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Dels标记的大白菜育种材料的亲缘关系鉴定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栓桃 张志刚 +7 位作者 司立英 王荣花 李巧云 王立华 赵智中 梁水美 张全芳 步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7-667,共11页
采用86对InDels引物对105份大白菜育种材料进行了鉴定,共得到189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所能检测到的等位基因为2~4个,其中82.6%的引物仅能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位点;杂合度指数0~0.1880,平均为0.0511;主要等位基因频率为0.3277~0.9664,平... 采用86对InDels引物对105份大白菜育种材料进行了鉴定,共得到189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所能检测到的等位基因为2~4个,其中82.6%的引物仅能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位点;杂合度指数0~0.1880,平均为0.0511;主要等位基因频率为0.3277~0.9664,平均为0.6638;每对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0629~0.6654,平均为0.3444。94.2%的引物杂合度低于0.1,表明所选材料纯合度较高。采用NTSYS软件对供试材料进行UPGMA聚类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60时所有试材料分为合抱型(类群Ⅰ)与叠抱型(类群Ⅱ)明显的两个类群。叠抱型所在的类群Ⅱ在相似系数0.63时又进一步分为4个亚群。4个杂种优势非常明显的叠抱型品种的亲本材料分别处于不同的亚群或同一亚群中的不同分支。对双亲标记检测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后挖掘了一批适宜4个杂交种纯度鉴定的引物,从中筛选了3对适宜4个杂交种纯度鉴定的通用引物。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大白菜杂种优势育种的分子证据,同时也为育种实践中杂交组合的高效选配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育种材料 亲缘关系 杂种优势 插入/缺失标记
下载PDF
利用远缘杂交培育半匍匐密枝型高产花生新品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彭振英 单雷 +7 位作者 田海莹 孟静静 郭峰 王兴军 张智猛 丁红 万书波 李新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0-496,共7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为将野生花生的优异基因导入栽培花生,采用远缘杂交方法,将黑花生(A.hypogaeaL.)与野生花生A.monticola进行杂交,获得一个高产株系。该株系平均单株产量为普通花生的4倍,株型由亲本黑花生的直立、疏枝型转变...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为将野生花生的优异基因导入栽培花生,采用远缘杂交方法,将黑花生(A.hypogaeaL.)与野生花生A.monticola进行杂交,获得一个高产株系。该株系平均单株产量为普通花生的4倍,株型由亲本黑花生的直立、疏枝型转变为半匍匐、密枝型。另外,该株系生育期稍长,花量大,花色深,荚果数量多,单枝有效结果范围大约20~25cm。不同株系间荚果果型差异明显,大部分株系果型与黑花生相似。种皮颜色由粉到紫各不相同。种子大小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利用半匍匐密枝株型培育高产花生品系(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花生(A.hypogaea L.) 野生花生(A.monticola) 远缘杂交 直立型 半匍匐密枝型 种皮颜色 高产
下载PDF
AhFAD2B基因MITE标记在高油酸花生选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平丽 唐桂英 +6 位作者 李国卫 付春 鲁成凯 姜言生 宋晓峰 单雷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9-1077,共9页
高油酸花生因其优质的油脂组成,越来越受到食品、油脂加工、种业等领域的青睐。然而,目前我国育成的高油酸品种遗传背景狭窄,拓宽遗传背景、开发相应的分子标记,有利于高效选育性状优异、适应性广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本研究针对具有F45... 高油酸花生因其优质的油脂组成,越来越受到食品、油脂加工、种业等领域的青睐。然而,目前我国育成的高油酸品种遗传背景狭窄,拓宽遗传背景、开发相应的分子标记,有利于高效选育性状优异、适应性广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本研究针对具有F458背景的花生AhFAD2B基因的MITE插入突变,开发了用以辅助鉴定真杂种及后代材料的MITE分子标记。该方法运用1轮常规PCR反应和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就可以区分出3种基因型,简便易行、成本低、稳定性好,显著提高了目标性状选择效率。同时,以耐盐性强、油食兼用型北方大花生品种宇花2号(YH2)做母本,高油酸花生潍花25号(WH25)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系谱法逐代进行田间农艺性状筛选,并运用MITE标记辅助进行F1真杂种和后代单株基因型鉴别,获得了5个半直立型和1个直立型高油酸花生新品系。并且,对这些品系主要种子品质性状和耐盐性进行了调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MITE转座子 分子标记 高油酸
下载PDF
花生株型与高产 被引量:9
4
