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铸滇魂的神秘图腾——古滇青铜器
1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3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器物,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和惊人的视觉美感。战国末期至东汉初期,是云南青铜器文明发展的高峰期。其中,古金滇青铜器因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特征,在中国青铜器文明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不可多得的...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器物,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和惊人的视觉美感。战国末期至东汉初期,是云南青铜器文明发展的高峰期。其中,古金滇青铜器因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特征,在中国青铜器文明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不可多得的民族艺术珍宝。汉朝时,古滇国的青铜艺术从中原文化和多种文化中汲取精华,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巧夺天工的冶铸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青铜器 中国青铜器 青铜艺术 冶铸技术 战国末期 古滇国 视觉美感 民族风格
原文传递
如梦似幻天下宠——粉彩瓷
2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3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是一种低温烧制而成的釉上彩绘瓷器,是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受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出的新品种。雍正时期,粉彩瓷技艺趋于成熟,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瓷制作水平达到鼎盛,...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是一种低温烧制而成的釉上彩绘瓷器,是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受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出的新品种。雍正时期,粉彩瓷技艺趋于成熟,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瓷制作水平达到鼎盛,出现了一种工艺极为繁的釉上彩表现手法——“百花不落地”((即将粉彩与金彩工艺结合,用各色花朵图案将瓷身填满,不露出瓷器底色,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时期 雍正时期 清代康熙 粉彩瓷 如梦似幻 釉上彩 五彩瓷 瓷器
原文传递
千峰翠色如冰玉——越窑青瓷
3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3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瓷器。在距今2000多年的东汉时期,勤劳智慧的浙江地区越州人创烧出成熟的青瓷,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以及初唐、盛唐的发展,于晚唐至五代时期达到鼎盛。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之一,是中... 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瓷器。在距今2000多年的东汉时期,勤劳智慧的浙江地区越州人创烧出成熟的青瓷,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以及初唐、盛唐的发展,于晚唐至五代时期达到鼎盛。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之一,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嗜古成癖的清朝乾隆皇帝是越窑青瓷的粉丝,曾发出“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晨星看”的感叹,可见越窑青瓷的稀有与珍贵。越窑青瓷作为世界公认的“母亲瓷”,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收藏的重要品类,更承载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中国古代艺术 越窑青瓷 赵宋 清朝乾隆 中华文明 五代时期 持续时间
原文传递
千丝万线织溢彩——蜀锦
4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3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蜀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因其历史最悠久,工艺最独特,有着“天下母锦”的美誉。“一丝不苟”“丝丝入扣”“错综复杂”,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成语,其实都来自蜀锦的织造工艺对天然柔蚕丝的浸泡、染色、络丝、捻丝、并丝等,需要经过一百... 蜀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因其历史最悠久,工艺最独特,有着“天下母锦”的美誉。“一丝不苟”“丝丝入扣”“错综复杂”,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成语,其实都来自蜀锦的织造工艺对天然柔蚕丝的浸泡、染色、络丝、捻丝、并丝等,需要经过一百多道繁杂的工序,涉及纹样设计、染色技艺、装造技术、织造工艺四大精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造工艺 蜀锦 纹样设计 装造 天下母 捻丝 染色技艺 蚕丝
原文传递
砚盏墨香雕时光——歙砚
5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2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歙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产于安徽歙县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歙砚以天然独有、变幻跃动的纹理,紧密湿润的材质,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闻名于世。南唐后主李煜曾称赞“歙砚天下冠”,亦被柳公权、欧阳修、米芾、苏东坡、唐伯虎等... 歙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产于安徽歙县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歙砚以天然独有、变幻跃动的纹理,紧密湿润的材质,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闻名于世。南唐后主李煜曾称赞“歙砚天下冠”,亦被柳公权、欧阳修、米芾、苏东坡、唐伯虎等文人墨客视为至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名砚 南唐后主李煜 歙砚 雕刻技艺 安徽歙县 唐伯虎 苏东坡 欧阳修
原文传递
“藏地百科”唐卡
6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1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唐卡,藏文名“唐嘎”,意思是用彩缎织物装祿成的卷轴画,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藏文化的百科全书”。唐卡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雪域风情,以色彩浓烈、富丽堂皇、庄严肃穆之感,令观者产生敬仰之心。唐卡... 唐卡,藏文名“唐嘎”,意思是用彩缎织物装祿成的卷轴画,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藏文化的百科全书”。唐卡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雪域风情,以色彩浓烈、富丽堂皇、庄严肃穆之感,令观者产生敬仰之心。唐卡多在棉布、丝帛上进行绘制,以天然珍贵的金、银、珍珠、玛瑙、松石、朱砂等原料,经过研磨、浸泡、沉淀后,手工提取出纯度高、覆着力强,能适应高原干燥气候的独有颜料,使唐卡的色泽历经千年沧桑依旧如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气候 唐卡 棉布 卷轴画 庄严肃穆 玛瑙 民族特点 宗教色彩
