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4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逻辑研究——以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
1
作者 杨昀泰 《秦智》 2023年第1期66-70,共5页
马克思主义教育是新时代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基石,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与建设途径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建设工作需要跟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从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线索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是新时代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基石,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与建设途径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建设工作需要跟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从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线索的党支部、教师教学团队与学科培养三个层面出发,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充分发挥高校党支部与教学培养团队前期建设成果优势,在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实际诉求与客观考虑能力条件的前提下坚持教学工作以人为本的综合要求、联系现实的创新前提、学科融汇的发展模式,明确鼓励发展主观能动性要求的同时提高凝聚力,齐心协力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培养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 联系实际 规律与逻辑
下载PDF
坚定理想信念 练就过硬本领--四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心声
2
作者 孙靖道 董威兰 +1 位作者 于静 崔帅 《奋斗》 2022年第4期59-60,共2页
在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学院在丰富学生理论创新、营造学院浓厚学术氛围上采取的众多举措。
关键词 黑龙江大学 学术氛围 马克思主义思潮 学生心声 过硬本领 深刻体会 学院 练就
原文传递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
作者 《中华魂》 202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黑龙江大学是新中国高校中最早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校之一。1941年学校在延安时期就开设了思想政治类课程,1953年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时期设立了政治理论教研室,1982年成立马列主义教研部,2006年正式成立了马克思主... 黑龙江大学是新中国高校中最早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校之一。1941年学校在延安时期就开设了思想政治类课程,1953年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时期设立了政治理论教研室,1982年成立马列主义教研部,2006年正式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入选首批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依托全省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平台,形成众多相关人文社科重点学科融合涵养、多个学术与教研平台支撑的总体格局,已经培养各类各层次专业人才近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大学 学科融合 教研部 总体格局 理论教研室 专业人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人文社科
原文传递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4
作者 张馨月 王秋 《理论观察》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醒世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自由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此次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背景、内涵要义以及...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醒世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自由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此次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背景、内涵要义以及发展创新三个角度对其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阐述,首先从时代背景的角度,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以及西方先哲的生态观给予了马克思思考和启发。其次是从内涵要义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以实践为基础,探索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最后从发展创新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人类减轻环境危机、开辟实践路径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党的二十大对我国十年的生态保护成就作出了科学总结,并对下一步我们要实现的生态目标做出了明确指示。因此,应进一步挖掘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理论精华,寻找更为科学的理论支撑依据。总之要想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美丽中国
下载PDF
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对策研究
5
作者 孙唯佳 《世纪桥》 2024年第4期23-25,共3页
深入探讨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进行界定,结合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的历史与经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主要成绩,同时面对外部挑战和内... 深入探讨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进行界定,结合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的历史与经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主要成绩,同时面对外部挑战和内部问题提出深刻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对策研究,包括基本原则、健全培养机制、完善培养内容和丰富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建议。为新时代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青年提供有力支持,推动青年一代更好地担当时代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历史与经验 实践对策 新时代 现状分析
下载PDF
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必然性
6
作者 王清尧 《世纪桥》 2024年第19期23-25,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当今时代需要的再认识和新成果。从“马克思主义行”发展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蕴含着深刻的必然性。其中,应对理论需要,它符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当今时代需要的再认识和新成果。从“马克思主义行”发展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蕴含着深刻的必然性。其中,应对理论需要,它符合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理论特质;运用实践证明,它是“两个结合”在百年征程中的结晶;背靠时代回答,它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实现“马克思主义行”的未来选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重要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新的历史方位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认识和深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行 两个结合 发展必然性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语境与实践意蕴——兼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启示
7
作者 林召霞 杜宇鹏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4,共4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批判性地吸收了当代生态理论的思想,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语境与实...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批判性地吸收了当代生态理论的思想,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语境与实践意蕴,阐明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重要启示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能够使大学生以哲学视角审视生态问题,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 文化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
下载PDF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8
作者 崔所柱 《文教资料》 2023年第6期46-49,共4页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广大青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当前仍然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掌握程度不高、信仰程度有待深化、信仰观念的选择失之偏颇以及受社会多元信仰影响较为明...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广大青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当前仍然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掌握程度不高、信仰程度有待深化、信仰观念的选择失之偏颇以及受社会多元信仰影响较为明显的现象与问题。新时代可以从理论阐释、情感共鸣以及知行统一等角度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研究综述
9
作者 张颖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5-56,共2页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与伟大飞跃的理论源泉。黑龙江作为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地域,近几年在学界孜孜不倦地深耕下,在...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与伟大飞跃的理论源泉。黑龙江作为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地域,近几年在学界孜孜不倦地深耕下,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本文试图对五四时期(1900—1927年)以黑龙江现在管辖区域为研究范围,对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的情况进行整体梳理,概括当前学界研究特点,分析研究热点与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传播 黑龙江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的需要范畴及当代价值
10
作者 庄得宝 《长白学刊》 2024年第4期67-74,共8页
在政治经济学中,“需要”是一个基础性的范畴,它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成为绝对的核心,需要不仅失去了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反而成为被资本操控和利用的对象。究其原因,根源在于资... 在政治经济学中,“需要”是一个基础性的范畴,它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成为绝对的核心,需要不仅失去了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反而成为被资本操控和利用的对象。究其原因,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使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工人只能生存于劳资关系中,人的需要完全依赖于资本。分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的需要范畴能够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重要的理论启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看到需要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应重赋需要的真实意义,并发展与满足更为全面丰富而又能够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需要,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要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美好生活需要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发展中的三次逻辑转变——从异化逻辑到资本逻辑
