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石永常 刘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98-99,共2页
为探讨骨科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需要骨科手术治疗的 17例并存有糖尿病的患者利用正规胰岛素进行围手术期的血糖调整 ,血糖控制指标为 :空腹 <7.8mmol/L ,餐后 2h <11.1mmol/L。术后随访时间12~ 4 2月 ,平均 2 0... 为探讨骨科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需要骨科手术治疗的 17例并存有糖尿病的患者利用正规胰岛素进行围手术期的血糖调整 ,血糖控制指标为 :空腹 <7.8mmol/L ,餐后 2h <11.1mmol/L。术后随访时间12~ 4 2月 ,平均 2 0月。结果 :无 1例发生感染和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骨科疾病均已治愈 ,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至术前水平。结果提示 :胰岛素优于口服降糖药 ,能够及时有效控制血糖 ,争取最佳手术时机 ,是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理想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围手术期 处理 骨科疾病
下载PDF
留学生骨科临床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曾峥 马力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期50-51,共2页
基于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学生骨科临床教学实践,对留学生在骨科的临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临床教学参考。考虑到留学生的语言交流障碍、教学管理的困难、教学工作安排的困难等,我们需要切实加强带教老师的培训,尤其是教师外语水... 基于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学生骨科临床教学实践,对留学生在骨科的临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临床教学参考。考虑到留学生的语言交流障碍、教学管理的困难、教学工作安排的困难等,我们需要切实加强带教老师的培训,尤其是教师外语水平的提升,灵活运用临床教学方式,注重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技能操作,以提高留学生的骨科临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骨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临床骨科医学双语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宝戈 曾峥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4期788-790,共3页
针对医学生进行临床骨科学双语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讨论,并指出提高临床骨科学双语教学效果的一些建议,目的是为医学生临床骨科学双语教学提供经验,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 骨科 医学生 双语教学
下载PDF
论临床骨科的医学英语教学 被引量:4
4
作者 曾峥 刘宝戈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2期325-326,389,共3页
探讨临床骨科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从教学模式、教材选择、师资力量、学生英语水平及英语学习气氛等方面探讨,探索一种高效的临床英语教学模式。目的是为医学生临床骨科学英语教学提供经验,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 临床 骨科 医学英语教学
下载PDF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田宝朋 李冬梅 《医学教育管理》 2015年第3期231-233,共3页
临床骨科作为外科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知识和技能,如何紧紧围绕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提高授课的质量效果和根据医学的特点和医学生学习状况的实际,搞好骨科临床教学非常重要。本文从授课中提高形象化、临... 临床骨科作为外科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知识和技能,如何紧紧围绕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提高授课的质量效果和根据医学的特点和医学生学习状况的实际,搞好骨科临床教学非常重要。本文从授课中提高形象化、临床实践中的病例引导、临床操作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骨科专业外语教学及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科 临床教学 医学生 临床能力培养
下载PDF
3D打印模型联合PBL教学法在脊柱肿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吴炳轩 刘宝戈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1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型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研究生脊柱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32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型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研究生脊柱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32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n=16)和对照组(n=16)。试验组采用PBL与3D打印模型相结合的脊柱肿瘤教学模式,对照组同样采用PBL教学模式,但仅使用常规解剖模型进行讲解。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脊柱肿瘤专业理论考核及临床技能考核,通过问卷获得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中位数为92.0(90.0,93.0)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87.5(85.3,9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3D打印模型和问题导向型学习PBL的研究生脊柱肿瘤教学改革研究,能够更好调动研究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骨科专业理论知识成绩、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3D打印 模型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教学改革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常穿高跟鞋,易患拇外翻
7
作者 亢卫波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12期15-15,共1页