原文传递
蓝白间的千万种可能--扎染
7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1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扎染,古时候称为扎缬、绞缬、夹缬等,是中国民间既传统又独特的染色工艺,距今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扎染起源于黄河流域,成熟于东晋,鼎盛于唐代,扎染纺织品是唐代女子必备的潮流服饰之一。扎染用大自然最原始的色彩,制造出如水墨画一般... 扎染,古时候称为扎缬、绞缬、夹缬等,是中国民间既传统又独特的染色工艺,距今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扎染起源于黄河流域,成熟于东晋,鼎盛于唐代,扎染纺织品是唐代女子必备的潮流服饰之一。扎染用大自然最原始的色彩,制造出如水墨画一般既梦幻又绚丽,既朴实又浑厚的视觉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工艺 扎染 夹缬 纺织品 视觉冲击 水墨画 黄河流域 服饰
原文传递
镂刻千年奢华的缂丝
8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1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缂丝,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织中之圣”,是只有皇家才能拥有的奢华织品。缂丝以紧密丰满的质地感,变化多端的色彩感,清晰分明的立体感,错落有序的层次感闻名于世。宋代是缂丝技艺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设计匠心、色彩典雅... 缂丝,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织中之圣”,是只有皇家才能拥有的奢华织品。缂丝以紧密丰满的质地感,变化多端的色彩感,清晰分明的立体感,错落有序的层次感闻名于世。宋代是缂丝技艺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设计匠心、色彩典雅,纹样结构新颖,还以摹缂名人书画为时尚,有些织品甚至赶超原作,堪称一绝。清代的缂丝大都采用缂、绘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别具一格,显示了名工巧匠高超的技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缂丝 技艺水平 立体感 色彩感 层次感 错落有序 纹样结构 织品
原文传递
神秘的三星堆宝物
9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1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三星堆在神奇的北纬30度线上被发现,由此揭开了灿烂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达12平方公里,距今5000至3000年,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迄今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 三星堆在神奇的北纬30度线上被发现,由此揭开了灿烂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达12平方公里,距今5000至3000年,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迄今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明 古蜀文化 三星堆 延续时间 考古发现 中国西南地区 文化内涵 神秘
原文传递
人间百韵画像砖
10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0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画像砖始于战国晚期,兴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广为流行,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装饰构件。东汉时期,画像砖艺术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其砖块形制多样,画幅样式繁多,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手法细腻,给人以质朴、稚拙、庄... 画像砖始于战国晚期,兴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广为流行,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装饰构件。东汉时期,画像砖艺术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其砖块形制多样,画幅样式繁多,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手法细腻,给人以质朴、稚拙、庄重、神秘之感,被誉为“敦煌前的敦煌”。画像砖作为一种艺术呈现的载体,以石为材,以刀代笔,勾以墨线,涂以色彩,于方寸间真实形象地记录了古代百姓热爱生活,辛勤劳作的场景,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艺术发展的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砖 战国晚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古代社会生活 热爱生活 艺术呈现 题材内容 东汉时期
原文传递
中国彩陶
11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大地,从创世之初就上演着种种神话。当天神女蜗用黄土捏出一个个精巧的人与畜,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用泥土造物,陶器也随之出现。中国最早的彩陶,出土于八千年前的大地湾地区(现甘肃省秦安县),其中马家窑文化... 中国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大地,从创世之初就上演着种种神话。当天神女蜗用黄土捏出一个个精巧的人与畜,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用泥土造物,陶器也随之出现。中国最早的彩陶,出土于八千年前的大地湾地区(现甘肃省秦安县),其中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更是达到了中国彩陶艺术的巅峰。中国彩陶像一部记载了史前人类文明的史诗,让今天的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一般见到祖先生活的远古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窑文化 史前人类 中国彩陶艺术 彩陶 大地湾 秦安县 祖先 穿越时空
原文传递
金属板上的錾刻之旅
12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19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錾刻,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时期,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金属技艺之一。这门技艺最先由玉石器、骨角器的加工技术演化而来,后来经过工匠们的挖掘研究,结合金、银、铜等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形成特色鲜明的工艺技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金属板 技术演化 工艺技法 錾刻 春秋晚期 延展性 战国时期
原文传递
小果核雕出大世界