11
作者 顾相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30-34,共5页
马克思的哲学逻辑发展经历了三次重要转变,分别是从异化逻辑的产生到生产逻辑的形成,又从生产逻辑转变为资本逻辑。三次转变体现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成熟过程,异化逻辑到生产逻辑的转变是马克思从先验的假设转向人类社会的本身进而形成... 马克思的哲学逻辑发展经历了三次重要转变,分别是从异化逻辑的产生到生产逻辑的形成,又从生产逻辑转变为资本逻辑。三次转变体现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成熟过程,异化逻辑到生产逻辑的转变是马克思从先验的假设转向人类社会的本身进而形成了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理论;生产逻辑到资本逻辑的转变是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逐利本质,在资本逻辑的引领下资本主义社会以满足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生产逻辑为载体不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可以说,异化逻辑与生产逻辑是资本逻辑的衍生,资本逻辑是二者的归旨。如何理解异化逻辑、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三者间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进程以及发掘《资本论》的哲学意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资本主义 异化 市民社会 逻辑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域下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开展的实践调研为例
12
作者 姜鑫源 《经济师》 2024年第7期135-136,139,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既有利于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也助于推动乡村全方位振兴。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是红灯记故事发生地和抗联四军诞生地,推动红色文旅产业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既有利于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也助于推动乡村全方位振兴。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是红灯记故事发生地和抗联四军诞生地,推动红色文旅产业升级对于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系列调研,文章分析当前鸡西市鸡东县地区红色文化旅游制约因素,立足当地特色红色文化历史资源,探索新时代文旅视域下农村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振兴 社会治理
下载PDF
数字乡村战略下黑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13
作者 顾相君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8期50-55,F0003,共7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建设农业强省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当前,黑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还存在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农民数字劳动素...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建设农业强省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当前,黑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还存在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农民数字劳动素养不高,城乡缺少统一的数据要素安全保障机制以及数字技术在农村、农业和农民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等。因此,应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数字乡村和城乡融合的方针政策,以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提升农民现代农业劳动技能,加快科技型兴农,补足乡村建设短板,弥合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黑龙江省 新质生产力 城乡融合
下载PDF
马克思生态伦理观视域下对“两山理论”的哲学探究
14
作者 杨昀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1-8,75,共9页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性表述,是对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继承与发展。研究“两山理论”的哲学内涵,需要在明确自然概念的基础上,立足于人不同层次需求的维度,分析马克思生态伦理观对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之...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性表述,是对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继承与发展。研究“两山理论”的哲学内涵,需要在明确自然概念的基础上,立足于人不同层次需求的维度,分析马克思生态伦理观对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关系的观念。以伦理学的视角对“两山理论”进行分析,提高对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把握程度,让剖析资源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与唯物辩证法紧密融合,揭示“两山理论”蕴含的必须尊重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两山理论” 人与自然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形成过程研究
15
作者 肖剑 凌童 《世纪桥》 2024年第15期26-28,共3页
古典经济学已经发现了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但是对于价值的度量即价值尺度的认识还不够明确。马克思首先指出“劳动价值”(工资)不能作为价值的尺度,但是商品的价值和劳动相关,是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马克思在《1857—1858经济学手... 古典经济学已经发现了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但是对于价值的度量即价值尺度的认识还不够明确。马克思首先指出“劳动价值”(工资)不能作为价值的尺度,但是商品的价值和劳动相关,是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马克思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指出,工人出卖的只是对自己劳动能力的定时的支配权。《1861—1863手稿》中从价值、商品的角度来区分劳动与劳动力,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又能够成为蕴含物化劳动商品的只能是存在于工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即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创立经历了从感性直观到逻辑确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劳动力 商品
下载PDF
马克思时代发展动力理论的当代价值分析
16
作者 李晨 杨叶平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7,共3页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发展动力的理论仍然具有前瞻性和当代价值。时代发展动力理论的基本内涵是:矛盾、科技和人民群众的推动是时代发展的主要动力。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发展动力的理论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我国当前社...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发展动力的理论仍然具有前瞻性和当代价值。时代发展动力理论的基本内涵是:矛盾、科技和人民群众的推动是时代发展的主要动力。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发展动力的理论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掌握新时代发展规律、把握新时代的主题和特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时代发展动力理论 当代价值 理论分析
下载PDF
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内生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忠全 《北方论丛》 2023年第2期13-27,共15页
构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既是新时代定位学科基础作用和顺应教育政策的内在要求,也是展现地方特色优势、助推社会发展、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本文系统研究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 构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既是新时代定位学科基础作用和顺应教育政策的内在要求,也是展现地方特色优势、助推社会发展、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本文系统研究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现状,阐述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取得的一些成就、存在的一些问题、问题的成因分析,并努力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系统构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流学科 内生驱动机制
下载PDF
以文化整合为视角谈黑龙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18
作者 周宇宁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第10期34-36,共3页
文化交融以及文化认同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强化的基础,而民族之间加强沟通及交流则是文化整合实现的必要条件。现代中国为各民族的交流以及融合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让各民族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自然实现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文化交融以及文化认同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强化的基础,而民族之间加强沟通及交流则是文化整合实现的必要条件。现代中国为各民族的交流以及融合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让各民族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自然实现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形成并且加强了民族共同意识,孕育出建立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共同的民族文化,进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自然诞生并逐步强化。未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成为中国快速稳定发展最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整合 黑龙江民族文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探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美怡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11期38-41,共4页
为了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进而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采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相关理论,梳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 为了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进而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采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相关理论,梳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视野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健全生态文明体系等路径,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 农村建设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汲取文化自信力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超颖 宁波 《今古文创》 2023年第8期126-129,共4页
自从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就始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进一步坚... 自从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就始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进一步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汲取养分,不断打造文化精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促进文化传播,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