拇外翻一种常见的前足畸形类疾病,典型症状主要包括拇趾在第一脚趾与脚面处向外倾斜的畸形表现,关节内侧可能出现骨獒。起初,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由拇囊炎引发的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时疼痛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 拇外翻一种常见的前足畸形类疾病,典型症状主要包括拇趾在第一脚趾与脚面处向外倾斜的畸形表现,关节内侧可能出现骨獒。起初,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由拇囊炎引发的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时疼痛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拇外翻畸形不仅影响第一序列(包括拇趾连接的第一跖骨及其关节等),还可能导致第一序列及拇趾的负重能力下降,使得第2~5序列及足趾在行走时承受更多压力,长此以往,容易引发足底的疼痛和胼胝(老茧)的形成,有时还可能因为拇趾的挤压导致第2、3趾出现锤状趾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拇趾 拇囊炎 高跟鞋 典型症状 胼胝 第一跖骨 疼痛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1
8
作者 闫家智 林欣 +3 位作者 潘海涛 王磊 崔维 张西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0年3月应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18~60岁,平均40.8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0年3月应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18~60岁,平均40.8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9个月。术前患者均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均为单间隙突出,侧方型突出25例,旁中央型突出5例。均采用局部麻醉下手术。术前、术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腰、腿痛进行VAS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时间55~135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5~30ml,平均12ml。术后第二天戴腰围下地行走。1例术后患侧膝反射减弱;1例术后腰痛缓解,出院后腿痛加重,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正常或症状缓解。随访6~12个月,平均9.2个月。腰痛、腿痛VAS由术前的平均6.5分、8.7分下降到术后6个月时的1.9分、1.5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ODI由术前平均77.38%下降至术后6个月时的平均19.09%。根据MacNab标准,术后6个月时随访优10例(33.3%),良16例(53.3%),可3例(10%),差1例(3.3%),优良率86.6%。结论: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椎间孔 内窥镜 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性及对疼痛、影像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磊 崔维 +2 位作者 麻松 朱继超 刘宝戈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0-515,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性及对疼痛、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病人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3),对照组应用传统开放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经皮椎弓根...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性及对疼痛、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病人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3),对照组应用传统开放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手术期指标、伤椎影像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研究组优良率、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病人的治疗过程中,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更为有效,可改善病人伤椎影像学指标,预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以便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 有效性 疼痛 影像学指标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检测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家谋 张昆亚 +2 位作者 韩伟峰 林欣 刘志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9期7284-7287,共4页
背景:为避免单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出现的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合并植骨时出现的骨折不愈合、后凸畸形丢失,而发展的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合并椎体成形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已有应用,但其生物力学方面鲜有研究。目的:... 背景:为避免单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出现的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合并植骨时出现的骨折不愈合、后凸畸形丢失,而发展的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合并椎体成形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已有应用,但其生物力学方面鲜有研究。目的:观察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12个冻存的新鲜胸腰段脊椎(T12~L2)标本,用于制备胸腰椎骨折模型,备测试。分为3组,经皮椎体成形术组:给予经单侧椎弓根注入低黏度的含对比剂骨水泥5~7mL;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于T12、L2椎弓根置入螺钉;强化组: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同时行伤椎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测试各组静态最大抗压强度及刚度。结果与结论:骨水泥分布面积皆大于50%,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最大静态抗压强度与刚度均小于强化组最大强度和刚度(P<0.05)。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椎弓根螺钉较小强度下出现弯曲,而强化组在达到极性轴向压缩强度时才出现弯曲。提示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提高了固定的强度及刚度,并且维持了复位伤椎高度,提高了稳定性,减少了椎弓根螺钉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体成形 生物力学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7
