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引进的燕麦品种籽粒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韦娜 王诗雅 +2 位作者 邢力文 孔德庸 郭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5-185,共11页
为筛选黑龙江省适宜种植营养品质优良的燕麦品种,以来源9个产地的64份燕麦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燕麦籽粒的11个营养成分,通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PCA得分制图,对燕麦籽粒营养成分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锌... 为筛选黑龙江省适宜种植营养品质优良的燕麦品种,以来源9个产地的64份燕麦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燕麦籽粒的11个营养成分,通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PCA得分制图,对燕麦籽粒营养成分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锌、铜、钙、β-葡聚糖、粗淀粉和黄酮含量可作为评价本地燕麦籽粒营养品质的核心指标;据此综合评价确定在研究的64份燕麦品种中营养品质较好的皮燕麦品种为加拿大引进的XY-2019-1和Canada黑,美国引进的V.S.2832,及河北省的张燕8号和张燕7号,甘肃省的定燕2号,黑龙江省的农家燕麦;营养品质较好的裸燕麦品种为美国引进的74-N-28,河北省的坝莜1号,山西省的Yy11-18;不同来源地燕麦籽粒营养品质优劣顺序为黑龙江、甘肃、澳大利亚、山西、美国、河北、内蒙古、吉林、加拿大。本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地区燕麦籽粒营养品质加工及特异种质资源利用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营养成分 综合评价 营养品质
下载PDF
冷凉区黑土有机质和玉米产量双提升技术探索及经济效益分析
2
作者 徐超 侯瑞星 +5 位作者 杨克军 付健 王宇先 孙淑楠 苗宇 齐翔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为明确有机肥还田+保护性耕作措施下黑龙江省西部土壤有机质和作物产量的双提升技术效果,2021年10月,在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开展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5个处理:有机肥+深松40 cm(YS40)、秸秆留茬+深松40 cm(WS40)、有机... 为明确有机肥还田+保护性耕作措施下黑龙江省西部土壤有机质和作物产量的双提升技术效果,2021年10月,在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开展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5个处理:有机肥+深松40 cm(YS40)、秸秆留茬+深松40 cm(WS40)、有机肥+旋耕20 cm(YS20)、秸秆留茬+旋耕20 cm(WS20)、有机肥表施+免耕(YB);一个对照:秸秆留茬+免耕(CK)。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的处理能够提升深土层土壤肥力,在20~40 cm土层中YS20处理与CK处理相比有机质和全氮依次提升11.56 g·kg^(-1)和0.57 g·kg^(-1);40~60 cm土层中YS40处理与CK处理相比有机质和全氮依次提升2.83 g·kg^(-1)和0.28 g·kg^(-1)。土壤结构方面,在0~20 cm土层中YB处理的容重较CK降低17.5%、含水量提升35.5%,40~60 cm土层中YS40处理的容重较CK处理降低5.3%、含水量提升38.4%。有机肥与保护性耕作处理提高了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第二年的YS40、YS20、YB处理较CK处理分别增产14.5%、18.5%、11.4%。收益分析表明,与CK处理相比,2021年YB处理和2022年YS20处理收益增加最多,分别增加5770元·hm^(-2)和5223元·hm^(-2)。综上所述,黑龙江省西部薄层黑土实施有机肥还田+保护性耕作是提升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储量、全氮、全氮储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凉区黑土 有机肥深施深松 玉米产量 经济效益 土壤培肥
下载PDF
黑龙江西部地区引进的饲用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史京京 薛盈文 +6 位作者 郭伟 于崧 陆旺 于立河 胡慧影 郭灿 侯楠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523,共9页
【目的】分析黑龙江西部地区引进的饲用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该地区饲用燕麦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黑龙江西部地区引种的33份国内外饲用燕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4个农艺性状和4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计... 【目的】分析黑龙江西部地区引进的饲用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该地区饲用燕麦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黑龙江西部地区引种的33份国内外饲用燕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4个农艺性状和4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3份饲用燕麦种质材料的18个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其中鲜草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39.48%),其次为茎干重(35.28%)和叶干重(33.63%),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10.97%)。各性状间表现出较好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55~2.02,平均为1.90,其中以籽粒淀粉含量最高(2.02),以千粒重最低(1.55)。