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高云 孙涛 +3 位作者 阴赪茜 程宇彤 李志忠 张京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分为再次血运重建组(血运重建组)55例,无再次血运重建组(无血运重建组)223例,比较2组的病史、症状和冠状动脉造影等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分为再次血运重建组(血运重建组)55例,无再次血运重建组(无血运重建组)223例,比较2组的病史、症状和冠状动脉造影等临床资料。对复发胸痛再次血运重建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与无血运重建组比较,血运重建组第一次入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50.9%vs 14.3%,P=0.030)、心功能≥Ⅱ级(34.5%vs9.0%,P=0.020)、室壁运动异常(72.7%vs 26.9%,P=0.03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89.1%vs 40.4%,P=0.010)等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复发胸痛(OR:2.49,95%CI:1.16~5.00,P=0.020)、左心室舒张末内径(OR:1.12,95%CI:1.00~1.22,P=0.043)是血运重建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冠状动脉单支病变(OR:0.25,95%CI:0.15~0.90,P=0.040)和双支病变(OR:0.22,95%CI:0.07~0.53,P=0.006)较冠状动脉3支病变再次血运重建治疗风险低。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的随访提示,复发胸痛、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增大是再次血运重建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心肌梗死 胸痛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4
2
作者 康立惠 路慧 +2 位作者 陶娟 李爱军 孙俊平 《中国医药》 2015年第4期596-598,共3页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在心脏急诊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207例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行心脏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在心脏急诊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207例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行心脏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分别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2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122±10) mmHg(1mmHg=0.133 kPa)比(127±12) mmHg,(70 ±6)mmHg比(82 ±8)mmHg,(94±6)次/min比(102±7)次/min,(15.3±3.1)次/min比(18.1±2.7)次/min,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9% (3/103)比14.4% (15/104),P<0.05],患者满意率优于对照组[99.1% (102/103)比90.4%(94/104),P<0.05].结论 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状态,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心脏介入 围术期 应用评价
下载PDF
多指标评估门诊就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邓利群 王茜 +2 位作者 张冬花 左惠娟 林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4080-4085,共6页
背景血脂异常、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不健康饮食及身体活动不足等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并用于进行10年风险评估。而上述4项行为因素以及3项生理和生化指标维持理想状态可明显降低人群ASCV... 背景血脂异常、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不健康饮食及身体活动不足等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并用于进行10年风险评估。而上述4项行为因素以及3项生理和生化指标维持理想状态可明显降低人群ASCVD的发生。目的分析门诊就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SCVD的危险因素水平、危险分层以及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综合反应ASCVD发病风险。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35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5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询问和现场测量、血液生化检查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采用武阳丰教授建立的国人10年ASCVD风险评估预测模型(以下简称预测方法)及《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提供的方法(以下简称指南方法)对ASCVD发病风险进行评估及危险分层,理想的心血管健康定义采用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建议(包括7项理想的健康因素和行为)。计算Kappa值,评估两种方法对ASCVD危险分层结果的一致性。结果≥55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两种工具判断的ASCVD不同危险人群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8,P=0.005),预测模型方法判断ASCVD为高危的比例高于指南方法初评的结果(χ^(2)=4.219,P=0.04)。<55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两种工具判断的ASCVD不同危险人群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350,P<0.001);预测模型方法评估以低危为主(76.3%),高危的比例仅为6.6%,指南方法初评高危比例达到29.5%。对中危患者进行余生风险评估,66例患者(13.0%)调整为高危,最终高危患者比例达到34.5%。预测模型方法判断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的患者,指南方法同样评估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的比例分别为51.9%、44.5%和56.0%,一致率为50.8%,经内部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261(u=17.010,P<0.001)。仅2.4%患者具有5项健康行为和因素,70.4%具有2~3项健康行为和因素。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吸烟/戒烟比例、理想体质指数(BMI)比例、空腹血糖(FPG)<5.6 mmol/L、血压<120/80 mm Hg比例高于男性,总胆固醇(TC)<5.2 mmol/L比例低于男性;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理想身体活动比例、心血管健康指标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1项、≥2项、≥3项、≥4项心血管健康指标的比例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80,P<0.001;χ^(2)=34.946,P<0.001;χ^(2)=107.419,P<0.001;χ^(2)=37.488,P<0.001)。结论两种评估方法的内部一致性较差;对于<5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指南判定高危的比例也超过1/3,和≥55岁高危比例相近,有高估此人群ASCVD危险的可能;5项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约70%患者具有2~3项健康行为和因素。加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干预危险因素的控制,改善心血管健康可能是降低ASCVD危险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 危险分层 理想心血管健康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5
