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课本剧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思怡 邓兰 黄妙秋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8期64-66,共3页
课本剧是一种舞台的故事表现形式,是综合性极强的舞台艺术之一,它把课本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它能够帮助师生情境化地感受课本,将课本以一种审美的模式浸润到学生心里,进而形成他们的人生观、世界... 课本剧是一种舞台的故事表现形式,是综合性极强的舞台艺术之一,它把课本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它能够帮助师生情境化地感受课本,将课本以一种审美的模式浸润到学生心里,进而形成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理想信念,具有生动性、愉悦性、融合性和人人参与性的特点。笔者主要研究课本剧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意义和教学原则,为具体的教学实施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本剧 音乐教学 实践
下载PDF
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人与高校少数民族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的接轨与契合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妙秋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7-21,共5页
由于高校课堂传承与民间自然传承之间存在着教学模式和教学对象,以及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人个体能力的差异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并非所有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人都能直接适应高校的课堂教学。高校应多方寻求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人与高... 由于高校课堂传承与民间自然传承之间存在着教学模式和教学对象,以及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人个体能力的差异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并非所有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人都能直接适应高校的课堂教学。高校应多方寻求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人与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师两者之间有效接轨与契合的途径,培养和打造"双师型"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人师资队伍,这对于加强高校少数民族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人 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 民族音乐传承人 少数民族音乐 高校师资建设
下载PDF
论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阐释”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妙秋 《艺术探索》 2008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前,"阐释"法已广泛运用于各个学术领域,在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中引入和运用"阐释"的方法论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学术趋向,本文通过总结我国西方音乐史领域中运用"阐释"法的现有学术成果,解读"阐释&qu... 目前,"阐释"法已广泛运用于各个学术领域,在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中引入和运用"阐释"的方法论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学术趋向,本文通过总结我国西方音乐史领域中运用"阐释"法的现有学术成果,解读"阐释"法的理论、方法及研究模式,从而探讨"阐释"法在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未来发展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 阐释学 西方音乐史 历史 还原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中的两广疍家音乐文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妙秋 《艺术探索》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两广疍家音乐文化不是静止和固定不变的。在内外动力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下,当前两广疍家音乐文化正随着社会的变迁,面临着边缘遗存、向城市主流文化过渡,以及"原生性"与"艺术性"的分化等一系列渐变和转化。这无不... 两广疍家音乐文化不是静止和固定不变的。在内外动力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下,当前两广疍家音乐文化正随着社会的变迁,面临着边缘遗存、向城市主流文化过渡,以及"原生性"与"艺术性"的分化等一系列渐变和转化。这无不彰显着两广疍家音乐文化为适应新时代、新环境而作出的系列能动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迁 疍家 音乐 动态
下载PDF
广西侗族民间祭祀音乐之音乐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妙秋 《艺术探索》 2007年第5期22-25,共4页
