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放射检查方案与感染防控专家共识(试行第一版)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宏军 +4 位作者 付海鸿 刘亚欧 施裕新 丁金立 章礽荫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65-73,共9页
2019年12月底,湖北省武汉市疾病预防中心监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分离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规范的X... 2019年12月底,湖北省武汉市疾病预防中心监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分离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规范的X线摄影及计算机体层摄影检查技术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筛查、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效保障。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继续传播和扩散,有效降低放射科工作人员医院内感染风险,规范放射科影像检查技术工作流程,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组织国内多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影像技术、诊断和感染防控专家共同努力,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放射检查方案与感染防控》专家共识,指导放射科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感染控制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英国国立神经病学和神经外科医院影像医师教育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云云 刘亚欧 《医学教育管理》 2018年第6期532-536,共5页
以英国国立神经病学和神经外科医院为例,介绍目前的欧洲影像科医师教育培训情况,阐述影像医师系统轮转制度、多形式教学方式,以及注重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通过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及亚专科培训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英国医院 影像医师 医学教育 影像医师培养 神经外科
下载PDF
肝癌大范围肝切除术后预防性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邢颖 程石 +3 位作者 郑建伟 李有国 赵丽琴 张洪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因肝癌接受大范围根治性肝切除患者术后接受预防性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否安全有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因肝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根治性肝切除,且... 目的探讨因肝癌接受大范围根治性肝切除患者术后接受预防性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否安全有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因肝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根治性肝切除,且术后1个月时接受预防性TACE治疗的患者,按肝切除范围是否超过3个肝段分为大范围肝切除组40例和小范围肝切除组40例,对比其TACE术后肝功能、淋巴细胞数值变化以及短期预后。结果TACE术后两组患者总体肝功能、凝血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未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肝功能衰竭等;TACE术后两组患者辅助性T细胞表达均显著增加,抑制性T细胞表达减少,大范围肝切除组患者更加明显;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于因肝癌接受大范围根治性肝切除的患者,术后预防性TACE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和短期预后,且不增加肝功能衰竭风险,大肝癌患者更能通过预防性TACE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大范围肝切除 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MRI冠状位丘脑中间块高度在诊断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录 周剑 +1 位作者 薛静 高培毅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6期52-56,共5页
目的 :探讨MRI冠状位丘脑中间块高度显著增大及占位征象对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1月至2023年1月行头部MRI检查的具有双侧中线旁丘脑病变的72例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23例肿瘤患者作为肿瘤组,49例... 目的 :探讨MRI冠状位丘脑中间块高度显著增大及占位征象对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1月至2023年1月行头部MRI检查的具有双侧中线旁丘脑病变的72例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23例肿瘤患者作为肿瘤组,49例非肿瘤患者作为非肿瘤组。由2名观察者独立评估入组病例的病灶是否具有占位效应,并测量MRI冠状位丘脑中间块高度,取所有患者的丘脑中间块高度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大于平均值者判定为丘脑中间块显著增大。比较2组间丘脑中间块高度增大程度及病灶占位效应,并计算丘脑中间块显著增大及占位效应诊断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丘脑中间块平均高度为9.3 mm。2名观察者对丘脑中间块高度是否显著增大(丘脑中间块高度>9.3 mm)及是否具有占位效应的判定结果一致性较好(K_(中间块)=0.862,K_(占位效应)=0.830)。