11
作者 何保玉 滕涛 +2 位作者 刘宝戈 刘俊英 李学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钙尔奇D3片比较。方法 1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均为我院骨科门诊病人,全部经过临床及双光能X线检查测骨密度确诊,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金天格组,n=80)口服金...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钙尔奇D3片比较。方法 1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均为我院骨科门诊病人,全部经过临床及双光能X线检查测骨密度确诊,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金天格组,n=80)口服金天格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钙尔奇组,n=80)口服钙尔奇D3片(每次1粒,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9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时的症状进行评分,对治疗前及治疗9个月时骨密度进行测定,通过症状评分和骨密度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估,总结其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时均常规行肝功、肾功、血钙等检查。结果两组病人均全部得以随访,无失访。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时及治疗9个月时两组患者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评分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有进一步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9个月时较治疗前腰椎及股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腰椎及股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腰椎及股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中均有少数病例出现口干、便秘不良反应,无高钙血症、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金天格胶囊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可以缓解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并能显著增加骨密度,改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虎骨粉 金天格胶囊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疗效
下载PDF
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54
12
作者 刘昊楠 林欣 +3 位作者 潘海涛 闫家智 崔维 艾依热提.买买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827-832,共6页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5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患者平均...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5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患者平均年龄39.5岁(20岁~67岁),平均病程11个月(3个月~6年)。所有患者均为单间隙突出,突出间隙:L3/4 3例,L4/5 26例,L5/S1 13例。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Association Scores)、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0 min(55~120min),术中出血量5~15 mL。术后3例患者出现下肢神经感觉异常;3例患者术后症状即刻缓解,出院后症状加重;1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正常或症状好转。无患者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和硬脊膜破裂等合并症。术后随访时间9个月。腰痛、腿痛VAS评分由术前(5.8±1.4)分、(7.4±2.2)分减少到术后9个月时的(1.6±0.9)分、(1.4±0.2)分,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JOA评分由术前(12.1±3.7)分升高至术后9个月时的(22.5±2.1)分,ODI由术前(68.83±14.18)%下降至术后9个月时(21.02±11.34)%。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术后末次随访时优12例(28.6%),良25例(59.5%),可4例(9.5%),差l例(2.4%),优良率88.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 内窥镜 微创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与小关节囊神经纤维数量及神经肽Y表达变化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磊 李家谋 +2 位作者 刘宝戈 崔维 亢卫波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8期663-667,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症状、核磁共振小关节Fujiwara分级与末端神经纤维分布及神经肽Y表达的关系,探索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病理机制。方法:选取无腰痛的腰椎管占位需手术内固定患者为对照组(A组),共15例。慢性腰痛患者,术前封闭腰椎小关节...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症状、核磁共振小关节Fujiwara分级与末端神经纤维分布及神经肽Y表达的关系,探索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病理机制。方法:选取无腰痛的腰椎管占位需手术内固定患者为对照组(A组),共15例。慢性腰痛患者,术前封闭腰椎小关节,注射前后进行VAS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将其分为3组:疼痛完全无缓解患者,为慢性非小关节源性腰痛组(B组),共15例;腰痛基本消失的患者,为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组(C组),共20例;腰痛有改善但不能完全消除的患者,为慢性混合性腰痛组(D组),共20例。取各组患者的小关节囊标本,分别用氯化金染色及免疫组化法研究小关节囊上的神经末梢及神经肽Y的分布及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组和慢性混合性腰痛组腰椎小关节退变趋势明显,神经纤维分布明显增多,且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组神经分布稠密。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组神经肽Y阳性分布稠密。此外,小关节囊神经纤维数量分布及神经肽Y阳性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二者与小关节MRI Fujiwara分级无相关性。结论: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小关节囊中存在丰富的末端神经纤维;当关节囊受压、牵张,组织炎症或化学物质刺激时或者脊柱小关节病变及力学行为改变时,小关节囊神经末梢疼痛介质分布会发生改变,进而参与腰痛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神经肽Y 神经末梢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脑外伤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雯辉 王大业 +3 位作者 麻松 王珏 田宝鹏 潘海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45-753,共9页