广西侗族人民对自然神崇拜与人神崇拜的多神信仰,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多神崇拜的典型。自古以来,侗族是个"善歌"的民族,侗歌浩如烟海。民间祭祀音乐作为与侗族民间信仰共生共存的传统乐种,种类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其独特的音... 广西侗族人民对自然神崇拜与人神崇拜的多神信仰,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多神崇拜的典型。自古以来,侗族是个"善歌"的民族,侗歌浩如烟海。民间祭祀音乐作为与侗族民间信仰共生共存的传统乐种,种类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其独特的音乐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祭祀音乐 旋律
下载PDF
民族音乐学视阈中的广州回族伊斯兰教音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妙秋 《歌海》 2012年第4期25-29,共5页
在系统阐述广州回族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及其仪式活动的基础上,从宗教学、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分析总结其音乐的种类和旋律形态特征,进而透视出广州回族伊斯兰教音乐向国际化、乡土化两极倾向分化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广州 回族 伊斯兰教 宗教音乐
下载PDF
咸水歌剧《晚婚晚育好处多》之民族音乐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妙秋 《歌海》 2010年第1期12-18,共7页
咸水歌剧是流行于广东新会大鳌镇沙田疍民中的一种新兴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初步融歌唱、表演、道白、文学、舞台道具于一体。代表作《晚婚晚育好处多》综合反映了大鳌疍民所处的独特自然地理及人文社会环境,体现该群体的伦理道德观和艺... 咸水歌剧是流行于广东新会大鳌镇沙田疍民中的一种新兴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初步融歌唱、表演、道白、文学、舞台道具于一体。代表作《晚婚晚育好处多》综合反映了大鳌疍民所处的独特自然地理及人文社会环境,体现该群体的伦理道德观和艺术审美观,其创作和产生是水上疍民传统民歌——咸水歌的传统音乐底蕴和现代艺术构建方式指导下之必然选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疍民 咸水歌剧 新兴 综合
下载PDF
两广白话疍歌叠唱结构特征分析
8
作者 黄妙秋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3-155,共3页
蛋民是我国一个独特的、濒临消失的族群,现有称“水上居民”、“水上人”、“船民”等。在历史上,他们是一种以船为家、以江海为生的水上居民。民歌是白话蛋民最普遍、最基础的艺术品种,在两广,几乎在白话蛋民的聚居之地,均有此群... 蛋民是我国一个独特的、濒临消失的族群,现有称“水上居民”、“水上人”、“船民”等。在历史上,他们是一种以船为家、以江海为生的水上居民。民歌是白话蛋民最普遍、最基础的艺术品种,在两广,几乎在白话蛋民的聚居之地,均有此群体所唱的水上蛋歌流传。两广白话蛋歌的歌种丰富,旋律形态异彩纷呈,在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带有水上音乐文化的一般风格共性,也拥有自己别树一帜的“蛋家”独特个性和音乐特质。两广白话蛋歌的曲体结构较为多样,笔者通过所收集和记录的209首两广白话蛋歌进行统计,两广白话蛋歌的曲体结构主要有单一部、单二部、单三部、叠唱曲和多段并列联合曲式五种类型。其中,有部分歌曲将一个基本结构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重复,用以歌唱多段歌词,重复时旋律因依字行腔,问字要音,带有局部性的,少量的变化和调整,但变化程度较低,一般无速度、情绪、曲风的变化和对比,在总体上并不形成新的主题或音乐层次,笔者将此类蛋歌的曲体形式归为“叠唱”曲式。此类结构是继单一部曲式结构外,两广白话蛋歌第二大类常见的曲体形式,在收集到的209首蛋歌中,便有71首属于此类结构,约占曲目总数的33.97%。对其进行形态分析和归纳,有助于整体性认识该音乐事象、深入透视其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蛋歌叠唱曲的叠唱结构相对于基本结构而言,常见的有原式叠唱、扩展式叠唱、减缩式叠唱和自由式叠唱四种结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特征 蛋歌 白话 民间音乐 曲式结构 水上居民 曲体结构 形态分析
下载PDF
广西桂江疍民水上传统音乐文化系统刍议
9
作者 黄妙秋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年第1期64-71,共8页
"疍民"是一种蓬船为家,泛水而居的水上居民群体,广西桂江沿岸的广大地区,自古便是疍民主要的活动和聚居地之一。桂江疍民的传统音乐文化是该群体生产、生活需求和审美心理的鲜活体现,高度浓缩和折射着该群体的社会文化精华,... "疍民"是一种蓬船为家,泛水而居的水上居民群体,广西桂江沿岸的广大地区,自古便是疍民主要的活动和聚居地之一。桂江疍民的传统音乐文化是该群体生产、生活需求和审美心理的鲜活体现,高度浓缩和折射着该群体的社会文化精华,将其整体视为由若干要素以特定方式而联系起来的"系统",它既具有本族群独特的系统审美评价特征,也同时具备系统构成的层次性、关联性和动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江蛋民 音乐文化系统 关系链 审美心理
下载PDF
论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音乐课程建设的协同效应
10
作者 黄妙秋 《歌海》 2016年第6期86-88,共3页
协同是有效利用资源的一种方式,民族音乐资源开发与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音乐课程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关系。应进一步加强两者的交互和延伸,通过资源共享、联合力量协调开发、垂直整合等战略方式实现协同,从... 协同是有效利用资源的一种方式,民族音乐资源开发与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音乐课程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关系。应进一步加强两者的交互和延伸,通过资源共享、联合力量协调开发、垂直整合等战略方式实现协同,从而得以更充分地利用现有优势,获得一种类似报酬递增的协同效应,最终实现两者互利共赢、有效推进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民族 共享 资源
下载PDF
