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liminary seismic anisotropy in the upper crust of the south segment of Xiaojiang faults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6
1
作者 Ying Li Yuan Gao +1 位作者 Yutao Shi Peng Wu 《Earthquake Science》 2021年第1期64-76,共13页
The Xiaojiang faults,striking north-tosouth(NS),and the Honghe faults,striking north-to-west(NW),are first-order block boundaries that intersect to form a concentrated stress zone at an acute angle in the southern par... The Xiaojiang faults,striking north-tosouth(NS),and the Honghe faults,striking north-to-west(NW),are first-order block boundaries that intersect to form a concentrated stress zone at an acute angle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ichuan-Yunnan rhombic block(SYB).It is also a crucial zone for material escaping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TP)due to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Plate and the Eurasian Plate.In December 2017,the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Forecasting of the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CEA)deployed a linear temporary seismic broadband array,the Honghe-Xiaojiang temporary Seismic Array(HX Array),across first-order block boundaries in the southern SYB.By using the waveform data of small earthquakes recorded by stations in the HX Array across Xiaojiang faults from 2017 to 2019,and by permanent seismic stations of the China National Earthquake Networks from 2012 to 2019,this paper adopts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method of shear-wave splitting(SWS),SAM method,to obtain preliminary results for seismic anisotropy in the upper crust.The study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ubzones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directions of polarization of the fast shear-wave(PFS)at the stations:the northern zone(zone A,where the HX Array is located)and the southern zone(zone B,to the south of the HX Arra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rections of the PFS at stations in zone A were highly consistent,dominant in the NE direction,correlated with the in-situ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and were seemingly unaffected by the Xiaojiang faults.The directions of the PFS as recorded at stations in zone B were more complicated,and were dominant in the NS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at of the regional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This suggests the joint influence of complex tectonics and regional stress in this narrow wedge area.By referring to the azimuthal anisotropy derived from seismic ambient noise in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TP,the NS direction of the PF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and its EW direction in the upper mantle,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azimuthal anisotropy in the upper crust differed from that in the lower crust in the south segment of Xiaojiang faults,at least beneath the observation area,and azimuthal anisotropy in the crust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upper mantle.The results support the pattern of deformation of ductile flow in the lower crust,and the decoupling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crusts as well as that between the crust and the mantle in the study area.The crustal directions of the PFS appeared to be independent of the Xiaojiang faults,suggesting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on the SYB passed through the Xiaojiang faults to the Yimen region.