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株高与穗长、鲜草产量、茎干重和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籽粒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穗长与株高、单株穗铃数、茎干重和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鲜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8.518%,其中,第一主成分(PC1)与饲草产量密切相关,第二主成分(PC2)与籽粒产量密切相关。T07和Ahzzewangc.i3821的综合得分较高,其次是T06、T13和Tihor oats,Heacharrelyngby、白燕7号和引3399的综合得分最低。33份饲用燕麦种质材料可划分为五大类群,其中,Ⅰ类群可作为黑龙江西部地区适宜种植的高产、优质型燕麦材料,Ⅱ类群可用于选育高秆型燕麦,Ⅲ类群可作为黑龙江西部地区选育低矮、抗倒伏、大粒型燕麦性状的良好亲本材料,Ⅳ类群可用作选育分蘖力强、高含糖量型燕麦的良好亲本。【结论】黑龙江西部地区引进的33份国内外饲用燕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T07、Ahzzewangc.i3821、T06、T13和Tihor oats为适宜黑龙江西部地区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燕麦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黑龙江西部地区
下载PDF
寒地水稻新品种垦粳15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海成 李红宇 +2 位作者 钱永德 郑桂萍 吕艳东 《北方水稻》 CAS 2021年第3期45-46,48,共3页
垦粳1501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室以牡99-1693为母本、沈农265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250.9 kg/hm^(2),比对照品种松粳9增产5.1%;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394.8 kg/... 垦粳1501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室以牡99-1693为母本、沈农265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250.9 kg/hm^(2),比对照品种松粳9增产5.1%;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394.8 kg/hm^(2),比对照品种松粳9增产7.5%。该品种丰产性好、品质优、分蘖能力中等、抗倒性及耐冷性强、活秆成熟,2019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垦粳1501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寒地水稻新品种垦粳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海成 李红宇 +4 位作者 郑桂萍 钱永德 吕艳东 殷大伟 王海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165-168,共4页
为促进寒地水稻新品种垦粳8号(农丰13B229)的推广,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垦粳8号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室通过常规杂交经系谱法所配组合吉粳88/农大10号的后代材料中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2018年5... 为促进寒地水稻新品种垦粳8号(农丰13B229)的推广,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垦粳8号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室通过常规杂交经系谱法所配组合吉粳88/农大10号的后代材料中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2018年5月垦粳8号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18007)。垦粳8号在2019年第二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品评品鉴活动中荣获“优秀入围奖”,2019年参加北方稻作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荣获“三等奖”。该品种于2015-2016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539.0 kg·hm-2,比对照品种龙稻11增产6.4%,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200.5 kg·hm-2,比对照品种龙稻18增产7.6%。该品种具有耐盐碱、丰产性好、优质、分蘖能力强、适应性广、抗倒性、耐冷性强、活秆成熟等优良特性,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垦粳8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基于t-SNE法对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品质的分类研究
6
作者 翟立楠 李卓然 +4 位作者 王永琪 刘松欣 王英杰 李红宇 郑桂萍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8-85,共8页
为探究数据降维后可视化呈现并进行图像分割聚类的方法,本研究利用160份粳稻种质资源的品质指标,引入t-SNE算法将11项品质指标转化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成分并进行可视化呈现,进一步采用K-means聚类,将图像聚类分割为具有不同特征的三个簇,... 为探究数据降维后可视化呈现并进行图像分割聚类的方法,本研究利用160份粳稻种质资源的品质指标,引入t-SNE算法将11项品质指标转化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成分并进行可视化呈现,进一步采用K-means聚类,将图像聚类分割为具有不同特征的三个簇,分别利用非线性对数主成分分析,根据每个指标在主成分中平均贡献率进行排序,得到具有不同品质特征的三个类别。结果表明,160份寒地水稻种质资源被分成具有不同特征的簇0(62份资源)、簇1(47份资源)、簇2(51份资源),其中簇0强调蛋白质、直链淀粉等营养品质,簇1注重光泽、味道和香气等感官品质,而簇2更加突出糙米率、精米率和完整性等加工品质特征。本方法解决了聚类时数据维度过高、信息冗余等问题,并较完整地保留了高维数据的分布特征,而非线性对数主成分分析又可以进一步明晰每一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种质资源 品质分类 t-SNE法 K-MEANS聚类
