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素描”的先入为主
1
作者 一沙()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0-120,共1页
邸乃壮在《嫁接素描的当代山水》中说,不得不承认,今天的山水画家艺术视觉成型之前,“素描”早就先人为主了。也许我们还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说法。好,现在的电脑图像分析手段十分发达,我们可以抽取排名前100位的现当代山水画家,... 邸乃壮在《嫁接素描的当代山水》中说,不得不承认,今天的山水画家艺术视觉成型之前,“素描”早就先人为主了。也许我们还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说法。好,现在的电脑图像分析手段十分发达,我们可以抽取排名前100位的现当代山水画家,把他们的作品逐一放大,细看笔触,再将图像缩小,略看构图。从这些山水画的笔触、构图、技法以及他们所体现出来的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入为主 素描 山水画家 图像分析 知识结构 现当代 笔触 构图
原文传递
应该更加注意中国美术的独特性与历史厚度
2
作者 一沙()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0-120,共1页
殷双喜在《重建中国形象——关于〈春华秋实·1949~2009新中国版画集〉》中说,就当代学术研究来说,我们对于新中国60年来的美术史研究,应该更加注意中国美术的独特性与历史厚度,前者是指我们应该对中国美术从视觉文化的多种角... 殷双喜在《重建中国形象——关于〈春华秋实·1949~2009新中国版画集〉》中说,就当代学术研究来说,我们对于新中国60年来的美术史研究,应该更加注意中国美术的独特性与历史厚度,前者是指我们应该对中国美术从视觉文化的多种角度加以观照和研究,使美术从某种圈子文化进入更为广泛的当代人的精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厚度 历史 特性 加注 美术史研究 中国形象 学术研究
原文传递
视觉文化传播与当代审美
3
作者 一沙()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120,共1页
梅琼林在《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审美化生存》中说,视觉文化传播是当代审美化生存的最主要的组织者:形象狂欢装饰了当代生活并使其充满新奇多变的视觉快感,充分体现了当代美学趣味的指向性转换,即由传统的理性主义美学转变为一种强调... 梅琼林在《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审美化生存》中说,视觉文化传播是当代审美化生存的最主要的组织者:形象狂欢装饰了当代生活并使其充满新奇多变的视觉快感,充分体现了当代美学趣味的指向性转换,即由传统的理性主义美学转变为一种强调纯粹的快感满足的美学;同时,人们以丧失现实实在性的形象为中介来感知社会现实图景和建立个人生活模式,拟像取代了实物,人们生活于模型幻境带来的超真实快感中。如此审美化生存制造了一个快乐主义的陷阱。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传播 审美化 美学趣味 生活模式 传播时代 理性主义 现实图景 快乐主义
原文传递
书法创作中想象力的缺失
4
作者 一沙()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120,共1页
丛文俊在《想象与意象表达:书法创作与审美的泛化对应关系》中说,应该看到,古今书家最大的差异是知识结构和水平,以及由此带来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等种种不同。古人能把笔法、点画都看成有生命的动态形势,又长于“想象”与文学修... 丛文俊在《想象与意象表达:书法创作与审美的泛化对应关系》中说,应该看到,古今书家最大的差异是知识结构和水平,以及由此带来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等种种不同。古人能把笔法、点画都看成有生命的动态形势,又长于“想象”与文学修辞,所有的技术展示都可以在审美联想中进行。相形之下,今人大都凭藉经验来关注笔法、点匾之佳否的自身意义,或是凭藉天资做到生动,而不知如何借助“想象”来锤炼、精纯生动并阐释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作 想象力 “想象” 审美联想 对应关系 意象表达 知识结构 思维方式
原文传递
造型与笔墨是相辅相成的
5
作者 一沙()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0-120,共1页
田黎明在《写生的空间》中认为,造型与笔墨对人物画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们看一个对象,不仅只以经验的方法从科学的比例、技术的逻辑来画一个人物,还应以对象提供的空间,来引发我们的思考,从物象本身如何引出关干意象空间的体验。钟... 田黎明在《写生的空间》中认为,造型与笔墨对人物画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们看一个对象,不仅只以经验的方法从科学的比例、技术的逻辑来画一个人物,还应以对象提供的空间,来引发我们的思考,从物象本身如何引出关干意象空间的体验。钟嵘明确了“因物喻志、寓言写物”的意象方式,以自然为胸襟,澄怀得心性。从自然物象中发现、领悟其文化内涵,并赋予对象与寓意,对于写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墨 造型 意象空间 自然物象 文化内涵 人物画 田黎明 写生
原文传递
“断代”工程要与“断地”工程结合起来
6
作者 一沙()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0-120,共1页
唐晓峰在《人文地理随笔》《“断代”工程与“断地”工程》一文中说,夏商周断代工程目的在断定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的准确时间,意义非常重大。作为地理从业者,我们称道断代研究的同时,又自然而然地想到另一桩重要的事,即中国古代文明... 唐晓峰在《人文地理随笔》《“断代”工程与“断地”工程》一文中说,夏商周断代工程目的在断定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的准确时间,意义非常重大。作为地理从业者,我们称道断代研究的同时,又自然而然地想到另一桩重要的事,即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地理空间问题,有条件的话,我们能否也做一回夏商周“断地”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断代工程 人文地理 中国古代 文明进程 断代研究 空间问题 文明发展 从业者
原文传递
清代书法的取法与风格演变
7
作者 一沙()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0-120,共1页
孙学峰在《清代书法的取法与风格演变》中谈到,尽管清代中叶以后新的取法和风格吸引了书法史家的眼球,取法传统范本的书法淡化为书法史研究背景,但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由干名位、财富、前途的诱惑甚至入世的基本需要,绝大多数士人... 孙学峰在《清代书法的取法与风格演变》中谈到,尽管清代中叶以后新的取法和风格吸引了书法史家的眼球,取法传统范本的书法淡化为书法史研究背景,但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由干名位、财富、前途的诱惑甚至入世的基本需要,绝大多数士人依然养成既定的书写观念和书写习惯。多数晚清书家在这种社会氛围中沉浸已久,对书写现状深恶痛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史研究 风格演变 清代中叶 书写习惯 社会环境 基本需要 社会氛围
原文传递
中国石狮有“官狮”与“民狮”两大类别
8
作者 一沙()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0-120,共1页
廖少华在《古代石雕艺术中的官狮与民狮》中谈到,我国的狮子造型南北各具特色,北方的粗犷素雅,南方的玲珑秀美。而石刻的狮子,更为明显地体现出不同时期的形态演变和功能上的区别。
关键词 石狮 中国 石雕艺术 形态演变 狮子 秀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