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anisotropic studies based on data on the dense temporary seismic array can yield clearer tectonic information,and reveal the complex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in the upper crust of the south segment of Xiaojiang fa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ojiang faults temporary seismic array shearwave splitting anisotropy in the upper crust stress
下载PDF
Intensive Observation of 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Earthquak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Yangtze River
2
作者 Ma Wentao Xu Changpeng +4 位作者 Yuan Jingli Li Hai'ou Xu Xiwei Zhang Xindong Zhang Lanfe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1年第3期273-285,共13页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 of the 11th "Five-year Plan", a densified seismic network consisting of 26 seismic stations was established at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 of the 11th "Five-year Plan", a densified seismic network consisting of 26 seismic stations was established at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in the section of Hubei Province in March 2009 (21 short-period seismographs, 5 broadband digital seismographs). From March to December, 2009, a total of 2,995 ML -0. 8 - 2. 9 earthquakes were detected during the trial impounding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 water level rose from 145 m to 172.8m). Using the double 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2,837 earthquakes were precisely re-loc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ttern of small local earthquake swarm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ook on a linear distribution or mass-like cluster distribution, the mass-like clusters of events were generally within a distance of 5 km from waterfront, and the linear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quakes could be extended to a distance of 16 km away from the waterfront. In the Hubei se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earthquake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ern end of the Xiannvshan and Jiuwanxi faults near the Xiangxihe River, and along the banks of the Yangtze River at the west of Xietan township and the Shenlongxi area on the northern bank in the Badong region, with focal depths less than 10km, and 4km in average. Earthquake frequency in the reservoir region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reservoir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indicating that the seismicity belongs to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s. Along the Shenlong River in the reservoir area, earthquakes showed three linear distributions in the northern Badong county, and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Karst distribution. There are underground rivers in the carbonate strata. When the reservoir was impounded, water permeated into the underground rivers, thus inducing earthquakes. Earthquakes in the areas on the crossriver segment of Xiannvshan fault, the Jiuwanxi fault and at the areas west of Xietan, Shazhen and Xizhen, may be related to the softening