下载PDF
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实验室安全综合评价
7
作者 邓杰 李宇欣 +1 位作者 孙丽芳 陆磊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15期64-67,共4页
以高校实验室安全评价标准为基础,结合实验室安全涉及范围,构建了植物生产类专业实验室安全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建立了植物生产类专业实验室安全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 以高校实验室安全评价标准为基础,结合实验室安全涉及范围,构建了植物生产类专业实验室安全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建立了植物生产类专业实验室安全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实验室安全建设水平较高,其安全管理仍有改进空间;该评价模型可用于农学相关专业实验室安全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植物生产类专业 实验室安全评价
下载PDF
寒地水稻新品种农丰1702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潘世驹 李红宇 +4 位作者 赵海成 郑桂萍 钱永德 吕艳东 王海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146-148,共3页
为促进水稻新品种农丰1702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水稻新品种农丰1702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中心以五优稻4号为母本、龙粳21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17-2018年参加黑龙江省... 为促进水稻新品种农丰1702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水稻新品种农丰1702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中心以五优稻4号为母本、龙粳21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17-2018年参加黑龙江省常规优质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899.90 kg·hm-2,较对照增产3.70%;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常规优质稻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768.70 kg·hm-2,较对照增产6.30%。2020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垦审稻20200004),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倒性强、耐冷性强、株型收敛、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600℃的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农丰1720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寒地水稻垄作双深耕作栽培模式技术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红宇 张巩亮 +2 位作者 郑桂萍 陈立强 吕艳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4-170,共7页
为评价垄作双深耕作栽培模式对土壤部分理化指标和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在3个试验地点,对垄作双深耕作栽培(简称垄作)和常规平作耕作栽培(简称平作)的产量、干物质生产、根部性状、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容重、团聚体和温度进行了... 为评价垄作双深耕作栽培模式对土壤部分理化指标和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在3个试验地点,对垄作双深耕作栽培(简称垄作)和常规平作耕作栽培(简称平作)的产量、干物质生产、根部性状、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容重、团聚体和温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模式,土壤容重下降,土壤温度和团聚体升高是普遍现象。垄作0-5 cm和5-10 cm土层的容重分别下降10.40%,10.26%,0-10 cm和10-20 cm土层团聚体分别增加27.85%,14.18%,6月上旬-9月上旬距地表5,10,15 cm位置旬平均温度分别升高2.35,0.58,1.12℃。垄作齐穗期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灌浆期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各时期根干重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垄作平均增产7.85%,增产幅度为7.92%~9.86%,穗数或穗粒数增加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垄作氮肥贡献率、土壤氮素依存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较平作提高13.85%,15.46%,20.86%,6.97%。因此,垄作双深耕作栽培模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从而使水稻地上部分表现出生长优势,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垄作双深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不同氮用量对香稻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宇坤 张燕飞 +5 位作者 野金花 李佳擎 金智慧 苗宇航 吕艳东 郭晓红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5,共8页
