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1
作者 贾彦 余梦娜 《中国发展观察》 2023年第11期157-162,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创新发展,有助于我国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本文认为,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创新发展,有助于我国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本文认为,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实现基础业务夯实和创新业务发展,以智库研究赋能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将为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交易和运营生态圈筑牢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交易 知识产权创造 全面创新 创新业务 生态圈 法治保障 体系创新 发展路径探索
下载PDF
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构建“四梁八柱”治理框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思思 《科学发展》 2022年第4期87-96,共10页
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要坚持系统集成、对标国际、创新引领、安全可控,明确目标方向,构建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治理体系,构建多维度、全覆盖、全流程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治理机制,构建政社互动、多元参与、合作协同的城市... 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要坚持系统集成、对标国际、创新引领、安全可控,明确目标方向,构建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治理体系,构建多维度、全覆盖、全流程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治理机制,构建政社互动、多元参与、合作协同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治理模式,形成“四梁八柱”的治理框架,落实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的重点任务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四梁八柱 数字化治理
下载PDF
中美贸易关系与美国的高通货膨胀——一个成本传导机制的模型检验
3
作者 韦森 苏映雪 张嘉诚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4,共14页
2021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通货膨胀率持续飙升,打破了40年来通胀数据记录。目前,大部分学者都注意到疫情期间美国政府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以及供应端冲击导致了此次疫情后美国通胀的飙升;然而,中美贸易冲突对此次通胀水平高企的作用却没... 2021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通货膨胀率持续飙升,打破了40年来通胀数据记录。目前,大部分学者都注意到疫情期间美国政府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以及供应端冲击导致了此次疫情后美国通胀的飙升;然而,中美贸易冲突对此次通胀水平高企的作用却没有引起各方面足够重视。文章从货币理论视角给出了美国二十一世纪以来通胀动态与传统货币理论的背离,并给出了同通胀动态更相关的中美贸易的相关特征事实。文章提出了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进口价格上涨和运输成本上涨对美国通胀有显著影响的研究假设,并给出了一个通货膨胀模型加以解释。实证检验方面,文章首先对2006—2022年美国月度通胀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建模,其次检验了中美贸易中进口价格上涨和运输成本上涨对美国通胀动态的影响。研究假设在全样本和疫情前的分样本中都得到了实证支持。基于这一分析,文章显示美国通胀走势不仅仅取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和国际原材料供应价格,更受到大国国际关系博弈的影响。对这一机制的深入探讨,关系着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变局、中美关系走向以及中美如何理性应对国际关系对经济影响的战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通胀 货币政策 中美贸易战 成本传导
下载PDF
中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以央企A公司为例
4
作者 贾彦 《现代国企研究》 2023年第6期46-49,共4页
三年来,国资国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1+N”政策体系文件坚持顶层设计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经营效率,加... 三年来,国资国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1+N”政策体系文件坚持顶层设计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经营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各项任务举措落实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体系文件 国有企业 国资国企 A公司 央企 问题导向 国有资本
下载PDF
上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难点和对策
5
作者 贾彦 刘申燕 《经济展望》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上海培育壮大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上海具有在工业制造、资金投入方面的硬核基础,并且在制度、研发、金融、市场与人才等软环境方面具备优势,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面临逐渐凸显的难点瓶颈。...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上海培育壮大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上海具有在工业制造、资金投入方面的硬核基础,并且在制度、研发、金融、市场与人才等软环境方面具备优势,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面临逐渐凸显的难点瓶颈。本文建议,构筑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优势,可围绕建立创新容错机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国民深度合作、发挥共享协同创新优势、营造国际顶尖的创新人才生态圈、发挥金融赋能重点产业等方面实施布局,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匹配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型领军企业 产业价值链 转型发展
原文传递
社区商业在提升城市治理中的作用
6
作者 朱丽娜 《上海房地》 2022年第12期27-30,共4页
便利店是日本社区商业的典型代表,在平时承担着基础商业设施功能,在急时则发挥防灾设施的作用。相较而言,我国社区商业目前仍以纯粹的商业服务设施为主,缺少公共服务功能。本文在分析日本便利店的“商业”与“公共”功能的基础上,结合... 便利店是日本社区商业的典型代表,在平时承担着基础商业设施功能,在急时则发挥防灾设施的作用。相较而言,我国社区商业目前仍以纯粹的商业服务设施为主,缺少公共服务功能。本文在分析日本便利店的“商业”与“公共”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区商业存在的短板,从探索将社区商业纳入应急保障体系、提高品牌集中度与组织效率,完善供应链布局、加快数字化应用和构建物流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提升大城市风险治理能力,打造韧性城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商业 公共服务 应急保障 物流供应链
下载PDF
循序渐进探索上海离岸金融市场建设新路径
7
作者 贾彦 刘申燕 《经济展望》 2023年第4期42-53,共12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经贸格局与秩序重构的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新发展阶段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本文以构建上海人民币离岸金融体系为研究视角,提出积极拓展债权、股权、碳金融、信托、保险、衍生品等各类跨境投融资产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经贸格局与秩序重构的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新发展阶段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本文以构建上海人民币离岸金融体系为研究视角,提出积极拓展债权、股权、碳金融、信托、保险、衍生品等各类跨境投融资产品,打造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和实现更高标准金融开放,循序渐进探索上海离岸金融市场建设新路径,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助力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岸金融体系 人民币国际化 跨境投融资 金融监管
原文传递
数据要素赋能金融发展,提升"中国数"全球话语权 被引量:2
8
作者 贾彦 顾鑫 苏映雪 《清华金融评论》 2023年第8期96-98,共3页