作者 彭振英 单雷 +2 位作者 张智猛 李新国 万书波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72,共4页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食用油供给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花生产量对于推动我国花生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花生主推品种以直立型为主,该株型结果集中,可以密植,能够满足当时小...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食用油供给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花生产量对于推动我国花生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花生主推品种以直立型为主,该株型结果集中,可以密植,能够满足当时小农经济手工劳作的需求。但是相比于蔓生型和半蔓生型花生来说,直立型花生用种量大、投入高、产量偏低,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美国花生品种以蔓生型为主,花生单产高于我国,但是在我国发展蔓生型花生不切合我国耕地紧缺的实际情况,因此培育半蔓生型高产花生新品种是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直立型花生对产量的限制性,论证了半蔓生型高产花生的优势,以期为我国花生高产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株型 直立型 半蔓生型 蔓生型 高产
下载PDF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的分离鉴定与所产乳糖酶酶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岳寿松 边斐 +4 位作者 张燕 孙蕊蕊 齐自成 李福欣 朱友峰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66-70,101,共6页
为研究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微生物资源,用邻硝基苯酚β-D-半乳糖苷(ONPG)法,从雪莲菌发酵乳中分离到一株产乳糖酶的酵母菌株XL-B36,通过分子鉴定,确定该菌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对该菌所产乳糖酶酶学性能进... 为研究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微生物资源,用邻硝基苯酚β-D-半乳糖苷(ONPG)法,从雪莲菌发酵乳中分离到一株产乳糖酶的酵母菌株XL-B36,通过分子鉴定,确定该菌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对该菌所产乳糖酶酶学性能进行研究,该酶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47℃和7. 0,在35~4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H 5. 0~8. 0表现稳定,pH 7. 0时出现酶活峰值。金属离子Mn2+、Mg2+、Na+对酶活具有激活作用,Ca2+和Zn2+对酶活具有抑制作用,Cu2+和EDTA对酶活具有完全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Β-半乳糖苷酶 分子鉴定 酶学性质
下载PDF
花生远缘杂交后代的氨基酸含量变异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彭振英 单雷 +2 位作者 张智猛 李新国 万书波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实验室利用野生花生(A.monticola)与栽培品种(黑花生、桂花红)杂交,获得了一些具有高产性状的花生新材料。通过对这些远缘杂种后代种子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共能检测到17种水解氨基酸和20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其次... 本实验室利用野生花生(A.monticola)与栽培品种(黑花生、桂花红)杂交,获得了一些具有高产性状的花生新材料。通过对这些远缘杂种后代种子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共能检测到17种水解氨基酸和20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其次是天冬氨酸和精氨酸,三者的总和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6.1%~47.3%。不同株系间氨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有较大差异。本研究可为利用远缘杂交获得高产优质的花生新材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远缘杂交 水解氨基酸 游离氨基酸 变异系数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对泌乳期德州驴生产性能及驴驹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燕 张伟 +7 位作者 齐鹏飞 贾涛 于金慧 边斐 陈高 游银伟 钟怀荣 岳寿松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本试验选取产期和胎次相近的10头母驴及其驴驹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日粮中添加30g/(头·d)复合益生菌,旨在探究复合益生菌对德州驴产奶量、产奶品质及驴驹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在试验后期提高了母驴... 本试验选取产期和胎次相近的10头母驴及其驴驹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日粮中添加30g/(头·d)复合益生菌,旨在探究复合益生菌对德州驴产奶量、产奶品质及驴驹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在试验后期提高了母驴产奶量,延缓了产奶量下降趋势,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驴奶乳脂率、真蛋白含量、总干物质含量。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提高驴驹体重(P<0.05),降低驴驹腹泻率。本研究为提高泌乳期母驴生产性能和驴驹生长性能提供了新思路,为益生菌在驴养殖业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生产性能 乳品质 生长性能
