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学生在中国:留学经历重塑人生
1
作者 ()苏智欣 ()麦克·斯巴格那 《教育科学文摘》 2017年第2期76-78,共3页
加州州大的CSC奖学金项目起源于1999年。作者设计和开展了州立大学荣获CSC奖学金的美国学生的评估调研项目,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让更多人听到美国学生的声音和故事,进一步宣传中美青年学生交流和CSC奖学金项目的重要意义,鼓励更多的... 加州州大的CSC奖学金项目起源于1999年。作者设计和开展了州立大学荣获CSC奖学金的美国学生的评估调研项目,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让更多人听到美国学生的声音和故事,进一步宣传中美青年学生交流和CSC奖学金项目的重要意义,鼓励更多的中美大学生参与交流和学习,为他们的个人和职业生涯开辟更广阔的前景,也为中美两国友谊与合作打下坚实的和永久性的人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学生 留学经历 人生 中国 调研项目 学生交流 奖学金 CSC
下载PDF
美国学生在中国:留学经历重塑人生
2
作者 ()苏智欣 ()麦克·斯巴格那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7,共9页
中美青年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交流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尽管众多的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但是美国学生在中国学习的人数仍然较少,且鲜有人研究和评估美国学生到中国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基于此目的,文章依托美国加州州立大学(... 中美青年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交流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尽管众多的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但是美国学生在中国学习的人数仍然较少,且鲜有人研究和评估美国学生到中国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基于此目的,文章依托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与中国的教育合作项目中所收集的评估数据及访谈资料,详细阐述了美国学生在中国留学过程中学到的重要知识和有意义的经历,感受到的中美教育和文化之差异,以及在中国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障碍。调研结果显示,在中国的留学经历有效地帮助美国青年重塑了人生,为他们的个人及事业发展创造了新机会,同时也让他们基本消除了对中国的偏见和负面印象,使他们对中国人的认识和感情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积极成长为中美交流与合作的桥梁。研究认为,中国留学主管部门和接收留学生的高校可以在审核制度、生活安排、学习过程、课外及校外活动设计等方面有诸多改进,以便培养出更多有中国情结、中国文化底蕴和中国关系的友谊大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 美国留学生 中美学生交流 CSC奖学金
原文传递
杜威与中国教育:比较分析与批判性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苏智欣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8,共16页
约翰·杜威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最享有声望的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他的中国之行(1919-1921年)是20世纪中西方学术交流史上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文章从比较的视野观察中国和美国学者的不同立场,对杜威的中国之行和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进行... 约翰·杜威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最享有声望的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他的中国之行(1919-1921年)是20世纪中西方学术交流史上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文章从比较的视野观察中国和美国学者的不同立场,对杜威的中国之行和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进行批判性评估。中美学者都认为杜威对中国历史性的访问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立了中美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之间沟通思想的最初渠道。不同的是,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对杜威访问中国以及他对中国的影响知之甚少,有限的评价中,学者们认为杜威对中国的影响具有开创性,但他所宣传的西方民主思想却败给了更切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者们并没有聚焦于"杜威思想"成功或失败的争议,而是更关注他对中国教育改革和社会生态所起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并考量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需求。杜威的政治和社会哲学在20世纪50年代被全盘否定,在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受到了坦诚而友善的重新评价;在90年代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杜威的评价大多是正面的和客观的,并呈现出更为多元的解读。尽管经历了重重考验和动荡,杜威的教育理论在中国最终从完全被否定走向了被重新认识,并得到了新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思想 杜威中国之行 实用主义 民主主义与教育 陶行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