of discontinuities, such as the Nukou fault, the Xiannvshan fault, or the bedding joints, which would lead to failure of rock masses, thus, inducing earthquakes. However, convincing conclusions about the triggering mechanism still need further study. Additionally, near the areas south of Wenhua and Yanglin of Zigui county and at Rangkou town east of Badong county, mininginduced earthquakes occurred at the mines nearby, and on the shores of the reservoir are some collapse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 OBSERVATION Earthquake location SEISMOGENESI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Yangtze River
下载PDF
基于亚失稳的2021年5月漾濞Ms6.4地震的视波速比场的推演
3
作者 李守勇 宋秀青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402-408,422,共8页
亚失稳实验为前兆信息的提取和地震预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研究地震前兆信息,根据地震波速度与应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计算了2021年5月1日至21日漾濞Ms6.4地震前,经度E98°-E102°,纬度N24°-N28°地震的视波速比... 亚失稳实验为前兆信息的提取和地震预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研究地震前兆信息,根据地震波速度与应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计算了2021年5月1日至21日漾濞Ms6.4地震前,经度E98°-E102°,纬度N24°-N28°地震的视波速比,对其插值实现区域网格化,分析了视波速比场的梯度和梯度的散度,发现在点(N26.10°,E99.59°)和点(N25.73°,E99.87°)为中心释放能量,它们连线的走向为145°,在以点(N25.81°,E99.59°)和点(N26.58°,E100.26°)的连线为轴线的多点吸收能量,其走向为38°。认为具有亚失稳态的特征、是前兆信息,由亚失稳理论推演出0至5日内,在点(N26.10°,E99.59°)或点(N25.73°,E99.87°)或其连线的附近将发生地震,断层的破裂长度约为49.8km,换算为Ms6.8,与测量的在点(N25.67°,E99.87°)发生的Ms6.4地震对比是理想的,认为该方法可以为此类浅源走滑型地震且有一定数目前震的前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波速比场 亚失稳 应力场 梯度的散度
下载PDF
邯郸西南部地区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调查
4
作者 王彬 李玉国 +2 位作者 段吉超 杨凡 刘贾贾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年第5期148-155,共8页
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地区近年来小震活动多发,以该区为调研区,兼顾地形地貌、交通、村落规模等信息均匀选取调研点,整体分析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调研发现,该区农村房屋结构主要有砖混、砖木、石木3类,房屋抗震性能如下:石木结构房屋修建... 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地区近年来小震活动多发,以该区为调研区,兼顾地形地貌、交通、村落规模等信息均匀选取调研点,整体分析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调研发现,该区农村房屋结构主要有砖混、砖木、石木3类,房屋抗震性能如下:石木结构房屋修建于20世纪60—70年代,施工质量普遍偏低,未进行抗震设计,抗震性能薄弱;砖木结构房屋修建于20世纪80—90年代,无圈梁和构造柱,未进行抗震设计,抗震性能较差;砖混结构房屋修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及以后,建造质量尚佳,部分房屋采用抗震设计,但抗震性能一般。鉴于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抗震宣传力度,根据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并设立专项建房补贴政策,合村并镇,整体搬迁,切实提升农村房屋抗震性能,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房屋 现状调查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基于b值的晋冀鲁豫交界区强震背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双凤 张小涛 张丽晓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以晋冀鲁豫交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古登堡的频次与震级关系式,计算1970年1月~2018年6月该区b值,进而判断未来强震危险地段。计算结果显示,邢台震源区西南端的未破裂区域为低b值异常区。进一步研究该区的地壳物性结构等资料,认为其具有高... 以晋冀鲁豫交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古登堡的频次与震级关系式,计算1970年1月~2018年6月该区b值,进而判断未来强震危险地段。计算结果显示,邢台震源区西南端的未破裂区域为低b值异常区。进一步研究该区的地壳物性结构等资料,认为其具有高低速相间的地壳介质、深切地幔的断裂、大地震破裂空段等利于能量积累、发生强震的特性。综合分析认为,低b值异常区附近的紫山西断裂与曲陌断裂交会区,是未来晋冀鲁豫交界区最有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冀鲁豫交界区 B值 邢台震源区 强震背景
下载PDF
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地壳厚度与泊松比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鹏 贾华 +2 位作者 张小涛 王雪飞 刘爽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75,共13页
