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例谨严,求实出新——评《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研究》
1
作者 王允亮 关思琪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魏晋是文人文献整理的繁荣时期,各类型的文献整理蔚为大观。与之前的文献整理相比,魏晋文献整理的文学色彩较为浓厚。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文献整理和当时的文学创作有着互动共生的关系,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张振龙教授等所著《魏晋文... 魏晋是文人文献整理的繁荣时期,各类型的文献整理蔚为大观。与之前的文献整理相比,魏晋文献整理的文学色彩较为浓厚。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文献整理和当时的文学创作有着互动共生的关系,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张振龙教授等所著《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研究》一书,对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是一部魏晋文学研究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研究》 魏晋文学 文献整理 文学创作
下载PDF
危机与挑战:人工智能科技下的文学创作何去何从
2
作者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裴家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4,共10页
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论侧重于作者艺术发现、艺术构思和精神劳动物化的一个完整过程。人工智能创作的迅速发展给作家文学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探讨人工智能创作如何影响作家创作,需分析数字人文技术如何提升文学创作效率、推... 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论侧重于作者艺术发现、艺术构思和精神劳动物化的一个完整过程。人工智能创作的迅速发展给作家文学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探讨人工智能创作如何影响作家创作,需分析数字人文技术如何提升文学创作效率、推动文学形式创新,并指出技术带来的原创性稀释、情感表达局限及对传统文学理论的冲击等诸多方面。为应对这些挑战,探讨保持原创性、注重深度情感表达、提升理论适应性和文学素养以及确保信息准确性和版权保护等系列问题。在社会数字化进程中,文学创作何去何从,这是文学理论中不可忽视的时代命题。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能否代替作家创作须在比较中深入思考。文学创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将推动文学走向更繁荣多元的未来,但需谨慎确保技术服务于艺术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人工智能 技术革新 文学理论 AI写作
下载PDF
菲利普·罗斯文学创作手法流变——评《阅读自我及他人》
3
作者 孟宪华 夏艺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2期I0029-I0029,共1页
菲利普·罗斯是当前美国文坛地位最高的作家之一,在其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罗斯总共创作了29部优秀小说作品,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寓意深刻,涉及当代美国社会较为敏感、尖锐的社会问题,包括种族同化、异化,身份回归,特殊社会环境下民... 菲利普·罗斯是当前美国文坛地位最高的作家之一,在其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罗斯总共创作了29部优秀小说作品,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寓意深刻,涉及当代美国社会较为敏感、尖锐的社会问题,包括种族同化、异化,身份回归,特殊社会环境下民众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变异等。菲利普·罗斯在其文学创作中对这些问题的深度揭示与思考,使其在收获了大量忠实读者的同时,成为一个极具争议的作家。《阅读自我及他人》一书中的内容皆是菲利普·罗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采访、随笔和书评。在此书中,我们能够看到菲利普·罗斯以纯粹的游戏态度和致命的严肃关怀回应了那些针对他本人以及作品的争议和攻讦,并表述了他对成名、媒体、阅读、写作、艺术等话题的看法,以及对他的文学导师、偶像卡夫卡深深的景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小说作品 卡夫卡 游戏态度 身份回归 作品题材 文学创作 道德观
下载PDF
中晚明诸名家文学创作工夫论概述
4
作者 汪群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中晚明文学工夫论或承于传统的文学艺术工夫论,或根于朱熹格物致知之工夫论,或鉴于王学致良知的工夫论,或源于禅宗明心见性的工夫论,或合孟子的“知言”“养气”工夫为一体。如李东阳、王世贞、胡应麟、许学夷等人的文体工夫论重视学养... 中晚明文学工夫论或承于传统的文学艺术工夫论,或根于朱熹格物致知之工夫论,或鉴于王学致良知的工夫论,或源于禅宗明心见性的工夫论,或合孟子的“知言”“养气”工夫为一体。如李东阳、王世贞、胡应麟、许学夷等人的文体工夫论重视学养、强调对文体规范、篇章字句之法的掌握;唐顺之、李贽、袁宏道等人的文学创作主体工夫论指向心性的修炼、知识的效用,主体精神的大解脱;王阳明倡导在心性本体上下工夫,至刘宗周、黄宗羲等则主张以工夫作为“存养”身心锻炼的本体。这亦势必影响其文学创作观念。充分认识中晚明诸名家文学创作工夫论的价值,对重新建构与阐释明代文学批评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明 文学创作 工夫论
下载PDF
圆照博观 烛幽探微:《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研究》评介
5
作者 陈鹏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信阳师范大学张振龙主持、匡永亮参与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结项成果《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研究》(下文简称“张著”),2023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张著从考察文人的文化活动入手,对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 信阳师范大学张振龙主持、匡永亮参与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结项成果《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研究》(下文简称“张著”),2023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张著从考察文人的文化活动入手,对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拓展了魏晋文学的研究领域,更难得的是在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人 魏晋文学 文献整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博观 九州出版社 文学创作 学术理念