广西特色乐器葫芦胡及其演奏艺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茜 黄妙秋 《歌海》 2017年第4期32-36,共5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非常丰富的器乐民族文化资源,马骨胡、葫芦胡、天琴、独弦琴、侗鼓等少数民族乐器流传于广西各地。葫芦胡代表着壮族、布依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发掘和宣传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通过了解目前葫芦胡的研究状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非常丰富的器乐民族文化资源,马骨胡、葫芦胡、天琴、独弦琴、侗鼓等少数民族乐器流传于广西各地。葫芦胡代表着壮族、布依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发掘和宣传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通过了解目前葫芦胡的研究状况,对葫芦胡乐器进行详细介绍,尝试探讨葫芦胡演奏技法向二胡的借鉴之处,既加深民众对这一乐器的认知,同时也突出少数民族乐器与汉族乐器的共生互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胡 演奏方法 借鉴研究
下载PDF
广西音乐舞蹈艺术60年发展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妙秋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46-50,共5页
自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广西的音乐舞蹈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回顾广西音乐舞蹈艺术发展的60年征程,广西的音乐舞蹈艺术立足传统,开拓创新,在民族民间艺术领域、专业创作和表演领域、音乐舞蹈教育和研究领域都结出了累... 自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广西的音乐舞蹈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回顾广西音乐舞蹈艺术发展的60年征程,广西的音乐舞蹈艺术立足传统,开拓创新,在民族民间艺术领域、专业创作和表演领域、音乐舞蹈教育和研究领域都结出了累累硕果,也为未来的发展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音乐 舞蹈 艺术创作
下载PDF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的比较分析——以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和湘教版为例
13
作者 罗淑婷 黄妙秋 《民族音乐》 2021年第2期98-100,共3页
音乐教材是课程建设中的主要载体,其自身价值的体现在于教材结构、内容、形式编写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本文以人教版与湘教版六年级下册2013年版小学音乐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音乐教材的教材装订与设计、内容编排与特色和教学... 音乐教材是课程建设中的主要载体,其自身价值的体现在于教材结构、内容、形式编写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本文以人教版与湘教版六年级下册2013年版小学音乐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音乐教材的教材装订与设计、内容编排与特色和教学提示与测评3个方面。通过对教材的对比分析以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引发更多对音乐教材编写设置的思考。总结得出湘版音乐教材时代性和民族特色浓厚,教学测评评价方式多样,评价对象多元。而人教版教材人文性强,放眼国际视野,注重实践性,教学提示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材 内容编排 教材结构 人教版教材 湘教版 国际视野 教学测评 方式多样
下载PDF
重唱歌曲的艺术特色——以歌剧《伤逝》为例
14
作者 梁晓 黄妙秋 《黄河之声》 2021年第21期92-94,共3页
歌剧中重唱歌曲的部分是整部歌剧内容的点睛之笔,歌剧《伤逝》是一部十分具有代表意义的民族歌剧,整部歌剧中出现了很多重唱歌曲,其中重唱部分值得深入分析。歌剧剧情主要围绕着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展开,这部歌剧充分发挥了音... 歌剧中重唱歌曲的部分是整部歌剧内容的点睛之笔,歌剧《伤逝》是一部十分具有代表意义的民族歌剧,整部歌剧中出现了很多重唱歌曲,其中重唱部分值得深入分析。歌剧剧情主要围绕着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展开,这部歌剧充分发挥了音乐的抒情性功能,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于对歌剧《伤逝》中重唱歌曲的分析来看,重唱歌曲不仅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应用在音乐课堂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伤逝》 重唱 艺术特征
下载PDF
歌曲《紫罗兰》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
15
作者 朱晓琳 黄妙秋 《黄河之声》 2022年第17期156-158,共3页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创作的《紫罗兰》是巴洛克时期一首经典的艺术歌曲。歌曲表现了女主人公紫罗兰热辣激情、富有活力却又不失俏典雅的少女形象,歌颂女性之美。这首作品体现的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分析价值,...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创作的《紫罗兰》是巴洛克时期一首经典的艺术歌曲。歌曲表现了女主人公紫罗兰热辣激情、富有活力却又不失俏典雅的少女形象,歌颂女性之美。这首作品体现的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分析价值,本文从歌曲《紫罗兰》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和演唱的处理入手,并结合个人的演唱体会对这首声乐作品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和分析,为今后更好地演唱同类艺术歌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罗兰》 音乐分析 演唱处理
下载PDF
试论声乐教学基本要素与教师素养
16
作者 韦黎 黄妙秋 《黄河之声》 2020年第20期36-37,共2页
