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泡条件对灵芝茯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郑涵予 高颖 +5 位作者 汪芳 陈建新 陈根生 金诗艺 杜琪珍 尹军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为探究冲泡条件对灵芝茯茶茶汤品质的影响,以灵芝茯茶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茶水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对茶汤风味的影响,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价及茶汤内8种主要风味成分含量,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灵芝茯茶... 为探究冲泡条件对灵芝茯茶茶汤品质的影响,以灵芝茯茶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茶水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对茶汤风味的影响,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价及茶汤内8种主要风味成分含量,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灵芝茯茶的最佳冲泡条件。结果表明,茶水比、冲泡温度和冲泡时间均对灵芝茯茶茶汤的风味有明显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1个指标简化为2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939%,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茶水比3∶150(g/mL)、冲泡温度100℃、冲泡时间3 min条件下,茶汤的综合得分最高,为灵芝茯茶的最佳冲泡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茯茶 冲泡条件 茶汤风味 主成分分析 茶汤成分
下载PDF
不同配比陈皮-蜜橘皮茶汤品质分析
2
作者 李晓华 徐玉娟 +4 位作者 刘雯雯 余元善 温靖 辜青青 傅曼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9-169,共11页
为了解陈皮、蜜橘皮以及两者不同配比合煎所得茶汤的汤色、风味感官以及活性成分等品质变化规律,以10年新会陈皮、温州蜜橘皮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汤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 为了解陈皮、蜜橘皮以及两者不同配比合煎所得茶汤的汤色、风味感官以及活性成分等品质变化规律,以10年新会陈皮、温州蜜橘皮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汤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陈皮茶汤的感官评价综合得分、总黄酮、川陈皮素、橘皮素、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DPPH法、ABTS法、FRAP法)均显著高于蜜橘皮茶汤,而蜜橘皮茶汤的橙皮苷和香蜂草苷含量显著高于陈皮茶汤;陈皮茶汤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4-萜品醇、百里醌等,蜜橘皮茶汤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1 R,5 R)-rel-香芹醇、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芳樟醇等;陈皮-蜜橘皮的不同质量比(5∶5、3∶7、2∶8、1∶9)茶汤中,随着陈皮比例的下降,除橙皮苷和香蜂草苷含量之外,其余相应的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随之降低,其中5∶5能够全面地凸显两者的优点。该研究明确了新会陈皮、温州蜜橘皮以及两者不同配比茶汤的品质变化规律,为陈皮、蜜橘皮的综合利用及精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会陈皮 温州蜜橘皮 茶汤 黄酮类化合物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和代谢组学评价不同等级滇红茶汤非挥发性差异组分
3
作者 谢佳灵 陈佳瑜 +3 位作者 袁海波 王立磊 杨艳芹 江用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368,共15页
茶汤滋味是评价茶汤品质以及划分茶叶等级的重要因子之一。为了探明不同等级滇红工夫红茶茶汤差异的关键组分,本研究采用感官审评、电子舌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对不同等级滇红工夫红茶汤品质进行研究。... 茶汤滋味是评价茶汤品质以及划分茶叶等级的重要因子之一。为了探明不同等级滇红工夫红茶茶汤差异的关键组分,本研究采用感官审评、电子舌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对不同等级滇红工夫红茶汤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感官审评12个滇红茶汤可分为优质组、良好组、劣质组3组。电子舌分类结果与感官审评相一致,且电子舌对应不同滋味属性的传感器对3组茶汤的响应度各有不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对其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共检出116个化合物,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26个,儿茶素类及其聚合物类15个,酚酸类16个,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类15个,黄酮(醇)及其糖苷类20个,生物碱类6个,有机酸类11个,糖类2个以及其它类5个。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3组滇红茶汤得到良好区分(R^(2)Y=0.985,Q^(2)=0.902)。此外,基于VIP>1.2和显著性P<0.05,共筛选出7个影响不同等级茶汤的关键差异性组分,即:精氨酸、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尿酸、脱落酸、烟酸、腺苷-5'-二磷酸。研究结果为不同等级的滇红茶汤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舌 代谢组学 滇红茶汤 非挥发性组分