4
作者 闫贤良 高玉龙 +3 位作者 陶英 林运 张京梅 李志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248-1250,1254,共4页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43例,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n=17)和依那普利组(n=26),平均随访6个...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43例,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n=17)和依那普利组(n=26),平均随访6个月。观察指标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如心源性死亡和再发心衰再住院,超声心动图指标如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值(△-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值(△-LVEF)等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NT-proBNP水平的增加值(△-NTproBNP)等。结果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的心源性死亡率为5.9%,低于依那普利组的7.7%,但无统计学差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的心衰再入院率为11.7%,远低于依那普利组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的LVEDD(a)、NT-proBNP(a)低于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VEF(a)、△-LVEDD、△-LVEF、△-NT-proBNP高于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射血分数降低型的慢性心衰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依那普利 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不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式对80岁及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长期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翔宇 黄觊 +4 位作者 李志忠 张京梅 林运 李南 高玉龙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方式对80岁及以上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长期心血管相关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冠脉旁路移植(CABG)或经皮冠脉介入... 目的探讨不同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方式对80岁及以上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长期心血管相关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冠脉旁路移植(CABG)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80岁高龄冠心病患者351例。根据血运重建方式不同分为PCI组(n=254)和CABG组(n=97)。比较两组高龄患者的长期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并分析随访5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因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既往病史包括既往脑梗死、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体质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术前心脏彩超的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中度以上反流和室壁瘤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I组患者既往血运重建治疗比例显著高于CABG组,CABG组既往外周血管病比例显著高于PCI组(P均<0.05)。在住院诊断分型方面,PCI组急性心肌梗死比例高于CABG组,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比例低于CABG组(P<0.05);冠脉解剖特征方面,CABG组左主干和多支病变比例显著高于PCI组,而PCI组单支和双支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CABG组(P均<0.05)。5年随访结果显示,PCI组心血管死亡54例(21.3%),CABG组心血管死亡18例(18.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5,P=0.57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HR=0.056,95%CI:0.004~0.832,P=0.036)、既往血运重建治疗(HR=0.065,95%CI:0.005~0.837,P=0.036)和肌酐清除率(HR=1.130,95%CI:1.004~1.271,P=0.043)是≥80岁高龄冠心病患者术后随访5年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不同冠脉血运重建方式对80岁及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长期心血管相关死亡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岁及以上 冠心病 血运重建 心血管相关死亡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宋艳东 张京梅 +2 位作者 王苏 陶英 李志忠 《中国医药》 2013年第5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5病房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512例冠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SYNTAX评分结果分为低危、中...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5病房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512例冠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SYNTAX评分结果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分别为172、195和145例。选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者为正常组(180例)。测定4组患者血清Hey、TC、TG、HDL—C和LDL—C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血脂、血清Hey水平的差异,评价血清Hey与血脂和SYNTAX评分的关系;根据血脂和血清Hey结果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①中危组及高危组患者TC、LDL—C和血清Hey水平与正常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危组TC、LDL—C和血清Hey水平分别为(6.1±0.7)mmol/L、(3.7±1.0)mmol/L和(16.4±2.0)txmol/L,高危组分别为(7.2±0.9)mmol/L、(4.2±1.1)mmol/L和(19.5±1.8)μmol/L,正常组分别为(4.5±0.5)mmol/L、(2.9±0.7)mmo]/L和(10.8±0.4)~mol/L,P〈0.05],余观察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512例患者中血清Hey水平正常者272例,其TC、TG、HDL—C、LDL.C和SYN.TAX评分分别为(5.1±1.1)mmol/L、(1.4±1.1)mmol/L、(1.2±0.3)mmol/L、(3.5±0.9)mmol/L和(19±10)分;血清Hey高水平者240例,其TC、TG、HDL—C、LDL—C和SYNTAX评分分别为(5.1±1.2)mmol/L、(1.4±1.6)mmol/L、(1.2±0.3)mmol/L、(3.5±1.0)mmol/L和(264-11)分。高Hey水平患者SYNTAX评分与Hcy水平正常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和高Hey水平患者的TC、TG、HDL—C和LDL—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TC、LDL—C与冠心病相关(HmYr=0.24、TC:r=0.32、LDL—C:r=0.26,均P〈0.05)。结论血清Hey水平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随着血清Hey水平的增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SYNTAX评分