下载PDF
发酵菌剂对牛粪好氧发酵过程及抗盐碱菌剂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凤 田慎重 +4 位作者 岳寿松 宋效宗 王梅 边文范 董亮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1,共7页
为评价本课题组筛选的发酵菌剂对牛粪发酵过程及抗盐碱菌剂活性的影响,采用槽式好氧堆肥方法,通过设置牛粪+辅料(T1)、牛粪+辅料+发酵菌剂Ⅰ+功能菌剂(T2)、牛粪+辅料+发酵菌剂Ⅱ+功能菌剂(T3)三个处理,以发酵温度、发芽指数等为无害化... 为评价本课题组筛选的发酵菌剂对牛粪发酵过程及抗盐碱菌剂活性的影响,采用槽式好氧堆肥方法,通过设置牛粪+辅料(T1)、牛粪+辅料+发酵菌剂Ⅰ+功能菌剂(T2)、牛粪+辅料+发酵菌剂Ⅱ+功能菌剂(T3)三个处理,以发酵温度、发芽指数等为无害化评价指标,研究发酵过程中有机碳、腐植酸、氮磷钾等的变化规律及抗盐碱菌剂存活率。结果表明:(1)接种发酵菌剂Ⅰ和发酵菌剂Ⅱ达到50℃的时间比不接种菌剂提前4 d,50℃以上高温维持时间延长6 d,高温持续期为21 d,最高温度提高12.63℃~13.6℃;(2)发酵22 d时接种发酵菌剂处理的发芽指数均高于85%;(3)接种发酵菌剂处理的总腐植酸含量高于不接种菌剂处理;(4)从保存有机碳、腐植酸、氮磷钾养分含量方面考虑,发酵时间最长为27d;(5)T2和T3处理的抗盐碱菌剂的有效活菌数在48 d达到0.4×10^(8)/g以上,符合NY884-2012生物有机肥中的标准。综上所述,两种发酵菌剂均能提高牛粪发酵速度,有利于堆肥腐熟及无害化。发酵菌剂未影响抗盐碱菌剂的繁殖生长,发酵产物适合作为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好氧发酵 发酵菌剂 抗盐碱菌剂
下载PDF
花生丙二酰单酰CoA转酰基酶(MCMT)基因家族应对不同胁迫的响应模式
9
作者 彭振英 孟静静 +8 位作者 唐朝辉 王建国 张佳蕾 郭峰 杨莎 张智猛 丁红 李新国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8-1089,共12页
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malonyl-CoA:ACP malonyltransacylase,MCMT)催化由丙二酰单酰CoA形成丙二酰单酰ACP。它既是生物脂肪酸合成的基本构成要素,又是细胞膜、储藏油脂和脂信号分子的重要成分。本文就花生MCMT基因家族成员的各项... 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malonyl-CoA:ACP malonyltransacylase,MCMT)催化由丙二酰单酰CoA形成丙二酰单酰ACP。它既是生物脂肪酸合成的基本构成要素,又是细胞膜、储藏油脂和脂信号分子的重要成分。本文就花生MCMT基因家族成员的各项特征做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栽培花生基因组中共有5个AhMCMTs基因,分别位于5条不同的染色体上。这5个AhMCMTs均含有较多的内含子,数目为9~12个。蛋白长度从277到472个氨基酸不等,且均无跨膜结构,都定位于叶绿体中。有3个AhMCMTs具有可变剪接现象,其中arahy.FJ253B和arahy.R7F6LC各有6个剪接体,arahy.T9C115有2个剪接体。可变剪接类型以内含子滞留、外显子跳跃和发生在5’-UTR的可变剪接为主。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栽培花生与油菜、山茶和羽扇豆基因组中含有较多的MCMT基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家族扩张现象。根据花生转录组数据发现它们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显著不同,arahy.FJ253B表达量最高,几乎在所有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推测是花生生长发育的主要作用基因。它们应对不同胁迫处理的反应模式也各不相同,并且同一个基因在相同胁迫处理下,在根中和叶中的反应模式也不同,显示出这5个AhMCMT基因应对不同胁迫处理时的不同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 可变剪接 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 胁迫处理
下载PDF
发菜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与分子鉴定研究
10
作者 陈雪燕 何兵强 +2 位作者 谭晴晴 张全芳 汝医 《药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1期634-637,共4页
目的以发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的提取DNA方法,筛选出了一种适合快速提取发菜DNA的方法。方法分别利用自主研发的硅珠DNA纯化技术、细菌试DNA提取试剂盒和植物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发菜基因组DNA。结果本实验室开发的硅珠DNA提取纯化技术具... 目的以发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的提取DNA方法,筛选出了一种适合快速提取发菜DNA的方法。方法分别利用自主研发的硅珠DNA纯化技术、细菌试DNA提取试剂盒和植物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发菜基因组DNA。结果本实验室开发的硅珠DNA提取纯化技术具有快速、无毒以及获得的发菜DNA纯度高等优势。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测序得到16S rRNA基因,利用Blas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与发菜同源性为99%。结论本研究研制的发菜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可用于发菜源性的分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菜 DNA提取 16S RRNA 分子检测