下载PDF
魏晋文献整理与文学互动研究的创新之作——评《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研究》
6
作者 刘保昌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6期124-126,共3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魏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无论是文人的文学创作实践和取得的实绩,还是文人对文学特性、本质的认识而形成的文学观念与思想,与前代相比,均有了新的拓展与质的飞跃,开启了我国古代文学的新格局。与魏... 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魏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无论是文人的文学创作实践和取得的实绩,还是文人对文学特性、本质的认识而形成的文学观念与思想,与前代相比,均有了新的拓展与质的飞跃,开启了我国古代文学的新格局。与魏晋文学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学界对魏晋文学的研究也一直是中古文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人们在刘师培、鲁迅等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人心态、艺术精神、文人集团、文学思想、政治、文化等视角,对魏晋文学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学 文学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创作实践 魏晋文人 文学特性 文人心态 文人集团
下载PDF
我的诗与小说走的是现实主义的路子--刘益善文学创作访谈
7
作者 刘益善 陈智富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一、在文学上给我巨大影响的是徐迟陈智富(以下简称陈):你从小在乡下长大,小时候听大鼓书。说书故事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学作品,这给你最初的文学启蒙。这段听说书的经历中,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和说书人?对你以后的文学创作带来了那... 一、在文学上给我巨大影响的是徐迟陈智富(以下简称陈):你从小在乡下长大,小时候听大鼓书。说书故事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学作品,这给你最初的文学启蒙。这段听说书的经历中,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和说书人?对你以后的文学创作带来了那些难以磨灭的影响?刘益善(以下简称刘):我出生于现在的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金水三村。我们村大部分人家都是从鄂州华容逃荒去的,大家都喜欢听英雄故事,每年春、夏、秋、冬都要请说书的人到村里来说书。这些说书人在村里一说就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每天晚上开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启蒙 英雄故事 徐迟 刘益善 文学创作 说书的 江夏区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岭南文派及南方写作之南方精神:欧阳山文学创作摭论
8
作者 咸立强 《粤海风》 2024年第5期24-32,共9页
历史的烟尘漫天飞扬时,人们往往看不清历史的真相;待到岁月静好,烟尘落下,人们则看不清被烟尘覆盖之物。历史有真相吗?洋葱还有更里一层吗?许多问题的答案不容易获得,或者需要静待时间发酵才能得到一些线索。如果只是追踪某些烟尘飞扬... 历史的烟尘漫天飞扬时,人们往往看不清历史的真相;待到岁月静好,烟尘落下,人们则看不清被烟尘覆盖之物。历史有真相吗?洋葱还有更里一层吗?许多问题的答案不容易获得,或者需要静待时间发酵才能得到一些线索。如果只是追踪某些烟尘飞扬或降落的轨迹,讨论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某些具体的事件,事情显然就简单多了。任何烟尘的任何轨迹变化都是一个事件,事件的叙述与事件本身之间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事件叙述的叙述更是常常发生变形,这些变形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历史真相的遮蔽,但也可能揭示了另一些更为本质的东西。欧阳山创作的《三家巷》及其阐述的岭南文派概念,在理解、接受及相关叙述方面就有透过历史的烟尘进行重新梳理和再认识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巷》 历史真相 轨迹变化 文学创作 烟尘 岭南
下载PDF
爱的哲学之外的社会担当--论冰心20世纪上半期的文学创作
9
作者 张翼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梳理冰心1919-1949年的文学创作可以发现,其初登文坛以问题小说驰名,以己之文学专长捍卫个性解放,对社会文化生活有所引领。冰心的文学创作,不论何种体裁,都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参与现实讨论,以深厚智识为民众利益思考和发声。她的写... 梳理冰心1919-1949年的文学创作可以发现,其初登文坛以问题小说驰名,以己之文学专长捍卫个性解放,对社会文化生活有所引领。冰心的文学创作,不论何种体裁,都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参与现实讨论,以深厚智识为民众利益思考和发声。她的写作并非“去社会化”的温室书写,而是始终与社会问题接轨,客观理性地评论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话语影响力,有益于社会文化生活的有序构建,体现了女性作家的社会主体价值和特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 文学创作 社会性镜像 女性视角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大学的文学教育与学生的散文创作——以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为例
10