下载PDF
术前SYNTAX积分与80岁及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翔宇 黄觊 +5 位作者 李志忠 林运 张京梅 阴赪茜 陶英 高玉龙 《中国医药》 2021年第6期823-827,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SYNTAX积分与80岁及以上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行PCI治疗的8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73... 目的探讨术前SYNTAX积分与80岁及以上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行PCI治疗的8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73例,在术前及PCI术后1年随访时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对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根据SYNTAX积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51例,0~22分),中危组(14例,23~32分),高危组(8例,>32分)。分析术前SYNTAX积分与患者PCI治疗1年后SAQ量表各维度评分改善的相关性。结果术前高危组患者SAQ量表心绞痛稳定状态维度评分明显低于低危组和中危组,低危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AF)维度评分明显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均P<0.05)。低危组术后1年SAQ量表AF维度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2±6)分比(15±25)、(1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YNTAX积分与PCI术后1年SAQ量表的AF维度评分改善有关,SYNTAX积分每升高1分,AF维度评分改善0.409分(β=0.409,P<0.05)。结论术前SYNTAX积分与8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SAQ量表AF维度评分改善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SYNTAX积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生活质量 80岁及以上
下载PDF
超声诊断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昶 冯妍 +2 位作者 秦淮 孙涛 王以新 《中国医药》 2013年第6期756-757,760,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斑块的病理性质,探讨其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对92例疑诊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不同分为斑块稳定组(41例)及...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斑块的病理性质,探讨其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对92例疑诊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不同分为斑块稳定组(41例)及斑块不稳定组(51例),比较2组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评估颈动脉稳定性检查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根据斑块的病理性质分为硬斑组(12例)、软斑组(27例)、混合斑组(53例),比较三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评估颈动脉斑块病理性质检查对冠心病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斑块不稳定组较斑块稳定组冠心病比较明显较多[74.5%(38/51)比31.7%(13/41)],混合斑组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比例较硬斑组明显较多[73.6%(39/53)比16.7%(2/12)],软斑组非冠心病的患者比例较混合斑组明显较多[81.5%(22/27)比9.4%(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并判断斑块的病理性质对提示心血管疾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冠心病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宋艳东 李志忠 +1 位作者 张京梅 陶英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1期1746-1749,共4页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肾小管近端钠-葡萄糖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积累了大量SGLT2i临床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数据。该类药物能有效降低糖...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肾小管近端钠-葡萄糖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积累了大量SGLT2i临床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数据。该类药物能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且低血糖风险低,还可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心血管结局试验亦证明,SGLT2i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和终末期肾脏疾病风险。合理使用SGLT2i可确保给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觊 钱海燕 +1 位作者 李志忠 张京梅 《中国医药》 2013年第6期721-723,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80岁高龄冠心病患者315例(高龄组),并以同期住院的300例6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作对照(对... 目的总结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80岁高龄冠心病患者315例(高龄组),并以同期住院的300例6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作对照(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病史、临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住院期间临床事件。结果对照组与高龄组年龄分别为(52.4±17.6)岁和(81.6±2.1)岁。