为探究不同用量氮对香稻苗期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在砂培条件下以香粳稻品种稻花香2号为试材,设置N20(20 mg/L)、N30(30 mg/L)、N40(40 mg/L)、N50(50 mg/L)、N60(60 mg/L)共5个氮浓度处理,研究其对香稻苗期生长和叶片氮代谢关... 为探究不同用量氮对香稻苗期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在砂培条件下以香粳稻品种稻花香2号为试材,设置N20(20 mg/L)、N30(30 mg/L)、N40(40 mg/L)、N50(50 mg/L)、N60(60 mg/L)共5个氮浓度处理,研究其对香稻苗期生长和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的影响,并对与氮素水平显著相关的指标和形态学指标进行Z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外源氮浓度的升高,叶片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均于N50处理下最高。随着氮浓度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SOD活性在N40处理下最低,POD活性在N30处理下最低。丙二醛(MDA)含量低氮(30 mg/L以下)处理显著高于高氮(40 mg/L以上)处理。N40~N60处理的相关指标综合评价的总和(∑Z_(i))为正值,其中,N50处理水平的∑Z_(i)值最高,为10.201。综合来看,40~60 mg/L氮素可以保证稻花香2号苗期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但低于或者高于50 mg/L均会对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产生一定抑制,并且低于40 mg/L会显著增加幼苗叶片MDA的积累,故50 mg/L的氮最有益于稻花香2号幼苗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氮用量 生长发育 氮代谢关键酶 抗氧化指标 苗期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两种芽胞杆菌对玉米幼苗促生作用研究
11
作者 刘婕 骆文琪 +5 位作者 明立伟 马璐 齐翔鲲 付健 杨克军 王玉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共9页
供试玉米品种为‘先玉335’(XY335),供试菌株为NECC11322(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胞杆菌、NECC11324(B.megaterium)巨大芽胞杆菌。试验设4组处理:Con(无菌水浸种,干旱胁迫),C1(无菌水浸种,正常供水),C2(NECC11322菌液浸种,干旱胁迫),C... 供试玉米品种为‘先玉335’(XY335),供试菌株为NECC11322(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胞杆菌、NECC11324(B.megaterium)巨大芽胞杆菌。试验设4组处理:Con(无菌水浸种,干旱胁迫),C1(无菌水浸种,正常供水),C2(NECC11322菌液浸种,干旱胁迫),C3(NECC11324菌液浸种,干旱胁迫),测定了浸种后盆栽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抗性生理指标及植株的N、P、K含量。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接种NECC11322、NECC11324后,玉米幼苗叶片及根系SOD、POD、CAT、APX活性较Con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接种NECC11322根系POD活性增长最为显著,较Con增长67.78%;植株叶片及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较Con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接种NECC11322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长最为显著,较Con增长152.10%;与Con相比,植株叶片及根系全氮、全磷、全钾养分含量均有所提升,接种NECC11322后叶片全氮含量升高最为显著,较Con增长88.47%;干旱胁迫下接种两种芽胞杆菌后,植株叶片及根系丙二醛含量较Con均显著降低,接种NECC11322后根系降幅最为显著,较Con降低51.03%。综上可知,干旱胁迫下接种两种芽胞杆菌均可降低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其中NECC11322菌株更具有抗旱性。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植株养分含量提高玉米幼苗抗旱性,促进玉米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浸种 玉米幼苗 干旱胁迫 促生作用
下载PDF
基于叶片SPAD值的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直链淀粉含量预测
12
作者 林添 高正武 +6 位作者 兰峥 范名宇 李红宇 赵海成 王志君 孙士鑫 李子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2-90,共9页
为揭示寒地水稻叶片SPAD值及其衍生值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于2021、2022年在不同施氮水平影响下夹取水稻孕穗期(T1)、齐穗期(T2)、结实期(T3)顶部3张叶片测定SPAD值,2年试验均为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且施肥量相同,A因素为前中期(基... 为揭示寒地水稻叶片SPAD值及其衍生值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于2021、2022年在不同施氮水平影响下夹取水稻孕穗期(T1)、齐穗期(T2)、结实期(T3)顶部3张叶片测定SPAD值,2年试验均为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且施肥量相同,A因素为前中期(基肥、分蘖肥、调节肥)施氮量共8水平,B因素为后期(穗肥)施氮量共3水平。根据2021年盆栽试验的数据资料建立SPAD值衍生指标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2022年盆栽试验数据资料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2021年氮肥试验中,A2~A8水平直链淀粉含量较A1水平分别极显著增加2.04%、4.21%、5.72%、7.17%、8.03%、5.92%、5.66%,而A2~A8水平食味值均较A1水平极显著下降,2022年两者趋势与2021年相同。2年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评分表现均为线性负相关,拟合优度(r^(2))分别为0.54^(**)、0.44^(**)。