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双鸭山地区土壤相对湿度气象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芳 高永刚 +1 位作者 白鸣祺 南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7期262-266,共5页
为了定量描述气象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并对农业旱涝进行定量评估。利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双鸭山地区1994—2007年各旬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土壤相对湿度(10~30cm)观测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及检验,采用... 为了定量描述气象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并对农业旱涝进行定量评估。利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双鸭山地区1994—2007年各旬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土壤相对湿度(10~30cm)观测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及检验,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CAR),建立了土壤相对湿度气象因子模型。结果表明:(1)土壤相对湿度与多项气象因子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旬蒸发量和旬平均气温,降水量与蒸发量在土壤相对湿度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平均气温与日照时数通过蒸发量起作用;(2)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可合理地解释气象因子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也能综合定量地描述气象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程度。10~30cm各层土壤相对湿度模拟平均误差为7.2%;20、30、10~30cm土层模拟效果要优于10cm土层;夏季和秋季模拟效果优于春季,但春季5月份作物播种期模拟效果很好,模拟误差为4.4%。模型可为土壤旱涝定量评估及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相对湿度 气象因子 模型 黑龙江 双鸭山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烤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逯莹 王荣 周子强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8期204-204,共1页
烤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温度、水分和光照等3个方面。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主要烤烟种植区的温度条件对烤烟的生长较为有利。虽然降水不够丰沛,但足够满足烤烟植株的正常生产,并且少量的降水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强... 烤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温度、水分和光照等3个方面。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主要烤烟种植区的温度条件对烤烟的生长较为有利。虽然降水不够丰沛,但足够满足烤烟植株的正常生产,并且少量的降水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吸水、吸肥能力。光照条件偏少对烤烟的生长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由于大部分地区的日照百分率仍然达到或接近40%,因此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气象条件 黑龙江省 三江平原地区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气温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白鸣祺 高永刚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571-13573,13580,共4页
[目的]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气候依据。[方法]利用黑龙江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世界粮食研究模型(WOFOST)和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数学方法,分析气温变化趋势对水稻产量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在黑龙江省中部、... [目的]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气候依据。[方法]利用黑龙江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世界粮食研究模型(WOFOST)和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数学方法,分析气温变化趋势对水稻产量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在黑龙江省中部、东部和北部水稻种植区,气温增高趋势对水稻模拟产量趋势增加的作用最显著;松嫩平原西部热量资源丰富的齐齐哈尔、大庆和哈尔滨西部以及伊春地区北部的局部温凉区域,气温增高趋势对水稻模拟产量趋势增加的作用次之;仅在松嫩平原西南部的泰来县、泰康县和肇源县3县交界的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局部区域,微呈减少趋势。[结论]黑龙江省水稻模拟产量变化趋势百分率10年平均值为6.37%,气温增高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水稻 模拟产量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七星河湿地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芳 高永刚 姜春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563-11565,共3页