下载PDF
冲泡用水对龙泉金观音茶汤品质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任姝帆 苏祝成 +4 位作者 周陈清 沈学政 黄韩丹 魏然 刘善红 《中国茶叶》 2024年第9期53-59,共7页
为研究水质及冲泡条件对茶汤品质的影响,探究茶叶最佳冲泡方案,选用金观音茶树品种制作龙泉金观音乌龙茶(浓香型及清香型)和龙泉金观音红茶2种茶类,共3个茶样,选用龙泉山泉水、龙泉深层地下水和纯净水为试验水样,对不同水质在不同冲泡... 为研究水质及冲泡条件对茶汤品质的影响,探究茶叶最佳冲泡方案,选用金观音茶树品种制作龙泉金观音乌龙茶(浓香型及清香型)和龙泉金观音红茶2种茶类,共3个茶样,选用龙泉山泉水、龙泉深层地下水和纯净水为试验水样,对不同水质在不同冲泡条件下冲泡茶样的感官品质及理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水样水质差异明显,其中龙泉深层地下水离子化合物含量和电导率均最高,龙泉山泉水次之,纯净水最低。此外,经响应面分析可得浓香型龙泉金观音乌龙茶最佳冲泡方案为温度90℃、时间4min、茶水比1∶25,清香型龙泉金观音乌龙茶最佳冲泡方案为冲泡温度90℃、时间5min、茶水比1∶25,龙泉金观音红茶最佳冲泡方案为温度100℃、时间5min、茶水比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茶汤品质 冲泡 龙泉金观音
下载PDF
代用茶茶汤中功能性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珊 杨飞洋 +5 位作者 秦琳 李曦 黄世群 郑幸果 雷欣宇 仲伶俐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该文选取18种代用茶为研究对象,包括蒲公英、桑叶茶、荷叶、黑苦荞、黄金苦荞、全株苦荞、决明子、红枣片、黑枸杞、红枸杞、山楂片、陈皮、茉莉花、胎菊、金盏菊、玫瑰花、金银花和牛蒡根。以游离氨基酸、总酚、总黄酮、游离酚酸、花... 该文选取18种代用茶为研究对象,包括蒲公英、桑叶茶、荷叶、黑苦荞、黄金苦荞、全株苦荞、决明子、红枣片、黑枸杞、红枸杞、山楂片、陈皮、茉莉花、胎菊、金盏菊、玫瑰花、金银花和牛蒡根。以游离氨基酸、总酚、总黄酮、游离酚酸、花青素、可溶性糖和多糖为成分考察指标,分析其茶汤中功能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比较水提和醇提对代用茶中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8种代用茶中水浸出物含量为13.1%DW~86.6%DW,其中大部分组成是可溶性糖和多糖,占12.1%~98.0%;游离氨基酸和酚酸分别检出18种和14种,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精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以及绿原酸类酚酸。玫瑰花的总酚(181.1 mg GAE/g DW)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含量(42.8 mg/g DW)最高;荷叶的总黄酮含量(41.0 mg RE/g DW)最高,金盏菊的多糖含量(6.4%DW)最高,金银花和胎菊中绿原酸类成分含量(54.7、53.7 mg/g DW)较高。2种提取方式的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茶汤中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的含量占醇提取物的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用茶 茶汤 功能性成分 游离氨基酸 酚酸 黄酮
下载PDF
泡茶器具的保温性及其对茶汤滋味物质的影响
6
作者 陈惜燕 段慧 +1 位作者 肖瑶 董金城 《茶叶通讯》 2023年第2期221-229,共9页
为了探讨泡茶器具对茶汤滋味物质的影响,试验选用紫砂西施壶、白陶倒钟形杯(盖碗)、玻璃壶等三种主流泡茶器具冲泡坦洋工夫红茶,采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监测三种茶器的保温性,同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茶... 为了探讨泡茶器具对茶汤滋味物质的影响,试验选用紫砂西施壶、白陶倒钟形杯(盖碗)、玻璃壶等三种主流泡茶器具冲泡坦洋工夫红茶,采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监测三种茶器的保温性,同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茶汤中的滋味物质(氨基酸、7种儿茶素类茶多酚、咖啡碱及3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以紫砂壶冲泡的茶汤中鲜甜物质茶氨酸和可溶性低聚糖含量最高,而苦涩味物质儿茶素类茶多酚以及咖啡碱含量最低,表明紫砂壶最适宜用于冲泡红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茶器具 茶汤 滋味物质
下载PDF