肿瘤组患者丘脑中间块高度显著增大、具有占位效应者均多于非肿瘤组(χ~2=46.813,P<0.001;χ~2=39.600,P<0.001)。丘脑中间块高度显著增大(丘脑中间块高度>9.3 mm)诊断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3%和98.0%,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6%和94.7%。占位效应诊断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9%和95.9%,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7%和89.5%。结论:丘脑中间块高度显著增大(丘脑中间块高度>9.3 mm)对诊断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具有一定的价值,诊断效能优于占位效应。MRI冠状位对双侧中线旁丘脑病变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中线旁丘脑 丘脑中间块高度 丘脑肿瘤 占位效应
下载PDF
基于MRI及CT的双侧中线旁丘脑病灶体积错配比在丘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录 周剑 +1 位作者 薛静 高培毅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1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及CT的双侧中线旁丘脑病灶体积错配比在丘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3月至2023年5月确诊的37例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患者(肿瘤组)及36例非肿瘤患者(非肿瘤组)的病历资料。由2名观察者在MRI及CT图像... 目的:探讨基于MRI及CT的双侧中线旁丘脑病灶体积错配比在丘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3月至2023年5月确诊的37例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患者(肿瘤组)及36例非肿瘤患者(非肿瘤组)的病历资料。由2名观察者在MRI及CT图像上测量两侧病灶的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并计算其体积,再计算病灶体积较大侧与较小侧的体积错配比。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efficient,ICC)比较2名观察者计算结果的一致性,采用t检验比较2组病灶体积错配比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MRI及CT图像上双侧中线旁丘脑病灶体积错配比对丘脑肿瘤的诊断效能。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名观察者计算的双侧中线旁丘脑病灶的体积错配比一致性好(ICC_(MRI)=0.910,P<0.001;ICC_(CT)=0.929,P<0.001)。肿瘤组病灶体积错配比均较非肿瘤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MRI)=2.621,P_(MRI)=0.011;t_(CT)=2.500,PCT=0.015)。ROC曲线分析显示,MRI及CT图像上双侧中线旁丘脑病灶体积错配比诊断肿瘤的AUC分别为0.788、0.749,诊断阈值分别为1.769、1.742,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3.8%、70.3%,诊断特异度分别为77.8%、77.8%,Youden指数分别为61.6%、48.1%。结论:基于MRI及CT的双侧中线旁丘脑病灶体积错配比对丘脑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CT相比MRI诊断效能略低,具有初筛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中线旁丘脑 MRI CT 体积错配比 丘脑肿瘤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最小密度投影技术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伴行微血管及软脑膜动脉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17
作者 沈宓 隋滨滨 +1 位作者 徐成 高培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343,共10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RMR-VWI)最小密度投影(MinIP)技术评价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从前期急性脑梗死责任斑块(CPAC)相关研究的入组患者中,回顾...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RMR-VWI)最小密度投影(MinIP)技术评价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从前期急性脑梗死责任斑块(CPAC)相关研究的入组患者中,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均为发病6个月内的MCA供血区梗死。所有患者完成头部CT血管成像(CTA)、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以及HRMR-VWI。经过原始图像后处理,分别记录CTA、3D-TOF MRA以及HRMR-VWI MinIP对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的评估结果。以CTA为标准,采用Kappa分析分别检验3D-TOF MRA和HRMR-VWI MinIP与CTA的一致性。比较3D-TOF MRA与HRMR-VWI MinIP对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评价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的差异。结果(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共40段MCA。对40段MCA狭窄程度进行判读,CTA显示轻中度狭窄26段,重度狭窄12段,闭塞2段;3D-TOF MRA显示轻中度狭窄23段,重度狭窄13段,闭塞4段;HRMR-VWI MinIP显示轻中度狭窄26段,重度狭窄12段,闭塞2段。3D-TOF MRA与CTA评价MCA轻中度狭窄的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843,P<0.01);评价重度狭窄及闭塞的一致性一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值分别为0.709、0.643,均P<0.01)。