施氮量对不同生育时期顶部3张叶片SPAD值均呈线性关系,随着不同生育时期推进水稻冠层出现“黑黄”交替现象,其中单张叶片的SPAD值受不同时期差异的影响,借助指标SPAD_((L_(1)+L_(2))/2)、SPAD_(L_(1)×L_(2)/mean)可有效降低年份及氮肥水平差异对直链淀粉含量预测结果的影响,指标SPAD_((L_(1)+L_(2))/2)与直链淀粉含量在T1~T3时期的拟合方程分别为:y=0.135x+0.47,r^(2)=0.52**;y=0.126x+11.68,r^(2)=0.53^(**)、y=0.154x+15.65,r^(2)=0.51^(**)。SPAD L_(1)×L_(2)/mean拟合方程分别为:y=0.136x+11.46,r^(2)=0.52^(**);y=0.126x+11.68,r 2=0.53^(**);y=0.160x+12.59,r^(2)=0.51^(**),x为SPAD值衍生值,y为直链淀粉含量,拟合方程均到达极显著水平。但指标SPAD L_(1)×L_(2)/mean在不同时期误差均小于SPAD_((L_(1)+L_(2))/2),所以T3时期指标SPAD_(L_(1)×L_(2)/mean)可以实现快捷、无损和实时预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判定出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达到按质收获以及对品质实时监测的要求,促进优质寒地水稻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SPAD值 直链淀粉含量 食味值 含量预测
下载PDF
结实期水分亏缺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孙士鑫 林添 +4 位作者 侯淼 杨传铭 胡聪聪 范名宇 李红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127,共8页
为研究结实期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黑龙江省主栽粳稻品种为材料,于水稻结实期(花后5 d)设置轻度(-20~-25 kPa)、重度(-55~-60 kPa)水分胁迫,以淹水灌溉为对照,在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品种... 为研究结实期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黑龙江省主栽粳稻品种为材料,于水稻结实期(花后5 d)设置轻度(-20~-25 kPa)、重度(-55~-60 kPa)水分胁迫,以淹水灌溉为对照,在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间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龙稻18的产量、食味品质表现最优。与对照相比,轻度、重度水分胁迫分别减产4.65%、7.88%,但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在轻度、重度水分亏缺后,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分别较对照显著升高115.62%、99.73%和108.16%、90.73%;籽粒长宽比受到的影响较小。干旱处理显著提高了清蛋白含量(7.95%、8.75%),显著降低了醇溶蛋白含量(12.10%、10.58%),轻度、重度水分亏缺分别显著提高了稻米的球蛋白(3.40%)、总蛋白(3.90%)含量。干旱处理未对直链淀粉含量产生显著影响,轻度水分亏缺后,稻米的光泽、味道、口感及综合评分分别较对照显著升高1.67%、0.37%、3.00%和1.46%。综上所述,结实期水分亏缺降低了稻米的加工、外观品质,提高了营养品质,且轻度水分亏缺能够改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亏缺 产量 品质 结实期
下载PDF
群体密度与黄腐酸对芸豆籽粒淀粉形成及加工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孙光旭 郭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为探明群体密度与叶面喷施黄腐酸对黑龙江省西北部芸豆籽粒淀粉形成及加工特性的影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3个群体密度:20万株·hm^(-2)(D1,稀植处理)、23万株·hm^(-2)(D2,当地常规密度)、26万株·hm^(-2)(D3,密植处... 为探明群体密度与叶面喷施黄腐酸对黑龙江省西北部芸豆籽粒淀粉形成及加工特性的影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3个群体密度:20万株·hm^(-2)(D1,稀植处理)、23万株·hm^(-2)(D2,当地常规密度)、26万株·hm^(-2)(D3,密植处理);副区设5个黄腐酸浓度:清水(C0)、0.37(C1)、0.45(C2)、1.12(C3)、1.50 kg·hm^(-2)(C4)。采用碱液浸提法提取成熟后芸豆籽粒淀粉,通过测定淀粉的溶解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糊化特性、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以及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了芸豆淀粉品质形成的群体效应及叶面肥调控效果。结果表明:芸豆籽粒粗淀粉含量及直链淀粉比例显著影响淀粉的加工特性。2021年、2022年芸豆淀粉含量均随群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从45.7%、47.7%增加到59.0%、50.7%;同时,直链淀粉含量均在高密度(26万株·hm^(-2))处理下达到峰值,分别为36.3%和28.4%。叶面喷施黄腐酸促进了芸豆籽粒淀粉的积累,提高了籽粒总淀粉含量,增加了中、低密度群体(20万株·hm^(-2)和23万株·hm^(-2))下的籽粒直链淀粉的比例,2021年和2022年的增幅范围分别为8.4%~17.0%、16.4%~35.6%和6.1%~19.3%、8.4%~12.8%,但降低了高密度群体(26万株·hm^(-2))的直链淀粉比例,2021年与2022年降低范围分别为5.7%~13.6%与4.3%~15.0%。综合分析,在黑龙江西北部地区,26万株·hm^(-2)的栽培密度有利于籽粒淀粉品质的形成,同时在芸豆开花期喷施1.50 kg·hm^(-2)的黄腐酸对淀粉加工品质具有一定提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 籽粒淀粉 群体密度 黄腐酸 淀粉加工品质
下载PDF
基于光谱反射率的寒地水稻叶片氮含量预测
15
作者 李红宇 高正武 +3 位作者 王志君 林添 赵海成 范名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82-2593,共12页