目的观察比较SD大鼠在骨折合并脑外伤以及在单纯骨折时,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VEGF和PDGF在... 目的观察比较SD大鼠在骨折合并脑外伤以及在单纯骨折时,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VEGF和PDGF在大鼠骨折合并脑外伤后的加速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难治性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4只大鼠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脑外伤组)、C组(骨折组)和D组(骨折合并脑外伤组),其中A组12只,B组56只、C、D组各68只。建立大鼠脑外伤和骨折模型。术后分别于1 d、4 d、1周、2周、3周、4周和5周将B组、C组及D组大鼠各处死8只,在距离骨折断端大约1 cm处截取骨痂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4周、5周时C组和D组处死的大鼠需进行X线摄片。C组和D组大鼠于术后6周各处死12只,进行X线摄片,并取整根桡骨进行生物力学实验,A组大鼠于实验开始后1周处死,并取整根桡骨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1)X线观察:C组:4周和5周时,骨折线较清晰,有少量骨痂形成。6周时,骨折线模糊,仍隐约可见。D组:4周时,骨折线较清晰,5周时,骨折线模糊,6周时骨折线消失,骨折基本愈合。2)生物力学实验:6周时,D组桡骨可承受的最大负荷与A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DGF:C组PDGF表达从1 d开始出现,2周左右达到高峰;D组PDGF表达从1 d开始出现,1周时接近高峰,2周达到高峰。在1 d、4 d、1周时,D组PDGF表达较C组显著增高(P<0.01)。C组VEGF表达从1周开始出现,持续到3周左右达高峰;D组VEGF表达4 d开始出现,2周达高峰,并持续到3周左右。在4 d、1周和2周时,D组VEGF表达较C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根据X线观察结果及生物力学实验结果,D组大鼠骨折愈合速度快于C组。2)单纯骨折后2周左右为PDGF的表达高峰,脑外伤合并骨折后1~2周为PDGF的表达高峰。单纯骨折后3周左右为VEGF表达的高峰期,脑外伤合并骨折后2~3周为VEGF表达的高峰期。其表达高峰提前且持续时间较长。3)脑外伤后骨折愈合加速,这可能与大鼠体内生长因子,特别是VEGF和PDGF表达高峰提前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外伤 骨折 PDGF VEGF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9
15
作者 崔维 林欣 +1 位作者 王磊 刘昊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患者38例,接受椎板开窗减压腰椎间盘切除术(...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患者38例,接受椎板开窗减压腰椎间盘切除术(FD)患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JOA评分、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PTED组和FD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术后返岗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TED组和FD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9%(3/38)和12.5%(5/4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例患者行PTED失败,择期改行开放性手术。PTED组和FD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36.7个月和41.4个月,两组术后末次随访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TED组和FD组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2.1%和95.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TED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但PTED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 内镜 微创治疗 腰椎间盘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后应力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闫家智 吴志宏 +5 位作者 汪学松 邢泽军 赵宇 仉建国 王以朋 邱贵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4-467,共4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腰椎间盘退变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正常腰椎的CT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导入ABAQUS软件建立正常椎间盘L3~L4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椎间盘退变后对应的材料属性,建立退变椎间盘L3~L...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腰椎间盘退变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正常腰椎的CT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导入ABAQUS软件建立正常椎间盘L3~L4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椎间盘退变后对应的材料属性,建立退变椎间盘L3~L4节段的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施加0.3MPa均布轴向压缩载荷,比较正常和退变椎间盘的纤维环、髓核、软骨终板、关节突关节的应力。结果与正常椎间盘比较,退变椎间盘的应力分布发生改变,纤维环周边承受较大应力,髓核的压应力明显降低,软骨终板的应力集中在外周偏后;关节突关节面的应力明显增大。