利用黑龙江省81个气象站1961~2007年逐日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气候学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黑龙江省、双鸭山地区、宝清县、七星河湿地的气温、降水量气候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七星河湿地气温变化趋势与黑龙江省、双鸭山地区气温变... 利用黑龙江省81个气象站1961~2007年逐日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气候学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黑龙江省、双鸭山地区、宝清县、七星河湿地的气温、降水量气候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七星河湿地气温变化趋势与黑龙江省、双鸭山地区气温变暖趋势总体一致;气温升高趋势以年平均最低气温最显著、年平均气温次之、再次是年平均最高气温;七星河湿地对当地(宝清县)气候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宝清县、七星河湿地近50年来年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黑龙江省、双鸭山地区降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在七星河湿地气温显著升高、降水量总体下降趋势下,七星河湿地的保护在水资源方面可能面临着缺水条件的制约,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并充分利用云水资源可能是解决七星河湿地将面临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河湿地 气温 降水量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湿地气候对周边区域粮食生产的影响——黑龙江省七星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石红艳 姚俊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33期87-94,共8页
为了研究湿地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达到增产目的。以七星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1961—2008年湿地年平均气温、降水和周边3乡1场粮食总产、单产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粮产分解,相关系数计算等方法分析粮产趋势变化和湿地气候对周... 为了研究湿地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达到增产目的。以七星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1961—2008年湿地年平均气温、降水和周边3乡1场粮食总产、单产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粮产分解,相关系数计算等方法分析粮产趋势变化和湿地气候对周边场、乡粮食生产影响。结果表明:五九七农场在粮食总产、单产和增速方面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青原镇,第三位是尖山子乡,最后一位是七星河乡。说明距离湿地远近对粮产有一定影响,四地粮产特别是五九七粮食增减变化对湿地降水变化有着较好的响应,旱年、降水偏少年粮食增产,反之,大涝、降水偏多的年份减产。同时气温变化对当年粮食产量影响较大,对粮产的趋势Yw增加或减少影响弱一些,而降水变化对Yw产量增加或减少的影响是主要的。由此可见,湿地气候冷湿性对周边粮食生产影响是不利的。尤其是通过近10年气候及粮产实际监测表明,实验结果与上述结论是一致的。应采取治涝措施,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做到旱涝保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 湿地冷湿性气候 周边区域 粮食产量影响 治涝措施
下载PDF
2010年8月4—6日双鸭山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洪丹 丁书萍 杨淑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4期254-254,共1页
对双鸭市2010年8月4—6日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降水过程主要是由副热带高压和暖湿气流影响而造成的。
关键词 暴雨天气 形势 黑龙江双鸭山 2010年8月4—6日
下载PDF
1956~2010年双鸭山市霜冻变化特征
7
作者 孙芳芳 《林业勘查设计》 2012年第3期108-110,共3页
采用1956~2010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单站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该市霜冻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双鸭山市近55年来的平均初霜冻日为9月28日、终霜冻日为5月8日,平均无霜冻期为143天;初、终霜冻日年代变化表现为20世纪50~60... 采用1956~2010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单站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该市霜冻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双鸭山市近55年来的平均初霜冻日为9月28日、终霜冻日为5月8日,平均无霜冻期为143天;初、终霜冻日年代变化表现为20世纪50~60年代初霜冻日偏早、终霜冻日偏晚,70、80年代初、终霜冻日接近55年平均,90年代以后初霜冻日偏晚、终霜冻日偏早;初、终霜冻日和无霜冻期的线性变化趋势分别为2.0d/10a、-3.5d/10a和5.6d/1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霜冻无霜冻期变化特征
下载PDF
市级气象通信网的建设安装与维护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永成 《气象科技》 2007年第1期148-151,共4页
随着接入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必须建设气象宽带通信网,提升气象部门网络间的信息通信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气象业务发展需求。该文通过通信线路选择、网络协议选择、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以及网络接入设备连接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市级气... 随着接入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必须建设气象宽带通信网,提升气象部门网络间的信息通信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气象业务发展需求。该文通过通信线路选择、网络协议选择、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以及网络接入设备连接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市级气象宽带通信网的建设、安装情况,同时对通信网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和诊断,并结合实践总结出快速准确地排查网络故障的“从内到外,由近及远,先软后硬,分段检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通信网 安装 连接 维护
下载PDF
双鸭山1971~2013年雾、霾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孙芳芳 王荣 王伟红 《林业勘查设计》 2015年第1期58-61,共4页
采用1971~2013年双鸭山逐日天气现象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双鸭山雾、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表明:双鸭山雾、轻雾年发生日数为减少趋势,上世纪70~80年代发生最多,霾很少发生;雾、轻雾一年各月均有发生,雾夏季最多,轻雾冬季最多... 采用1971~2013年双鸭山逐日天气现象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双鸭山雾、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表明:双鸭山雾、轻雾年发生日数为减少趋势,上世纪70~80年代发生最多,霾很少发生;雾、轻雾一年各月均有发生,雾夏季最多,轻雾冬季最多;雾发生多在08~09时,雾消多在09~10时,持续时间多小于2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雾 霾日数 气候特征 双鸭山