不同茶汤与乳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耿子蔚 丁玉婕 童群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0-236,共7页
通过改变浸提温度得到不同茶汤,然后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茶汤、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乳清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 通过改变浸提温度得到不同茶汤,然后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茶汤、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乳清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温度升高,茶汤中茶多酚浓度增大,EGCG浸出量随浸提温度升高上升明显,而EGC浸出量受浸提温度影响不大。茶汤、EGC、EGCG均能使乳清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发生变化,EGC、EGCG与乳清蛋白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EGC和EGCG都对乳清蛋白有荧光猝灭作用,它们之间是静态猝灭,EGCG的猝灭能力强于EGC。由热力学参数ΔH、ΔS、ΔG可知,EGC、EGCG与乳清蛋白反应是自发进行,它们之间主要是疏水相互作用,EGCG与乳清蛋白的结合力强于E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汤 表没食子儿茶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乳清蛋白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六堡茶茶汤中胶体颗粒及沉淀性状研究
8
作者 胡翔 滕建文 +2 位作者 黄丽 韦保耀 夏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69-77,共9页
目的比较六堡茶成品茶和毛茶茶汤胶体性质与茶乳酪(沉淀)的成分组成差异。方法通过动态光散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比较了六堡茶毛茶以及发酵后的成品茶茶汤的胶体颗粒及沉淀性质。结果六堡茶毛茶和成品茶茶汤中均存... 目的比较六堡茶成品茶和毛茶茶汤胶体性质与茶乳酪(沉淀)的成分组成差异。方法通过动态光散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比较了六堡茶毛茶以及发酵后的成品茶茶汤的胶体颗粒及沉淀性质。结果六堡茶毛茶和成品茶茶汤中均存在胶体体系。两种茶汤冷却过程的浊度增加率逐渐减少,接近常温(25℃)时,成品茶茶汤浊度增加率小于毛茶;两种茶汤中存在球形或椭球形的胶体颗粒,且胶粒粒径与Zeta电位具有温度响应。25℃下成品茶茶汤的胶体颗粒平均粒径(2131.0 nm±144.2 nm)低于毛茶(3045.8 nm±67.9 nm),成品茶茶汤Zeta电位(-24.8 mV±0.8 mV)高于毛茶(-19.2 mV±0.2 mV)。两种茶汤成分差异导致二者沉淀差异,成品茶固形物相对沉淀率(2.22%)小于毛茶(2.79%),成品茶沉淀主要成分为茶红素、蛋白质和多糖,占沉淀总量58.83%,毛茶则为多酚、蛋白质和多糖,占沉淀总量75.76%,两种茶汤沉淀中酯型儿茶素总量均高于非酯型儿茶素总量,其酯型儿茶素、蛋白质、多糖和黄酮较易参与沉淀形成。结论发酵使成品六堡茶的茶汤的胶体颗粒稳定性增加,使其形成的茶乳酪与发酵前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黑茶饮料等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茶汤 胶体颗粒 沉淀
下载PDF
采摘时期对菊花茶汤感官及理化属性的影响
9
作者 钱佳仪 夏熠珣 +2 位作者 侯姣靓 董刚强 钟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5,共10页
选取市面上常见的8种茶用菊花,探究不同采摘时期对其茶汤感官属性及挥发性、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通过定量描述性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感官及理化属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摘时期主要影响菊花茶... 选取市面上常见的8种茶用菊花,探究不同采摘时期对其茶汤感官属性及挥发性、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通过定量描述性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感官及理化属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摘时期主要影响菊花茶汤的滋味和口感,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确定总酚、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与感官滋味正相关。此外,采摘时期也会对菊花茶汤的挥发性物质产生影响,但远不及品种和生长种植条件的差异,进一步利用气味活度值推测正壬醛和桉叶油醇为传统菊花香气的主要物质来源,该研究为菊花茶产业的市场推广以及定向调控菊花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茶汤 采摘时期 定量描述性分析 挥发性物质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冷萃乌龙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游 孙思琦 +3 位作者 王振磊 王莉梅 肖逸 杜长江 《饮料工业》 2023年第6期32-36,共5页