HRMR-VWI MinIP与CTA评价MCA轻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一致性均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appa值均为1.000,均P<0.01)。(2)对40段MCA周围伴行微血管进行判读,CTA显示有伴行微血管7段,无伴行微血管33段;3D-TOF MRA显示有伴行微血管2段,无伴行微血管38段;HRMR-VWI MinIP显示有伴行微血管10段,无伴行微血管30段。3D-TOF MRA与CTA对MCA周围伴行微血管判读的一致性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398,P=0.002);HRMR-VWI MinIP与CTA对MCA周围伴行微血管判读的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78,P<0.01)。(3)对40段MCA周围软脑膜动脉进行判读,CTA显示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M2区、M3区有软脑膜动脉均为39段,无软脑膜动脉均为1段;3D-TOF MRA显示ASPECTS M2区有软脑膜动脉为10段,无软脑膜动脉为30段,ASPECTS M3区有软脑膜动脉为4段,无软脑膜动脉为36段;HRMR-VWI MinIP显示ASPECTS M2区、M3区有软脑膜动脉均为39段,无软脑膜动脉均为1段。3D-TOF MRA与CTA对ASPECTS M2区、M3区软脑膜动脉判读的一致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RMR-VWI MinIP与CTA对ASPECTS M2区、M3区软脑膜动脉判读的一致性均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appa值均为1.000,均P<0.01)。(4)HRMR-VWI MinIP诊断MCA周围伴行微血管的敏感度、NPV均高于3D-TOF MR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28.6%,χ^(2)=7.778,P=0.005;100.0%比86.8%,χ^(2)=4.261,P=0.039);HRMR-VWI MinIP与3D-TOF MRA两种方法特异度和PP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RMR-VWI MinIP诊断MCA周围ASPECTS M2区、M3区软脑膜动脉的敏感度、NPV均高于3D-TOF MR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2区:100.0%比25.6%,χ^(2)=46.163,100.0%比3.3%,χ^(2)=14.983;M3区:100.0%比10.3%,χ^(2)=63.488,100.0%比2.8%,χ^(2)=17.986;均P<0.01);HRMR-VWI MinIP与3D-TOF MRA诊断MCA周围ASPECTS M2区、M3区软脑膜动脉的特异度、P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RMR-VWI MinIP评价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ASPECTS M2~M3区软脑膜动脉与CT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优于3D-TOF MRA,HRMR-VWI MinIP可能成为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影像学方法。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 最小密度投影 狭窄 伴行微血管 软脑膜动脉
下载PDF
自发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夹层相关脑梗死病灶分布特征与受累血管节段间的关系
18
作者 吴敌 廖晓凌 +3 位作者 潘岳松 陈绪珠 王伊龙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0期1121-1128,共8页
目的分析自发性椎动脉夹层(spontaneous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sVAD)、椎-基底动脉夹层(spontaneous vertebral-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sV-BAD)及基底动脉夹层(spontaneous 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sBAD)相关脑梗死病灶... 目的分析自发性椎动脉夹层(spontaneous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sVAD)、椎-基底动脉夹层(spontaneous vertebral-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sV-BAD)及基底动脉夹层(spontaneous 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sBAD)相关脑梗死病灶分布特征及其与病变血管节段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1月1日—2021年11月15日出院诊断为sVAD、s V-BAD和sBAD相关脑梗死住院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脑梗死病灶特点、受累血管节段等信息。根据脑梗死病灶数量将患者分为单发脑梗死组和多发脑梗死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入组41例患者,其中单发脑梗死组患者17例(41.5%),多发脑梗死组24例(58.5%)。单发脑梗死组与多发脑梗死组不同受累血管节段患者数量对比:V3段[右侧7(41.2%)vs.8(33.3%),P=0.61;左侧7(41.2%)vs.7(29.2%),P=0.42];V4段[右侧9(52.9%)vs.6(25.0%),P=0.07;左侧6(35.3%)vs.8(34.8%),P=0.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发脑梗死组与多发脑梗死组不同脑梗死部位的患者数量对比:丘脑[0(0)vs.9(39.1%),P=0.005]、枕叶[0(0)vs.8(33.3%),P=0.01]、小脑[2(11.8%)vs.20(83.3%),P<0.001]、脑桥[1(5.9%)vs.11(45.8%),P=0.006]、延髓[14(82.4%)vs.3(12.5%),P<0.001],单发脑梗死组延髓最多见,其余部位在多发脑梗死组更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发脑梗死组与多发脑梗死组不同受累血管节段数量的患者例数对比:单一节段7(41.2%)vs.9(37.5%)、两个节段7(41.2%)vs.9(37.5%)、多节段3(17.6%)vs.6(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结论本研究纳入的sVAD、sV-BAD和sBAD相关脑梗死病例中,单发脑梗死病灶多见于延髓,主要受累血管节段为V3段、V4段,脑梗死病灶数量与受累动脉节段数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夹层 基底动脉夹层 脑梗死模式 病因