根据晋冀蒙交界地区固定台和流动台共计78个台站记录的高质量远震资料,得到了共计6978个接收函数,反演了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地壳厚度与波速比结果。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在31~45 km,变化幅度较大,具有由东向西逐渐加厚的横向变化,并... 根据晋冀蒙交界地区固定台和流动台共计78个台站记录的高质量远震资料,得到了共计6978个接收函数,反演了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地壳厚度与波速比结果。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在31~45 km,变化幅度较大,具有由东向西逐渐加厚的横向变化,并且沿着东南-西北方向有渐变特征。台站下方地壳速度比在1.63~1.90,对应的泊松比在0.18~0.31,具有明显的分块特征。波速比相对较高的地区多为沉积盆地断陷中心地带及附近区域,波速比较低的区域分布在太行山脉中段与吕梁山地区等隆起区域附近。大同火山区波速比高于周边地区,是火山剧烈活动引起地幔物质上涌的反映。太行山山前断裂带附近的台站下方地壳平均速度比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减小的特征,表明此区域地壳分层结构明显,同时也反映了平原地区与山脉地区的地壳介质成分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冀蒙 华北克拉通 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波速比
下载PDF
河北省南部及邻区地壳P波速度结构三维反演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小涛 张新东 +4 位作者 韩丽萍 单连君 王晓山 张双凤 吴鹏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第3期30-38,共9页
1980—2012年河北省及邻区测震台网地震记录,使用了河北省南部及邻区(34.0°—38.0°N,112.0°—118.0°E)63个固定地震台站和4 540个地震事件,得到27 709条P波到时数据,采用速度结构与地震位置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研... 1980—2012年河北省及邻区测震台网地震记录,使用了河北省南部及邻区(34.0°—38.0°N,112.0°—118.0°E)63个固定地震台站和4 540个地震事件,得到27 709条P波到时数据,采用速度结构与地震位置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研究区内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重新确定中小地震震源位置。速度结构揭示:研究区域内地壳的P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在10—25 km深度上横向不均匀性更加显著;大地震基本发生在速度异常体或高低速交界区域。地震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地震P波走时均方根残差(RM_S)从1.68 s降到0.82 s;地震呈明显条带状分布,震源深度与地质构造年代具有一定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反演 速度结构 重定位
下载PDF
GM4磁通门磁力仪观测数据预处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秀敏 畅国平 +1 位作者 王志敏 张建国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4期80-86,共7页
选取2017—2018年北京、昌黎、红山地震台GM4磁通门磁力仪观测资料,采用常规预处理方法,剔除地铁轻轨、地电阻率、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磁观测数据的干扰,结果发现,经分转秒处理,数据出现缺记现象,且完整率多低于90%,而秒转分处理,数据完整... 选取2017—2018年北京、昌黎、红山地震台GM4磁通门磁力仪观测资料,采用常规预处理方法,剔除地铁轻轨、地电阻率、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磁观测数据的干扰,结果发现,经分转秒处理,数据出现缺记现象,且完整率多低于90%,而秒转分处理,数据完整率达100%,无缺记现象发生;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受到地铁轻轨干扰的北京地震台地磁观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并与无地铁轻轨干扰的红山地震台地磁观测数据进行频谱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小波变换方法可有效抑制地铁轻轨对GM4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4磁通门磁力仪 预处理方法 地铁干扰 小波变换 干扰抑制
下载PDF
永年地震台伸缩仪EW向张性异常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屈曼 马栋 +3 位作者 侯晓真 陈建国 张双凤 牛淑瑜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针对河北永年地震台伸缩仪EW分量2015年5月11日起出现的加速拉张变化,从仪器工作状态、洞室环境、气象条件和外界环境干扰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利用3种荷载模型计算道路施工荷载变化可能引起的应变变化量,并结合其他形变测项变化特征... 针对河北永年地震台伸缩仪EW分量2015年5月11日起出现的加速拉张变化,从仪器工作状态、洞室环境、气象条件和外界环境干扰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利用3种荷载模型计算道路施工荷载变化可能引起的应变变化量,并结合其他形变测项变化特征进行论证,认为永年伸缩仪张性变化是区域应力场调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 伸缩仪 荷载 形变
下载PDF
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小地震视应力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丽晓 张磊 +1 位作者 闫俊岗 申炫烨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第4期28-36,共9页