为了探究超高压(Ultra-high Pressure,UHP)处理对冷萃乌龙茶汤品质的影响,以乌龙茶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压力(100MPa~600MPa)和不同时间(2min~10min)对冷萃乌龙茶茶汤微生物、基本理化指标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经过超高压处理后茶汤中... 为了探究超高压(Ultra-high Pressure,UHP)处理对冷萃乌龙茶汤品质的影响,以乌龙茶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压力(100MPa~600MPa)和不同时间(2min~10min)对冷萃乌龙茶茶汤微生物、基本理化指标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经过超高压处理后茶汤中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霉菌和酵母菌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达到了商业无菌。超高压处理能够促进可溶性固形物、茶多酚、氨基酸等茶叶内容物的溶出,同时也会引起茶汤pH的下降。在一定的压力和时间范围内,超高压处理能够有效改善冷萃乌龙茶茶汤的感官品质。在500MPa,4min的实验条件下,冷萃乌龙茶茶汤感官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冷萃 茶汤 理化指标 感官品质
下载PDF
水中离子对茶汤风味影响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铭铭 尹军峰 《中国茶叶》 2023年第8期1-9,17,共10页
水中离子对冲泡过程中茶汤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系统分析法研究了水中的离子总量、离子类型对茶汤香气及滋味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总结了水中离子影响茶汤风味的潜在机制,以期为茶汤品质的调控及泡茶用水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中离子 茶汤风味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冲泡条件对咸茶茶汤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谢三都 陈惠卿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5期21-27,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冲泡条件对咸茶茶汤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咸茶为原料,研究不同冲泡条件对咸茶多酚、总黄酮冲泡率的影响,并以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探究咸茶茶汤的抗... 目的:研究不同冲泡条件对咸茶茶汤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咸茶为原料,研究不同冲泡条件对咸茶多酚、总黄酮冲泡率的影响,并以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探究咸茶茶汤的抗氧化能力,分析其抗氧化能力与茶汤中多酚、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料液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冲泡次数以及料液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分别与冲泡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咸茶茶汤多酚、总黄酮冲泡率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冲泡次数对咸茶茶汤清除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能力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咸茶分别经料液比为1∶40 g/mL、冲泡温度95℃、冲泡时间7 min、第1次冲泡(多酚含量为0.0097 mg/mL)和料液比为1∶100 g/mL、冲泡温度100℃、冲泡时间11 min、第1次冲泡(总黄酮含量为0.027 mg/mL)制备而成的茶汤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均极显著高于0.25 mg/mL茶多酚(P<0.01);与茶多酚阳性对照相比较,咸茶茶汤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结论:本研究可为咸茶的科学冲泡、推广及其功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茶 茶汤 多酚 总黄酮 冲泡率 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黄化茶树叶色、干茶、汤色色度季节变化及其与茶汤色素的关联性
13
作者 米水杉 韩宝瑜 《茶叶通讯》 2023年第4期468-478,共11页