结论有限元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椎间盘退变对腰椎的影响,是对临床研究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与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伟光 刘振武 +3 位作者 刘利 谢延平 江丽强 林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4期4376-4380,共5页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相关性研究目前较少。目的:测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7563和rs2855532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关联。方法: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40例,收集受试者的周...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相关性研究目前较少。目的:测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7563和rs2855532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关联。方法: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40例,收集受试者的周围静脉血提取DNA,PCR法进行目的片段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单核酸多态性位点rs17563和rs2855532的扩增并测序。结果与结论:黄韧带骨化症组中rs17563和rs2855532位点带"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4上的2个单核酸多态性位点rs17563和rs2855532等位基因型突变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骨化症 胸椎 骨形态发生蛋白4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病例-对照研究 组织构建
下载PDF
脑外伤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田宝鹏 陈雯辉 +1 位作者 潘海涛 吕松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探讨IGF-Ⅰ和PDGF与骨折合并脑外伤时愈合加快的关系。方法将152只大鼠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脑外伤组)、C组(骨折组)和D组(... 目的研究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探讨IGF-Ⅰ和PDGF与骨折合并脑外伤时愈合加快的关系。方法将152只大鼠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脑外伤组)、C组(骨折组)和D组(骨折合并脑外伤组),其中A组8只,B、C、D组各48只。建立大鼠脑外伤和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1d、4d、1周、2周、3周和4周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清中IGF-Ⅰ和PDGF浓度。结果实验期间C组IGF-Ⅰ的血清浓度无明显变化,围绕A组IGF-Ⅰ的血清浓度水平上下波动,B组和D组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两组在各个时间点上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d时,B组和D组IGF-Ⅰ的血清浓度较其余两组明显增加(P<0.01),4d时达到峰值,B、D两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和2周时B、D两组IGF-Ⅰ的血清浓度逐渐下降,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周和4周时B、D两组IGF-Ⅰ的血清浓度基本降至A组水平,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d至1周时间段内,各时间点B组、C组和D组PDGF的血清浓度均较A组降低,以D组降低最为明显,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与A组相比降低(P<0.01),在2周和4周时间点上,B组和C组PDGF的血清浓度基本回升至A组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GF-Ⅰ和PDGF可能是脑外伤后骨折愈合加快的原因之一,且两者之间可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骨折愈合 IGF-Ⅰ PDGF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颈椎病前路手术减压范围标志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伟峰 林欣 +2 位作者 李小光 崔维 熊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减压范围及安全界限的解剖标志。方法:对12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三维CT重建,并测量定位椎动脉所需解剖数据,在显微镜下测量颈长肌内侧缘间距等数据,并观察椎动脉、神经根、钩椎关节及其对应关系。结果:椎体前缘与横突...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减压范围及安全界限的解剖标志。方法:对12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三维CT重建,并测量定位椎动脉所需解剖数据,在显微镜下测量颈长肌内侧缘间距等数据,并观察椎动脉、神经根、钩椎关节及其对应关系。结果:椎体前缘与横突孔前缘水平切线间距离、双侧横突孔内侧壁距离及颈长肌内侧缘间距由下端至上端逐渐减小;钩突前脚间距平均值约为(17.3±2.92)mm,硬膜囊平均宽度(16.5±0.42)mm;颈长肌内侧缘与椎动脉间距及颈长肌内侧缘至正中矢状面距离左右两侧测量值在C3,C7差别有显著性(P<0.05)。在年老标本中均可发现不同程度的钩椎关节增生,主要以前部横向增生为主,最严重者完全遮蔽椎动脉且将其向后外侧挤压,且可压迫钩椎关节后外侧走行的神经根。结论:颈前路手术应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参考颈长肌及钩椎关节定位,尤其应重视钩椎关节增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手术 颈椎 解剖 标志
下载PDF
15例糖尿病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29
20
作者 田宝鹏 张则正 王宝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66-168,共3页
对 1 5例 2型糖尿病伴发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经过 1~ 2年的随访 ,疗效满意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提示 :对于 2型糖尿病患者 ,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并且可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 ,成功的关键是严格的围手... 对 1 5例 2型糖尿病伴发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经过 1~ 2年的随访 ,疗效满意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提示 :对于 2型糖尿病患者 ,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并且可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 ,成功的关键是严格的围手术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