下载PDF
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6
11
作者 崔维佩 唐桂英 +3 位作者 徐平丽 李鹏祥 朱洁琼 单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877,共9页
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是植物生活史重要的两个环节,植物激素在其中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利用ELISA方法测定了弱休眠性花生品种Chico(CC)和强休眠性丰花1号(FH1)花生种子在萌发过程不同部位中脱落酸(ABA)、赤霉素(GA3)、油菜素内酯(BR... 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是植物生活史重要的两个环节,植物激素在其中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利用ELISA方法测定了弱休眠性花生品种Chico(CC)和强休眠性丰花1号(FH1)花生种子在萌发过程不同部位中脱落酸(ABA)、赤霉素(GA3)、油菜素内酯(BR)和吲哚乙酸(IAA)的含量。结果表明,FH1新鲜收获种子和干种子中不同部位ABA含量水平明显高于CC;吸水萌发过程中,两品种子叶中ABA含量和ABA/GA3比例变化趋势呈现明显差异,但两品种整体ABA含量及ABA/GA3比例随吸胀降低。研究表明,ABA在检测的三个部位中均发挥作用。萌发中后期,两品种子叶中GA3含量上升,表明GA3主要在子叶发挥作用。两品种IAA及BR含量在种子萌发过程变化趋势一致,它们主要在胚轴及胚根发挥作用。新鲜种子中IAA含量较高,吸胀后呈“波浪型”变化趋势,总体维持明显低于新鲜收获的种子中的水平;且FH1中IAA含量水平明显低于CC品种。萌发过程中两品种BR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FH1的BR含量明显高于CC种子。总之,不同品种间内源激素含量水平存在差异,FH1中较高的ABA水平与其较强的休眠性有关;萌发过程中GA3、BR的提高和较低的IAA水平促进胚轴伸长及胚根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内源激素 ELISA 休眠 萌发
下载PDF
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对干旱和盐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扬 张冠初 +4 位作者 丁红 张智猛 慈敦伟 郭峰 戴良香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5-993,共9页
为明确旱、盐及旱盐双重胁迫对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了花生开花期干旱、盐胁迫及旱盐双重胁迫下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均以放线菌纲(Actino... 为明确旱、盐及旱盐双重胁迫对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了花生开花期干旱、盐胁迫及旱盐双重胁迫下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均以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未分类菌目(norank_p__Saccharib⁃acteria)、蓝藻纲(Cyan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纲(Gemmatimonadetes)和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7个优势菌纲为主。干旱和盐胁迫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α-变形菌纲和蓝藻纲的含量,且对蓝藻纲的诱导效果较显著,推测蓝藻纲在提高花生胁迫耐受性方面具有重要功能。非生物胁迫影响根际土壤微域环境,对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具有调控作用。调节微生物群落结构,改良土壤微域环境,是提高植物胁迫耐受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根际 旱盐双重胁迫 细菌群落多样性 16S rRNA
下载PDF
花生荚果发育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文文 王建国 +2 位作者 万书波 彭振英 李新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0-950,共11页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荚果是花生的收获器官,深入研究花生荚果发育及其调控,可以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花生荚果发育过程和内外限制因素的调控作用,并结合激素、营养元素、遗传学...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荚果是花生的收获器官,深入研究花生荚果发育及其调控,可以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花生荚果发育过程和内外限制因素的调控作用,并结合激素、营养元素、遗传学研究以及DNA、RNA等分子调控机制,综述了近年来花生荚果发育相关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荚果发育 激素调控 营养元素调控 遗传学研究 分子调控机制
下载PDF
花生PDAT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海莹 单雷 +5 位作者 李新国 郭峰 张智猛 孟静静 万书波 彭振英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13,共8页