高龄组患者中,陈旧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血运重建史、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合并症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1)。高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46±13)%比(58±11)%,P〈0.01],空腹血糖、LDL—C、血清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7.9±2.1)mmol/L比(5.7±1.9)mmol/L,(4.2±1.7)mmol/L比(3.2±1.5)mmol/L,(141±57)μmol/L比(98±44)μmolfL,均P〈0.01]。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高龄组多支、完全闭塞病变明显多于对照组,病变累及左主干者多于对照组(均P〈0.01)。预后分析显示,高龄组出院后30d和1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14.3%(45/315)比3.7%(11/300),30.2%(95/315)比13.0%(39/300),均P〈0.01]。结论高龄患者危险因素和各种心源性、非心源性合并症均多于低龄患者,且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复杂,预后较差,因此决定治疗策略需全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玉龙 李鸿海 +1 位作者 张京梅 陶英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至12月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直接PCI的7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ST段...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至12月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直接PCI的7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ST段回落率将患者分为STR<50%组(131例)与对照组(STR≥50%)(651例)。比较2组心肌组织灌注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STR<50%组患者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以及再灌注时间明显高于/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TR<50%组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比例、术中无复流/慢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TR<50%组术后TIMI血流、MBG灌注以及TMP灌注达到3级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5.5%(112/131)vs. 95.4%(621/651)、59.8%(78/131)vs. 90.1%(587/651)、64.5%(84/131)vs. 90.4%(589/6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RR=2.81,95%CI:1.20~6.48,P=0.021)、再灌注时间(RR=3.84,95%CI:1.26~6.51,P=0.003)、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RR=1.25,95%CI:1.32~6.47,P=0.034)以及术中无复流/慢血流(RR=3.98,95%CI:1.25~9.83,P<0.001)是影响心肌组织灌注的因素。结论心肌组织灌注不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与吸烟、糖尿病、再灌注时间及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密切相关,应积极重视这些危险因素,改善心肌组织灌注,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ST段回落 心肌组织灌注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战勇 李志忠 +5 位作者 张京梅 阙斌 孙涛 陈顺华 吴翔宇 古天津 《中国医药》 2013年第6期764-766,共3页
目的评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00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PsVT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70例、房室旁道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30例。结果房... 目的评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00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PsVT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70例、房室旁道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30例。结果房室结双径路170例,其中房室结双径路慢快型169例,慢慢型1例。AVNRT中还包括合并房室旁道5例,合并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期前收缩(室早)2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合并Koch三角房性心动过速(房速)1例;手术成功率100%,随访6个月到3年,复发3例,复发率1.8%。房室旁道130例,其中左侧旁道100例(左前游离壁旁道65例,左侧壁旁道28例,左侧双旁道1例,左后间隔旁道3例,左中间隔1例,左侧心外膜旁道2例),右侧旁道30例(右侧游离壁旁道18例,右后间隔旁道5例,右侧Mahaim旁道1例,右后间隔慢旁道2例,右后侧壁旁道2例,希氏束旁道2例)。手术成功率99.2%,随访6个月到3年,复发4例,复发率3.1%。发生心包积液1例。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运动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高云 李志忠 林运 《中国医药》 2018年第10期1579-1581,共3页
心脏康复是涵盖多学科的康复医学,主要包括运动康复、生活方式改善、药物康复、心脏和心理康复、生活质量改善与评估及职业康复6项基本内容。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技术发展的... 心脏康复是涵盖多学科的康复医学,主要包括运动康复、生活方式改善、药物康复、心脏和心理康复、生活质量改善与评估及职业康复6项基本内容。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后续的心脏康复治疗尤其是运动康复滞后。冠心病PCI术后心脏运动康复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长期管理和随访研究。本文通过梳理PCI术后运动康复的研究现状,发现这一心内科与康复科交汇的领域目前尚处于起步状态,国内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相关问题循证医学证据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运动康复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远期获益,将有助于心内科医师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脏康复
下载PDF