下载PDF
北方两次不同类型降雪过程的微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孙晶 王鹏云 +1 位作者 李想 逯莹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44,共16页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分别模拟了中国北方地区两次不同类型的降雪过程:2001年12月7—8日的北京小雪和1999年11月23—24日的辽宁雨转雪过程。文中还从微物理角度研究了这两次降雪过程,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降雪的水成物相态及其源汇项分布特点...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分别模拟了中国北方地区两次不同类型的降雪过程:2001年12月7—8日的北京小雪和1999年11月23—24日的辽宁雨转雪过程。文中还从微物理角度研究了这两次降雪过程,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降雪的水成物相态及其源汇项分布特点,并初步探讨云物理过程对降水热力、动力过程的反馈作用。重点分析了云物理变量的模拟结果,计算时采用输出水成物源、汇项小时累计量的方法,讨论了最大降水时段内各源、汇项的分布特征,并通过敏感性试验,分析了水成物相变潜热作用和降水粒子的拖曳作用对云的反馈影响。结果表明,云中水成物相态分布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北京小雪过程为气、固两相粒子作用,辽宁雨转雪过程为气、液、固三相粒子相互作用;在最大降水时段内,雪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水汽凝华增长和雪收集冰晶增长,过冷水对形成霰很关键,冰相粒子融化加强雨的形成;降雪过程对热力、动力过程具有一定的反馈影响,相变潜热对上升运动和降水有正反馈作用,降水粒子下落拖曳力对上升运动和降水有负反馈作用。辽宁降雪过程降水粒子丰富,云物理过程对降水热力动力过程的反馈作用比北京小雪要强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 中尺度数值模式 MM5 云微物理过程 源汇项.
下载PDF
近50年气候变化对七星河湿地生态系统自然植被第一性净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芳 高永刚 白鸣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7-262,共6页
自然植被第一性净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生态环境因素之一,研究气候变化对NPP的影响可为湿地资源的恢复与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1961—2008年网格插值的七星河湿地逐... 自然植被第一性净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生态环境因素之一,研究气候变化对NPP的影响可为湿地资源的恢复与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1961—2008年网格插值的七星河湿地逐日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Miam(iR)模型计算植被NPP(NPP地上与NPP总),并分析气温、降水量、植被干燥指数等对湿地自然植被NPP的影响。结果表明,七星河湿地NPP总与NPP地上的平均值分别为110.36和29.05DMt/(hm2·a),近50年来湿地NPP总与NPP地上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年平均上升幅度分别为0.1291和0.0340DMt/(hm2·a)。湿地自然植被NPP与年平均气温、年生长季平均气温呈较显著正相关,与年降水量、生长季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生长季植被干燥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当湿地生长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湿地年降水量每增加1mm、湿地植被生长季的干燥指数每增加1℃/mm,NPP总和NPP地上分别增加了1.5220和0.4006DMt/(hm2·a)。在水资源较充足的七星河湿地,气温适度升高、降水量略呈减少、气候相对较干燥(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形成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湿地,提高植被光合作用率,促进七星河湿地自然植被NPP的增加。近50年的七星河湿地年平均自然植被NPP总约为2.2072×106t;年平均固碳量为0.8829×106t。在未来IPCC2000年排放方案SRES-B2(较低排放)情景下,未来七星河湿地自然植被NPP总和固碳量呈下降趋势,与近50年平均值相比,2020、2050和2100年下降幅度分别为5.37%、9.91%和1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七星河湿地 生态系统 自然植被 NPP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Climat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in Recent 50 Years in Qixinghe Wetland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芳 高永刚 姜春艳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6期6-8,共3页
Based on the dai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during 1961-2007 in 8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climate change trend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Heilongjiang P... Based on the dai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during 1961-2007 in 8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climate change trend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Shuangyashan area,Baoqing County and Qixinghe Wetland were contrasted and analyzed by adopting the climatology statistic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change trend in Qixinghe Wetland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temperature warming trend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Shuangyashan area. The annual average lowest temperature was the most obvious in the temperature warming trend,and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the second. The annual average highest temperature was the third. Qixinghe Wetland had the important regulation effect on the local(Baoqing) climate.