作者 李宗刚 邢颖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山东师范大学不仅在学者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培养出了一批以散文写作见长的作家,这批作家的散文创作与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经过了1950—1977年的“自然发展期”、1978年至20世... 山东师范大学不仅在学者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培养出了一批以散文写作见长的作家,这批作家的散文创作与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经过了1950—1977年的“自然发展期”、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的“平稳发展期”和2000年以来的“深化探索期”,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教育体系,为学生走向散文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形成了解读大学文学教育的典型个案。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教育的发展脉络为线索,分析这批散文作家的学习经历与文学创作,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的互动规律,进而深入探索高校文学教育健康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教育 散文创作 文学创作 文学课程
下载PDF
论宁调元文学创作对《庄子》的继承与发展
11
作者 邓江祁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2,共8页
宁调元自幼喜爱《庄子》,其思想情感及艺术创作亦深受《庄子》影响。在其文学创作中,宁调元不仅大量引用或化用《庄子》的寓言和词语,而且还根据反清革命的需要,继承和发扬了《庄子》批判现实、崇尚自由、砥砺志节、淡泊生死的创作思想... 宁调元自幼喜爱《庄子》,其思想情感及艺术创作亦深受《庄子》影响。在其文学创作中,宁调元不仅大量引用或化用《庄子》的寓言和词语,而且还根据反清革命的需要,继承和发扬了《庄子》批判现实、崇尚自由、砥砺志节、淡泊生死的创作思想和比喻、对比、比拟、夸张等表现方法,这在相当程度上增强了其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社 宁调元 文学创作 《庄子》 创作思想 表现方法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档案短视频智能制作与文学创作的互促与创新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爽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以档案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型档案文化产品的智能化制作方兴未艾,同时文学创作也在经历从个人智力到人机协同的范式革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厘清档案短视频智能制作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档案智能短视频的价...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以档案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型档案文化产品的智能化制作方兴未艾,同时文学创作也在经历从个人智力到人机协同的范式革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厘清档案短视频智能制作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档案智能短视频的价值意蕴、人工智能赋能文学创作的作用机理,进而建构二者互促共进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其路径与机制。拓展了档案学与文学研究的理论疆域,为推动档案事业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崭新视角,彰显了档案工作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时代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短视频 文学创作 人工智能 智能制作
下载PDF
道举与唐代文人的文学创作
13
作者 孙文歌 吴光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道经取士的道举制度自开元二十九年始,在唐代施行了一百多年。作为联结官方崇道政策与文人读书做官的关键环节之一,道举为熟读指定道教经典、深谙老庄要义的文人提供了一条仕进途径。分析有史可考的近三十位经由道举入仕的文人资料,可... 道经取士的道举制度自开元二十九年始,在唐代施行了一百多年。作为联结官方崇道政策与文人读书做官的关键环节之一,道举为熟读指定道教经典、深谙老庄要义的文人提供了一条仕进途径。分析有史可考的近三十位经由道举入仕的文人资料,可以发现他们的文坛交游涉及一些直接描写道举活动的作品,他们的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则或深或浅地留有道教文化的印记。道举影响了这一文人群体的外在文化特征和内在精神品格,这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有鲜明的体现。以盛唐至中唐时期的文坛大家独孤及为例,其文学创作的题材内涵与内容风格深受道举经历影响,而他表达个人思想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则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举 唐代 文人群体 文学创作 独孤及
下载PDF
代际视野下日本作家的文学创作探析
14
作者 钟金铃 潘贵民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从代际视角研究近现代日本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一个十分必要且有效的研究视角。出生于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日本作家由于受当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影响,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历史事件、风土人情等,因而他们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具有代际差... 从代际视角研究近现代日本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一个十分必要且有效的研究视角。出生于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日本作家由于受当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影响,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历史事件、风土人情等,因而他们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具有代际差异的复杂样貌。对该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近现代日本文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代际差异 近现代日本 风土人情 研究视角 作家
下载PDF
中华文化对赛珍珠文学创作的影响
15
作者 左月平 孙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4期11-15,共5页