为实现利用水稻叶片光谱指数实时预测叶片群体的氮素含量,采集了不同年份中氮素、品种差异下寒地水稻主要生育期(T_(1)穗分化中期、T_(2)拔节期、T_(3)孕穗期、T_(4)齐穗期、T5蜡熟期)顶部3片全展叶(上1、上2、上3叶分别记作L1、L_(2)、... 为实现利用水稻叶片光谱指数实时预测叶片群体的氮素含量,采集了不同年份中氮素、品种差异下寒地水稻主要生育期(T_(1)穗分化中期、T_(2)拔节期、T_(3)孕穗期、T_(4)齐穗期、T5蜡熟期)顶部3片全展叶(上1、上2、上3叶分别记作L1、L_(2)、L_(3))的光谱反射率,探究其变化规律以及光谱指数与叶片氮素含量的关系,并用P-k、均方根误差(RMSE)、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SMAPE)、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相对预测性能(RPD)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提高氮肥投入量,叶片反射率在可见光区域内呈降低趋势,在近红外平台叶片反射率上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在可见光区域内,不同品种L1叶反射率先降低后上升,L_(2)、L_(3)叶的反射率一直上升,与叶片氮素百分含量的敏感波段为500~550和650~700nm。对光谱指标和叶片氮素百分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生育前期以下位叶片的光谱指标相关系数高,生育后期则相反,筛选出T_(1)时期L_(2)叶指标FD-NDNI、T_(2)时期L_(2)叶指标GM2、T_(3)时期L_(2)叶指标Lic2、T_(4)时期L1叶指标MRESRI以及T5时期L1叶指标Ctr1适宜作为不同时期预测叶片氮素含量的最佳指标,预测叶片氮素含量的回归方程R2分别0.54^(**)、0.60^(**)、0.66^(**)、0.62^(**)、0.5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验证指标的P-k值分别为0.00、0.04、0.06、0.01、0.04;RMSE分别为0.39、0.58、0.22、0.54、2.56;SMAPE分别为1.11、1.41、1.03、1.64、3.89;RMSEC分别为0.17、0.15、0.13、0.13、0.13;RMSECV分别为0.18、0.14、0.12、0.12、、0.14;RPD分别为2.46、2.19、3.15、1.74、3.01,其中T_(3)时期L_(2)叶指标Lic2的预测效果表现最佳。借助筛选的光谱指标能够实现快捷、无损和实时预测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素营养状况,促进高产优质的寒地水稻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反射率 叶片含氮量 光谱指标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栽培模式对寒地粳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吕艳东 胡月 +4 位作者 李猛 姜红芳 兰宇辰 王鹤璎 郭晓红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7-193,共7页
为探讨寒地粳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协调的栽培技术,以龙庆稻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未施氮处理(N0)、当地农民栽培(对照,FP)、高产高效栽培(HYHE)和超高产栽培(SHY)4种栽培模式,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讨寒地粳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协调的栽培技术,以龙庆稻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未施氮处理(N0)、当地农民栽培(对照,FP)、高产高效栽培(HYHE)和超高产栽培(SHY)4种栽培模式,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两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8.58和11.73 t/hm^2,分别较对照提高13.19%和54.74%。与对照相比,在高产高效和超高产栽培模式下,水稻各器官及全株氮、磷、钾含量均显著提高,并在齐穗期保持了较高的全株氮素积累量,同时提高了全株氮、磷、钾素积累能力;在成熟期,植株各器官氮、磷、钾素积累量表现为穗部>茎鞘>叶片;高产高效和超高产栽培模式降低了氮、磷、钾素干物质和稻谷生产效率,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叶片和茎鞘氮素转运量、氮素表观转运率以及氮素转运贡献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均表现为:超高产栽培>高产高效栽培>当地农民高产栽培>未施氮空白对照。综上所述,高产高效和超高产栽培模式在保证水稻高产的同时,显著提高各器官及全株的氮、磷、钾含量以及氮、磷、钾的积累量,有利于寒地水稻养分的高效吸收与利用,从而获得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模式 产量 养分吸收
下载PDF
26个大庆地区外引糯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
17
作者 邓杰 宋悦 +6 位作者 李宇欣 周宇龙 靳崧 李文龙 王岭 王玉凤 高树仁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1期28-31,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大庆地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将26个外引品种开展田间筛选试验,对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等10个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米甜糯628、金糯262、农科糯336及垦科糯6604个糯玉米品种的关联度与理想品种最接近,从... 为筛选出适宜在大庆地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将26个外引品种开展田间筛选试验,对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等10个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米甜糯628、金糯262、农科糯336及垦科糯6604个糯玉米品种的关联度与理想品种最接近,从农艺性状及产量方面考虑,以上4个品种(包含对照品种金糯262)可重点关注并在大庆多年、多点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地区 糯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时期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处理对芸豆干燥及收获的影响
18