螺旋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中临床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战勇 吴翔宇 +3 位作者 王茜 石会强 张京梅 李志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202-1203,1210,共3页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心房和心室螺旋电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2016年1月~2017年3月共57例需植入螺旋电极的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5岁。植入成功后术中测试电极的阈值、阻抗、振幅及损伤电流...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心房和心室螺旋电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2016年1月~2017年3月共57例需植入螺旋电极的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5岁。植入成功后术中测试电极的阈值、阻抗、振幅及损伤电流。术后定期随访阈值、阻抗及振幅的变化及电极脱位或穿孔的情况。结果 57例成功植入螺旋电极的患者中:植入心室螺旋电极57根,心房螺旋电极41根。术中测试电极阈值、阻抗,R波或P波振幅,提示所有起搏器均正常植入且并无并发症。术后定期随访,起搏器工作正常,并无电极脱位或穿孔。结论我们有限的临床经验提示,心室和心房的主动螺旋电极植入安全可靠,可成为植入起搏器的常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电极 右室流出道间隔 右心耳 损伤电流 心脏起搏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器更换8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战勇 吴翔宇 +3 位作者 王茜 李宁 张京梅 李志忠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更换的原因以及围术期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十五病房2008年6月至2018年7月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更换手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心律失常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8例,房... 目的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更换的原因以及围术期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十五病房2008年6月至2018年7月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更换手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心律失常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8例,房室传导阻滞21例,心房颤动伴有长间期18例。结果单腔起搏器更换11例(12.6%),双腔起搏器更换76例(87.4%)。起搏器电池平均使用时间(96±13)个月(72~168个月)。更换原因为起搏器电池自然耗竭86例(98.9%),电池提前耗竭1例(1.1%)。电极导线除1例达到更换年限外,其余均保留原电极。术中18例(20. 7%)起搏器依赖患者为降低手术风险,预置临时起搏保护。更换起搏器时测试心室、心房起搏阈值[(1. 1±0. 3)、(1. 2±0. 2) V]与首次植入时心室、心房阈值[(0. 5±0.2)、(0.7±0.2)V]比较明显增加(P <0.01)。更换时心室、心房电极阻抗[(481±102)、(530±113)Ω],R波/P波振幅[(10.0±1.1)、(2.9±1.3)mV]与首次植入时[(470±98)、(521±100)Ω,(9.8±1.4)、(2.7±1.7)m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更换的主要原因是电池自然耗竭;起搏器更换时大多数参数提示心房和心室电极可以继续使用。起搏器依赖患者在更换时需预置临时起搏器保护心脏。规范治疗策略可以将围术期并发症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永久 电池耗竭 起搏器更换
下载PDF
心脏瓣膜术后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战勇 吴翔宇 +3 位作者 王茜 李宁 张京梅 李志忠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1期1620-1622,共3页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术后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方法和策略,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手术后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科手术到永久心脏起...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术后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方法和策略,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手术后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科手术到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5~21 d,平均(11±5)d。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1个月和1年门诊随访,复查起搏器参数。随访时观察起搏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其中双腔起搏器9例,单腔起搏器2例。心室主动电极植入8根,心室被动电极植入3根;心房主动电极植入4根,心房被动电极植入5根。11例起搏器植入患者术中未发生严重出血,术后1例囊袋血肿,给予穿刺抽出淤血并加压包扎后血肿消失。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1个月和1年电极参数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心脏瓣膜术后早期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房室传导阻滞 永久心脏起搏器
下载PDF
轻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顺华 张冬花 +2 位作者 郭芳 冯妍 王以新 《中国医药》 2013年第6期733-735,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Hcy导致冠心病的机制。方法2012年9月1日至12月30日356例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27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77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159例作...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Hcy导致冠心病的机制。方法2012年9月1日至12月30日356例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27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77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159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入选对象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胆固醇血症病史、脑血管病史、BMI、TC、LDL-C、HDL—C水平、血浆Hey、纤维蛋白原(Fib)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组间比较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差异及血浆Hey、hs—CRP及Fib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确定Hey是否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组在年龄、高血压病史、高胆周醇血症病史、TC、LDL—C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在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脑血管病史、HDL—C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浆Hcy、hs—CRP及Fib水平高于SAP组及对照组[Hey:(21±6)Ixmol/L比(16±5)、(14±5)Ixmol/L;hs—CRP:(4.5±2.1)mg/L比(2.8±1.9)、(2.1±1.9)mg/L;Fib:(4.1±0.9)g/L比(2.6±0.7)、(2.7±0.