随着声乐艺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声乐教学也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声乐教师,明确声乐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四个部分,能准确掌握四个要素的运作规律并对其能准确表达是极其重要的。现代声乐教师应具备准确的... 随着声乐艺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声乐教学也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声乐教师,明确声乐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四个部分,能准确掌握四个要素的运作规律并对其能准确表达是极其重要的。现代声乐教师应具备准确的声音定位、正确对待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准确的教学语言等基本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基本要素 教师素养
下载PDF
音乐启蒙与早期儿童性格养成的关系
17
作者 廖汐 黄妙秋 《海外文摘》 2022年第21期108-110,共3页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可以跨越国界、超越年龄的限制,使儿童能够更好地获得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音乐启蒙教育是在儿童发育早期,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促进儿童性格养成。早期儿童在听...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可以跨越国界、超越年龄的限制,使儿童能够更好地获得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音乐启蒙教育是在儿童发育早期,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促进儿童性格养成。早期儿童在听力、感知力和音乐创造力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可以更好地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性格、陶冶儿童情操。 展开更多
下载PDF
中学声乐教学:气息控制与练习方法探究
18
作者 赵乾瑞 黄妙秋 《艺术时尚》 2024年第12期0137-0139,共3页
气息在中学生声乐演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保持学生声音质量、稳定性和持久性起着关键作用,对班级整体歌唱表现很重要。但中学生在初学声乐时会面临气息控制的困难。他们处于青春期,在生理上尚未完全发展出成年人的肺活量和呼吸... 气息在中学生声乐演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保持学生声音质量、稳定性和持久性起着关键作用,对班级整体歌唱表现很重要。但中学生在初学声乐时会面临气息控制的困难。他们处于青春期,在生理上尚未完全发展出成年人的肺活量和呼吸控制能力,在遇到时值较长的音符或需要较大音量的部分时会难以维持歌唱。同时,正确的呼吸技巧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习得,对义务阶段非音乐特长学生来说,他们在演唱时更加倾向于浅呼吸,这会导致声音不稳定以及音色质量下降。因此,本文旨在探究中学声乐教学中有效的气息练习方法,以提高中学生学习声乐的功效。 展开更多
下载PDF
广西北海疍民咸水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黄妙秋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9,44,共7页
广西北海疍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具有特殊生产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质的水上居民,在地理环境和历史社会境遇的影响下,北海疍民咸水歌音乐形成自身独特的音乐特征、歌唱风格和审美思维,它处于复合的双重边缘文化状态,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内涵... 广西北海疍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具有特殊生产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质的水上居民,在地理环境和历史社会境遇的影响下,北海疍民咸水歌音乐形成自身独特的音乐特征、歌唱风格和审美思维,它处于复合的双重边缘文化状态,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内涵,是我国南方水上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民 咸水歌 边缘 水文化
原文传递
语言人类学视阈下的两广疍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妙秋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0-63,共4页
美国历史学派人类学家博厄斯在《种族、语言和文化》一书中认为,由于某一文化的语言是这一文化最突出的创造,因而语言是打开一个民族文化大门的钥匙,它对了解一种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由于语言体现着每个使用它的人们在自... 美国历史学派人类学家博厄斯在《种族、语言和文化》一书中认为,由于某一文化的语言是这一文化最突出的创造,因而语言是打开一个民族文化大门的钥匙,它对了解一种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由于语言体现着每个使用它的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生产中需要表达和传递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语言人类学通过语言的研究来探寻人类群体特征及其文化过程,从语言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本质或特定人类群体的特征给予适当的解释,其方法论对于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民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人类学 语言和文化 蛋歌 视阈 群体特征 民族音乐学 人类学家 历史学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