作者 闫天雨 于崧 于立河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3期5-7,共3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除草剂作为收获辅助干燥剂时对芸豆植株收获时脱水速率的影响,在芸豆收获期,选择草甘膦除草剂开展田间干燥脱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各浓度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够加快芸豆子粒脱水,降低芸豆的田间含水量,其中浓度... 为研究不同浓度除草剂作为收获辅助干燥剂时对芸豆植株收获时脱水速率的影响,在芸豆收获期,选择草甘膦除草剂开展田间干燥脱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各浓度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够加快芸豆子粒脱水,降低芸豆的田间含水量,其中浓度越高脱水效果越好;随着干燥剂浓度的增加,株荚数、株粒数、株粒重、百粒重、产量逐渐下降。综合考虑喷施的时间和环境要求,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推荐75%豆荚变黄时进行施药,喷施草甘膦600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 除草剂 收获辅助剂 机械采收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对土壤特性、玉米植株养分含量及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9
作者 胡慧影 郭伟 +1 位作者 韦娜 邢力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0,共9页
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是缓解土壤肥力下降、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土壤质量及改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调节土壤酶活性、活化土壤养分、促进玉米养分吸收,研究未施化肥(CK)、1/2全量化肥(1/2CF)、3/4全量化肥(3/4CF)和... 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是缓解土壤肥力下降、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土壤质量及改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调节土壤酶活性、活化土壤养分、促进玉米养分吸收,研究未施化肥(CK)、1/2全量化肥(1/2CF)、3/4全量化肥(3/4CF)和全量化肥(CF)分别配施0 mg/kg腐殖酸(HA0)、250 mg/kg腐殖酸(HA250)、500 mg/kg腐殖酸(HA500)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玉米植株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为化肥减量施用应用于玉米实际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植株矿质营养含量均有明显的影响。在玉米抽雄期、成熟期,3/4CF+HA250处理的土壤酶活性较CF+HA0处理明显增强。而在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3/4CF+HA250处理植株干质量较CF+HA0用量分别显著提高110.7%和154.6%,抽雄期3/4CF+HA250处理的玉米植株全氮含量较CF+HA0处理提高36.6%。1/2CF+HA250和3/4CF+HA250处理的玉米植株全磷含量较CF+HA0处理增加38.0%和74.8%。与CF+HA0处理相比,化肥减量配施不同用量腐殖酸降低了拔节期、抽雄期植株全钾含量。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能显著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同时增加玉米植株的干质量。综上,3/4CF+HA250处理对于提高玉米植株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特性、提升玉米干物质量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化肥 腐殖酸 土壤特性 植株养分 干质量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碱胁迫下谷子萌发期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20
作者 刘畅 徐明丽 +5 位作者 吴柏辰 郭彦颉 尹佳乐 张文博 殷佳琪 苗兴芬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1,80,共8页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谷子碱胁迫的缓解效应,以5种耐碱性不同的谷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100、200、300、400μmol/L)褪黑素对25 mmol/L的NaHCO_(3)、Na_(2)CO_(3)(摩尔比1∶1)混合胁迫下谷子萌发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碱...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谷子碱胁迫的缓解效应,以5种耐碱性不同的谷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100、200、300、400μmol/L)褪黑素对25 mmol/L的NaHCO_(3)、Na_(2)CO_(3)(摩尔比1∶1)混合胁迫下谷子萌发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碱胁迫显著抑制谷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施加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均能缓解碱胁迫对谷子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50μmol/L褪黑素对碱极敏感品种金谷1号缓解效果较为明显,而抗氧化酶活性则是中等品种长农35表现较明显,表明在碱胁迫下,褪黑素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清除细胞内过量活性氧,维持细胞稳定性,从而提高谷子耐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碱胁迫 褪黑素 萌发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