为探讨黄化茶树的鲜叶叶色、干茶色泽、茶汤色度和茶汤色素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四者之间的关联性,选择‘大黄袍’‘黄龙锦’和‘黄金芽’为试验对象,使用L*a*b色差系统从春季至秋季每10 d检测1次各品种茶树鲜叶的亮度值L、色度坐标a和b,... 为探讨黄化茶树的鲜叶叶色、干茶色泽、茶汤色度和茶汤色素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四者之间的关联性,选择‘大黄袍’‘黄龙锦’和‘黄金芽’为试验对象,使用L*a*b色差系统从春季至秋季每10 d检测1次各品种茶树鲜叶的亮度值L、色度坐标a和b,分别检测春季、夏季、秋季干茶粉末和茶汤L、a和b值及春季、夏季、秋季茶汤色素(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季节变换,鲜叶的明亮度L值、黄色度b值、黄绿度|b/a|值会降低,绿色度a值上升,即从春季到秋季茶叶的明亮度降低,黄绿色逐渐转变为绿色,3类色素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表明春茶和秋茶的色素积累量比夏茶多。相关性分析表明:L值、b值、|b/a|值、(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a值和季节均呈显著负相关,春茶的品质优于夏茶和秋茶;茶树品种之间,‘黄龙锦’和‘大黄袍’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黄金芽’。本试验结果为黄化茶的色度与品质关联性深度研究以及黄化茶茶树的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黄化 色度 ‘大黄袍’ ‘黄龙锦’ ‘黄金芽’ 茶汤色素
下载PDF
绿茶沉淀异物分析和碳酸氢钠对绿茶茶汤沉淀的影响
14
作者 朱建鸿 杨春哲 +1 位作者 王君竹 许泽文 《饮料工业》 2023年第6期5-12,共8页
绿茶饮料沉淀现象一直是制约绿茶饮料货架期的技术瓶颈。为了减少绿茶饮料货架期沉淀的生成,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红外光谱(FT-IR)以及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绿茶沉淀异物进行分析,结合测试分析结果探... 绿茶饮料沉淀现象一直是制约绿茶饮料货架期的技术瓶颈。为了减少绿茶饮料货架期沉淀的生成,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红外光谱(FT-IR)以及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绿茶沉淀异物进行分析,结合测试分析结果探究纤维素酶对绿茶茶汤感官的影响,评估纤维素酶对绿茶饮料工业生产的可行性。同时,测定不同浓度(0.01%~0.06%)碳酸氢钠下绿茶茶汤pH值、浸出物浓度、茶多酚浓度、沉淀量和感官的变化,探究pH值对绿茶茶汤沉淀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茶沉淀异物中含有天然纤维素成分,纤维素酶对绿茶茶汤的香气和滋味感官特性影响较大,添加纤维素酶的含量越高,感官评分越低。随着碳酸氢钠含量不断增加,绿茶茶汤的pH值不断地升高,浸出物的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茶多酚浸出物的浓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沉淀量和感官评分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合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绿茶萃取过程中添加0.05%的碳酸氢钠的绿茶茶汤,可以保持产品良好的感官特性,有效地减少绿茶沉淀量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茶汤 天然纤维素 碳酸氢钠 沉淀量
下载PDF
茶汤沉淀机理的研究(续) 被引量:4
15
作者 方元超 《茶叶通讯》 1999年第4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茶汤 沉淀机理 茶乳酪 成因分析 茶叶品种 萃取温度 茶汤浓度
下载PDF
茶汤色差与茶叶感官品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5
16
作者 陆建良 梁月荣 +3 位作者 龚淑英 顾志蕾 张凌云 徐月荣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61,共5页
对29个绿茶、20个乌龙茶和15个红茶样品进行了色差参数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茶类间色差参数差异显著,并与感官评分具有相关性。乌龙茶和绿茶茶汤明暗度表征量“L”值与感官汤色评分、滋味评分和品质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红绿色度... 对29个绿茶、20个乌龙茶和15个红茶样品进行了色差参数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茶类间色差参数差异显著,并与感官评分具有相关性。乌龙茶和绿茶茶汤明暗度表征量“L”值与感官汤色评分、滋味评分和品质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红绿色度表征量“a”值、黄蓝色度表征量“b”值与乌龙茶和绿茶汤色、滋味及品质总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红茶茶汤“a”值、“b”值与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汤色差 茶叶 感官品质 相关性
下载PDF
绿茶茶汤中黄酮醇及其苷类的测定方法以及对茶汤色度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朱博 夏涛 +3 位作者 高丽萍 赵驰 戴前颖 李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0,共5页