下载PDF
骨架化平均扩散率峰宽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魏娜 李越秀 +4 位作者 刘琪 石庆丽 王金芳 陈红燕 张玉梅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7期784-788,共5页
目的 评价新型影像学标志物骨架化平均扩散率峰宽(peak width of skeletonized mean diffusivity,PSMD)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 目的 评价新型影像学标志物骨架化平均扩散率峰宽(peak width of skeletonized mean diffusivity,PSMD)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17例WM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Fazekas视觉等级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Fazekas视觉等级评分为1~2分,42例)、中度组(Fazekas视觉等级评分为3~4分,43例)和重度组(Fazekas视觉等级评分为5~6分,32例),另择同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进行体检的52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四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和PSMD。分析PSMD与WMH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PSMD对WMH的诊断价值。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的MoC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且重度组显著低于中度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的PSM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且重度组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MD与Fazekas视觉等级评分、脑室旁WMH严重程度评分和深部皮质下WMH严重程度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607,P<0.001;r=0.692,P<0.001;r=0.477,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2.54×10^(-4)mm^(2)/s为截断值,PSMD诊断WMH的曲线下面积为0.840(95%CI0.80~0.95),敏感度为0.861,特异度为0.667。结论 WMH患者的PSMD与WMH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且PSMD对WMH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PSMD可作为一种评估WMH严重程度和研究脑白质损伤进展的影像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高信号 脑小血管病 骨架化平均扩散率峰宽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自发性颈动脉夹层相关缺血性卒中颅内缺血病灶分布特征与受累血管节段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吴敌 荆京 +2 位作者 潘岳松 陈绪珠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9期993-1000,共8页
目的本研究自发性颈动脉夹层涉及自发性颈总动脉分叉夹层(spontaneous common carotid artery bifurcation dissection,sCCABD)及自发性颈内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sICAD),对与此相关的缺血性卒中颅... 目的本研究自发性颈动脉夹层涉及自发性颈总动脉分叉夹层(spontaneous common carotid artery bifurcation dissection,sCCABD)及自发性颈内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sICAD),对与此相关的缺血性卒中颅内缺血病灶分布特征与受累血管节段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组2014年12月1日—2021年11月15日住院的sCCABD及sICAD相关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影像学特征等信息。将患者分为颅内无梗死病灶组、单发梗死病灶组和多发梗死病灶组3组,比较不同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受累血管部位及节段数等的差异。结果研究纳入sCCABD及sICAD相关缺血性卒中患者17例,其中无梗死病灶组2例,单发梗死病灶组4例,多发梗死病灶组11例。无梗死病灶组夹层发生于C1升段(2例)、C2段(1例)、C3段(1例)、C4段(1例),单发梗死病灶组夹层在C1升段(5例)最多见,多发梗死病灶组夹层多发生于C1升段(5例)和C3段(5例),C2段(4例)、C1球部(3例)和C4段(3例)次之,颈总动脉分叉(1例)和C5段(1例)最少。脑梗死灶分布模式:单发梗死病灶组表现为区域性梗死(2例)、局部梗死(1例)、深部较大梗死(1例);多发梗死病灶组以内分水岭梗死(4例)、区域性梗死(3例)最多见,局部梗死(2例)、深部较大梗死(2例)次之,浅表小面积梗死(1例)、深部较小梗死(1例)最少。结论本研究sCCABD及sICAD相关缺血性卒中患者以多发脑梗死居多,血管夹层多发生于C1升段和C3段,C1球部、C2段和C4段次之,颈总动脉分叉和C5段最少,球部可以受累或闭塞,颅内缺血病灶的多少与受累血管节段数量间的关系还不明确,还需进一步积累病例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夹层 缺血性卒中 脑梗死模式 病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