赛珍珠童年时期生活在中国并受中华文化熏陶,这对其创作观念的形成、题材内容的选择和作品的叙述手法均有深刻影响。赛珍珠从私塾教育与仆人口述等渠道习得中华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民间文化,都在赛珍珠作品中体现出其中华文化的涵... 赛珍珠童年时期生活在中国并受中华文化熏陶,这对其创作观念的形成、题材内容的选择和作品的叙述手法均有深刻影响。赛珍珠从私塾教育与仆人口述等渠道习得中华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民间文化,都在赛珍珠作品中体现出其中华文化的涵养效果。赛珍珠汲取这些文化精华并在文学创作中进行话语转化,将文化习得经历转化为文学创作经验,使得自己从故事讲述者转化为小说创作者,成为体裁形式意义的探索者。她因中华文化习得而对中国底层社会生活有了深入体验,从而以“格物致知”进行中国乡土题材文学创作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中华文化 习得经历 儒家文化 民俗文化 文学创作经验
下载PDF
生命真谛、绿色吁求与诗性守望——论胡冬林的自然文学创作
16
作者 谭旭东 湛娇娇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4,共8页
自然文学流派于17世纪滥觞于美国,沉淀着丰厚的生态理念与人文内涵。17世纪至18世纪期间,约翰·史密斯的《新英格兰记》(1616)、威廉·巴特姆的《旅行笔记》(1791)等作品面世,开辟了自然文学的文体风格及研究主题。至19世纪,科... 自然文学流派于17世纪滥觞于美国,沉淀着丰厚的生态理念与人文内涵。17世纪至18世纪期间,约翰·史密斯的《新英格兰记》(1616)、威廉·巴特姆的《旅行笔记》(1791)等作品面世,开辟了自然文学的文体风格及研究主题。至19世纪,科尔的《论美国风景的散文》(1836)和爱默生的《论自然》(1836)等著作的诞生确立了自然文学的思想内涵。进入20世纪,约翰·缪尔的《优胜美地》(1912)、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1949)等自然文学作品突破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范畴,转向以生态为中心的广阔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流派 《沙乡年鉴》 新英格兰 巴特 爱默生 生态理念 文体风格 文学创作
下载PDF
论苏雪林文学创作的男性化特征
17
作者 王洋圆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8,共9页
苏雪林相当一部分文学创作具有比较明显的男性化特征。她在创作中追求魄力,视野开阔,颇有刚健之气。这种男性化特征与她的性别自卑有一定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她补偿性别自卑的结果。男性化特征使苏雪林突破了传统女性文学格局,在历来被... 苏雪林相当一部分文学创作具有比较明显的男性化特征。她在创作中追求魄力,视野开阔,颇有刚健之气。这种男性化特征与她的性别自卑有一定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她补偿性别自卑的结果。男性化特征使苏雪林突破了传统女性文学格局,在历来被认为属于男性的领域进行了可贵尝试,但也遮蔽和束缚了她。该特征表明苏雪林认同、维护男性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雪林 文学创作 男性化 性别自卑
下载PDF
档案文献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探析
18
作者 王永莉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103,共3页
将档案文献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档案文献对文学创作多维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文学创作对档案事业发展的积极反馈作用,力图为二者间的良性互动与深度融合提供路径启示。档案部门需立足自身优势,从夯实创作素材基础、... 将档案文献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档案文献对文学创作多维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文学创作对档案事业发展的积极反馈作用,力图为二者间的良性互动与深度融合提供路径启示。档案部门需立足自身优势,从夯实创作素材基础、激发创作主体积极性、构建制度保障体系等方面发力,推动形成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文学创作实践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生动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文献 文学创作 互动关系 开发利用
下载PDF
由沈从文“寄食者”群体生存状态看其文学创作的生命观
19
作者 何欢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沈从文的作品常常竭尽全力掩饰自己的主观意识,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将对每个人物的偏好、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这种既想要赞颂湘西人物的真切、自然,又对这些人物的苦难有着难以言表的悲痛和怜悯的矛盾,恰好体现了其文学创作中的生命观... 沈从文的作品常常竭尽全力掩饰自己的主观意识,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将对每个人物的偏好、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这种既想要赞颂湘西人物的真切、自然,又对这些人物的苦难有着难以言表的悲痛和怜悯的矛盾,恰好体现了其文学创作中的生命观。“寄食者”群体在沈从文笔下占比较大,且具有身份上的独特性,文章从“寄食者”这一独特群体的生存状态来看其文学创作的生命观,为沈从文作品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寄食者 生命观 文学创作
下载PDF
鲍照的文学创作对《楚辞》的承变
20
作者 陈苗苗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滥觞,《楚辞》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艺术特色以及作品中所蕴涵的卓越的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深深影响了鲍照的文学创作。鲍照对《楚辞》的承变也是多方面的,在遣词造句、使事用典以...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滥觞,《楚辞》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艺术特色以及作品中所蕴涵的卓越的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深深影响了鲍照的文学创作。鲍照对《楚辞》的承变也是多方面的,在遣词造句、使事用典以及思想精神文化特质的承变过程中融入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鲍照 文学创作 思想文化意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