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phospholipids: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PDAT)催化磷脂和二酰甘油反应,生成溶血磷脂和三酰甘油,是植物三酰甘油合成的关键酶之一。为了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探究花生PDAT(AhPDAT)基因家族的特征,通过生物信... 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phospholipids: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PDAT)催化磷脂和二酰甘油反应,生成溶血磷脂和三酰甘油,是植物三酰甘油合成的关键酶之一。为了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探究花生PDAT(AhPDAT)基因家族的特征,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花生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AhPDAT家族成员从系统进化、基因结构、表达模式以及可变剪接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AhPDAT家族包含17个成员,不均匀分布于9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发现,AhPDATs与大豆、苜蓿以及菜豆聚在一起,亲缘关系较近。基因结构分析显示,AhPDATs基因具有2~8个外显子,可编码88~742个氨基酸。表达模式分析发现,AhPDATs家族成员组织表达多样化,这种表达模式的差异表明它们功能分工的不同。同时,该家族基因还存在丰富的可变剪接类型。这些结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AhPDATs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花生品质育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 进化 表达模式 可变剪接
下载PDF
基于土壤蓄热的日光温室逆温现象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传坤 魏珉 徐平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119,共6页
为探究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偏低的原因,以传热学对流换热理论为基础,以土壤蓄热温差占温室垂直方向上最大空气温度与地面温度之差的比例(温差比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日光温室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开展研究。在位于山东泰安的日光温室内,选取... 为探究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偏低的原因,以传热学对流换热理论为基础,以土壤蓄热温差占温室垂直方向上最大空气温度与地面温度之差的比例(温差比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日光温室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开展研究。在位于山东泰安的日光温室内,选取温室中部后墙南5.4m,距离地面0,0.1,1.1,2.1,3.1,4.27,4.37m高度处为测点,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T1~T7,地面设置热流板H1;选取试验期间土壤蓄热量高、中等、低3天试验数据,对不同高度各测点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计算垂直高度上的最高空气温度,计算不同太阳辐射情况下的温差比例。试验数据验证了温室空气温度自下而上逐渐升高,然后逐渐降低;温室空气存在逆温层和对流层,存在逆温现象;逆温层上部空气密度小于下部空气密度,上部高温空气不能流动到地面,逆温层两端温差较大。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太阳辐射情况下垂直方向上最大空气温度积分与地面温度积分之差分别为890℃、770℃、175℃,土壤蓄热温差积分分别为310℃、200℃、68℃,温室散热温差积分分别为120℃、20℃、27℃,土壤蓄热时间分别为6h 55min、4h 50min、2h 20min;后墙南5.4m处逆温层、对流层高度分别为0~3.1m、3.1~4.37m;试验期间不同太阳辐射情况下温差比例分别为34.8%、26%、38.9%。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强度高时土壤蓄热温差和蓄热时间多于太阳辐射强度低时的土壤蓄热温差和蓄热时间;对流层空气产生自然对流,温室热量向温室外部大量散失;逆温现象造成的温差比例偏小是造成土壤总体蓄热量少、土壤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温差比例 逆温层 对流层 逆温现象
下载PDF
桑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优化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力群 谭晴晴 +7 位作者 陈雪燕 刘利平 刘国霞 胡悦 范阳阳 刘艳艳 步迅 张全芳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8-21,31,共5页