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He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及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15μmol/L定义高Hcy血症,ACS组高Hey血症患者多于对照组及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P组及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血浆Hcy水平或高Hey血症作为自变量,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87[比值比(OR)=1.087,95%置信区间(a)1.045—1.13l,P〈0.011和2.582(OR=2.582,95%C11.643—4.056,P〈0.01)。结论Hey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ACS患者血浆Hey水平高于SAP患者,提示Hey可能通过参与炎症与血栓机制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吸烟与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苏 张京梅 +6 位作者 张艳艳 李南 林运 张冬花 黄觊 程宇彤 李志忠 《中国医药》 2018年第11期1616-1619,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吸烟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男性患者1 902例,根据不同吸烟状态分为吸烟组(... 目的探讨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吸烟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男性患者1 902例,根据不同吸烟状态分为吸烟组(984例)、戒烟组(325例)和不吸烟组(593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不同吸烟状态患者总胆红素水平,分析吸烟与血清总胆红素的相关性。结果吸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戒烟组和不吸烟组[12.20(3.34,56. 90)μmol/L比13. 50(3. 60,49. 86)、14.12(4.32,57.61)μmol/L](均P<0.017),而戒烟组与不吸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17)。将吸烟组按每日吸烟量分为3个亚组[1~10支/d亚组(166例)、11~20支/d亚组(591例)、>20支/d亚组(227例)],结果显示1~10支/d亚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另两亚组(均P <0. 017),而后两亚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17)。将吸烟组按不同吸烟时间分为3个亚组[1~20年亚组(285例)、21~30年亚组(420例)、>30年亚组(279例)],各亚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3)。将戒烟组按不同戒烟时间分为2个亚组[戒烟<2年亚组(100例)、戒烟≥2年亚组(225例)],两亚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278)。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吸烟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r_i=-0.173,P<0.001)。本研究将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10.25μmol/L定义为低水平血清总胆红素,结果显示吸烟,每日吸烟11~20支、>20支和吸烟时间1~20年、21~30年及>30年均为低水平血清总胆红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吸烟尤其是每日吸烟量超过10支是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戒烟可能使总胆红素水平接近不吸烟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吸烟 总胆红素
下载PDF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伤口出血和下地活动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俊平 陶娟 +1 位作者 那润萍 康立惠 《中国医药》 2013年第6期859-86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伤口出血和下地活动时间的影响。方法入选206例择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秩次随机分为强化护理干预组(102例)和常规护理干预组(104例)。测定心率、...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伤口出血和下地活动时间的影响。方法入选206例择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秩次随机分为强化护理干预组(102例)和常规护理干预组(104例)。测定心率、血压,观察穿刺点出血时间。比较2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出血和下地时间。结果2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时间强化护理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3.6±1.3)h比(4.8±1.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护理干预组下地时间[(8.0±1.6)h]较常规护理干预组[(10.1±3.5)h]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不能降低伤口出血并发症,但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并发症,从而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卧床制动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护理
下载PDF
起搏器相关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那润萍 张京梅 +1 位作者 田轶伦 王龙 《中国医药》 2019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相关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起搏器相关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装置置入或末次更换距发生感...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相关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起搏器相关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装置置入或末次更换距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1年,7例)和晚期组(≥1年,6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的差异。结果 13例患者中出现全身症状者占92. 3%(12/13),出现局部症状者占38. 5%(5/13),心脏杂音占23. 1%(2/13)。血培养阳性者占76. 9%(10/13),葡萄球菌占30. 8%(4/13)。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赘生物,赘生物大小为(14±8) mm。早期组和晚期组性别、年龄、起搏器置入次数、易感因素、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培养阳性率、赘生物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所有患者均完全清除原有装置。经静脉途径拔除电极导线的6例患者赘生物平均大小为(15±8) mm,经外科开胸拔除的7例患者赘生物平均大小为(14±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60)。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至少随访36个月,未发现起搏器相关感染、死亡等不良事件。结论葡萄球菌是起搏器相关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电极导线拔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起搏器 电极导线拔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