选取晋冀蒙交界地区固定和临时测震台网记录的2014—2016年地震波形资料,采用近震Brune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反演计算298次ML≥2.0中小地震视应力值,分析震源参数之间的标度关系,并按照震中分区,分析不同地区视应力时序变化特征及不同震... 选取晋冀蒙交界地区固定和临时测震台网记录的2014—2016年地震波形资料,采用近震Brune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反演计算298次ML≥2.0中小地震视应力值,分析震源参数之间的标度关系,并按照震中分区,分析不同地区视应力时序变化特征及不同震级区间视应力空间分布特征,发现该区多处存在视应力高值现象,地震多发生于视应力高值异常及附近地区,与断裂带有一定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冀蒙交界地区 震源动力学参数 视应力 时空变化特征
下载PDF
晋冀鲁豫交界地区震源参数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丽晓 赵翠萍 +3 位作者 李艳娥 闫俊岗 张磊 谭青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第3期22-29,共8页
利用晋冀鲁豫交界地区邯郸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选取2005—2016年M_L≥1.8地震事件,采用Brune震源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得到该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并分析各参数形态特征。研究表明:(1)晋冀鲁豫交界地区中小地震的地震矩取值范围1.34... 利用晋冀鲁豫交界地区邯郸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选取2005—2016年M_L≥1.8地震事件,采用Brune震源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得到该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并分析各参数形态特征。研究表明:(1)晋冀鲁豫交界地区中小地震的地震矩取值范围1.34×10^(11)—2.63×10^(15) N·m,震源半径取值范围132—1 044 m,拐角频率fc取值范围1.25—9.82 Hz,应力降取值范围0.036 4—11.063 1 MPa;(2)震源参数之间相互关系;(3)按照震中分区分析不同区域应力降分布特征,河北邯郸、邢台等地及附近地区应力降范围为0 MPa<Δσ≤5 MPa,河南濮阳以及范县和山西黎城等地及附近地区应力降范围为5 MPa<Δσ≤11.063 1 MPa,该区处于高应力背景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谱 震源参数 应力降
下载PDF
河北南部及邻近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丽晓 闫俊岗 +1 位作者 谭青 冯向东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第3期7-14,共8页
利用P波初动和振幅相结合的广义极性振幅技术法(GPAT),反演2007-2016年河北南部及邻近地区发生的368个ML≥2.0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利用统计方法和系统聚类方法,分析震源机制解参数特征。结果表明,河北南部及邻区中小地震以走滑地震为主... 利用P波初动和振幅相结合的广义极性振幅技术法(GPAT),反演2007-2016年河北南部及邻近地区发生的368个ML≥2.0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利用统计方法和系统聚类方法,分析震源机制解参数特征。结果表明,河北南部及邻区中小地震以走滑地震为主;正断层和逆断层相对较少,断层面以倾斜或直立为主,断层运动表现为左旋走滑和右旋走滑,应力作用以水平和近水平推扭方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地震 广义极性振幅技术 震源机制解 系统聚类方法 河北南部及邻区
下载PDF
国产自动化磁通门经纬仪研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晓勇 张涛 +2 位作者 张策 张小涛 蔡寅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第5期172-177,共6页
通过激光准直机构、无磁二维旋转机构、二维旋转控制与角度测定等装置的设计,并通过磁通门传感器配置、数据采集与总控装置设计和地磁场偏角与倾角自动算法的研究与实现,构建自动化地磁倾角与偏角自动测量系统原理样机。通过原理样机的... 通过激光准直机构、无磁二维旋转机构、二维旋转控制与角度测定等装置的设计,并通过磁通门传感器配置、数据采集与总控装置设计和地磁场偏角与倾角自动算法的研究与实现,构建自动化地磁倾角与偏角自动测量系统原理样机。通过原理样机的实验验证和误差分析,取得地磁绝对观测系统关键技术,为地磁自动化绝对观测系统研制提供技术支撑,突破目前人工观测的限制,为地磁无人值守台站观测模式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磁二维旋转机构 二维旋转控制 自动测量
下载PDF
永年地震台水管倾斜仪降水干扰异常判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晓真 屈曼 +5 位作者 陈建国 张双凤 牛淑瑜 马栋 王时 刘燕翔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第3期163-169,共7页
针对河北永年地震台水管仪2016年7月21日EW分量快速西倾、NS分量快速北倾的异常现象,进行现场详细调查及排查,发现受7月19日—20日强降雨影响,台站西北方向出现有限范围的雨水汇集区,造成该区域荷载发生迅速变化,利用荷载模型进行定量计... 针对河北永年地震台水管仪2016年7月21日EW分量快速西倾、NS分量快速北倾的异常现象,进行现场详细调查及排查,发现受7月19日—20日强降雨影响,台站西北方向出现有限范围的雨水汇集区,造成该区域荷载发生迅速变化,利用荷载模型进行定量计算,进一步分析该影响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模型 水管仪 降雨干扰
下载PDF
河北邯郸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分析
15
作者 张建国 贾立峰 +2 位作者 张双凤 张小涛 江永健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第5期56-62,共7页
2019年1月7日,河北邯郸地区广平台、涉县台地磁FHD观测仪Z分量数据同时出现了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变化。通过对观测系统检测、测区环境调查、空间影响分析、与台站其他观测进行对比及以往震例讨论等,认为该变化可能为一次地磁局部地球物理... 2019年1月7日,河北邯郸地区广平台、涉县台地磁FHD观测仪Z分量数据同时出现了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变化。通过对观测系统检测、测区环境调查、空间影响分析、与台站其他观测进行对比及以往震例讨论等,认为该变化可能为一次地磁局部地球物理异常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D质子仪 地磁Z分量 加卸载响应比 异常分析