本研究以桑黄为材料,筛选出一种快速直接提取子实体DNA的方法。利用CTAB法、试剂盒及硅珠DNA纯化技术分别对桑黄子实体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硅珠DNA纯化技术的提取效果最好,试剂盒方法次之。经过PCR扩增和测序得到桑黄的rDNA IT... 本研究以桑黄为材料,筛选出一种快速直接提取子实体DNA的方法。利用CTAB法、试剂盒及硅珠DNA纯化技术分别对桑黄子实体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硅珠DNA纯化技术的提取效果最好,试剂盒方法次之。经过PCR扩增和测序得到桑黄的rDNA ITS序列,通过BLAST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发现所检测的样品为哈尔蒂木层孔菌Phellinus hartig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DNA提取 ITS 分子检测
下载PDF
日光温室夜间空气自然对流边界层的确定及量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传坤 魏珉 +4 位作者 徐平丽 杨宁 刘波 王晓 孔祥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31-38,共8页
为研究塑料薄膜覆盖日光温室夜间的保温原理,运用自然对流边界层理论对日光温室夜间垂直方向上的温差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试验温室地面以上0.10 m内、薄膜内侧0.10 m内温差积分占垂直方向上总温差积分的比例分别为45.55%、34.54%... 为研究塑料薄膜覆盖日光温室夜间的保温原理,运用自然对流边界层理论对日光温室夜间垂直方向上的温差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试验温室地面以上0.10 m内、薄膜内侧0.10 m内温差积分占垂直方向上总温差积分的比例分别为45.55%、34.54%;地面以上0.10 m处与薄膜内侧0.10 m处之间的距离为4.98 m,其温差积分占总温差积分的比例为19.91%。②试验温室地面和薄膜内侧存在速度边界层,夜间速度边界层瑞利数(Ra)为1.66×10^10~3.50×10^10,为湍流边界层。③日光温室除去受到覆盖物的保温因素外,内部空气自然对流也产生层流底层,增大了传热热阻,从而实现保温作用。④多膜覆盖、双层膜、内保温等栽培设施将空气分割成不同的空间,空气在不同的空间内分别进行自然对流,在增加的膜的两侧分别产生层流底层,保温效果优于单层膜保温效果,但保温效果的增幅随膜层数增加而降低。⑤试验期间温室地面、薄膜内侧湍流边界层厚度范围为0.13~0.14 m、层流底层厚度范围为5.01×10^-3~5.90×10^-3 m,薄膜内侧层流底层对温室的保温作用为0.70~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塑料薄膜 自然对流 边界层 湍流边界层 层流底层
下载PDF
Mapping of Hd-6-2 for Heading Date Using Two Secondary Segregation Populations in Rice
18
作者 ZHANG Hua LIU Xu +2 位作者 YANG Yongyi XUAN Ning YAO Fangyin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3期161-168,共8页
Heading dat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its for rice adaption to different cultivation areas and crop seasons. In this study, two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SLs), W31-41-61-3-11-3-6-7(W31-SSSL) and W32-5... Heading dat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its for rice adaption to different cultivation areas and crop seasons. In this study, two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SLs), W31-41-61-3-11-3-6-7(W31-SSSL) and W32-59-80-2-11-1-10(W32-SSSL) with substituted intervals derived from the donor parents IR66897 B(W31) and IR66167-27-5-1-6(W32), respectively, with Huajingxian 74(HTX74) were found to comprise a gene for extremely late-heading date, and the gene was tentatively designated as Hd-6-2. Two secondary F2 segregating populations were developed by crossing the two heterozygous SSSLs with HJX74 to map Hd-6-2 gene. According to phenotype analysis of the two mapping populations, the late heading date trait was controlled by a major recessive gene. In the segregation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W31-SSSL, Hd-6-2 was mapped on chromosome 6 between PSM677 and RM204 with the genetic distances of 1.3 and 2.7 c M, respectively. In the population of W32-SSSL, the gene for heading date was mapped to the similar region as Hd-6-2 and co-segregated with PSM672. The sequence alignment of Hd3 a in the coding domains and promoter regions of HJX74 and W31-SSSL are completely consistent, whereas there wa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W32-SSSL and HJX74, suggesting that Hd3 a could hardly be the main cause of the heading date variation in W31-SSSL, but it was probably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change of heading stage in W32-SS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 HEADING DATE gene MAPPING Hd3a