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recent 50 years in Baoqing County,Qixinghe Wetland presented the decline trend an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Shuangyashan area presented the increase trend as a whole. In the trend which the temperature obviously rose,and the precipitation declined overall in Qixinghe Wetland,the protection of Qixinghe Wetland maybe faced with the restriction of water scarcity condition in the water resources aspect. One of important ways which solved with the water scarcity problem in Qixinghe Wetland maybe was strengthening the artificial effect weather work and using sufficiently the cloud water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xinghe Wetland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Climate change China
下载PDF
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制作单站逐日极端温度预报
13
作者 温彦春 张永成 《林业勘查设计》 2010年第3期43-44,共2页
利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和自动站系统的实时数据资料,采用卡尔曼滤波预报方法进行迭代订正回归系数,建立了动态的温度预报方法,并通过VB与Fortran混合编程的方法实现了单站逐日极端温度预报的自动化。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温度预报 vb与fortran混合编程
下载PDF
用自然物候确定大豆、玉米播种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梦周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4年第5期10-10,共1页
要想夺取农业高产,除选择适合当地热量条件的优良品种、加强水肥及铲、趟、植保等田间管理外,如何充分利用热量资源适时早播巧夺积温促作物早熟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那种按“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的旧习俗种地,往往会浪费很多热量,甚... 要想夺取农业高产,除选择适合当地热量条件的优良品种、加强水肥及铲、趟、植保等田间管理外,如何充分利用热量资源适时早播巧夺积温促作物早熟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那种按“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的旧习俗种地,往往会浪费很多热量,甚至到秋后作物未成熟遭霜冻危害而减产。但是盲目的早播,有时会造成粉种或出苗后遭冬霜冻危害而需要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期 大豆 热量资源 优良品种 热量条件 田间管理 适时早播 霜冻 积温 日平均气温
下载PDF
冰雹云雷达识别方法及防雹作业经验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锦泉 张永成 孙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1期246-246,248,共2页
总结甘肃省10余年的人工防雹经验以及成果,总共归纳了2种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利用冰雹云的回波形态对冰雹云进行识别。结合冰雹云的具体数值模拟冰雹云的结果,总结了具有累积区的冰雹云、超级单体冰雹云实施人工防雹作业的具体方... 总结甘肃省10余年的人工防雹经验以及成果,总共归纳了2种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利用冰雹云的回波形态对冰雹云进行识别。结合冰雹云的具体数值模拟冰雹云的结果,总结了具有累积区的冰雹云、超级单体冰雹云实施人工防雹作业的具体方法以及工作经验,对于各地的人工防雹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云 雷达识别 参数识别 防雹作业
下载PDF
天气预报方法及误差来源
16
作者 周秀英 《农技服务》 2015年第12期157-157,共1页
为了减小极端天气和强对流天气所造成的影响,必须对天气状况进行观察和预测。但是,由于我国气象预测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完善,部分气象台的设备比较落后,所以我国的天气预报工作存在着许多误差。本文主要对天气预报的发展历史进行概述,... 为了减小极端天气和强对流天气所造成的影响,必须对天气状况进行观察和预测。但是,由于我国气象预测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完善,部分气象台的设备比较落后,所以我国的天气预报工作存在着许多误差。本文主要对天气预报的发展历史进行概述,浅析减小天气预测误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预测 误差
下载PDF
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及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洪丹 杨淑香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3年第5期41-41,45,共2页
随着气象卫星技术在气象部门应用的日益普及,利用卫星接收的气象资料极为丰富,并被广泛应用于气象业务领域,其中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及预报业务中的使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云图做... 随着气象卫星技术在气象部门应用的日益普及,利用卫星接收的气象资料极为丰富,并被广泛应用于气象业务领域,其中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及预报业务中的使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云图做好天气预报工作,可对影响某一地区天气形成的云团的生成规律及周围云团对该地区的影响进行系统的了解掌握,以此提高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云图 云系识别 云系特征 天气系统 应用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