下载PDF
河北广平地震台数字电扰动异常分析
16
作者 贾华 乔子云 +4 位作者 贾立峰 张国苓 寇海川 张双凤 张小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第4期95-101,共7页
自2018年1月11日,河北广平地震台数字电扰动仪Ns、EW测道每日北京时间18时至次日06时出现规律性高值变化。通过观测系统检测、测区环境调查、现场实验分析、周边台站观测对比、其他台干扰形态分析及震例总结等手段,并对各种可能的影响... 自2018年1月11日,河北广平地震台数字电扰动仪Ns、EW测道每日北京时间18时至次日06时出现规律性高值变化。通过观测系统检测、测区环境调查、现场实验分析、周边台站观测对比、其他台干扰形态分析及震例总结等手段,并对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论证,综合分析认为,该变化为干扰的可能性较大,非地震前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扰动 异常分析 高值变化 地震异常
下载PDF
唐山-河间-磁县地震构造带浅层地震勘探
17
作者 冉志杰 彭远黔 +1 位作者 张建智 朱坤静 《华北地震科学》 2022年第1期25-33,共9页
鉴于唐山-河间-磁县地震构造带东边界断裂的位置、断错层位与上断点的埋深尚不明确,在临西、临清附近布设了4条浅层地震勘探测线,获得了4条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勘探剖面,DZ1、DZ2测线探测馆陶西断裂,断层上断点埋深300 m,馆陶西断裂最新... 鉴于唐山-河间-磁县地震构造带东边界断裂的位置、断错层位与上断点的埋深尚不明确,在临西、临清附近布设了4条浅层地震勘探测线,获得了4条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勘探剖面,DZ1、DZ2测线探测馆陶西断裂,断层上断点埋深300 m,馆陶西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DZ3、DZ4测线探测沧东断裂,断层上断点埋深270 m,沧东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河间-磁县地震构造带 浅层地震勘探 馆陶西断裂 沧东断裂
下载PDF
一种地震计固定装置
18
作者 张磊 张新东 +2 位作者 刘爽 吴鹏 赵长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1期132-138,共7页
为了避免地震计由强振动引起的不同程度的位移、偏转或倾倒,研制出1套地震计固定装置,该装置使地震计能够经受强烈振动。与其他类似装置不同的是,该装置是通过地震计的3个底脚进行固定的,不与地震计其他位置接触,这有效避免了混入其他... 为了避免地震计由强振动引起的不同程度的位移、偏转或倾倒,研制出1套地震计固定装置,该装置使地震计能够经受强烈振动。与其他类似装置不同的是,该装置是通过地震计的3个底脚进行固定的,不与地震计其他位置接触,这有效避免了混入其他噪声。通过测试试验发现,在安装固定底座后,地震计运行和产出的波形均正常,噪声略有变小,平均信噪比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计 固定装置 噪声 信噪比
下载PDF
不同型号水温仪同井对比观测分析
19
作者 孙晴 谭青 +2 位作者 贾华 王成亮 张子广 《高原地震》 2018年第2期40-45,共6页
在永年北杜井250 m深度安装的ZKGD3000-NT型地下水数据监测系统水温仪和SZW-1型数字式温度计进行对比观测与井水温梯度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井水温度逐渐升高,水温与深度呈正相关,温度梯度没有明显的梯度异常井段。但两者温... 在永年北杜井250 m深度安装的ZKGD3000-NT型地下水数据监测系统水温仪和SZW-1型数字式温度计进行对比观测与井水温梯度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井水温度逐渐升高,水温与深度呈正相关,温度梯度没有明显的梯度异常井段。但两者温度动态差异较大,SZW-1温度计观测结果动态稳定性高,可以判定温度22.58℃是永年井250 m深度的井水温度,基本保持稳定上升趋势,上升速率稳定;而同孔、同深度安装的ZKGD3000-NT水温仪测值波动性较大,变化速率亦大,呈现下降趋势或下降速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仪 地下水观测 邯郸地震台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地区上地壳各向异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鹏 高原 +1 位作者 陈安国 石玉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4-1116,共13页
三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菱形块体的西侧.受陆-陆板块碰撞作用的影响,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为研究该区的应力环境、构造特征及二者间的关系,本文使用三江流动线性地震台阵SL-Array(2016-12—2017-05)和国家固定地震台网(2... 三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菱形块体的西侧.受陆-陆板块碰撞作用的影响,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为研究该区的应力环境、构造特征及二者间的关系,本文使用三江流动线性地震台阵SL-Array(2016-12—2017-05)和国家固定地震台网(2015-01—2017-12)记录到的地震波形资料,运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技术研究三江地区上地壳各向异性研究.计算得到该区域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为NNW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结果显示各向异性特征有分区性,以维西—乔后断裂和小金河—丽江断裂为界,将线性台阵划分为A、B和C三个区域.A区快波优势偏振方向表现出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的一致性.B区局部构造复杂,快波优势偏振方向表现为近NS向.C区结果比较离散,无明显快波优势方向.自西向东,研究区域快波优势偏振方向表现为NNW至近NS向的变化趋势.计算得到研究区域慢剪切波时间延迟为2.8±1.7 ms·km^-1,其中B区最大,A区最小,反映了该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强度的不均匀分布,也揭示了区域构造复杂程度与地震各向异性强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三江地区 地壳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