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宋 朱熹 行书城南唱和诗卷
- 1
-
-
作者
(宋)朱熹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1,共2页
-
-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
-
题名观书有感
- 2
-
-
作者
(宋)朱熹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小学生作文》
2022年第8期4-5,共2页
-
文摘
方形水塘半亩大,清澈澄净如明镜,天光云影映水塘,闪耀晃动不停息。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头为它持续地输送活水呀。
-
关键词
天光云影
水塘
活水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春日
- 3
-
-
作者
(宋)朱熹
宋婉如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1年第25期36-36,共1页
-
文摘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译文晴好的日子去泗水河边游玩,惊喜地发现风景皆已焕然一新。其实谁都可以认出春天的面貌,因为万紫千红都是春天的景致。
-
关键词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泗水
春天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宋 朱熹《城南倡和诗卷》(局部)
- 4
-
-
作者
(宋)朱熹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大众书法》
202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
-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
-
题名读书有三到
- 5
-
-
作者
(宋)朱熹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适读)》
2024年第2期63-63,共1页
-
文摘
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海人不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关键词
口到
三到
知之为知之
默而识之
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
眼到
读书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劝学诗
- 6
-
-
作者
(宋)朱熹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必读)》
2021年第9期61-61,共1页
-
文摘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
关键词
梧叶
劝学
春草
秋声
梧桐树叶
池塘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春日
- 7
-
-
作者
(宋)朱熹
许渊冲(译)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初中生》
2020年第6期22-22,共1页
-
文摘
每一朵花,都是春天的一个侧面。从每一朵花中,你都能感受到春天。同样,生活中的每一个现象都是哲理的一个侧面。从每一个现象中,你都能悟到生活的哲理。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译文:风光美好的日子,在泗水河畔游览,无边的美景在春日里焕然一新。谁都可以见到春天的面貌,万紫千红,到处都是百花齐放的春景。
-
关键词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朵花
百花齐放
泗水
春日
哲理
-
分类号
G634.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观书有感(其一)
- 8
-
-
作者
(宋)朱熹
雨果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少儿国学》
2020年第12期2-3,共2页
-
文摘
天气晴好,白云浮动,这半亩方塘,恰如一面镜子,澄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云朵的影子映入水中,悠闲地来回游走。为什么塘水如此清澈?是因为永不枯竭的源头在持续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啊。人只有不断地读书、实践,汲取新的知识。
-
关键词
方塘
半亩
塘水
-
分类号
G624.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观书有感(其一)
- 9
-
-
作者
(宋)朱熹
雨果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少儿国学》
2019年第23期6-7,共2页
-
文摘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赏析】与苏轼写《题西林壁》并非着意阐发哲理不同,朱熹写组诗《观书有感》则是有意从生活中捕捉富有意味的现象,阐发读书求学的道理。组诗共二首,这是其一。南方的村落,偶或毗连,方形或圆形的池塘,内中植有莲花,清新雅致。
-
关键词
朱熹
组诗
方塘
-
分类号
G624.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