13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19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核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名噪文坛的魏学伊《核舟记》的精彩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核雕艺术在明代就已经达到了博大与精细相结合的超凡水准。一只小小的果核,在普通人眼里不足为奇,而在核雕匠人的眼里却是个“宝”,他们用一双手和... 核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名噪文坛的魏学伊《核舟记》的精彩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核雕艺术在明代就已经达到了博大与精细相结合的超凡水准。一只小小的果核,在普通人眼里不足为奇,而在核雕匠人的眼里却是个“宝”,他们用一双手和几把刻刀,便能在纹路复杂,面积微小的核面上雕刻出一件件精美绝伦、惟妙惟肖的艺术品,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的不凡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腐朽为神奇 核雕 《核舟记》 精美绝伦 果核 普通人 惟妙惟肖 艺术品
原文传递
盛世的见证 唐三彩
14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0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唐三彩,作为中国唐代的传统艺术精华,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也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唐三彩并非只有三种颜色,除了我们常见的黄、绿、白三色以外,还有天蓝、茄紫、褐红等颜色。
关键词 唐三彩 烧制工艺 低温釉陶 艺术精华 中国古代陶瓷 颜色 唐代
原文传递
纸上人间——中国剪纸
15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剪纸的雏形,源于古人用薄片材料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祭祀祖先的活动。剪纸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其功能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价值之大,都是其它艺术种类所... 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剪纸的雏形,源于古人用薄片材料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祭祀祖先的活动。剪纸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其功能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价值之大,都是其它艺术种类所无法相比的。那质朴凝练,生动形象的艺术造型和独特的二维影像,处处体现着刀的味道、纸的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装饰艺术 艺术造型 中国民间艺术 中国剪纸 二维影像 生动形象 影响
原文传递
一经一纬织就古老夏布
16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19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夏布,人类最早使用的纺织品之一,是以芒麻为原料手工织造而成的平纹麻布。元朝时得名"夏布",清朝时,此名正式被官方确立。之所以说它古老,是因为中国种植芒麻的历史久远,可以追溯至6000年以前(有"中国草"的别称),... 夏布,人类最早使用的纺织品之一,是以芒麻为原料手工织造而成的平纹麻布。元朝时得名"夏布",清朝时,此名正式被官方确立。之所以说它古老,是因为中国种植芒麻的历史久远,可以追溯至6000年以前(有"中国草"的别称),并且在考古中发现,4700年前就已经有了芒麻的织物。古书上曾记载:"所为布,皆是芒,上自端冕,下讫草服。"由此可见,在棉花还没传入中国,而蚕丝产量又少得可怜之时,夏布就已经成为了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纺织品,被广泛使用,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清代康熙后期,夏布远销到日本、朝鲜和南洋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布 纺织品 中国 织造 手工 织物 蚕丝
原文传递
砂与火的不朽传奇--荥经砂器
17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3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荥经,位于四川盆地,古称严道,是华夏人文始祖颛顼帝的故里,也是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重镇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早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已经开始烧造一种工艺独特的黑砂陶制品,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的兴衰、不但未曾消亡,反而在... 荥经,位于四川盆地,古称严道,是华夏人文始祖颛顼帝的故里,也是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重镇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早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已经开始烧造一种工艺独特的黑砂陶制品,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的兴衰、不但未曾消亡,反而在民间悄然发展传承至今,它便是荥经砂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始祖 茶马古道 发展传承 丝绸之路 颛顼帝 荥经砂器
原文传递
匠心独运流光溢彩--玻璃画
18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2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亭台楼阁、远山近水、温婉仕女……大千世界的点滴被浓缩在了玻璃的背后,经过时间的沉淀,焕发出动人的光彩,这门具有匠心之美的特殊绘画艺术。就是玻璃画。玻璃画又被称为镜西,它兴起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是当时非常珍贵稀... 亭台楼阁、远山近水、温婉仕女……大千世界的点滴被浓缩在了玻璃的背后,经过时间的沉淀,焕发出动人的光彩,这门具有匠心之美的特殊绘画艺术。就是玻璃画。玻璃画又被称为镜西,它兴起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是当时非常珍贵稀有的画种。因其绘画材质的特殊性,玻璃画呈现出晶莹剔透、流光溢彩、惊艳夺目的画面效果,曾是达官显贵乃至市井中股实富裕人家的标配,被誉为“中国油画的祖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面效果 玻璃画 匠心独运 乾隆年间 特殊性 流光溢彩
原文传递
国之瑰宝 景泰蓝
19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壬去琅,相传起源于古希腊和古埃及,元朝时传入中国,明朝景泰年间兴盛,清朝时技艺达到巅峰。通俗地说,景泰蓝就是在将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纹饰后,焊接在用铜制作的胎器上,然后把各色珪琅(一种釉料的名称,与陶瓷...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壬去琅,相传起源于古希腊和古埃及,元朝时传入中国,明朝景泰年间兴盛,清朝时技艺达到巅峰。通俗地说,景泰蓝就是在将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纹饰后,焊接在用铜制作的胎器上,然后把各色珪琅(一种釉料的名称,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物质)釉料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类 陶瓷釉 釉料 国之瑰宝 古埃及 景泰蓝
原文传递
一抹奢侈的中国红——中国漆器工艺之剔红
20
作者 一蝉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19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剔红,又被称为“红雕漆”,是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的一种,也是制作过程最复杂和最精细的漆器,历朝历代都只有贵族才能拥有。这种古老又传统的工艺技法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
关键词 漆器工艺 中国红 剔红 制作过程 宋元时期 雕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