下载PDF
QTL Detection and Epistasis Analysis for Heading Date Using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in Rice(Oryza sativa L.)
19
作者 LI Guang-xian CHEN Ai-hua +6 位作者 LIU Xu WANG Wen-ying DING Han-feng LI Jun LIU Wei LI Si-shen YAO Fang-y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2311-2321,共11页
Heading date of rice is a key agronomic trait determining cultivated areas and seasons and affecting yield. In the present study, ifve primary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with the same genetic background were us... Heading date of rice is a key agronomic trait determining cultivated areas and seasons and affecting yield. In the present study, ifve primary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with the same genetic background were used to detect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for heading date in rice. Two QTLs, qHD3 and qHD6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3 and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6, respectively, were identiifed under natural long-day (NLD). Nineteen secondary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SSSLs) and seven double segments pyramiding lines were designed to map the two QTLs and to evaluate their epi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By overlapping mapping, qHD3 was mapped in a 791-kb interval between SSR markers RM3894 and RM569 and qHD6 in a 1 125-kb interval between RM587 and RM225. Results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epi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qHD3 and qHD6 under natural long-day (NLD). It was also found that qHD3 and qHD6 had signiifcant effects on plant height and yield traits, indicating that both of the QTLs have pleiotropic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Oryza sativa L.)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heading date EPISTASIS
下载PDF
北柴胡成花基因的克隆及时空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敏 张全芳 +4 位作者 蒲高斌 刘艳艳 刘谦 步迅 张永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8-1196,共9页
开花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从北柴胡植株中克隆得到4个与成花相关的基因,分别命名为BcSVP、BcPAF1、BcCO、BcFT,并进行了同源性比对;以actin和EF-1α作为双内参,对4个基因在北柴胡植株不同器官和不同发育阶段的时空表达差异... 开花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从北柴胡植株中克隆得到4个与成花相关的基因,分别命名为BcSVP、BcPAF1、BcCO、BcFT,并进行了同源性比对;以actin和EF-1α作为双内参,对4个基因在北柴胡植株不同器官和不同发育阶段的时空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cSVP主要在根中表达,相对表达量较低;BcPAF1和BcCO在不同部位均有较高表达,二者相对表达量伴随花期进程均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BcFT基因主要在茎中表达,相对表达量在盛花期急剧上升。本文首次克隆并分析了与北柴胡植株成花相关4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解析柴胡植株成花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成花基因 克隆 时空表达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