数据要素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数字经济新引擎的源动力,也是全球数字竞争的角力前沿.近年来,数据的金融属性逐渐凸显.在新一代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全球经济要素循环流动的国际环境下,跨境数据在支撑国际贸易活动、促进跨境科... 数据要素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数字经济新引擎的源动力,也是全球数字竞争的角力前沿.近年来,数据的金融属性逐渐凸显.在新一代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全球经济要素循环流动的国际环境下,跨境数据在支撑国际贸易活动、促进跨境科技合作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国际贸易活动 金融属性 新引擎 新一代通信 循环流动 源动力 话语权
原文传递
区域性股权市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贾彦 刘申燕 《清华金融评论》 2023年第1期70-72,共3页
区域性股权市场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已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区域性股权市场还面临发展掣肘,本文提出,应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明确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路径,包括健全市场机制,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完... 区域性股权市场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已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区域性股权市场还面临发展掣肘,本文提出,应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明确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路径,包括健全市场机制,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促进绿色产业资源聚集,实现国内外资源联动,探索跨境业务发展新模式,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环境生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资本市场 区域性股权市场 绿色金融体系 专精特新 发展路径 生态体系 跨境业务 绿色产业
原文传递
着眼全球碳市场竞争 做大做强碳金融市场
10
作者 贾彦 刘申燕 《清华金融评论》 2023年第5期69-72,共4页
“十四五”是我国“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和推进碳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碳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发展全国碳金融市场的路径建议。“十四五”是我国“碳... “十四五”是我国“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和推进碳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碳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发展全国碳金融市场的路径建议。“十四五”是我国“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和推进碳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做大做强 碳金融市场体系 窗口期 加快推进 全球碳市场 路径建议 关键期
原文传递
科创发展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底色和基石
11
作者 贾彦 刘申燕 《清华金融评论》 2023年第9期24-26,共3页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A股市场创新建设的顶层设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和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应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本文指出,引入资本“活水”,强化科技赋能实现创新驱动。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须建立三个战略制高点...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A股市场创新建设的顶层设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和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应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本文指出,引入资本“活水”,强化科技赋能实现创新驱动。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须建立三个战略制高点,推动中国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资本市场 顶层设计 A股市场 战略制高点 创新驱动 估值体系 高质量发展 金融
原文传递
关于央企绿色低碳转型之路的思考
12
作者 贾彦 余梦娜 《国有资产管理》 2023年第3期31-34,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2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绿水青...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2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要求“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进一步为我国能源、产业、社会、经济、环境等众多领域深化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企 二氧化碳排放 碳排放总量 碳中和 党的十八大以来 联合国大会 化石能源消费 绿色低碳转型
原文传递
碳市场建设与金融支持
13
作者 贾彦 朱丽娜 刘申燕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2-63,共2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这对建设统一、规范、高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启动上线,截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这对建设统一、规范、高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启动上线,截至2022年12月9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2.03亿吨,累计成交额达90.4亿元。未来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碳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排放配额 生态环境 加快推进 成交额 未来建议
原文传递
从并购市场走势看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
14
作者 贾彦 余梦娜 《清华金融评论》 2022年第10期79-82,共4页
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无疑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缩影,折射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新方向、新动态。从中国并购市场的走势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十足,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短... 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无疑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缩影,折射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新方向、新动态。从中国并购市场的走势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十足,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短期波动不会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仍旧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 走势分析 并购市场 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基本面 短期波动 资源要素
原文传递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全球金融、科创“双中心”联动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15
作者 贾彦 刘申燕 《经济展望》 2022年第6期17-23,共7页
近年来,上海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科创中心也已形成基本框架,为全面提升全球城市发展能级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以实现“科技一产业一金融”良性循环为目标,以促进上海“双中心”协同发展... 近年来,上海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科创中心也已形成基本框架,为全面提升全球城市发展能级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以实现“科技一产业一金融”良性循环为目标,以促进上海“双中心”协同发展为切入点,在研究分析国际成熟“双中心”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强化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构建“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新生态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进一步发挥上海在经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以及国际化程度高的开放优势,加快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中心 科技创新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