黄酮醇及其苷类物质是构成绿茶汤色的重要组分。绿茶中含有20多种黄酮醇及其苷类物质,其中以槲皮素、杨梅素、山柰素的3种苷类物质为主。文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绿茶茶汤酸水解前后槲皮素、杨梅素、山柰素的含量变化,建立了黄酮... 黄酮醇及其苷类物质是构成绿茶汤色的重要组分。绿茶中含有20多种黄酮醇及其苷类物质,其中以槲皮素、杨梅素、山柰素的3种苷类物质为主。文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绿茶茶汤酸水解前后槲皮素、杨梅素、山柰素的含量变化,建立了黄酮醇及其苷类含量的检测方法。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得到茶汤水解的优化条件为:5 mL的茶汤中加15 mL纯甲醇、5 mL 6 mol/L HCl,在75℃下水解时间2h,芦丁的平均水解率为82.74%。对不同贮藏期间茶汤色度与黄酮醇及其苷类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汤贮藏过程中随着茶汤的红绿度(a)和黄蓝度(b)不断升高,杨梅素苷含量逐步下降,杨梅素苷与茶汤的红绿度、黄蓝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 1、-0.882 6,但与茶汤明亮度(L)的相关性不显著。槲皮素和山柰素及其苷类与茶汤色泽变化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汤 黄酮醇及其苷类 水解 汤色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定量描述分析在茶汤滋味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杨悦 华再欣 +4 位作者 张海伟 王璟 王淑娟 夏涛 戴前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619-1625,共7页
目的研究用量化数据来判断茶叶的滋味品质,并确定茶叶感官品质特征与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方法,对同一鲜叶原料加工的炒青、云尖和龙井的8种感官滋味特征分别进行定量描述,并绘制出反映滋味特征的雷达图,应用Excel... 目的研究用量化数据来判断茶叶的滋味品质,并确定茶叶感官品质特征与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方法,对同一鲜叶原料加工的炒青、云尖和龙井的8种感官滋味特征分别进行定量描述,并绘制出反映滋味特征的雷达图,应用Excel和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云尖在苦度、浓度、强度和涩度这4个感官特性上要弱于炒青和龙井,在鲜度这一感官特性上要强于炒青和龙井;8种茶汤滋味特征中的浓度、鲜度、苦度、涩度与茶叶化学成分具有相关性。结论定量描述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判别茶叶滋味特征,更直观地表现茶叶的滋味差异,阐明了浓度、鲜度、苦度、涩度与不同茶叶化学物质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汤滋味 定量描述分析 感官评定 SPSS分析
下载PDF
钙离子对绿茶浸提茶汤理化与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许勇泉 陈根生 +4 位作者 钟小玉 汪芳 杨宇宙 袁海波 尹军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0-236,共7页
研究了含不同质量浓度钙离子(0~100 mg/L)的水对绿茶浸提茶汤的理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钙离子质量浓度的升高,浸提茶汤浊度增加,pH值下降;总固形物和氨基酸含量呈增加趋势,茶多酚和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咖啡... 研究了含不同质量浓度钙离子(0~100 mg/L)的水对绿茶浸提茶汤的理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钙离子质量浓度的升高,浸提茶汤浊度增加,pH值下降;总固形物和氨基酸含量呈增加趋势,茶多酚和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咖啡碱和黄酮化合物含量差异不显著;儿茶素EGC含量呈增加趋势,C、EGCG、GCG、ECG及CG含量都呈下降趋势,EC含量差异不显著;Al3+、Cu2+、Na+、Zn2+含量呈下降趋势,而K+、Mg2+、Mn2+含量呈增加趋势;茶汤感官品质下降,逐渐变浑浊,熟闷味加重,苦涩味增加。钙离子主要通过参与冷后浑形成、诱导儿茶素组分异构化及氧化分解反应等作用影响茶汤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绿茶茶汤 理化成分 感官品质
下载PDF
典型市售水对烘青绿茶茶汤主要理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平 尹军峰 +2 位作者 许勇泉 汪芳 刘盼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6-40,共5页
为了研究水质对烘青绿茶茶汤品质的影响,对4类水(纯净水、天然饮用水、矿物质水、矿泉水)及其浸提茶汤的pH值、电导率和相关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不同水样浸提绿茶茶汤及老化茶汤感官及理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水样对茶汤中P... 为了研究水质对烘青绿茶茶汤品质的影响,对4类水(纯净水、天然饮用水、矿物质水、矿泉水)及其浸提茶汤的pH值、电导率和相关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不同水样浸提绿茶茶汤及老化茶汤感官及理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水样对茶汤中P、Zn、氨基酸、咖啡碱等浸出量的影响不显著,对茶汤中Ca、Mg及儿茶素组分等浸出量的影响显著;水样中纯净水和矿物质水K2可得到品质较好的茶汤;pH值和电导率可作为衡量浸提用水的水质条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茶汤 市售水 品质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